杨尽武一行人,自郭北县再往西走,万山背后就是林地荒芜,飞沙走石,河中不见流水,山中不见走兽。
奇门真人回了一趟教中,反倒被众弟子留住了,听说西北就要大乱,教徒们等着师长回去主持大局呢。
而鉴玉这种小事,他们派来了遁甲堂的三堂主出面,用鉴物宝典验证杨尽武手上水循的真假。
三堂主不出所料,也是个女子,黑纱蒙着面,高贵又神秘,简直比奇门真人的派头还大,半天下来能将杨尽武呛个半死。
好在水循的确是真的,于是杨尽武遵守承诺将谢坤就地放了,带着人打马回朝。
怎么确定此事万无一失呢,其实杨尽武也不能确定,但是自他从辽蒙战事结束从北地回京,一路上见到的流民也是数不胜数,他想要是玉有问题也就这样吧,能少死一些人总归要好一些。
皇帝虽说有心平衡朝中局面,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现下放任内忧外患,去听信妖言求长生之道,杨尽武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打算回头,做着乱臣贼子、犯上作乱的事,他真心所记挂的也不过就一个妹妹而已。
待杨尽武走后,那黑纱蒙面的三堂主却直接领着谢坤去了三江源,谢婉没有看错,当时骑马而来报信的坤姑的确是刘心鹤,刘心鹤是奇门真人的关门弟子,而易容术是刘心鹤的独门绝学。
杨尽武征战多年,所识所见旁人断不可比,彼时杨尽武还未曾像现在这般出名,奇门真人曾出山卜算世事,她断言杨尽武是有筑国之才,于战事益,一语点醒当时被外放于辽蒙不受待见的落魄少年。
刘心鹤和谢坤也是在郭北县会面之后就谋划好了此局,杨尽武态度不明,私心甚重,却也有心救这万民于水深火热,就更别说薛玟了,那简直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杀手西也从乱葬岗爬出来,和谢坤刘心鹤会合,三人快马深入西北归玉,之后就等着朝中事发,合力救出谢衍与谢婉了。
谢婉和薛玟刚回京,皇帝当即就宣他二人进宫,薛玟在路上已经大致教过谢婉该如何应付皇帝。
初春寒意仍旧不退,宫中的花树含着花骨朵不肯放。
进宫用的时间不长,但谢婉跟着薛玟左拐右拐的,心里乱极了。
“杨大人脚程快,这会子应当快到了。”奉君阁的许公公一边将二人往殿内引,一边说。
殿内果然要暖和得多,谢婉抬头打量四周,辉煌雄伟的殿上并没坐人,杨内侍说,皇上现下还在用午膳。
“饿吗?”薛玟偏头问她。
谢婉摇头。
“待会问话怕是得要些时候,问完话还不能走,你若是要什么,记得跟我说。”
“好。”
不一会,皇帝便从内殿出来了。
皇帝屏退众人,只留下了许太监。
薛玟携谢婉叩见皇帝,皇帝在上方默不作声,打量二人。
没多久他说:“来人,赐座。”
内侍拿来软凳,放在左手边,薛玟谢婉入座。
“谢婉,你们姓谢的真是,胆子太大了,”皇帝抖抖袖子,提笔在案前写着什么,头也没抬的说。
谢婉闻言,又跑去跪着:“臣女斗胆请陛下饶恕。”
皇帝停笔抬眸:“你求饶恕?可你那兄长,却是一心找死啊。”
纵然一听,谢婉已是头皮发麻,谢衍求死,这几天究竟发生了什么?她看向一旁的薛玟,随后伏身答话。
“兄长也许性情倔犟,但心中却是十分的为陛下和国体着想,况,他并不知晓水循宝玉的事。”
都说帝王威严可与日争辉,可不是,稍不注意,一句话就能让所有姓谢的丢了脑袋。
此时的谢婉若不是还算有些见识,早就被吓得两股打颤,满嘴胡言了。
“水循在何处?”皇帝问。
薛玟行礼:“陛下,水循由杨大人带去奇门堂与奇门真人鉴验真假,应当会晚一些到。”
“嗯,”皇帝将批好的文书给徐太监,对他说,“鸿胪寺。”
徐太监会意,接了旨意,立即退出去。
“嗯,谢婉说的也是,朕也觉得有些误会了谢衍,徇私一案,有薛卿作保,朕对谢衍这小子也算信得过,待大理寺复审过后,无虞便可以不追究了。”
谢婉松了口气,但她哪知道,帝王脾性,拿回水循算是免了谢衍死罪,可活罪却难逃。
皇帝这才换了副稍和睦的表情:“起来吧,既如此,你二人就等在宫中,杨勤——”
杨内侍从门外进来:“老奴在。”
“你着人在宫前殿收拾一间屋子,一切落定之前,谢婉就住在宫里。”
“是,陛下。”
谢婉心中又是一沉,觉得自己脑袋已是轻飘飘的好似不在脖子上了,她磕头:“臣女遵命。”
“行了起身吧,到殿外头等等,我同薛玟商量些事,末了让薛玟带你去见见你兄长。”皇帝挥了挥手,示意谢婉可以退下了。
谢婉谢恩起身,杨内侍引着谢婉出去。
如今的皇帝真是老了,从前待朝臣、女眷都是款款有礼,如今痴迷玄轮之道,整个人都惫懒起来,不像个明君。
薛玟垂手站在皇案之下,听候皇帝旨意,薛玟前不久得了鸿胪寺的职权,皇帝要他迎杨尽武回京,意在要他看好水循,若是杨尽武路上有什么问题,就要把账算在薛玟头上。
薛玟遵旨退出奉君阁,一直以来皇帝故意没提江东与云奉的事,眼下最重要的是张裕怎么处置,可刑部的人即便上奏了皇帝依旧按表不发,薛玟来去奔波十几日,仍没得个结果,看看今日阴沉着的天,他犹豫着到底要不要带谢婉去见谢衍。
“薛大人,”杨内侍行礼,“今日朝奏时,张大人说,谢大人如今已被带至大理寺,您可带谢小姐直接去。”
“有劳了。”薛玟颔首,带着谢婉回礼离开。
一路上谢婉若有所思,薛玟看她面色不怎么好,带她去吃了个午饭。
杀手东,方才在杨内侍给谢婉安排住处的间隙现过身,他说已将宫中摸熟,并且告诉谢婉,京中来了一位从江东来的老熟人,能在危难之时伸以援手,九星也出手了,却没细说那江东来人究竟是谁,谢婉好奇,但也心急的想快去见到谢衍,暂时没做多想。
谢衍一心求死,谢婉不明所以,问薛玟,薛玟解释说,谢衍应当是已经知晓了皇帝对张裕处置,皇帝虽没明着昭示要怎么处理他,但总之不会轻易放过,谢衍只求重处这谋害了谢卢克的奸佞,皇帝还要用张裕,自然不会依着他,所以谢衍是触到了皇家逆鳞,所以下狱,假如谢衍肯松口,自然是安然无恙。
只是张裕一案,皇帝这么些日子没个表示,着实是让朝中各怀心思的朝臣与皇子惴惴不安。
在宫中吃过饭后,薛玟带谢婉来了大理寺,大理寺今日格外热闹,当今太子大驾,里里外外都是事。
于是没人管谢婉是谁,也没人拦着谢婉,她就这么跟着薛玟直接进了大牢。
进门左转,薛玟找来一名小吏带路,相比之下大理寺的监牢要宽敞亮堂的多,不过霉臭气味依然令人不适。
最里头僻静之处,只见一身着囚服,头发微微凌乱的男子,他背对铁门端坐席上,听见脚步声,也纹丝不动。
薛玟将火把给身后小吏,对着那人一揖:“寅之。”
谢衍睁开眼,没有回答,慢慢转身过来,正要说什么,却看见谢婉站在薛玟身后,他神色大变,摇摇晃晃爬起来:“你,你怎么回来了?”
谢婉眼里已经盈满泪水,隔着狱门道:“阿兄,我……”
“你被抓回来了?他们有没有对你怎么样?”谢衍似乎受过刑了,一瘸一拐的走过来,抓着谢婉的手问。
谢婉摇头,眼泪已是大颗大颗的往下掉:“阿兄你脚怎么了?”
谢衍没回答她,转头看向薛玟:“你说,这几天发生什么了?”
薛玟也蹲下来,将帕子递给谢婉擦眼泪,一边说:“九星的人和谢坤带着小婉走到郭北县就被杨大人的人截住了,小婉用水循换谢坤的性命,我带着她回京。”
谢衍伸手摸谢婉脑袋:“谢坤人没事吧?你可有受伤?”
谢婉摇头,压低声音对谢衍说:“我与二哥见面时,对调了水循,朝龄哥哥此时带回来的水循是假的,二哥这会怕是已经到三江源了。”
听了谢婉的话,薛玟垂眸,暗自思忖一瞬,说:“届时水循归位,京中一定会传回消息,陛下也会知水循是假,你们可有想好对策?”
谢婉摇头:“调换水循都是临时想的,也就没管之后事发的对策。”
薛玟皱眉:“今日陛下提到,九星的那位门主不日将进京,也许是九星使的拖延之法。”
“朝廷与江湖一向没有牵扯,陛下怎么想的?因为江东的案子?”谢衍问到。
“并不是,如果是因为江东的缘故,怎么会安排鸿胪寺去接,怕是,因为水循,”薛玟推测,“刘门主乃阳通之主,众人皆知,小婉又被留在宫中住下。”
宫中能人虽多,驱使水循之法,只怕还得要真正懂行的人。
“你被留在宫中?”谢衍惊到。
谢婉点头。
薛玟正要说些什么,外头来了个内侍,说太子殿下正过问谢衍的案子,这会要见刑部的人,薛玟正好今日登册见了谢衍,于是就被传见了。
奇门真人回了一趟教中,反倒被众弟子留住了,听说西北就要大乱,教徒们等着师长回去主持大局呢。
而鉴玉这种小事,他们派来了遁甲堂的三堂主出面,用鉴物宝典验证杨尽武手上水循的真假。
三堂主不出所料,也是个女子,黑纱蒙着面,高贵又神秘,简直比奇门真人的派头还大,半天下来能将杨尽武呛个半死。
好在水循的确是真的,于是杨尽武遵守承诺将谢坤就地放了,带着人打马回朝。
怎么确定此事万无一失呢,其实杨尽武也不能确定,但是自他从辽蒙战事结束从北地回京,一路上见到的流民也是数不胜数,他想要是玉有问题也就这样吧,能少死一些人总归要好一些。
皇帝虽说有心平衡朝中局面,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现下放任内忧外患,去听信妖言求长生之道,杨尽武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打算回头,做着乱臣贼子、犯上作乱的事,他真心所记挂的也不过就一个妹妹而已。
待杨尽武走后,那黑纱蒙面的三堂主却直接领着谢坤去了三江源,谢婉没有看错,当时骑马而来报信的坤姑的确是刘心鹤,刘心鹤是奇门真人的关门弟子,而易容术是刘心鹤的独门绝学。
杨尽武征战多年,所识所见旁人断不可比,彼时杨尽武还未曾像现在这般出名,奇门真人曾出山卜算世事,她断言杨尽武是有筑国之才,于战事益,一语点醒当时被外放于辽蒙不受待见的落魄少年。
刘心鹤和谢坤也是在郭北县会面之后就谋划好了此局,杨尽武态度不明,私心甚重,却也有心救这万民于水深火热,就更别说薛玟了,那简直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杀手西也从乱葬岗爬出来,和谢坤刘心鹤会合,三人快马深入西北归玉,之后就等着朝中事发,合力救出谢衍与谢婉了。
谢婉和薛玟刚回京,皇帝当即就宣他二人进宫,薛玟在路上已经大致教过谢婉该如何应付皇帝。
初春寒意仍旧不退,宫中的花树含着花骨朵不肯放。
进宫用的时间不长,但谢婉跟着薛玟左拐右拐的,心里乱极了。
“杨大人脚程快,这会子应当快到了。”奉君阁的许公公一边将二人往殿内引,一边说。
殿内果然要暖和得多,谢婉抬头打量四周,辉煌雄伟的殿上并没坐人,杨内侍说,皇上现下还在用午膳。
“饿吗?”薛玟偏头问她。
谢婉摇头。
“待会问话怕是得要些时候,问完话还不能走,你若是要什么,记得跟我说。”
“好。”
不一会,皇帝便从内殿出来了。
皇帝屏退众人,只留下了许太监。
薛玟携谢婉叩见皇帝,皇帝在上方默不作声,打量二人。
没多久他说:“来人,赐座。”
内侍拿来软凳,放在左手边,薛玟谢婉入座。
“谢婉,你们姓谢的真是,胆子太大了,”皇帝抖抖袖子,提笔在案前写着什么,头也没抬的说。
谢婉闻言,又跑去跪着:“臣女斗胆请陛下饶恕。”
皇帝停笔抬眸:“你求饶恕?可你那兄长,却是一心找死啊。”
纵然一听,谢婉已是头皮发麻,谢衍求死,这几天究竟发生了什么?她看向一旁的薛玟,随后伏身答话。
“兄长也许性情倔犟,但心中却是十分的为陛下和国体着想,况,他并不知晓水循宝玉的事。”
都说帝王威严可与日争辉,可不是,稍不注意,一句话就能让所有姓谢的丢了脑袋。
此时的谢婉若不是还算有些见识,早就被吓得两股打颤,满嘴胡言了。
“水循在何处?”皇帝问。
薛玟行礼:“陛下,水循由杨大人带去奇门堂与奇门真人鉴验真假,应当会晚一些到。”
“嗯,”皇帝将批好的文书给徐太监,对他说,“鸿胪寺。”
徐太监会意,接了旨意,立即退出去。
“嗯,谢婉说的也是,朕也觉得有些误会了谢衍,徇私一案,有薛卿作保,朕对谢衍这小子也算信得过,待大理寺复审过后,无虞便可以不追究了。”
谢婉松了口气,但她哪知道,帝王脾性,拿回水循算是免了谢衍死罪,可活罪却难逃。
皇帝这才换了副稍和睦的表情:“起来吧,既如此,你二人就等在宫中,杨勤——”
杨内侍从门外进来:“老奴在。”
“你着人在宫前殿收拾一间屋子,一切落定之前,谢婉就住在宫里。”
“是,陛下。”
谢婉心中又是一沉,觉得自己脑袋已是轻飘飘的好似不在脖子上了,她磕头:“臣女遵命。”
“行了起身吧,到殿外头等等,我同薛玟商量些事,末了让薛玟带你去见见你兄长。”皇帝挥了挥手,示意谢婉可以退下了。
谢婉谢恩起身,杨内侍引着谢婉出去。
如今的皇帝真是老了,从前待朝臣、女眷都是款款有礼,如今痴迷玄轮之道,整个人都惫懒起来,不像个明君。
薛玟垂手站在皇案之下,听候皇帝旨意,薛玟前不久得了鸿胪寺的职权,皇帝要他迎杨尽武回京,意在要他看好水循,若是杨尽武路上有什么问题,就要把账算在薛玟头上。
薛玟遵旨退出奉君阁,一直以来皇帝故意没提江东与云奉的事,眼下最重要的是张裕怎么处置,可刑部的人即便上奏了皇帝依旧按表不发,薛玟来去奔波十几日,仍没得个结果,看看今日阴沉着的天,他犹豫着到底要不要带谢婉去见谢衍。
“薛大人,”杨内侍行礼,“今日朝奏时,张大人说,谢大人如今已被带至大理寺,您可带谢小姐直接去。”
“有劳了。”薛玟颔首,带着谢婉回礼离开。
一路上谢婉若有所思,薛玟看她面色不怎么好,带她去吃了个午饭。
杀手东,方才在杨内侍给谢婉安排住处的间隙现过身,他说已将宫中摸熟,并且告诉谢婉,京中来了一位从江东来的老熟人,能在危难之时伸以援手,九星也出手了,却没细说那江东来人究竟是谁,谢婉好奇,但也心急的想快去见到谢衍,暂时没做多想。
谢衍一心求死,谢婉不明所以,问薛玟,薛玟解释说,谢衍应当是已经知晓了皇帝对张裕处置,皇帝虽没明着昭示要怎么处理他,但总之不会轻易放过,谢衍只求重处这谋害了谢卢克的奸佞,皇帝还要用张裕,自然不会依着他,所以谢衍是触到了皇家逆鳞,所以下狱,假如谢衍肯松口,自然是安然无恙。
只是张裕一案,皇帝这么些日子没个表示,着实是让朝中各怀心思的朝臣与皇子惴惴不安。
在宫中吃过饭后,薛玟带谢婉来了大理寺,大理寺今日格外热闹,当今太子大驾,里里外外都是事。
于是没人管谢婉是谁,也没人拦着谢婉,她就这么跟着薛玟直接进了大牢。
进门左转,薛玟找来一名小吏带路,相比之下大理寺的监牢要宽敞亮堂的多,不过霉臭气味依然令人不适。
最里头僻静之处,只见一身着囚服,头发微微凌乱的男子,他背对铁门端坐席上,听见脚步声,也纹丝不动。
薛玟将火把给身后小吏,对着那人一揖:“寅之。”
谢衍睁开眼,没有回答,慢慢转身过来,正要说什么,却看见谢婉站在薛玟身后,他神色大变,摇摇晃晃爬起来:“你,你怎么回来了?”
谢婉眼里已经盈满泪水,隔着狱门道:“阿兄,我……”
“你被抓回来了?他们有没有对你怎么样?”谢衍似乎受过刑了,一瘸一拐的走过来,抓着谢婉的手问。
谢婉摇头,眼泪已是大颗大颗的往下掉:“阿兄你脚怎么了?”
谢衍没回答她,转头看向薛玟:“你说,这几天发生什么了?”
薛玟也蹲下来,将帕子递给谢婉擦眼泪,一边说:“九星的人和谢坤带着小婉走到郭北县就被杨大人的人截住了,小婉用水循换谢坤的性命,我带着她回京。”
谢衍伸手摸谢婉脑袋:“谢坤人没事吧?你可有受伤?”
谢婉摇头,压低声音对谢衍说:“我与二哥见面时,对调了水循,朝龄哥哥此时带回来的水循是假的,二哥这会怕是已经到三江源了。”
听了谢婉的话,薛玟垂眸,暗自思忖一瞬,说:“届时水循归位,京中一定会传回消息,陛下也会知水循是假,你们可有想好对策?”
谢婉摇头:“调换水循都是临时想的,也就没管之后事发的对策。”
薛玟皱眉:“今日陛下提到,九星的那位门主不日将进京,也许是九星使的拖延之法。”
“朝廷与江湖一向没有牵扯,陛下怎么想的?因为江东的案子?”谢衍问到。
“并不是,如果是因为江东的缘故,怎么会安排鸿胪寺去接,怕是,因为水循,”薛玟推测,“刘门主乃阳通之主,众人皆知,小婉又被留在宫中住下。”
宫中能人虽多,驱使水循之法,只怕还得要真正懂行的人。
“你被留在宫中?”谢衍惊到。
谢婉点头。
薛玟正要说些什么,外头来了个内侍,说太子殿下正过问谢衍的案子,这会要见刑部的人,薛玟正好今日登册见了谢衍,于是就被传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