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宫中礼仪甚严,嫔妃外臣俱是不可与皇上共用膳食的,须得一旁小心侍候,天子威严,一举一动皆体现。
不过到了本朝,不破不立,全然变了样,许是李家江山是无数平民寒门打出来的,自然是没那么多规矩。
这一桌子人,在那坐得倒是怡然自得,惠妃殷勤周到,时不时就给圣上夹菜,又招呼两个小辈无须多礼。
李明如嘴上那笑,就没掉下来过,连弧度都未变,还不是假笑,仿佛是天生如此的,叫人心生好感。
而谢清安却是没那么板正,她最爱吃食,惠妃这里俱是宫廷菜色,心思细巧,用了十成十的心力,好吃又好看,若是不细细盘问厨子,有时都不知吃的是何佳肴。
她虽不言语,但吃得却香,神情间舒展开来,好似猫儿午后浅眠,伸了伸懒腰般闲适。
老皇帝十分受用惠妃这侍候,至于菜色嘛,早就是吃惯了的东西,可着他的口味,也还不错。
他目光瞧向谢清安,见这丫头吃得很是开心,他忽地笑了起来,果然和她老子一个模样,遇到个吃的,就什么都好说了。
“啪嗒”一声,老皇帝重重地放下筷子,众人惊恐,皆收筷不吃了,谢清安也是规规矩矩坐好。
可再仔细一瞅,她小嘴鼓鼓囊囊,如同个小仓鼠般,低着头小口咀嚼着,还怕被人发现,原本清冷又带着三分娇的凤眼却在贼溜溜地东张西望。
“哈哈哈。”老皇帝真是没忍住,笑出声来,惠妃和李明如一脸不解之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唯有谢清安反应过来,好家伙,这个老不休的,竟还故意捉弄她,她是个贯会撒娇卖痴的性子,偏还自来熟,也不遮掩地说道,“陛下就是会捉弄臣女!”
“朕可不是故意的,不过啊,你与你父亲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啊,年轻的时候,和你方才一个样,有趣有趣。”老皇帝笑道,还摸了摸翘起的胡须。
“陛下,清安这性子活泼,素来是个直肠子,臣妾瞧着也喜欢。”惠妃随声附和道,一脸慈爱地看向谢清安。
“老九,你觉着呢?”老皇帝也不抬眼,随口问道。
“谢尚书为人清正廉明,兢兢业业,谢家书香传家,家风严谨,谢小姐自然都是好的。”李明如正襟危坐地答道。
“哦?听说你俩在凉州很熟啊?”
“谢小姐在凉州危急之刻,挺身而出,厮杀于战场,实乃巾帼英雄。”李明如垂眸笑道,不敢再多说一二。
“天啊,清安你居然还上了战场,你这般瘦弱可怎么得了。”惠妃听了一惊,忙说道,世间女子习武厮杀本就是极少数的,世人听过得多,见过得却少。
“丫头你说说,你个弱质女流怎会有这般勇气上战场?”老皇帝早就清楚这些,本朝能做女将军的也就两人,先前有个萧家的,如今丰家女郎更是不错。
他不是个古板守旧之人,先帝当初于女子参军不设限,是有诸多考量的,最为关键的是,连绵征战,将士一茬一茬地没了,只能如此,给天下一个出路,可不曾想,也为这后世女子留了个出路。
待到他登基,早是不缺兵士,这些年朝中有些文官也连连上奏,说是女子从父,出嫁从夫,理应留在家中相夫教子,孝顺公婆,三纲五常,才是正理。
如今却本末倒置,女子抛头露面,在军营中与男子混在一起,成何体统。
他对这些却置若未闻,只说是先皇遗训,百善孝为先,哪能朝令夕改,故而这许多年未曾变过。
至于为何不变,其中深意无人探究过,众人皆以为皇帝纯孝,偏又性子懒怠,不改也就不改了吧。
谢清安端坐了坐道,“陛下,臣女虽出身谢氏,但却在边陲之地长大,自小尚武。
当时凉州战乱,边境动荡,我虽是一弱女子,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学得一身武艺,当用在此时,哪怕是折了性命,也在所不惜。”
她方才贪吃俏皮的模样皆是不见了,倒还真算得上将门虎女了。
“好好好,若是朕的臣民们,都如你这般想,那我大乾何愁边患,再无强敌。”老皇帝盛赞道。
谢清安立时跪下行礼,“陛下赞赏,臣女愧不敢当,这实属是臣女本分。”
“父皇,儿臣有一事,不知当不当说。”李明如也一同跪下,抬起头来,目光灼灼地看着皇帝。
“说吧,你我父子,有什么不能说的。”老皇帝说罢,一脸慈爱的瞧着老九,他坐拥天下后,极少再仔细端详身边诸人了,不复少年热忱,自是没什么好在乎的。
今日定下神来一瞧,老九确实生得副好皮囊,眉目端正,不话却笑,招人喜欢,又生得七窍玲珑心,还有百忍成钢的性子,怪不得无甚根基,也能笼络一群朝臣。
“父皇,儿臣自远赴凉州,心中就一直惴惴不安,拼死拼活打了这仗后,亦是五内俱焚,所幸如今局势初定,盟约已成。
方才又听了谢小姐一番陈词,儿臣心中所想再难自抑。”
惠妃眉头一皱,觉着再听下去,怕是要坏事,忙道,“陛下,若是朝政之事,后宫不能干政,臣妾就先退下了。”
“无妨,国事亦是家事,不必拘礼,老九你接着说。”老皇帝不甚在意,他已是猜到老九所求,惠妃出身武将大族,也该听听。
惠妃只得老实坐好,垂首不敢发一语。
“父皇,我朝以武开国,军力强盛,可如今却日渐式微,若是军力如几十年前般强盛,何需忌惮北戎,儿臣愿领兵,直接端了北戎都城,尽数归于我大乾。
儿臣也知此乃父皇多年国策,武将打江山,文臣掌社稷,可儿臣左思右想,长此以往下去,我朝军力来日堪忧啊。
况且昨日朝堂,一御史居然敢公然寻衅此战功臣,置武将功绩脸面全然不顾了,此等屈辱怕是让将士们心寒。
故而儿臣冒死请谏,武将数年轮换,虽是于国有利,防止掌兵之人做大,可却也削弱军力,难有再出头的武将。
若是到了国中已无强将之时,才是为时晚矣,望父皇废除这三年轮换之制,待到需换时再换。”
李明如说罢,又重重地磕了个头。
老皇帝面色如常,只是多了些意味深长的笑意。
谢清安头次见老皇帝,一时间也摸不清他这番模样究竟是何心思,她眼神一转,开口道,
“陛下,臣女自小随着母亲出入军营,也是知道些的,九殿下虽说得有几分道理,但也未见得如此军力衰败,将领轮换所涉不过也是参将一职,这么多年不曾有过岔子。”
老皇帝眼神这才收了回来,看向谢清安道,“丫头,你这是觉着老九说得不对。”
“臣女不敢置喙九殿下所言,只是照实说来,陛下多年深谋远虑,边境诸将自是拜服至极,更会操练兵士,戍守边境。”
谢清安眼眸纯澈,皆是对皇帝的崇敬之情,极为打动人。
“照你这么说来,将领调制也是不需改的了?”老皇帝接着问道,语气很是平和。
“臣女一介女流,不知需不需改,只知诸将唯陛下之命是从,您指哪打哪,哪怕是日日调换,也再无怨言。
可怕就怕在底下的士卒们,军无常将,不安也是难免的,一将有一将的章法,总是要些时日适应的,这应是殿下所说的军力衰减之处了。”
谢清安声若黄鹂,将这些政事娓娓道来,平和至极,仿若是说些家长理短之事。
“惠妃,这两个孩子说了许多,你听着觉得如何啊?”
“臣妾哪里懂这些,陛下快别难为臣妾了。”惠妃故作娇怯道。
昔日的将门之女迈入宫廷的那一刻,便成了笼中鸟,只能遮掩住所有心思,仅为搏帝王一笑。
或许二十多年前,惠妃亦如今日的谢清安,为了些人,为了些事,绞尽脑汁,使尽心思,也要做成。
可如今,所有的一切便只是为了圣宠罢了。
深宫蹉跎,磨得哪里是女儿年华,更是那本该振翅高飞的少年意气。
老皇帝默不作声,自顾自地品起了茶,细细体味了茶香悠长后,神情舒展道,“今日乏了,你们俩跪安吧,惠妃服侍朕午睡。”
朱红宫墙下,一双男女侧影斜叠,不紧不慢地走着。
谢清安倒是装得跟个没事人儿的样子,瞧着端庄,脚步却轻快,乐呵呵道,“殿下口才当真了得,臣女佩服佩服。”
李明如斜睨了她一眼,心想又来这招,甜言蜜语加上若无其事,活生生就是要把人给气死,上次就将他气得鲜血直流,幸亏有了经验,这次没再被气得捏碎杯子。
“谢小姐才是大家出身,名门淑女之典范啊” 他虽是不捏碎杯子,却也咬牙切齿,阴阳怪气得很。
“不敢当不敢当,臣女性子野,若是之前冒犯了殿下,还请殿下大人有大量。”谢清安说罢,竟还俏皮地眨了眨凤眸,眼角眉梢间俱是笑意。
不过到了本朝,不破不立,全然变了样,许是李家江山是无数平民寒门打出来的,自然是没那么多规矩。
这一桌子人,在那坐得倒是怡然自得,惠妃殷勤周到,时不时就给圣上夹菜,又招呼两个小辈无须多礼。
李明如嘴上那笑,就没掉下来过,连弧度都未变,还不是假笑,仿佛是天生如此的,叫人心生好感。
而谢清安却是没那么板正,她最爱吃食,惠妃这里俱是宫廷菜色,心思细巧,用了十成十的心力,好吃又好看,若是不细细盘问厨子,有时都不知吃的是何佳肴。
她虽不言语,但吃得却香,神情间舒展开来,好似猫儿午后浅眠,伸了伸懒腰般闲适。
老皇帝十分受用惠妃这侍候,至于菜色嘛,早就是吃惯了的东西,可着他的口味,也还不错。
他目光瞧向谢清安,见这丫头吃得很是开心,他忽地笑了起来,果然和她老子一个模样,遇到个吃的,就什么都好说了。
“啪嗒”一声,老皇帝重重地放下筷子,众人惊恐,皆收筷不吃了,谢清安也是规规矩矩坐好。
可再仔细一瞅,她小嘴鼓鼓囊囊,如同个小仓鼠般,低着头小口咀嚼着,还怕被人发现,原本清冷又带着三分娇的凤眼却在贼溜溜地东张西望。
“哈哈哈。”老皇帝真是没忍住,笑出声来,惠妃和李明如一脸不解之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唯有谢清安反应过来,好家伙,这个老不休的,竟还故意捉弄她,她是个贯会撒娇卖痴的性子,偏还自来熟,也不遮掩地说道,“陛下就是会捉弄臣女!”
“朕可不是故意的,不过啊,你与你父亲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啊,年轻的时候,和你方才一个样,有趣有趣。”老皇帝笑道,还摸了摸翘起的胡须。
“陛下,清安这性子活泼,素来是个直肠子,臣妾瞧着也喜欢。”惠妃随声附和道,一脸慈爱地看向谢清安。
“老九,你觉着呢?”老皇帝也不抬眼,随口问道。
“谢尚书为人清正廉明,兢兢业业,谢家书香传家,家风严谨,谢小姐自然都是好的。”李明如正襟危坐地答道。
“哦?听说你俩在凉州很熟啊?”
“谢小姐在凉州危急之刻,挺身而出,厮杀于战场,实乃巾帼英雄。”李明如垂眸笑道,不敢再多说一二。
“天啊,清安你居然还上了战场,你这般瘦弱可怎么得了。”惠妃听了一惊,忙说道,世间女子习武厮杀本就是极少数的,世人听过得多,见过得却少。
“丫头你说说,你个弱质女流怎会有这般勇气上战场?”老皇帝早就清楚这些,本朝能做女将军的也就两人,先前有个萧家的,如今丰家女郎更是不错。
他不是个古板守旧之人,先帝当初于女子参军不设限,是有诸多考量的,最为关键的是,连绵征战,将士一茬一茬地没了,只能如此,给天下一个出路,可不曾想,也为这后世女子留了个出路。
待到他登基,早是不缺兵士,这些年朝中有些文官也连连上奏,说是女子从父,出嫁从夫,理应留在家中相夫教子,孝顺公婆,三纲五常,才是正理。
如今却本末倒置,女子抛头露面,在军营中与男子混在一起,成何体统。
他对这些却置若未闻,只说是先皇遗训,百善孝为先,哪能朝令夕改,故而这许多年未曾变过。
至于为何不变,其中深意无人探究过,众人皆以为皇帝纯孝,偏又性子懒怠,不改也就不改了吧。
谢清安端坐了坐道,“陛下,臣女虽出身谢氏,但却在边陲之地长大,自小尚武。
当时凉州战乱,边境动荡,我虽是一弱女子,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学得一身武艺,当用在此时,哪怕是折了性命,也在所不惜。”
她方才贪吃俏皮的模样皆是不见了,倒还真算得上将门虎女了。
“好好好,若是朕的臣民们,都如你这般想,那我大乾何愁边患,再无强敌。”老皇帝盛赞道。
谢清安立时跪下行礼,“陛下赞赏,臣女愧不敢当,这实属是臣女本分。”
“父皇,儿臣有一事,不知当不当说。”李明如也一同跪下,抬起头来,目光灼灼地看着皇帝。
“说吧,你我父子,有什么不能说的。”老皇帝说罢,一脸慈爱的瞧着老九,他坐拥天下后,极少再仔细端详身边诸人了,不复少年热忱,自是没什么好在乎的。
今日定下神来一瞧,老九确实生得副好皮囊,眉目端正,不话却笑,招人喜欢,又生得七窍玲珑心,还有百忍成钢的性子,怪不得无甚根基,也能笼络一群朝臣。
“父皇,儿臣自远赴凉州,心中就一直惴惴不安,拼死拼活打了这仗后,亦是五内俱焚,所幸如今局势初定,盟约已成。
方才又听了谢小姐一番陈词,儿臣心中所想再难自抑。”
惠妃眉头一皱,觉着再听下去,怕是要坏事,忙道,“陛下,若是朝政之事,后宫不能干政,臣妾就先退下了。”
“无妨,国事亦是家事,不必拘礼,老九你接着说。”老皇帝不甚在意,他已是猜到老九所求,惠妃出身武将大族,也该听听。
惠妃只得老实坐好,垂首不敢发一语。
“父皇,我朝以武开国,军力强盛,可如今却日渐式微,若是军力如几十年前般强盛,何需忌惮北戎,儿臣愿领兵,直接端了北戎都城,尽数归于我大乾。
儿臣也知此乃父皇多年国策,武将打江山,文臣掌社稷,可儿臣左思右想,长此以往下去,我朝军力来日堪忧啊。
况且昨日朝堂,一御史居然敢公然寻衅此战功臣,置武将功绩脸面全然不顾了,此等屈辱怕是让将士们心寒。
故而儿臣冒死请谏,武将数年轮换,虽是于国有利,防止掌兵之人做大,可却也削弱军力,难有再出头的武将。
若是到了国中已无强将之时,才是为时晚矣,望父皇废除这三年轮换之制,待到需换时再换。”
李明如说罢,又重重地磕了个头。
老皇帝面色如常,只是多了些意味深长的笑意。
谢清安头次见老皇帝,一时间也摸不清他这番模样究竟是何心思,她眼神一转,开口道,
“陛下,臣女自小随着母亲出入军营,也是知道些的,九殿下虽说得有几分道理,但也未见得如此军力衰败,将领轮换所涉不过也是参将一职,这么多年不曾有过岔子。”
老皇帝眼神这才收了回来,看向谢清安道,“丫头,你这是觉着老九说得不对。”
“臣女不敢置喙九殿下所言,只是照实说来,陛下多年深谋远虑,边境诸将自是拜服至极,更会操练兵士,戍守边境。”
谢清安眼眸纯澈,皆是对皇帝的崇敬之情,极为打动人。
“照你这么说来,将领调制也是不需改的了?”老皇帝接着问道,语气很是平和。
“臣女一介女流,不知需不需改,只知诸将唯陛下之命是从,您指哪打哪,哪怕是日日调换,也再无怨言。
可怕就怕在底下的士卒们,军无常将,不安也是难免的,一将有一将的章法,总是要些时日适应的,这应是殿下所说的军力衰减之处了。”
谢清安声若黄鹂,将这些政事娓娓道来,平和至极,仿若是说些家长理短之事。
“惠妃,这两个孩子说了许多,你听着觉得如何啊?”
“臣妾哪里懂这些,陛下快别难为臣妾了。”惠妃故作娇怯道。
昔日的将门之女迈入宫廷的那一刻,便成了笼中鸟,只能遮掩住所有心思,仅为搏帝王一笑。
或许二十多年前,惠妃亦如今日的谢清安,为了些人,为了些事,绞尽脑汁,使尽心思,也要做成。
可如今,所有的一切便只是为了圣宠罢了。
深宫蹉跎,磨得哪里是女儿年华,更是那本该振翅高飞的少年意气。
老皇帝默不作声,自顾自地品起了茶,细细体味了茶香悠长后,神情舒展道,“今日乏了,你们俩跪安吧,惠妃服侍朕午睡。”
朱红宫墙下,一双男女侧影斜叠,不紧不慢地走着。
谢清安倒是装得跟个没事人儿的样子,瞧着端庄,脚步却轻快,乐呵呵道,“殿下口才当真了得,臣女佩服佩服。”
李明如斜睨了她一眼,心想又来这招,甜言蜜语加上若无其事,活生生就是要把人给气死,上次就将他气得鲜血直流,幸亏有了经验,这次没再被气得捏碎杯子。
“谢小姐才是大家出身,名门淑女之典范啊” 他虽是不捏碎杯子,却也咬牙切齿,阴阳怪气得很。
“不敢当不敢当,臣女性子野,若是之前冒犯了殿下,还请殿下大人有大量。”谢清安说罢,竟还俏皮地眨了眨凤眸,眼角眉梢间俱是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