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补更)
齐怀砚坐的船从朔州来到鱼米之乡的江南,途径齐知府曾任职的扬州,几日的时间他们快到了金陵城,要在此暂住一日,因这富庶之地的金陵王知府是齐知府的同门师父,他们的恩师皆是当朝次辅徐濂。
他们下船的时候,岸上站着人,领头一男子十分高兴,拉着楼大老爷便说个不停,旁边的女子牵着两个男孩,一个瘦瘦高高的,小小年纪就十分老练,另一个男孩则有些怕生,牢牢的跟着自己的哥哥,女子与郑氏话着家常,几个孩子互相见过礼。
郑氏介绍着齐怀砚时,脸色有一丝僵硬,女子似乎是知道郑氏的尴尬,也没有过多询问,幸而她命人多备了一份见面礼。
齐怀砚同齐元楷三兄弟坐一辆马车,听着三人说着楼大老爷与方才的关系,齐怀砚才渐渐明白过来,王知府与楼大老爷都是徐阁老的门生,徐阁老有意将女儿许给其中一人,后来阴差阳错郑氏嫁给了楼大老爷,而这位徐小姐就许给了这位王知府。
想起岸上时见两人的样子,必是十分恩爱的,那王知府长的剑眉星目,气宇轩昂,与楼大老爷两相比比,可见一般。
几人说着说着就说到金陵哪里好玩,有什么新鲜玩意,哪家的铺子最好吃,听的众人心中十分向往,都是孩子心性,三人拉着齐怀砚等会安置后就出去顽,金陵城确实繁华无比,光是这一条街,就热闹非凡,齐怀砚心中略略心动,不过还是准备问问长辈的意见,长辈同意了才能去,毕竟他们是小辈,齐怀砚的母亲还在船舱里,说是病了,待会去找人看大夫,令众人先行一步,怕过了病气给别人,其实刘氏是要给词四爷安置住处,众人听后纷纷觉得有道理。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王家府府衙,门前坐立着两个威严的石狮子,头顶上悬着上好的木材匾额,匾额上镌刻着苍茫古朴的几个隶字,一侧的甬道已歇满了大腹便便的管家。
众人下了马车,正门的总管李全忙恭敬出来迎接,一干人随着管家进门,绕过抄手游廊,走过甬道,才进到正堂,两侧的下人打起中间软帘。
齐怀砚走进,上面匾额写着“禧荣堂”,中间挂着一幅花鸟缂丝,两旁镶着一幅泥金对联,他在下首椅坐下,坐着的太师椅上均铺着崭新的大红团龙垫子,红木桌上摆着些许玩器,不光齐怀砚长见识了,一侧的齐家三兄弟眼里也是俱是艳羡。
对面的王佰、王保二人则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因齐家人一路长途跋涉,已些许疲惫,随意用了顿便饭就去安排好的厢房小憩一会儿,齐大人特意提醒王府下人码头船上还有人,王府下人见家主的贵客,又是特意吩咐的,千般留意万般小心,只猜测是哪一房小妾。
刘氏是被管家领着进东厢房的,齐怀砚见着又是一个新面孔的管家,屋内一应陈设十分雅致,饶是见多识广的刘氏也不禁赞叹。
刘氏把齐元词安置妥贴后,又给了些银子,吩咐后次日动身回船,刘氏怕照顾令哥儿不便,便准备在外头待着,临夜里再回府,正说着,又一个管家来催请齐怀砚去花厅,齐怀砚便知道是齐元楷三兄弟的意思,刘氏怕有什么重要事情,叮嘱他小心些,他了然,便跟着去了花厅,此次出去游玩齐怀砚也只是准备去看看,他的银子不多,手里也才五百文,将来还得留着读书用。
进了园子,假山花木遮挡了他的视线,那管家穿过垂花门后竟不见了踪影,齐怀砚迷路了,他向朝东的墙门进去,望着敬处有一座角亭,隐约见着几个人站立在栏杆旁,栏杆外点着五色檐灯,齐怀砚便想去问问东花厅怎么走,走进后,檐灯微微的光照明了那几人脸庞,郑氏和徐氏,还有几人的贴身丫鬟。
不知怎么的,他的脚步停止了前进,躲在窗楹后面将对话全听了进去。
“姐姐,那人真不会是齐大人看中的吧?”
“怎么可能,不过是我那官人为了完成亡叔母的遗愿罢了,以那女子的出身,怎么可能会纳为妾室。”
“容妹妹我多嘴一句,我们虽不把别人想的太坏,但也别把别人想的太好,那女子容颜又好,将来又日日待在你们府上,天长地久,如何是好呀?”
“你也不是不知道他的脾气,是头倔驴,日日将他叔母记挂在嘴边,什么好东西都是不要命的塞,我说他是愚孝,他反倒说我心眼小,如今叔母已经亡故,只有这一桩夙愿未了,他说什么也是不会退让的,到了京里我再做打算,寻个由头将他们打发了。”郑氏语气决绝。
那徐氏出言提醒,字字珠玑:“定要早做打算才好,齐大人这一年在京做知府,早前我父亲已经决定将齐大人明年去两广或者江南一带任布政司,若这中间出了差错,要知道,自古寡妇门前是非多,有什么家宅不宁的丑事,实是影响齐大人仕途。”
郑氏恍然大悟,拉着徐氏的手,谢道:“好妹妹,我都不知如何感谢你,妹妹在金陵待了这么些年,怎么不进京多陪陪徐阁老。”
“守敬身子骨不好,一来是长途跋涉,二则京里头风土人情他不适应,就只有这金陵气候宜人,适合调养身子。”徐氏笑道。
“瞧着你俩蜜里调油的,实是不减当年,看来王大人是佳婿呀。”
徐氏打着哈哈,倏然下头人来禀,说是大坝决堤,冲毁了房屋田地,城外涌现出了一大批难民,几人听着便急急的走了。
齐怀砚一应听进去,记在心中,若有所思,正巧那管家见齐怀砚并未跟上,正碰上了头,将齐怀砚领到东花厅去。
他进去便被齐家三兄弟簇拥着,催促着就等着他便出发了 。
王府高总管领着他们来到了金陵最热闹的几条街巷,王家两兄弟作为东道主,带他们一个个的逛店铺,逛茶楼,看上什么,就令一旁的几个小厮掏钱买账单,出手十分阔绰。
要说最吸引他们的,不是金灿灿的珠玉,反倒是路边摊贩的小手艺,一些精致小巧,又在朔州京师见所未见的。
几人刚逛完了集贤斋,里头是专卖文房四宝的,便是价值千金的澄心纸也有,这头王保正吩咐贴身小厮枝儿付账,那头四人就出门围聚在一位变戏法的老人铺子前,余下的只有齐怀砚正津津有味的观赏着这家连锁店铺集贤斋的各色用纸、墨锭。
王保走过来,齐怀砚便笑着感谢这位东道主,言语间十分恳切,脸色十分的从容,王保想起齐怀砚每次进店都拿了东西,可他东西却又极具特色,又很是实用,比二弟拿的要便宜,比另外三位哥哥偶尔要贵一些,偶尔又便宜那么几分,王保发现这些价位都在一个层次上下浮动,既不让大家扫兴,又恰到好处的融入大家,拿捏的十分到位。
况且方才认墨锭笔纸之时,不认识的纸、这位齐大哥看似随意的一句话,便有人想起来叫火纸、选墨锭的时候也是同他弟弟说的有来有回,他弟弟可是对墨十分有心得的,这样一位行事低调,内敛有涵养的人,少之又少,王保不由对其多看了几眼。
齐怀砚被盯的心里犯怵,这王保才六岁的孩童,怎么行事稳重谦逊,给他的感觉像面对十八岁的成年人有一般。
“也玩累了,待会我们去茶楼里喝一会茶,歇息片刻便回府吧。”
齐怀砚点点头,正商量这,王修激动的朝他们招手,让他们快点过去,夜里的金陵城张灯结彩,巷口挤满了人群,乌泱泱的全是人头,好在齐怀砚几人有家丁小厮护着,不然还一时半刻到不了,挤满的人群只为了看这场木偶戏,曾经给宫里的贵人表演过,因此热闹非凡。
齐怀砚现代时便看过,对此兴致不大,正思考着是不是要先去茶楼待着时,他看到了熟悉的面孔——齐元词,他怎么会在这里?怎么还神色慌张的样子?
齐怀砚坐的船从朔州来到鱼米之乡的江南,途径齐知府曾任职的扬州,几日的时间他们快到了金陵城,要在此暂住一日,因这富庶之地的金陵王知府是齐知府的同门师父,他们的恩师皆是当朝次辅徐濂。
他们下船的时候,岸上站着人,领头一男子十分高兴,拉着楼大老爷便说个不停,旁边的女子牵着两个男孩,一个瘦瘦高高的,小小年纪就十分老练,另一个男孩则有些怕生,牢牢的跟着自己的哥哥,女子与郑氏话着家常,几个孩子互相见过礼。
郑氏介绍着齐怀砚时,脸色有一丝僵硬,女子似乎是知道郑氏的尴尬,也没有过多询问,幸而她命人多备了一份见面礼。
齐怀砚同齐元楷三兄弟坐一辆马车,听着三人说着楼大老爷与方才的关系,齐怀砚才渐渐明白过来,王知府与楼大老爷都是徐阁老的门生,徐阁老有意将女儿许给其中一人,后来阴差阳错郑氏嫁给了楼大老爷,而这位徐小姐就许给了这位王知府。
想起岸上时见两人的样子,必是十分恩爱的,那王知府长的剑眉星目,气宇轩昂,与楼大老爷两相比比,可见一般。
几人说着说着就说到金陵哪里好玩,有什么新鲜玩意,哪家的铺子最好吃,听的众人心中十分向往,都是孩子心性,三人拉着齐怀砚等会安置后就出去顽,金陵城确实繁华无比,光是这一条街,就热闹非凡,齐怀砚心中略略心动,不过还是准备问问长辈的意见,长辈同意了才能去,毕竟他们是小辈,齐怀砚的母亲还在船舱里,说是病了,待会去找人看大夫,令众人先行一步,怕过了病气给别人,其实刘氏是要给词四爷安置住处,众人听后纷纷觉得有道理。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王家府府衙,门前坐立着两个威严的石狮子,头顶上悬着上好的木材匾额,匾额上镌刻着苍茫古朴的几个隶字,一侧的甬道已歇满了大腹便便的管家。
众人下了马车,正门的总管李全忙恭敬出来迎接,一干人随着管家进门,绕过抄手游廊,走过甬道,才进到正堂,两侧的下人打起中间软帘。
齐怀砚走进,上面匾额写着“禧荣堂”,中间挂着一幅花鸟缂丝,两旁镶着一幅泥金对联,他在下首椅坐下,坐着的太师椅上均铺着崭新的大红团龙垫子,红木桌上摆着些许玩器,不光齐怀砚长见识了,一侧的齐家三兄弟眼里也是俱是艳羡。
对面的王佰、王保二人则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因齐家人一路长途跋涉,已些许疲惫,随意用了顿便饭就去安排好的厢房小憩一会儿,齐大人特意提醒王府下人码头船上还有人,王府下人见家主的贵客,又是特意吩咐的,千般留意万般小心,只猜测是哪一房小妾。
刘氏是被管家领着进东厢房的,齐怀砚见着又是一个新面孔的管家,屋内一应陈设十分雅致,饶是见多识广的刘氏也不禁赞叹。
刘氏把齐元词安置妥贴后,又给了些银子,吩咐后次日动身回船,刘氏怕照顾令哥儿不便,便准备在外头待着,临夜里再回府,正说着,又一个管家来催请齐怀砚去花厅,齐怀砚便知道是齐元楷三兄弟的意思,刘氏怕有什么重要事情,叮嘱他小心些,他了然,便跟着去了花厅,此次出去游玩齐怀砚也只是准备去看看,他的银子不多,手里也才五百文,将来还得留着读书用。
进了园子,假山花木遮挡了他的视线,那管家穿过垂花门后竟不见了踪影,齐怀砚迷路了,他向朝东的墙门进去,望着敬处有一座角亭,隐约见着几个人站立在栏杆旁,栏杆外点着五色檐灯,齐怀砚便想去问问东花厅怎么走,走进后,檐灯微微的光照明了那几人脸庞,郑氏和徐氏,还有几人的贴身丫鬟。
不知怎么的,他的脚步停止了前进,躲在窗楹后面将对话全听了进去。
“姐姐,那人真不会是齐大人看中的吧?”
“怎么可能,不过是我那官人为了完成亡叔母的遗愿罢了,以那女子的出身,怎么可能会纳为妾室。”
“容妹妹我多嘴一句,我们虽不把别人想的太坏,但也别把别人想的太好,那女子容颜又好,将来又日日待在你们府上,天长地久,如何是好呀?”
“你也不是不知道他的脾气,是头倔驴,日日将他叔母记挂在嘴边,什么好东西都是不要命的塞,我说他是愚孝,他反倒说我心眼小,如今叔母已经亡故,只有这一桩夙愿未了,他说什么也是不会退让的,到了京里我再做打算,寻个由头将他们打发了。”郑氏语气决绝。
那徐氏出言提醒,字字珠玑:“定要早做打算才好,齐大人这一年在京做知府,早前我父亲已经决定将齐大人明年去两广或者江南一带任布政司,若这中间出了差错,要知道,自古寡妇门前是非多,有什么家宅不宁的丑事,实是影响齐大人仕途。”
郑氏恍然大悟,拉着徐氏的手,谢道:“好妹妹,我都不知如何感谢你,妹妹在金陵待了这么些年,怎么不进京多陪陪徐阁老。”
“守敬身子骨不好,一来是长途跋涉,二则京里头风土人情他不适应,就只有这金陵气候宜人,适合调养身子。”徐氏笑道。
“瞧着你俩蜜里调油的,实是不减当年,看来王大人是佳婿呀。”
徐氏打着哈哈,倏然下头人来禀,说是大坝决堤,冲毁了房屋田地,城外涌现出了一大批难民,几人听着便急急的走了。
齐怀砚一应听进去,记在心中,若有所思,正巧那管家见齐怀砚并未跟上,正碰上了头,将齐怀砚领到东花厅去。
他进去便被齐家三兄弟簇拥着,催促着就等着他便出发了 。
王府高总管领着他们来到了金陵最热闹的几条街巷,王家两兄弟作为东道主,带他们一个个的逛店铺,逛茶楼,看上什么,就令一旁的几个小厮掏钱买账单,出手十分阔绰。
要说最吸引他们的,不是金灿灿的珠玉,反倒是路边摊贩的小手艺,一些精致小巧,又在朔州京师见所未见的。
几人刚逛完了集贤斋,里头是专卖文房四宝的,便是价值千金的澄心纸也有,这头王保正吩咐贴身小厮枝儿付账,那头四人就出门围聚在一位变戏法的老人铺子前,余下的只有齐怀砚正津津有味的观赏着这家连锁店铺集贤斋的各色用纸、墨锭。
王保走过来,齐怀砚便笑着感谢这位东道主,言语间十分恳切,脸色十分的从容,王保想起齐怀砚每次进店都拿了东西,可他东西却又极具特色,又很是实用,比二弟拿的要便宜,比另外三位哥哥偶尔要贵一些,偶尔又便宜那么几分,王保发现这些价位都在一个层次上下浮动,既不让大家扫兴,又恰到好处的融入大家,拿捏的十分到位。
况且方才认墨锭笔纸之时,不认识的纸、这位齐大哥看似随意的一句话,便有人想起来叫火纸、选墨锭的时候也是同他弟弟说的有来有回,他弟弟可是对墨十分有心得的,这样一位行事低调,内敛有涵养的人,少之又少,王保不由对其多看了几眼。
齐怀砚被盯的心里犯怵,这王保才六岁的孩童,怎么行事稳重谦逊,给他的感觉像面对十八岁的成年人有一般。
“也玩累了,待会我们去茶楼里喝一会茶,歇息片刻便回府吧。”
齐怀砚点点头,正商量这,王修激动的朝他们招手,让他们快点过去,夜里的金陵城张灯结彩,巷口挤满了人群,乌泱泱的全是人头,好在齐怀砚几人有家丁小厮护着,不然还一时半刻到不了,挤满的人群只为了看这场木偶戏,曾经给宫里的贵人表演过,因此热闹非凡。
齐怀砚现代时便看过,对此兴致不大,正思考着是不是要先去茶楼待着时,他看到了熟悉的面孔——齐元词,他怎么会在这里?怎么还神色慌张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