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少卿杨臻倒是顶着冷冽,开了口。

    “臣有事禀,自事发后,大理寺追查至今,并未发现与之相关的人,可要继续查探?”

    雁过留痕,但这件事却善后地太过完美,无处纠错,反复几日,损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连蛛丝马迹都摸不出来,怪吃力不讨好。

    张翊斟酌少顷之后,便抬眸看了晏禧一眼,知其心中所想,便直截了当地开了口。

    “查。此事不光要给京中蠢蠢欲动之人一个惊醒,更要给心思不纯之人当头一棒。”

    背后之人要的,不就是这一个查字嘛?

    朝廷给得起!

    晏禧附和地点了头,杨臻见状,便也不再多言。

    宁愈拾眸,意味不明地看了晏禧一眼。

    “左相,陛下昏迷至今,我等可要?”准备后手。

    礼部尚书倒是先划了个口子,敢为人先地道了所有人心中质问。

    即便妄议天家,罪可致死,可此事关乎宗庙安稳,便是掉头又如何?死得其所而已

    晏禧眉眼低垂,透过轩榥的光倾泻在他的侧脸之上。

    一半埋在黑暗里,一半又被光无限眷恋。

    晏禧淡淡地扫过礼部尚书一眼,一霎间,尚书觉得身子一凉。

    未等晏禧言语,对面坐着的裴川然倒先冷哼了一声。

    “难怪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本将军看啊,尚书你这脑袋也别要了,省得浪费粮食!”

    张扬的语气,傲慢的神态,无一不诉说着他对腐朽的嘲讽。

    也是,一个浴血沙场的将士,要如何才能容忍自己拼尽全力守护的生灵却是这般不堪。

    他无所谓掌权人是谁,品性如何,他只在乎他手下兵的性命,谁能护住他们,裴川然便拥护谁。

    在场众人文武两分,裴川然此言莫过于招惹了所有口诛笔伐的文官,可碍于裴川然的身份,自是敢怒不敢言。

    毕竟近日,大漠战事将将了结,裴将军同沈将军用兵如神,以八万残兵击退二十万敌军,势如破竹,此战足以记入兵书,流传千古。

    当然,晏禧和张翊就是纯纯地无辜躺枪。

    晏-百无一用-禧无奈扶额,轻叹。

    “裴将军奔波数日归京,尚未来得及为将军接风洗尘,还望将军见谅,只是大漠战事......”

    明眼人都知道,前面所言只是几句客套话,亦是惊醒在场文官,不可辱没忠诚良将。可惜,裴川然没长眼。

    “不见谅!晏冉,本将军看你就是故意的。”

    见裴川然还有精力胡闹,晏禧便也放下心来,大漠战事一了,一块压在心头的重石也能悄然落地了。

    “别闹。”

    裴川然天不怕地不怕,就对晏禧吐的这两个字发怵。

    缩了肩膀,别扭地转了头,嘴里小声嘀咕个什么也不知道。

    张翊在一旁闲得看热闹。

    裴家世代忠良,为大荣戍守边疆百年之久,裴家儿郎,自是顶天立地。

    只可惜,传到裴川然这一辈,只剩他一个独苗苗了,家里人疼爱的紧,倒把他宠成了一张白纸。人是顶顶的好,就是懒得去看弯弯绕绕的人情世故。和晏禧成了至交好友之后,就更懒怠了点儿。

    一张白纸,未被宿敌的鲜血染红,晏禧自是不会让朝堂的污秽将其玷污。

    几年来,晏禧伙同张翊,不知道为裴川然擦了多少次屁股,处理了多少麻烦事儿。

    可即便如此,晏禧和张翊就是乐意宠着他,毕竟,裴川然亲手打出来的幌子,总要有人去应,才不会遭人猜忌。

    裴家,不能再失去川然了。

    小溪镇,李府,书房。

    顾熙立在书桌前,随意翻看着桌上摆着的册子,没见着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恼,悠悠然地坐到椅子上,抬手捡了只笔,拿在手里把玩。

    未过几瞬,便有脚步声传来。

    门外的人似是察觉到屋内有人,警觉了几分,将门推开的一瞬,暗器飞出。

    顾熙丝毫未动,而暗器却是自动避让开来般,横插入墙壁,平白添了几道裂痕。

    李景安不禁骇然,自觉小命不保,正打算遁走之际,却听到屋内人的一句,“滚进来。”

    诶,好生熟悉。

    好奇地探出半个脑袋,还未看清屋内是何人,便被人提拉着衣领,给丢进了书房。

    至此,他才算是知道了哪来的熟悉感。

    他李景安的祖宗,真祖宗。

    “祖宗,哪阵风把您给吹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了?”

    先前的警惕全然变成小心翼翼以及满屏的阿谀奉承。

    “今日有人在春园台闹事,我便亲自来问问李大爷,您活着作何啊?”

    完了,脖子凉凉,好像要搬家。

    “祖宗,不敢当不敢当,您是我大爷!

    景安活着,不就是图给祖宗当个乐子嘛!祖宗你稍等,我这就去把闹事人绳之以法,捉拿归案。”

    言罢,就作出一副严谨的模样,麻溜地起身,正打算往外走去,一副秉公执事的模样。

    笑死,这鬼地方,多呆一秒,他的项上人头都要不保。

    只可惜,恶魔并不打算放过可怜的小景安。

    “滚回来。”

    李景安欲哭无泪,笑的比哭还难看。

    “祖宗,您饶了小的吧,小的什么都不知道啊!”

    顾熙侥有兴趣地盯着李景安,唇角微勾,看似春风和煦,吐出来的话却如恶魔低吟,硬是吓得李景安脸色煞白。

    别看小景安还活着,其实已经死一会儿了。

    “孙家孙荀,作恶多年,欺压百姓,私下贩卖官盐,牟取暴利,如今更是胆敢在众目睽睽之下,恶意伤人,一桩桩一件件,够他掉多少回脑袋了!

    可是,李大人,他为何多年以来,安然无恙?你是不是还在等机会,等他屠戮了整个小溪镇,你才舍得正视你的身份啊?”

    李景安什么身份啊,小溪镇县令,童叟无欺,货真价实。

    诸此威压,足以让李景安褪去全身力气,瘫软在地。

    “我能有什么办法呢......有名无实的小小县令官,护不住我的空想,更保不住我的百姓......”

    顾熙看着他惨白的面容,恍惚间,才想起,他才二十有一啊。

    曾经的他,何等的意气风发。

    年仅十七,便是敢吟“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进士。

    二九年华,自请归乡,怒叹“醉生梦死繁华里,百姓疾苦空流泪”。

    至今,才短短几年,眼前人已非彼时人,屈服于权势,苟且于富贵。

    那晏禧呢?

    朝堂间风云诡谲,人心难测,他又有多少无奈与委屈。

    顾熙心疼她的心上人,却也无可奈何。

    摆在每个人跟前的路看似擢发难数,实则寥寥无几。

    就算是她,走到如今,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本是没有什么回头的机会,更遑论选择二字。

    如果可以,顾熙想大大方方地怜悯天下人。

    可是,她只能选择做个坏人。

    低眉敛去不该有的悲悯,“李景安,我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该怎么做,你当明白。”

    言罢,起身,朝外走去,而手中的毛笔早被甩在桌案之上,压住了桌上雕刻着的忠良为民几个字。

    李景安强撑着早已脱力的身子,跪拜在顾熙身前,妄图掩盖通身的狼狈,可颤抖的声线却是怎么也压不住。

    “景安一谢陛下赏识之恩德,二谢陛下不杀之惠泽,臣愿戴罪立功,不负陛下期望。”

    赏识二字太过贵重,贵重到顾熙认为自己也是个好人。

    她不惊讶为何李景安能认出她的身份,却因赏识二字感到惶恐不安。

    挡在县令前头的大山,已然被挪走,日后该如何做,全看李景安。

    小溪镇经历了太多变故,是该有个福泽之人,保佑它了。

    至夜,小溪镇下了一场大雨,雷声滚滚,雨势浩大,似乎老天也震怒,宣泄无尽的怒火,要无知的人类战栗恐慌。

    没多久,孙家门口便飘出了无尽血水,流过踏道,陷入长街。

    大雨没有洗刷孙家的罪孽,反倒是昭告天下,“孙家,没了。”

    春园台。

    顾熙换回了黑衣,怔怔地透过窗台望尽无边黑暗。

    时眠立在身后,悄声地陪着顾熙,看过一阵又一阵冬雨。

    “远之,我今天杀人了,除却该死之人,老弱妇孺,我一个都没有放过。我在想,如此行径,同那些该死之人又有何不同。”

    平淡的语气之下,却掩藏了不为人知的波涛骇浪。

    顾熙悲悯李景安被权势吞噬殆尽,她也悲悯她自己。

    “斩草除根,不留祸患,并无不可。”

    时眠有足够多的勇气背负他人性命,此刻,却是慎之又慎,细细斟酌之后,才敢轻声说出内心所想。

    “可是,小孩子又知道些什么呢,他们只是依附于腐树的无辜生灵罢。”

章节目录

愿君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辞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辞囿并收藏愿君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