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上午,章台宫内。

    嬴政正在阅读从新郑(韩国都城)流传至咸阳的韩非著作。落雪为嬴政端上了一碗粥茶(此为当时的饮茶方式,即将茶叶和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物一同滚煮,期间用勺舀出浮沫,然后再盛出饮用)。

    “启禀王上,今日的粥茶特地加了红枣和姜丝,昨日下了一夜的雪,今早雪是停了,可气温越发低了。吃点粥茶可以祛寒。”落雪一边为嬴政上茶,一边轻轻地说着。

    “好。”嬴政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然后继续拿起竹书专研起来。

    此时,李斯进来了。

    “李斯拜见王上。”李斯恭敬地跪地作揖。

    “起来吧。”嬴政看了看李斯,继续说道:“听说韩国宗室韩非师承荀子,你可认得此人?”

    “回禀王上,韩非是斯之师兄,因而认得。”李斯起身回答。

    “恰巧,此处有韩非的最新著作,本王正在研读。其中,他在《五蠹》篇中提到,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本王想听听李郎官的见解。”

    “是,王上。斯在稷下学宫之时,曾与师兄韩非讨论法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从前,楚国有个很正直的人名叫直躬,他的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向官吏告发他父亲的罪行。令尹却说:“杀掉直躬!”认为他对君主虽然忠心,对父亲却是大逆不道,因而判他有罪。由此看来,君主的直臣却是父亲的逆子。”李斯对嬴政谈起了法与伦理的矛盾问题。李斯看嬴政专心地聆听,于是接着说道:

    “以前还有个鲁国人跟随君主打仗,三次上阵三次败逃。孔丘问他什么缘故,他回答说:“我上有老父,我如果战死就没有人供养他。”孔丘认为他是孝子,就提拔他做官。由此看来,父亲的孝子却是君主的叛臣逃兵。

    由于令尹杀了直躬,从此之后,楚国的坏人坏事就没有人向上报告了;由于孔丘奖励了逃兵,所以鲁国人就容易投降敌人,临阵脱逃了。”

    “所以,”嬴政接着说道:“韩非才在《五蠹》篇中提道: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此之谓王资。”

    “正是,此便是法之于国的重要性。切不可出现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的局面,到时乱象丛生、思想不一,则大秦的国力势必会被分散。”李斯提醒嬴政。

    嬴政深思了一会儿,不再言语。

    过了一会儿,只见落雪匆匆进来禀报:“启禀王上,太后娘娘派人来传话,说近日身体不适,要出宫修养。”

    “出宫修养?”嬴政顿感惊讶,赶紧起身往甘泉宫而去。

    一刻钟后,甘泉宫内

    “母后,身体哪里不舒服?政儿派太医来为您诊治。”嬴政担忧地坐在赵姬的床沿边,一边说着一边皱眉看着赵姬。

    “政儿,母后近日体乏无力,已经召了太医诊治过了。太医说是这甘泉宫的环境不适合母后静养。需换环境,疏解体内紊乱不正之气。”赵姬病怏怏地对嬴政说道。

    她看嬴政面露担忧之色,于是接着说道:“政儿不用担心。五日前我已派嫪毐前去旧都雍城打点宫殿,今日消息来说已经打点好了。母后打算今日午后便启程去往雍城养病。”

    嬴政颇为惊讶地说道:“今日便离开咸阳吗?”

    “正是。”赵姬坐起了身子,轻轻地握住了嬴政的手说道:“政儿,母后离开之后,朝堂之事要听从丞相之言。后宫有落雪照顾你,我也是放心的。

    华阳太后与夏太后对你的婚事各有打算,你只需静观其变,结合朝堂势力即可。

    如今你已成人,不再是刚从邯郸归来的那个孩子了。母后知道,你一定可以做好这大秦王上的。”赵姬说着说着,竟留下了不舍的眼泪。

    嬴政对赵姬说道:“母后尽管去雍城养病。政儿过些日子去接您回来。”

    “无需着急,母后要在雍城多待些日子。对了,至于蓝夏公主,听说你昨晚禁了她的足。”赵姬说道。

    嬴政沉默没有答话。

    赵姬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政儿,君王需胸怀天下,不可为一个女人乱了自己的心念。如今燕国势微,借粮于燕已经是仁至义尽。切不可再妇人之仁。”

    嬴政说道:“政儿记住了。”

    当日午后,赵姬的护送队伍出了咸阳城。

    一位婢女为马车中的赵姬端上了一碗汤药。

    “太后,这是侯太医开的安胎药,侯太医说——”婢女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赵姬打断了。

    “大胆,这种话都敢胡说,来人,把她带下去。”赵姬突然勃然大怒,大喊侍卫将人带走。一点生病的样子也看不出来。

    “太后娘娘饶命!太后娘娘饶命啊!”婢女跪求哭喊道。

    过了一会儿,婢女被侍卫带走了。

    旁边另外一位婢女战战兢兢地端起药碗,说道:“奴婢服侍娘娘喝药。”

    “嗯,这样说就对了。端上来吧。”赵姬满意地说道。

    婢女颤颤巍巍地端上了安胎药,冷汗早已布满了额头。

    当日午后,华青村,村长家中

    “盛公子,我为您找了一个帮手,就是黄成。前些天他孩子发烧,您去看过诊的。黄成是村里水性最好的汉子,一定可以助您拿到地坤的。”村长向墨竹介绍一起陪他下水的村民。

    “黄大哥辛苦了,今日此行危险,望通力合作,救回珠儿。”墨竹向黄成表达倚重恳切之意。

    “盛公子您客气了。小宝昨晚喝了您开的药汤已经退烧了。您的大恩大德我们夫妻无以回报。今日下水,我愿为您开路、护您左右。”黄成向墨竹作揖,表明了态度。

    “多谢黄大哥。”墨竹作揖感谢。

    “你们过来看一下。”村长从屋内的大箱子里拿出了两件兽皮做的紧身连体衣。

    “这是羊皮做的潜水服,柔软且保暖。如今虽已过大雪降的节气,空气寒冷,但水中温度没有那么低,穿上这羊皮衣应该足以御寒。”村长一边说着,一边拿起连体衣给此二人。

    “这是?”墨竹看到衣服外面有一根很长的空心管子,于是询问村长。

    “这是羊肠做的空气管,缠绕固定在衣服上,待会儿把空气吹入羊肠中再下水。万一你们在水下缺氧,这是救命用的。十年前,我就是用这些东西才顺利拿到了地坤。”村长解释道。

    墨竹与黄成迅速换上了羊皮衣戴上了羊肠管,披上外衣,便去往了天池。

    三人划着一艘小船来到天池中央。

    “你们有危险就拉动这根绳子,我马上就把你们拉上来。”村长提醒墨竹与黄成。他们每人身上都绑了一根坚韧的绳索,绳索的另一端绑在船杆上,随时准备救人用。

    此时阳光正好,天蓝水清,微风不急,正是下水的好时辰。

    “噗咚”两声,墨竹与黄成潜入了天池。

    大约下潜了五六米,就隐约看到了水下神庙的位置。

    墨竹向黄成做了一下手势,两人便继续往下潜去。

章节目录

琴音不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蓝色夏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蓝色夏至并收藏琴音不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