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庙矗立在天池底下的沟壑之中,向下望去,一眼竟看不到尽头。墨竹与黄成一边往下潜,一边在水中寻找神庙的入口。两人分头寻找,但神庙的外部结构封闭立体,表面多有浮雕,一时间竟寻不到类似入口的地方。若再往下潜去,水中光线就越发微弱了。一些突出的檐栏处早起长满了绵密悠长的水草,若大意潜近,恐有被缠绕的危险。

    墨竹与黄成在水中分别绕着神庙游了一圈,体力有些下降。只见他们二人不约而同地将羊肠管塞入了口中呼气。若再找不到入口,恐怕就要无功而返了。

    就在此时,黄成忽然向墨竹做了一个“跟他走”的手势。墨竹赶紧游向黄成的方向。只见黄成快速地向檐栏外的一处水草团游去。逐渐靠近时,墨竹看到了水草团底下隐隐约约发出的光亮。两人迅速拨开悠长的水草,发现原来发光的是一面宽大的圆形铜镜。墨竹疑惑地向上抬起头想寻找光源,却发现他们所处的水中深度早已经看不到从水面洒下的阳光。那,这面铜镜到底反射的是什么光源呢?水下光线昏暗,又逐渐缺氧,再加上铜镜发出的隐隐约约的黄色光亮,似乎还在一闪一闪,此种情景着实令人有些心里发麻。

    等一下,一闪一闪的光亮?墨竹忽然灵光一现,也许,这光并非反射光,而是铜镜内部发出的光亮。墨竹再一次观察铜镜所处的位置,正好在神庙外部檐廊的中间处。也许,这铜镜就是神庙的入口。可是,怎样打开这面铜镜呢?两人仔细地观察并寻找着任何可能的机关或暗示。就在这时,黄成突然伸手指向铜镜上面的一处浮雕。墨竹睁大眼睛看着这个图案,靠着铜镜内部发出的隐约的光芒,他看清了这是一匹龙背马身的神兽,生有双翼,身批龙鳞,背负图点。龙马?竟是龙马!

    墨竹不可思议地看向黄成,并向他做了一个“让我来”的手势。黄成点点头,停下了动作。只见墨竹轻轻按下了龙马浮雕旁边的第一个点位和第六个点位。于是,铜镜突然震动了一下,自动脱出了原来的外部框架。两人一使劲,便把铜镜移开了位置。只见檐栏内部的水中似有火光,两人便寻着火光游进了神庙内部。

    水中火光指引着墨竹与黄成,不一会儿,他们就游出了水面。火光是神庙内部的长明灯,放置在走廊的两侧。墨竹与黄成一出水面就赶紧拿下口中的羊肠管开始大口大口喘气。大约过了十分钟,两人的体力终于恢复过来了。墨竹与黄成把从水面上带下来的绳索解下绑在出水面之外的柱子上。同时解下羊肠管放置在一旁。接下来,他们要在神庙内部寻找地坤了。

    “盛公子,您刚才怎么知道要按哪两个点位就能进入铜镜内部了呢?”黄成与墨竹一边向放置有长明灯的走廊尽头走去,一边好奇地询问墨竹。

    “铜镜上方的浮雕是龙马。相传,我们华夏民族的人文先祖伏羲教民结绳为网以渔,养蓄家畜,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们生活。于是,祥瑞迭兴,天授神物。有一种龙背马身的神兽,生有双翼,高八尺五寸,身批龙鳞,凌波踏水,如履平地,背负图点,由黄河进入图河,游弋于图河之中。

    我们的祖先伏羲见到龙马之后,依照龙马背上的图点,画出了图样,就是河图。接着,又有神龟负书从洛水出现,便是洛书。伏羲根据河图洛书上的符号,便画成了八卦。

    龙马象征河图,河图上、下、左、右、中五组数目分别与火、水、木、金、土五行有关。所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便是其中的一组数字。”墨竹耐心地解释给黄成听。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所以,一和六,就是盛公子刚才所按的点位吗?”黄成反应很快,一听便抓住了墨竹口中的重点内容。

    “正是。神庙矗立于水中,当以此数作为关键。”墨竹点头说道。

    “原来如此,盛公子真是博学多智。看来,找到地坤,也是势在必行。”黄成忽然感到心中信心满满,好像地坤即将触手可得似的。

    “黄大哥过奖了。刚才墨竹所说之事,诸子学生中皆有所教授。倒是地坤之石,乃是周幽王时期留下的秘密。根据村长的说法,他当时将地坤放回到了大殿之中的祭祀台上。”墨竹说道。

    “大殿是否就在这扇石门的后面?”两人来到了走廊的尽头,黄成面对着眼前两扇高大的石门,向墨竹问道。

    “村长说,出水面后很快就能到达大殿,应该就在这石门的后面。”墨竹四下打量这两扇石门,该怎么打开呢?村长好像总是忘记把最关键的信息告诉他了。

    “也许直接推一推就能推开呢?”黄成开始用力推石门。墨竹看着他努力推门的样子,突然觉得有点好笑。也许,有时候真的不用太过动脑子,按照本能去做就可以了。

    就这样,两人开始使劲推石门。“一,二,三——”两人同时一用力,只听见“轰”一声,石门开了。原来,村长不是故意隐瞒信息,真的就是直接推就可以了。

    进入大殿,赫然进入眼帘的是很多根矗立在四周及中央的高耸的柱子,一些是白色的柱子,一些是黑色的柱子。柱子中间摆放着一个巨大的圆形石台,石台下方好像有若干块树立的铜镜。紧贴每根柱子的周围都摆放着四盏长明灯。由于柱子很多,长明灯的无数火光与铜镜反射出的光亮,一时间,站在其中的人有一种目光眩晕、头脑混乱的错觉。眼前黑白柱子交错无规律地排列,好像往前走一步,都不是在靠近中间的石台,而是离石台越来越远了。墨竹一瞬间头晕目眩,几乎站不住脚。

    “盛公子,您怎么了?”黄成发觉身边的墨竹身体轻微摇晃,像是要摔倒似的,便赶紧扶住墨竹,轻声问道。

    “黄大哥,您能看清中间石台的方面吗?”墨竹闭起双眼,沉声问道。

    “能啊,就在前面不远处。”黄成语气没有异样,似乎没有墨竹的那种不适眩晕感。

    墨竹蹙眉思考着。为什么他和黄成的感受会如此不同?进大殿之前身体一切如常啊。村长也没有提醒他会有不适。到底怎么回事?他和村长、黄成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不同!对了,他们都是守护地坤的族人后代,而他不是。所以,只有他才会有如此剧烈不适的反应。大殿里面的柱子一定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陌生人一旦进入其中,就会被某种卦相所牵制。唯有具有守护者身份的人进入其中,卦相才不会起作用,就像村长和黄成。幸好,这次有黄成一起进来,否则,卦相的演变影响还真不可预计啊。

    “黄大哥,我被这里的卦相影响了,头晕无法前进。现在请您帮我看一下周围的柱子,四周各有多少根?颜色和排列顺序如何?麻烦您详细和我说一下。”墨竹眩晕得几乎睁不开眼睛,只得原地盘腿坐下,闭目静听。

    黄成赶紧打量四周,快速数着柱子的数量。过了一会儿,黄成说道:“中间的大石台四周各排列了两排柱子,数量分别是一、六在后,二、七在前,三、八在左,四、九在右。一为白,六为黑,二为黑,七为白,三为白,八为黑——”

    “四为黑,九为白。除此之外,石台周围还有五、五根黑色柱子相对而立,中间另有四根白柱,而石台也是白色。”墨竹接过黄成的话,一边闭眼一边缓缓说道。

    黄成一边听着墨竹的口述,一边用眼睛数着中间的柱子,果然和墨竹说的一分不差。他闭着眼睛是怎么知道的呢?真是神了!

    “黄大哥,除了柱子和铜镜,大殿里面可还有其他的雕塑纹饰?”墨竹问道。

    黄成环顾四周,然后说道:“有。一、六排列的柱子上刻有神龟的图腾。其他方向的柱子没有。”

    “明白了。麻烦带我从一、六排列的柱子下穿过去,就可以到达石台。”墨竹艰难地站起身子。

    黄成扶着墨竹,开始往一、六排列的柱子那跑去。柱子很雄伟,矗立着时之间的距离很远。两人搀扶着跑去,墨竹顿感头疼无比,耳鸣目眩。他试图在跑动的过程中睁开眼睛,却发现眼前一片炫光。于是他继续闭起眼睛,任由黄成扶着他快速跑过柱子。当离开第一排那根柱子的时候,墨竹突然感到身心放松,耳目清醒了。看来,他们已经过了卦相区域了。

    两人来到石台的旁边。

    一个精致的石盒不偏不倚摆放在石台中间处。

    “盛公子,石台这么大。我们怎么把石盒拿下来呢?”黄成问道。

    墨竹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我用轻功飞过去,拿下来之后马上交给你。我应该不能触碰地坤,只有你能。”

    “好。”黄成说道。

    话音刚落,只见墨竹飞身石台中央,快速取下石盒。就在这个时候,大殿里面的柱子开始同时晃动,发出恐怖的“隆隆”声。

    黄成内心惊恐,若柱子崩塌,他们是不是就要葬身在这水下神庙里了?

    就在这个时候,墨竹将石盒交到黄成手中。此时,“隆隆”声停止下来,柱子不再晃动。看来,是地坤找到主人了。

    “我能打开它吗?”黄成紧张地问墨竹。

    “可以,应该没事了。”墨竹说道。

    黄成于是打开了石盒,一块墨绿色的长方形玉牌出现在两人眼前。

    怎么似曾相识?啊!和扶龙玉几乎一摸一样,只不过扶龙玉是青白色的,而地坤是墨绿色的。上面的纹饰图案与形状却几乎一摸一样。墨竹惊讶地想到。

    “我们赶快回水面上去吧。村长一定等急了。”黄成说道。

    “好。”墨竹应了一声。

    两人于是原路返回,由黄成携带地坤,一同出了水下神庙,回到天池的小船上。

    出水面时,月已初上。村长在小船上点燃了渔火,焦急地等待着他们。墨竹与黄成上了船,三人快速回到了村子里。

章节目录

琴音不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蓝色夏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蓝色夏至并收藏琴音不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