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许听到牢门发出嘎吱作响的声音,她知道苏景澄已经出来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不想让他看到自己的样子,她以为自己经历了那么多是不会哭的,但当真的从始作俑者口里亲耳听到真相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是真的忍不住。任凭她心里多么想要控制或是抑制但眼泪就是不受任何束缚的夺眶而出。她不想软弱,只想快速成长强大起来为亲人报仇,她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告诉自己的。
沈知许故意偏过头不去看苏景澄,有些压抑着自己的声音说道:“走吧。”
还没等苏景澄说什么,沈知许已经快步走到了他的前面。
虽然沈知许压着声音,但是苏景澄还是听出了她的声音似乎已经哑了。他知道此刻自己无论说什么都苍白的、无力的,因为自己也经历过,真正的切肤之痛是永远也无法愈合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的结痂不再流血,但每当你想到这些事的时候便犹如将结痂的伤口再次撕裂,今天的阿沅无疑是将刚结痂的伤口又撕裂得血流不止。
就算不能治好她的伤口,能一直陪着她一起痛也是好的。苏景澄默默的想着。
外面的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沈知许置若罔闻的走向雨里,深夜里的雨水有些冰冷的打在她的脸上和身上。苏景澄看了眼自己手上的伞终究还是未撑开,只是安静的走在沈知许的身后,保持着不近不远的距离,看着她的背影。
快到门口的时候沈知许一个踉跄似乎要摔到了,苏景澄顾不得许多一个箭步就冲到了她的身边将她扶稳。沈知许看着苏景澄未发一语,却不自觉的加重了扶在他手腕上的力。没有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也没有气愤填膺的指责和怨怼,只是一双通红的眼睛。他能感知到沈知许气血翻涌、兵荒马乱后的精疲力尽。
苏景澄看着已经完全浸湿在雨中的沈知许,心里就如同压了一块重石般。苏景澄将她扶稳后,默默把拿了一路的伞撑开移向沈知许的头顶,将那些风雨与她隔绝开来。
浸了雨的夜尤为湿重,可是暗里独行得一人相陪,再浓重的夜也显得不孤单了。伞下二人四目相对,相顾无言却已心意相通。
“让我陪着你一起走吧。”
苏景澄默默握住沈知许的手,将自己的力量传递给她。沈知许没说话而是由着苏景澄将自己握住。
苏景澄一路握着沈知许的手,入了府。周管家见他二人共撑着一把伞,衣服已经完全浸湿了连忙拿了把伞出来。
“殿下快进屋内换身衣服吧,夜深雨寒伤了身子就不好了。”
周管家的话将沈知许的思绪慢慢拉了回来,在这场悲剧里自己并不会是唯一的受害者和痛心者。苏景澄的伤痛绝不会比自己少。
沈知许接过周管家的伞,后退一步将自己从苏景澄的伞下走了出来,撑开了自己手里的伞。
周管家在他们二人身上扫了一眼,便将众人都打发了下去。
“殿下的衣服都湿了,快回房内换身衣服吧。”
“还是先陪你回房吧。”
沈知许摇了摇头,眼中如星火燎原,低沉而有力的说道:“殿下明日还有许多事要做呢。这伤寒我们可不能染,不用担心我。”
苏景澄知道沈知许的意思也知道沈知许已经缓过来了,就不再坚持但还是没忍住有些心疼的摸了摸沈知许的头,温柔的说道:“好,你先走。”
苏景澄的动作来的有些猝不及防,沈知许有点懵懵的又有些不好意思。自从他们二人渐渐长大,苏景澄便很少会做这些在他人看来比较亲密的动作。
苏景澄走到廊檐内收了伞并未回房而是凝视着沈知许越来越模糊的背影,直至她走到拐角消失在眼帘才转身回到自己的房内。
沈知许刚推开房门,就看到两个丫鬟正准备从房内出去。
“姑娘热水已经备好了。”两个小丫鬟看见沈知许连忙说道。
“多谢,是周叔叫你们来的吧。”
“回姑娘,正是周管家吩咐的。”
这是沈知许的习惯她不喜有人进出自己的房间,就连清扫也是自己亲自动手的。
沈知许幼年突遭家中巨变又漂流在外过一段时日,她见过这世间最坏的人心,所以对人都保留一份疏离和戒备。刚被前太子苏景玉找到时,沈知许和府里的人都不说话,府中的人有段时间都以为她不会说话。
苏景玉也不逼她而是寻空就来陪她说话,还找来和她年龄相仿的苏景澄陪着她玩。后来苏景玉越来越忙了,陪她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府里进进出出的人也变得多了。她本能的生出了担心,因为家里出事前好像也是这样的感觉。有一种莫名的直觉,让她有些心慌。
如果这世上有战无不胜的利器那一定是真诚。这些日子的相处沈知许可以肯定这个大哥哥是对她好的。
沈知许和苏景澄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为什么大哥哥不来看我了,出什么事了吗?”
那是一个春日,阳光暖暖的洒在庭院中,院中的桃花开的正盛,拂面而来的春风里也似乎带着点花香清甜的味道,两个小人就并排坐在庭阶之下。
苏景澄有些百无聊赖的玩着手里的木剑,其实今天他本来是想找兄长玩的,他想让兄长看看自己新练得剑术。但是今天刚入府便看到兄长正匆匆准备出门。他也就不便打扰,正准备转身就听见兄长叫住了他。
“阿逸过来,怎么了?”苏景玉摸着他的头爱怜的说道。
“想让兄长看看我新学的招式。”苏景澄眼中亮晶晶的,很是雀跃的说道,音调也情不自禁的高了几个度。
苏景玉看见他喜不自禁的样子,心里有些为难,但还是蹲下身子有些抱歉的说道:“兄长今日不得空。但是兄长答应你,往后些寻了空再看好吗?”
“恩恩。”苏景澄乖巧又有些低落的点了点头。
苏景玉见他失落的样子心里也不好受。
“交给你个任务,兄长这几日可能都比较忙。你帮兄长好好陪陪阿沅好吗?常来看看她免得她想家。”
“可是她都不说话。”苏景澄有些嘟囔的说道。
苏景玉听见他这样说,脸上的温柔褪去了些,而是略带正色的看着他说:“阿沅不说话是因为她心里受伤了。她和你一样都是我的亲人,现在她这样伤心,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关心一下她,多爱护一下她呢?”
苏景澄有些懵懂的看着苏景玉,他没有想到原来阿沅在兄长心里竟如此重要。
“而且阿沅虽然现在没有和你说话,但是你对她的好,她是知道的。只要你对待她就像对待兄长一样好,我想阿沅一定会和你说话的。”
苏景澄沉溺在苏景玉温柔的目光和敦敦善诱语气里,坚定的点了点头。
“我一定会对阿沅好的。”
苏景玉满意的拍了拍苏景澄的肩膀。
“好了,去玩吧。兄长真的要出门了。”
苏景澄站着没动,而是目送着苏景玉离开。
苏景澄陪着沈知许坐了良久,也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但是身边的人始终没有声音,他有些气馁也没再说话。
二个人同坐庭阶之下静默了许久,突然听到身边传来的声音,苏景澄猛地回头看向沈知许,脸上的惊讶和惊喜遮都遮不住。
“刚才是你在说话?”苏景澄脸上的笑容如庭院里的桃花艳丽绚烂,眼眸里也仿若星河点点衬得人流光溢彩。
苏景澄温暖明亮的笑容如流星划过天际般划过她的心头。自从遭难沈知许见得都是这人世间灰暗和阴冷的一面,它们没由来的让人沮丧。好似从前那样干净敞亮的日子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般虚幻缥缈的让人没有实感。
但是在东宫的这段日子里让她仿佛又回到了颍州家中的日子。有宽厚忠实的老仆,温柔亲切的兄长,还有明亮活泼的伙伴。这样的日子让人温暖,让人不自觉的生出希望。
沈知许微微点了点头,又问了一遍,“府里出什么事了吗?”
苏景澄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还没回答她的问题,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事。估计有不少事,兄长近日确实很忙。我也很少见到他了。”苏景澄的语气里不禁带了点低落。
听了苏景澄的话沈知许也不禁低落了起来,默默的在心里叹了口气,却又不知道能做点什么好。一时之间空气里又静默了起来,二人很有默契的一齐撑手托脸望向天空。
万众瞩目的赈灾贪腐案终于开始了审理,这个由皇帝亲自下旨,皇子亲自督查的案子,在大理寺和刑部的会审中徐徐开幕。
苏景澄并未和大理寺卿及刑部侍郎端坐于堂前,而是命他们隔了帘子自己独自坐在帘后听他们审查此案。
再次见到柳玄舟,苏景澄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隔着帘子苏景澄也能感觉到他的潦倒。难怪世人皆说不管是再大的官、再贵重的人进了牢房就都是犯人,犯人就得有犯人的样子。
柳玄舟手脚都带了镣铐,步伐有些虚晃,重一步,轻一步的慢腾腾的走了过来。走到堂下数步的距离之下就停了下来,他并没有跪下反而是直挺挺的站着。
柳玄舟自打进了牢狱每日都等着苏景澄的召见,但一连几天都没有任何消息,本就不安的心越发焦急了起来。从焦急等待到每日叫喊着要见苏景澄,牢头一开始还会叫他闭嘴,到最后就任由其喊叫,喊得嗓子沙哑说不出话。喊不出声柳玄舟就靠在角落自言自语,如同魔怔了一般。
大理寺卿唐青颂见状看了一眼身旁的少卿,少卿心领神会。
“堂下罪犯柳玄舟还不跪下。”
柳玄舟充耳不闻,反倒大逆不道的说:“我要见四殿下。”
刑部侍郎宋文喆见柳玄舟竟攀扯到了苏景澄不由的心惊。这四殿下是陛下身边近来的红人,这样的人宋文喆可是万万不敢得罪的。宋文喆已过花甲之龄他什么都不想,只想平平安安的致仕,平日里是谁也不得罪,走的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路子。要不是陛下亲自下令要刑部和大理寺卿会审,否则像这样烫手的山芋他是有多远就丢多远。
“大胆罪犯,到了这等地步还不思悔改,口出狂言。”宋文喆呵斥道。
左右侍卫立刻上来将柳玄舟强行按压着跪了下来,柳玄舟还想挣扎着想要起身,奈何力量悬殊。
苏景澄的脸色也来越冷,心里止不住的冷笑。这几日没见柳玄舟反倒是狂妄了许多,不过柳玄舟看起来似乎已经有些神志不清了。
“柳玄舟你身为知府,大灾之年中饱私囊鱼肉百姓,不顾百姓的死活,且隐瞒灾情,致使百姓流离失所,天下流寇四窜。人证无证具在,你可还有什么话说?”
柳玄舟眼神呆滞,对宋文喆的话充耳不闻,只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我要见四殿下,他答应过我的。”
“荒唐,殿下可不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宋文喆再次呵斥道。
“此人已经神志不清,将他拉下去,收押回牢房等候发落。”唐青颂吩咐道。
“不...我要见殿下...我要见苏景澄。”
柳玄舟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奋力的挣扎着怒吼着,精神显然是已经有些不正常了。牢狱里日复一日的失望等待又失望的精神折磨,在这一刻全都释放了出来。
宋文喆急忙的朝着侍卫摆了摆手,“疯怔了,赶快将他拉出去。”
苏景澄冷眼瞧着发疯着柳玄舟,却丝毫同情不起来,和那些无辜枉死的百姓相比,他死有余辜。
本想就这样放过他,眼不见心不烦,让他安静的上路,可看着如此锲而不舍想要求生的柳玄舟,苏景澄却更想惩罚他了,让他死的绝望。
“慢着。”苏景澄清冷的声音从帘子后穿透而来。
“参见四殿下。”宋文喆和唐青颂连带着堂上众人齐齐参拜苏景澄,独剩柳玄舟呆呆的站在堂上。
“免礼,起来吧。”苏景澄从帘后走了出来。
“不是要见我吗?”苏景澄锐利的看向有些呆滞的柳玄舟。
柳玄舟一时之间有些反应不过来,自己日盼夜盼的人突然就这样出现了。苏景澄已经和他之前所见的大不相同了,今日的苏景澄穿的一身红色的常服,身上的蟒袍表明了尊贵无比的身份,柳玄舟对于苏景澄的身份有了最真切的冲击感。从前那隐隐约约的上位者的睥睨感,在这一刻也展现的淋漓尽致。
苏景澄并未急着开口,而是在等柳玄舟的回答,居高临下的眼神里满是玩弄的意味仿若在看什么逃不手掌心的困兽。
柳玄舟慢慢回过神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
“殿下做人还是要讲究点信用吧,殿下当日许下的诺言打算何时兑现呢?”
苏景澄忍不住嗤笑了一声,冷声说道:“柳玄舟你还真是可笑。你说我对你许下诺言,那我问你,你是有人证还是有物证呢?”
苏景澄的一句话就将柳玄舟打入地狱,当日事发突然和紧急确实来不及有人物证,人证更不用说了当日房内除了他们三人也别无他人。柳玄舟的心头突然涌上了一股深深的无力感迅速席卷了他的整个身体堵得他渐渐呼吸不过来了,似乎要溺死在这里了。那日事态紧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高估了苏景澄的品格,不知道为什么从他们相见起,苏景澄身上清风霁月的气质,让他下意识以为苏景澄就是一诺千金的君子。他好像从来都没看清过苏景澄,一直是雾里看花。苏景澄太不一样,和他以往接触过的人都太不一样了。他不是小人,也不是传统的君子。
“苏景澄你卑鄙无耻,言而无信。别人不知道,你自己还不知道到底许没许诺吗?”
柳玄舟显然在苏景澄的刺激之下已经无所顾忌了,他似乎已经知道自己的命运了,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一个人的困兽之斗。他像个疯子一样猛地冲向苏景澄。
“护驾,快护驾。拉住他。”苏景澄看着冲过来的柳玄舟并不惊色,反倒是吓坏了唐青颂和宋文喆。
苏景澄拍了拍挡在前面的唐青颂,示意自己无事。
“柳玄舟你不觉得可笑吗?你既无人证又无物证就要我兑现诺言,那是不是日后随便一人都可以跑来诬陷本王,要本王兑现承诺。”
苏景澄的语气越来越重,已不是最初云淡风轻的讽刺了而是赤裸裸的生气了。
“罪犯柳玄舟不知悔改还攀诬本王,宋尚书他是不是要罪加一等呢?”
突然被点的宋文喆立刻反应了过来,“是...殿下说的对。攀诬亲王罪不可恕。”
苏景澄满意的点了点头。
“苏...景澄,你不得好死。你...一定会下地狱的。我就算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
“哈哈哈哈......”苏景澄像是听到什么好笑的笑话。
“区区小鬼,本王还怕你不成。你活着我都能让你死,你死了我更无需再怕,我问心无愧。倒是你柳玄舟,你才要当心。地下多是被你害死的灾民,你说他们会放过你吗?他们恨不生啖其肉,饮其血,抽其筋,挫骨扬灰。”
果然柳玄舟脸色一片死白,也不再激动了,眼里的狠毒也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空洞和逐渐浮上来的恐惧。
不仅柳玄舟恐惧,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苏景澄的话震住了。这个看起来还略显青涩的少年,做起事来却是有着与他年龄极不相符的狠决,让人不自觉地望而生畏。
“拉下去,不是快死不要给他饭吃,让他给我好好享受一下这种滋味,但是不许他死。”苏景澄冷静的命令道。
待一切都处理好了,苏景澄又是那个端方持正的四殿下。他清冷又不失温度的对着宋文喆和唐青颂说道:“二位大人今日辛苦了。”
宋文喆和唐青颂对视了一眼不禁打了个寒颤齐齐恭敬的说道:“不敢,这都是臣等应该做的。”
经过马不停蹄几天几夜的会审,这桩震惊天下的赈灾贪腐案终究是拉下了帷幕。
苏景澄今日入宫就是为了向皇上说明此案,他再次走在了那条熟悉的道路上,只是今日并无风雨而是阳光明媚,让人心里也忍不住敞亮了起来。
“见过父皇。”
“起来吧。”苏冀北指了指身边的位子示意他坐下。
“父皇这是结案的文书还请过目。只是这王延清和柳玄舟二人还没有具体发落,还请父皇圣心裁断。”苏景澄将文书双手呈上。
苏冀北看着苏景澄恭敬谦顺的模样十分的满意,朝堂之上一枝独秀总归是少了些生气的。虽然苏冀北已立太子,但是只要他在位一天,他就必须拥有大魏的绝对统治权,任何人都不能威胁他的权力,包括他的儿子。
苏冀北的满意并没有过多的展现在面上,他接过文书静静看了起来。
“大胆,放肆,这些人真的是目无法纪,简直是要无法无天了。”苏冀北已然是怒不可遏了,他将文书重重的拍在了案牍之上。殿内的气氛一下子凝重了起来。
“真是没想到,他们不仅贪下了赈灾的银子,竟然还胆大妄为将捐粮改为捐银。如此藐视朝廷法度,最该万死。”
苏冀北原本不想将此事闹得太难看,一是怕朝廷由此失了民心,再无威信可言。二是这次赈灾是太子挑的头,虽然这几年他有些不安分,但毕竟他是太子是大魏的储君。
但苏冀北万万没想到不仅仅是这次的灾银贪墨,而是早在几年前竟然就已经有了捐银这种手法,况且这些银两还不少,他不信这是柳玄舟一个人就有胆子做出来的。
“柳玄舟作恶多端、欺压百姓、贪墨灾银罪无可恕,株连九族于明日午时斩首。”
柳玄舟已是尘埃落定,这王延清倒是有些难办。王延清是朝廷二品官员,又是探花郎出身,还数次收受太子的举荐,甚至苏冀北本人也曾嘉奖过他,此事之前他一直是朝廷的好官。
“老四你说说看该怎么发落这王延清呢?”
苏景澄故意略略思考再说道:“父皇其实这王延清是死是活无关紧要,只不过......”
苏冀北见他面色好似有些为难,正小心打量着自己的脸色。
“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过是我们父子之间的闲谈。”
苏景澄受到鼓舞继续说道:“不过是他从前受到太子殿下的举荐,且颇有名声,若是将案情公告天下,恐怕会大失民心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儿臣恳请父皇饶王延清一命。”
苏景澄见苏冀北面色如常,“父皇,为了大魏也为了太子殿下,恐怕不仅不能处死王延清,还要为他遮掩一二,要让天下知道朝廷对此次案件的态度,纵使王延清是朝廷的二品大员、纵使他曾受太子举荐,他也要为自己的失职付出惨痛的代价。要让他罪不至此,我们才可挽救民心于一二。”
苏冀北有些惊讶于苏冀北的这一番话,他比自己想象中的更聪明也更成熟。这些他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事做起来好像也是得心应手,似乎是一瞬间就进入了角色。苏冀北惊讶于他的成长也惊讶于他对政治的敏感,但是他并未感到欣慰,反倒是有一丝警惕在心里的角落滋生。
“你倒是为太子想的周到?”苏冀北的语气不善。
苏景澄仓皇下跪,“父皇恕罪,儿臣不单单是为太子殿下着想,儿臣更是为大魏,为父皇着想呀。太子殿下是储君,在天下人的眼里他就是代表着父皇代表着大魏呀。”
“是呀,他是储君。”苏冀北惆怅的轻叹道。
“起来吧,你何罪之有。”苏冀北的神情已恢复如常。
结案三日之后,尘埃已定。柳玄舟作为主犯株连九族,而王延清举家流放三千里,而太子因识人不辨,荐人不力被禁足在府三个月。
沈知许故意偏过头不去看苏景澄,有些压抑着自己的声音说道:“走吧。”
还没等苏景澄说什么,沈知许已经快步走到了他的前面。
虽然沈知许压着声音,但是苏景澄还是听出了她的声音似乎已经哑了。他知道此刻自己无论说什么都苍白的、无力的,因为自己也经历过,真正的切肤之痛是永远也无法愈合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的结痂不再流血,但每当你想到这些事的时候便犹如将结痂的伤口再次撕裂,今天的阿沅无疑是将刚结痂的伤口又撕裂得血流不止。
就算不能治好她的伤口,能一直陪着她一起痛也是好的。苏景澄默默的想着。
外面的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沈知许置若罔闻的走向雨里,深夜里的雨水有些冰冷的打在她的脸上和身上。苏景澄看了眼自己手上的伞终究还是未撑开,只是安静的走在沈知许的身后,保持着不近不远的距离,看着她的背影。
快到门口的时候沈知许一个踉跄似乎要摔到了,苏景澄顾不得许多一个箭步就冲到了她的身边将她扶稳。沈知许看着苏景澄未发一语,却不自觉的加重了扶在他手腕上的力。没有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也没有气愤填膺的指责和怨怼,只是一双通红的眼睛。他能感知到沈知许气血翻涌、兵荒马乱后的精疲力尽。
苏景澄看着已经完全浸湿在雨中的沈知许,心里就如同压了一块重石般。苏景澄将她扶稳后,默默把拿了一路的伞撑开移向沈知许的头顶,将那些风雨与她隔绝开来。
浸了雨的夜尤为湿重,可是暗里独行得一人相陪,再浓重的夜也显得不孤单了。伞下二人四目相对,相顾无言却已心意相通。
“让我陪着你一起走吧。”
苏景澄默默握住沈知许的手,将自己的力量传递给她。沈知许没说话而是由着苏景澄将自己握住。
苏景澄一路握着沈知许的手,入了府。周管家见他二人共撑着一把伞,衣服已经完全浸湿了连忙拿了把伞出来。
“殿下快进屋内换身衣服吧,夜深雨寒伤了身子就不好了。”
周管家的话将沈知许的思绪慢慢拉了回来,在这场悲剧里自己并不会是唯一的受害者和痛心者。苏景澄的伤痛绝不会比自己少。
沈知许接过周管家的伞,后退一步将自己从苏景澄的伞下走了出来,撑开了自己手里的伞。
周管家在他们二人身上扫了一眼,便将众人都打发了下去。
“殿下的衣服都湿了,快回房内换身衣服吧。”
“还是先陪你回房吧。”
沈知许摇了摇头,眼中如星火燎原,低沉而有力的说道:“殿下明日还有许多事要做呢。这伤寒我们可不能染,不用担心我。”
苏景澄知道沈知许的意思也知道沈知许已经缓过来了,就不再坚持但还是没忍住有些心疼的摸了摸沈知许的头,温柔的说道:“好,你先走。”
苏景澄的动作来的有些猝不及防,沈知许有点懵懵的又有些不好意思。自从他们二人渐渐长大,苏景澄便很少会做这些在他人看来比较亲密的动作。
苏景澄走到廊檐内收了伞并未回房而是凝视着沈知许越来越模糊的背影,直至她走到拐角消失在眼帘才转身回到自己的房内。
沈知许刚推开房门,就看到两个丫鬟正准备从房内出去。
“姑娘热水已经备好了。”两个小丫鬟看见沈知许连忙说道。
“多谢,是周叔叫你们来的吧。”
“回姑娘,正是周管家吩咐的。”
这是沈知许的习惯她不喜有人进出自己的房间,就连清扫也是自己亲自动手的。
沈知许幼年突遭家中巨变又漂流在外过一段时日,她见过这世间最坏的人心,所以对人都保留一份疏离和戒备。刚被前太子苏景玉找到时,沈知许和府里的人都不说话,府中的人有段时间都以为她不会说话。
苏景玉也不逼她而是寻空就来陪她说话,还找来和她年龄相仿的苏景澄陪着她玩。后来苏景玉越来越忙了,陪她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府里进进出出的人也变得多了。她本能的生出了担心,因为家里出事前好像也是这样的感觉。有一种莫名的直觉,让她有些心慌。
如果这世上有战无不胜的利器那一定是真诚。这些日子的相处沈知许可以肯定这个大哥哥是对她好的。
沈知许和苏景澄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为什么大哥哥不来看我了,出什么事了吗?”
那是一个春日,阳光暖暖的洒在庭院中,院中的桃花开的正盛,拂面而来的春风里也似乎带着点花香清甜的味道,两个小人就并排坐在庭阶之下。
苏景澄有些百无聊赖的玩着手里的木剑,其实今天他本来是想找兄长玩的,他想让兄长看看自己新练得剑术。但是今天刚入府便看到兄长正匆匆准备出门。他也就不便打扰,正准备转身就听见兄长叫住了他。
“阿逸过来,怎么了?”苏景玉摸着他的头爱怜的说道。
“想让兄长看看我新学的招式。”苏景澄眼中亮晶晶的,很是雀跃的说道,音调也情不自禁的高了几个度。
苏景玉看见他喜不自禁的样子,心里有些为难,但还是蹲下身子有些抱歉的说道:“兄长今日不得空。但是兄长答应你,往后些寻了空再看好吗?”
“恩恩。”苏景澄乖巧又有些低落的点了点头。
苏景玉见他失落的样子心里也不好受。
“交给你个任务,兄长这几日可能都比较忙。你帮兄长好好陪陪阿沅好吗?常来看看她免得她想家。”
“可是她都不说话。”苏景澄有些嘟囔的说道。
苏景玉听见他这样说,脸上的温柔褪去了些,而是略带正色的看着他说:“阿沅不说话是因为她心里受伤了。她和你一样都是我的亲人,现在她这样伤心,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关心一下她,多爱护一下她呢?”
苏景澄有些懵懂的看着苏景玉,他没有想到原来阿沅在兄长心里竟如此重要。
“而且阿沅虽然现在没有和你说话,但是你对她的好,她是知道的。只要你对待她就像对待兄长一样好,我想阿沅一定会和你说话的。”
苏景澄沉溺在苏景玉温柔的目光和敦敦善诱语气里,坚定的点了点头。
“我一定会对阿沅好的。”
苏景玉满意的拍了拍苏景澄的肩膀。
“好了,去玩吧。兄长真的要出门了。”
苏景澄站着没动,而是目送着苏景玉离开。
苏景澄陪着沈知许坐了良久,也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但是身边的人始终没有声音,他有些气馁也没再说话。
二个人同坐庭阶之下静默了许久,突然听到身边传来的声音,苏景澄猛地回头看向沈知许,脸上的惊讶和惊喜遮都遮不住。
“刚才是你在说话?”苏景澄脸上的笑容如庭院里的桃花艳丽绚烂,眼眸里也仿若星河点点衬得人流光溢彩。
苏景澄温暖明亮的笑容如流星划过天际般划过她的心头。自从遭难沈知许见得都是这人世间灰暗和阴冷的一面,它们没由来的让人沮丧。好似从前那样干净敞亮的日子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般虚幻缥缈的让人没有实感。
但是在东宫的这段日子里让她仿佛又回到了颍州家中的日子。有宽厚忠实的老仆,温柔亲切的兄长,还有明亮活泼的伙伴。这样的日子让人温暖,让人不自觉的生出希望。
沈知许微微点了点头,又问了一遍,“府里出什么事了吗?”
苏景澄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还没回答她的问题,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事。估计有不少事,兄长近日确实很忙。我也很少见到他了。”苏景澄的语气里不禁带了点低落。
听了苏景澄的话沈知许也不禁低落了起来,默默的在心里叹了口气,却又不知道能做点什么好。一时之间空气里又静默了起来,二人很有默契的一齐撑手托脸望向天空。
万众瞩目的赈灾贪腐案终于开始了审理,这个由皇帝亲自下旨,皇子亲自督查的案子,在大理寺和刑部的会审中徐徐开幕。
苏景澄并未和大理寺卿及刑部侍郎端坐于堂前,而是命他们隔了帘子自己独自坐在帘后听他们审查此案。
再次见到柳玄舟,苏景澄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隔着帘子苏景澄也能感觉到他的潦倒。难怪世人皆说不管是再大的官、再贵重的人进了牢房就都是犯人,犯人就得有犯人的样子。
柳玄舟手脚都带了镣铐,步伐有些虚晃,重一步,轻一步的慢腾腾的走了过来。走到堂下数步的距离之下就停了下来,他并没有跪下反而是直挺挺的站着。
柳玄舟自打进了牢狱每日都等着苏景澄的召见,但一连几天都没有任何消息,本就不安的心越发焦急了起来。从焦急等待到每日叫喊着要见苏景澄,牢头一开始还会叫他闭嘴,到最后就任由其喊叫,喊得嗓子沙哑说不出话。喊不出声柳玄舟就靠在角落自言自语,如同魔怔了一般。
大理寺卿唐青颂见状看了一眼身旁的少卿,少卿心领神会。
“堂下罪犯柳玄舟还不跪下。”
柳玄舟充耳不闻,反倒大逆不道的说:“我要见四殿下。”
刑部侍郎宋文喆见柳玄舟竟攀扯到了苏景澄不由的心惊。这四殿下是陛下身边近来的红人,这样的人宋文喆可是万万不敢得罪的。宋文喆已过花甲之龄他什么都不想,只想平平安安的致仕,平日里是谁也不得罪,走的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路子。要不是陛下亲自下令要刑部和大理寺卿会审,否则像这样烫手的山芋他是有多远就丢多远。
“大胆罪犯,到了这等地步还不思悔改,口出狂言。”宋文喆呵斥道。
左右侍卫立刻上来将柳玄舟强行按压着跪了下来,柳玄舟还想挣扎着想要起身,奈何力量悬殊。
苏景澄的脸色也来越冷,心里止不住的冷笑。这几日没见柳玄舟反倒是狂妄了许多,不过柳玄舟看起来似乎已经有些神志不清了。
“柳玄舟你身为知府,大灾之年中饱私囊鱼肉百姓,不顾百姓的死活,且隐瞒灾情,致使百姓流离失所,天下流寇四窜。人证无证具在,你可还有什么话说?”
柳玄舟眼神呆滞,对宋文喆的话充耳不闻,只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我要见四殿下,他答应过我的。”
“荒唐,殿下可不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宋文喆再次呵斥道。
“此人已经神志不清,将他拉下去,收押回牢房等候发落。”唐青颂吩咐道。
“不...我要见殿下...我要见苏景澄。”
柳玄舟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奋力的挣扎着怒吼着,精神显然是已经有些不正常了。牢狱里日复一日的失望等待又失望的精神折磨,在这一刻全都释放了出来。
宋文喆急忙的朝着侍卫摆了摆手,“疯怔了,赶快将他拉出去。”
苏景澄冷眼瞧着发疯着柳玄舟,却丝毫同情不起来,和那些无辜枉死的百姓相比,他死有余辜。
本想就这样放过他,眼不见心不烦,让他安静的上路,可看着如此锲而不舍想要求生的柳玄舟,苏景澄却更想惩罚他了,让他死的绝望。
“慢着。”苏景澄清冷的声音从帘子后穿透而来。
“参见四殿下。”宋文喆和唐青颂连带着堂上众人齐齐参拜苏景澄,独剩柳玄舟呆呆的站在堂上。
“免礼,起来吧。”苏景澄从帘后走了出来。
“不是要见我吗?”苏景澄锐利的看向有些呆滞的柳玄舟。
柳玄舟一时之间有些反应不过来,自己日盼夜盼的人突然就这样出现了。苏景澄已经和他之前所见的大不相同了,今日的苏景澄穿的一身红色的常服,身上的蟒袍表明了尊贵无比的身份,柳玄舟对于苏景澄的身份有了最真切的冲击感。从前那隐隐约约的上位者的睥睨感,在这一刻也展现的淋漓尽致。
苏景澄并未急着开口,而是在等柳玄舟的回答,居高临下的眼神里满是玩弄的意味仿若在看什么逃不手掌心的困兽。
柳玄舟慢慢回过神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
“殿下做人还是要讲究点信用吧,殿下当日许下的诺言打算何时兑现呢?”
苏景澄忍不住嗤笑了一声,冷声说道:“柳玄舟你还真是可笑。你说我对你许下诺言,那我问你,你是有人证还是有物证呢?”
苏景澄的一句话就将柳玄舟打入地狱,当日事发突然和紧急确实来不及有人物证,人证更不用说了当日房内除了他们三人也别无他人。柳玄舟的心头突然涌上了一股深深的无力感迅速席卷了他的整个身体堵得他渐渐呼吸不过来了,似乎要溺死在这里了。那日事态紧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高估了苏景澄的品格,不知道为什么从他们相见起,苏景澄身上清风霁月的气质,让他下意识以为苏景澄就是一诺千金的君子。他好像从来都没看清过苏景澄,一直是雾里看花。苏景澄太不一样,和他以往接触过的人都太不一样了。他不是小人,也不是传统的君子。
“苏景澄你卑鄙无耻,言而无信。别人不知道,你自己还不知道到底许没许诺吗?”
柳玄舟显然在苏景澄的刺激之下已经无所顾忌了,他似乎已经知道自己的命运了,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一个人的困兽之斗。他像个疯子一样猛地冲向苏景澄。
“护驾,快护驾。拉住他。”苏景澄看着冲过来的柳玄舟并不惊色,反倒是吓坏了唐青颂和宋文喆。
苏景澄拍了拍挡在前面的唐青颂,示意自己无事。
“柳玄舟你不觉得可笑吗?你既无人证又无物证就要我兑现诺言,那是不是日后随便一人都可以跑来诬陷本王,要本王兑现承诺。”
苏景澄的语气越来越重,已不是最初云淡风轻的讽刺了而是赤裸裸的生气了。
“罪犯柳玄舟不知悔改还攀诬本王,宋尚书他是不是要罪加一等呢?”
突然被点的宋文喆立刻反应了过来,“是...殿下说的对。攀诬亲王罪不可恕。”
苏景澄满意的点了点头。
“苏...景澄,你不得好死。你...一定会下地狱的。我就算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
“哈哈哈哈......”苏景澄像是听到什么好笑的笑话。
“区区小鬼,本王还怕你不成。你活着我都能让你死,你死了我更无需再怕,我问心无愧。倒是你柳玄舟,你才要当心。地下多是被你害死的灾民,你说他们会放过你吗?他们恨不生啖其肉,饮其血,抽其筋,挫骨扬灰。”
果然柳玄舟脸色一片死白,也不再激动了,眼里的狠毒也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空洞和逐渐浮上来的恐惧。
不仅柳玄舟恐惧,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苏景澄的话震住了。这个看起来还略显青涩的少年,做起事来却是有着与他年龄极不相符的狠决,让人不自觉地望而生畏。
“拉下去,不是快死不要给他饭吃,让他给我好好享受一下这种滋味,但是不许他死。”苏景澄冷静的命令道。
待一切都处理好了,苏景澄又是那个端方持正的四殿下。他清冷又不失温度的对着宋文喆和唐青颂说道:“二位大人今日辛苦了。”
宋文喆和唐青颂对视了一眼不禁打了个寒颤齐齐恭敬的说道:“不敢,这都是臣等应该做的。”
经过马不停蹄几天几夜的会审,这桩震惊天下的赈灾贪腐案终究是拉下了帷幕。
苏景澄今日入宫就是为了向皇上说明此案,他再次走在了那条熟悉的道路上,只是今日并无风雨而是阳光明媚,让人心里也忍不住敞亮了起来。
“见过父皇。”
“起来吧。”苏冀北指了指身边的位子示意他坐下。
“父皇这是结案的文书还请过目。只是这王延清和柳玄舟二人还没有具体发落,还请父皇圣心裁断。”苏景澄将文书双手呈上。
苏冀北看着苏景澄恭敬谦顺的模样十分的满意,朝堂之上一枝独秀总归是少了些生气的。虽然苏冀北已立太子,但是只要他在位一天,他就必须拥有大魏的绝对统治权,任何人都不能威胁他的权力,包括他的儿子。
苏冀北的满意并没有过多的展现在面上,他接过文书静静看了起来。
“大胆,放肆,这些人真的是目无法纪,简直是要无法无天了。”苏冀北已然是怒不可遏了,他将文书重重的拍在了案牍之上。殿内的气氛一下子凝重了起来。
“真是没想到,他们不仅贪下了赈灾的银子,竟然还胆大妄为将捐粮改为捐银。如此藐视朝廷法度,最该万死。”
苏冀北原本不想将此事闹得太难看,一是怕朝廷由此失了民心,再无威信可言。二是这次赈灾是太子挑的头,虽然这几年他有些不安分,但毕竟他是太子是大魏的储君。
但苏冀北万万没想到不仅仅是这次的灾银贪墨,而是早在几年前竟然就已经有了捐银这种手法,况且这些银两还不少,他不信这是柳玄舟一个人就有胆子做出来的。
“柳玄舟作恶多端、欺压百姓、贪墨灾银罪无可恕,株连九族于明日午时斩首。”
柳玄舟已是尘埃落定,这王延清倒是有些难办。王延清是朝廷二品官员,又是探花郎出身,还数次收受太子的举荐,甚至苏冀北本人也曾嘉奖过他,此事之前他一直是朝廷的好官。
“老四你说说看该怎么发落这王延清呢?”
苏景澄故意略略思考再说道:“父皇其实这王延清是死是活无关紧要,只不过......”
苏冀北见他面色好似有些为难,正小心打量着自己的脸色。
“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过是我们父子之间的闲谈。”
苏景澄受到鼓舞继续说道:“不过是他从前受到太子殿下的举荐,且颇有名声,若是将案情公告天下,恐怕会大失民心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儿臣恳请父皇饶王延清一命。”
苏景澄见苏冀北面色如常,“父皇,为了大魏也为了太子殿下,恐怕不仅不能处死王延清,还要为他遮掩一二,要让天下知道朝廷对此次案件的态度,纵使王延清是朝廷的二品大员、纵使他曾受太子举荐,他也要为自己的失职付出惨痛的代价。要让他罪不至此,我们才可挽救民心于一二。”
苏冀北有些惊讶于苏冀北的这一番话,他比自己想象中的更聪明也更成熟。这些他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事做起来好像也是得心应手,似乎是一瞬间就进入了角色。苏冀北惊讶于他的成长也惊讶于他对政治的敏感,但是他并未感到欣慰,反倒是有一丝警惕在心里的角落滋生。
“你倒是为太子想的周到?”苏冀北的语气不善。
苏景澄仓皇下跪,“父皇恕罪,儿臣不单单是为太子殿下着想,儿臣更是为大魏,为父皇着想呀。太子殿下是储君,在天下人的眼里他就是代表着父皇代表着大魏呀。”
“是呀,他是储君。”苏冀北惆怅的轻叹道。
“起来吧,你何罪之有。”苏冀北的神情已恢复如常。
结案三日之后,尘埃已定。柳玄舟作为主犯株连九族,而王延清举家流放三千里,而太子因识人不辨,荐人不力被禁足在府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