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景澄刚一回府,沈知许就迎了上来,她不急着说话,而是一脸笑意的着他,眼里满是久别重逢的喜悦。
苏景澄更不用说了,看到她的那一刻眼都亮了,匆忙上前离她更近了,有些激动的扶住她的双肩,上上下下好好的打量了一番,见她好好的便也放下心来。
沈知许有些好笑的看着他,“殿下放心,一切都好。”
一边说着,一边退后了几步,还好心情在他面前转了个圈。
“看,手脚灵活。”沈知许有些俏皮的说道。
苏景澄一脸温柔的看着她,多日未见,如今人在眼前,反而有一种积攒多时的思念一齐喷薄而发感觉。
苏景澄有些情不自禁的向她伸出手。
沈知许看着向自己递过来的手,有些微微发愣,随即反应过来红着脸将自己的手放在他的手里。
看着二人紧紧相连的手,沈知许脸颊上的红晕也越发的红了起来,心里却泛出一丝甜蜜。
苏景澄面上神色如常,但越迈越大的步子出卖了他心里的紧张。虽说他二人早就心意相通,但这是他第一次正式的牵着她的手,像是捅破了一层窗户纸。
沈知许见他越走越快,她和他从小一起长大,又岂会不知他心里的紧张。她手中渐渐用力紧紧回握住他的手,苏景澄感受到手中的力量心里也渐渐安定下来了,只是耳朵却越来越红了。
苏景澄拉着沈知许一路往书房走,一进书房苏景澄就迫不及待的开口。
“阿沅,我......”
“我知道,我也很想你。”
沈知许望着他眼里盛不下的思念,一时也有些情动。
沈知许的话让苏景澄有了勇气,他紧张、庄重又带着些期望的看向她开口道:“我能抱一下你吗?”。
“嗯。”
沈知许声若蚊蝇,轻轻的点了点头。
她刚说完,就被苏景澄视若珍宝般的拥在身前,一辈子能有这么一个珍视的人,实是人生大幸。
“阿沅,有你真好。”苏景澄不禁有些感怀的说道。
“我有你也真好。”
沈知许离的那样近,呼出的暖流萦绕在他的脖颈之间,惹得他痒痒的,苏景澄感到一丝从未有过的感觉,他虽年少但也知道些,于是故作镇定的将沈知许慢慢拉开。
沈知许端起茶杯饮了一口,“殿下怎么不问问子谦。”
以往出去,苏景澄可是从不会忘记的。
“他若有事,你还会如此安好?”
沈知许听罢,不可置否的一笑。
“是我刻板了,哈哈哈哈。”
“他还且要玩几天呢,这会还没空搭理我们。”苏景澄笑着打趣道。
“还是殿下了解他。”
玩笑过后,苏景澄正色说道:“今日我与太子一同礼佛,提及母后仍旧是皇后,我以为他会生气毕竟如今他已是太子而敬贵妃却未入主中宫。”
“太子反应如何?”
“没有什么波澜,甚至有些笑意。”
听到他这么说,沈知许也有些不解,“笑意,怎会如此,那确实有些古怪......”
“不过当年出事之时,我们都太小,并不知其全貌,恐怕里面还有许多隐情。这些年我们也是凭着一些蛛丝马迹猜测兄长之案和太子脱不了干系,虽说后面有王延清佐证,但终究是未知全貌。”
“难道当年温懿皇后仙逝......”
“另有隐情。”
沈知许看着他越来越难看的脸色,声音也不自觉的停顿放轻了起来。
她的最后一字刚落,二人的目光就撞了个满怀。
“这只是我们随意猜测罢了,并无实据,或许是我们太敏感了。太子不在意也可能是装的罢了。这么多年朝廷里摸爬滚打,口是心非的能力总会渐长的吧。”
“这一次,我倒是真的希望是我能力不足,看不出他的伪装。”他认真的看向沈知许说道。
她看的出苏景澄被掩盖在神情严肃下的挣扎。
她轻拍了几下他放在桌面的手以示安慰,才继续说道:“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弄清楚当年之事的来龙去脉,我们才不至于摸黑抓瞎。”
“刑部的卷宗可有机会能看?”
沈知许当即就想到了当年的卷宗,虽说有些官方,但应该比较全面。
“你我想到一起了,可惜......”
“可惜什么?”沈知许有些着急。
“朝中的关系错综复杂,我出入朝堂还有许多未知,不敢贸然。前几日便让小北去打探了一下,刑部尚书周斌和太子妃的叔叔乃是同年,平日里走的也近。”
“如今这时候太子正愁找不到殿下的错处,还是小心为上。”
苏景澄见沈知许眉头渐锁,眼里满是担忧。
“你也别太忧心,等过些时日打探清楚就行了,刑部上上下下那么多人,我们总会有机会的。”
“嗯,我知道的。万事开头难,但同心协力,万事不难。”
沈知许知道他是想宽慰自己,就也顺势加油打气,为他,也为自己。
“我的爷,总算是盼到您了,这么些日子没来,我们花满楼的姑娘可各个都要患相思病了。”
李子谦这才一入门,刘妈妈就眼神如鹰一眼就看到他了。
心里也不禁乐开了花,这位爷可是个宝贝呀。这不隔着老远就上赶着来诉衷肠来了。
李子谦已经是见怪不怪了,面对刘妈妈这样浮夸的说辞。
“是吗?刘妈妈你这话,我可是一点都不信。你看看这满楼生香、满楼热闹的,有一个人想我吗?”
李子谦好闲情的和刘妈妈说笑,眼里一派悠闲自得。
刘妈妈看得出李子谦心情不错,更加卯着劲哄他开心,听他这样说便故作伤心的道:“世子爷,这您可冤枉我们姑娘了,您没来的这几天,她们可是天天向我念叨着呢?这满楼的热闹是真,但姑娘们念着您这也是真的。”
“哈哈哈哈......”
“刘妈妈你说了这么多,姑且就这最后一句我有点信。”
李子谦被逗的哈哈大笑。
“行了,既然姑娘们都这们想我,那就老地方吧。”说完就顺手将自己的荷包丢给了刘妈妈。
刘妈妈忙不颠的接住荷包,还在手里掂了几下,脸上的笑意越发是拦都拦不住。
刘妈妈用她高昂的声音喊道:“蓝芩,快上一壶最好的茶给咱世子爷。”
苏景澄入宫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刚入春的天气实在是算不上暖和,微风拂过还带着去年冬日的料峭。勤政殿外苏景澄远远就看见个小太监跪在门外,身上的衣服不薄却也抵不住这阵阵风寒,毫无血色的嘴唇微微抖动,苏景澄看的有些不忍。
“李公公,这是怎么了?”他看了一眼地上的小太监,随后向李全客气的问道。
“手上不牢,打翻了圣上的茶,不吃点苦头记不住。”李全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陛下罚的?”苏景澄声音有低了些。
李全正想回答,就听见苏冀北的声音从殿内传来。
“可是老四来了?”
“父皇万安。”
苏景澄连忙进了内殿向他行礼。
“坐吧。和李全说什么呢?”
苏冀北埋头处理政务,手上的笔未停一下,极是随意的问道。
“儿臣见外面的小内侍冻得不轻有些可怜。”
他有些怕苏冀北不开心,说的颇为小心。
苏冀北听了他的话,将头抬了起来静默的看了会他,随后颇有些感叹的说道:“老四,你还是心慈。”
对于一个不担重担的皇子来说,心慈总是比心狠更让人放心和喜欢的。
片刻之后,苏冀北放下了笔,向殿外叫了声李全,然后朝他摆了摆手,李全心领神会。
“叫你来是有件事想问问你的想法,春闱将至这主考官还没定,你可有什么推荐之人?”
历年会试,主考官多为阁臣,苏景澄思虑片刻开口道:“儿臣曾闻户部右侍郎江渊学识不俗,且他又是翰林院学士。”
苏景澄话音刚落,就被苏冀北打断。
“他不行,户部最近忙的很,腾不出人来。”
“工部尚书钱习礼,钱大人如何?”
“他也不行,朕手上正有一事要交给他。”
一连两个否定让苏景澄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一脸为难的看着苏冀北。
“夏瑾如何?”
夏瑾本是个好人选,他是三朝元老,又是内阁大学士,学识、人品自是不用说,但他已是上次会试的主考官且他年纪颇大,这主考官又是个累人的活,所以苏景澄没考虑过他。
苏景澄有些惊讶,上次他曾举荐过夏瑾,但苏冀北认为他太刚直,这次主动提及,想来苏冀北虽不喜他却还是信任他。
“夏老大人,人品、学识皆为上乘,实是优选。”
苏冀北听了他的话也不自觉的点了点头,但也明白他的疑虑。
“会试乃是国之重事,关乎天下所有举子的命运,夏瑾平日行事过于刚正,处事也不够圆滑,但他这样的性格用于这取第公平上却是相得映彰的。”
苏景澄装作十分受益的模样。
“父皇思虑周全,儿臣受教了。”
苏冀北很是欣慰和受用他这副谦逊的样子,心情大好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这没什么,是你还年轻,多历练几次就懂了。”
苏景澄更不用说了,看到她的那一刻眼都亮了,匆忙上前离她更近了,有些激动的扶住她的双肩,上上下下好好的打量了一番,见她好好的便也放下心来。
沈知许有些好笑的看着他,“殿下放心,一切都好。”
一边说着,一边退后了几步,还好心情在他面前转了个圈。
“看,手脚灵活。”沈知许有些俏皮的说道。
苏景澄一脸温柔的看着她,多日未见,如今人在眼前,反而有一种积攒多时的思念一齐喷薄而发感觉。
苏景澄有些情不自禁的向她伸出手。
沈知许看着向自己递过来的手,有些微微发愣,随即反应过来红着脸将自己的手放在他的手里。
看着二人紧紧相连的手,沈知许脸颊上的红晕也越发的红了起来,心里却泛出一丝甜蜜。
苏景澄面上神色如常,但越迈越大的步子出卖了他心里的紧张。虽说他二人早就心意相通,但这是他第一次正式的牵着她的手,像是捅破了一层窗户纸。
沈知许见他越走越快,她和他从小一起长大,又岂会不知他心里的紧张。她手中渐渐用力紧紧回握住他的手,苏景澄感受到手中的力量心里也渐渐安定下来了,只是耳朵却越来越红了。
苏景澄拉着沈知许一路往书房走,一进书房苏景澄就迫不及待的开口。
“阿沅,我......”
“我知道,我也很想你。”
沈知许望着他眼里盛不下的思念,一时也有些情动。
沈知许的话让苏景澄有了勇气,他紧张、庄重又带着些期望的看向她开口道:“我能抱一下你吗?”。
“嗯。”
沈知许声若蚊蝇,轻轻的点了点头。
她刚说完,就被苏景澄视若珍宝般的拥在身前,一辈子能有这么一个珍视的人,实是人生大幸。
“阿沅,有你真好。”苏景澄不禁有些感怀的说道。
“我有你也真好。”
沈知许离的那样近,呼出的暖流萦绕在他的脖颈之间,惹得他痒痒的,苏景澄感到一丝从未有过的感觉,他虽年少但也知道些,于是故作镇定的将沈知许慢慢拉开。
沈知许端起茶杯饮了一口,“殿下怎么不问问子谦。”
以往出去,苏景澄可是从不会忘记的。
“他若有事,你还会如此安好?”
沈知许听罢,不可置否的一笑。
“是我刻板了,哈哈哈哈。”
“他还且要玩几天呢,这会还没空搭理我们。”苏景澄笑着打趣道。
“还是殿下了解他。”
玩笑过后,苏景澄正色说道:“今日我与太子一同礼佛,提及母后仍旧是皇后,我以为他会生气毕竟如今他已是太子而敬贵妃却未入主中宫。”
“太子反应如何?”
“没有什么波澜,甚至有些笑意。”
听到他这么说,沈知许也有些不解,“笑意,怎会如此,那确实有些古怪......”
“不过当年出事之时,我们都太小,并不知其全貌,恐怕里面还有许多隐情。这些年我们也是凭着一些蛛丝马迹猜测兄长之案和太子脱不了干系,虽说后面有王延清佐证,但终究是未知全貌。”
“难道当年温懿皇后仙逝......”
“另有隐情。”
沈知许看着他越来越难看的脸色,声音也不自觉的停顿放轻了起来。
她的最后一字刚落,二人的目光就撞了个满怀。
“这只是我们随意猜测罢了,并无实据,或许是我们太敏感了。太子不在意也可能是装的罢了。这么多年朝廷里摸爬滚打,口是心非的能力总会渐长的吧。”
“这一次,我倒是真的希望是我能力不足,看不出他的伪装。”他认真的看向沈知许说道。
她看的出苏景澄被掩盖在神情严肃下的挣扎。
她轻拍了几下他放在桌面的手以示安慰,才继续说道:“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弄清楚当年之事的来龙去脉,我们才不至于摸黑抓瞎。”
“刑部的卷宗可有机会能看?”
沈知许当即就想到了当年的卷宗,虽说有些官方,但应该比较全面。
“你我想到一起了,可惜......”
“可惜什么?”沈知许有些着急。
“朝中的关系错综复杂,我出入朝堂还有许多未知,不敢贸然。前几日便让小北去打探了一下,刑部尚书周斌和太子妃的叔叔乃是同年,平日里走的也近。”
“如今这时候太子正愁找不到殿下的错处,还是小心为上。”
苏景澄见沈知许眉头渐锁,眼里满是担忧。
“你也别太忧心,等过些时日打探清楚就行了,刑部上上下下那么多人,我们总会有机会的。”
“嗯,我知道的。万事开头难,但同心协力,万事不难。”
沈知许知道他是想宽慰自己,就也顺势加油打气,为他,也为自己。
“我的爷,总算是盼到您了,这么些日子没来,我们花满楼的姑娘可各个都要患相思病了。”
李子谦这才一入门,刘妈妈就眼神如鹰一眼就看到他了。
心里也不禁乐开了花,这位爷可是个宝贝呀。这不隔着老远就上赶着来诉衷肠来了。
李子谦已经是见怪不怪了,面对刘妈妈这样浮夸的说辞。
“是吗?刘妈妈你这话,我可是一点都不信。你看看这满楼生香、满楼热闹的,有一个人想我吗?”
李子谦好闲情的和刘妈妈说笑,眼里一派悠闲自得。
刘妈妈看得出李子谦心情不错,更加卯着劲哄他开心,听他这样说便故作伤心的道:“世子爷,这您可冤枉我们姑娘了,您没来的这几天,她们可是天天向我念叨着呢?这满楼的热闹是真,但姑娘们念着您这也是真的。”
“哈哈哈哈......”
“刘妈妈你说了这么多,姑且就这最后一句我有点信。”
李子谦被逗的哈哈大笑。
“行了,既然姑娘们都这们想我,那就老地方吧。”说完就顺手将自己的荷包丢给了刘妈妈。
刘妈妈忙不颠的接住荷包,还在手里掂了几下,脸上的笑意越发是拦都拦不住。
刘妈妈用她高昂的声音喊道:“蓝芩,快上一壶最好的茶给咱世子爷。”
苏景澄入宫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刚入春的天气实在是算不上暖和,微风拂过还带着去年冬日的料峭。勤政殿外苏景澄远远就看见个小太监跪在门外,身上的衣服不薄却也抵不住这阵阵风寒,毫无血色的嘴唇微微抖动,苏景澄看的有些不忍。
“李公公,这是怎么了?”他看了一眼地上的小太监,随后向李全客气的问道。
“手上不牢,打翻了圣上的茶,不吃点苦头记不住。”李全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陛下罚的?”苏景澄声音有低了些。
李全正想回答,就听见苏冀北的声音从殿内传来。
“可是老四来了?”
“父皇万安。”
苏景澄连忙进了内殿向他行礼。
“坐吧。和李全说什么呢?”
苏冀北埋头处理政务,手上的笔未停一下,极是随意的问道。
“儿臣见外面的小内侍冻得不轻有些可怜。”
他有些怕苏冀北不开心,说的颇为小心。
苏冀北听了他的话,将头抬了起来静默的看了会他,随后颇有些感叹的说道:“老四,你还是心慈。”
对于一个不担重担的皇子来说,心慈总是比心狠更让人放心和喜欢的。
片刻之后,苏冀北放下了笔,向殿外叫了声李全,然后朝他摆了摆手,李全心领神会。
“叫你来是有件事想问问你的想法,春闱将至这主考官还没定,你可有什么推荐之人?”
历年会试,主考官多为阁臣,苏景澄思虑片刻开口道:“儿臣曾闻户部右侍郎江渊学识不俗,且他又是翰林院学士。”
苏景澄话音刚落,就被苏冀北打断。
“他不行,户部最近忙的很,腾不出人来。”
“工部尚书钱习礼,钱大人如何?”
“他也不行,朕手上正有一事要交给他。”
一连两个否定让苏景澄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一脸为难的看着苏冀北。
“夏瑾如何?”
夏瑾本是个好人选,他是三朝元老,又是内阁大学士,学识、人品自是不用说,但他已是上次会试的主考官且他年纪颇大,这主考官又是个累人的活,所以苏景澄没考虑过他。
苏景澄有些惊讶,上次他曾举荐过夏瑾,但苏冀北认为他太刚直,这次主动提及,想来苏冀北虽不喜他却还是信任他。
“夏老大人,人品、学识皆为上乘,实是优选。”
苏冀北听了他的话也不自觉的点了点头,但也明白他的疑虑。
“会试乃是国之重事,关乎天下所有举子的命运,夏瑾平日行事过于刚正,处事也不够圆滑,但他这样的性格用于这取第公平上却是相得映彰的。”
苏景澄装作十分受益的模样。
“父皇思虑周全,儿臣受教了。”
苏冀北很是欣慰和受用他这副谦逊的样子,心情大好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这没什么,是你还年轻,多历练几次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