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扈皇帝苏醒后的第三日举行了盛大的封后大典。
同日进行的还有太子册封大典。
两场大典过后,北扈皇帝再次消失。
每日临朝的变成了北扈太后与太子。
皇次子在诸皇子中虽然年长,但从未理过政。如今虽加了太子头衔,但一时间并不足以担起监国的职责。
北扈太后虽有过听政的经历,但离开朝堂多年,且年事渐高,难免有力不从心之感。
好在楼御正病愈,回到了朝堂。
几方协力,北扈虽两面作战,诸事倒也井井有条。
随着朝堂的稳定,各处城门也恢复了通行。
前段时日雨水不停,气温骤降,城门到长亭一路上的银杏树叶都提前变成了金黄色。如今天朗气清,若无急事,旅人们大多放慢了脚步欣赏这早来的秋景。
长亭外,两辆马车静静停在路边。两名女子正在告别。
“你不在雒央多呆些时日吗?”
“呆了不少日子啦。如今有了钱,我准备去别的地方看看。”饴儿一脸神采飞扬,随即她面色一正道,“我带太多黄金上路不安全,剩下的还是先放你那儿。”
祥安公主一口答应。
“如此,我走啦。”
一如离开无名村般迫不及待,饴儿飞快上了马车。
胡老汉依旧坐在驾车的位置上。他嘿嘿笑着对祥安公主拱了拱手:“大善人,后会有期。”
随即,他手中的鞭子一挥,马车便慢慢驶了出去。
祥安公主站在原地,目送马车远行。
待到几乎看不到马车扬起的灰尘了,祥安公主方才转身。这一转身,便看到周围依依惜别的人不知何时停了下来。不仅如此,他们全都退到了一边,却又纷纷探首望着同一个方向。
祥安公主也不禁朝那个方向看去。
只见一队官兵押着大大小小好几十人渐行渐近。
“娘娘,是魏国公府的人。”
有侍卫向祥安公主解释。
其实不用他说,祥安公主也看出来了。
当头一人即便穿着囚衣依旧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侍卫又道:“魏国公所犯之事原是诛九族的大罪。但陛下念及魏国公的功绩,最终只判了魏国公一人极刑。其余人等发配边疆。”
祥安公主依旧看着这一队人。
落到如此地步,免不得有人垂泪,还有孩童闹着不想走。但那个往日最会耍赖的人此时不仅没有吵闹,反而抱起了哭泣的孩童。不知他说了什么,孩子当即止住了哭叫,安安静静搂住了他的脖子。
“小安,上车吧。”
马车的车帘轻轻掀起,露出北扈太后端庄的面容。
听到这声呼唤,祥安公主也不再逗留,当即回到了车上。
他们还要去鸿路馆。
几番周折,借兵的事就此搁置。
费常的威胁仍在。因此,北扈将在东南部署重兵。一旦费常有西征之举,北扈便会挥兵南下,直取建康。以费常目前的实力,必不能两头兼顾。
此事已然议定,但祥安公主希望两国邦交可以更进一步。今日去鸿路馆,便是要商讨两国互遣士子之事。
北扈这边好说,大乾的士子都可入国子学。
但大乾这些年依旧以家学为主,北扈的士子去哪一家的家学都不太合适。因此,祥安公主打算和谢长史商量,请他出面办一间学院。
“只是如此一来,先生便难有机会再看这北方山河了。”
“殿下有教化蛮夷之心,老臣自当配合。只是如此一来,老臣便不能陪在殿下身边了。”
“先生大才。祥安虽然希望先生能够教导我,但那样实在是大材小用了。”
谢长史还要说什么,一旁的阿蒙突然问了一句:“先生可是自觉无法让扈族士子识得我大乾礼乐,进而心向我朝,因此推拒?”
谢长史瞪眼,随即他道:“小丫头莫要激我。我当然有信心。”
说罢,他对祥安公主行了大礼:“老臣此去与殿下相隔万里,但老臣之心永远向着殿下。请殿下拭目以待。”
说完正事,谢长史捋了捋美髯,看着阿蒙似笑非笑:“小丫头,我去教化他人了,你日后也要好好接受教化。”
阿蒙并不在意自己日后会如何。此间事了,趁着祥安公主与谢长史道别,她跑去了苏遗曾经住过的房间。
这间没有窗的陋室门口站着两个兵丁把守。
“站住!”
阿蒙还未解释,不远处一个人的声音已经传了过来:“干什么!干什么!两个不长眼的东西!这是阿蒙小娘子!还不赶紧开门!”
两名兵丁看到来人,赶紧行礼:“见过将军。”
广武将军一把推开门,引着阿蒙进入了室内。
室内绑着一名女子。女子蓬头垢面。五官依稀有些像祥安公主。
“紫夜姐姐。”
看到阿蒙,紫夜顿时发出呜呜之声。奈何她口中被塞了麻布,没人能听清她在说什么。
阿蒙握着一根金簪对广武将军道:“麻烦将军大人将她口中的麻布取出来。”
广武将军当即照办。
紫夜垂泪对阿蒙道:“不要送我回江陵。我愿意给皇后娘娘当牛做马。我和皇后娘娘这么像,一定有用得着我的地方。”
阿蒙看了看手中的金簪,又看了看紫夜,道:“你竟然这么害怕回江陵?如此,这金簪倒是多余了。”
紫夜这才看向她手中的金簪:“这根金簪是要派什么用的?”
阿蒙道:“听说有些人吞金会死,有一些则不会。我想请紫夜姐姐试试。”
听她如此说,紫夜脸色骤变:“你小小年纪怎么如此狠毒?”
一旁的广武将军也微微变了脸色,他小心翼翼上前,想要取下阿蒙手中的金簪:“阿蒙小娘子,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金簪入腹,若是刺穿刺伤了内脏,可是要人命的。”
阿蒙微微错开手,没有把金簪交给广武将军。她道:“我听说过,吞金而亡的人死得很痛苦。即便能活下来,大多数也要受不小的罪。所以我才想请紫夜姐姐试试。”
紫夜眼中流露出几分怨毒:“你这是报复!”
“是。”阿蒙点头,“你害得姐姐受了那么多苦,好几次差一点离开人世。公平起见,你也该尝尝这滋味。”
“公平?这世间何来公平?”紫夜嗤笑,“你知道吗?我和周祥安有多像?我说的可不仅仅是长相。周祥安生来不详,自幼被送入道观。我生来命硬,由出家修行的姨母养大。她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我姨母也只是教我识了几个字。她十三岁归家。我姨母在我十三岁那年过世,我也是在那个年纪回得家。再然后,我们前后脚入宫。可是,就是因为她出身江陵王府,她就是高高在上可以独居一院的人上人,我就是被人冤屈了也只能忍气吞声一退再退的人下人。你说,这公平吗?”
阿蒙摇头:“不公平。”
紫夜笑了:“就是。这世道如此不公,怎能怨我手段激烈?”
阿蒙将手中金簪往她面前送了送:“吞吧。”
紫夜愣住了。
阿蒙道:“这世间不公。你若吞下这金簪身死,也算解脱,我必将你安葬。你若吞下这金簪不死,说明你命不该绝,我设法留你在姐姐身边。”
…………
满室阳光中,卓夫人正摆弄花草。
她看着专心泼墨的卓行人,问:“你这两日怎么这么闲?”
卓行人收笔笑问:“夫人不欢迎?”
卓夫人斜他一眼:“说正事呢。”
卓行人道:“我被调去国子学了。”
卓夫人眉头一挑。她放下手中花枝:“那日你去楼府……”
卓行人点头:“正是为了此事。”
卓夫人想了想,问:“莫不是让你给小殿下开蒙?”
卓行人再次提笔,同时笑道:“是也不是。让我去教新入学的蒙童们。”
皇嫡子就快到开蒙的年纪了。他自然是其中之一。至于其他的蒙童,不过是陪读罢了。卓夫人不再多问此事。
她转而道:“苏家那孩子今日出发了?”
“嗯。”卓行人简单应了声。
卓夫人眼波流转:“你如今调到国子学,怎么不想个办法把他也弄进去?反倒把他推荐给安城陈氏一族了?”
卓行人道:“他留在雒央,即便我帮忙想办法,也免不得蹉跎一年。苏兄和陈氏打了招呼,那孩子到了安城就能入他们家家学。”
卓夫人点了点头,带着几分调笑道:“到底是自家孩子。比你想得周全。”
卓行人并不介意,笑了笑道:“那是自然。”
卓夫人话风一转,问:“你为什么反对苏家那孩子和阿嫂她们同行?”
陆统领前几日便赶往安城就任。其夫人和女儿收拾东西,晚一步启程。
“阿嫂他们有阿兄的亲兵护送。苏家那孩子若是与他们一起上路也好有个照应。现在北境可不太平。”
“都是女眷,他一个年轻男子不方便。”卓行人说到这里,停了停笔,“知子莫若父。苏兄所言不错。这孩子的心思有些散。他说还想沿途游玩一番,且随他去吧。”
出了雒央往北便是芒山。山上青草遍布。一个背着书笈的年轻人正在登山。他看了看太阳,辨明了方向继续往上。
又过了片刻,他来到一座坟茔前。
辨了辨碑上的字,他卸下书笈,找了块大石头坐下来歇息。过了一会儿,不知是不是被周围的景色吸引,他拿出纸笔描画起来。
不多时,又有几人从山下来。
年轻人当即收起纸笔,上前施礼:“草民见过太子殿下。”
年少的太子指着坟茔道:“此人无父无母,自幼入宫。萧妃见他忠心,将他送给皇兄使唤。皇兄日常很少用他。每每用他,都是些见不得人的事。你的兄长怎么会招惹到他?”
苏遗道:“兄长很少主动招惹别人。只怕是别人先招惹得他。”
“如此说来,是此人咎由自取。”北扈太子身高只到苏遗胸口,但他猛然回转身气势却是不凡,“那么,你又为什么出现在孤的身边?”
苏遗道:“殿下,是您出现在了草民的身边。”
北扈太子点头:“你不说,孤差点忘了。你和那个小姑娘被皇兄抓住了。是孤救了你们。”
“您的恩德,遗紧记心头,不敢或忘。”
“那你为什么建议孤留皇兄一条活路?你难道不知道皇兄做了些什么?”
苏遗默了默,道:“穷寇莫追。大殿下已经不可能再威胁或者伤害您了。”
北扈太子背着双手走了两步,颇有些唏嘘:“外公也说穷寇莫追,以彰孤宽宏之心。”
说罢,北扈太子拍了拍苏遗的肩头:“你放心,你的兄长应该已经回到江左了。他在北扈大牢里的事除了在这里的人再没有别人知道了。”
“多谢太子殿下。”
“免礼。你此去安城,替孤做一件事……”
…………
西南莽莽大山之中青竹遍布。一个中年人身穿布衣,提着壶酒漫步而行。
来到一栋竹屋,中年人施施然走了进去。竹屋内的一应用具皆为竹制,然而这些用具上全都蒙了一层灰。显然,这屋子有阵子没人住了。
拂去了竹椅上的灰尘,中年人缓缓坐下。
他拍开酒坛泥封,仰头饮了一口。
“这是你当年埋下的酒。如今却是便宜了我。”
“时间真是快啊。一转眼,孩子们都大了。”
“遗儿已经到雒央了。可惜,没能进国子学。不过无妨,他应该已经在去安城的路上了。”
“你还不知道吧。魏国公死了。北扈皇帝也快不行了。而这一切,多亏了进儿。”
“你先别瞪眼睛。进儿的做法是激进了些,但结果还不错。”
“北扈皇帝野心昭昭,可江陵那群人看不清。若让北扈皇帝继续坐在那个位置上,不出三年必然再起战火。如今北扈皇帝将死,三五年内天下无大战之忧矣。”
“对了,这次进儿能做成这件事,还多亏了你的教导。”
“北扈那些太医发现北扈皇帝昏迷是因为生姜后,果然用了急救之药。但他们没想到,那些药与当年遗留的蛇毒发生反应,依旧会要了北扈皇帝的命。算算日子,北扈皇帝的后事应该安排得差不多了。”
又喝了口酒,布衣中年人道:“我知道,此刻若是你我对坐,你必然已经起身赶我出门。可惜,你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了。我也知道,若是你还在世,得知进儿所为必然要逐他出师门,就如当年你对越王那般决绝。可惜,你已不在这世间。”
“所以说,人呐,最重要的还是要活着。“
“罢了,不气你了。终究,你将两个孩子教得不错。多谢了。”
说罢,中年人将剩余的酒尽数洒于地上。
第一卷完。
同日进行的还有太子册封大典。
两场大典过后,北扈皇帝再次消失。
每日临朝的变成了北扈太后与太子。
皇次子在诸皇子中虽然年长,但从未理过政。如今虽加了太子头衔,但一时间并不足以担起监国的职责。
北扈太后虽有过听政的经历,但离开朝堂多年,且年事渐高,难免有力不从心之感。
好在楼御正病愈,回到了朝堂。
几方协力,北扈虽两面作战,诸事倒也井井有条。
随着朝堂的稳定,各处城门也恢复了通行。
前段时日雨水不停,气温骤降,城门到长亭一路上的银杏树叶都提前变成了金黄色。如今天朗气清,若无急事,旅人们大多放慢了脚步欣赏这早来的秋景。
长亭外,两辆马车静静停在路边。两名女子正在告别。
“你不在雒央多呆些时日吗?”
“呆了不少日子啦。如今有了钱,我准备去别的地方看看。”饴儿一脸神采飞扬,随即她面色一正道,“我带太多黄金上路不安全,剩下的还是先放你那儿。”
祥安公主一口答应。
“如此,我走啦。”
一如离开无名村般迫不及待,饴儿飞快上了马车。
胡老汉依旧坐在驾车的位置上。他嘿嘿笑着对祥安公主拱了拱手:“大善人,后会有期。”
随即,他手中的鞭子一挥,马车便慢慢驶了出去。
祥安公主站在原地,目送马车远行。
待到几乎看不到马车扬起的灰尘了,祥安公主方才转身。这一转身,便看到周围依依惜别的人不知何时停了下来。不仅如此,他们全都退到了一边,却又纷纷探首望着同一个方向。
祥安公主也不禁朝那个方向看去。
只见一队官兵押着大大小小好几十人渐行渐近。
“娘娘,是魏国公府的人。”
有侍卫向祥安公主解释。
其实不用他说,祥安公主也看出来了。
当头一人即便穿着囚衣依旧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侍卫又道:“魏国公所犯之事原是诛九族的大罪。但陛下念及魏国公的功绩,最终只判了魏国公一人极刑。其余人等发配边疆。”
祥安公主依旧看着这一队人。
落到如此地步,免不得有人垂泪,还有孩童闹着不想走。但那个往日最会耍赖的人此时不仅没有吵闹,反而抱起了哭泣的孩童。不知他说了什么,孩子当即止住了哭叫,安安静静搂住了他的脖子。
“小安,上车吧。”
马车的车帘轻轻掀起,露出北扈太后端庄的面容。
听到这声呼唤,祥安公主也不再逗留,当即回到了车上。
他们还要去鸿路馆。
几番周折,借兵的事就此搁置。
费常的威胁仍在。因此,北扈将在东南部署重兵。一旦费常有西征之举,北扈便会挥兵南下,直取建康。以费常目前的实力,必不能两头兼顾。
此事已然议定,但祥安公主希望两国邦交可以更进一步。今日去鸿路馆,便是要商讨两国互遣士子之事。
北扈这边好说,大乾的士子都可入国子学。
但大乾这些年依旧以家学为主,北扈的士子去哪一家的家学都不太合适。因此,祥安公主打算和谢长史商量,请他出面办一间学院。
“只是如此一来,先生便难有机会再看这北方山河了。”
“殿下有教化蛮夷之心,老臣自当配合。只是如此一来,老臣便不能陪在殿下身边了。”
“先生大才。祥安虽然希望先生能够教导我,但那样实在是大材小用了。”
谢长史还要说什么,一旁的阿蒙突然问了一句:“先生可是自觉无法让扈族士子识得我大乾礼乐,进而心向我朝,因此推拒?”
谢长史瞪眼,随即他道:“小丫头莫要激我。我当然有信心。”
说罢,他对祥安公主行了大礼:“老臣此去与殿下相隔万里,但老臣之心永远向着殿下。请殿下拭目以待。”
说完正事,谢长史捋了捋美髯,看着阿蒙似笑非笑:“小丫头,我去教化他人了,你日后也要好好接受教化。”
阿蒙并不在意自己日后会如何。此间事了,趁着祥安公主与谢长史道别,她跑去了苏遗曾经住过的房间。
这间没有窗的陋室门口站着两个兵丁把守。
“站住!”
阿蒙还未解释,不远处一个人的声音已经传了过来:“干什么!干什么!两个不长眼的东西!这是阿蒙小娘子!还不赶紧开门!”
两名兵丁看到来人,赶紧行礼:“见过将军。”
广武将军一把推开门,引着阿蒙进入了室内。
室内绑着一名女子。女子蓬头垢面。五官依稀有些像祥安公主。
“紫夜姐姐。”
看到阿蒙,紫夜顿时发出呜呜之声。奈何她口中被塞了麻布,没人能听清她在说什么。
阿蒙握着一根金簪对广武将军道:“麻烦将军大人将她口中的麻布取出来。”
广武将军当即照办。
紫夜垂泪对阿蒙道:“不要送我回江陵。我愿意给皇后娘娘当牛做马。我和皇后娘娘这么像,一定有用得着我的地方。”
阿蒙看了看手中的金簪,又看了看紫夜,道:“你竟然这么害怕回江陵?如此,这金簪倒是多余了。”
紫夜这才看向她手中的金簪:“这根金簪是要派什么用的?”
阿蒙道:“听说有些人吞金会死,有一些则不会。我想请紫夜姐姐试试。”
听她如此说,紫夜脸色骤变:“你小小年纪怎么如此狠毒?”
一旁的广武将军也微微变了脸色,他小心翼翼上前,想要取下阿蒙手中的金簪:“阿蒙小娘子,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金簪入腹,若是刺穿刺伤了内脏,可是要人命的。”
阿蒙微微错开手,没有把金簪交给广武将军。她道:“我听说过,吞金而亡的人死得很痛苦。即便能活下来,大多数也要受不小的罪。所以我才想请紫夜姐姐试试。”
紫夜眼中流露出几分怨毒:“你这是报复!”
“是。”阿蒙点头,“你害得姐姐受了那么多苦,好几次差一点离开人世。公平起见,你也该尝尝这滋味。”
“公平?这世间何来公平?”紫夜嗤笑,“你知道吗?我和周祥安有多像?我说的可不仅仅是长相。周祥安生来不详,自幼被送入道观。我生来命硬,由出家修行的姨母养大。她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我姨母也只是教我识了几个字。她十三岁归家。我姨母在我十三岁那年过世,我也是在那个年纪回得家。再然后,我们前后脚入宫。可是,就是因为她出身江陵王府,她就是高高在上可以独居一院的人上人,我就是被人冤屈了也只能忍气吞声一退再退的人下人。你说,这公平吗?”
阿蒙摇头:“不公平。”
紫夜笑了:“就是。这世道如此不公,怎能怨我手段激烈?”
阿蒙将手中金簪往她面前送了送:“吞吧。”
紫夜愣住了。
阿蒙道:“这世间不公。你若吞下这金簪身死,也算解脱,我必将你安葬。你若吞下这金簪不死,说明你命不该绝,我设法留你在姐姐身边。”
…………
满室阳光中,卓夫人正摆弄花草。
她看着专心泼墨的卓行人,问:“你这两日怎么这么闲?”
卓行人收笔笑问:“夫人不欢迎?”
卓夫人斜他一眼:“说正事呢。”
卓行人道:“我被调去国子学了。”
卓夫人眉头一挑。她放下手中花枝:“那日你去楼府……”
卓行人点头:“正是为了此事。”
卓夫人想了想,问:“莫不是让你给小殿下开蒙?”
卓行人再次提笔,同时笑道:“是也不是。让我去教新入学的蒙童们。”
皇嫡子就快到开蒙的年纪了。他自然是其中之一。至于其他的蒙童,不过是陪读罢了。卓夫人不再多问此事。
她转而道:“苏家那孩子今日出发了?”
“嗯。”卓行人简单应了声。
卓夫人眼波流转:“你如今调到国子学,怎么不想个办法把他也弄进去?反倒把他推荐给安城陈氏一族了?”
卓行人道:“他留在雒央,即便我帮忙想办法,也免不得蹉跎一年。苏兄和陈氏打了招呼,那孩子到了安城就能入他们家家学。”
卓夫人点了点头,带着几分调笑道:“到底是自家孩子。比你想得周全。”
卓行人并不介意,笑了笑道:“那是自然。”
卓夫人话风一转,问:“你为什么反对苏家那孩子和阿嫂她们同行?”
陆统领前几日便赶往安城就任。其夫人和女儿收拾东西,晚一步启程。
“阿嫂他们有阿兄的亲兵护送。苏家那孩子若是与他们一起上路也好有个照应。现在北境可不太平。”
“都是女眷,他一个年轻男子不方便。”卓行人说到这里,停了停笔,“知子莫若父。苏兄所言不错。这孩子的心思有些散。他说还想沿途游玩一番,且随他去吧。”
出了雒央往北便是芒山。山上青草遍布。一个背着书笈的年轻人正在登山。他看了看太阳,辨明了方向继续往上。
又过了片刻,他来到一座坟茔前。
辨了辨碑上的字,他卸下书笈,找了块大石头坐下来歇息。过了一会儿,不知是不是被周围的景色吸引,他拿出纸笔描画起来。
不多时,又有几人从山下来。
年轻人当即收起纸笔,上前施礼:“草民见过太子殿下。”
年少的太子指着坟茔道:“此人无父无母,自幼入宫。萧妃见他忠心,将他送给皇兄使唤。皇兄日常很少用他。每每用他,都是些见不得人的事。你的兄长怎么会招惹到他?”
苏遗道:“兄长很少主动招惹别人。只怕是别人先招惹得他。”
“如此说来,是此人咎由自取。”北扈太子身高只到苏遗胸口,但他猛然回转身气势却是不凡,“那么,你又为什么出现在孤的身边?”
苏遗道:“殿下,是您出现在了草民的身边。”
北扈太子点头:“你不说,孤差点忘了。你和那个小姑娘被皇兄抓住了。是孤救了你们。”
“您的恩德,遗紧记心头,不敢或忘。”
“那你为什么建议孤留皇兄一条活路?你难道不知道皇兄做了些什么?”
苏遗默了默,道:“穷寇莫追。大殿下已经不可能再威胁或者伤害您了。”
北扈太子背着双手走了两步,颇有些唏嘘:“外公也说穷寇莫追,以彰孤宽宏之心。”
说罢,北扈太子拍了拍苏遗的肩头:“你放心,你的兄长应该已经回到江左了。他在北扈大牢里的事除了在这里的人再没有别人知道了。”
“多谢太子殿下。”
“免礼。你此去安城,替孤做一件事……”
…………
西南莽莽大山之中青竹遍布。一个中年人身穿布衣,提着壶酒漫步而行。
来到一栋竹屋,中年人施施然走了进去。竹屋内的一应用具皆为竹制,然而这些用具上全都蒙了一层灰。显然,这屋子有阵子没人住了。
拂去了竹椅上的灰尘,中年人缓缓坐下。
他拍开酒坛泥封,仰头饮了一口。
“这是你当年埋下的酒。如今却是便宜了我。”
“时间真是快啊。一转眼,孩子们都大了。”
“遗儿已经到雒央了。可惜,没能进国子学。不过无妨,他应该已经在去安城的路上了。”
“你还不知道吧。魏国公死了。北扈皇帝也快不行了。而这一切,多亏了进儿。”
“你先别瞪眼睛。进儿的做法是激进了些,但结果还不错。”
“北扈皇帝野心昭昭,可江陵那群人看不清。若让北扈皇帝继续坐在那个位置上,不出三年必然再起战火。如今北扈皇帝将死,三五年内天下无大战之忧矣。”
“对了,这次进儿能做成这件事,还多亏了你的教导。”
“北扈那些太医发现北扈皇帝昏迷是因为生姜后,果然用了急救之药。但他们没想到,那些药与当年遗留的蛇毒发生反应,依旧会要了北扈皇帝的命。算算日子,北扈皇帝的后事应该安排得差不多了。”
又喝了口酒,布衣中年人道:“我知道,此刻若是你我对坐,你必然已经起身赶我出门。可惜,你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了。我也知道,若是你还在世,得知进儿所为必然要逐他出师门,就如当年你对越王那般决绝。可惜,你已不在这世间。”
“所以说,人呐,最重要的还是要活着。“
“罢了,不气你了。终究,你将两个孩子教得不错。多谢了。”
说罢,中年人将剩余的酒尽数洒于地上。
第一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