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0 先看你的,再去看我们的
聂总问张晨,张总,我们现在可不可以去你们工厂参观一下?
张晨虽然心里不太情愿,但还是说当然可以,欢迎欢迎。
三个人下楼,有一辆日产面包车在楼下门口等他们,他们上了车,司机在张晨的指引下,到了三堡他们厂里。
三个人下车,聂总和鲍书记,就看到了他们正在兴建的工地,问张晨,你们这里,是准备扩建厂房?
张晨说是,这边是一幢四层楼的厂房,那边一幢是五层楼,全部是宿舍和办公楼,横着的这边,是一幢两层的楼房,一楼是配送中心,二楼是设计中心。
“那你们这厂房造好,计划要有多少缝纫机?”聂总问。
“一千多台。”张晨说,聂总和鲍书记都惊了一下,不响了。
三个人说着,就走进了办公室,聂总和鲍书记,看着墙上的效果图,就看到了这块地的未来。
张晨和他们说:“没办法,现在厂里生产太忙了,一天也不能停,就只能这么东挪西挪的,一边生产一边施工,乱糟糟的。”
“蛮好蛮好。”
聂总和鲍书记都说,心里在想,乱怕什么,乱拳才能打死老师傅,这个工厂,一看就是生气勃勃的,不像自己的那个群英服装厂,死样活气,不就是被他们乱拳打得,连最后一口气都快没有了。
工厂里的工人都已经开始上班,张晨带着聂总和鲍书记,一个个车间看着,他们走到了裁房,看到裁床上一层层叠得有一块竖着的砖头那么厚的布料,问张晨,这里有多少件衣服?
“这一板是四百二十件。”边上赵志刚说。
“那你们这一板裁下来,车间里可以生产多少时间?”聂总问,他心里是想,赵志刚会回答一到两个月。
赵志刚和他说:“夏装的话,我们一天最少要裁三板。”
“都生产完?”聂总问。
“那当然,我们裁床很忙的,不是当天要的货,根本就排不进去裁。”赵志刚红着脸说。
聂总和鲍书记都吓了一跳,但心里均想,这小伙子吹牛不打草稿,怪不得要脸红。
他们接着走到了后道车间,看到台子上堆着山一样高的衣服,两台日本进口的锁眼机,和三台钉扣机在一刻不停地忙着,心里疑惑,难道是张总已经打电话回厂里,这么多的衣服是故意堆出来,给自己看的?
他们接着去了缝纫车间,车间里大白天也亮着一排排的日光灯,把整个车间,几乎就照得没有一点阴影,墙角挂着的音箱里,播放着的音乐比机器声还响,很多的工人一边干活,一边跟着唱歌,看样子精神面貌不错。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车间看完,两个人的脸都白了,他们都不知道去了群英服装厂多少次,自以为对服装厂是很了解的,但到了这里才知道,原来一件衣服做出来,可以这么快。
他们随便问了几个工人,一天都要完成二十几件的短袖衬衣,最多的可以完成三十八件,这样算算,那小伙子的话还真不是吹牛,后道那里堆得山高的服装,完全是人家的常态。
张晨看到,两个人在一边窃窃私语,一边说着,就一边不停地摇着头,张晨偶然听到几句,什么一个月抵不上人家一天,没有办法,就像是新社会和旧社会,一天一地。
走到了展示厅,他们又对郑慧红她们的工作大感兴趣,心里被那一套进口的吊牌机折服,说没办法,这比我们商场里的还要先进,聂总甚至考虑,他们商场,是不是也该进这样的机器。
他们看着那几台电脑,不知道这是什么,更不知道有什么用,张晨就和他们解释,这是电脑,通过它们,我们每天统计,就可以知道每一家店所有最新的库存了。
“新到什么时候?”聂总问。
“昨天晚上。”张晨说,“明天上午,我就可以知道今天每家店的销售和库存。”
“这么快?”
鲍书记吃了一惊,他是商场的老财务出身,知道就在几年前,他们可还是需要每个月月底都停业一天,专门进行盘点的,那一天商店关门,门口都会挂一个“今日盘点”的牌子,现在虽然不用关门一天了,那每月的盘点,还是要大费周折。
“你是说,你在这里,就可以知道全国每家店每天的销售和库存?”聂总问。
张晨点点头说是的。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张晨就和他解释,每家店每天晚上,会把报表传真过来,她们就输入到电脑里。
“这么多的店,那么大的数据量和工作量,就她们三个人?”聂总不相信地问。
“每天做的话,工作量并不大,电脑自动会计算,不用人工算。”郑慧红嘤嘤地说,鲍书记也发现了,她们这里,既没有一把算盘,也看不到一台计算器。
张晨和郑慧红说,你把整个苏州的数字,给两位领导看看。
好的张总。() ()
聂总和鲍书记,就看到这个女孩,把一个红颜色的塑料的扁扁的方盘,放进了电脑,按一下按键,屏幕上就出现一个报表,下面的一排按钮一个个点着,出来的就是一家家店的报表,所有的款式,每天进货几件,销售几件,库存几件都一目了然。
甚至可以随便就调出任何一天的数字,还可以调出一个款式,从上柜那天开始到现在,每一天的销量和库存。
走出展示厅,聂总和鲍书记都叹了口气,说是见识了。
聂总和张晨说:“张总,我们请你再去我们的那家工厂看看。”
鲍书记嘀咕了一声,就当一个笑话。
张晨赶紧说好,我也去老大哥的厂里,学习学习。
三个人上车,聂总和司机说,去群英。
群英服装厂就在体育场路上,杭城炼油厂的边上,五六十年代,把杭城各个区的十几家做被面做枕套的被服厂,找了炼油厂边上的一块空地,集中到一起,成立了一个集体所有制的群英服装厂,这群英两个字,就代表各路被服厂英雄豪杰的意思。
七十年代,群英服装厂也曾经红极一时,不仅是因为他们生产的“西湖”牌被面和“百卉”牌真丝衬衫,畅销全国大江南北。
还因为他们有一支女子篮球队,在每年的杭城厂矿企业篮球友谊赛中,连杭钢、杭氧和杭玻这样的大型企业球队,都是她们的手下败将,屡屡夺冠。
成为了当时二轻系统的一张王牌。
但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群英服装厂就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原因还是因为商场里的服装品种越来越多,而随着各地服装批发市场的兴起,马路两边的服装店也雨后春笋一般,一家家地开起来,消费者好像也不认什么老牌子了,他们更看重的是服装的款式和价格。
群英服装厂就没有一项可以和人家竞争的,他们渐渐,靠只能给个大商场供应那些,服装批发市场看不上眼的中老年衬衣,月经带和那种碎花棉布的大裤衩过日子。
就是这样,也没有维持多久,中老年服装的市场也被人发现了,商场里出现了越来越多专门生产中老年服装的品牌,那些衣服,姹紫嫣红,比年轻人的服装颜色还要鲜艳。
但现在的中年妇女和老太太,倒好像也越来越喜欢这一款,群英服装厂的领导们,感觉自己都晕了头了。
他们的拳头产品,月经带已经没什么人用了,那种碎花棉布的大裤衩,穿的人好像也越来越少,就是同样的棉布裤衩,义乌人做出来的,三四块钱一条,群英服装厂的工人们,怎么算也觉得成本都不够啊。
服装厂一百多个工人,连工资都开不出来了,更别说在在职工人之外,还有同样数量庞大的退休工人,他们的工资和医药费,就更没有着落。
没有着落就来公司闹,去厂里闹,去厂里还和现在的工人打起架来,现在的工人骂,自己的工资都拿不全,钱怎么还能给你们这些老不死的。
厂里的工人,本来就连正常的工资也只能发一半,这样一来,就更人心惶惶,打归打,想想自己一旦退休,就是和他们一样的命运,谁还有心思干活?
有一段时间,聂总也和外贸公司联系过,看看能不能转型做外贸,但人家来了一看,说要做外贸,首先工厂的机器设备就要全部换掉,不然老外过来看了,也通不过,随便一算,换设备也要几十万,算了算了。
市场活跃,各种批发市场起来以后,街边五花八门的商店开起来,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一波一波地出现,受冲击最大的就是他们二轻系统,几乎没有一家厂的销路不被抢,人不被挖,活路不被堵死的,像群英服装厂这样的,在他们公司,不是一家,而是三十几家。
他们的二轻大厦这几年效益还不错,但人家一是独立核算单位,上交到总公司的那几个钱,总公司每年补贴这几十家的老大难单位都不够,聂总和鲍书记他们总公司的领导一班人,每天都为这事头疼,他们的难处,也都看在眼里。
但光看在眼里有什么用,还是要钱,要给这些工厂找出路,没钱就只能找没钱的出路,好在现在从上到下的政策好,你只要能够解套,什么办法都可以用。
不是思想要再解放一点,步子要再快一点嘛。
聂总和鲍书记,就把群英服装厂的出路,找到了张晨这里来了。
找出路不是甩包袱,而是要替厂里所有的工人,包括退休工人,找到他们的活路,让他们老有所依,这才能够减轻社会和政府的压力,也减轻二轻总公司自己的压力。
车子开过了省体育馆,还没到炼油厂的大门就转了个弯,从一个不起眼的铁门里开进去。
体育场路,张晨不知道走过多少次,从来不知道这里还有个什么群英服装厂,今天到了门口才明白,原来是铁栅门上,群英服装厂那几个铁字,早就锈迹斑斑,走到门口都很难分辨,更别说骑在外面的人行道上。
张晨虽然心里不太情愿,但还是说当然可以,欢迎欢迎。
三个人下楼,有一辆日产面包车在楼下门口等他们,他们上了车,司机在张晨的指引下,到了三堡他们厂里。
三个人下车,聂总和鲍书记,就看到了他们正在兴建的工地,问张晨,你们这里,是准备扩建厂房?
张晨说是,这边是一幢四层楼的厂房,那边一幢是五层楼,全部是宿舍和办公楼,横着的这边,是一幢两层的楼房,一楼是配送中心,二楼是设计中心。
“那你们这厂房造好,计划要有多少缝纫机?”聂总问。
“一千多台。”张晨说,聂总和鲍书记都惊了一下,不响了。
三个人说着,就走进了办公室,聂总和鲍书记,看着墙上的效果图,就看到了这块地的未来。
张晨和他们说:“没办法,现在厂里生产太忙了,一天也不能停,就只能这么东挪西挪的,一边生产一边施工,乱糟糟的。”
“蛮好蛮好。”
聂总和鲍书记都说,心里在想,乱怕什么,乱拳才能打死老师傅,这个工厂,一看就是生气勃勃的,不像自己的那个群英服装厂,死样活气,不就是被他们乱拳打得,连最后一口气都快没有了。
工厂里的工人都已经开始上班,张晨带着聂总和鲍书记,一个个车间看着,他们走到了裁房,看到裁床上一层层叠得有一块竖着的砖头那么厚的布料,问张晨,这里有多少件衣服?
“这一板是四百二十件。”边上赵志刚说。
“那你们这一板裁下来,车间里可以生产多少时间?”聂总问,他心里是想,赵志刚会回答一到两个月。
赵志刚和他说:“夏装的话,我们一天最少要裁三板。”
“都生产完?”聂总问。
“那当然,我们裁床很忙的,不是当天要的货,根本就排不进去裁。”赵志刚红着脸说。
聂总和鲍书记都吓了一跳,但心里均想,这小伙子吹牛不打草稿,怪不得要脸红。
他们接着走到了后道车间,看到台子上堆着山一样高的衣服,两台日本进口的锁眼机,和三台钉扣机在一刻不停地忙着,心里疑惑,难道是张总已经打电话回厂里,这么多的衣服是故意堆出来,给自己看的?
他们接着去了缝纫车间,车间里大白天也亮着一排排的日光灯,把整个车间,几乎就照得没有一点阴影,墙角挂着的音箱里,播放着的音乐比机器声还响,很多的工人一边干活,一边跟着唱歌,看样子精神面貌不错。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车间看完,两个人的脸都白了,他们都不知道去了群英服装厂多少次,自以为对服装厂是很了解的,但到了这里才知道,原来一件衣服做出来,可以这么快。
他们随便问了几个工人,一天都要完成二十几件的短袖衬衣,最多的可以完成三十八件,这样算算,那小伙子的话还真不是吹牛,后道那里堆得山高的服装,完全是人家的常态。
张晨看到,两个人在一边窃窃私语,一边说着,就一边不停地摇着头,张晨偶然听到几句,什么一个月抵不上人家一天,没有办法,就像是新社会和旧社会,一天一地。
走到了展示厅,他们又对郑慧红她们的工作大感兴趣,心里被那一套进口的吊牌机折服,说没办法,这比我们商场里的还要先进,聂总甚至考虑,他们商场,是不是也该进这样的机器。
他们看着那几台电脑,不知道这是什么,更不知道有什么用,张晨就和他们解释,这是电脑,通过它们,我们每天统计,就可以知道每一家店所有最新的库存了。
“新到什么时候?”聂总问。
“昨天晚上。”张晨说,“明天上午,我就可以知道今天每家店的销售和库存。”
“这么快?”
鲍书记吃了一惊,他是商场的老财务出身,知道就在几年前,他们可还是需要每个月月底都停业一天,专门进行盘点的,那一天商店关门,门口都会挂一个“今日盘点”的牌子,现在虽然不用关门一天了,那每月的盘点,还是要大费周折。
“你是说,你在这里,就可以知道全国每家店每天的销售和库存?”聂总问。
张晨点点头说是的。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张晨就和他解释,每家店每天晚上,会把报表传真过来,她们就输入到电脑里。
“这么多的店,那么大的数据量和工作量,就她们三个人?”聂总不相信地问。
“每天做的话,工作量并不大,电脑自动会计算,不用人工算。”郑慧红嘤嘤地说,鲍书记也发现了,她们这里,既没有一把算盘,也看不到一台计算器。
张晨和郑慧红说,你把整个苏州的数字,给两位领导看看。
好的张总。() ()
聂总和鲍书记,就看到这个女孩,把一个红颜色的塑料的扁扁的方盘,放进了电脑,按一下按键,屏幕上就出现一个报表,下面的一排按钮一个个点着,出来的就是一家家店的报表,所有的款式,每天进货几件,销售几件,库存几件都一目了然。
甚至可以随便就调出任何一天的数字,还可以调出一个款式,从上柜那天开始到现在,每一天的销量和库存。
走出展示厅,聂总和鲍书记都叹了口气,说是见识了。
聂总和张晨说:“张总,我们请你再去我们的那家工厂看看。”
鲍书记嘀咕了一声,就当一个笑话。
张晨赶紧说好,我也去老大哥的厂里,学习学习。
三个人上车,聂总和司机说,去群英。
群英服装厂就在体育场路上,杭城炼油厂的边上,五六十年代,把杭城各个区的十几家做被面做枕套的被服厂,找了炼油厂边上的一块空地,集中到一起,成立了一个集体所有制的群英服装厂,这群英两个字,就代表各路被服厂英雄豪杰的意思。
七十年代,群英服装厂也曾经红极一时,不仅是因为他们生产的“西湖”牌被面和“百卉”牌真丝衬衫,畅销全国大江南北。
还因为他们有一支女子篮球队,在每年的杭城厂矿企业篮球友谊赛中,连杭钢、杭氧和杭玻这样的大型企业球队,都是她们的手下败将,屡屡夺冠。
成为了当时二轻系统的一张王牌。
但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群英服装厂就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原因还是因为商场里的服装品种越来越多,而随着各地服装批发市场的兴起,马路两边的服装店也雨后春笋一般,一家家地开起来,消费者好像也不认什么老牌子了,他们更看重的是服装的款式和价格。
群英服装厂就没有一项可以和人家竞争的,他们渐渐,靠只能给个大商场供应那些,服装批发市场看不上眼的中老年衬衣,月经带和那种碎花棉布的大裤衩过日子。
就是这样,也没有维持多久,中老年服装的市场也被人发现了,商场里出现了越来越多专门生产中老年服装的品牌,那些衣服,姹紫嫣红,比年轻人的服装颜色还要鲜艳。
但现在的中年妇女和老太太,倒好像也越来越喜欢这一款,群英服装厂的领导们,感觉自己都晕了头了。
他们的拳头产品,月经带已经没什么人用了,那种碎花棉布的大裤衩,穿的人好像也越来越少,就是同样的棉布裤衩,义乌人做出来的,三四块钱一条,群英服装厂的工人们,怎么算也觉得成本都不够啊。
服装厂一百多个工人,连工资都开不出来了,更别说在在职工人之外,还有同样数量庞大的退休工人,他们的工资和医药费,就更没有着落。
没有着落就来公司闹,去厂里闹,去厂里还和现在的工人打起架来,现在的工人骂,自己的工资都拿不全,钱怎么还能给你们这些老不死的。
厂里的工人,本来就连正常的工资也只能发一半,这样一来,就更人心惶惶,打归打,想想自己一旦退休,就是和他们一样的命运,谁还有心思干活?
有一段时间,聂总也和外贸公司联系过,看看能不能转型做外贸,但人家来了一看,说要做外贸,首先工厂的机器设备就要全部换掉,不然老外过来看了,也通不过,随便一算,换设备也要几十万,算了算了。
市场活跃,各种批发市场起来以后,街边五花八门的商店开起来,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一波一波地出现,受冲击最大的就是他们二轻系统,几乎没有一家厂的销路不被抢,人不被挖,活路不被堵死的,像群英服装厂这样的,在他们公司,不是一家,而是三十几家。
他们的二轻大厦这几年效益还不错,但人家一是独立核算单位,上交到总公司的那几个钱,总公司每年补贴这几十家的老大难单位都不够,聂总和鲍书记他们总公司的领导一班人,每天都为这事头疼,他们的难处,也都看在眼里。
但光看在眼里有什么用,还是要钱,要给这些工厂找出路,没钱就只能找没钱的出路,好在现在从上到下的政策好,你只要能够解套,什么办法都可以用。
不是思想要再解放一点,步子要再快一点嘛。
聂总和鲍书记,就把群英服装厂的出路,找到了张晨这里来了。
找出路不是甩包袱,而是要替厂里所有的工人,包括退休工人,找到他们的活路,让他们老有所依,这才能够减轻社会和政府的压力,也减轻二轻总公司自己的压力。
车子开过了省体育馆,还没到炼油厂的大门就转了个弯,从一个不起眼的铁门里开进去。
体育场路,张晨不知道走过多少次,从来不知道这里还有个什么群英服装厂,今天到了门口才明白,原来是铁栅门上,群英服装厂那几个铁字,早就锈迹斑斑,走到门口都很难分辨,更别说骑在外面的人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