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章
世事无常,还不等卢栀他们提出要出宫居住,就传来武惠妃生病的消息。
此前,武惠妃的身体一直很好,甚至就算为李隆基生了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也从来没落下什么病根,简直完美继承了武家人,或者说弘农杨氏的强悍体质,与她的姑奶奶武曌有得一拼。
然而这回她在与圣人饮酒后,就忽然一病不起,阖宫上下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开始阴谋论,觉得是她想要借生病为寿王请封。毕竟之前武氏想要废太子的心思很明显,朝野上下也多有活动,所以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便觉得是武惠妃想拿乔,逼迫圣人改立太子。
玉环上辈子当然不清楚自己婆婆的心思,今生也都是因为韦夫人和陈舟他们才知道了大概,想要扶持李琩并非是为了武惠妃,只是她觉得与其以后还是要另立太子,不如立自己的五好前夫,怎么也比李亨那家伙强。
但对于惠妃突然称病一事,玉环并不觉得是为了太子之位,而且以武家人的手段,根本没必要装病拿乔,以圣人对惠妃的宠幸程度,要不是出身卡在这里,只怕早就是后宫名副其实的皇后了。
以她时灵时不灵的第六感来看,此事很有可能与自己有关。
总归还是因为“九娘”那两个字吧!
自那天之后,她夜不能寐,总担心是不是李隆基那厮也和自己一样重生了,要么就是已经知道了点什么,否则无缘无故,他为什么会用那样的语气和自己说话,落在她背后的目光几乎要灼穿她的身体,让她无所遁形。
“听卢栀那小子说,你最近休息得不好,是担心圣人不允你们出宫居住吗?这虽然没有先例,可是近来那小子很受宠,说不好还真能直接讨个恩旨,都不用麻烦李龟年。”逍遥客直接翻窗进入她的房间,熟门熟路地摸出珍藏的披香酒,还给玉环倒了一杯。
玉环无奈看他一眼,说:“怎么大白天就开始喝了?我不止是为这个。”
“大白天不合适,那也不能大半夜到你这儿来喝酒啊,被人看到了太麻烦。”以逍遥客的脑回路来说,他只是单纯不想和外面的碎嘴子解释,那不是他的风格,要说名声这玩意儿,他并不在乎,但也顾及着玉环,更主要的是不想被卢栀找茬。
饮完一杯过了嘴瘾,他才切入正题:“那你为什么烦心,我猜猜啊,为武惠妃的病,还是为了圣人之前看到你跳舞之事,或者又是为那句话?”
他每说一句就在玉环心上猛扎一刀,这灵魂三连击让她差点绷不住。
卢栀虽然也很关心玉环,只是想的没有逍遥客那么细,毕竟后者也是又一坊的人,天生擅长收集情报,对信息的捕捉分析能力比卢栀好很多,更何况卢栀也没注意到李隆基的那句话。
而且在卢栀心里,更担心的是李琩反悔,又要娶玉环为王妃。李隆基的年纪比她大了快三轮,民间生育早的都能做爷孙了,他是根本没往男女之事上想。
逍遥客见玉环不回答,心里就有了数,但他不得不分享一个更让玉环崩溃的消息,这也是他今天来此的主要目的:“还有一件事,今天早上寿王和咸宜公主去侍疾了,武惠妃的病不是装的,但也是心病,和你之前差不多。”
“李琩来了!他,他还在仙居殿吗?”玉环手一抖,直接把酒洒了。
逍遥客盯着她,直到把人盯得不自在了才开口:“我来之前都还在,圣人让寿王和公主都住在惠妃宫里,省得每日奔波。”
“我早就想问了,你明明不喜欢李琩,为什么每次说到他都会失态,又格外在意。我本以为你投湖后的转变是因为不再喜欢了,可这前后的行为逻辑不通啊!”他并非有意为难玉环,而是担心如果她藏掖太多,会影响他们的判断和行事。
玉环又何尝不知自己的矛盾,但很多事情实在没法说,陈舟不问或许是他早就从卦象上捕捉到异常,卢栀不问或许是太过相信自己,又不忍让她为难,但逍遥客并不会惯着她,有时候说的话实在尖锐。
“我怕我就算说了真话,你也不会信,有些话你确定要听吗?听了可就真的脱不了身,做不了‘逍遥客’了。”她放下酒杯,直视对方的眼睛,她在赌,赌对方心中又一坊和自由的分量有多少。
果然,如玉环所料,他沉默片刻,偏过头道:“算了,我不想知道,还是那句话,只要你不危及到我们,那一切都没有关系。”
“如果国家到了生死存亡之际,难道你们可以独善其身?”她想到了安史之乱,想到了李隆基弃长安而去,那个时候的又一坊在哪里,是否十不存一。
“不是,等等,怎么突然就这么沉重了,难道你一个小娘子还能影响到整个大唐的局势,就是我们曾经那位名动两都的坊主俏罗刹都不能做到,你是认真的?”逍遥客有点无语,可又对上她不容置疑的眼神,直接开始怀疑人生。
任谁都知道一个小女子是没法影响一个庞大的帝国,又不是边陲小国,她也没有插手政事,可现实就是这么滑稽可笑。
“算了,你别再说了,我怕你再说下去,就直接能毁灭九州大地了,《山海经》里的异兽加起来都没你能耐,怕了你了,以后我不问你和寿王之间的事了,”逍遥客恨不得求坊内的能人异士炼点后悔药吃,他揉揉太阳穴说,“说回正事,我告诉你寿王来是希望你最近不要在宫中随意走动,万一撞上了,铁定瞒不住。”
这也是白嘱咐,玉环伤了脚踝本就不能随李龟年他们外出,更不能往教坊传递东西,但以防万一,他总要耳提面命一番才能放心。
玉环欣然应允,她不想见李隆基,更不想见李琩,自然能窝多久就多久,不会自己找存在感。
可武惠妃的心病,听起来更和她有关系了。
“惠妃的病究竟如何,你连太医都认得,不至于瞒着我吧?”玉环说起太医,就想到上次收到的那个玉瓶,还没弄懂是干什么的,便起身去拿了出来。
那玉瓶只有拇指大小,雕刻精细,对着阳光看能清楚看见里面盛放的液体,是一种诡异的深蓝色。
逍遥客挑眉,很是嫌弃地推到一边,随意道:“老王给你的啊,这是低配版的‘情梦游’,能使人睡得安稳,做个美梦,不是多厉害的玩意儿,但比较适合你现在的状态。老王真是的,怎么不说用法,否则你也不用失眠了。”
低配版之所以是低配版,除了功能没有真正的“情梦游”好,最重要的还是那个味道太奇怪,颜色也不纯正,甚至低配版都是美化了,叫“情梦游的失败未销毁版”更准确。
至于真正的情梦游,很难炼出,材料也难得,只有制药制香的天才才敢一试,寻常坊内的炼丹者都不敢托大。
不过,这低配已经是王太医能拿出来最好的东西了。他的能力不在此,自己是肯定做不来。坊内最好的东西都有数,不能随便拨给人用,只有涉及到重要任务或者坊主、州主特批才行。逍遥客嫌弃归嫌弃,但正品他自己也没见过。
“你猜的不错,惠妃的病确实和你有点关系,但症结是在圣人身上,否则她不早就派人来拿了你,你哪能安安稳稳地养伤。”
根据逍遥客拿到的情报,武惠妃是介意李隆基那日竟然把一个梨园舞姬当成了自己,还看得入了迷,认为是圣人嫌弃她年老色衰,不能再为他跳舞,想要从年轻娘子身上找新鲜感。
这让惠妃如何不气,她恨不得大骂李隆基负心薄幸,可也只敢在心里想一想,真怼着李隆基脸开火,怕是不想在宫里待下去了。
她就算气玉环,也没打算怎么样,不仅是不屑一顾,重要的是她很清楚问题出在李隆基身上。
天下的女人都可以是李隆基的,后宫中的女人更是如此,她犯不着对着同性吃飞醋。
可既不能对圣人怎么样,更没必要拿个舞姬出气,武惠妃这样的人物竟然生生把自己给气病了。听起来似乎有点可笑,又不可思议。
武惠妃与圣人自小就在宫里相伴长大,也能算得上青梅竹马,她确实是从小就爱慕李隆基,二三十年的情谊非寻常可比。
她可以接受自己的儿子喜欢一个和自己相像的女子,但绝不能接受自己认定的夫君会在别人身上找自己的影子。
尤其是她还活着!
听了逍遥客的解释,玉环沉默了许久,她很能理解武惠妃的想法,可当事人是她,实在没法对惠妃产生更多的同情。尤其是她又想到上辈子的某些传闻,那些说她长得和武惠妃像的宫婢侍者,这不禁让她产生了一个可怕的怀疑:
难道她真的只是李隆基最爱的武惠妃的替身?
上一世,她的婆婆死后许久,李隆基都没法从伤痛中恢复,有人进言说她长得和已故的贞顺皇后年轻时很像,又都擅长跳舞、弹琵琶,这才让李隆基动了心思,后来更是光明正大和儿子抢女人。
她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之前也不是没怀疑,都没有这次的冲击来得猛烈。
“难道我和惠妃真的这么像,像到李隆基把我当成年轻的她,可他喊的是我的名字啊!”
此前,武惠妃的身体一直很好,甚至就算为李隆基生了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也从来没落下什么病根,简直完美继承了武家人,或者说弘农杨氏的强悍体质,与她的姑奶奶武曌有得一拼。
然而这回她在与圣人饮酒后,就忽然一病不起,阖宫上下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开始阴谋论,觉得是她想要借生病为寿王请封。毕竟之前武氏想要废太子的心思很明显,朝野上下也多有活动,所以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便觉得是武惠妃想拿乔,逼迫圣人改立太子。
玉环上辈子当然不清楚自己婆婆的心思,今生也都是因为韦夫人和陈舟他们才知道了大概,想要扶持李琩并非是为了武惠妃,只是她觉得与其以后还是要另立太子,不如立自己的五好前夫,怎么也比李亨那家伙强。
但对于惠妃突然称病一事,玉环并不觉得是为了太子之位,而且以武家人的手段,根本没必要装病拿乔,以圣人对惠妃的宠幸程度,要不是出身卡在这里,只怕早就是后宫名副其实的皇后了。
以她时灵时不灵的第六感来看,此事很有可能与自己有关。
总归还是因为“九娘”那两个字吧!
自那天之后,她夜不能寐,总担心是不是李隆基那厮也和自己一样重生了,要么就是已经知道了点什么,否则无缘无故,他为什么会用那样的语气和自己说话,落在她背后的目光几乎要灼穿她的身体,让她无所遁形。
“听卢栀那小子说,你最近休息得不好,是担心圣人不允你们出宫居住吗?这虽然没有先例,可是近来那小子很受宠,说不好还真能直接讨个恩旨,都不用麻烦李龟年。”逍遥客直接翻窗进入她的房间,熟门熟路地摸出珍藏的披香酒,还给玉环倒了一杯。
玉环无奈看他一眼,说:“怎么大白天就开始喝了?我不止是为这个。”
“大白天不合适,那也不能大半夜到你这儿来喝酒啊,被人看到了太麻烦。”以逍遥客的脑回路来说,他只是单纯不想和外面的碎嘴子解释,那不是他的风格,要说名声这玩意儿,他并不在乎,但也顾及着玉环,更主要的是不想被卢栀找茬。
饮完一杯过了嘴瘾,他才切入正题:“那你为什么烦心,我猜猜啊,为武惠妃的病,还是为了圣人之前看到你跳舞之事,或者又是为那句话?”
他每说一句就在玉环心上猛扎一刀,这灵魂三连击让她差点绷不住。
卢栀虽然也很关心玉环,只是想的没有逍遥客那么细,毕竟后者也是又一坊的人,天生擅长收集情报,对信息的捕捉分析能力比卢栀好很多,更何况卢栀也没注意到李隆基的那句话。
而且在卢栀心里,更担心的是李琩反悔,又要娶玉环为王妃。李隆基的年纪比她大了快三轮,民间生育早的都能做爷孙了,他是根本没往男女之事上想。
逍遥客见玉环不回答,心里就有了数,但他不得不分享一个更让玉环崩溃的消息,这也是他今天来此的主要目的:“还有一件事,今天早上寿王和咸宜公主去侍疾了,武惠妃的病不是装的,但也是心病,和你之前差不多。”
“李琩来了!他,他还在仙居殿吗?”玉环手一抖,直接把酒洒了。
逍遥客盯着她,直到把人盯得不自在了才开口:“我来之前都还在,圣人让寿王和公主都住在惠妃宫里,省得每日奔波。”
“我早就想问了,你明明不喜欢李琩,为什么每次说到他都会失态,又格外在意。我本以为你投湖后的转变是因为不再喜欢了,可这前后的行为逻辑不通啊!”他并非有意为难玉环,而是担心如果她藏掖太多,会影响他们的判断和行事。
玉环又何尝不知自己的矛盾,但很多事情实在没法说,陈舟不问或许是他早就从卦象上捕捉到异常,卢栀不问或许是太过相信自己,又不忍让她为难,但逍遥客并不会惯着她,有时候说的话实在尖锐。
“我怕我就算说了真话,你也不会信,有些话你确定要听吗?听了可就真的脱不了身,做不了‘逍遥客’了。”她放下酒杯,直视对方的眼睛,她在赌,赌对方心中又一坊和自由的分量有多少。
果然,如玉环所料,他沉默片刻,偏过头道:“算了,我不想知道,还是那句话,只要你不危及到我们,那一切都没有关系。”
“如果国家到了生死存亡之际,难道你们可以独善其身?”她想到了安史之乱,想到了李隆基弃长安而去,那个时候的又一坊在哪里,是否十不存一。
“不是,等等,怎么突然就这么沉重了,难道你一个小娘子还能影响到整个大唐的局势,就是我们曾经那位名动两都的坊主俏罗刹都不能做到,你是认真的?”逍遥客有点无语,可又对上她不容置疑的眼神,直接开始怀疑人生。
任谁都知道一个小女子是没法影响一个庞大的帝国,又不是边陲小国,她也没有插手政事,可现实就是这么滑稽可笑。
“算了,你别再说了,我怕你再说下去,就直接能毁灭九州大地了,《山海经》里的异兽加起来都没你能耐,怕了你了,以后我不问你和寿王之间的事了,”逍遥客恨不得求坊内的能人异士炼点后悔药吃,他揉揉太阳穴说,“说回正事,我告诉你寿王来是希望你最近不要在宫中随意走动,万一撞上了,铁定瞒不住。”
这也是白嘱咐,玉环伤了脚踝本就不能随李龟年他们外出,更不能往教坊传递东西,但以防万一,他总要耳提面命一番才能放心。
玉环欣然应允,她不想见李隆基,更不想见李琩,自然能窝多久就多久,不会自己找存在感。
可武惠妃的心病,听起来更和她有关系了。
“惠妃的病究竟如何,你连太医都认得,不至于瞒着我吧?”玉环说起太医,就想到上次收到的那个玉瓶,还没弄懂是干什么的,便起身去拿了出来。
那玉瓶只有拇指大小,雕刻精细,对着阳光看能清楚看见里面盛放的液体,是一种诡异的深蓝色。
逍遥客挑眉,很是嫌弃地推到一边,随意道:“老王给你的啊,这是低配版的‘情梦游’,能使人睡得安稳,做个美梦,不是多厉害的玩意儿,但比较适合你现在的状态。老王真是的,怎么不说用法,否则你也不用失眠了。”
低配版之所以是低配版,除了功能没有真正的“情梦游”好,最重要的还是那个味道太奇怪,颜色也不纯正,甚至低配版都是美化了,叫“情梦游的失败未销毁版”更准确。
至于真正的情梦游,很难炼出,材料也难得,只有制药制香的天才才敢一试,寻常坊内的炼丹者都不敢托大。
不过,这低配已经是王太医能拿出来最好的东西了。他的能力不在此,自己是肯定做不来。坊内最好的东西都有数,不能随便拨给人用,只有涉及到重要任务或者坊主、州主特批才行。逍遥客嫌弃归嫌弃,但正品他自己也没见过。
“你猜的不错,惠妃的病确实和你有点关系,但症结是在圣人身上,否则她不早就派人来拿了你,你哪能安安稳稳地养伤。”
根据逍遥客拿到的情报,武惠妃是介意李隆基那日竟然把一个梨园舞姬当成了自己,还看得入了迷,认为是圣人嫌弃她年老色衰,不能再为他跳舞,想要从年轻娘子身上找新鲜感。
这让惠妃如何不气,她恨不得大骂李隆基负心薄幸,可也只敢在心里想一想,真怼着李隆基脸开火,怕是不想在宫里待下去了。
她就算气玉环,也没打算怎么样,不仅是不屑一顾,重要的是她很清楚问题出在李隆基身上。
天下的女人都可以是李隆基的,后宫中的女人更是如此,她犯不着对着同性吃飞醋。
可既不能对圣人怎么样,更没必要拿个舞姬出气,武惠妃这样的人物竟然生生把自己给气病了。听起来似乎有点可笑,又不可思议。
武惠妃与圣人自小就在宫里相伴长大,也能算得上青梅竹马,她确实是从小就爱慕李隆基,二三十年的情谊非寻常可比。
她可以接受自己的儿子喜欢一个和自己相像的女子,但绝不能接受自己认定的夫君会在别人身上找自己的影子。
尤其是她还活着!
听了逍遥客的解释,玉环沉默了许久,她很能理解武惠妃的想法,可当事人是她,实在没法对惠妃产生更多的同情。尤其是她又想到上辈子的某些传闻,那些说她长得和武惠妃像的宫婢侍者,这不禁让她产生了一个可怕的怀疑:
难道她真的只是李隆基最爱的武惠妃的替身?
上一世,她的婆婆死后许久,李隆基都没法从伤痛中恢复,有人进言说她长得和已故的贞顺皇后年轻时很像,又都擅长跳舞、弹琵琶,这才让李隆基动了心思,后来更是光明正大和儿子抢女人。
她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之前也不是没怀疑,都没有这次的冲击来得猛烈。
“难道我和惠妃真的这么像,像到李隆基把我当成年轻的她,可他喊的是我的名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