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
有了低配版的情梦游,玉环总算能睡个好觉,别看那玩意儿闻着奇怪,可效果出奇得好,甚至还能让她梦见自己在杨府无忧无虑的少女时光。
可武惠妃的病却一直没有起色,让李隆基罚了一串太医和宫婢,也让玉环提心吊胆了许久。
圣人无心国事,每日都要为爱妃的病发愁,那些起先以为武惠妃拿乔的人也都说不出话来,但心里未必不希望她就此一命呜呼。
玉环可以说比谁都担心武惠妃的身体,就连李隆基和李琩都未必有她这么着急。
“玉儿,就算你再急也没用啊,你又不是医女,不懂治病救人,何况惠妃是心病,普通的药方只能缓解却不能根治。”卢栀不解,但还是试着宽慰玉环。
她咬着嘴唇,指甲都快被掰断了,却只能说:“你不懂,这次不一样,万一、万一惠妃真的一病不起,再有个三长两短,那寿王……我要如何保寿王坐上太子位?”
前世她婆婆辞世的时候,太子等三王已经被李隆基杀了,可如今惠妃提前病了,太子李瑛还在,难道仅凭她一己之力就能扳倒太子吗?
而且上一世惠妃是因为三王之死忧虑惊惧而死,药石无医,这一世也是心病难治。因不同,果却相似,让她再一次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棋下错了位置,才让老天出手毁了她的棋局。
既然改变不了,那又何必让她再世为人,带着记忆来这世上受煎熬,看着仇人不能报复,未免对她太过残忍了。
“你在说什么呢玉儿,被别人知道会以为你在咒惠妃,而且她怎么可能真的就这么撒手?”卢栀小声提醒,又去窗户和门边看了看,甚至不放心地想要上树看看屋顶上有没有藏人。
玉环还是没忍住被他的行为逗笑,然后故作严肃地解释道:“惠妃之前身体多好,寻常女子生育一两个就要去了半条命,她连生七个都没事,可怎么忽然就有了心病?‘病来如山倒’,她从没得过病痛的人,猛然来一下,身体怎么承受得了。”
她见卢栀不再说话,便知道自己已经忽悠过去,好在只有他在,如果是陈舟那种能掐会算的人,或者逍遥客那种心思缜密的,她一句都编不了,还会惹人怀疑。
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她的脚伤好得差不多了,也快满两个月,到了能复工的时间,总算能光明正大地走出去,不用再接受梨园和教坊无数人的慰问。
“你要去哪里?寿王和公主还住在仙居殿呢!”卢栀见玉环披上外衣就要出门,连忙追上去,“你要出去的话我陪你,逍遥特地嘱咐要看好你的。”
其实逍遥客本就不想一直待在梨园,之前被李隆基强留没办法,如今惠妃生病,李隆基顾不上梨园的事情,逍遥客便告了长假,回了一趟洛阳,到现在都没回长安。
“我想去太液池边走走,散散心,要是能去看看惠妃就好了,她不该受这种罪。”这是玉环的真心话,她总觉得都是因为自己才害得惠妃的大病提前了快两年,如果一直拖下去,难保她的猜想不会成真。
谁都知道李隆基宠爱武惠妃,是爱到心尖儿上的那种,别人是母凭子贵,寿王他们却是子凭母贵,而且自武惠妃死后,地位便一落千丈,离太子之位从一步之遥变得遥不可及,最后竟然让李亨捡漏。
她也一样憎恶李亨,要知道马嵬坡兵变是李亨一手策划,又设计杀死了她的堂兄、堂侄和亲姐姐韩国夫人,直到最后煽动大军逼死自己,简直欺人太甚。
所以不管怎么样,她都要保下惠妃的命,保下李琩在圣人心中的地位,哪怕她的复仇大计事败,也不能便宜了李亨。
而太液池,是寿王在宫里最爱去的地方,为了今后,她只能冒死一试,成不成就听天由命了。
“好,我陪你去,我知道有个地方能借到船,要不要我带你去划船?”卢栀自己也是爱玩的性格,进宫这半年早就把能玩的地方都玩了一遍,随便报个园名、殿名,他都能如数家珍。
也就是他才敢如此。
有圣人的宠爱在身,就是拿了通行证,基本上那些宫婢侍者都会给他大开后门,又因为他实在讨人喜欢,宫人还主动贡献心得,把一些隐藏路线全都告诉他。
玉环当然清楚这些,每次他回来基本都要告诉她,絮絮叨叨能说大半天,也是替她解闷了。
“行,就去太液池划船,只是不要往蓬莱岛的方向去,被圣人知道也不太好。”
得了玉环的首肯,卢栀更加开心,忙前忙后替她打点起来,很快就有人拖着一条小船交付给他。
这船很简陋,与宫中妃嫔皇子所乘坐的画舫不同,倒像是江南东道越州那边的乌篷船,只是又增加了帷幔,让人看不清船内的情景。
“你会划船吗?不会再把桨丢了吧?”玉环是拿他先前找逍遥客时被困在湖心求救的事取笑,那时有陈舟救他,今日却是不行了。
他气闷,瞪了玉环一眼,撇嘴道:“这又不难,上次意外后我就学会了,只要没有暗礁险滩、暴风骤雨,还是很容易的。”这话别人来说是吹牛,但以他的领悟能力而言,没有险情倒也真的不在话下。
玉环憋着笑,搭着他的手坐进船中,半撩着帷幔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他叙话,刚开始还能注意留神岸边的情况,再后来就被太液池的春景折服,忘记了初衷。
初春已过,气候和暖,就是泛舟池上也没有凉意,岸边绿柳成荫,柳条浮在水面上,远处的梧桐连着翠竹,环抱在亭子三侧,有鸟儿落在树上梳理羽毛,不时几声清啼,唤来筑巢的佳偶,双双结伴还家。
水边三两只仙鹤,还有成对的鸳鸯,见他们的船划过去也不知躲避,几个调皮的甚至还跟在边上,偶尔故意游得快过他们的船,回过头看着卢栀,仿佛在嘲笑他一样,引得玉环忍不住笑,更气得他弯腰掬起一捧水泼那些小家伙。
卢栀见玉环笑得开心,不再像之前那样烦心,总算松口气,便也不觉得被扁毛畜生嘲笑是多丢人的事,只是撑船撑得更加卖力了。
“坐下来休息一下吧,你都出汗了,这是个体力活,就算你掌握了全部技巧也不能和那些船夫艄公比,咱们只是游湖。”玉环翻出绣帕,招手让他坐在自己身边,端详着他的脸,轻轻擦拭汗水。
卢栀收好桨,伸手就直接用池水洗手,还把水珠子洒在玉环脸上,被她眼疾手快用绣帕挡了大半,只有零星几点水滴挂在她眉梢眼睫,在阳光照射下亮晶晶的,十分可爱又迷人。
二人缩回篷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视而笑,默契十足,卢栀贴心地为玉环撩帷幔,和她指着去往各宫各院的方向,说说闹闹,好不快活。
“诶,那不是李琩吗?”玉环看到太液池另一边的亭子里站着一人,便拍着卢栀的手让他也看。
卢栀瞪着眼睛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嘟囔道:“玉儿你怎么这么老远就能看出是他,你们很熟吗?”
“还行,至少认识得比你久多了。”玉环眨眨眼,笑对着他。
“就一个多月,没久到哪里去,哪有我们朝夕相对熟。”
玉环不忍再反驳,毕竟她和李琩不止是曾经朝夕相对的关系,比与卢栀还要更近许多步。上一世的这个时候,她估计正在寿王府和他玩闹,也这样泛舟说笑,耳鬓厮磨,亲密得看不见旁人。
“要去打个招呼吗?”卢栀突然开口,也不知道怎么忽然就想通了,摩拳擦掌就要继续起来划船。
“诶?”玉环懵了,她还以为要费一番口舌,没想到他这样好说话,没有先前那种小孩子脾气。
她隔着薄纱看向亭中的李琩,想要凑得更近,又不希望被看出异样,指尖几次想要挑起帘子,最后还是放下了。
反正很快就要见到,不必在乎这一会儿。何况她已经不会再爱对方,就不必再做这种小女儿情态了。
玉环低下了头,她的确如愿等到了李琩,后者的喜好也和从前一样没变,喜欢在太液池边赏景,春有柳絮,夏有菡萏,秋季雨打残荷见落花,冬日几点红梅落初雪。雕梁画栋间的自然四季之景,美不胜收。
她也一样喜欢,甚至偶尔会醉倒在王府的百花丛中,仰望蓝天时觉得触手可及,非要闹着去摘两片白云做披肩,然后总被无奈的寿王给抱在怀中轻声哄着,要听他唱着乡音小调才能安静下来。
可以后,她再也不能如此了,甚至都不该再多想,或许从今天开始,他们就真的只是寿王与舞姬,而非李琩和玉环了。
再过几年,或者十几二十年,她就要再恭敬一点,连平等地相交都会成为历史的泡影。皇室之中没有慈悲为怀的圣人,不进一步,就只能坠入谷底。
既然选择了走这条路,从她冒着得罪武惠妃的风险拒婚后,一切都由不得她自己了。
玉环感觉到船已经停下,外面响起了李琩茫然的声音:“你是谁,似乎有些眼熟,这是要……”
她掀开帘子走了出来,抬头看向那个面露诧异和惊艳之色的郎君,轻声唤道:“玉娘见过寿王殿下,殿下万福。”
“玉、玉娘,是你啊,可你怎么来了?”
可武惠妃的病却一直没有起色,让李隆基罚了一串太医和宫婢,也让玉环提心吊胆了许久。
圣人无心国事,每日都要为爱妃的病发愁,那些起先以为武惠妃拿乔的人也都说不出话来,但心里未必不希望她就此一命呜呼。
玉环可以说比谁都担心武惠妃的身体,就连李隆基和李琩都未必有她这么着急。
“玉儿,就算你再急也没用啊,你又不是医女,不懂治病救人,何况惠妃是心病,普通的药方只能缓解却不能根治。”卢栀不解,但还是试着宽慰玉环。
她咬着嘴唇,指甲都快被掰断了,却只能说:“你不懂,这次不一样,万一、万一惠妃真的一病不起,再有个三长两短,那寿王……我要如何保寿王坐上太子位?”
前世她婆婆辞世的时候,太子等三王已经被李隆基杀了,可如今惠妃提前病了,太子李瑛还在,难道仅凭她一己之力就能扳倒太子吗?
而且上一世惠妃是因为三王之死忧虑惊惧而死,药石无医,这一世也是心病难治。因不同,果却相似,让她再一次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棋下错了位置,才让老天出手毁了她的棋局。
既然改变不了,那又何必让她再世为人,带着记忆来这世上受煎熬,看着仇人不能报复,未免对她太过残忍了。
“你在说什么呢玉儿,被别人知道会以为你在咒惠妃,而且她怎么可能真的就这么撒手?”卢栀小声提醒,又去窗户和门边看了看,甚至不放心地想要上树看看屋顶上有没有藏人。
玉环还是没忍住被他的行为逗笑,然后故作严肃地解释道:“惠妃之前身体多好,寻常女子生育一两个就要去了半条命,她连生七个都没事,可怎么忽然就有了心病?‘病来如山倒’,她从没得过病痛的人,猛然来一下,身体怎么承受得了。”
她见卢栀不再说话,便知道自己已经忽悠过去,好在只有他在,如果是陈舟那种能掐会算的人,或者逍遥客那种心思缜密的,她一句都编不了,还会惹人怀疑。
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她的脚伤好得差不多了,也快满两个月,到了能复工的时间,总算能光明正大地走出去,不用再接受梨园和教坊无数人的慰问。
“你要去哪里?寿王和公主还住在仙居殿呢!”卢栀见玉环披上外衣就要出门,连忙追上去,“你要出去的话我陪你,逍遥特地嘱咐要看好你的。”
其实逍遥客本就不想一直待在梨园,之前被李隆基强留没办法,如今惠妃生病,李隆基顾不上梨园的事情,逍遥客便告了长假,回了一趟洛阳,到现在都没回长安。
“我想去太液池边走走,散散心,要是能去看看惠妃就好了,她不该受这种罪。”这是玉环的真心话,她总觉得都是因为自己才害得惠妃的大病提前了快两年,如果一直拖下去,难保她的猜想不会成真。
谁都知道李隆基宠爱武惠妃,是爱到心尖儿上的那种,别人是母凭子贵,寿王他们却是子凭母贵,而且自武惠妃死后,地位便一落千丈,离太子之位从一步之遥变得遥不可及,最后竟然让李亨捡漏。
她也一样憎恶李亨,要知道马嵬坡兵变是李亨一手策划,又设计杀死了她的堂兄、堂侄和亲姐姐韩国夫人,直到最后煽动大军逼死自己,简直欺人太甚。
所以不管怎么样,她都要保下惠妃的命,保下李琩在圣人心中的地位,哪怕她的复仇大计事败,也不能便宜了李亨。
而太液池,是寿王在宫里最爱去的地方,为了今后,她只能冒死一试,成不成就听天由命了。
“好,我陪你去,我知道有个地方能借到船,要不要我带你去划船?”卢栀自己也是爱玩的性格,进宫这半年早就把能玩的地方都玩了一遍,随便报个园名、殿名,他都能如数家珍。
也就是他才敢如此。
有圣人的宠爱在身,就是拿了通行证,基本上那些宫婢侍者都会给他大开后门,又因为他实在讨人喜欢,宫人还主动贡献心得,把一些隐藏路线全都告诉他。
玉环当然清楚这些,每次他回来基本都要告诉她,絮絮叨叨能说大半天,也是替她解闷了。
“行,就去太液池划船,只是不要往蓬莱岛的方向去,被圣人知道也不太好。”
得了玉环的首肯,卢栀更加开心,忙前忙后替她打点起来,很快就有人拖着一条小船交付给他。
这船很简陋,与宫中妃嫔皇子所乘坐的画舫不同,倒像是江南东道越州那边的乌篷船,只是又增加了帷幔,让人看不清船内的情景。
“你会划船吗?不会再把桨丢了吧?”玉环是拿他先前找逍遥客时被困在湖心求救的事取笑,那时有陈舟救他,今日却是不行了。
他气闷,瞪了玉环一眼,撇嘴道:“这又不难,上次意外后我就学会了,只要没有暗礁险滩、暴风骤雨,还是很容易的。”这话别人来说是吹牛,但以他的领悟能力而言,没有险情倒也真的不在话下。
玉环憋着笑,搭着他的手坐进船中,半撩着帷幔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他叙话,刚开始还能注意留神岸边的情况,再后来就被太液池的春景折服,忘记了初衷。
初春已过,气候和暖,就是泛舟池上也没有凉意,岸边绿柳成荫,柳条浮在水面上,远处的梧桐连着翠竹,环抱在亭子三侧,有鸟儿落在树上梳理羽毛,不时几声清啼,唤来筑巢的佳偶,双双结伴还家。
水边三两只仙鹤,还有成对的鸳鸯,见他们的船划过去也不知躲避,几个调皮的甚至还跟在边上,偶尔故意游得快过他们的船,回过头看着卢栀,仿佛在嘲笑他一样,引得玉环忍不住笑,更气得他弯腰掬起一捧水泼那些小家伙。
卢栀见玉环笑得开心,不再像之前那样烦心,总算松口气,便也不觉得被扁毛畜生嘲笑是多丢人的事,只是撑船撑得更加卖力了。
“坐下来休息一下吧,你都出汗了,这是个体力活,就算你掌握了全部技巧也不能和那些船夫艄公比,咱们只是游湖。”玉环翻出绣帕,招手让他坐在自己身边,端详着他的脸,轻轻擦拭汗水。
卢栀收好桨,伸手就直接用池水洗手,还把水珠子洒在玉环脸上,被她眼疾手快用绣帕挡了大半,只有零星几点水滴挂在她眉梢眼睫,在阳光照射下亮晶晶的,十分可爱又迷人。
二人缩回篷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视而笑,默契十足,卢栀贴心地为玉环撩帷幔,和她指着去往各宫各院的方向,说说闹闹,好不快活。
“诶,那不是李琩吗?”玉环看到太液池另一边的亭子里站着一人,便拍着卢栀的手让他也看。
卢栀瞪着眼睛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嘟囔道:“玉儿你怎么这么老远就能看出是他,你们很熟吗?”
“还行,至少认识得比你久多了。”玉环眨眨眼,笑对着他。
“就一个多月,没久到哪里去,哪有我们朝夕相对熟。”
玉环不忍再反驳,毕竟她和李琩不止是曾经朝夕相对的关系,比与卢栀还要更近许多步。上一世的这个时候,她估计正在寿王府和他玩闹,也这样泛舟说笑,耳鬓厮磨,亲密得看不见旁人。
“要去打个招呼吗?”卢栀突然开口,也不知道怎么忽然就想通了,摩拳擦掌就要继续起来划船。
“诶?”玉环懵了,她还以为要费一番口舌,没想到他这样好说话,没有先前那种小孩子脾气。
她隔着薄纱看向亭中的李琩,想要凑得更近,又不希望被看出异样,指尖几次想要挑起帘子,最后还是放下了。
反正很快就要见到,不必在乎这一会儿。何况她已经不会再爱对方,就不必再做这种小女儿情态了。
玉环低下了头,她的确如愿等到了李琩,后者的喜好也和从前一样没变,喜欢在太液池边赏景,春有柳絮,夏有菡萏,秋季雨打残荷见落花,冬日几点红梅落初雪。雕梁画栋间的自然四季之景,美不胜收。
她也一样喜欢,甚至偶尔会醉倒在王府的百花丛中,仰望蓝天时觉得触手可及,非要闹着去摘两片白云做披肩,然后总被无奈的寿王给抱在怀中轻声哄着,要听他唱着乡音小调才能安静下来。
可以后,她再也不能如此了,甚至都不该再多想,或许从今天开始,他们就真的只是寿王与舞姬,而非李琩和玉环了。
再过几年,或者十几二十年,她就要再恭敬一点,连平等地相交都会成为历史的泡影。皇室之中没有慈悲为怀的圣人,不进一步,就只能坠入谷底。
既然选择了走这条路,从她冒着得罪武惠妃的风险拒婚后,一切都由不得她自己了。
玉环感觉到船已经停下,外面响起了李琩茫然的声音:“你是谁,似乎有些眼熟,这是要……”
她掀开帘子走了出来,抬头看向那个面露诧异和惊艳之色的郎君,轻声唤道:“玉娘见过寿王殿下,殿下万福。”
“玉、玉娘,是你啊,可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