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 章
新月如钩,自庭院枯树枝丫至中天,女子才起身欠身离去。
此时阿炎正巧回府得了元叔通报来庭院取新衣,见他们一脸严肃,不由疑惑:“这是怎么了?”
赵破奴看了一眼在沉思的苏念奴,没有答话。
“我现在去信一封,你亲自转交给阿沐。”他率先开口,取过信笺便埋头书写。
阿炎有些惊讶,坐下细问方才发生了何事。
“我自官奴所带回来那女子,是前户部侍郎季琼之女季姝。”他的语气微沉,缓声解释道,“前些日子,他因贪墨被检举而判了死罪。家中男子充军,女子入奴。但季姝方才说,他是冤枉的。”
阿炎微怔,这罪状与手段,也太相熟了。
苏念奴在旁,微微叹了口气:“季琼是高巍门生,此前与我有个几次接触。他为人正直,在京中素有清廉之誉,不似是贪墨之人。”
“季琼发现大魏境内有大量人口贩卖,私呈奏章被当场截下后,户部尚书为掩藏此事而栽赃他贪墨。而且经季琼细查,近几月贩卖的位置,集中在雁北。”
阿炎心头一跳,错愕地抬头望向赵破奴。
“季姝手中有他行刑前给的线索,需要亲自去一趟雁北。明日你亲自护送她追上阿沐,让她扮作侍女同行。”赵破奴吩咐道。
突如其来的消息砸得阿炎脑袋有些发懵,他下意识点了点头,又不禁问道:“那季姝可信得过?雁北人口尚且充盈,地势偏僻,贩卖人口至雁北也未必有人买的......那季姝,或许只是想寻个理由离开洛京,她在官奴所失踪,肯定是不敢留在京中的。”
“她若只是要离开洛京,大可直接寻求帮助。”赵破奴见他未曾深思,只好引导道,“此事关联甚大,她不可能胡诌。”
直到此时,他与苏念奴方明白她为何会三番四次追问他们何时离京。
“可无缘无故的,为何要在雁北进行人口买卖?”阿炎不解地问,“雁北今年军中尚且不够粮草,还是平陵分......”
他语气渐渐缓了下来,心中凝起了一个极其荒唐的想法,骇然地下意识望向赵破奴。
以雁北的条件,必然是无法骤然接纳这样多人口汇入的。能接纳这样多人口,自然也需要更多的粮草......
赵破奴沉下眼眉,一字一句地答:“韩王勾结边境将领杀害两郡太守,私拥郡兵,豢养私军,以谋政变。”
惊人之语在屋内乍起,如平地惊雷,吓得风声顿消。
皇子串通边军构陷太守,私自拥兵,意图谋反,足以震动大魏朝野。
整个谋局一直就如一座空中之城,被一团又一团的云雾托举中悬,无法落地。而季姝的证词,是一把拨云扇,足够看清韩王所谋为何。
阿炎哪怕再愚钝,也该反应过来其中曲折。
得知此去所面临的一切,他不由抿了抿发干的唇,抬眸时神色有些迷惘:“他们祸害忠良,勾结外敌,就是为了宫里那个位置吗?”
苏念奴知他心性未定,平日又极易想偏一处去,遂缓声道:“奸佞当道,则祸乱四起,民不聊生。有此一日,父亲绝不会是最后一个被污蔑的忠臣。”
“可又如何?你的父亲已经死了,大魏朝堂如此污秽,我们不过是杯水车薪......”
“父亲,陈逊将军,宋侍郎,季侍郎皆是忠直之臣,他们停在与其挣搏的半途,却并非意味着失败。”苏念奴猝然打断他,语气隐隐有些急促,“他们之后,有你我,有将军,有谢少卿,有高令茹。若是因此怯懦,质疑,不愿坚守,你我当以何种姿态面对为此死于半途之人?”
屋内一时静了,猎猎冬风入屋,呼啸而起,刮得灯芯明明灭灭。
“此事,还需与太子通气。”赵破奴在沉默中缓声开口。
正如苏念奴所言,算上季琼,这已是第四个被陷害殒命的朝中重臣,他们绝不可再贸然行动。
阿炎垂眸,良久之后抿了抿唇,低声问:“将军,太子他......真的会是明君吗?这大魏,与野蛮厮杀屠戮的关外,真的有所不同吗?”
他垂顺的眼睫落下淡淡的阴影,在幽暗灯色之下带着凄然的不确定。
赵破奴冷着面,正欲开口就被苏念奴扯住了衣袖。
他垂眉看着她捏得发白的指节,顺从地闭上了嘴。
“至少,是比韩王好的明君。”热茶缭绕的烟雾尽散,她的语气越发轻盈:“古今正邪相博,何曾停息过一瞬?大魏忠良之士甚多,前赴后继以求四海清明,百姓安乐,此为天下大道。阿炎,坚守正道,方得始终。”
她的声音缓和温柔,却偏偏掷地有声。
分明就在眼前说着话,阿炎却自惭形秽,似在遥处窥得了半截月光。
。
因骤然所得的消息,阿炎最终还是没能留下守岁,而是一言不发地收了赵破奴的信,便离了苏念奴的庭院去收拾行装。
苏念奴看着他的背影,松开了赵破奴的衣袖,轻声道:“抱歉,我不该抢将军话的。”
看着她冷静的面色,赵破奴有些不忍地摸了摸她脸颊:“无碍。”
苏念奴神色似笑未笑:“阿炎所言其实并没有错。或许大魏自诩高尚于蛮夷,实际也无甚不同......我只是,怕他走错了路。”
“他不会。”赵破奴答道,“倒是你......可是在难过?”
苏念奴微微一怔。
“既然难过,就不必勉强。”赵破奴手指轻轻抹过她的眼尾,清澈分明的眼眸分明带着浓重的郁色,却偏偏要佯作无事。
泛在心底的波澜掀起巨浪,汹涌至眼眸生了水光,在赵破奴的细抚下几乎溢出眼眶。
苏念奴其实知道自己不该难过的。
她又不是未曾想过此种情况。如今一一应验,本就算不上意外。
她只是,不甘。为她父亲,还有无辜枉死之人。
“其实我怕会走错路的,不是阿炎......而是我。”开口时已有了细微的哽咽,却仍旧在竭力忍着,难受地补充道,“无论真相如何,我都应当坚守正道,父亲也期盼我如此。可是,将军......”
她突然抬起眼,眸色惶然清幽,似是在求救,刺得赵破奴心脏一窒。
“我好恨。”她松开紧咬着的唇,急促道,“父亲一生戎马,为国为民。到底为何,为何我苏家要落得如此下场?将军,我该如何做才能不恨,才能......”
“你什么也不必做。”语气沉若击缶,果断地打断她,“本就该恨,因此恨也无妨。”
苏念奴身躯微微战栗了一下,在他的注视下陡然垂头。
她抖着齿,身体在发凉,无声颤抖。
赵破奴知道她在哭。
他一直知道面前的女子心中对大魏有更崇高的信仰。
如此丑陋的,不堪的斗争,连阿炎也为之厌恶,在她眼中定然也是如此。
若是可以,他希望苏念奴一生不接触这些腌臜之事。他只盼眼前人若明月,若清风,纯粹干净,不沾凡尘一切脏污。
“可我不想成为父亲所耻之人。”苏念奴低声啜泣,难受地回答。
她与阿炎说的道理,同样也是对自己说的。
她自幼便明白何为正道,却不曾知道,原来坚守正道是这样难。
赵破奴微微抿唇,双眼垂下看她乌黑的发顶,神色柔软了下来,低喃道:“怎会。”
她如此坚韧,正直,心有天下,镇国公只会以她为傲。
此刻她尚哭得梨花带雨,怕自己出丑而不敢仰面看他。
赵破奴却勾起她的脸,仔细为她擦拭着泪痕。看着她水盈的眼眸与微红的鼻头,脸上尽是茫然,心中很是怜惜。
他下意识俯身,轻轻吻了她尚淌泪的眼皮:“你做的很好。自镇国公离世至今,一直很好。”
苏念奴鼻头一酸,眼泪又落了下来。
赵破奴怜惜地微叹一声,没有再开口。手微微拍着她纤薄的背脊,动作轻柔地安抚她的情绪,缓慢又柔情。
直至怀中人情绪渐渐稳定后,才微微松开她。
“有没有姑娘说过,将军很会说话。”苏念奴抹着眼泪,低声道。
这不是她第一回有这种想法。
自与他相遇,每当那根紧绷的弦几欲折断时,他总能一语中的地,令她重新鼓起勇气前进。
但这些赵破奴自然不自知。
他有些莫名地垂眸看她,一向坚硬的内心已然被她的眼泪泡软了,自惭形秽:“我若非嘴拙,你又怎会哭?”
若她心仪的是谢少卿,或许如今就不会这般哭泣。
嗅着面前人衣衫熏出的沉香,苏念奴泛着浅红的双眸眨了眨。
回想起顾净言的话,她微微直起身子,决心不允他再妄自菲薄。
“将军,你可读过诗经?”她行至书架处,兀自寻起书来。
她是见识过赵破奴的书架的,除却兵书战策便是些兵器谱,冷硬得令人不忍直视。
赵破奴望着她的背影,手心蜷了蜷,并没有答。
他确实学识浅薄,但并不想在她面前暴露。
苏念奴不知他这些心思,寻着书后翻了一阵才递到他面前。
展开的书页,仅有短短的诗歌。
是赵破奴熟悉,却又不熟悉的一首。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他皱着眉,越往下读越是迷茫。他非君子,为何要赠此诗予他?
心中擦过一个荒唐的念头,他猛然抬眼看向苏念奴。
她正笑意盈盈,方才悲恸的泪水残余在她如镜的水眸,亮得他心头发痒。
他手指划过书籍,落在了介怀已久的二字上。
“在你眼中,我是君子?”他哑着声线,嘶哑地低声问道。
他一个乞儿将军,在边关常年饮血杀敌,何以配得上与君子这般温润的赞词搭得上边。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将军有美德,自然是君子。”苏念奴语气轻快地答,又微微顿了顿,“不过,此君子非彼君子。”
她面含戏谑地仰头,轻盈地上前一步,速度极快地踮起了脚,仰着纤细的颈脖,飞快地亲了一下赵破奴的唇。
“是我喜欢将军,遂敬你为君子。”她搂着他肩脖,喷薄的气息近得瞬间撩热了赵破奴的肌肤,“将军呢?我可有资格做将军的静女?”
赵破奴不懂她口中说的静女何意。他只知道任是再强大的自制力,恐怕也不能抵抗苏念奴此刻的模样。
温软的唇张张合合,带着试探地靠近,在咫尺交换着两人的呼吸,分明才相贴片刻,却比京中人人痴迷的五石散还令赵破奴着迷。
她就在眼前,潮红着脸,似有贪恋,更在期待着他的回应。
唇上尚有她的潮湿香气,耳边还有她真挚的轻语。萦绕鼻息与脑海之中,挥之不散。
一贯硬朗冷淡的脸难得扬起唇角,赵破奴闷声笑了。
原来那令他钻心在意的人,从不是谢珩钰,是他自己。
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情感被全然勾起,彷如一点星火燎过广阔草原,汹涌而浓烈的点亮了他的眼眸。
于是一只大手揽过她的颈脖,迫使她仰面,迎上了滚烫的唇。
比起此前每回暴烈地动作,今日赵破奴明显要温柔了许多。或者说是要克制得多。
但分明是和风细雨地细吻,颈后的手却紧紧不放。
他的手宽大滚烫,擒着她的脑袋往上托时并未用什么力气,反而是细心地弓腰去将就面前的娇柔身躯。唇齿相贴时的温热与柔软,细细地安抚着她残留的哀伤,徒留丝丝的甜,没入了苏念奴的心口。
她在怔愣一瞬后也顺从地昂首去攀附着他的高度,弯起眉眼微微咬了他一口。
赵破奴察觉她的笑意,空出的手不由环过她的纤腰,加深了这一吻。直至感觉苏念奴喘不过气地推拒才不舍地把人松开。
“不难过了?”他最终克制地摸了摸她的脸,柔声问。
若然有心思调戏自己,想来是已经不难受了。
“嗯。”苏念奴松开手,语气轻快了一些,“我要为父亲翻案,洗清苏家冤罪。为大魏肃清奸佞才是正经事,实在不该伤春悲秋。”
她说此话时神色已从悲恸转为坚定,与方才悲伤仓惶的模样截然不同。
此时遥处传来城南佛寺的钟声。
沉闷宏远,一声又一声。
两人往外看去,一同步出了屋外。
站在廊檐之下,絮絮细雪纷纷而下,如钩的新月在弥霰雪色中若隐若现。
苏念奴轻轻呼出一口气,伸手握住了赵破奴干燥而滚烫的手掌。
“新岁到了。”她侧头看向他,在晦暗灯色下面容如春,笑得娇俏而放纵,“盼你我年年岁岁,共度此时。”
过往在平陵的每个新岁,赵破奴都在独自望月。
这一回也并无不同。
此刻他的双眼只望着苏念奴,粗糙的手掌感受着她的温凉,微微回握住她。
“好。年年岁岁,共度此时。”
此时阿炎正巧回府得了元叔通报来庭院取新衣,见他们一脸严肃,不由疑惑:“这是怎么了?”
赵破奴看了一眼在沉思的苏念奴,没有答话。
“我现在去信一封,你亲自转交给阿沐。”他率先开口,取过信笺便埋头书写。
阿炎有些惊讶,坐下细问方才发生了何事。
“我自官奴所带回来那女子,是前户部侍郎季琼之女季姝。”他的语气微沉,缓声解释道,“前些日子,他因贪墨被检举而判了死罪。家中男子充军,女子入奴。但季姝方才说,他是冤枉的。”
阿炎微怔,这罪状与手段,也太相熟了。
苏念奴在旁,微微叹了口气:“季琼是高巍门生,此前与我有个几次接触。他为人正直,在京中素有清廉之誉,不似是贪墨之人。”
“季琼发现大魏境内有大量人口贩卖,私呈奏章被当场截下后,户部尚书为掩藏此事而栽赃他贪墨。而且经季琼细查,近几月贩卖的位置,集中在雁北。”
阿炎心头一跳,错愕地抬头望向赵破奴。
“季姝手中有他行刑前给的线索,需要亲自去一趟雁北。明日你亲自护送她追上阿沐,让她扮作侍女同行。”赵破奴吩咐道。
突如其来的消息砸得阿炎脑袋有些发懵,他下意识点了点头,又不禁问道:“那季姝可信得过?雁北人口尚且充盈,地势偏僻,贩卖人口至雁北也未必有人买的......那季姝,或许只是想寻个理由离开洛京,她在官奴所失踪,肯定是不敢留在京中的。”
“她若只是要离开洛京,大可直接寻求帮助。”赵破奴见他未曾深思,只好引导道,“此事关联甚大,她不可能胡诌。”
直到此时,他与苏念奴方明白她为何会三番四次追问他们何时离京。
“可无缘无故的,为何要在雁北进行人口买卖?”阿炎不解地问,“雁北今年军中尚且不够粮草,还是平陵分......”
他语气渐渐缓了下来,心中凝起了一个极其荒唐的想法,骇然地下意识望向赵破奴。
以雁北的条件,必然是无法骤然接纳这样多人口汇入的。能接纳这样多人口,自然也需要更多的粮草......
赵破奴沉下眼眉,一字一句地答:“韩王勾结边境将领杀害两郡太守,私拥郡兵,豢养私军,以谋政变。”
惊人之语在屋内乍起,如平地惊雷,吓得风声顿消。
皇子串通边军构陷太守,私自拥兵,意图谋反,足以震动大魏朝野。
整个谋局一直就如一座空中之城,被一团又一团的云雾托举中悬,无法落地。而季姝的证词,是一把拨云扇,足够看清韩王所谋为何。
阿炎哪怕再愚钝,也该反应过来其中曲折。
得知此去所面临的一切,他不由抿了抿发干的唇,抬眸时神色有些迷惘:“他们祸害忠良,勾结外敌,就是为了宫里那个位置吗?”
苏念奴知他心性未定,平日又极易想偏一处去,遂缓声道:“奸佞当道,则祸乱四起,民不聊生。有此一日,父亲绝不会是最后一个被污蔑的忠臣。”
“可又如何?你的父亲已经死了,大魏朝堂如此污秽,我们不过是杯水车薪......”
“父亲,陈逊将军,宋侍郎,季侍郎皆是忠直之臣,他们停在与其挣搏的半途,却并非意味着失败。”苏念奴猝然打断他,语气隐隐有些急促,“他们之后,有你我,有将军,有谢少卿,有高令茹。若是因此怯懦,质疑,不愿坚守,你我当以何种姿态面对为此死于半途之人?”
屋内一时静了,猎猎冬风入屋,呼啸而起,刮得灯芯明明灭灭。
“此事,还需与太子通气。”赵破奴在沉默中缓声开口。
正如苏念奴所言,算上季琼,这已是第四个被陷害殒命的朝中重臣,他们绝不可再贸然行动。
阿炎垂眸,良久之后抿了抿唇,低声问:“将军,太子他......真的会是明君吗?这大魏,与野蛮厮杀屠戮的关外,真的有所不同吗?”
他垂顺的眼睫落下淡淡的阴影,在幽暗灯色之下带着凄然的不确定。
赵破奴冷着面,正欲开口就被苏念奴扯住了衣袖。
他垂眉看着她捏得发白的指节,顺从地闭上了嘴。
“至少,是比韩王好的明君。”热茶缭绕的烟雾尽散,她的语气越发轻盈:“古今正邪相博,何曾停息过一瞬?大魏忠良之士甚多,前赴后继以求四海清明,百姓安乐,此为天下大道。阿炎,坚守正道,方得始终。”
她的声音缓和温柔,却偏偏掷地有声。
分明就在眼前说着话,阿炎却自惭形秽,似在遥处窥得了半截月光。
。
因骤然所得的消息,阿炎最终还是没能留下守岁,而是一言不发地收了赵破奴的信,便离了苏念奴的庭院去收拾行装。
苏念奴看着他的背影,松开了赵破奴的衣袖,轻声道:“抱歉,我不该抢将军话的。”
看着她冷静的面色,赵破奴有些不忍地摸了摸她脸颊:“无碍。”
苏念奴神色似笑未笑:“阿炎所言其实并没有错。或许大魏自诩高尚于蛮夷,实际也无甚不同......我只是,怕他走错了路。”
“他不会。”赵破奴答道,“倒是你......可是在难过?”
苏念奴微微一怔。
“既然难过,就不必勉强。”赵破奴手指轻轻抹过她的眼尾,清澈分明的眼眸分明带着浓重的郁色,却偏偏要佯作无事。
泛在心底的波澜掀起巨浪,汹涌至眼眸生了水光,在赵破奴的细抚下几乎溢出眼眶。
苏念奴其实知道自己不该难过的。
她又不是未曾想过此种情况。如今一一应验,本就算不上意外。
她只是,不甘。为她父亲,还有无辜枉死之人。
“其实我怕会走错路的,不是阿炎......而是我。”开口时已有了细微的哽咽,却仍旧在竭力忍着,难受地补充道,“无论真相如何,我都应当坚守正道,父亲也期盼我如此。可是,将军......”
她突然抬起眼,眸色惶然清幽,似是在求救,刺得赵破奴心脏一窒。
“我好恨。”她松开紧咬着的唇,急促道,“父亲一生戎马,为国为民。到底为何,为何我苏家要落得如此下场?将军,我该如何做才能不恨,才能......”
“你什么也不必做。”语气沉若击缶,果断地打断她,“本就该恨,因此恨也无妨。”
苏念奴身躯微微战栗了一下,在他的注视下陡然垂头。
她抖着齿,身体在发凉,无声颤抖。
赵破奴知道她在哭。
他一直知道面前的女子心中对大魏有更崇高的信仰。
如此丑陋的,不堪的斗争,连阿炎也为之厌恶,在她眼中定然也是如此。
若是可以,他希望苏念奴一生不接触这些腌臜之事。他只盼眼前人若明月,若清风,纯粹干净,不沾凡尘一切脏污。
“可我不想成为父亲所耻之人。”苏念奴低声啜泣,难受地回答。
她与阿炎说的道理,同样也是对自己说的。
她自幼便明白何为正道,却不曾知道,原来坚守正道是这样难。
赵破奴微微抿唇,双眼垂下看她乌黑的发顶,神色柔软了下来,低喃道:“怎会。”
她如此坚韧,正直,心有天下,镇国公只会以她为傲。
此刻她尚哭得梨花带雨,怕自己出丑而不敢仰面看他。
赵破奴却勾起她的脸,仔细为她擦拭着泪痕。看着她水盈的眼眸与微红的鼻头,脸上尽是茫然,心中很是怜惜。
他下意识俯身,轻轻吻了她尚淌泪的眼皮:“你做的很好。自镇国公离世至今,一直很好。”
苏念奴鼻头一酸,眼泪又落了下来。
赵破奴怜惜地微叹一声,没有再开口。手微微拍着她纤薄的背脊,动作轻柔地安抚她的情绪,缓慢又柔情。
直至怀中人情绪渐渐稳定后,才微微松开她。
“有没有姑娘说过,将军很会说话。”苏念奴抹着眼泪,低声道。
这不是她第一回有这种想法。
自与他相遇,每当那根紧绷的弦几欲折断时,他总能一语中的地,令她重新鼓起勇气前进。
但这些赵破奴自然不自知。
他有些莫名地垂眸看她,一向坚硬的内心已然被她的眼泪泡软了,自惭形秽:“我若非嘴拙,你又怎会哭?”
若她心仪的是谢少卿,或许如今就不会这般哭泣。
嗅着面前人衣衫熏出的沉香,苏念奴泛着浅红的双眸眨了眨。
回想起顾净言的话,她微微直起身子,决心不允他再妄自菲薄。
“将军,你可读过诗经?”她行至书架处,兀自寻起书来。
她是见识过赵破奴的书架的,除却兵书战策便是些兵器谱,冷硬得令人不忍直视。
赵破奴望着她的背影,手心蜷了蜷,并没有答。
他确实学识浅薄,但并不想在她面前暴露。
苏念奴不知他这些心思,寻着书后翻了一阵才递到他面前。
展开的书页,仅有短短的诗歌。
是赵破奴熟悉,却又不熟悉的一首。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他皱着眉,越往下读越是迷茫。他非君子,为何要赠此诗予他?
心中擦过一个荒唐的念头,他猛然抬眼看向苏念奴。
她正笑意盈盈,方才悲恸的泪水残余在她如镜的水眸,亮得他心头发痒。
他手指划过书籍,落在了介怀已久的二字上。
“在你眼中,我是君子?”他哑着声线,嘶哑地低声问道。
他一个乞儿将军,在边关常年饮血杀敌,何以配得上与君子这般温润的赞词搭得上边。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将军有美德,自然是君子。”苏念奴语气轻快地答,又微微顿了顿,“不过,此君子非彼君子。”
她面含戏谑地仰头,轻盈地上前一步,速度极快地踮起了脚,仰着纤细的颈脖,飞快地亲了一下赵破奴的唇。
“是我喜欢将军,遂敬你为君子。”她搂着他肩脖,喷薄的气息近得瞬间撩热了赵破奴的肌肤,“将军呢?我可有资格做将军的静女?”
赵破奴不懂她口中说的静女何意。他只知道任是再强大的自制力,恐怕也不能抵抗苏念奴此刻的模样。
温软的唇张张合合,带着试探地靠近,在咫尺交换着两人的呼吸,分明才相贴片刻,却比京中人人痴迷的五石散还令赵破奴着迷。
她就在眼前,潮红着脸,似有贪恋,更在期待着他的回应。
唇上尚有她的潮湿香气,耳边还有她真挚的轻语。萦绕鼻息与脑海之中,挥之不散。
一贯硬朗冷淡的脸难得扬起唇角,赵破奴闷声笑了。
原来那令他钻心在意的人,从不是谢珩钰,是他自己。
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情感被全然勾起,彷如一点星火燎过广阔草原,汹涌而浓烈的点亮了他的眼眸。
于是一只大手揽过她的颈脖,迫使她仰面,迎上了滚烫的唇。
比起此前每回暴烈地动作,今日赵破奴明显要温柔了许多。或者说是要克制得多。
但分明是和风细雨地细吻,颈后的手却紧紧不放。
他的手宽大滚烫,擒着她的脑袋往上托时并未用什么力气,反而是细心地弓腰去将就面前的娇柔身躯。唇齿相贴时的温热与柔软,细细地安抚着她残留的哀伤,徒留丝丝的甜,没入了苏念奴的心口。
她在怔愣一瞬后也顺从地昂首去攀附着他的高度,弯起眉眼微微咬了他一口。
赵破奴察觉她的笑意,空出的手不由环过她的纤腰,加深了这一吻。直至感觉苏念奴喘不过气地推拒才不舍地把人松开。
“不难过了?”他最终克制地摸了摸她的脸,柔声问。
若然有心思调戏自己,想来是已经不难受了。
“嗯。”苏念奴松开手,语气轻快了一些,“我要为父亲翻案,洗清苏家冤罪。为大魏肃清奸佞才是正经事,实在不该伤春悲秋。”
她说此话时神色已从悲恸转为坚定,与方才悲伤仓惶的模样截然不同。
此时遥处传来城南佛寺的钟声。
沉闷宏远,一声又一声。
两人往外看去,一同步出了屋外。
站在廊檐之下,絮絮细雪纷纷而下,如钩的新月在弥霰雪色中若隐若现。
苏念奴轻轻呼出一口气,伸手握住了赵破奴干燥而滚烫的手掌。
“新岁到了。”她侧头看向他,在晦暗灯色下面容如春,笑得娇俏而放纵,“盼你我年年岁岁,共度此时。”
过往在平陵的每个新岁,赵破奴都在独自望月。
这一回也并无不同。
此刻他的双眼只望着苏念奴,粗糙的手掌感受着她的温凉,微微回握住她。
“好。年年岁岁,共度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