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0 章
过下了一夜的雪后,洛京的天色便眼见天晴了起来。
顾净言知道苏念奴心中对苏家案子焦急,也不曾好好休息。
她在平陵做惯斥候,对西戎人之物最是熟悉。在辨别了三日后,终于一脸凝重地带着结论寻赵破奴复命。
赵破奴得了消息第一时间便直接带着人去了苏念奴的庭院。
此时苏念奴正坐在廊檐下,见了他眉色微微扬起,起身相迎。
远远看去,暖阳东照,她含笑的语气却比雕窗外的日光更暖,照得赵破奴整颗心化作一滩春水,毫无办法抵抗。
她提起裙摆朝他走去,被北风吹红的一张小脸素净简单,在乌发上银簪紫珠映衬下,美得动魄惊心。
自他送出这簪子,苏念奴就不曾换过首饰。
“将军。”她轻声叫唤,眼里透出些许雀跃来,把赵破奴的心思转回了现实。
“屋外风大,怎坐在此处。”见她纤薄的身子连披风没有,眉心不由跳了跳。
踏下台阶的脚停在半空,霎时笑意更深了。
苏念奴看了一眼摇雨,示意她收拾廊檐的物品,自己拉着人入了屋。
跟在身后的顾净言眨了眨眼,进屋直言道:“镇国公的案件,我得了新线索。”
苏念奴脚步一顿,脸上的笑缓缓落了下来,变得沉静。
赵破奴捏了捏她袖下的手,并未说话。
“那封书信,印的确是浑邪王大印。”话方一出便令苏念奴的心猛然一窒,顾净言直接取了证据摆在两人面前,缓声补充道,“但信中并无镇国公信印,也并无任何言语痕迹表明是传与镇国公的信。只是谢少卿查验过回信字迹,确实像是镇国公字迹。”
苏念奴接过信,神色凝重地看了一遍,唇齿微启:“确实......但京中能人众多,字迹是能够模仿的。”
她的面色微微发白,轻声辩驳。
“谢少卿已经在查了。”顾净言点点头,见她如此便宽慰道,“你不必担忧,只是因有了些许进展,我特地来与你说一声。”
苏念奴微微抿唇,明白了她的好意,低声道谢。
“不必如此。”顾净言摆摆手,“既是兄长信了你,我自然也会信你。我们也想早日查出真相,为义父寻出真凶。”
她语气洒脱豪爽,恣意的模样与洛京的姑娘有着别样的不同。苏念奴望着她眼下生动嫣然的红痣,微微敛起眸。
这样的姑娘确实不是困囿洛京能生长出来的,于她而言这里应当更像束缚高飞的绳索。
“若通讯文书是真,且与镇国公无关,便证明朝中尚有勾结西戎之人。”赵破奴并未察觉她此刻细微的心思,心中考量着更重要之事。
顾净言一时并未理解两者有何关联,但还是应了下来。
“将军,难道你怀疑......”苏念奴蹙眉,震惊地望向他。
赵破奴点头,印证了她的想法:“若此事真与周涣有关,雁北只怕会为浑厄邑攻魏大开方便之门。事关边境安危,马虎不得。”
两人皆是微凛,面容变得极其凝重。
在沉吟了一阵后,赵破奴便下了决定:“我立即动身回平陵。”
西戎人极少在寒冬侵境,但如今浑厄邑兄长正被拘于平陵,若是他陡然发难,栽赃其兄与大魏勾结杀害浑邪王,便有了借口立马发兵。
京中人不了解浑厄邑的脾性,但赵破奴很清楚。
浑厄邑虎视眈眈大魏多年,性子凶猛阴邪,最善计谋。日常行兵陡邪,不顾死生,绝非善类。
寒冬侵境虽可行性低,却也并非毫无可能。
以父亲之死,其一栽赃兄长与大魏勾结谋害父王,其二集合部中势力攻打边境,如此一箭双雕,实现铲除政敌与攻打大魏的目的。哪怕无功而返,也会令他坐实自己的王位。
此举百利而无一害,于浑厄邑而言是无法拒绝的诱惑。
“我这就去军中整顿兵务,与兄长回去。”顾净言深知此事的重要性,当即反应了过来。
“不。”赵破奴摇头阻止了他,“你留在京中,继续协助谢少卿调查镇国公一案。”
顾净言微怔,眨了眨,不曾反应过来。
“刑部的案宗,还需你复原送回去。”赵破奴提醒道,“何况此前已让阿沐安排了平陵的工事,如今回去只是以防万一,不必担忧。”
顾净言撇了下嘴,虽没有反驳但明显是不认同。
她当然知道各种道理,只是......此前赵破奴上战场,她不是身在平陵便是陪着一同出战,还未曾试过与他距离如此遥远。
苏念奴并不懂战事,站在一旁沉默着,犹豫了一阵方开口:“我欲再去见宋初曦一面。”
兄妹两人皆是微顿,诡异地沉默了一瞬,转头看向她。
苏念奴对两人突兀地变化恍若未闻,只是抬起眼认真道:“她必然知道父亲手上有什么,我不能放任她这样离开洛京。”
此前她便说过,年后会离京,与此处从此一刀两断。若是让她如愿,那么这生只怕再也难寻。
苏念奴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哪怕她心知宋初曦说话并不好听。
提起此人,赵破奴心中便涌起她惹苏念奴在众人面前狼狈伏在廊檐下干呕的夜晚。
他对宋初曦有许多不满,并不愿再让苏念奴去见她。
同样的,还有顾净言亦是。能对着苏念奴口出恶言之人,若是认出了顾净言的身份,只怕更是口无遮拦。
欲要阻拦苏念奴的话正要说出口,竟被顾净言直接打断:“我与你同去。”
此话一出,不仅是赵破奴,连苏念奴也怔在了原地。
顾净言抿了抿干涩的唇,补充道:“我想去见她一面。”
她这些日子虽看着鸵鸟埋沙,私下并没有少查宋初曦。
越是了解这些年宋初曦在洛京的生活,她便越是愧疚。当年被亲人舍弃的恨皆因这一切成为齑粉,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她一直想寻个机会与宋初曦见一面,即便被她所恨也不要紧。她想知道更多关于自己亲人的过去,也想知道关于她,这些年佯作他人的委屈。
顾净言认为这些她都应当知道。自清楚了自己身世那刻,这颗种子就埋下。
只是直到如今,她才鼓起了勇气去面对这一切。
喧嚣的寒风敲窗,比之以往更甚。
新岁过后,第一场积重的暴风雪,即将要到来。
。
因要回边境,赵破奴近日皆宿在了西军营中整顿军务。
苏念奴心中记挂着宋初曦,为了在他离京前能得出新的消息,便差人给宋初曦送了封信,约她在广仙楼最后见一面。
顾净言跟着她上了马车,神色有些忐忑地看着她:“你不好奇我为何要去见她?”
她认为苏念奴应当是有许多事情想问的。
苏念奴看了她一眼,并未点破,只是轻声提点了一句,“你为何要见她自有你的道理。只是她性情古怪,说话颇为逆耳,我怕你会难过。”
顾净言紧了紧腰脊,语气不甚明朗地含糊道:“不要紧的。倒是你,若是身体不适莫要逞强。兄长与我说了,她上回惹恼了你的。”
苏念奴看着她敛下的眉目,回想着赵破奴一脸紧张欲要同去却被拒绝的面色,不免发笑。她弯了弯唇角,答道:“可巧,他也与我说,需多照拂顾姑娘。”
此话倒是骗她的,但苏念奴昨日是窥见了赵破奴对此的担忧的。
顾净言一愣,与她四目双对方反应过来此话何意。直至此刻,她才在恍惚中明白,自己与眼前姑娘的关系。
她轻轻眨了眨眼睫,伸过手去拉她的。
因身体虚弱,苏念奴的手并不似她的那般滚烫,微微的温凉。指节处处分明,拢在手心又柔软若无骨。
看着清冷冷又坚硬的,怎就如此柔软?这人真是,每处都像极了她的性情。
“你不该叫我顾姑娘了。”顾净言为她捂了捂手,身躯主动凑近了一些,面上盈亮的模样如春初绽,眉眼晏晏,红痣晶莹,语气亲昵,“念奴姐姐。”
苏念奴被她突如其来地亲近吓愣了神,又因她一句戏谑的话而引得唇角欲扬未扬,忍了一阵后方轻轻回握着她的手,轻声道:“净言。”
顾净言见她如此落落大方的模样,认为这“嫂嫂”实在是越看越对她的口味。
她为人洒脱干脆,素来不喜洛京男女稠糊的气氛,也很是不喜兄长对她时畏首畏尾的模样。因此她很是清楚,若是苏念奴如旁的女儿家般等着兄长主动,恐怕这生也只能就此错过。
所幸,因为苏念奴勇于向前一步,才避免了她家兄长孤独终生。
苏念奴并不知她脑中有这些稀奇古怪的心思,只是有些悦然于被她所认可。
毕竟她如今身份依然尴尬,能不被他们所憎已属不易,更不敢奢求能得他们谅解。因此她在喊了顾净言的名字后,微微顿了顿又补充道:“多谢。”
顾净言想了一阵方明白她这是何意,不由扬眉笑起来:“我只是不愿兄长抱憾罢了。”
苏念奴不解。
“他是只闷驴,许多心事不欲告知你。”她调皮地凑近到苏念奴耳边,“当年你赠他的钱袋,在当初传来镇国公是谋害义父凶手时曾被他丢下过城墙。后来又瞒着我偷偷寻了回来,可惜被大漠的野狼撕得破烂不堪,如今每日藏在腰封处,贴身带着。”
苏念奴听得神色发怔,甚至有些想不起自己当初何时赠过他钱袋。
“他那时答应过我要忘了你的。”顾净言嘟囔着,欲把这些年一个人守着的关于兄长的秘密皆抖落个干净,“可转头上战场却连命也不要了,被抬回来时昏迷高烧也不忘叨念你。若非如此,我是不愿支持他回京救你的。因此你也不必谢我什么,于我而言,只要兄长心仪你,你亦同样心仪兄长,便是最好的结局。”
她甚至暗地里想过,她得寻个法子帮兄长一把,否则有朝一日镇国公一案被平反,以他闷驴一样的性子,怕是真要与苏念奴再次划清界限,日后两不相干。
苏念奴听着她的话,手指勾着腰间玉佩的手越握越紧。
当真是个呆瓜。
喉结溢出的痕痒令她紧了喉舌,不由掀开了帷幔,欲吹散被顾净言引起的鼓噪的心跳。
及目正巧看见了近日欲去之地,她垂眼细细摸了一下握着的白玉,扬声吩咐:“停车。”
顾净言知道苏念奴心中对苏家案子焦急,也不曾好好休息。
她在平陵做惯斥候,对西戎人之物最是熟悉。在辨别了三日后,终于一脸凝重地带着结论寻赵破奴复命。
赵破奴得了消息第一时间便直接带着人去了苏念奴的庭院。
此时苏念奴正坐在廊檐下,见了他眉色微微扬起,起身相迎。
远远看去,暖阳东照,她含笑的语气却比雕窗外的日光更暖,照得赵破奴整颗心化作一滩春水,毫无办法抵抗。
她提起裙摆朝他走去,被北风吹红的一张小脸素净简单,在乌发上银簪紫珠映衬下,美得动魄惊心。
自他送出这簪子,苏念奴就不曾换过首饰。
“将军。”她轻声叫唤,眼里透出些许雀跃来,把赵破奴的心思转回了现实。
“屋外风大,怎坐在此处。”见她纤薄的身子连披风没有,眉心不由跳了跳。
踏下台阶的脚停在半空,霎时笑意更深了。
苏念奴看了一眼摇雨,示意她收拾廊檐的物品,自己拉着人入了屋。
跟在身后的顾净言眨了眨眼,进屋直言道:“镇国公的案件,我得了新线索。”
苏念奴脚步一顿,脸上的笑缓缓落了下来,变得沉静。
赵破奴捏了捏她袖下的手,并未说话。
“那封书信,印的确是浑邪王大印。”话方一出便令苏念奴的心猛然一窒,顾净言直接取了证据摆在两人面前,缓声补充道,“但信中并无镇国公信印,也并无任何言语痕迹表明是传与镇国公的信。只是谢少卿查验过回信字迹,确实像是镇国公字迹。”
苏念奴接过信,神色凝重地看了一遍,唇齿微启:“确实......但京中能人众多,字迹是能够模仿的。”
她的面色微微发白,轻声辩驳。
“谢少卿已经在查了。”顾净言点点头,见她如此便宽慰道,“你不必担忧,只是因有了些许进展,我特地来与你说一声。”
苏念奴微微抿唇,明白了她的好意,低声道谢。
“不必如此。”顾净言摆摆手,“既是兄长信了你,我自然也会信你。我们也想早日查出真相,为义父寻出真凶。”
她语气洒脱豪爽,恣意的模样与洛京的姑娘有着别样的不同。苏念奴望着她眼下生动嫣然的红痣,微微敛起眸。
这样的姑娘确实不是困囿洛京能生长出来的,于她而言这里应当更像束缚高飞的绳索。
“若通讯文书是真,且与镇国公无关,便证明朝中尚有勾结西戎之人。”赵破奴并未察觉她此刻细微的心思,心中考量着更重要之事。
顾净言一时并未理解两者有何关联,但还是应了下来。
“将军,难道你怀疑......”苏念奴蹙眉,震惊地望向他。
赵破奴点头,印证了她的想法:“若此事真与周涣有关,雁北只怕会为浑厄邑攻魏大开方便之门。事关边境安危,马虎不得。”
两人皆是微凛,面容变得极其凝重。
在沉吟了一阵后,赵破奴便下了决定:“我立即动身回平陵。”
西戎人极少在寒冬侵境,但如今浑厄邑兄长正被拘于平陵,若是他陡然发难,栽赃其兄与大魏勾结杀害浑邪王,便有了借口立马发兵。
京中人不了解浑厄邑的脾性,但赵破奴很清楚。
浑厄邑虎视眈眈大魏多年,性子凶猛阴邪,最善计谋。日常行兵陡邪,不顾死生,绝非善类。
寒冬侵境虽可行性低,却也并非毫无可能。
以父亲之死,其一栽赃兄长与大魏勾结谋害父王,其二集合部中势力攻打边境,如此一箭双雕,实现铲除政敌与攻打大魏的目的。哪怕无功而返,也会令他坐实自己的王位。
此举百利而无一害,于浑厄邑而言是无法拒绝的诱惑。
“我这就去军中整顿兵务,与兄长回去。”顾净言深知此事的重要性,当即反应了过来。
“不。”赵破奴摇头阻止了他,“你留在京中,继续协助谢少卿调查镇国公一案。”
顾净言微怔,眨了眨,不曾反应过来。
“刑部的案宗,还需你复原送回去。”赵破奴提醒道,“何况此前已让阿沐安排了平陵的工事,如今回去只是以防万一,不必担忧。”
顾净言撇了下嘴,虽没有反驳但明显是不认同。
她当然知道各种道理,只是......此前赵破奴上战场,她不是身在平陵便是陪着一同出战,还未曾试过与他距离如此遥远。
苏念奴并不懂战事,站在一旁沉默着,犹豫了一阵方开口:“我欲再去见宋初曦一面。”
兄妹两人皆是微顿,诡异地沉默了一瞬,转头看向她。
苏念奴对两人突兀地变化恍若未闻,只是抬起眼认真道:“她必然知道父亲手上有什么,我不能放任她这样离开洛京。”
此前她便说过,年后会离京,与此处从此一刀两断。若是让她如愿,那么这生只怕再也难寻。
苏念奴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哪怕她心知宋初曦说话并不好听。
提起此人,赵破奴心中便涌起她惹苏念奴在众人面前狼狈伏在廊檐下干呕的夜晚。
他对宋初曦有许多不满,并不愿再让苏念奴去见她。
同样的,还有顾净言亦是。能对着苏念奴口出恶言之人,若是认出了顾净言的身份,只怕更是口无遮拦。
欲要阻拦苏念奴的话正要说出口,竟被顾净言直接打断:“我与你同去。”
此话一出,不仅是赵破奴,连苏念奴也怔在了原地。
顾净言抿了抿干涩的唇,补充道:“我想去见她一面。”
她这些日子虽看着鸵鸟埋沙,私下并没有少查宋初曦。
越是了解这些年宋初曦在洛京的生活,她便越是愧疚。当年被亲人舍弃的恨皆因这一切成为齑粉,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她一直想寻个机会与宋初曦见一面,即便被她所恨也不要紧。她想知道更多关于自己亲人的过去,也想知道关于她,这些年佯作他人的委屈。
顾净言认为这些她都应当知道。自清楚了自己身世那刻,这颗种子就埋下。
只是直到如今,她才鼓起了勇气去面对这一切。
喧嚣的寒风敲窗,比之以往更甚。
新岁过后,第一场积重的暴风雪,即将要到来。
。
因要回边境,赵破奴近日皆宿在了西军营中整顿军务。
苏念奴心中记挂着宋初曦,为了在他离京前能得出新的消息,便差人给宋初曦送了封信,约她在广仙楼最后见一面。
顾净言跟着她上了马车,神色有些忐忑地看着她:“你不好奇我为何要去见她?”
她认为苏念奴应当是有许多事情想问的。
苏念奴看了她一眼,并未点破,只是轻声提点了一句,“你为何要见她自有你的道理。只是她性情古怪,说话颇为逆耳,我怕你会难过。”
顾净言紧了紧腰脊,语气不甚明朗地含糊道:“不要紧的。倒是你,若是身体不适莫要逞强。兄长与我说了,她上回惹恼了你的。”
苏念奴看着她敛下的眉目,回想着赵破奴一脸紧张欲要同去却被拒绝的面色,不免发笑。她弯了弯唇角,答道:“可巧,他也与我说,需多照拂顾姑娘。”
此话倒是骗她的,但苏念奴昨日是窥见了赵破奴对此的担忧的。
顾净言一愣,与她四目双对方反应过来此话何意。直至此刻,她才在恍惚中明白,自己与眼前姑娘的关系。
她轻轻眨了眨眼睫,伸过手去拉她的。
因身体虚弱,苏念奴的手并不似她的那般滚烫,微微的温凉。指节处处分明,拢在手心又柔软若无骨。
看着清冷冷又坚硬的,怎就如此柔软?这人真是,每处都像极了她的性情。
“你不该叫我顾姑娘了。”顾净言为她捂了捂手,身躯主动凑近了一些,面上盈亮的模样如春初绽,眉眼晏晏,红痣晶莹,语气亲昵,“念奴姐姐。”
苏念奴被她突如其来地亲近吓愣了神,又因她一句戏谑的话而引得唇角欲扬未扬,忍了一阵后方轻轻回握着她的手,轻声道:“净言。”
顾净言见她如此落落大方的模样,认为这“嫂嫂”实在是越看越对她的口味。
她为人洒脱干脆,素来不喜洛京男女稠糊的气氛,也很是不喜兄长对她时畏首畏尾的模样。因此她很是清楚,若是苏念奴如旁的女儿家般等着兄长主动,恐怕这生也只能就此错过。
所幸,因为苏念奴勇于向前一步,才避免了她家兄长孤独终生。
苏念奴并不知她脑中有这些稀奇古怪的心思,只是有些悦然于被她所认可。
毕竟她如今身份依然尴尬,能不被他们所憎已属不易,更不敢奢求能得他们谅解。因此她在喊了顾净言的名字后,微微顿了顿又补充道:“多谢。”
顾净言想了一阵方明白她这是何意,不由扬眉笑起来:“我只是不愿兄长抱憾罢了。”
苏念奴不解。
“他是只闷驴,许多心事不欲告知你。”她调皮地凑近到苏念奴耳边,“当年你赠他的钱袋,在当初传来镇国公是谋害义父凶手时曾被他丢下过城墙。后来又瞒着我偷偷寻了回来,可惜被大漠的野狼撕得破烂不堪,如今每日藏在腰封处,贴身带着。”
苏念奴听得神色发怔,甚至有些想不起自己当初何时赠过他钱袋。
“他那时答应过我要忘了你的。”顾净言嘟囔着,欲把这些年一个人守着的关于兄长的秘密皆抖落个干净,“可转头上战场却连命也不要了,被抬回来时昏迷高烧也不忘叨念你。若非如此,我是不愿支持他回京救你的。因此你也不必谢我什么,于我而言,只要兄长心仪你,你亦同样心仪兄长,便是最好的结局。”
她甚至暗地里想过,她得寻个法子帮兄长一把,否则有朝一日镇国公一案被平反,以他闷驴一样的性子,怕是真要与苏念奴再次划清界限,日后两不相干。
苏念奴听着她的话,手指勾着腰间玉佩的手越握越紧。
当真是个呆瓜。
喉结溢出的痕痒令她紧了喉舌,不由掀开了帷幔,欲吹散被顾净言引起的鼓噪的心跳。
及目正巧看见了近日欲去之地,她垂眼细细摸了一下握着的白玉,扬声吩咐:“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