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雁定亲的消息传开了之后,大观园里的姑娘和丫鬟的反应不一,不过大部分还是祝贺雪雁。
“听说雪雁姑娘定了人家了,到底是哪家的?”这天,惜春和探春一起来到潇湘馆找林黛玉玩,看到雪雁和林黛玉正在荡秋千,一时兴起 ,便加入了进来。
一会儿你推我一下,一会儿我来推你。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户外的石桌上也早就名人摆满了各色小吃和茶水。
贾宝玉每天像打卡一样,必定会来潇湘馆造访。推开门,看见姑娘们正在游玩,他兴冲冲地跑过去,笑道:“林妹妹,三妹妹,四妹妹还有雪雁妹妹,你们都在荡秋千呀。带我一个。”
众人看到贾宝玉都笑了起来,探春笑道:“二哥哥,今日不用去上学吗?怎么有空来找我们。”
“学里的老太爷又病了,给我们放了一天假。特地寻林妹妹,结果发现你们都在这呢。”贾宝玉答道。然后,就坐在林黛玉身边,陪着林黛玉说笑。
众人正玩闹着,后来有小丫鬟通报,说袭人来了。雪雁一猜,就知道袭人是来找宝玉的。
“袭人来了,还不快去,肯定是来找你的,别让人家等急了。”探春听到小丫鬟的声音,和雪雁的想法一样,对贾宝玉打趣道。
贾宝玉听到探春的话,立刻转头看了看黛玉,看林黛玉没有什么反应,心里有些恼羞成怒。
等袭人进来的时候,对袭人的语气就不太好。“你来干什么?”贾宝玉道。
看着贾宝玉这样,袭人有点委屈,还是提醒道:“二爷,老爷回来了,听说你不在学堂,说要你立刻去书房找他呢。”
啊,贾宝玉大惊,好端端地老爷怎么会找他。贾宝玉是万分不愿,但是也不能不听他老子的话,只好唉声叹气地跟着袭人走了。
贾宝玉来到贾政的书房,发现贾环和贾兰已经先他一步来了。看着贾政面无表情的脸,心里暗叫不好。同时心里又有点庆幸,幸亏在他来之前,就已经吩咐书房外的茗烟,如果老爷要打他,就赶紧叫人去找老太太。
贾政望着堂下三个人,或畏惧,或懵懂,心中更是难过。今天,贾政上朝的时候,听到朝中都在议论如今江南水灾的事,这次水灾比皇帝及京中官员想象中的还要糟。
江南送到京城的八百里加急上写道:江南地区,连日大雨,势若倾盆,河水泛滥,山水涨发,淹没田地,崩塌房宇,死毙人畜。其中还用“市门风翻波浪阔,屋角人立鲸鲵长。”这样的句子来形容水灾后的凄凉景象。
既然出现水灾,那就必须面临着派谁救灾的问题。如今江南大灾,大灾又必有大疫,而且雨水尚未停息,此时前去不但要亲涉险境,说不定还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文武百官此时就像集体失了声一样,没有人敢去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这时候,沈彻站了出来,他主动请缨,愿作为钦差去往江南。皇帝大喜,觉得自己的看中的人,果然没错。不但封了他做钦差,还赐给他一把尚方宝剑,许他先斩后奏,还下旨,命江南一带的官员都要听他号令。
贾政看着意气风发,深得圣眷的沈彻,心里有一种浓浓的羡慕。沈彻,就是他理想中自己的样子,进士及第,受君重任,前途无量。
不得不说,虽然贾政是个“假正经”,但是人家也是有追求的。而自己则是贾代善上书赐官,到现在还只有五品官。贾政越想,越觉得自己失败。
但是,中国父母有一个通病,就是自己做不到,就是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找儿子孙子毛病,比找自己的毛病要让人好受很多。
所以,贾宝玉、贾环、贾兰三人都被贾政叫到了书房进行“挑刺”。
贾兰年纪尚小,又一向懂事,贾政也只是提醒他以后一定要刻苦读书,不要辜负祖宗的期望。
至于贾环和贾宝玉两个人,其实他更看重的还是贾宝玉。毕竟贾宝玉是他的嫡子,舅舅是王子腾,长得也更俊朗。说实话,贾政其实对贾宝玉的期望还是挺高的。
可惜,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看着贾宝玉畏畏缩缩的样子,又想到他平时吊儿郎当,无所事事的样子,心里更是生气。脸也变得铁青,拉的比驴还长。
像贾宝玉担心的那样,对于贾环,贾政只是阴阳怪气了几句,但是对于贾宝玉,他就像暴怒的霸王龙一样,朝着贾宝玉喷火。
然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贾宝玉只能关在家中读书了。
江南的水灾越来越严重,贾家不少在金陵的田地都被水淹了,江南的贾家族人派了好几回人来。连园子里的姑娘都听到了风声,只有贾宝玉一天天无忧无虑。
大齐的邸报业十分发达,上面不仅记载了朝廷大事,还有一些市井见闻,甚至商家还可以在上面打广告,就是占得篇幅不多。
而雪雁自从知道了邸报的存在之后,就爱上了看邸报。要知道古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有多慢,娱乐活动有多匮乏。要是男子,还可以斗鸡,打猎等。
平民女子倒是有机会走街串巷,对于像雪雁、林黛玉这样的贵族小姐,她们在享受富贵生活的同时,也如同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虽然闲适,但是无趣。
对于雪雁喜欢看邸报的行为,林黛玉曾经笑话她说,雪雁不该是女子,应该生作男子,倒时候,一定是一个关心民生的好官。不过,后来,林黛玉也被雪雁带着喜欢看邸报了。
早上,太阳刚刚露头,雪雁和林黛玉用完早膳之后,就一边消食,一边就邸报发表自己的建议。
自江南水灾出现,长达半个月的邸报都没有什么好消息。可是,自沈彻去了江南,江南的情况仿佛好了不少,雪雁看到了不少正面的消息。
特别是到了今天,邸报上竟然说,雨已经停了,水灾得到遏制。百姓的房屋大多都已经重建了,没有能力建造新房的百姓也已经得到朝廷的帮扶。
“看来这个沈彻沈大人还挺有能力的,去了没多久,竟然就解决了江南水灾一事。看来,回来之后,恐怕又要升官了。”雪雁一边嚼着嘴里的点心,一边对林黛玉说道。
“确实,这个沈大人既是个好官也是个能官,难怪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林黛玉符合道。
“姐姐,你知道吗?经过这次水灾,江南那边损失惨重,很多田地都被淹了。”说完,雪雁又压低了声音道:“听说这边府上,在金陵的地也损失了不少,我好几次,都看见二奶奶苦着一张脸,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钱不够用的事。”
林黛玉听了之后,思索道:“外祖母家祖籍在金陵,邸报上说,金陵也在这次受灾范围之内,我估摸着,应该损失了不少。不过,贾家家大业大,应该有不少积蓄,虽然有些损失,但是应该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雪雁却不赞同林黛玉的看法:“姐姐,这边府上是有钱,可你难道没算过吗?建这么一个大园子得花多少钱,没有上百万两银子,恐怕都打不住。贾家就是再有钱,这么一个院子修下来,还能剩多少,更何况这次又损失了这么一大笔。”
“可是,贾家又不只有江南那边有庄子,听说,他们大部分的庄子都在北方,损失一些应该不会伤及根本。”林黛玉继续说道。
因为林如海还在世,林黛玉不再像原著中所描述的那样完全寄居在贾府,所以,王熙凤也不好意思让一个时不时来住一阵的人,来帮她处理贾家的账目。原著中,王熙凤也从来没有叫过史湘云看账,也是一样的道理。
因此,林黛玉对贾家的财务状况没有原著中的那么清楚。两人发现谈论不出什么,所以,雪雁就开始跟林黛玉谈起了自己在皇宫里的见闻。
其实,雪雁和林黛玉说的都是只对了一半。贾家的庄子大部分在辽东,小部分在金陵。但是这次水灾,贾家确实也是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不过,这个损失主要不是庄子上带来的钱财损失,而是生意上的损失。
贾家满打满算有十几个庄子,但是在古代,靠天吃饭,庄子上的收成根本不足以支撑贾家的奢华排场。贾家最主要的收入,是来自于借贷和权钱交易。
这里就不得不提甄家,贾家和甄家来往广泛,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江南生意上的往来。
江南地区,工商业发达,贾家可以在此地把钱放出来,收取高额利息。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收取孝敬或者为人办事。身处江南的甄家就成为贾家“钱生钱”的关系网。
这次江南水灾,商业遭到打击,别说放贷了,甚至很多本钱都收不回来。皇上派的钦差在江南,江南的官员没人敢给贾家送钱。
贾家这段时间一直是只出不进,王熙凤又怎么能不急呢?
“听说雪雁姑娘定了人家了,到底是哪家的?”这天,惜春和探春一起来到潇湘馆找林黛玉玩,看到雪雁和林黛玉正在荡秋千,一时兴起 ,便加入了进来。
一会儿你推我一下,一会儿我来推你。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户外的石桌上也早就名人摆满了各色小吃和茶水。
贾宝玉每天像打卡一样,必定会来潇湘馆造访。推开门,看见姑娘们正在游玩,他兴冲冲地跑过去,笑道:“林妹妹,三妹妹,四妹妹还有雪雁妹妹,你们都在荡秋千呀。带我一个。”
众人看到贾宝玉都笑了起来,探春笑道:“二哥哥,今日不用去上学吗?怎么有空来找我们。”
“学里的老太爷又病了,给我们放了一天假。特地寻林妹妹,结果发现你们都在这呢。”贾宝玉答道。然后,就坐在林黛玉身边,陪着林黛玉说笑。
众人正玩闹着,后来有小丫鬟通报,说袭人来了。雪雁一猜,就知道袭人是来找宝玉的。
“袭人来了,还不快去,肯定是来找你的,别让人家等急了。”探春听到小丫鬟的声音,和雪雁的想法一样,对贾宝玉打趣道。
贾宝玉听到探春的话,立刻转头看了看黛玉,看林黛玉没有什么反应,心里有些恼羞成怒。
等袭人进来的时候,对袭人的语气就不太好。“你来干什么?”贾宝玉道。
看着贾宝玉这样,袭人有点委屈,还是提醒道:“二爷,老爷回来了,听说你不在学堂,说要你立刻去书房找他呢。”
啊,贾宝玉大惊,好端端地老爷怎么会找他。贾宝玉是万分不愿,但是也不能不听他老子的话,只好唉声叹气地跟着袭人走了。
贾宝玉来到贾政的书房,发现贾环和贾兰已经先他一步来了。看着贾政面无表情的脸,心里暗叫不好。同时心里又有点庆幸,幸亏在他来之前,就已经吩咐书房外的茗烟,如果老爷要打他,就赶紧叫人去找老太太。
贾政望着堂下三个人,或畏惧,或懵懂,心中更是难过。今天,贾政上朝的时候,听到朝中都在议论如今江南水灾的事,这次水灾比皇帝及京中官员想象中的还要糟。
江南送到京城的八百里加急上写道:江南地区,连日大雨,势若倾盆,河水泛滥,山水涨发,淹没田地,崩塌房宇,死毙人畜。其中还用“市门风翻波浪阔,屋角人立鲸鲵长。”这样的句子来形容水灾后的凄凉景象。
既然出现水灾,那就必须面临着派谁救灾的问题。如今江南大灾,大灾又必有大疫,而且雨水尚未停息,此时前去不但要亲涉险境,说不定还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文武百官此时就像集体失了声一样,没有人敢去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这时候,沈彻站了出来,他主动请缨,愿作为钦差去往江南。皇帝大喜,觉得自己的看中的人,果然没错。不但封了他做钦差,还赐给他一把尚方宝剑,许他先斩后奏,还下旨,命江南一带的官员都要听他号令。
贾政看着意气风发,深得圣眷的沈彻,心里有一种浓浓的羡慕。沈彻,就是他理想中自己的样子,进士及第,受君重任,前途无量。
不得不说,虽然贾政是个“假正经”,但是人家也是有追求的。而自己则是贾代善上书赐官,到现在还只有五品官。贾政越想,越觉得自己失败。
但是,中国父母有一个通病,就是自己做不到,就是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找儿子孙子毛病,比找自己的毛病要让人好受很多。
所以,贾宝玉、贾环、贾兰三人都被贾政叫到了书房进行“挑刺”。
贾兰年纪尚小,又一向懂事,贾政也只是提醒他以后一定要刻苦读书,不要辜负祖宗的期望。
至于贾环和贾宝玉两个人,其实他更看重的还是贾宝玉。毕竟贾宝玉是他的嫡子,舅舅是王子腾,长得也更俊朗。说实话,贾政其实对贾宝玉的期望还是挺高的。
可惜,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看着贾宝玉畏畏缩缩的样子,又想到他平时吊儿郎当,无所事事的样子,心里更是生气。脸也变得铁青,拉的比驴还长。
像贾宝玉担心的那样,对于贾环,贾政只是阴阳怪气了几句,但是对于贾宝玉,他就像暴怒的霸王龙一样,朝着贾宝玉喷火。
然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贾宝玉只能关在家中读书了。
江南的水灾越来越严重,贾家不少在金陵的田地都被水淹了,江南的贾家族人派了好几回人来。连园子里的姑娘都听到了风声,只有贾宝玉一天天无忧无虑。
大齐的邸报业十分发达,上面不仅记载了朝廷大事,还有一些市井见闻,甚至商家还可以在上面打广告,就是占得篇幅不多。
而雪雁自从知道了邸报的存在之后,就爱上了看邸报。要知道古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有多慢,娱乐活动有多匮乏。要是男子,还可以斗鸡,打猎等。
平民女子倒是有机会走街串巷,对于像雪雁、林黛玉这样的贵族小姐,她们在享受富贵生活的同时,也如同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虽然闲适,但是无趣。
对于雪雁喜欢看邸报的行为,林黛玉曾经笑话她说,雪雁不该是女子,应该生作男子,倒时候,一定是一个关心民生的好官。不过,后来,林黛玉也被雪雁带着喜欢看邸报了。
早上,太阳刚刚露头,雪雁和林黛玉用完早膳之后,就一边消食,一边就邸报发表自己的建议。
自江南水灾出现,长达半个月的邸报都没有什么好消息。可是,自沈彻去了江南,江南的情况仿佛好了不少,雪雁看到了不少正面的消息。
特别是到了今天,邸报上竟然说,雨已经停了,水灾得到遏制。百姓的房屋大多都已经重建了,没有能力建造新房的百姓也已经得到朝廷的帮扶。
“看来这个沈彻沈大人还挺有能力的,去了没多久,竟然就解决了江南水灾一事。看来,回来之后,恐怕又要升官了。”雪雁一边嚼着嘴里的点心,一边对林黛玉说道。
“确实,这个沈大人既是个好官也是个能官,难怪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林黛玉符合道。
“姐姐,你知道吗?经过这次水灾,江南那边损失惨重,很多田地都被淹了。”说完,雪雁又压低了声音道:“听说这边府上,在金陵的地也损失了不少,我好几次,都看见二奶奶苦着一张脸,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钱不够用的事。”
林黛玉听了之后,思索道:“外祖母家祖籍在金陵,邸报上说,金陵也在这次受灾范围之内,我估摸着,应该损失了不少。不过,贾家家大业大,应该有不少积蓄,虽然有些损失,但是应该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雪雁却不赞同林黛玉的看法:“姐姐,这边府上是有钱,可你难道没算过吗?建这么一个大园子得花多少钱,没有上百万两银子,恐怕都打不住。贾家就是再有钱,这么一个院子修下来,还能剩多少,更何况这次又损失了这么一大笔。”
“可是,贾家又不只有江南那边有庄子,听说,他们大部分的庄子都在北方,损失一些应该不会伤及根本。”林黛玉继续说道。
因为林如海还在世,林黛玉不再像原著中所描述的那样完全寄居在贾府,所以,王熙凤也不好意思让一个时不时来住一阵的人,来帮她处理贾家的账目。原著中,王熙凤也从来没有叫过史湘云看账,也是一样的道理。
因此,林黛玉对贾家的财务状况没有原著中的那么清楚。两人发现谈论不出什么,所以,雪雁就开始跟林黛玉谈起了自己在皇宫里的见闻。
其实,雪雁和林黛玉说的都是只对了一半。贾家的庄子大部分在辽东,小部分在金陵。但是这次水灾,贾家确实也是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不过,这个损失主要不是庄子上带来的钱财损失,而是生意上的损失。
贾家满打满算有十几个庄子,但是在古代,靠天吃饭,庄子上的收成根本不足以支撑贾家的奢华排场。贾家最主要的收入,是来自于借贷和权钱交易。
这里就不得不提甄家,贾家和甄家来往广泛,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江南生意上的往来。
江南地区,工商业发达,贾家可以在此地把钱放出来,收取高额利息。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收取孝敬或者为人办事。身处江南的甄家就成为贾家“钱生钱”的关系网。
这次江南水灾,商业遭到打击,别说放贷了,甚至很多本钱都收不回来。皇上派的钦差在江南,江南的官员没人敢给贾家送钱。
贾家这段时间一直是只出不进,王熙凤又怎么能不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