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往皇宫的路上,领军时刻提防着身边之人,向来听闻太子离京养病多年,但刚才的反应却不像是一个积年孱弱的人,他试探的小心摸向腰间所藏的梅花镖,却见耳边的一缕断发轻摇慢落。
谢舒收起刚才出鞘的锋刃,不紧不慢说道。“将军若再乱动,掉的就不是头发了。”
领军看着飘落到手里的一两头发,如此细微的举动竟都被他掌握,巨大的恐惧倾压而下,一路上只敢唯命是从。
皇宫的守卫已经全被换成了安国舅的人,谢舒本以为进去还需一番功夫,却没想到,门从内打开了,一名内侍走出恭敬的行礼。
“太子殿下,请随我来,安相已经久等了。”
今日宫中格外僻静,整座皇宫似乎只有这两人的脚步声,迈入太极殿,才见到夹道而立的叛军,手里没有执拿兵械,却握着手腕粗的木棍,而在御道的那一端,安相正遥遥的望着谢舒。
“本想设计擒你,哪想到弄巧成拙?谢舒,你当真深藏不露啊。” 安相本应担心,如今却仰天大笑,还十分有兴致的闻道:“你可还记得,从宫门走到此处,用了多少时间?”
“大约,半刻。”谢舒疑惑的回应,不知道安相又什么意图。
“半刻。” 安相像是在自嘲般的摇头,“那你可知我用了多久?”
没等谢舒说,安相就长叹一声,自己说了起来:“唉,四十五年,我用了整整四十五年,从借书住破庙到如今的地位,凭什么皇帝却只看重爵位世家,那群酒囊饭袋轻而易举就能拥有权势,而连继立太子,也不会考虑近在眼前的谢明。”
回答安国舅的是另一个声音——
“那是因为你贪污受贿、结交朋党、排除异己更是阴险狠辣,绝非良臣。”
听到这个声音,谢舒看到安国舅身后走出来的皇帝,他被两名士兵在劫持,其后跟着的谢明,在看到谢舒时却眼前一亮。
“是吗?”不知为何,安国舅向来盛气凛然,如今语气中却带着少有的落寞,“当日我科举中第,陛下可不是这般言辞。”
经安相这么提醒,皇帝也想起了当时对他的评价:卿才识皆修,品行端正,可堪未来社稷之栋梁也。
安相一边说,一边走向皇帝,看向他的眼中,显露出了从未对任何人展示的无奈和怨恨,言语轻淡,可落在听者心中,却如巨石一般沉重:
“可臣不贪污受贿,便遭排挤诬陷,不结交朋党,便举步维艰,不阴险狠辣,那被削职毒害的人便是我。”
安国舅一把抓住皇帝的手,紧盯着他的眼睛:“臣如今这般模样,正是陛下一手促成,如何不是良臣。”
皇帝并不避讳,直视他回道:“可你并非只有这一条路走,你只是为你丧失初衷的选择找了一个借口罢了。”
安国舅心中掠过一丝疑惑,或许这一路走来,确是有别的选择,但时至今日,又岂能回头?若回头,也只有无尽的痛苦和不甘……
他不再想,拿起刀指向皇帝,对着谢舒说道:“放下手里的剑,半刻时间,若你走过来,我便放老皇帝性命。”
众人看向谢舒,神色各异。
老皇帝摇摇头,示意谢舒不必徒劳。谢明则反复看向安国舅和谢舒两人,依安国舅的计划必会杀死陛下,可现在又为何这么说?
谢舒看了看两旁持棍的兵士,将剑立在一旁,迈步向前。
可刚走到第一排兵士中间,两人就挥棍而下,谢舒几乎本能的反应,迅速飞身撤回,张手握住邀月剑,却听见御道另一旁传来娇狂的笑声。
“可不许躲啊。”安国舅盯着谢舒的眼神冰冷又满是玩味,他要的就是让这个百官拥护的太子,也尝尝自己这些年,心中历过的苦楚。
谢舒看着安相,眉头紧促,握着剑的手却慢慢送开。手腕粗的棍杖,就算修为大成,也不一定能挨过十棍,况这一路上少说也有四十个。
但几乎没有思考,谢舒就迈出了那一步。
耳边传来棍棒划过空气的声音,随后左右“咚”的一声,棍棒用了十足十的力气打在身上,声音沉闷,却直直的瞄准谢舒膝盖,没有防备,谢舒痛地跪伏在地,鬓边冷汗浸湿了碎发。
另一头的高台之上,安国舅轻哼一笑。
谢舒趔趄的站起,腿却还在止不住的颤抖,却又往前迈了一步。
又一声闷响,伴随着棍杖劈裂的声音。
谢明仅仅看着便跟着心惊肉跳,想伸手制止,却心有迟疑,刚有动作就又缩了回来。
接着就是第三声棍响,谢舒摔在地上,本想站起来,没想到喉咙一滞,吐出血来,接着就是体内筋骨撕裂般的疼痛。
怎么这个时候功力反噬!
可不等谢舒站稳,第四棍就打了下来。
谢舒痛苦的蜷在地上,不知是不是该高兴,这棍杖打在身上的疼痛,都没有反噬之苦的十分之一。
他站起来,将散落的头发甩至身后,轻笑一声,气息也微弱地似有似无,仍挑衅地看着远处的安国舅。
“再来!”
而方忆与花花赶到城门,却见城门看守严密,花花认得,那看守之人是安国舅的手下,两人只好乔装抹面,谎称是出城探亲。
“是吗?”看守带着疑心,命小兵例行检查马匹,自己则装作无事绕到方忆身边。
方忆对这人十分担忧防备,袖中早就准备好了刀刃,却见他经过自己身边时,将头扭向一边,悄声提醒:“城外十里亭有伏兵,小心应付。”
方忆转头看去时,守将已经命人放他二人出城了。
“开城门,放他二人离开。”
他为何要帮我们?方忆没有时间细究,跨马往城外走去,可才将近城门,就听见身后传来一群马蹄声,一支羽箭破空而来,射中了方忆眼旁的城门。
“安相有命,将那二人格杀勿论。”
来人还带着数不清的兵马,方忆看了一眼花花,本想就此与城门这群人厮杀,趁远处那人来之前逃出去,却没想道,刚才放过方忆的那人,反而带头命手下小兵倒戈。
“护太子妃离开!”
“你……”可他不是安国舅的一党吗?
“三皇子曾暗中联系小将,安排小将出城求救,但如今怕是不行了。唯愿太子妃事成之后,将三皇子忠心告知天下。”
竟是谢明!方忆与他只有两面之缘,只记得一副文雅模样,和这般谋划联系不到一起,不觉心生敬意。
“必牢记于心。”
不可久留,方忆跃马出城,取道小路,奔向京郊。
似是守将已然不敌,来人已经追上来。
花花调转方向,向方忆喊道:“你且去,我来断后。”
来人众多,方忆怕花花不敌,但只要调来援军,才能解京城之困。
“不可硬拼,能跑就跑。”
花花爽朗的笑出来:“自然,放心。”
看方忆走远,花花对着来人,心中想的是谢舒交代自己的另一句话:我若出事,护好方忆。
他将随身的酒壶拿出,倒在方忆去向的方向,点燃路边的荒草,燃起的火焰将这条小路隔成两段,然后上马提刀,向那群人迎去。
“可是,盟主之命,虽死必从。”
久经奔波,终于到了京郊营地,可这群人却不相信这个灰头土脸的人会是太子妃,硬是没让她进营,直到营内一儒士打扮的人路过才认出来。
“小忆,你不应该在京城吗?”
方忆听着声音熟悉,顺着看去,才发现竟是方府邻家的沈伯伯,两家向来亲厚,这时方忆才被放进去。
“沈伯伯,京中有变,这是调兵虎符,速叫廉将军与我回京。”
廉将军摩挲着这块虎符,将锦盒中自己那块与之相合,契合自然,震惊的看向方忆,连忙吩咐道:“快!沈军师,起兵救援京城。”
梁容锁在深苑,手上的镣铐让她厌烦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拿着手里的东西砸坏来发泄情绪,无意抓起了桌上谢明留下的书卷扔出,却看到里面所夹的一封信飘了出来。
信上没有名字,但梁容知道那必是留给自己的。
她自看到那封信,便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但一想到谢明竟敢锁住她,就不想搭理那封信,但心底的不安却久久不散。
可最后还是不安的情绪获胜。那书卷是谢明记录各州郡奇物和价格,计算利润,为梁容图谋发财大计的,从不让人轻易翻阅拿动,一如珍宝一般,其中夹的信,一定也十分重要。
梁容撕开信封,展开信纸,见第一句话就是:自知此去难还,特留此信和书卷,金山银山之妙计,怕不能与卿共赴了……
没有读完,心便倏的一下猛地跳动,似是有所感应一般,梁容突然看向皇宫所在地方向,待回过神来便也不管那信,只是捶打锁链,叫着周围的人。
可是刚才她发脾气时,下人都躲的远远的,等了许久才过来。
“拿斧子来!”
下人记得三皇子的吩咐,不敢去拿,却看到梁容的眼神,急得似要吃人一般。
“快去拿过来,否则就要来不及了。”
谢舒收起刚才出鞘的锋刃,不紧不慢说道。“将军若再乱动,掉的就不是头发了。”
领军看着飘落到手里的一两头发,如此细微的举动竟都被他掌握,巨大的恐惧倾压而下,一路上只敢唯命是从。
皇宫的守卫已经全被换成了安国舅的人,谢舒本以为进去还需一番功夫,却没想到,门从内打开了,一名内侍走出恭敬的行礼。
“太子殿下,请随我来,安相已经久等了。”
今日宫中格外僻静,整座皇宫似乎只有这两人的脚步声,迈入太极殿,才见到夹道而立的叛军,手里没有执拿兵械,却握着手腕粗的木棍,而在御道的那一端,安相正遥遥的望着谢舒。
“本想设计擒你,哪想到弄巧成拙?谢舒,你当真深藏不露啊。” 安相本应担心,如今却仰天大笑,还十分有兴致的闻道:“你可还记得,从宫门走到此处,用了多少时间?”
“大约,半刻。”谢舒疑惑的回应,不知道安相又什么意图。
“半刻。” 安相像是在自嘲般的摇头,“那你可知我用了多久?”
没等谢舒说,安相就长叹一声,自己说了起来:“唉,四十五年,我用了整整四十五年,从借书住破庙到如今的地位,凭什么皇帝却只看重爵位世家,那群酒囊饭袋轻而易举就能拥有权势,而连继立太子,也不会考虑近在眼前的谢明。”
回答安国舅的是另一个声音——
“那是因为你贪污受贿、结交朋党、排除异己更是阴险狠辣,绝非良臣。”
听到这个声音,谢舒看到安国舅身后走出来的皇帝,他被两名士兵在劫持,其后跟着的谢明,在看到谢舒时却眼前一亮。
“是吗?”不知为何,安国舅向来盛气凛然,如今语气中却带着少有的落寞,“当日我科举中第,陛下可不是这般言辞。”
经安相这么提醒,皇帝也想起了当时对他的评价:卿才识皆修,品行端正,可堪未来社稷之栋梁也。
安相一边说,一边走向皇帝,看向他的眼中,显露出了从未对任何人展示的无奈和怨恨,言语轻淡,可落在听者心中,却如巨石一般沉重:
“可臣不贪污受贿,便遭排挤诬陷,不结交朋党,便举步维艰,不阴险狠辣,那被削职毒害的人便是我。”
安国舅一把抓住皇帝的手,紧盯着他的眼睛:“臣如今这般模样,正是陛下一手促成,如何不是良臣。”
皇帝并不避讳,直视他回道:“可你并非只有这一条路走,你只是为你丧失初衷的选择找了一个借口罢了。”
安国舅心中掠过一丝疑惑,或许这一路走来,确是有别的选择,但时至今日,又岂能回头?若回头,也只有无尽的痛苦和不甘……
他不再想,拿起刀指向皇帝,对着谢舒说道:“放下手里的剑,半刻时间,若你走过来,我便放老皇帝性命。”
众人看向谢舒,神色各异。
老皇帝摇摇头,示意谢舒不必徒劳。谢明则反复看向安国舅和谢舒两人,依安国舅的计划必会杀死陛下,可现在又为何这么说?
谢舒看了看两旁持棍的兵士,将剑立在一旁,迈步向前。
可刚走到第一排兵士中间,两人就挥棍而下,谢舒几乎本能的反应,迅速飞身撤回,张手握住邀月剑,却听见御道另一旁传来娇狂的笑声。
“可不许躲啊。”安国舅盯着谢舒的眼神冰冷又满是玩味,他要的就是让这个百官拥护的太子,也尝尝自己这些年,心中历过的苦楚。
谢舒看着安相,眉头紧促,握着剑的手却慢慢送开。手腕粗的棍杖,就算修为大成,也不一定能挨过十棍,况这一路上少说也有四十个。
但几乎没有思考,谢舒就迈出了那一步。
耳边传来棍棒划过空气的声音,随后左右“咚”的一声,棍棒用了十足十的力气打在身上,声音沉闷,却直直的瞄准谢舒膝盖,没有防备,谢舒痛地跪伏在地,鬓边冷汗浸湿了碎发。
另一头的高台之上,安国舅轻哼一笑。
谢舒趔趄的站起,腿却还在止不住的颤抖,却又往前迈了一步。
又一声闷响,伴随着棍杖劈裂的声音。
谢明仅仅看着便跟着心惊肉跳,想伸手制止,却心有迟疑,刚有动作就又缩了回来。
接着就是第三声棍响,谢舒摔在地上,本想站起来,没想到喉咙一滞,吐出血来,接着就是体内筋骨撕裂般的疼痛。
怎么这个时候功力反噬!
可不等谢舒站稳,第四棍就打了下来。
谢舒痛苦的蜷在地上,不知是不是该高兴,这棍杖打在身上的疼痛,都没有反噬之苦的十分之一。
他站起来,将散落的头发甩至身后,轻笑一声,气息也微弱地似有似无,仍挑衅地看着远处的安国舅。
“再来!”
而方忆与花花赶到城门,却见城门看守严密,花花认得,那看守之人是安国舅的手下,两人只好乔装抹面,谎称是出城探亲。
“是吗?”看守带着疑心,命小兵例行检查马匹,自己则装作无事绕到方忆身边。
方忆对这人十分担忧防备,袖中早就准备好了刀刃,却见他经过自己身边时,将头扭向一边,悄声提醒:“城外十里亭有伏兵,小心应付。”
方忆转头看去时,守将已经命人放他二人出城了。
“开城门,放他二人离开。”
他为何要帮我们?方忆没有时间细究,跨马往城外走去,可才将近城门,就听见身后传来一群马蹄声,一支羽箭破空而来,射中了方忆眼旁的城门。
“安相有命,将那二人格杀勿论。”
来人还带着数不清的兵马,方忆看了一眼花花,本想就此与城门这群人厮杀,趁远处那人来之前逃出去,却没想道,刚才放过方忆的那人,反而带头命手下小兵倒戈。
“护太子妃离开!”
“你……”可他不是安国舅的一党吗?
“三皇子曾暗中联系小将,安排小将出城求救,但如今怕是不行了。唯愿太子妃事成之后,将三皇子忠心告知天下。”
竟是谢明!方忆与他只有两面之缘,只记得一副文雅模样,和这般谋划联系不到一起,不觉心生敬意。
“必牢记于心。”
不可久留,方忆跃马出城,取道小路,奔向京郊。
似是守将已然不敌,来人已经追上来。
花花调转方向,向方忆喊道:“你且去,我来断后。”
来人众多,方忆怕花花不敌,但只要调来援军,才能解京城之困。
“不可硬拼,能跑就跑。”
花花爽朗的笑出来:“自然,放心。”
看方忆走远,花花对着来人,心中想的是谢舒交代自己的另一句话:我若出事,护好方忆。
他将随身的酒壶拿出,倒在方忆去向的方向,点燃路边的荒草,燃起的火焰将这条小路隔成两段,然后上马提刀,向那群人迎去。
“可是,盟主之命,虽死必从。”
久经奔波,终于到了京郊营地,可这群人却不相信这个灰头土脸的人会是太子妃,硬是没让她进营,直到营内一儒士打扮的人路过才认出来。
“小忆,你不应该在京城吗?”
方忆听着声音熟悉,顺着看去,才发现竟是方府邻家的沈伯伯,两家向来亲厚,这时方忆才被放进去。
“沈伯伯,京中有变,这是调兵虎符,速叫廉将军与我回京。”
廉将军摩挲着这块虎符,将锦盒中自己那块与之相合,契合自然,震惊的看向方忆,连忙吩咐道:“快!沈军师,起兵救援京城。”
梁容锁在深苑,手上的镣铐让她厌烦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拿着手里的东西砸坏来发泄情绪,无意抓起了桌上谢明留下的书卷扔出,却看到里面所夹的一封信飘了出来。
信上没有名字,但梁容知道那必是留给自己的。
她自看到那封信,便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但一想到谢明竟敢锁住她,就不想搭理那封信,但心底的不安却久久不散。
可最后还是不安的情绪获胜。那书卷是谢明记录各州郡奇物和价格,计算利润,为梁容图谋发财大计的,从不让人轻易翻阅拿动,一如珍宝一般,其中夹的信,一定也十分重要。
梁容撕开信封,展开信纸,见第一句话就是:自知此去难还,特留此信和书卷,金山银山之妙计,怕不能与卿共赴了……
没有读完,心便倏的一下猛地跳动,似是有所感应一般,梁容突然看向皇宫所在地方向,待回过神来便也不管那信,只是捶打锁链,叫着周围的人。
可是刚才她发脾气时,下人都躲的远远的,等了许久才过来。
“拿斧子来!”
下人记得三皇子的吩咐,不敢去拿,却看到梁容的眼神,急得似要吃人一般。
“快去拿过来,否则就要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