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芊妤见状呵斥道:“放肆!你是什么东西,还敢上手!”
“看看看,都去看吧!”把被撕碎的包子全部扔到了地上了。
不仅蒲姑姑没想到她这个反应,两个侍女也吓了一跳,扑通一声跪到地上,从前都听说太子妃温良恭顺,欺负一下应该无伤大雅,没想到如此刚烈的脾气,什么也没说,直接令两人下不来台。
杵在原地不合适,去捡包子也没道理。
蒲姑姑立刻出来打圆场,才不至于场面太僵硬,“芊儿,两个小侍女何必跟她们动气,”说罢去搀扶两人起身,“起来吧起来吧,看你把人吓的,你往常也不这样啊。”
容芊妤怒不可遏看着两人,仿佛要把人活剥了,一双眸子带着怒气,“没规矩的东西,滚出去!”
两人走后,蒲姑姑凑近询问情况,“怎么了,你是不是有事情?”她很清楚容芊妤绝对不是什么随便发脾气的人,她今日反常定是出了什么事情。
容芊妤拿出一封黄纸信封,警惕地交给了蒲姑姑,两人靠得很近,声音压得很低,生怕门外两人听见了只言片语。
“长话短说,我现在被他们监视了,这封信姑姑一定要交给温夏清,去找薛霁,让他务必想办法把信交给温夏清。”
蒲姑姑一脸诧异,听到薛霁的名字突然变得警惕起来,“薛霁是?掌印太监薛济明我哪里认识啊。”
她不知道容芊妤是怎么认识上这样的人物的,对太监她没有什么好印象,就怕她被带坏了,自己死后可没办法和皇后娘娘交代了。
“就是上次见过的那个。”容芊妤答。
“公主!!!”
听她这样说,蒲姑姑原本担忧的面容更添了几分震惊,她想过容芊妤可能不得宠,有个交好的男宠近臣而已,原本这也是无伤大雅的。可她找的是薛济明,那个让人后怕的掌印太监,一个太监,那日两人眼神暧昧她只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想居然能到如此要好密切的地步。
她的救助信也要先给薛济明。
她还是没太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她不知道这两年容芊妤过的是什么样担惊受怕的日子,直至一国公主能和太监暗通款曲。
容芊妤也看出了她的忧虑,可眼下没时间解释,“姑姑别说了没时间了,把信交给他,一定一定,让他想办法把信送到温夏清手上,刻不容缓,事情平息了我一定给姑姑一个答复!”
见她神情恳切,蒲姑姑再怎么也是在宫里历练过的人,便知道确实情况危急,“是不是要出事了……”
“姑姑就别问了,送完信之后,姑姑先找个地方躲一躲吧,也就到冬至前一定会解决的。”
容芊妤没有解释,但她是相信她的,自己看长大的公主,最基本还是要信任他。蒲姑姑没再多言,把那封信揣在怀中,扫了一眼门口的两名侍女,大概清楚了缘由。“你长大了,干什么我劝不住,我帮你去送,你自己也要注意安全,小心些!”
容芊妤颔首,“我知道。”
半月后,容国,温府。
越到年底,温大人的腿总是旧疾复发隐隐作痛,薛霁信守承诺帮他找郎中,比从前已经好了不少,可是不是还是得有人照应。
和温夏清幽婚约的箫家小姐箫葵时常来看望温大人,她对温夏清是痴心一片,纵使青梅竹马,奈何是郎无情妾有意。
小厮进屋送信,“公子有你的信!”
“我的信?”温夏清接过信,看到发黄的信封就已经知道了,这种黄纸是大周特有的,定是容芊妤给他写的信。
一别近一年,终于收到了他的信,上次不辞而别,他以为这辈子都不会被原谅了,没想到还能记起他这个朋友。
然,这并非一封诉情的家书。
打开信封,是足足三页多的墨迹,笔力苍劲,和两年前完全不同了。
“问兄夏清安,近来大周陛下驾崩,又逢多事之秋,内有党政叛乱之佞臣晋王,外有虎视眈眈凶悍之骞北异邦。芊妤困于晋王府终日不得出,幸泣泪书信时仍平安无虞,新皇于内廷孤立无援,举步维艰。容国为大周之东南,骞北为大周之西北,盼兄说服父皇派兵增援,艰难维系,万望来援。诚如所请,芊妤愿请新皇开两国关闭之口岸,互市,互通,邦交永固守望相,共度时艰。芊妤所求亦新皇陛下之所愿,望兄以两国百姓为先,于公于私望父皇来援,切切。遥祝父皇母后金安,祝兄得新妇之喜,芊妤在大周一切顺遂,盼两国邦谊永固,皆安,勿念。”
他看着信,心中五味杂,于公于私她说了很多,言辞恳切字字珠玑,可说与他的,只有一句,问兄安,祝兄得新妇之喜。
他有些失落,这一年多来一直在思考薛霁那日说的话,他也许真的不是一个良人,几次三番失信在前,他太在意家族荣辱了。说对容芊妤是什么情感,似乎早就不那么执着了,可每每想起他又总是放不下,一来一回生生辜负了两个女子。
箫葵进屋给他送茶,看到他看着信深思,“怎么了,什么事脸色这么难看?”
“没什么……”他想把信藏起来,不巧先被箫葵看到了,拿起信读了起来。
“,望兄以两国百姓为先,于公于私望父皇来援,切切。芊妤遇到事情你也不告诉我,还想瞒着我,你打算如何应对?”
“我……”
温夏清有心无力,他没理由去帮她,他不想让箫葵知道让她为难,可实在也没什么办法处理。他闷不作声,薛霁说的没错,他就是犹犹豫豫才错过良人,又想对得起父母,又想对得起心上人,犹豫不决,永远被自己圈禁在原地进退两难。
“你还没决定吗?”箫葵问。
“嗯。”他点了点头。
箫葵拿着信又看了好久,她知道温夏清对容芊妤的心思,也明白容芊妤对温夏清别无情谊,实在也是走投无路不然不会这个时候修书一封求援。“那我替你决定,闲杂你就上门提亲,同意我们的婚事,有了我父亲的助力,你去求陛下的胜算也能大些,两国邦谊在先,你肯切些陛下一定会答应的。”
“这不是趁人之危吗?再说你……”
温夏清很不情愿这件事还麻烦了箫葵,但箫葵为人仗义,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其实只要能帮你,我无所谓,芊妤也是我的朋友,”她走到温夏清身边把信递给他,“我们都是一起长大的,不想你们都为难。芊妤能写信给你,说明真是没法子了,不然她也不会来扰你,你别让她再失望了。”
“那你怎么办?”温夏清这个人很别扭,纵使瞻前顾后,这是他最大的缺点。
还好箫葵有办法并不觉得是麻烦,“我心悦你全国尽知,就算没有芊妤这封信,你不娶我我也嫁不了别人了,我也不想嫁给别人。所以有这个机会把你我的夙愿都解决了,我不觉得是吃亏,如果你心有良知自然会对我好,如果你没有那也是我自己识人不清。”
“我怕我辜负你。”温夏清喃喃道。
“我是武家出身没那么多弯弯绕绕,是我自己心甘情愿喜欢你,所以往后日子过得如何,是好是坏我都认。”
温夏清看着信还没头绪,“葵儿,谢谢你。”
箫葵的大度让温夏清心中有了些底气,她从小到大都很有主意,“我相信我不会看错人的,你千万别让我失望了,我等着你来提亲。”遂握上了他的手。
大殿内鸦雀无声,众大臣鄙夷着看着温夏清,容广钊听了他这封信的缘由也不太乐意,“你说什么,让我们出兵增援,凭什么?”
温夏清身穿朝服跪在地生,言辞恳切道:“陛下,公主是您唯一的嫡公主,容国大周一向睦邻友好,这个时候能施以援手,是帮公主也是帮容国啊。”
站在一旁的紫袍大员一脸不屑,揣着怀暗暗调侃道:“小温大人啊,你说这些话,多少私多少公你自己清楚吗?”
“你什么意思?”温夏清问。
那位大人也不是善茬,站出来与他对峙,“差不多一年前,还记得小温大人上次请愿就是为了大周太子妃,现在又是为了她,你是对有夫之妇有什么特殊情愫吗?”
温夏清在他们面前只是晚辈,他一向克己复礼,尽管不爱听可也没办法说得很难听,“就事论事,大人这话有失偏颇吧。”他父亲与他们都是同僚,顶撞长辈到底是没涵养。
那位紫袍官依旧咄咄逼人,不准备轻松让他逃过,“敢做不敢承认,小温大人还真是个正人君子呢。”
温夏清跪在中间,被几个文臣围着骂,门外传来一声浑厚得男声,顺着声音众人回头看去,一位四十多岁的武将佩剑上殿。
“路大人是家里没有母亲,没有女儿吗?”
“箫大人?”
来人正是箫葵的父亲,沛国公箫决将军。
他走到殿中央扶起了温夏清,“夏清是我箫决的女婿,路大人是觉得我女儿不守妇道吗?”
“看看看,都去看吧!”把被撕碎的包子全部扔到了地上了。
不仅蒲姑姑没想到她这个反应,两个侍女也吓了一跳,扑通一声跪到地上,从前都听说太子妃温良恭顺,欺负一下应该无伤大雅,没想到如此刚烈的脾气,什么也没说,直接令两人下不来台。
杵在原地不合适,去捡包子也没道理。
蒲姑姑立刻出来打圆场,才不至于场面太僵硬,“芊儿,两个小侍女何必跟她们动气,”说罢去搀扶两人起身,“起来吧起来吧,看你把人吓的,你往常也不这样啊。”
容芊妤怒不可遏看着两人,仿佛要把人活剥了,一双眸子带着怒气,“没规矩的东西,滚出去!”
两人走后,蒲姑姑凑近询问情况,“怎么了,你是不是有事情?”她很清楚容芊妤绝对不是什么随便发脾气的人,她今日反常定是出了什么事情。
容芊妤拿出一封黄纸信封,警惕地交给了蒲姑姑,两人靠得很近,声音压得很低,生怕门外两人听见了只言片语。
“长话短说,我现在被他们监视了,这封信姑姑一定要交给温夏清,去找薛霁,让他务必想办法把信交给温夏清。”
蒲姑姑一脸诧异,听到薛霁的名字突然变得警惕起来,“薛霁是?掌印太监薛济明我哪里认识啊。”
她不知道容芊妤是怎么认识上这样的人物的,对太监她没有什么好印象,就怕她被带坏了,自己死后可没办法和皇后娘娘交代了。
“就是上次见过的那个。”容芊妤答。
“公主!!!”
听她这样说,蒲姑姑原本担忧的面容更添了几分震惊,她想过容芊妤可能不得宠,有个交好的男宠近臣而已,原本这也是无伤大雅的。可她找的是薛济明,那个让人后怕的掌印太监,一个太监,那日两人眼神暧昧她只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想居然能到如此要好密切的地步。
她的救助信也要先给薛济明。
她还是没太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她不知道这两年容芊妤过的是什么样担惊受怕的日子,直至一国公主能和太监暗通款曲。
容芊妤也看出了她的忧虑,可眼下没时间解释,“姑姑别说了没时间了,把信交给他,一定一定,让他想办法把信送到温夏清手上,刻不容缓,事情平息了我一定给姑姑一个答复!”
见她神情恳切,蒲姑姑再怎么也是在宫里历练过的人,便知道确实情况危急,“是不是要出事了……”
“姑姑就别问了,送完信之后,姑姑先找个地方躲一躲吧,也就到冬至前一定会解决的。”
容芊妤没有解释,但她是相信她的,自己看长大的公主,最基本还是要信任他。蒲姑姑没再多言,把那封信揣在怀中,扫了一眼门口的两名侍女,大概清楚了缘由。“你长大了,干什么我劝不住,我帮你去送,你自己也要注意安全,小心些!”
容芊妤颔首,“我知道。”
半月后,容国,温府。
越到年底,温大人的腿总是旧疾复发隐隐作痛,薛霁信守承诺帮他找郎中,比从前已经好了不少,可是不是还是得有人照应。
和温夏清幽婚约的箫家小姐箫葵时常来看望温大人,她对温夏清是痴心一片,纵使青梅竹马,奈何是郎无情妾有意。
小厮进屋送信,“公子有你的信!”
“我的信?”温夏清接过信,看到发黄的信封就已经知道了,这种黄纸是大周特有的,定是容芊妤给他写的信。
一别近一年,终于收到了他的信,上次不辞而别,他以为这辈子都不会被原谅了,没想到还能记起他这个朋友。
然,这并非一封诉情的家书。
打开信封,是足足三页多的墨迹,笔力苍劲,和两年前完全不同了。
“问兄夏清安,近来大周陛下驾崩,又逢多事之秋,内有党政叛乱之佞臣晋王,外有虎视眈眈凶悍之骞北异邦。芊妤困于晋王府终日不得出,幸泣泪书信时仍平安无虞,新皇于内廷孤立无援,举步维艰。容国为大周之东南,骞北为大周之西北,盼兄说服父皇派兵增援,艰难维系,万望来援。诚如所请,芊妤愿请新皇开两国关闭之口岸,互市,互通,邦交永固守望相,共度时艰。芊妤所求亦新皇陛下之所愿,望兄以两国百姓为先,于公于私望父皇来援,切切。遥祝父皇母后金安,祝兄得新妇之喜,芊妤在大周一切顺遂,盼两国邦谊永固,皆安,勿念。”
他看着信,心中五味杂,于公于私她说了很多,言辞恳切字字珠玑,可说与他的,只有一句,问兄安,祝兄得新妇之喜。
他有些失落,这一年多来一直在思考薛霁那日说的话,他也许真的不是一个良人,几次三番失信在前,他太在意家族荣辱了。说对容芊妤是什么情感,似乎早就不那么执着了,可每每想起他又总是放不下,一来一回生生辜负了两个女子。
箫葵进屋给他送茶,看到他看着信深思,“怎么了,什么事脸色这么难看?”
“没什么……”他想把信藏起来,不巧先被箫葵看到了,拿起信读了起来。
“,望兄以两国百姓为先,于公于私望父皇来援,切切。芊妤遇到事情你也不告诉我,还想瞒着我,你打算如何应对?”
“我……”
温夏清有心无力,他没理由去帮她,他不想让箫葵知道让她为难,可实在也没什么办法处理。他闷不作声,薛霁说的没错,他就是犹犹豫豫才错过良人,又想对得起父母,又想对得起心上人,犹豫不决,永远被自己圈禁在原地进退两难。
“你还没决定吗?”箫葵问。
“嗯。”他点了点头。
箫葵拿着信又看了好久,她知道温夏清对容芊妤的心思,也明白容芊妤对温夏清别无情谊,实在也是走投无路不然不会这个时候修书一封求援。“那我替你决定,闲杂你就上门提亲,同意我们的婚事,有了我父亲的助力,你去求陛下的胜算也能大些,两国邦谊在先,你肯切些陛下一定会答应的。”
“这不是趁人之危吗?再说你……”
温夏清很不情愿这件事还麻烦了箫葵,但箫葵为人仗义,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其实只要能帮你,我无所谓,芊妤也是我的朋友,”她走到温夏清身边把信递给他,“我们都是一起长大的,不想你们都为难。芊妤能写信给你,说明真是没法子了,不然她也不会来扰你,你别让她再失望了。”
“那你怎么办?”温夏清这个人很别扭,纵使瞻前顾后,这是他最大的缺点。
还好箫葵有办法并不觉得是麻烦,“我心悦你全国尽知,就算没有芊妤这封信,你不娶我我也嫁不了别人了,我也不想嫁给别人。所以有这个机会把你我的夙愿都解决了,我不觉得是吃亏,如果你心有良知自然会对我好,如果你没有那也是我自己识人不清。”
“我怕我辜负你。”温夏清喃喃道。
“我是武家出身没那么多弯弯绕绕,是我自己心甘情愿喜欢你,所以往后日子过得如何,是好是坏我都认。”
温夏清看着信还没头绪,“葵儿,谢谢你。”
箫葵的大度让温夏清心中有了些底气,她从小到大都很有主意,“我相信我不会看错人的,你千万别让我失望了,我等着你来提亲。”遂握上了他的手。
大殿内鸦雀无声,众大臣鄙夷着看着温夏清,容广钊听了他这封信的缘由也不太乐意,“你说什么,让我们出兵增援,凭什么?”
温夏清身穿朝服跪在地生,言辞恳切道:“陛下,公主是您唯一的嫡公主,容国大周一向睦邻友好,这个时候能施以援手,是帮公主也是帮容国啊。”
站在一旁的紫袍大员一脸不屑,揣着怀暗暗调侃道:“小温大人啊,你说这些话,多少私多少公你自己清楚吗?”
“你什么意思?”温夏清问。
那位大人也不是善茬,站出来与他对峙,“差不多一年前,还记得小温大人上次请愿就是为了大周太子妃,现在又是为了她,你是对有夫之妇有什么特殊情愫吗?”
温夏清在他们面前只是晚辈,他一向克己复礼,尽管不爱听可也没办法说得很难听,“就事论事,大人这话有失偏颇吧。”他父亲与他们都是同僚,顶撞长辈到底是没涵养。
那位紫袍官依旧咄咄逼人,不准备轻松让他逃过,“敢做不敢承认,小温大人还真是个正人君子呢。”
温夏清跪在中间,被几个文臣围着骂,门外传来一声浑厚得男声,顺着声音众人回头看去,一位四十多岁的武将佩剑上殿。
“路大人是家里没有母亲,没有女儿吗?”
“箫大人?”
来人正是箫葵的父亲,沛国公箫决将军。
他走到殿中央扶起了温夏清,“夏清是我箫决的女婿,路大人是觉得我女儿不守妇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