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高长恭准备起身离去时,异变突生,元宝炬的侍卫此时似乎喝多了酒,伸出手指指着高长恭,嘴里咕噜咕噜地说着什么,高长恭没有听清,或是没有听懂,扫了一眼就准备起身,却被身后的慕容泽拉住。随后,慕容泽贴近高长恭的耳根低语了几句,让原本疑惑不解的高长恭顿时脸色一变。

    原来,那名侍卫是鲜卑人,此刻正用鲜卑话骂高长恭,说他只会逞口舌之快,是个只会夸夸其谈的伪君子。高长恭自幼没有被父亲逼着学鲜卑话,自然是听不懂,好在慕容泽祖上都是鲜卑人,及时将那名侍卫所说的话告诉了高长恭。

    在座的几位也都装作一副自己听不懂鲜卑话的样子,没有什么进一步的表示,只是好奇地盯着高长恭,看他想怎么作为,而宇文护此时却露出一副很意外的表情,显然是他也没料到宇文泰还准备了这么一手考验留给高长恭。

    “他说他想想你提出决斗,如果殿下置之不理,依照鲜卑习俗,以后他见殿下的时候,就能称呼殿下是懦夫。”慕容泽继续翻译道。

    高长恭长叹一声,让慕容泽翻译道:“你就说,我接受他的挑战,但我现在并未携带兵刃,比试并不公平。”

    当慕容泽清楚地用鲜卑话传递出高长恭的意思后,所有人都有些惊讶,知情者惊讶于高长恭竟然以防万一,带了一个精通鲜卑话的随从,而不知情者惊讶于高长恭敢于当庭与那名西魏侍卫比武的勇气。

    “好,君子无戏言,本相做主,来人,给兰陵王殿下兵刃,土奚纳,你以个人名义向兰陵王殿下发起决斗,点到为止即可,在场诸位都是见证人,请你以你鲜卑勇士的荣誉起誓!”宇文泰缓缓站起,示意手下给高长恭递上一柄剑,同时命令道。

    那名叫土奚纳的侍卫拔剑,站到了殿中,用鲜卑话说了一通,依靠慕容泽的翻译,高长恭知道了他的宣誓内容:“我土奚纳,在此发誓,以个人名义向北齐兰陵王殿下发起挑战,不论胜负,与他人无关,还请殿下尊重这场我们两人之间的决斗,如若殿下输了,殿下必须为今日无礼的作为向宇文丞相和众位大人下跪道歉!”

    高长恭接过剑,冷静地注视着对方。他知道此时不能示弱,更不能让自己被他人的挑衅所左右。

    他轻轻点头,示意准备好了。随后,他依照鲜卑习俗,也严肃地道:“我高长恭也在此发誓,无论胜负如何,我都将尊重这场决斗的结果,答应你的条件,并且绝不寻仇报复。我发誓,以我的名誉担保。”

    随着高长恭的誓言,气氛在场内变得凝重而庄严。宇文泰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心中对高长恭的评价有了一些变化。

    不久,双方正式开始了比武。两人都是战场中厮杀出身的好手,在武艺招法上都十分精准,但因为高长恭身高不占优势,在最初的几招中不占上风,不过他胜在身手敏捷,能化被动为主动,在熟悉土奚纳的招法后,他就拉开距离,巧妙地避开对方的攻击,并在合适的时机给予反击。

    比武过程中,他的果敢和冷静使他逐渐占据上风。土奚纳被他的剑法逼得左支右绌,已然是招架不住。

    “好!”随着陇西郡公李虎的一声惊呼,高长恭在一次短兵相接的交锋中,巧妙地利用了对方的破绽,成功地将土奚纳制服在地。胜负已分。

    高长恭站起身来,额头上略微冒汗,面带微笑,向在场的众人行了一礼。而那名鲜卑侍卫则的眼神中满是敬畏和尊重,因为他知道,他所面对的并不是一个表面上的弱者,而是一个外表和内心都强大的真正的君子。刚刚若不是高长恭手下留情,按照决斗的规则,他已经死了。

    土奚纳也愿赌服输,站起身来,毫不畏惧地向高长恭就跪了下去,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很是豪爽,宇文泰看向高长恭,面无表情,宣布道:“既然如此,土奚纳失败,按鲜卑习俗,需要承担你对兰陵王提出要求对等的惩罚,当众失礼,当逐出京师,永不录用!兰陵王殿下,是本相罪过,没有管好陛下的侍卫,害您受惊,还请您移步住处稍作休息,今日宴会到此结束吧。陇西郡公稍作留步,陛下有事相商。”

    高长恭呼出了一口气,心情复杂,看来今日的“鸿门宴”就这样告一段落了,宇文泰虽说对他有些刁难,但高长恭并未从宇文泰那里感觉到实质上的杀意或者敌意,这让他也不得不重新思考西魏的政局。高长恭回到住处稍作休息,觉得还是睡不着,便修书一封,将自己的近况汇报给了邺城。同时问了问待在邺城的西魏质子宇文邕的近况。

    与此同时,皇宫之内,宇文泰将李虎留了下来,等众人退去,宇文泰面色凝重,看向李虎,道:“你觉得高长恭今日表现如何啊?”

    李虎看向宇文泰,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叹了口气,道:“此子比之四公子,聪慧有余,但隐忍之心,甚不如之。”

    “嗯,你的评价很中肯,当初我执意让北齐推选一个地位尽可能尊贵的质子人选,考虑正是在此,若是北齐那边送过来的质子不堪大用,轻易能被我们左右,恐怕邕儿是回不来了。”

    “臣听闻,宇文大元帅似乎前些日子去拜访过高长恭,是否是想对丞相您有所动作?”

    宇文泰摆摆手,示意李虎别再往下说下去,道:“这件事我自有打算,我这侄子有几分性子,我还是很清楚的,他是个喜欢利用别人达到自己目的的人,为了利益,转眼就能翻脸不认人,高长恭而已,在我看来还不是我那个侄子的对手,李虎,我有件事要交代你去做。”

    “丞相尽管吩咐即可。”

    “陇西那边,你去准备准备,可以弄点风波出来让他难堪,不过有一点你记住,不要伤了他的性命,我还指望他换我邕儿回来。”

    “是!”李虎领命,独自退下,暂且不提。

    第二天中午,高长恭就收到了宇文护给他送过来的委任状,高长恭接过委任状看了看,表面上是在说让他考察陇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学习异国风貌,为他授职正五品渭州长史。宇文护还给他带来一句话,作为交换,让他在任上多多搜集驻守于此的将军杨忠的负面消息,送给他弹劾用。

    不过他倒是没那么着急启程,自己刚来长安,还要暗中与锦衣卫做好交接,而且自己从北齐带过来的一些火器的图纸,这些图纸基本上都是他在当太子洗马这个闲差时候无聊凭着记忆中的原理大致画出来的。他也想顺便委托找人送到成都去请能工巧匠试着做一下。

    接下来的日子里,高长恭按照慕容泽给的情报和消息,和长安的锦衣卫接上了头,在西魏境内的锦衣卫都被诸葛奕安排进了自己家族的“编制”里面,诸葛奕利用家族的力量,在长安的东市买下了一间铺子,表面上作为一间卖蜀锦的铺子,事实上设有一些暗门与密室,作为锦衣卫的据点。这样的铺子在成都也有一间。

    高长恭于是就抽时间去了一趟,但诸葛奕觉得贸然来见高长恭危险太大,容易被人怀疑,就托人将一本册子给高长恭送了过去,这是他在西魏做国子监教授兵法时留意收集的西魏一些青年将领的资料。

    高长恭也是如获至宝,这些人的作战风格和想法,高长恭都能通过诸葛奕的这本册子中大致发现。虽然这些只是诸葛奕从平时上课时他们回答问题的情况和课后习题的情况总结出来的,不一定很准确,但对高长恭来说,也是了解西魏青年军官们的一手资料,其中有几个名字更是让他在意,比如在接下来的年代中将要登场的几位将星,宇文宪,杨坚,李昞,他们的一些作战理念,高长恭都能从这本小册子中对他们的喜好和军事思想了解一二。

    之后,高长恭便让郗文星和祖嘉负责,把一批图纸送到成都去试做火器,高长恭给他们的那一批图纸中,甚至有燧发枪的装置,高长恭叮嘱完,也很期待他们能不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惊喜。这些一应的经费,都是从宇文邕向他买火雷和连弩的钱里出,宇文邕估计做梦都没想到,他给高长恭的这一笔巨款,,高长恭竟然拿来用作了最早的一批科研经费。

    等这些都忙完,高长恭也就带着慕容泽还有一百卫队向西出发。渭州下辖三郡,分别是陇西郡,渭源郡,南安郡,郡下共有六县,不算很大,州治在陇西郡,其中陇西郡历史最为悠久,为秦代所立,是秦朝的西疆所在,汉魏以来沿革设立,陇西郡最著名的郡望,莫过于汉代李广所在的陇西李氏,当朝八大柱国之一李虎,据称就来自陇西李氏。至于长史这个官职,事实上也就是个闲职,是辅佐刺史处理政务军务的官员,而此时渭州刺史,便是由十二将军之一,杨忠兼任。换句话说,其实宇文护就是派高长恭来监视杨忠的一举一动的,说是给高长恭授予长史这个职位,但肯定毫无半点权力可言,顶多就是向长安打报告。而且,高长恭也不知道宇文泰是否知道宇文护和自己的所作所为,但至少杨忠是宇文泰的人肯定没错。所以,他还得小心一些,以免露出破绽。

章节目录

兰陵风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蒲觅山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蒲觅山人并收藏兰陵风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