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路(一)
吴川,兴宁乡,一如既往。
铁铺前,火炉猩红,铁花四溅。
打铁匠赤.裸上身,抡起锤子箍桶、打铁。
簪花的小货郎肩挑扁担,穿巷而过。
吴川地势临海,天气好时,渔民背着鱼篓,来到闹市贩卖快断气的海鱼。
市井上,熙熙攘攘,响彻一阵讨价还价之声。
初秋,芦荻初花,枫叶渐染。
吴川的暑气稍微退了三分,匿藏叶间的鸣蝉渐消声迹。
姜映真与白果在后院,碾磨药材,皂衣衙役却来了回春堂。
“薛姑娘,梅州的信。”衙役将一封信函交到少女手中,“今天中午才到的,我一见是姑娘您的,就赶忙送来了。”
姜映真颔首,向他道谢,“有劳。”
“薛姑娘,这是谁给你的信?”白果要药材堆里出来,见到少女手中捏着一封信。
他盯着信函,奈何大字不识几个,半天也没瞧出什么名堂。
薛姑娘虽是外乡人,但她已待在吴川两年,平日不曾出院门,除了回春堂,便是桂花巷。
何况,薛姑娘认识的人,不都在兴宁乡吗?
他,万郎中,齐刘氏,里正大人,官府衙役。
除此之外,还有谁会寄信呢?
函封精致,信口涂了一层蜜蜡,以防被人拆毁。
姜映真轻轻启封信笺,一张单薄的白麻纸。上面写有三行话,落笔人正是远在梅州的霍道然。
字迹瘦劲清峻,工稳潇洒,却力透纸背。
姜映真扫了信函一样,不知看到了什么,少女樱唇微启,整个人愣在了原地。
白果见状,急促问了一句,“怎么了?”
少女黛眉微蹙,双眸仍定格在白麻纸上的几行字。
“薛姑娘,吴川半年,有劳照拂,恩深似海,在下铭记于心。将来,若姑娘有为难之处,尽可去京城霍府找我。”
少女这副认真的神色,倒令一旁的白果提心吊胆。
可怜,药童看不懂信笺内容,只能干着急。
他额心冒汗,忍不住问,“薛姑娘,我不识字,你不要戏弄我,莫非又有梅州之人来找麻烦?”
一年前,恶吏时一展奉命来到兴宁乡,闹得乡镇鸡飞狗跳。
时至今日,回想起来,白果仍担惊受怕,唯恐再见奸恶之徒。
姜映真摇了摇头,将信笺折好,收回信封里。“没什么,不是他,是那名大公子。”
白果瞳孔微微一震,清秀的面上浮上几分迷茫不解的神色。
大公子?
白果愣了半天,脑中才缓缓勾勒一个模糊的光影。
一抹轻盈白纱遮住双眸,年轻男子身姿若修竹。他手执木杖,身边常伴一名小书童跟随。
给薛姑娘写信的人,是那名凄惨狼狈的大公子?
这......着实出乎意料。
“他的命倒算硬......”白果嘟囔。
原本,他还想,大公子孱弱多病,没了薛姑娘和万郎中,此行远去梅州,相隔七百里,怕是熬不过遥遥长途。
姜映真失笑,以为他对霍道然有所不满,无奈道,“他说感谢万郎中好意,眼疾已经恢复,人家已经离开梅州回家去了。”
他既寄来这样一封信,想必已被传召回京。
白果再也忍不住。
药铺的后院,只有少年少女两人。
小药童噘了噘嘴,心底话如竹筒倒豆子一般,毫无保留地洒出,“万先生说了,眼疾终会痊愈,那书童却不信,隔三岔五便会跑来问我。 ”
“好不烦人!信不过我,总得相信万先生吧?”起初几次,白果还愿意解释。
后来,平白上门求药,白果懒得搭理。
待那书童再问,白果只是冰冷一句话,爱信不信,出门右转,慢走不送。
书童气得直跺脚,面上愠怒,痛骂,庸医!
白果与平白的矛盾,姜映真一概不清楚。
不过,平白私下里,也偷偷拽着她的袖角,询问同样的话。
姜映真脾气柔软,即便是同样的问题,别人问她多少次,只要她知晓答案,必会不厌其烦告诉对方。
两人之中,书童平白倒成了不耐烦的那个。
薛姑娘,你好没诚意,每次我问你,你只用同样的话搪塞我。
我家大公子,神仙一般的人物,绝不能沉寂于岭南。
姜映真顾不上生气,安慰他,绝不会的。
毕竟,你家大公子吉人天相,可是未来大姚的赫赫权臣呢。
花逢时发,否极泰来。
山重水复疑无路,拨云见日终有光。
这一切都不算什么。
书童眼睛哭红,他的手臂,还有煎药烫出的水泡。
姜映真想要给他药膏,却见书童抹泪走远。
姜映真:......?
唉。
提起主仆两人,药童便有一股火气。
这股火气,积攒了两年,一时半会儿,难以彻底消除。
药童白果兀自抱怨,喋喋不休。
姜映真不作声,静静地倾听白果的诉怨。
末了,白果骂得疲累。
后院,柚子树枝叶青郁,秋风习习,院内总归有三分清宁。
趁他喝茶的功夫,少女嗓音轻盈,略带迟疑地问了一句,“他是不是一个人来的?”
白果点头,“当然,生怕他家大公子知道。”
姜映真默然。
论起衷心,平白当之无愧。
深冬,十二月。
岭南是没有雪的。
对此,姜映真惊喜连连。
平日的清河村,早已白雪皑皑,一片雪色。山野河边的草木,掉光了叶子,独自伫立北风中,萧瑟荒凉。
山渠沟道,荒林野径落满了雪,以及一串长长的脚印。
五里之内,不见人影,不闻人声。
万物俱寂。
而彼时的吴川,却是另一副奇特模样。
青山连绵,满目翠意。远山重叠,云雾迢迢。
傍晚,空山沉寂,水月俱沉。
似乎,吴川没有冷冬。
邻居家的院墙,生了一棵山茶树,枝上缀满了红色的花朵。
微风轻拂,清香沁人。
齐刘氏终究适应不了岭南气候,饶是姜映真为她煎药,每日不曾间断,妇人身体愈发不好。
姜映真的第六感一贯很准。
她和齐刘氏,在吴川已经两年,这么长的时间,按理说,早该适应当地气候。
然而,妇人苍灰面色,精神恹恹,似乎告诉她一个糟糕的答案。
只是,少女不敢信,不愿信。
一日清晨,妇人吐了血,污血浸濡了衣衫。
空中弥漫一股血腥气。
在那一瞬,姜映真的喉咙仿佛被一双无形的利爪掐紧,令她喘不过气来。
少女手脚冰凉,嘴唇泛白,她一路疾跑,推开了回春堂的门。
万木春医术精湛,待他把脉之后,尘埃落定。
支开妇人,姜映真抬眸,杏眸似一泓清水,心中惴惴,紧张地看向他。
之前,姜映真也为齐刘氏把脉。
她的医术虽不如万木春,但齐刘氏身体如何,她心中已有了大概。
然而,当一个人在无助的时候,丝毫不愿铁定的答案。
他们只希望,有一个人能站出来,反驳自己的预感。
最好,旁人说出的话,正是自己一直祈祷的期盼。
可惜,吉音未至。
万木春摇了摇头,残酷地击碎少女最后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
绝脉。
没多少余岁可活。
少女的双眸陡然睁圆了,一股寒意沿着脊背,逐渐蔓延到四肢,在脑中噼啪作响,令她如坠冰窖。
万木春的医术精妙,他既这样说,也就意味着,齐刘氏时日不多。
“郎中,您......说什么?”姜映真嘴唇翕动,浅亮如星的瞳孔竟变得空洞灰败。
万木春沉默不语。
少女心如死灰,眼前的一切,顷刻间坍塌粉碎,成了一片灰暗的废墟。
齐刘氏待她极好,若没有了她,自己又该这么办?
姜映真的声音弱不可闻,喃喃道,“真的......没救了吗?”
万木春见不得小徒弟伤心,他虽救不了人,令妇人多活几日,还是可以办到。
他开了几副药,姜映真捧着药,如得仙丹,丝毫不敢轻视。
服了汤药,齐刘氏面色不再灰白。
妇人在院中刺绣,她一笑,眼尾便堆了花。
彼时,阳光正好,妇人的清瘦脸庞也染了两分红润。
只是如此,姜映真喜上眉梢,以为齐刘氏挺过来了。
万木春却明白,一切不过是回光返照。
一日午后,少女穿了一件薄衫,身形缓缓,扶着齐刘氏在河边漫步。
以往十二月,沈水冰冷,河面覆上一层薄冰。
若去河边浣衣,溪水刺骨,冻得一双手泛青,手指冰凉若雪,好长时间才能恢复。
还是岭南好。
冬天不会寒冷。
四季如春,除了多雨燥热,没有其他的缺点。
又过了一年。
这是姜映真在吴川的第三年。
一丛桔梗,已从湿土中萌芽。清晨,小院春意盎然,土中的嫩绿,象征崭新的时令。
可惜,齐刘氏没能挺过春天,彻底长眠在了吴川。
姜映真的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双漂亮的眼肿若核桃。
桂花巷的那间小屋,只剩下了少女一人。
白果心疼不已,他天资愚钝,做了六年学徒,仍对药学不精通。
甚至,他连安慰姑娘也不会。
小药童拿出了一直积攒的钱,为她买竹蜻蜓和蜜饯,笨拙地逗她开心。
人,总要慢慢走出困境。
白果只愿,少女暂时不再沉浸这件伤心事。
铁铺前,火炉猩红,铁花四溅。
打铁匠赤.裸上身,抡起锤子箍桶、打铁。
簪花的小货郎肩挑扁担,穿巷而过。
吴川地势临海,天气好时,渔民背着鱼篓,来到闹市贩卖快断气的海鱼。
市井上,熙熙攘攘,响彻一阵讨价还价之声。
初秋,芦荻初花,枫叶渐染。
吴川的暑气稍微退了三分,匿藏叶间的鸣蝉渐消声迹。
姜映真与白果在后院,碾磨药材,皂衣衙役却来了回春堂。
“薛姑娘,梅州的信。”衙役将一封信函交到少女手中,“今天中午才到的,我一见是姑娘您的,就赶忙送来了。”
姜映真颔首,向他道谢,“有劳。”
“薛姑娘,这是谁给你的信?”白果要药材堆里出来,见到少女手中捏着一封信。
他盯着信函,奈何大字不识几个,半天也没瞧出什么名堂。
薛姑娘虽是外乡人,但她已待在吴川两年,平日不曾出院门,除了回春堂,便是桂花巷。
何况,薛姑娘认识的人,不都在兴宁乡吗?
他,万郎中,齐刘氏,里正大人,官府衙役。
除此之外,还有谁会寄信呢?
函封精致,信口涂了一层蜜蜡,以防被人拆毁。
姜映真轻轻启封信笺,一张单薄的白麻纸。上面写有三行话,落笔人正是远在梅州的霍道然。
字迹瘦劲清峻,工稳潇洒,却力透纸背。
姜映真扫了信函一样,不知看到了什么,少女樱唇微启,整个人愣在了原地。
白果见状,急促问了一句,“怎么了?”
少女黛眉微蹙,双眸仍定格在白麻纸上的几行字。
“薛姑娘,吴川半年,有劳照拂,恩深似海,在下铭记于心。将来,若姑娘有为难之处,尽可去京城霍府找我。”
少女这副认真的神色,倒令一旁的白果提心吊胆。
可怜,药童看不懂信笺内容,只能干着急。
他额心冒汗,忍不住问,“薛姑娘,我不识字,你不要戏弄我,莫非又有梅州之人来找麻烦?”
一年前,恶吏时一展奉命来到兴宁乡,闹得乡镇鸡飞狗跳。
时至今日,回想起来,白果仍担惊受怕,唯恐再见奸恶之徒。
姜映真摇了摇头,将信笺折好,收回信封里。“没什么,不是他,是那名大公子。”
白果瞳孔微微一震,清秀的面上浮上几分迷茫不解的神色。
大公子?
白果愣了半天,脑中才缓缓勾勒一个模糊的光影。
一抹轻盈白纱遮住双眸,年轻男子身姿若修竹。他手执木杖,身边常伴一名小书童跟随。
给薛姑娘写信的人,是那名凄惨狼狈的大公子?
这......着实出乎意料。
“他的命倒算硬......”白果嘟囔。
原本,他还想,大公子孱弱多病,没了薛姑娘和万郎中,此行远去梅州,相隔七百里,怕是熬不过遥遥长途。
姜映真失笑,以为他对霍道然有所不满,无奈道,“他说感谢万郎中好意,眼疾已经恢复,人家已经离开梅州回家去了。”
他既寄来这样一封信,想必已被传召回京。
白果再也忍不住。
药铺的后院,只有少年少女两人。
小药童噘了噘嘴,心底话如竹筒倒豆子一般,毫无保留地洒出,“万先生说了,眼疾终会痊愈,那书童却不信,隔三岔五便会跑来问我。 ”
“好不烦人!信不过我,总得相信万先生吧?”起初几次,白果还愿意解释。
后来,平白上门求药,白果懒得搭理。
待那书童再问,白果只是冰冷一句话,爱信不信,出门右转,慢走不送。
书童气得直跺脚,面上愠怒,痛骂,庸医!
白果与平白的矛盾,姜映真一概不清楚。
不过,平白私下里,也偷偷拽着她的袖角,询问同样的话。
姜映真脾气柔软,即便是同样的问题,别人问她多少次,只要她知晓答案,必会不厌其烦告诉对方。
两人之中,书童平白倒成了不耐烦的那个。
薛姑娘,你好没诚意,每次我问你,你只用同样的话搪塞我。
我家大公子,神仙一般的人物,绝不能沉寂于岭南。
姜映真顾不上生气,安慰他,绝不会的。
毕竟,你家大公子吉人天相,可是未来大姚的赫赫权臣呢。
花逢时发,否极泰来。
山重水复疑无路,拨云见日终有光。
这一切都不算什么。
书童眼睛哭红,他的手臂,还有煎药烫出的水泡。
姜映真想要给他药膏,却见书童抹泪走远。
姜映真:......?
唉。
提起主仆两人,药童便有一股火气。
这股火气,积攒了两年,一时半会儿,难以彻底消除。
药童白果兀自抱怨,喋喋不休。
姜映真不作声,静静地倾听白果的诉怨。
末了,白果骂得疲累。
后院,柚子树枝叶青郁,秋风习习,院内总归有三分清宁。
趁他喝茶的功夫,少女嗓音轻盈,略带迟疑地问了一句,“他是不是一个人来的?”
白果点头,“当然,生怕他家大公子知道。”
姜映真默然。
论起衷心,平白当之无愧。
深冬,十二月。
岭南是没有雪的。
对此,姜映真惊喜连连。
平日的清河村,早已白雪皑皑,一片雪色。山野河边的草木,掉光了叶子,独自伫立北风中,萧瑟荒凉。
山渠沟道,荒林野径落满了雪,以及一串长长的脚印。
五里之内,不见人影,不闻人声。
万物俱寂。
而彼时的吴川,却是另一副奇特模样。
青山连绵,满目翠意。远山重叠,云雾迢迢。
傍晚,空山沉寂,水月俱沉。
似乎,吴川没有冷冬。
邻居家的院墙,生了一棵山茶树,枝上缀满了红色的花朵。
微风轻拂,清香沁人。
齐刘氏终究适应不了岭南气候,饶是姜映真为她煎药,每日不曾间断,妇人身体愈发不好。
姜映真的第六感一贯很准。
她和齐刘氏,在吴川已经两年,这么长的时间,按理说,早该适应当地气候。
然而,妇人苍灰面色,精神恹恹,似乎告诉她一个糟糕的答案。
只是,少女不敢信,不愿信。
一日清晨,妇人吐了血,污血浸濡了衣衫。
空中弥漫一股血腥气。
在那一瞬,姜映真的喉咙仿佛被一双无形的利爪掐紧,令她喘不过气来。
少女手脚冰凉,嘴唇泛白,她一路疾跑,推开了回春堂的门。
万木春医术精湛,待他把脉之后,尘埃落定。
支开妇人,姜映真抬眸,杏眸似一泓清水,心中惴惴,紧张地看向他。
之前,姜映真也为齐刘氏把脉。
她的医术虽不如万木春,但齐刘氏身体如何,她心中已有了大概。
然而,当一个人在无助的时候,丝毫不愿铁定的答案。
他们只希望,有一个人能站出来,反驳自己的预感。
最好,旁人说出的话,正是自己一直祈祷的期盼。
可惜,吉音未至。
万木春摇了摇头,残酷地击碎少女最后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
绝脉。
没多少余岁可活。
少女的双眸陡然睁圆了,一股寒意沿着脊背,逐渐蔓延到四肢,在脑中噼啪作响,令她如坠冰窖。
万木春的医术精妙,他既这样说,也就意味着,齐刘氏时日不多。
“郎中,您......说什么?”姜映真嘴唇翕动,浅亮如星的瞳孔竟变得空洞灰败。
万木春沉默不语。
少女心如死灰,眼前的一切,顷刻间坍塌粉碎,成了一片灰暗的废墟。
齐刘氏待她极好,若没有了她,自己又该这么办?
姜映真的声音弱不可闻,喃喃道,“真的......没救了吗?”
万木春见不得小徒弟伤心,他虽救不了人,令妇人多活几日,还是可以办到。
他开了几副药,姜映真捧着药,如得仙丹,丝毫不敢轻视。
服了汤药,齐刘氏面色不再灰白。
妇人在院中刺绣,她一笑,眼尾便堆了花。
彼时,阳光正好,妇人的清瘦脸庞也染了两分红润。
只是如此,姜映真喜上眉梢,以为齐刘氏挺过来了。
万木春却明白,一切不过是回光返照。
一日午后,少女穿了一件薄衫,身形缓缓,扶着齐刘氏在河边漫步。
以往十二月,沈水冰冷,河面覆上一层薄冰。
若去河边浣衣,溪水刺骨,冻得一双手泛青,手指冰凉若雪,好长时间才能恢复。
还是岭南好。
冬天不会寒冷。
四季如春,除了多雨燥热,没有其他的缺点。
又过了一年。
这是姜映真在吴川的第三年。
一丛桔梗,已从湿土中萌芽。清晨,小院春意盎然,土中的嫩绿,象征崭新的时令。
可惜,齐刘氏没能挺过春天,彻底长眠在了吴川。
姜映真的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双漂亮的眼肿若核桃。
桂花巷的那间小屋,只剩下了少女一人。
白果心疼不已,他天资愚钝,做了六年学徒,仍对药学不精通。
甚至,他连安慰姑娘也不会。
小药童拿出了一直积攒的钱,为她买竹蜻蜓和蜜饯,笨拙地逗她开心。
人,总要慢慢走出困境。
白果只愿,少女暂时不再沉浸这件伤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