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狐赎罪
双唇微张了张,确实半天都未能吐出半个字,索性放弃了,沉了沉肩,眼帘下垂,丧气地暗哼一声,终究妥协。
“是~三师公!”要不,待这件事办完,看情况向他坦白吧?
见我一阵语塞后无法推诿,只得讷讷地应下,狐狸满意而笑,接着便起身。
待踱步绕至案几侧,见我仍是无甚反应,狐狸便停下脚步,微侧头示意我,目光指向那三册竹简,唇畔还噙着几分笑意。
想起许就在不久前发生的,狐狸坑盗跖勇闯蚕丝阵——
盗跖:“我可以…拒绝吗?”
张良:“不可以!”
想起不就之后的以剑论道,乱神兄被某人憋出内伤——
乱神:“你论剑结束了么?”
张良:“结束了。”
乱神:“可以动手了么?”
张良:“不可以!”
无奈。
起身抱起案几上的三卷竹简,转过身顿了两秒,便抬步往回走。狐狸这才迈步跟在我身后。
不过几步,由于速度一快一慢,本是一前一后结果变成并肩而行,而我只是双臂抱着三卷竹简,心下想着该找什么理由说服荀夫子。
已知的两次修缮书籍:
第一次,十年前小圣贤庄发生过一场大火之后,应当修缮过一次;
第二次,书同文政令下达之时,组织抄译六国卷籍。
“以往…/荀师…”两个声音同起。
“三师公您先说!”未抬眼看他。
听着一声轻笑,“还是子清先讲。”
……
好吧,就不跟狐狸推来推去了,恐怕也推不过!
“弟子是想问,藏书阁以往修缮过几次典籍?除了第一次誊抄的时候,师叔公拒绝了,后面还有吗?”我低着头看着地面,随着话音落下,转头看向左边与我并肩而行的人。
了解多一点,摸清荀夫子的心理,才比较好开展工作。
张良却是侧头看着我,耐心听着,待听完我的问题,略作思忖,“这卷典籍的性质比较特殊,并非儒墨显学、天然适合广为流传的一类,所以原籍也只作收藏用。后来的一次典籍修缮工作,荀师叔也有参与,掌门师兄向他提起是否以小篆抄录一卷,以免随着齐书失传,典籍也随之失传。”
狐狸说道一半便停了下来,唇畔眸间还带着几分笑意。
“那后来呢?”这有什么好笑的?此时心里已全然接受狐狸的安排,只想着如何圆满完成任务。
而狐狸看了看我的表情,敛了敛笑,“后来,荀师叔捋着胡须,缓缓颔首,说道,‘掌门师侄说得很有道理’。”
……
怎么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正在纳闷之际,狐狸面带几分忍俊不禁,“接着荀师叔说,‘所以,以免这三册典籍失传,就留着他们,不烧毁了’。”
……
秦朝版的“十动然拒?”
荀夫子的逻辑也是厉害,这意思就是说,你还想让我抄?我不烧毁他们算好的。
这确实是怪老头的作风嗷!
虽说这么一反转确实有几分幽默,甚至都能脑补伏念听完之后当场愣住。
但,这也说明,倔老头对于抄译这三册卷籍是很抵触的。
尤其,李斯还吐槽过,荀子是越老越倔。以前都没能说服的事情,现在我怎么去说服?
皱了皱眉,“三师公,我怎么觉得,这件事情很是难办啊?”
而狐狸见我愁眉苦脸的,只是缓缓颔首,悠悠道,“确实有几分难度。”
四目相对,见他这副毫不在意的模样,瞋了一眼,转头便加快步伐,心道,狐狸你给我出了这么个难题,自己倒悠哉得很……
我还是自己想办法好了。
“但这件事,如果连子清都办不到,也就没人能办到了。”我闻声顿足转头,狐狸的表情似笑非笑,教人分辨不清是玩笑话还是认真的。
听他这么一讲,我忽然想起一件事,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于是停下脚步侧过身等着他。
如果此前只是想八卦,确认下自己对狐狸的猜测是否准确。但这个时候,这个问题已经关系到这件事能否顺利进展。
见我凝眉细思,张良仍步履悠然,不过由于距离不远,几步路后便与我并肩而行。
回路上,倒不似来的时候那么步伐匆匆。
我垂眸思忖了片刻,“三师公,当初您是怎么说服荀夫子的?”随着话音落,转头看向张良。
“嗯?说服荀夫子什么?”狐狸侧过头问道,眸带笑意,不知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
倒也不在意,“据我所知,荀夫子已经好久不收弟子了,一直都在闭关。”
狐狸倒也很有耐心,依然浅笑微微,“所以子清的问题是什么?”
皱了皱眉,非要我说得这么清楚?顿了半晌,组织了下语言——
“那次辩合之后,三师公是如何说服荀夫子收留弟子,且愿意亲自指导弟子学习的?”
此前已经分析过,以荀子的年岁以及名望,许久都未收徒且不轻易收徒,怎可能凭那几岁孩童的一番话,便答应收我?所以张良一定是从李斯着手的。
狐狸没有立即回答我,而是笑意浅浅地看着我,“子清是如何以为的?”
不想他却把问题抛给了我。
怎可能那么快就说出自己的推测?
我回过头,“三师公方才说,师叔公喜欢弟子,可弟子一点也不这么觉得。”
“嗯?这话从何说起?”
于是决定将那日在竹屋被训斥的事告诉他——
“二师公来到竹屋那天,说庄内来了个天才少年棋手,连三师公您都三战三败,于是想请荀夫子出山,挽回小圣贤庄的颜面。”
言罢侧头不着痕迹地瞟了一眼狐狸,听着我的话,他眸中充盈了几分笑意,耐心地等着我说下去。
“第二天晌午,师叔公在那研究棋局,弟子在一旁抄书,不想总是抄错,于是就用小刀刮错修改,结果却被荀夫子训斥了。”说完撇撇嘴,明明是那怪老头自己心神不宁。
不想狐狸却是闷笑了一声,“哦?荀师叔训斥了你什么?”
“事情是这样子的!”我还是从头说起把。
“荀夫子本在研究棋局,却忽然向我打听起子明的事情。对于子明师弟,弟子所知不多,只是从‘白马非马’的辩合中,对他有所了解,于是便将这件事搬出来,夸赞子明师弟机智聪颖。”
按理说,我也不可能对天明有过多了解,毕竟辩合那日他才入庄。
狐狸听罢,唇角上扬,“子清也很机智聪颖。”这是在夸我会帮你圆谎迈?
瞋了一眼,“接着荀夫子说,能解白马非马这样的难题,子明果然是少年天才…不像我,同样是力克名家的少年弟子,却抄个书都抄不好,一上午就在那刮来刮去,吵得他头都疼了’。”
这哪里有喜欢我的样子?
狐狸听罢,居然轻笑出声。我侧头看去,狐狸手握半拳轻靠鼻尖,捂了捂笑意。
侧头凝眉敛眸,目光阴沉直视,那段时间老是被怪老头训,还不都是因为你。
张良见状,倒也敛去些许笑意,“所以,子清是想表达,荀师叔并不喜欢你?”
狐狸的逻辑思维挺强哈,绕了这么远,还能绕回最初讨论的话题。
敛去了方才一脸不满的表情,缓缓颔首,表示同意。
“那么,依子清之见,荀师叔为何会收留你,并亲自指导你学业呢?”
这难道不是我问你的问题?
但狐狸这么问了,此刻脑袋只得开始梳理,哪些信息可以利用,哪些信息不可透露,不然露了马脚到时候圆回来又很费劲。毕竟,那个“去问你们墨家祖师爷”已然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教训。
首先,李斯是荀夫子的门生这件事,是众所周知的,他被逐出师门,且不讨荀夫子喜欢,也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
而他带着一票帝国凶器和帮手来儒家,说是讨教不如说是找茬,所以他对儒家和小圣贤庄怀有敌意这件事,也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
至于在贤庄正门口,李斯对伏念的敲打,权可说是出去送别的几位师兄弟回来八卦的。
但……自己真的要将自己对狐狸心思的揣度堂而皇之地说出来吗?
不妥!
遂抬起头故作轻松,眉眼含笑,“当然是三师公出面说服的,三师公忘了吗?为此弟子还欠了三师公一个大大的人情呢!”
不待他作出回应,煞有介事地,“所以,三师公到底是如何说服师叔公的?”
不想,狐狸闻言却顿下了脚步,并且转身面向我。
见状,将要迈出去的步伐收回……
余光瞥见狐狸正定定地看着我……
侧了侧头,狐狸面带些许笑意,大概是在等我……
这狐狸又再打什么主意?我说的那个“大大的人情”刺激到他了?
只得讷讷地转身面向他。
微风拂过,廊畔的垂柳随风飘曳,他鬓间的碎发随风轻扬,那唇畔的笑意不减反增,眸里还噙了几分促狭。
见他良久未言语,玩味的眼神看得我心中直打鼓,索性开口打破沉默,“三师公……怎么了?”
不想狐狸却俯身,眸间的促狭更甚,“子清可知自己有个缺点?”
张良那张俊脸忽然放大在眼前,此刻他唇畔含笑,目光灼灼地盯着我,而问出的话更是让人无法思考。
我有什么缺点?
在我垂下眼帘逃离了他的目光,竭力思索之际,狐狸又逼近了几分——
“子清方才思忖许久,想必心中已有答案,何不坦言道出心中所想?”
……
三大王是会读心术吗?
被人拆穿忽觉有些尴尬,只得大方承认了。
“呃!弟子是有几分猜测,但…不敢确定…”别说狐狸的心思咱猜不猜得准,也不敢让您知道咱在猜啊!
张良听罢,满意而笑,便直起身子,转身抬步继续走着,语气带着几分得逞的轻快感——
“那便说来听听看。”
我忽然觉得,在张良面前,应该轻松一点,坦然一点,因为…真的周旋不过。OAQ
深吸一口气,正色道,“弟子是觉得,以师叔公的名望,断不会因一个五岁孩童的几句话便对弟子青睐有加。”
顿了顿,侧头看了看张良。但见他只是微收下颔,表情淡淡的,教人推测不出此时他心中作何想法。
“辩合那日,相国李斯提出前往竹屋看望师叔公,师叔公却闭门不见。正常情况下,门下弟子位极人臣,作为老师应当感到骄傲自豪才对,可师叔公却不以为然,甚至……后来掌门师尊训斥我,师叔公说出‘李大人为了在皇帝面前邀功讨赏,自是不会放过任何百家作逆的可循之迹’这样的话来,由此看来,师叔公对李斯很是不喜。”
一口气说了一长串,侧眼看了看狐狸,狐狸仍是目光淡淡,而后侧了侧头,示意我继续。
“那日在厅外,那名身着白衣的孩童,想必三师公您也留意到了,他是师叔公派来,观察李斯究竟意欲何为的。”
后面……我忽然有些不敢说下去了,要我说出张良观察到这一点,加以利用,请荀夫子出山这种话…未免有些大胆。
不想张良却开口道,“所以呢?”
我回过头,都已经到这个份上了,不说也得说了——
“所以,三师公是不是已经看出?荀夫子虽在闭关,但对庄内的事务颇为关注,尤其是…自己最不喜欢的弟子前来贤庄挑衅,更令师叔公关注有加。”
余光瞥见狐狸眉间微蹙。见我良久未语,便侧头看向我,轻笑,“子清如此心思缜密,细致入微,推理得倒是周全。”
经狐狸这一番夸赞,此前的推测,看来没有错了!
讪讪地笑了笑,“三师公过奖!”
“弟子之所以会问这个问题,是想,如果师叔公真的对弟子青睐有加,那么这件事兴许会容易一些,如若师叔公是因为别的原因接纳弟子,或可,弟子可从别的方面入手。”
狐狸听罢,轻笑了一声,“所以我说,这件事,如果子清办不到,也就没人能办到了。”
……
您这一句话不仅给我戴了顶高帽子,还夸了夸自己识人善用嗷?
“荀师叔并非不喜欢子清,只是口是心非罢了。”在我无语之际,狐狸补充了这么一句。
心下觉得,这八成是你自己的猜测,或者是安慰我。
“荀师叔一直想再收一名弟子,当年本欲收我入门下,但我更倾向于偏道家思想的师父,所以婉拒了荀师叔。”狐狸说着,眸里含了几分自得的笑。
我去还有这回事?所以这就是同出一门的颜路会修炼道家“坐忘心法”,以及日后张良“乃学辟谷,道引轻身”的原因?
“子清方才的推理很是精彩,但…并不全面。”狐狸眸里的笑意不减,还含了几分狡黠的光彩。
我侧着头,等待他说下去。
“由于辜负了荀师叔的期待,一直对此心怀愧疚。在我留任贤庄的那天,便允诺荀师叔,为他物色一名资质卓越的少年!”
……
我勒个去?敢情狐狸是拿我替自己赎罪了???
有一种…被卖了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现下还要帮他办事,所以是被卖了还帮忙数钱吗???
另外,我可是女弟子耶。这样真的没关系么?→_→
“是~三师公!”要不,待这件事办完,看情况向他坦白吧?
见我一阵语塞后无法推诿,只得讷讷地应下,狐狸满意而笑,接着便起身。
待踱步绕至案几侧,见我仍是无甚反应,狐狸便停下脚步,微侧头示意我,目光指向那三册竹简,唇畔还噙着几分笑意。
想起许就在不久前发生的,狐狸坑盗跖勇闯蚕丝阵——
盗跖:“我可以…拒绝吗?”
张良:“不可以!”
想起不就之后的以剑论道,乱神兄被某人憋出内伤——
乱神:“你论剑结束了么?”
张良:“结束了。”
乱神:“可以动手了么?”
张良:“不可以!”
无奈。
起身抱起案几上的三卷竹简,转过身顿了两秒,便抬步往回走。狐狸这才迈步跟在我身后。
不过几步,由于速度一快一慢,本是一前一后结果变成并肩而行,而我只是双臂抱着三卷竹简,心下想着该找什么理由说服荀夫子。
已知的两次修缮书籍:
第一次,十年前小圣贤庄发生过一场大火之后,应当修缮过一次;
第二次,书同文政令下达之时,组织抄译六国卷籍。
“以往…/荀师…”两个声音同起。
“三师公您先说!”未抬眼看他。
听着一声轻笑,“还是子清先讲。”
……
好吧,就不跟狐狸推来推去了,恐怕也推不过!
“弟子是想问,藏书阁以往修缮过几次典籍?除了第一次誊抄的时候,师叔公拒绝了,后面还有吗?”我低着头看着地面,随着话音落下,转头看向左边与我并肩而行的人。
了解多一点,摸清荀夫子的心理,才比较好开展工作。
张良却是侧头看着我,耐心听着,待听完我的问题,略作思忖,“这卷典籍的性质比较特殊,并非儒墨显学、天然适合广为流传的一类,所以原籍也只作收藏用。后来的一次典籍修缮工作,荀师叔也有参与,掌门师兄向他提起是否以小篆抄录一卷,以免随着齐书失传,典籍也随之失传。”
狐狸说道一半便停了下来,唇畔眸间还带着几分笑意。
“那后来呢?”这有什么好笑的?此时心里已全然接受狐狸的安排,只想着如何圆满完成任务。
而狐狸看了看我的表情,敛了敛笑,“后来,荀师叔捋着胡须,缓缓颔首,说道,‘掌门师侄说得很有道理’。”
……
怎么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正在纳闷之际,狐狸面带几分忍俊不禁,“接着荀师叔说,‘所以,以免这三册典籍失传,就留着他们,不烧毁了’。”
……
秦朝版的“十动然拒?”
荀夫子的逻辑也是厉害,这意思就是说,你还想让我抄?我不烧毁他们算好的。
这确实是怪老头的作风嗷!
虽说这么一反转确实有几分幽默,甚至都能脑补伏念听完之后当场愣住。
但,这也说明,倔老头对于抄译这三册卷籍是很抵触的。
尤其,李斯还吐槽过,荀子是越老越倔。以前都没能说服的事情,现在我怎么去说服?
皱了皱眉,“三师公,我怎么觉得,这件事情很是难办啊?”
而狐狸见我愁眉苦脸的,只是缓缓颔首,悠悠道,“确实有几分难度。”
四目相对,见他这副毫不在意的模样,瞋了一眼,转头便加快步伐,心道,狐狸你给我出了这么个难题,自己倒悠哉得很……
我还是自己想办法好了。
“但这件事,如果连子清都办不到,也就没人能办到了。”我闻声顿足转头,狐狸的表情似笑非笑,教人分辨不清是玩笑话还是认真的。
听他这么一讲,我忽然想起一件事,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于是停下脚步侧过身等着他。
如果此前只是想八卦,确认下自己对狐狸的猜测是否准确。但这个时候,这个问题已经关系到这件事能否顺利进展。
见我凝眉细思,张良仍步履悠然,不过由于距离不远,几步路后便与我并肩而行。
回路上,倒不似来的时候那么步伐匆匆。
我垂眸思忖了片刻,“三师公,当初您是怎么说服荀夫子的?”随着话音落,转头看向张良。
“嗯?说服荀夫子什么?”狐狸侧过头问道,眸带笑意,不知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
倒也不在意,“据我所知,荀夫子已经好久不收弟子了,一直都在闭关。”
狐狸倒也很有耐心,依然浅笑微微,“所以子清的问题是什么?”
皱了皱眉,非要我说得这么清楚?顿了半晌,组织了下语言——
“那次辩合之后,三师公是如何说服荀夫子收留弟子,且愿意亲自指导弟子学习的?”
此前已经分析过,以荀子的年岁以及名望,许久都未收徒且不轻易收徒,怎可能凭那几岁孩童的一番话,便答应收我?所以张良一定是从李斯着手的。
狐狸没有立即回答我,而是笑意浅浅地看着我,“子清是如何以为的?”
不想他却把问题抛给了我。
怎可能那么快就说出自己的推测?
我回过头,“三师公方才说,师叔公喜欢弟子,可弟子一点也不这么觉得。”
“嗯?这话从何说起?”
于是决定将那日在竹屋被训斥的事告诉他——
“二师公来到竹屋那天,说庄内来了个天才少年棋手,连三师公您都三战三败,于是想请荀夫子出山,挽回小圣贤庄的颜面。”
言罢侧头不着痕迹地瞟了一眼狐狸,听着我的话,他眸中充盈了几分笑意,耐心地等着我说下去。
“第二天晌午,师叔公在那研究棋局,弟子在一旁抄书,不想总是抄错,于是就用小刀刮错修改,结果却被荀夫子训斥了。”说完撇撇嘴,明明是那怪老头自己心神不宁。
不想狐狸却是闷笑了一声,“哦?荀师叔训斥了你什么?”
“事情是这样子的!”我还是从头说起把。
“荀夫子本在研究棋局,却忽然向我打听起子明的事情。对于子明师弟,弟子所知不多,只是从‘白马非马’的辩合中,对他有所了解,于是便将这件事搬出来,夸赞子明师弟机智聪颖。”
按理说,我也不可能对天明有过多了解,毕竟辩合那日他才入庄。
狐狸听罢,唇角上扬,“子清也很机智聪颖。”这是在夸我会帮你圆谎迈?
瞋了一眼,“接着荀夫子说,能解白马非马这样的难题,子明果然是少年天才…不像我,同样是力克名家的少年弟子,却抄个书都抄不好,一上午就在那刮来刮去,吵得他头都疼了’。”
这哪里有喜欢我的样子?
狐狸听罢,居然轻笑出声。我侧头看去,狐狸手握半拳轻靠鼻尖,捂了捂笑意。
侧头凝眉敛眸,目光阴沉直视,那段时间老是被怪老头训,还不都是因为你。
张良见状,倒也敛去些许笑意,“所以,子清是想表达,荀师叔并不喜欢你?”
狐狸的逻辑思维挺强哈,绕了这么远,还能绕回最初讨论的话题。
敛去了方才一脸不满的表情,缓缓颔首,表示同意。
“那么,依子清之见,荀师叔为何会收留你,并亲自指导你学业呢?”
这难道不是我问你的问题?
但狐狸这么问了,此刻脑袋只得开始梳理,哪些信息可以利用,哪些信息不可透露,不然露了马脚到时候圆回来又很费劲。毕竟,那个“去问你们墨家祖师爷”已然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教训。
首先,李斯是荀夫子的门生这件事,是众所周知的,他被逐出师门,且不讨荀夫子喜欢,也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
而他带着一票帝国凶器和帮手来儒家,说是讨教不如说是找茬,所以他对儒家和小圣贤庄怀有敌意这件事,也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
至于在贤庄正门口,李斯对伏念的敲打,权可说是出去送别的几位师兄弟回来八卦的。
但……自己真的要将自己对狐狸心思的揣度堂而皇之地说出来吗?
不妥!
遂抬起头故作轻松,眉眼含笑,“当然是三师公出面说服的,三师公忘了吗?为此弟子还欠了三师公一个大大的人情呢!”
不待他作出回应,煞有介事地,“所以,三师公到底是如何说服师叔公的?”
不想,狐狸闻言却顿下了脚步,并且转身面向我。
见状,将要迈出去的步伐收回……
余光瞥见狐狸正定定地看着我……
侧了侧头,狐狸面带些许笑意,大概是在等我……
这狐狸又再打什么主意?我说的那个“大大的人情”刺激到他了?
只得讷讷地转身面向他。
微风拂过,廊畔的垂柳随风飘曳,他鬓间的碎发随风轻扬,那唇畔的笑意不减反增,眸里还噙了几分促狭。
见他良久未言语,玩味的眼神看得我心中直打鼓,索性开口打破沉默,“三师公……怎么了?”
不想狐狸却俯身,眸间的促狭更甚,“子清可知自己有个缺点?”
张良那张俊脸忽然放大在眼前,此刻他唇畔含笑,目光灼灼地盯着我,而问出的话更是让人无法思考。
我有什么缺点?
在我垂下眼帘逃离了他的目光,竭力思索之际,狐狸又逼近了几分——
“子清方才思忖许久,想必心中已有答案,何不坦言道出心中所想?”
……
三大王是会读心术吗?
被人拆穿忽觉有些尴尬,只得大方承认了。
“呃!弟子是有几分猜测,但…不敢确定…”别说狐狸的心思咱猜不猜得准,也不敢让您知道咱在猜啊!
张良听罢,满意而笑,便直起身子,转身抬步继续走着,语气带着几分得逞的轻快感——
“那便说来听听看。”
我忽然觉得,在张良面前,应该轻松一点,坦然一点,因为…真的周旋不过。OAQ
深吸一口气,正色道,“弟子是觉得,以师叔公的名望,断不会因一个五岁孩童的几句话便对弟子青睐有加。”
顿了顿,侧头看了看张良。但见他只是微收下颔,表情淡淡的,教人推测不出此时他心中作何想法。
“辩合那日,相国李斯提出前往竹屋看望师叔公,师叔公却闭门不见。正常情况下,门下弟子位极人臣,作为老师应当感到骄傲自豪才对,可师叔公却不以为然,甚至……后来掌门师尊训斥我,师叔公说出‘李大人为了在皇帝面前邀功讨赏,自是不会放过任何百家作逆的可循之迹’这样的话来,由此看来,师叔公对李斯很是不喜。”
一口气说了一长串,侧眼看了看狐狸,狐狸仍是目光淡淡,而后侧了侧头,示意我继续。
“那日在厅外,那名身着白衣的孩童,想必三师公您也留意到了,他是师叔公派来,观察李斯究竟意欲何为的。”
后面……我忽然有些不敢说下去了,要我说出张良观察到这一点,加以利用,请荀夫子出山这种话…未免有些大胆。
不想张良却开口道,“所以呢?”
我回过头,都已经到这个份上了,不说也得说了——
“所以,三师公是不是已经看出?荀夫子虽在闭关,但对庄内的事务颇为关注,尤其是…自己最不喜欢的弟子前来贤庄挑衅,更令师叔公关注有加。”
余光瞥见狐狸眉间微蹙。见我良久未语,便侧头看向我,轻笑,“子清如此心思缜密,细致入微,推理得倒是周全。”
经狐狸这一番夸赞,此前的推测,看来没有错了!
讪讪地笑了笑,“三师公过奖!”
“弟子之所以会问这个问题,是想,如果师叔公真的对弟子青睐有加,那么这件事兴许会容易一些,如若师叔公是因为别的原因接纳弟子,或可,弟子可从别的方面入手。”
狐狸听罢,轻笑了一声,“所以我说,这件事,如果子清办不到,也就没人能办到了。”
……
您这一句话不仅给我戴了顶高帽子,还夸了夸自己识人善用嗷?
“荀师叔并非不喜欢子清,只是口是心非罢了。”在我无语之际,狐狸补充了这么一句。
心下觉得,这八成是你自己的猜测,或者是安慰我。
“荀师叔一直想再收一名弟子,当年本欲收我入门下,但我更倾向于偏道家思想的师父,所以婉拒了荀师叔。”狐狸说着,眸里含了几分自得的笑。
我去还有这回事?所以这就是同出一门的颜路会修炼道家“坐忘心法”,以及日后张良“乃学辟谷,道引轻身”的原因?
“子清方才的推理很是精彩,但…并不全面。”狐狸眸里的笑意不减,还含了几分狡黠的光彩。
我侧着头,等待他说下去。
“由于辜负了荀师叔的期待,一直对此心怀愧疚。在我留任贤庄的那天,便允诺荀师叔,为他物色一名资质卓越的少年!”
……
我勒个去?敢情狐狸是拿我替自己赎罪了???
有一种…被卖了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现下还要帮他办事,所以是被卖了还帮忙数钱吗???
另外,我可是女弟子耶。这样真的没关系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