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美美地睡个好觉,我将窗帘遮得严严实实,以至于第二天早晨,已是日上三竿,我才被竹林间清脆的鸟鸣给唤醒。

    迷糊间方才猛然想起,那三卷漏网之鱼还没送过去呢!学年末考已然结束,那么接下来就要放假了。赶紧将这三卷竹简送过去,回来收拾收拾就可以向荀夫子道别离庄跑路…哦不对,是归家!

    是以我赶忙起床,匆匆拾掇了一下便抱着竹简向着藏书阁而去。不知怎的,只觉今日的贤庄格外安静,路上几乎看不到什么人,无论是学生或是师长,甚至帮工都没看到。

    或许是,都放假了?

    那…藏书阁岂不是也没人?

    果然不出我所料,藏书阁的大门依旧紧闭。因而我也就轻车熟路地摸到了侧门。倒是教人觉得奇怪,昨日傍晚侧门开着,权可理解为是哪位当班的先生还没下班所以未将之锁上。那么…今早这门为何仍未上锁?

    一时间心下起了不好的预感,在小五的剧情中,这藏书阁…似乎一直有不明身份的人盯着,而且…还悄悄潜入过。

    想到这里,我心间陡然升起一股恐惧感——难道昨夜这门之所以开着,是因为……?

    我看了一眼身后半开的门,复又环视了一道阁间,阁顶的天窗此时是闭着的,因而光线很是不明朗。加之阁中书架摆设器具均是古朴的深棕色,整个藏书阁给人一种压抑的沉闷感。当然,八成是此刻的心境所致。我忙将怀间的竹简放下,三步并作两步小跑向那扇半开着的门。

    初秋的阳光从门缝处投下,一方光影从门槛直铺至地板,一直延伸至书架一角,照射在光洁的深棕古木上折射出灼目的橙红色光彩,于地板与书架的连接处向上漫延,宛然黑夜中的一条指引歧路人的光明之道。

    而当我靠近那扇门之时,那道灼目的橙红倏然从光洁的地板上消失了——

    “哐——”锁扣入槽的声音。

    “昨日明明上锁了…真是奇怪。”透过窗棂,我看到锁门人快速走远的身影。

    正欲开口呼唤,一阵齐整威严的队列踏步声由远及近。伴随之,如惊鸿掠影般,几道黑影从窗棂外略过,接着阁檐传来细微的踩踏声。而那阵队列在及近藏书阁后,便四散开来,听得几声金属敲击石砖的碰撞声。我向外看去,几个身着银盔的军人正执守阁外。

    是帝国的军队!

    一时间,我有些六神无主。大脑一片混沌根本无法理清头绪。冷静下来从最近一次参与的剧情处开始回想,也就是张良被伏念训斥那里,接下来小圣贤庄如果有重大的事情,那就是……

    “北有高楼,与云齐兮……”

    “你们候在外面吧!杀戮之器不要冒犯了这清雅之地。”

    是是是是扶苏的声音啊!!!剧情走得竟然这样快。

    我一时慌了神四处张望着,书架是两面镂空的,格间摆放的竹简都不足以将空间填满,因而几乎侧面几乎是无处可藏,幸好阁中央的案几后方摆了一组木制屏风。我忙轻步小跑过去查看了下,心下开始盘算着最佳藏匿之处。是屏风后方?还是被屏风遮挡的内层书架的后方?

    可是如果他们绕着藏书阁参观一圈,我简直无可遁行。所以最好的地方其实是书阁顶层,此前张良站在上面我围着藏书阁绕了一整圈都没看到人。可是,时间太紧我又不会轻功根本不可能上去。

    与此同时我意识到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意识到这件事的一瞬,脑中还未作出反应,脚下本能地快速向着阁中央的桌案跑去。

    昨日傍晚放在桌案和桌脚旁的那些典籍和抄录本,我得赶快从中找出那些混在隶书竹简中以六国文字抄写的。

    隶书虽不是官方文书,可好歹也是秦国文字,可六国文字就不一样了。「文乃心声,文不一……」

    非是我不想一把全都抱走,而是实在太多了起码要分三趟,显然时间来不及。我只得通过底部的布帛标签快速查找挑出六国文字抄写的部分。耳听着门外的脚步声愈来愈近,一瞬间心提到嗓子眼,急中先智,我索性直接从桌脚旁的一堆竹简中挑出一卷标签以隶书书写而成的,放到了案几中央,如此一来,扶苏拿起的,便是以隶书抄录的。

    当钥匙插入锁扣的声音响起,我忙不跌抱着筛出的竹简从侧面与中央书架的空隙处跑向屏风后方的书架,却在慌乱间,一卷竹简从怀间滑落散开于地面,我正欲弯身拾起,吱呀的开门声催促我,顾不了那么多了。

    伴随着朱红大门的开启,即使躲在屏风的书架后,我依然能感觉到阁内陡然敞亮了许多。接着一行人不疾不徐的脚步声缓缓及近,眼前的光线因着光源入口处的人影攒动而忽明忽暗。

    如果我没记错,当是伏念、颜路、张良、扶苏、李斯、赵高、楚南公和待公孙玲珑。

    幸得扶苏将六剑奴阻在了阁外,否则以他们的内力修为,不可能注意不到这么粗犷的气息存在。非是我的呼吸粗重,而是这种丝毫没有经过内力隐匿的气息,对他们来说就好比自行暴露。而这种躲藏简直是掩耳盗铃。

    可随即,我意识到一个问题。虽然六剑奴不在,撇去不知武力值如何的扶苏和赵高,李斯与公孙玲珑应该不会武功,楚南公不会为难我。

    可是……儒家这三位呢?我一时不敢确定,不知张良与颜路,伏念的内力可是相当深厚。

    此刻我只觉环抱着竹简的手臂仿佛能感受到自竹简另一端传来的急促而剧烈的心跳。呼吸在此刻也变得急促而紊乱。我告诫自己要深呼吸,却又害怕动作幅度太大而引起人的注意。

    因而我只能浅浅地缓慢而小心翼翼地呼吸。

    “子曰,郁郁乎文哉,诚不我欺。”扶苏引用了《论语·八佾》中的半句,既吹了儒家的彩虹屁又突显了自己崇尚儒家的人设。

    “此处是我儒家历代先贤经典。”

    “此处是道家典籍。”

    “此处皆是农桑之书。”

    伏念跟随其后向扶苏介绍着。虽看不见阁中的情形,但依我的记忆,扶苏先从左侧书架取了一卷竹简,翻看了下便放回去了。接着镜头给了伏念一个特写,那表情有些意味不明,但确实是意识到了什么。

    脚步在案几前方的台阶处停下了。原剧情里,扶苏从桌案上拿起的那卷竹简恰好是六国文字抄写的。现下我调了包,他如果继续以六国文字作文章给儒家下马威,那我只能说是左侧书架上的那卷有问题,雨我无瓜。

    我也不算是给儒家添了麻烦。

    竹简打开时竹片细微的碰击声,想必此时扶苏正阅览着竹简上我写的隶书。呃!抄得有些匆忙,他会不会觉着这字可真难看?

    接着是竹简被卷起的声音。这一幕我印象是很深刻的,扶苏食指和中指在竹简上轻轻敲击着,应是在思忖着如何用言语敲击。

    “始皇帝陛下平定六国之后,推行书同文的政策。命令即刻废除原来的六国文字,统一使用大秦小篆。这…伏念先生也应该知道吧?”

    果然…还是和剧情发展一致。

    伏念应答后,“那为何这些新抄录的书籍,所用的都还是原来的六国文字呢?”

    !

    为何……这些?

    难道…也包括我方才放置的那一卷吗?心间登时紧张起来。

    “儒家建立藏书楼的宗旨,是希望成为我华夏一族文化的渊薮,列朝列代的经典都能够完整地传承下来,方可追慕先贤之功,福泽子孙后人。”伏念不卑不亢地答道。

    “伏念先生可知道始皇帝陛下推行书同文的用意?”扶苏继续敲打。

    “始皇帝陛下深谋远虑,伏念不敢妄加测度。”

    “文乃心声,文不一,说明心不一。对于帝国,这是最大的危险。”当时看的时候对这里的扶苏印象很是深刻。双手负于身后姿态放松地来回踱着步子,身后的月白披风被肘臂撑起更显身姿挺阔颇具气势。

    如果我没记错,张良这个时候是想开口的,好在颜路早有预料,几乎在同一时间,侧首示意将他制止了。他到底是不服气的。

    “楚庄王问鼎以来,战乱绵延数百年,根源即是人心纷乱。始皇帝陛下深见于此,所以制订此国策以期四海一心,这才是解决天下纷争,福泽苍生的唯一之道。”

    “除此之外,皆是小事。”他倏然顿足转首向伏念,声色满含警示意味。

    “承蒙公子教诲,伏念即刻让人重新用小篆抄录楼中全部书简。但也恳请保留这些原籍,以不负此楼宗旨。”

    “这我可以答应你。不过,我也想请伏念先生帮我一个忙。”什么叫恩威并施?这就叫恩威并施,不愧是始皇陛下的皇长子。

    “小圣贤庄一直为天下人所景仰,所以我希望从今往后你们不论是课业还是日常,皆都使用小篆,成为帝国子民的表率。”

    “儒家本是入世的学问。君不可行儒道,儒道欲行却必须要通过君王。伏念先生,这其实是一个机会。”前面才用“柔道”说请伏念帮忙,这会又开始用王道来要挟,这扶苏也是个腹黑的主啊。

    而后听得赵高向扶苏禀告,他邀请的那位贵客已经到了。也就是说,晓梦要出场了。

    “伏念先生,听说上次李相国到访的时候,与贵庄有一场辩合比试颇有雅趣。不过儒家兼修六艺,齐鲁三杰非但学识卓越,更是闻名天下的剑术大家,所以今天我想来一场以剑论道,你意下如何。”

    如此看来,这是上次辩合吃了鳖,这次拉来六位一体神乎其神的六剑奴,再请了一个胜七,一个晓梦两个外援。上次文的不行,这次便来武的。总之,要把儒家制得服服贴贴才行。不过…这多少有点打不过就叫人的意味啊哈哈哈!

    不过,早知如此,何必要跟儒家打嘴炮?自讨苦吃嘛!

    听得阁中脚步声走远,我心下舒了一口气,便又开始腹诽些有的没的。

    却哪知,许是一时过于放松,倏然间一卷竹简从怀间滑落,一时间我整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不行不能让它掉下去,脑海中只剩这一个念头,于是我想也不带想地,伸手去够那卷滑落的竹简。失去了一股力道支撑我登时感到怀中一虚,忙又收回手去管住怀中的不让它也跟着滑落。同时抬起一只脚准备给那卷即将落地的竹简做缓冲,不知能起多大作用可多少能减小些声响。但明显我手忙脚乱的已经来不及了。好死不死的,甫一伸出,那该死的竹简尖锐处正好砸在我脚背的青筋处。布鞋料子轻薄,鞋帮根本提供不了任何缓冲,一阵剧痛从脚背传至全身,一向痛觉特别敏感的我此刻真的好想大叫出声。可强大的意念阻止了我,为了避免叫出声,我伸出一只手捂住了我的嘴。

    噼里啪啦~

    竹简散了一地……

    嗯!忍住了!我没叫出声!

章节目录

秦时明月:子之心防[张良同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水泽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水泽溪并收藏秦时明月:子之心防[张良同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