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地铁站遇到初中同学
考完试的一两个周,作业不会特别多,于是周六倒数第二节自习课开始,班里多少显得有些蠢蠢欲动。
值班的班委靳如墨维持了好几次纪律,底下仍有窸窸窣窣的动静,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下课后,化学岑老师进来,找到了沈白曜,道:“白曜,下节课可能要麻烦你和林璁帮我批一下化学小测。”
沈白曜:“好的老师,但是林璁下午出去补习数学了。”
岑老师四下环视,以寻找新帮手,最终锁定了化学年级第二——讲台上的靳如墨,他却有些为难:“抱歉啊老师,我要看班……”
岑老师下一个想找赵栩,因为她的字迹和自己的朋友实在相像,就不免多了几分关注,靳如墨大脑飞速运转,抢先一步道:“老师,唐嘉礼上午就把作业写完了,您找他就行。”
“他和我经常帮李老师批填空,有经验得很。”
刚端着水杯进来的唐嘉礼,不知道自己被好兄弟卖了,只听到后半句,愣愣地点头。
岑老师思考片刻,最终答应了,“嘉礼,那就麻烦你和白曜,下节自习课去化学办公室帮帮忙。”
“好的老师。”唐嘉礼站定,乖巧地笑着,视线正巧和朋友对上,对方挑着眼睛,助攻技能再一次上身。
好啊你靳如墨。
又是配享太庙的一天。
……
选择题是机器批阅的,沈白曜和唐嘉礼只需批阅填空。
当然了,化学考试除了选择就是填空。
沈白曜一边批阅,对于自己作出的离谱答案,有了全新的认知,拿起正确答案细细端详,更觉不安。
“怎么了?”唐嘉礼注意到了同桌的异样,放下红笔。
沈白曜对着复杂的流程图,一阵眼晕,“请问,这里为什么要填硫酸钡。”
“我看一下。”唐嘉礼把卷子放在光下,拿出验钞的眼力认真审题,半分钟后,道:“从海水中提取盐类,就是……很特定的步骤。”
他挽起袖子,铺开草稿纸,画出粗盐提纯的流程图,恨不得把无机物章节从头至尾串讲一遍。
“先加入过量氯化钡……”
男生下意识向她而倾,一只手半托腮,露出白皙有力的小臂。另一只手有条不紊地写字,明亮的小狗眼难得沉稳,染上了澄澈纯粹的笑意。
少年变声期已过,声线归于干净温和,带活了枯燥的题目。
沈白曜趁他写方程式的功夫,循着窗边落下的光影,视线直直落在直挺的鼻梁之上。
“大体流程就是这样,不会我可以再讲。”唐嘉礼抬眸时,直直撞进女孩氤氲着光泽的眼睛。
日落时分,少年少女眼中的琥珀色,揉碎在苍穹燃烬的余晖,橙子味的云浸着酸甜的气味,透过窗沿漫过青春的港。
“看见你们学习互帮互助,老师很高兴。”
岑老师的发言,打断了“沉迷学习”的两人。
沈白曜轻声道谢,明白原理之后,喝了一口水,接着低头批阅填空题。小唐同学则是拿着讲题的蓝笔,一时间神思恍惚。
岑老师继续说:“你们温老师分配同桌的方案很不错,俞锋和白曜的化学比起期中之前,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不得不说,赵栩确实挺厉害的,我听说她给高三老师讲题,讲得头头是道的。”
这个故事还要追溯到两周前。
沈瑜年给邵渝送完酸奶后,经过高三三班,见到老师和同学因为一道溶液离子的多选题陷入沉思,她直接上前,三下五除二就把题目的思路打通了,一时间传为化学教研组的美谈。
沈白曜替朋友收下这份认可时,岑老师盯着卷子却变了脸色,“卢雪凝平时学习挺认真的,问题也很积极,但怎么总犯低级错误。”
两人不约而同偏头去看她的试卷,仪器前不带体积,物理量不带单位,确实是比较低级的错误。
见没有外人,岑老师由此感慨:“该拿的分一分都不能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分数高低的不是难题,是靠记忆的基础题,以及思路比较固定的中层题。”
“把会做的题做对了,分数就不会太差。”
沈白曜难得大着胆子问:“如果会的就少呢?”
这算是针对自身情况发问,因为高一年级考试只有原始分,她在题目较为平易近人的本次化学考试中,喜提73分。
无他,方程式懒得背,不会配。
岑老师一时语塞,过了片刻,开玩笑地说:“要不我给你额外布置几个题?”
沈白曜钟摆式摇头,不敢不会了,默默低下头干活。
……
放学之后,沈白曜和沈瑜年刚坐上地铁,沈瑜年就开始看美食攻略,一脸期待:“中午我都没吃多少,就等着晚上吃顿好的。”
“出息。”沈白曜笑着调侃,而后从书包里翻出历史课本,低头背诵。
沈瑜年打开聊天界面后,忽然面露难色,“有件事,可能要和你商量一下。”
“我妹也想吃海底捞,现在已经在那里等我们了。”
赵柠今天一个人待在家里,家庭教师赵新予又临时请假,为解决吃饭问题,沈瑜年只能把妹妹带上。
沈白曜:“没事儿啊,让小妹妹来就是了。”然后不可置信地看向不称职的姐姐,“话说,你就让她一个人去,遇见坏人怎么办?”
沈瑜年习惯了对沈瑾思散养,偶尔转变不过来身份,只得心虚道:“不好意思啊,我收到消息的时候,她已经在门口做美甲了。”
“什么?”沈白曜不仅惊讶,唯有点评:“小妹妹真是……思想超前。”
沈瑜年扯扯嘴角,“那是,什么流量明星热门电视剧流行梗,我妹从来都是5G冲浪,前些日子还在咸鱼上出明星小卡,我一个都不认识。”
沈白曜开玩笑:“要不我去支持支持妹妹的账号,看看有没有我喜欢的……”
“沈白曜。”
两人的对话被打断,沈白曜上一秒本想礼貌,可看清站立的人时,笑容即刻消失了。
站在她面前的一女一男,是她没转学之前的初中同学。
沈白曜郁结于心,装作没有听到,负气掰扯着手指。
扶着把手的男生期待她的回应,站在他旁边的女生也冲着沈白曜微笑。
可沈瑜年明显能看出,沈白曜并不想搭理他们。
“我们换个地方坐。”沈白曜没好气的瞥了他们一眼,拉着沈瑜年的胳膊,在初中同学的欲言又止中,匆然离去。
一看到他们,初中那些不算友好的回忆再度袭来。
2010年化工厂的爆炸案在定海市算得上是影响深刻的大事,直接促进了当地的行政改革。
初二年级的某天,沈白曜沉浸在外公意外去世的伤痛中,进班之时,便听到有几人围在一起讨论着什么。
当她听清楚具体内容,当年的火蟒仿佛再度袭来,无情地炙烤着她的心脏,痛得她寸步难行。
“我听别人说的,沈白曜的妈妈死在xx化工厂。”
“真的吗?人不都变成灰了!”
“那不就剩了土葬的麻烦……”
“……”
一字一句,都是最无情的刀,在她的心口上肆意留下划痕,没等到结痂,便补上新的一刀。
同学嘴中的“别人”,正是沈白曜在初中最好的朋友。
她没想到,与朋友摊开的那份,内心最不堪回首的苦恼,到头来竟成为了全班同学的谈资。
小孩子的恶是纯粹的,更是可怕的,他们讲起伤人的话,大可拿年纪小当托词,以零的代价,用直白的恶意,带给另一个孩子深重的伤害。
簌簌流血的伤口难以愈合,难闻的血腥味,将弥漫在她所至的每个角落。
后来,沈白曜想明白了。
十年前的那场意外,又岂止是在某天、某段时间捆住她不放,而是牢牢桎梏了整个漫长的余生。
沈瑜年见女儿脸色难看,不由得扯住她,指指提示牌,“到站了到站了,再走就走驾驶室里了,你要去给人开地铁?”
沈白曜深吸一口算不得清新的空气,正了正色,拉着朋友的手,以最快的速度下了地铁。
没想到她的老同学很是执着,追了上来,女生拘谨道:“从来没看到你去初中同学聚会,好久不见。”
男生套着近乎:“听说你考上师大附中了,好厉害。”
女生就是沈白曜初中的好朋友,也是泄密的人。
男生是几个参与讨论的人之一。
沈白曜双手环抱在胸前,冷言讽刺:“我为什么不想去同学聚会,你们心里没数吗?”然后自嘲地笑:“不怕我再动手打人?”
当时她听到有人议论自己的妈妈,几乎失去理智,手比脑子快,直接把20斤的书包甩在多嘴几人组的桌子上。
事情不大,不过涉及的人挺复杂。
在山海中学就读的,家庭多是有点关系的,其中一个男生的陶瓷杯被摔碎,他就此借题发挥,把“我的区长父亲”喊来学校,父子两人在班主任面前添油加醋。
班主任不分青红皂白,亦是出于“宁肯得罪一个,绝不得罪一群”的和稀泥心理,将矛头对准沈白曜。
说她是欺负同学的坏孩子,一通颠倒黑白,将其他人的过错撇得干干净净
冯昭筠听说之后,二话不说,动用了身边的关系,让学校把班主任辞退了,父子二人不知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连忙上门道歉。
虽说事情到这里算是解决了,不过沈白曜肯定没法待在山海上学了,只能转学到压力颇大,但升学率可观的银河中学。
虽说银河学业压力很大,但初三一年,沈白曜谈不上不高兴,心境却平和了不少。
沉迷学习还是有好处的,就没精力分神去想不高兴的事情了。
女生听到这通冷嘲热讽,有些委屈,“对不起。我道过很多遍歉了,可是你一直不理我。”
沈白曜:“你可以道歉,我也有不原谅你的权利。”
男生上前鞠了一躬,“我们当时都太不懂事了,大家都盼着你能出现在初中聚会上,冰释前嫌。”
“冰释前嫌?”
沈白曜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冷笑一声,“不懂事是伤害别人的理由吗?”
“你们既然已经原谅了自己,何须我的原谅?凭什么道德绑架我,好像我不原谅你们,就是天大的小心眼。”
“你们谁说的,我都替你们记着。”
一旁做听客的沈瑜年虽说不知前情,却大致能辨别出:
女儿初中被人欺负了。
沈瑜年上前揽住女儿的肩膀,回眸冷笑,“两位同学,人家不想理你们,就接着愧疚吧。”继而柔声道:“咱去吃饭,不和他们生气。”然后扬长而去,再没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与其和心烦的人纠缠,不如吃饭解千愁,顺便帮她彻底解开心结。
出了地铁站,见沈白曜神色怏怏,沈瑜年顺手买了一串水果糖葫芦递给她,也不催她开口,只是当一个静静陪在她身边的同伴。
毕竟,轻易说出前尘,是雪上加霜的伤害。
陪伴有时更令人心安。
沈白曜咬掉了一口草莓,做着强烈的思想斗争……
要不要告诉“赵栩”,她的心事。
值班的班委靳如墨维持了好几次纪律,底下仍有窸窸窣窣的动静,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下课后,化学岑老师进来,找到了沈白曜,道:“白曜,下节课可能要麻烦你和林璁帮我批一下化学小测。”
沈白曜:“好的老师,但是林璁下午出去补习数学了。”
岑老师四下环视,以寻找新帮手,最终锁定了化学年级第二——讲台上的靳如墨,他却有些为难:“抱歉啊老师,我要看班……”
岑老师下一个想找赵栩,因为她的字迹和自己的朋友实在相像,就不免多了几分关注,靳如墨大脑飞速运转,抢先一步道:“老师,唐嘉礼上午就把作业写完了,您找他就行。”
“他和我经常帮李老师批填空,有经验得很。”
刚端着水杯进来的唐嘉礼,不知道自己被好兄弟卖了,只听到后半句,愣愣地点头。
岑老师思考片刻,最终答应了,“嘉礼,那就麻烦你和白曜,下节自习课去化学办公室帮帮忙。”
“好的老师。”唐嘉礼站定,乖巧地笑着,视线正巧和朋友对上,对方挑着眼睛,助攻技能再一次上身。
好啊你靳如墨。
又是配享太庙的一天。
……
选择题是机器批阅的,沈白曜和唐嘉礼只需批阅填空。
当然了,化学考试除了选择就是填空。
沈白曜一边批阅,对于自己作出的离谱答案,有了全新的认知,拿起正确答案细细端详,更觉不安。
“怎么了?”唐嘉礼注意到了同桌的异样,放下红笔。
沈白曜对着复杂的流程图,一阵眼晕,“请问,这里为什么要填硫酸钡。”
“我看一下。”唐嘉礼把卷子放在光下,拿出验钞的眼力认真审题,半分钟后,道:“从海水中提取盐类,就是……很特定的步骤。”
他挽起袖子,铺开草稿纸,画出粗盐提纯的流程图,恨不得把无机物章节从头至尾串讲一遍。
“先加入过量氯化钡……”
男生下意识向她而倾,一只手半托腮,露出白皙有力的小臂。另一只手有条不紊地写字,明亮的小狗眼难得沉稳,染上了澄澈纯粹的笑意。
少年变声期已过,声线归于干净温和,带活了枯燥的题目。
沈白曜趁他写方程式的功夫,循着窗边落下的光影,视线直直落在直挺的鼻梁之上。
“大体流程就是这样,不会我可以再讲。”唐嘉礼抬眸时,直直撞进女孩氤氲着光泽的眼睛。
日落时分,少年少女眼中的琥珀色,揉碎在苍穹燃烬的余晖,橙子味的云浸着酸甜的气味,透过窗沿漫过青春的港。
“看见你们学习互帮互助,老师很高兴。”
岑老师的发言,打断了“沉迷学习”的两人。
沈白曜轻声道谢,明白原理之后,喝了一口水,接着低头批阅填空题。小唐同学则是拿着讲题的蓝笔,一时间神思恍惚。
岑老师继续说:“你们温老师分配同桌的方案很不错,俞锋和白曜的化学比起期中之前,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不得不说,赵栩确实挺厉害的,我听说她给高三老师讲题,讲得头头是道的。”
这个故事还要追溯到两周前。
沈瑜年给邵渝送完酸奶后,经过高三三班,见到老师和同学因为一道溶液离子的多选题陷入沉思,她直接上前,三下五除二就把题目的思路打通了,一时间传为化学教研组的美谈。
沈白曜替朋友收下这份认可时,岑老师盯着卷子却变了脸色,“卢雪凝平时学习挺认真的,问题也很积极,但怎么总犯低级错误。”
两人不约而同偏头去看她的试卷,仪器前不带体积,物理量不带单位,确实是比较低级的错误。
见没有外人,岑老师由此感慨:“该拿的分一分都不能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分数高低的不是难题,是靠记忆的基础题,以及思路比较固定的中层题。”
“把会做的题做对了,分数就不会太差。”
沈白曜难得大着胆子问:“如果会的就少呢?”
这算是针对自身情况发问,因为高一年级考试只有原始分,她在题目较为平易近人的本次化学考试中,喜提73分。
无他,方程式懒得背,不会配。
岑老师一时语塞,过了片刻,开玩笑地说:“要不我给你额外布置几个题?”
沈白曜钟摆式摇头,不敢不会了,默默低下头干活。
……
放学之后,沈白曜和沈瑜年刚坐上地铁,沈瑜年就开始看美食攻略,一脸期待:“中午我都没吃多少,就等着晚上吃顿好的。”
“出息。”沈白曜笑着调侃,而后从书包里翻出历史课本,低头背诵。
沈瑜年打开聊天界面后,忽然面露难色,“有件事,可能要和你商量一下。”
“我妹也想吃海底捞,现在已经在那里等我们了。”
赵柠今天一个人待在家里,家庭教师赵新予又临时请假,为解决吃饭问题,沈瑜年只能把妹妹带上。
沈白曜:“没事儿啊,让小妹妹来就是了。”然后不可置信地看向不称职的姐姐,“话说,你就让她一个人去,遇见坏人怎么办?”
沈瑜年习惯了对沈瑾思散养,偶尔转变不过来身份,只得心虚道:“不好意思啊,我收到消息的时候,她已经在门口做美甲了。”
“什么?”沈白曜不仅惊讶,唯有点评:“小妹妹真是……思想超前。”
沈瑜年扯扯嘴角,“那是,什么流量明星热门电视剧流行梗,我妹从来都是5G冲浪,前些日子还在咸鱼上出明星小卡,我一个都不认识。”
沈白曜开玩笑:“要不我去支持支持妹妹的账号,看看有没有我喜欢的……”
“沈白曜。”
两人的对话被打断,沈白曜上一秒本想礼貌,可看清站立的人时,笑容即刻消失了。
站在她面前的一女一男,是她没转学之前的初中同学。
沈白曜郁结于心,装作没有听到,负气掰扯着手指。
扶着把手的男生期待她的回应,站在他旁边的女生也冲着沈白曜微笑。
可沈瑜年明显能看出,沈白曜并不想搭理他们。
“我们换个地方坐。”沈白曜没好气的瞥了他们一眼,拉着沈瑜年的胳膊,在初中同学的欲言又止中,匆然离去。
一看到他们,初中那些不算友好的回忆再度袭来。
2010年化工厂的爆炸案在定海市算得上是影响深刻的大事,直接促进了当地的行政改革。
初二年级的某天,沈白曜沉浸在外公意外去世的伤痛中,进班之时,便听到有几人围在一起讨论着什么。
当她听清楚具体内容,当年的火蟒仿佛再度袭来,无情地炙烤着她的心脏,痛得她寸步难行。
“我听别人说的,沈白曜的妈妈死在xx化工厂。”
“真的吗?人不都变成灰了!”
“那不就剩了土葬的麻烦……”
“……”
一字一句,都是最无情的刀,在她的心口上肆意留下划痕,没等到结痂,便补上新的一刀。
同学嘴中的“别人”,正是沈白曜在初中最好的朋友。
她没想到,与朋友摊开的那份,内心最不堪回首的苦恼,到头来竟成为了全班同学的谈资。
小孩子的恶是纯粹的,更是可怕的,他们讲起伤人的话,大可拿年纪小当托词,以零的代价,用直白的恶意,带给另一个孩子深重的伤害。
簌簌流血的伤口难以愈合,难闻的血腥味,将弥漫在她所至的每个角落。
后来,沈白曜想明白了。
十年前的那场意外,又岂止是在某天、某段时间捆住她不放,而是牢牢桎梏了整个漫长的余生。
沈瑜年见女儿脸色难看,不由得扯住她,指指提示牌,“到站了到站了,再走就走驾驶室里了,你要去给人开地铁?”
沈白曜深吸一口算不得清新的空气,正了正色,拉着朋友的手,以最快的速度下了地铁。
没想到她的老同学很是执着,追了上来,女生拘谨道:“从来没看到你去初中同学聚会,好久不见。”
男生套着近乎:“听说你考上师大附中了,好厉害。”
女生就是沈白曜初中的好朋友,也是泄密的人。
男生是几个参与讨论的人之一。
沈白曜双手环抱在胸前,冷言讽刺:“我为什么不想去同学聚会,你们心里没数吗?”然后自嘲地笑:“不怕我再动手打人?”
当时她听到有人议论自己的妈妈,几乎失去理智,手比脑子快,直接把20斤的书包甩在多嘴几人组的桌子上。
事情不大,不过涉及的人挺复杂。
在山海中学就读的,家庭多是有点关系的,其中一个男生的陶瓷杯被摔碎,他就此借题发挥,把“我的区长父亲”喊来学校,父子两人在班主任面前添油加醋。
班主任不分青红皂白,亦是出于“宁肯得罪一个,绝不得罪一群”的和稀泥心理,将矛头对准沈白曜。
说她是欺负同学的坏孩子,一通颠倒黑白,将其他人的过错撇得干干净净
冯昭筠听说之后,二话不说,动用了身边的关系,让学校把班主任辞退了,父子二人不知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连忙上门道歉。
虽说事情到这里算是解决了,不过沈白曜肯定没法待在山海上学了,只能转学到压力颇大,但升学率可观的银河中学。
虽说银河学业压力很大,但初三一年,沈白曜谈不上不高兴,心境却平和了不少。
沉迷学习还是有好处的,就没精力分神去想不高兴的事情了。
女生听到这通冷嘲热讽,有些委屈,“对不起。我道过很多遍歉了,可是你一直不理我。”
沈白曜:“你可以道歉,我也有不原谅你的权利。”
男生上前鞠了一躬,“我们当时都太不懂事了,大家都盼着你能出现在初中聚会上,冰释前嫌。”
“冰释前嫌?”
沈白曜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冷笑一声,“不懂事是伤害别人的理由吗?”
“你们既然已经原谅了自己,何须我的原谅?凭什么道德绑架我,好像我不原谅你们,就是天大的小心眼。”
“你们谁说的,我都替你们记着。”
一旁做听客的沈瑜年虽说不知前情,却大致能辨别出:
女儿初中被人欺负了。
沈瑜年上前揽住女儿的肩膀,回眸冷笑,“两位同学,人家不想理你们,就接着愧疚吧。”继而柔声道:“咱去吃饭,不和他们生气。”然后扬长而去,再没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与其和心烦的人纠缠,不如吃饭解千愁,顺便帮她彻底解开心结。
出了地铁站,见沈白曜神色怏怏,沈瑜年顺手买了一串水果糖葫芦递给她,也不催她开口,只是当一个静静陪在她身边的同伴。
毕竟,轻易说出前尘,是雪上加霜的伤害。
陪伴有时更令人心安。
沈白曜咬掉了一口草莓,做着强烈的思想斗争……
要不要告诉“赵栩”,她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