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哗哗。”

    江面白浪如盐雪,层层叠起,一道凉风扑面而来,吹在方言、任正飞和韩跃民的脸上。

    看着任正飞和韩跃民彼此之间,自报家门,方言笑而不语,并没有第一时间透露自己的身份。

    任正飞也似乎没有认出方言的身份,打从刚才开始,注意力就放在韩跃民手上的BP机。

    “能不能让我看一看这个高科技通讯产品?”

    “当然可以!”

    韩跃民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毕竟面前这个中年人不管是从气度上,还是从长相上,都给人一种不怒自威、刚正不阿的感觉,

    “这就是BP机啊。”任正飞小心翼翼地打量了一番,“我在香江的时候,就在报纸上不只一次地看到BP机的广告,没想到是这样的设计。”

    方言眯了眯眼,“任先生莫非也对这个BP机感兴趣?”

    任正飞直率地称“是”,说他如今下海经商,在鹏城创办了一家名叫“华为”的私营企业,尽管目前没有任何主营业务,卖过煤气罐,也捣腾过录像机,但最终把业务重心锁定在销售通讯设备上。

    华为?!

    方言大感意外,没想到这趟不仅偶遇了任正飞,还正好碰上了他刚刚成立华为的时候。

    如果记得没错的话,之所以任正飞会创办华为,完全是因为实属无奈,本来从军队转业到地方,担任鹏城南油集团下属一家电子公司的副总经理,但是在一笔数目高达200万的生意时,被买方骗走了货物,没能收到货款,结果就是被解除职务,丢掉工作,甚至是跟妻子闹到了离婚的地步。

    即便是如此的地狱开局,但处于中年危机的任正飞还是把“华为”带到了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度。

    “‘华为’这名字听上去又顺耳又带劲,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韩跃民细细品味着。

    “哈哈,这个从何说起呢?”

    任正飞说,华为当时成立之初,自己并没有想好取个什么名字,是有一天他看到墙壁上挂了一副“心系中华,有所作为”的标语,于是便从中选取了两个字,将公司名称定为“华为”。

    但是当营业执照办下来以后,公司里的员工都觉得“华为”这个名字不合心意,因为“华为”是闭口音,喊起来不够响亮,不够霸气,所以也一度想过要重新换个好听的名字,只不过还没想好。

    “这名字挺好的,‘中华有为’嘛。”

    方言嘿然一笑,“何况你要做的通讯产品业务,正好是国家目前落后于世界的科技产业。”

    任正飞幽幽地叹口气,说自己的公司只是一家小的不能再小的公司,和朋友凑了2万块创办的。

    “谁家的生意不都是从小做到大的,不瞒你说,我当初还是从练摊开始一步步做起的呢!”

    看着韩跃民在任正飞面前侃大山,方言嘴角微微抽动了下,这逼装得我给十分!满分!

    任正飞把BP机递了回去,说东西的确是好东西,正考虑华为接下来要不要做BP机的销售。

    韩跃民脱口而出道:“这个现在可做不成。”

    任正飞问道:“这是为何?”

    “因为内地目前还不具备BP机发展壮大的市场。”

    韩跃民把方言对自己说的话,又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

    “有道理,说的有道理啊。”

    任正飞眼神顿时落寞,喃喃自语起来,“BP机要想普及要有市场,就必须全国范围之内建设寻呼台,而这样的建设没有个三年五载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这BP机的生意再快也要三年后才能做。”

    “可不是嘛。”

    韩跃民咧嘴发笑。

    任正飞敬佩道:“不愧是做大买卖的,真的是一针见血啊。”

    韩跃民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这其实并不是我想出来的,全都多亏了我这个小舅子。”

    任正飞只觉得方言眼熟,但却想不起来他的名字,“刚刚聊了半天,还没问这位是……”

    “他都不认识吗!”

    韩跃民直截了当地介绍起方言的身份,眉宇间透着一股毫不掩饰的得意。

    “原来你就是鼎鼎大名的方言方作家。”

    任正飞语气里透着激动,“能在这里见到你,真的是我的荣幸啊。”

    方言笑了笑,“观任先生的谈吐处事,下海经商之前想必是身居高位吧?”

    “何谈高位啊?”

    任正飞有所保留地说出自己追债的故事。

    方言恍然大悟,“那任先生这趟来香江,就是为了追债?”

    任正飞点头说,要想重新官复原职,就必须追回200万的货款,于是逼得自己只能自学法律追债,但那伙骗子早就离开香江,跑没影了,追债这辈子都不可能追到了,只能自己承担下这个债务。

    因而才希望华为能靠BP机大赚一笔,把自己曾经捅出来的窟窿给补上。

    “任先生何必把宝押在BP机上呢?”

    方言勾起嘴唇。

    任正飞迫不及待道:“方老师可有什么好主意吗?”

    方言道:“既然你为华为选择了通讯产品为主业,为什么不选择内地目前急缺的通讯产品呢?”

    韩跃民半开玩笑道:“岩子,你就别卖关子,看把任先生给急的。”

    方言说,眼下装电话的需求越来越多,但国内尚没有能力自主生产程控交换机,只能依赖进口。

    “电话交换机!?”

    任正飞眼前顿时一亮。

    “任先生可以在香江找一家专门做电话交换机产品的公司,然后代理它的产品在内地销售。”

    方言道:“当然任先生需要帮助的话,我也愿意提供一二,我在香江还算有几分薄面和人脉。”

    任正飞哽咽了下,这还是免职追债以来,自己少有地感受到的温暖和热情。

    “这……这一时有些难办,就算我没有200万的债务要还,我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买设备。”

    “第一个法子嘛,就是你可以把设备赊过来,等卖给了客户,收到货款再来还设备款也不迟。”

    方言伸出了一根手指。

    任正飞皱了皱眉,“方老师,可还有其他别的法子嘛?”

    “另外一个法子就是融资,找愿意投资华为的人给你的公司注入一笔资金。”

    方言伸出第二根手指。

    任正飞神色黯然道:“像我这样的公司,又有谁愿意投资呢?”

    方言道:“任先生,实不相瞒,我其实这些年一直有意地想投资国内的高科技企业,但奈何体制和政策的缘故,国营企业方面暂时不能投资,所以就准备物色和投资有潜力的通讯私营企业。”

    任正飞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心怦怦狂跳,这是要投资华为啊!

章节目录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南柯一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柯一凉并收藏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