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因为青铜器冶炼发达,为了获取炼制青铜器所需的大量铜矿,时常会对周边拥有铜矿的方国进行征讨。
百多年前,一支商朝军队为抢夺当地的铜矿,攻打到如今的盘龙城附近。武力充沛的商军迫使周围的方国臣服之后,便在出产铜矿的这片地区建立了盘龙城。
盘龙城建立后,因出产的铜矿品质优良,深受商朝贵族们的喜爱,盘龙城也因此逐渐开始变得昌盛。
但是,这样的繁荣却在十多年前,差点被一场席卷了全城的古怪瘟疫所断送。
当时所有传染了瘟疫的人,身体全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急剧消瘦,直至成为一具皮包骨头的干尸。
而更为棘手的,是这种瘟疫的潜伏隐藏性极高。
通常刚染病的人,一开始根本察觉不出自己身体的异常,等到身体开始出现明显的消瘦时,病情基本就已经无法得到控制。
在瘟疫和死亡阴影的笼罩下,城中搬迁离开的人越来越多。使得曾经繁荣的盘龙城,也渐渐出现了衰落的迹象。
直到五年前花影来到盘龙城,为城中居民治病施药。
在花影的诊治下,城内原先流行的瘟疫逐渐被平息,因此她也受到了城中居民的信任和尊崇。
这一次由于她的出面作证,所以少年杀人的误会,自然也得以迅速解开。
“多谢!要不是你出手相助,今日我二人肯定难以洗清罪责。”拾夜凝望着花影,笑容满面地向她道谢。
而花影面对拾夜的感激,则以一种疏离中又不失礼貌的语气,淡声回道:“举手之劳而已,二位不必客气。”
她的态度明显带着分疏远,拾夜眉心微微蹙了蹙。
她是在避嫌还是在装傻?
但想到花影给自己的那封信中提到的交易,拾夜还是暂时按耐住了心中的疑问和不快。
见花影今日不打算跟自己交底,拾夜便直接道了声“告辞”,带着少年转身离开了。
街上的众人,目送着拾夜和少年离开后,也陆陆续续地回了家。
等众人都散去,暴雨也渐渐停歇。又恢复了寂静的街道上,只有花影独自一人站在夜幕中,遥望着拾夜挂在旧宅门口的那盏灯笼,眸光瞬间转冷。
雷雨过后,夜风将冰凉的寒意吹进了屋内。
拾夜坐在炉火旁,静静听着门窗被夜风吹得吱呀作响。
“真是闹剧啊!城里的这些人,居然如此听花影的话。刚刚还要死要活地找你拼命,可她一来,单凭简单几句就将整件事情轻松化解了。”
少年因为刚才的事闹得心情很差,此刻听到拾夜这番话更是嗤笑一声,冷冷道:“你也觉得她不简单吧,你刚才有仔细观察那些凡人的眼神吗?”
拾夜随手捞起手边的烧火棍拨弄着炉中的炭火,漫不经心道:“什么?”
“刚刚花影说话的时候,那些凡人表情麻木,眼神空洞,一个个就像是被操控的木偶一般。”
第一眼看到花影的时候,少年便看出了她是个妖,而且是个修为不低的妖。
少年的眼睛,天生拥有能看清事物本真的能力。他说出的话,那就绝不会错。
“呵~那就有意思了。”拾夜垂眸盯着炉中跳跃的火苗,笑得一脸灿然。
少年不知道她说的有意思指的是什么,只是冷漠道:“小心引火烧身。”
对于少年的阴阳怪气,拾夜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更加笑出了声。
少年听着那笑声里,夹杂着的愉悦和戏谑,不禁蹙了蹙眉。
第二日,雨过天晴。
大清早,城里的居民就堵在旧宅门口,一起嚷嚷着让拾夜和少年赶紧滚蛋。
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见拾夜出门,立马上前道:“二位,原先说好只过一夜便走。如今已过了两日,二位今日该启程了罢?”
旁边另一人则直接啐道:“跟他们这么客气干什么?这里不欢迎外人,赶紧滚!”
“对,赶紧滚!”
城中的人对外来者如此的排斥,反而引起了拾夜的兴趣。她环顾着眼前这群情激愤的居民,听着不绝于耳的叫嚷声,既无惧意也无丝毫的恼怒。
门口吵嚷的人越来越多,在一片嚷嚷声中,拾夜平静地说道:“我可以帮你们找到前天失踪的那个女孩,并且还能查出近来妖怪食人的真相。”
这是一个让城中居民无法拒绝的条件。
此言一出,四周瞬间安静了下来。刚才还嚷嚷着要赶人的居民,脸上的表情立刻变得惊疑不定。
看的居民脸上精彩纷呈的神色变化,拾夜心情很是愉悦。
在一片鸦雀无声中,人群中突然冲出了一个满脸憔悴的中年妇人,拽着拾夜的衣袖就跪倒在地:“汝此言当真,如果真能找回吾家细辛,吾定当为奴为婢,报答大恩!”
拾夜低头端详着眼前有些面熟的中年妇人,心下不禁感叹:这位大婶还真是一刻也没闲着,每次出事都能碰上她。
“绝无戏言。”拾夜一边回答妇人,一边不着痕迹地把自己的衣袖,从妇人手中抽出来。
“之前失踪的人,要么找不回来,要么很久之后只找到了尸骨,汝敢夸此海口,以何为证?”
旁边传来男子低沉的声音,拾夜循声抬头望去,只见一个满脸胡茬的中年男子跟着妇人来到了自己面前。
拾夜看着男子,半晌才想起来,此人便是眼前妇人的丈夫仲乙。
仲乙的脸色也跟妻子一样布满了沧桑。
他缓步走过来,将跪在地上的妻子扶了起来,然后又替妻子拍了拍粘在衣摆上的尘土,柔声道:“不是叫你在家歇着吗?”
而此时,妇人眼中根本没有丈夫,只是不管不顾地推开他,身形一晃,再次扑到了拾夜面前。
她仰头望着拾夜,苦苦哀求道:“求求汝!一定要救救吾家细辛,救救她!”
人在绝望时,总是会丧失理智,拼命想要抓住一切救命稻草。
仲乙见妻子这样,终是无奈长叹,没再阻止她。
拾夜幽幽扫视了仲乙和中年妇人两眼,妇人的脸上一派忧心忡忡。反观仲乙虽然也面带忧色,但与妻子相比他的情绪明显更加安定,也没有那种失去亲人后的焦急之色。
这细微的差异,让拾夜心中疑窦丛生。她收回目光,瞥了一眼哭得已快没力气的妇人,斩钉截铁地说道:“三日内,我定然能将你女儿找回来。”
闻言,妇人愕然地抬头,双目死死地盯着拾夜,脸上扯出一个惨淡的笑容,激动地问:“当真!
拾夜懒得再跟她说车轱辘话,直接转身回了旧宅,只轻飘飘留下了一句:“三日后见分晓。”
望着拾夜消失的背影,仲乙神情复杂地怔愣在原地。
旧宅院中,少年盯着正在关院门的拾夜,不解地问道:“为何要多管闲事?”
拾夜关好门,转身便向屋内走去:“因为我们现在还不能离开这里。”
“为何?”少年追问。
“我有个朋友邀我来此谈一笔买卖,但是她好像有什么顾虑,一直不肯主动现身提出交易。所以,我们必须在这里等下去。”拾夜越过澜越,走到屋门前。
“所以你一开始来这里就另有目的?”少年跟在拾夜身后,咄咄逼问道,“那你在这里等就行了,为何还要多此一举,主动帮忙找人?”
拾夜伸手推开房门,晨光撒进屋子里,给飞舞的灰尘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你没瞧见门口那群人的架势吗?如果不解决眼下这件事,你觉得这城里的人还能让我们继续住下去吗?”拾夜挥了挥眼前的飞尘,进了屋。
少年站在门口微微勾起唇角,语调不带一丝起伏地说道:“你还怕区区这几个凡人吗?”
“不是怕。”拾夜顿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你不觉得那个叫细辛的姑娘失踪的事件,好像是有人故意往我们身上引导吗?”
“怎么说?”
“我们刚来的那晚,那个细辛恰巧失踪,昨晚更是有人正好又目睹了你杀人。这里一连串的事太巧合了,换了谁都得先怀疑我们,不是吗?如果我们不能证明自身,城里这些人肯定不会让我们留下。”
少年闻言,皱了皱眉,“你那个朋友该不会是……”
“这个你就先别管了。”
拾夜一个凌厉的眼神扫过去,直接打断了这段谈话,少年只好将剩下的话都咽了回去。
他定定地盯着拾夜看了一会,最后无奈地耸了一下肩,转身关上了房门。
拾夜虽说答应了仲乙夫妇,三日内要把失踪的细辛找回来,但实际上她半点儿都不着急。
回到旧宅后,她先是歇歇了一日,第二天才带着少年上山去找人。
盘龙城几乎四面环山,拾夜和少年出了城,想都没想就直接进了北面那片山林。
早冬时节凛凛寒风,穿山过岭。
清晨,山林间到处弥漫着一层白纱似的薄雾,地面铺满枯枝落叶。
由于前夜下过暴雨,水洼泥潭遍布,一不小心踩空,便会溅一身泥水。
越深入山林,周围的植被就越是茂密,渐渐的就连路也都没有了。拾夜和少年只好一边清理杂草灌木,一边趟出路来继续向山林深处走去。
走了许久,临近正午时,一条小溪豁然出现在了二人面前。
拾夜来到溪边,见流水潺潺,清澈见底,便拾起一片落叶扔进了溪里。
叶片入水之后,瞬间消失无踪。
少年眸光一暗,冷声道:“这溪水有问题。”
“看见了,看见了~”拾夜拍了拍手,笑得风轻云淡,戏谑道:“看来我的直觉挺准,没走错方向。这溪水蕴含着浓郁的邪气,只要顺着溪水找到源头,就离这片聚煞之地所孕育出的那东西不远了。”
说着,拾夜抬头看向远处一片幽暗的密林。
少年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一堆荆棘丛生的灌木丛后,一座矮小的山头矗立在前方。
二人越过小溪,来到荆棘牵绕的灌木丛前,少年问拾夜:“烧还是砍?”
“砍吧。”拾夜扫了一眼荆棘丛,叹道,“烧的话太慢。”
于是,少年二话不说抽出了盘在腰间的软剑。
似水般柔的剑刃,被少年甩出去,立刻伸长至数十丈,只一下就劈开了一道两人宽的道路。
道路的尽头,隐约可见那座矮小山头下,露着一个不大不小的洞口。
口洞很隐蔽,藏在茂密的荆棘灌木丛后,一般人很难发现。
拾夜和少年来到洞口前,发现洞口本身不大,只有半丈见方,茂密的荆棘1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挡住了入口。
少年斩断盘附在洞口的荆棘,清理开枯枝落石,便走进了这个阴森漆黑的洞穴。
拾夜紧随其后走进洞中,看见了石壁上依稀可辨的人为开凿痕迹。
少年拿着夜明珠走在前面,拾夜扫了一眼洞内石壁上斧凿出的痕迹,大概猜出了这洞穴原来的用处。
她一边跟着少年慢慢往下走,一边暗暗计算着洞穴到底有多深。
二人大约向下走了三十余丈,四周石壁上也渐渐不再有人为凿刻的痕迹,洞口也变得越来越窄,堪堪只能容一人通过。
终于在离地面百丈左右深的时候,路才算是不再往下延伸。
拾夜和少年又横向往里走了几里,越往里走洞口又越来越大。
洞穴内怪石嶙峋,蜿蜒曲折,当走到路尽头,二人眼前竟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洞窟。
洞窟高约近十丈,仿佛一个地下宫殿。洞窟中央是一片水塘,涓涓细流正缓缓从里向石窟外流。
拾夜望着那片水塘,对少年道:“看来,这里就是那条溪水的源头。”
少年没有理会拾夜,而是紧紧盯着水塘边的一块大石,然后从怀中掏出了匕首掷了出去。
随着“砰”的一声,大石被少年投掷出的匕首击得粉碎,露出了躲在后面的一个瘦小幼童。
拾夜见此,摇着扇子轻笑道:“这么小的煞。”
她猜出了这里藏着煞,却没料到竟然还这么小。以这里的风水格局,和死的人数来说,这只煞应该积聚了不少力量,按理应该要更强才对。
许是因为拾夜刚刚的话,惹怒了那只煞。原本幻化成幼童的煞,身体中霎时泛起了黑雾,头发迅速生长,并像藤蔓一般向石窟四周蔓延攀爬。
“幼童”的身体越胀越大,它身上的衣袍也被撑裂撕碎,露出了里面森森的白骨。刚刚还瘦小可怜的面容,更是化为鬼面獠牙,瞬间变得狰狞可怖。
短短片刻,煞的身体就膨胀了几十倍,几乎塞满了整个洞窟。
它的十指指甲也变得长如利刃,同时眼眶中不断地向外滴着血水。血盆大口里,粗长的獠牙似乎还泛着寒光。
“吼——”
露出本来面目的煞,突然啸了一声。那声音尖利刺耳,震得洞窟内碎石不断滚落。
百多年前,一支商朝军队为抢夺当地的铜矿,攻打到如今的盘龙城附近。武力充沛的商军迫使周围的方国臣服之后,便在出产铜矿的这片地区建立了盘龙城。
盘龙城建立后,因出产的铜矿品质优良,深受商朝贵族们的喜爱,盘龙城也因此逐渐开始变得昌盛。
但是,这样的繁荣却在十多年前,差点被一场席卷了全城的古怪瘟疫所断送。
当时所有传染了瘟疫的人,身体全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急剧消瘦,直至成为一具皮包骨头的干尸。
而更为棘手的,是这种瘟疫的潜伏隐藏性极高。
通常刚染病的人,一开始根本察觉不出自己身体的异常,等到身体开始出现明显的消瘦时,病情基本就已经无法得到控制。
在瘟疫和死亡阴影的笼罩下,城中搬迁离开的人越来越多。使得曾经繁荣的盘龙城,也渐渐出现了衰落的迹象。
直到五年前花影来到盘龙城,为城中居民治病施药。
在花影的诊治下,城内原先流行的瘟疫逐渐被平息,因此她也受到了城中居民的信任和尊崇。
这一次由于她的出面作证,所以少年杀人的误会,自然也得以迅速解开。
“多谢!要不是你出手相助,今日我二人肯定难以洗清罪责。”拾夜凝望着花影,笑容满面地向她道谢。
而花影面对拾夜的感激,则以一种疏离中又不失礼貌的语气,淡声回道:“举手之劳而已,二位不必客气。”
她的态度明显带着分疏远,拾夜眉心微微蹙了蹙。
她是在避嫌还是在装傻?
但想到花影给自己的那封信中提到的交易,拾夜还是暂时按耐住了心中的疑问和不快。
见花影今日不打算跟自己交底,拾夜便直接道了声“告辞”,带着少年转身离开了。
街上的众人,目送着拾夜和少年离开后,也陆陆续续地回了家。
等众人都散去,暴雨也渐渐停歇。又恢复了寂静的街道上,只有花影独自一人站在夜幕中,遥望着拾夜挂在旧宅门口的那盏灯笼,眸光瞬间转冷。
雷雨过后,夜风将冰凉的寒意吹进了屋内。
拾夜坐在炉火旁,静静听着门窗被夜风吹得吱呀作响。
“真是闹剧啊!城里的这些人,居然如此听花影的话。刚刚还要死要活地找你拼命,可她一来,单凭简单几句就将整件事情轻松化解了。”
少年因为刚才的事闹得心情很差,此刻听到拾夜这番话更是嗤笑一声,冷冷道:“你也觉得她不简单吧,你刚才有仔细观察那些凡人的眼神吗?”
拾夜随手捞起手边的烧火棍拨弄着炉中的炭火,漫不经心道:“什么?”
“刚刚花影说话的时候,那些凡人表情麻木,眼神空洞,一个个就像是被操控的木偶一般。”
第一眼看到花影的时候,少年便看出了她是个妖,而且是个修为不低的妖。
少年的眼睛,天生拥有能看清事物本真的能力。他说出的话,那就绝不会错。
“呵~那就有意思了。”拾夜垂眸盯着炉中跳跃的火苗,笑得一脸灿然。
少年不知道她说的有意思指的是什么,只是冷漠道:“小心引火烧身。”
对于少年的阴阳怪气,拾夜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更加笑出了声。
少年听着那笑声里,夹杂着的愉悦和戏谑,不禁蹙了蹙眉。
第二日,雨过天晴。
大清早,城里的居民就堵在旧宅门口,一起嚷嚷着让拾夜和少年赶紧滚蛋。
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见拾夜出门,立马上前道:“二位,原先说好只过一夜便走。如今已过了两日,二位今日该启程了罢?”
旁边另一人则直接啐道:“跟他们这么客气干什么?这里不欢迎外人,赶紧滚!”
“对,赶紧滚!”
城中的人对外来者如此的排斥,反而引起了拾夜的兴趣。她环顾着眼前这群情激愤的居民,听着不绝于耳的叫嚷声,既无惧意也无丝毫的恼怒。
门口吵嚷的人越来越多,在一片嚷嚷声中,拾夜平静地说道:“我可以帮你们找到前天失踪的那个女孩,并且还能查出近来妖怪食人的真相。”
这是一个让城中居民无法拒绝的条件。
此言一出,四周瞬间安静了下来。刚才还嚷嚷着要赶人的居民,脸上的表情立刻变得惊疑不定。
看的居民脸上精彩纷呈的神色变化,拾夜心情很是愉悦。
在一片鸦雀无声中,人群中突然冲出了一个满脸憔悴的中年妇人,拽着拾夜的衣袖就跪倒在地:“汝此言当真,如果真能找回吾家细辛,吾定当为奴为婢,报答大恩!”
拾夜低头端详着眼前有些面熟的中年妇人,心下不禁感叹:这位大婶还真是一刻也没闲着,每次出事都能碰上她。
“绝无戏言。”拾夜一边回答妇人,一边不着痕迹地把自己的衣袖,从妇人手中抽出来。
“之前失踪的人,要么找不回来,要么很久之后只找到了尸骨,汝敢夸此海口,以何为证?”
旁边传来男子低沉的声音,拾夜循声抬头望去,只见一个满脸胡茬的中年男子跟着妇人来到了自己面前。
拾夜看着男子,半晌才想起来,此人便是眼前妇人的丈夫仲乙。
仲乙的脸色也跟妻子一样布满了沧桑。
他缓步走过来,将跪在地上的妻子扶了起来,然后又替妻子拍了拍粘在衣摆上的尘土,柔声道:“不是叫你在家歇着吗?”
而此时,妇人眼中根本没有丈夫,只是不管不顾地推开他,身形一晃,再次扑到了拾夜面前。
她仰头望着拾夜,苦苦哀求道:“求求汝!一定要救救吾家细辛,救救她!”
人在绝望时,总是会丧失理智,拼命想要抓住一切救命稻草。
仲乙见妻子这样,终是无奈长叹,没再阻止她。
拾夜幽幽扫视了仲乙和中年妇人两眼,妇人的脸上一派忧心忡忡。反观仲乙虽然也面带忧色,但与妻子相比他的情绪明显更加安定,也没有那种失去亲人后的焦急之色。
这细微的差异,让拾夜心中疑窦丛生。她收回目光,瞥了一眼哭得已快没力气的妇人,斩钉截铁地说道:“三日内,我定然能将你女儿找回来。”
闻言,妇人愕然地抬头,双目死死地盯着拾夜,脸上扯出一个惨淡的笑容,激动地问:“当真!
拾夜懒得再跟她说车轱辘话,直接转身回了旧宅,只轻飘飘留下了一句:“三日后见分晓。”
望着拾夜消失的背影,仲乙神情复杂地怔愣在原地。
旧宅院中,少年盯着正在关院门的拾夜,不解地问道:“为何要多管闲事?”
拾夜关好门,转身便向屋内走去:“因为我们现在还不能离开这里。”
“为何?”少年追问。
“我有个朋友邀我来此谈一笔买卖,但是她好像有什么顾虑,一直不肯主动现身提出交易。所以,我们必须在这里等下去。”拾夜越过澜越,走到屋门前。
“所以你一开始来这里就另有目的?”少年跟在拾夜身后,咄咄逼问道,“那你在这里等就行了,为何还要多此一举,主动帮忙找人?”
拾夜伸手推开房门,晨光撒进屋子里,给飞舞的灰尘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你没瞧见门口那群人的架势吗?如果不解决眼下这件事,你觉得这城里的人还能让我们继续住下去吗?”拾夜挥了挥眼前的飞尘,进了屋。
少年站在门口微微勾起唇角,语调不带一丝起伏地说道:“你还怕区区这几个凡人吗?”
“不是怕。”拾夜顿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你不觉得那个叫细辛的姑娘失踪的事件,好像是有人故意往我们身上引导吗?”
“怎么说?”
“我们刚来的那晚,那个细辛恰巧失踪,昨晚更是有人正好又目睹了你杀人。这里一连串的事太巧合了,换了谁都得先怀疑我们,不是吗?如果我们不能证明自身,城里这些人肯定不会让我们留下。”
少年闻言,皱了皱眉,“你那个朋友该不会是……”
“这个你就先别管了。”
拾夜一个凌厉的眼神扫过去,直接打断了这段谈话,少年只好将剩下的话都咽了回去。
他定定地盯着拾夜看了一会,最后无奈地耸了一下肩,转身关上了房门。
拾夜虽说答应了仲乙夫妇,三日内要把失踪的细辛找回来,但实际上她半点儿都不着急。
回到旧宅后,她先是歇歇了一日,第二天才带着少年上山去找人。
盘龙城几乎四面环山,拾夜和少年出了城,想都没想就直接进了北面那片山林。
早冬时节凛凛寒风,穿山过岭。
清晨,山林间到处弥漫着一层白纱似的薄雾,地面铺满枯枝落叶。
由于前夜下过暴雨,水洼泥潭遍布,一不小心踩空,便会溅一身泥水。
越深入山林,周围的植被就越是茂密,渐渐的就连路也都没有了。拾夜和少年只好一边清理杂草灌木,一边趟出路来继续向山林深处走去。
走了许久,临近正午时,一条小溪豁然出现在了二人面前。
拾夜来到溪边,见流水潺潺,清澈见底,便拾起一片落叶扔进了溪里。
叶片入水之后,瞬间消失无踪。
少年眸光一暗,冷声道:“这溪水有问题。”
“看见了,看见了~”拾夜拍了拍手,笑得风轻云淡,戏谑道:“看来我的直觉挺准,没走错方向。这溪水蕴含着浓郁的邪气,只要顺着溪水找到源头,就离这片聚煞之地所孕育出的那东西不远了。”
说着,拾夜抬头看向远处一片幽暗的密林。
少年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一堆荆棘丛生的灌木丛后,一座矮小的山头矗立在前方。
二人越过小溪,来到荆棘牵绕的灌木丛前,少年问拾夜:“烧还是砍?”
“砍吧。”拾夜扫了一眼荆棘丛,叹道,“烧的话太慢。”
于是,少年二话不说抽出了盘在腰间的软剑。
似水般柔的剑刃,被少年甩出去,立刻伸长至数十丈,只一下就劈开了一道两人宽的道路。
道路的尽头,隐约可见那座矮小山头下,露着一个不大不小的洞口。
口洞很隐蔽,藏在茂密的荆棘灌木丛后,一般人很难发现。
拾夜和少年来到洞口前,发现洞口本身不大,只有半丈见方,茂密的荆棘1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挡住了入口。
少年斩断盘附在洞口的荆棘,清理开枯枝落石,便走进了这个阴森漆黑的洞穴。
拾夜紧随其后走进洞中,看见了石壁上依稀可辨的人为开凿痕迹。
少年拿着夜明珠走在前面,拾夜扫了一眼洞内石壁上斧凿出的痕迹,大概猜出了这洞穴原来的用处。
她一边跟着少年慢慢往下走,一边暗暗计算着洞穴到底有多深。
二人大约向下走了三十余丈,四周石壁上也渐渐不再有人为凿刻的痕迹,洞口也变得越来越窄,堪堪只能容一人通过。
终于在离地面百丈左右深的时候,路才算是不再往下延伸。
拾夜和少年又横向往里走了几里,越往里走洞口又越来越大。
洞穴内怪石嶙峋,蜿蜒曲折,当走到路尽头,二人眼前竟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洞窟。
洞窟高约近十丈,仿佛一个地下宫殿。洞窟中央是一片水塘,涓涓细流正缓缓从里向石窟外流。
拾夜望着那片水塘,对少年道:“看来,这里就是那条溪水的源头。”
少年没有理会拾夜,而是紧紧盯着水塘边的一块大石,然后从怀中掏出了匕首掷了出去。
随着“砰”的一声,大石被少年投掷出的匕首击得粉碎,露出了躲在后面的一个瘦小幼童。
拾夜见此,摇着扇子轻笑道:“这么小的煞。”
她猜出了这里藏着煞,却没料到竟然还这么小。以这里的风水格局,和死的人数来说,这只煞应该积聚了不少力量,按理应该要更强才对。
许是因为拾夜刚刚的话,惹怒了那只煞。原本幻化成幼童的煞,身体中霎时泛起了黑雾,头发迅速生长,并像藤蔓一般向石窟四周蔓延攀爬。
“幼童”的身体越胀越大,它身上的衣袍也被撑裂撕碎,露出了里面森森的白骨。刚刚还瘦小可怜的面容,更是化为鬼面獠牙,瞬间变得狰狞可怖。
短短片刻,煞的身体就膨胀了几十倍,几乎塞满了整个洞窟。
它的十指指甲也变得长如利刃,同时眼眶中不断地向外滴着血水。血盆大口里,粗长的獠牙似乎还泛着寒光。
“吼——”
露出本来面目的煞,突然啸了一声。那声音尖利刺耳,震得洞窟内碎石不断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