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起,世人就总把妖怪和吃人两个字联系在一起。
对于这种认知,少年十分困惑。
他不明白,明明绝大部分妖怪的食谱里并不包含人,为什么世人却非要把妖怪和吃人挂上钩?
但无论这种误会怎样荒谬,少年也懒得张口解释。毕竟凡人如何看待妖怪,他并不是很在意。
而拾夜面对少女关于吃人妖怪的提问,则采取了干脆了当的回答:“没有,我们赶路走得急,未曾注意。”
她的嗓音清丽柔和,很容易让人放下戒心。
城里的居民态度缓和了一些,然后仔仔细细地将拾夜和少年,从头到脚打量了好几个来回。见他俩仪表举止老老实实,这才慢慢放下了戒备。
但领头的中年男子,还是毫不客气地对着拾夜和少年下了逐客令。
“城里不欢迎外人,你们赶紧走,否则休怪吾等不客气!”
面对这帮人的无理和刁难,拾夜脸上没有露出一丝不悦和恼怒。
她始终用扇子遮住半边脸,美目微蹙,轻声叹道:“今日天色近晚,可附近又再无其他落脚之处,我二人幼子弱女何以安身?还请诸位发发善心,留我二人在此过夜。明日一早,我们一定离开。”
少年跟在拾夜身后,默默地看着她在那演戏,等着看她又想搞出什么名堂。
在和拾夜相处的这段日子以来,少年始终都没有看透拾夜做事的行为动机。
只有一点,少年可以肯定。
拾夜似乎特别喜欢掺和各种麻烦事。看着那些深陷欲望,痛苦挣扎的人和妖,少年觉得她总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
城中的居民,在拾夜楚楚可怜的柔情攻势下,最终答应了他们暂住一晚的请求。
领头的中年男子,是这座城的城主,也是受商王册封的小臣。当天夜里,他便安排了一栋空宅给拾夜和少年过夜。
太阳落山后,城内的雾气便更加浓重。
戌时刚过,街道上已没了行人。整座城仿佛陷入了死一般寂静,没有丝毫的生气。
拾夜提着灯笼,领着少年拨开浓雾,按着城主指示的方向朝着城西前进。
黑夜中,灯笼闪烁着猩红的烛光。
城西的街道尽头,立着一栋破旧的宅子。这栋宅子原先的住户早已死绝,房子都空了出来。
拾夜和少年找到空宅时,宅子的院门正大开着。
到达目的地后,拾夜将手中的灯笼挂在了大门上,然后和少年一起走进了那栋空宅。
——————
夜色如墨般浓稠,身处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当中,她感觉自己像是被埋入了地底,冰冷且窒息。
胸膛中急剧跳动的心脏,似乎都快要从喉咙中蹦出来。
自己为什么会在这?半晌以前,她明明还在家里的床上。
从周围时不时传来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让她可以判定,自己现在应该身处在一片山林当中。
四周都是悉悉索索的异响,如同鬼魅的呜咽。黑暗仿佛要吞噬一切,她不敢在这里多待,只能凭着直觉认定一个方向,然后拼命地开始奔跑。
她想要赶快回家,想要赶快回到父母的身边。
但夜晚的山林,却如同一座巨大的迷宫,她一路磕磕绊绊跑了许久,仍是找不到出口。
而且她不知道,就在她心急如焚,慌不择路地逃跑时,一根细小的藤蔓已经缠住了她的脚腕。
下一刻,一股巨大的吸力就将她拖进了山林的深处。
这一夜,城内所有的居民,似乎都从风声中听到了女子发出的哀鸣。
那哀呜声,随着风刮进了城中的每个角落。虽是微弱低沉,但却悲痛之极。
第二日,城中的居民聚在一起,又开始议论纷纷。
“听说昨夜又有人失踪了!”
“是啊,说是仲乙家的细辛。细辛她娘一大早就哭着跑上山去了,到现在还没回来呢。”
“造孽哟!”
“这都是这月失踪的第几个人了?你说会不会……”
拾夜在城里走了一圈,就从居民闲谈的只言片语中,梳理出了这座城近来发生的异变。
这座城在半年多以前,还是个人烟阜盛,宣和繁华的通邑。城中的居民们也都是丰衣足食,一派欣欣向荣。
可是就在半年前,一场连绵半月的暴雨,将城外有一片山石滑坡冲塌。滚滚倾泻而下的泥沙,堵死了城西通往外界的大路。
在那之后,城中便开始有人频繁失踪。
直到半个月前,一伙失去亲人的居民结伴在附近山中搜寻时,在一处山涧低洼中找到了大量的尸骨。
当时那片低洼中,骷髅骸骨森森,光人的头发就积聚成片,犹如一块黑色的毡毯。腐烂的皮肉混合着淤泥溢满了整个低洼,腥臭难闻。
人们已经根本无法从低洼中的尸骨中,辨认出哪个是自己的亲人。
很快,妖怪食人的异闻就在城内流传开来,闹得人心惶惶。
城主为了安抚民心,于是请巫师连着做了好几场祭祀。更是献上牛羊和人牲无数,以祈求先祖和天神的保佑。
但就效果而言,好像他们的诚心并没有感动到天神,城里仍是不断的有人失踪。
临近傍晚的时候,上山找人的仲乙一家下山回到了城内。路过的人们从那一家人脸上晦暗的神情,也都猜出他们并没有找到失踪的细辛。
对于这样的结果,城里的居民无不都叹息摇头,但也爱莫能助。毕竟这样的情况,最近发生得实在太多了。
就连拾夜和少年,原本说好只能在城中留住一日。可今日偏偏又发生了失踪事件,城中人人自危,大家自然也都忘了再管他们。
因此,拾夜便很心安理得地继续赖在了那栋宅子里。
等夜幕再次降临,寒风卷着乌云从远处滚滚而来,紧接着数道闪电划破夜空,惊雷乍响打破了城内往日的寂静。
暴雨突然落下,一阵阴风掠过拾夜和少年所住的宅子。
风中带着鲜血的腥味,吹得拾夜挂在大门口那盏灯笼摇曳不停。
宅子的正屋内,拾夜冷冷扫了一眼窗外,凛声道:“来了。”
闻言,少年心领神会地起身出门。
屋外灯影熠熠,一团黑雾盘桓在院中,两道猩红的寒光从黑雾中闪过,如同野兽的两只眼睛。
少年手持匕首追出门外,一个闪身,迅疾地刺中了那团黑雾。
黑雾被刺中后,发出了一声凄厉的惨叫,便迅速转身向山林方向逃去。
少年见此,转身问拾夜:“追吗?”
拾夜刚要开口回答,又一声凄厉的惨叫立马从不远处的街巷内传来。
“杀人啦!”
阵阵轰响的雷声中,一道银白的闪电划过天空,照亮了昏暗的街道。
少年的脚边,此时正躺着一具尸体。殷红的鲜血顺着雨水,蜿蜒地向四周流淌。
不远处的街巷内,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子,满面惊恐地望着站在雨中,冒着森寒气息的少年,扯着嗓子拼命大喊:“杀——人——了!”
男子的呼喊,很快惊动了附近的居民。
不一会儿,手持棍棒刀枪的青壮年就循着叫声,聚集到了城西的街巷内。
大雨中,人们或是恐惧,或是怨恨地盯着拾夜和少年。
这时,一个披头散发的中年妇人拨开人群,跌跌撞撞地扑到少年脚边的那具尸体前,颤抖着双手将尸体翻了过来。
中年妇人待看清尸体的脸后,安心地舒了一口气,喃喃道:“不是细辛,不是细辛……”
与此同时,跟在妇人身后的中年男子,同样也跟着松了一口气。然后,他立马将妇人拉起来,回到人群中,站在了拾夜和少年的对立面。
“尔等好歹毒啊!吾等好心收留,没想到尔等居然敢在城内行凶杀人!”
刚才尖叫的那名男子,此时颤抖着声音,声厉色荏地指责着拾夜和少年。
少年自是不屑和这帮人争辩,冷漠地将匕首收回怀中,便转身欲走。
男子见此,又立刻高声尖叫:“他们要逃!”
显然,少年对于这样的误会,比说他杀人更让他难以接受。
他停下脚步,咬着牙冷冷道:“人不是我杀的,我也不是要逃跑。”
“胡说!就是汝杀的人!”那男子死咬着少年不放,并且信誓旦旦地指天发誓,“吾向天神起誓,吾刚刚亲眼看到他一剑刺死了那人。”
寒夜中,豆大的雨滴砸落在众人身上,让现场的所有人都忍不住打起了寒颤。
少年盯着指认他的那名男子,嘴角扬起一抹邪笑,回道:“你看错了。”
拾夜离得近,所以很清楚地瞧见了少年眼底闪过的一丝杀意。
少年和男子各执一词,现场的气氛瞬间陷入了僵局。
双方对峙片刻后,街巷的尽头忽然传来一道橘黄的暖光。
闪烁的橘光中,一个身姿曼妙的女子撑着伞,提着灯笼缓步走来。
“我证明他没有说谎,人确实不是他杀的。”
随着这声温柔的女声,在场所有人的视线,都交汇在了撑伞走来的那位女子身上。
女子一袭粉色衣裙,清雅淡然的气质犹如芙渠初绽。雨幕中,她清丽的面容平静柔美,并未因众人的注目而改变分毫。
女子径直走到尸体旁,轻轻拨开尸体的上衣,露出了衣服下面狰狞的伤口。
“请诸位仔细看,这具尸体已经冰冷僵直,而且心肺也早已被挖出,显然死了已是有段时间了。”
女子将灯笼提到尸体旁,借着烛光的映照,众人这才看清那具尸体的样貌。
烛光下,清晰可见尸体的胸膛被整个剖开,原本应该在胸膛中的心肺,早已荡然无存。
尸体胸腔处血腥空洞的伤口,令众人皆是一阵胆寒,不约而同地纷纷挪开了目光。
见此情形,那名尖叫的男子,气虚地指着少年辩解道:“可,可吾确实看见他拿着剑刺了一个人……”
女子看着他,柔声地解释道:“今日风大雨大,加上电闪雷鸣,会看错也很正常。”
听女子如此说,男子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呐呐道:“既然花影姑娘这么说,那兴许真是我看错了。”
名叫花影的女子,听到男子的话后,柔柔一笑,轻声安慰道:“近来怪事频发,闹得大家都心绪不安,出错也是在所难免,这位大哥不必自责。”
花影姑娘人美心善,说话又好听,众人听罢,皆纷纷附和地点头道:“是啊。”
拾夜默默目睹完这场闹剧,转头望着那位出尘脱俗的花影姑娘,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对于这种认知,少年十分困惑。
他不明白,明明绝大部分妖怪的食谱里并不包含人,为什么世人却非要把妖怪和吃人挂上钩?
但无论这种误会怎样荒谬,少年也懒得张口解释。毕竟凡人如何看待妖怪,他并不是很在意。
而拾夜面对少女关于吃人妖怪的提问,则采取了干脆了当的回答:“没有,我们赶路走得急,未曾注意。”
她的嗓音清丽柔和,很容易让人放下戒心。
城里的居民态度缓和了一些,然后仔仔细细地将拾夜和少年,从头到脚打量了好几个来回。见他俩仪表举止老老实实,这才慢慢放下了戒备。
但领头的中年男子,还是毫不客气地对着拾夜和少年下了逐客令。
“城里不欢迎外人,你们赶紧走,否则休怪吾等不客气!”
面对这帮人的无理和刁难,拾夜脸上没有露出一丝不悦和恼怒。
她始终用扇子遮住半边脸,美目微蹙,轻声叹道:“今日天色近晚,可附近又再无其他落脚之处,我二人幼子弱女何以安身?还请诸位发发善心,留我二人在此过夜。明日一早,我们一定离开。”
少年跟在拾夜身后,默默地看着她在那演戏,等着看她又想搞出什么名堂。
在和拾夜相处的这段日子以来,少年始终都没有看透拾夜做事的行为动机。
只有一点,少年可以肯定。
拾夜似乎特别喜欢掺和各种麻烦事。看着那些深陷欲望,痛苦挣扎的人和妖,少年觉得她总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
城中的居民,在拾夜楚楚可怜的柔情攻势下,最终答应了他们暂住一晚的请求。
领头的中年男子,是这座城的城主,也是受商王册封的小臣。当天夜里,他便安排了一栋空宅给拾夜和少年过夜。
太阳落山后,城内的雾气便更加浓重。
戌时刚过,街道上已没了行人。整座城仿佛陷入了死一般寂静,没有丝毫的生气。
拾夜提着灯笼,领着少年拨开浓雾,按着城主指示的方向朝着城西前进。
黑夜中,灯笼闪烁着猩红的烛光。
城西的街道尽头,立着一栋破旧的宅子。这栋宅子原先的住户早已死绝,房子都空了出来。
拾夜和少年找到空宅时,宅子的院门正大开着。
到达目的地后,拾夜将手中的灯笼挂在了大门上,然后和少年一起走进了那栋空宅。
——————
夜色如墨般浓稠,身处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当中,她感觉自己像是被埋入了地底,冰冷且窒息。
胸膛中急剧跳动的心脏,似乎都快要从喉咙中蹦出来。
自己为什么会在这?半晌以前,她明明还在家里的床上。
从周围时不时传来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让她可以判定,自己现在应该身处在一片山林当中。
四周都是悉悉索索的异响,如同鬼魅的呜咽。黑暗仿佛要吞噬一切,她不敢在这里多待,只能凭着直觉认定一个方向,然后拼命地开始奔跑。
她想要赶快回家,想要赶快回到父母的身边。
但夜晚的山林,却如同一座巨大的迷宫,她一路磕磕绊绊跑了许久,仍是找不到出口。
而且她不知道,就在她心急如焚,慌不择路地逃跑时,一根细小的藤蔓已经缠住了她的脚腕。
下一刻,一股巨大的吸力就将她拖进了山林的深处。
这一夜,城内所有的居民,似乎都从风声中听到了女子发出的哀鸣。
那哀呜声,随着风刮进了城中的每个角落。虽是微弱低沉,但却悲痛之极。
第二日,城中的居民聚在一起,又开始议论纷纷。
“听说昨夜又有人失踪了!”
“是啊,说是仲乙家的细辛。细辛她娘一大早就哭着跑上山去了,到现在还没回来呢。”
“造孽哟!”
“这都是这月失踪的第几个人了?你说会不会……”
拾夜在城里走了一圈,就从居民闲谈的只言片语中,梳理出了这座城近来发生的异变。
这座城在半年多以前,还是个人烟阜盛,宣和繁华的通邑。城中的居民们也都是丰衣足食,一派欣欣向荣。
可是就在半年前,一场连绵半月的暴雨,将城外有一片山石滑坡冲塌。滚滚倾泻而下的泥沙,堵死了城西通往外界的大路。
在那之后,城中便开始有人频繁失踪。
直到半个月前,一伙失去亲人的居民结伴在附近山中搜寻时,在一处山涧低洼中找到了大量的尸骨。
当时那片低洼中,骷髅骸骨森森,光人的头发就积聚成片,犹如一块黑色的毡毯。腐烂的皮肉混合着淤泥溢满了整个低洼,腥臭难闻。
人们已经根本无法从低洼中的尸骨中,辨认出哪个是自己的亲人。
很快,妖怪食人的异闻就在城内流传开来,闹得人心惶惶。
城主为了安抚民心,于是请巫师连着做了好几场祭祀。更是献上牛羊和人牲无数,以祈求先祖和天神的保佑。
但就效果而言,好像他们的诚心并没有感动到天神,城里仍是不断的有人失踪。
临近傍晚的时候,上山找人的仲乙一家下山回到了城内。路过的人们从那一家人脸上晦暗的神情,也都猜出他们并没有找到失踪的细辛。
对于这样的结果,城里的居民无不都叹息摇头,但也爱莫能助。毕竟这样的情况,最近发生得实在太多了。
就连拾夜和少年,原本说好只能在城中留住一日。可今日偏偏又发生了失踪事件,城中人人自危,大家自然也都忘了再管他们。
因此,拾夜便很心安理得地继续赖在了那栋宅子里。
等夜幕再次降临,寒风卷着乌云从远处滚滚而来,紧接着数道闪电划破夜空,惊雷乍响打破了城内往日的寂静。
暴雨突然落下,一阵阴风掠过拾夜和少年所住的宅子。
风中带着鲜血的腥味,吹得拾夜挂在大门口那盏灯笼摇曳不停。
宅子的正屋内,拾夜冷冷扫了一眼窗外,凛声道:“来了。”
闻言,少年心领神会地起身出门。
屋外灯影熠熠,一团黑雾盘桓在院中,两道猩红的寒光从黑雾中闪过,如同野兽的两只眼睛。
少年手持匕首追出门外,一个闪身,迅疾地刺中了那团黑雾。
黑雾被刺中后,发出了一声凄厉的惨叫,便迅速转身向山林方向逃去。
少年见此,转身问拾夜:“追吗?”
拾夜刚要开口回答,又一声凄厉的惨叫立马从不远处的街巷内传来。
“杀人啦!”
阵阵轰响的雷声中,一道银白的闪电划过天空,照亮了昏暗的街道。
少年的脚边,此时正躺着一具尸体。殷红的鲜血顺着雨水,蜿蜒地向四周流淌。
不远处的街巷内,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子,满面惊恐地望着站在雨中,冒着森寒气息的少年,扯着嗓子拼命大喊:“杀——人——了!”
男子的呼喊,很快惊动了附近的居民。
不一会儿,手持棍棒刀枪的青壮年就循着叫声,聚集到了城西的街巷内。
大雨中,人们或是恐惧,或是怨恨地盯着拾夜和少年。
这时,一个披头散发的中年妇人拨开人群,跌跌撞撞地扑到少年脚边的那具尸体前,颤抖着双手将尸体翻了过来。
中年妇人待看清尸体的脸后,安心地舒了一口气,喃喃道:“不是细辛,不是细辛……”
与此同时,跟在妇人身后的中年男子,同样也跟着松了一口气。然后,他立马将妇人拉起来,回到人群中,站在了拾夜和少年的对立面。
“尔等好歹毒啊!吾等好心收留,没想到尔等居然敢在城内行凶杀人!”
刚才尖叫的那名男子,此时颤抖着声音,声厉色荏地指责着拾夜和少年。
少年自是不屑和这帮人争辩,冷漠地将匕首收回怀中,便转身欲走。
男子见此,又立刻高声尖叫:“他们要逃!”
显然,少年对于这样的误会,比说他杀人更让他难以接受。
他停下脚步,咬着牙冷冷道:“人不是我杀的,我也不是要逃跑。”
“胡说!就是汝杀的人!”那男子死咬着少年不放,并且信誓旦旦地指天发誓,“吾向天神起誓,吾刚刚亲眼看到他一剑刺死了那人。”
寒夜中,豆大的雨滴砸落在众人身上,让现场的所有人都忍不住打起了寒颤。
少年盯着指认他的那名男子,嘴角扬起一抹邪笑,回道:“你看错了。”
拾夜离得近,所以很清楚地瞧见了少年眼底闪过的一丝杀意。
少年和男子各执一词,现场的气氛瞬间陷入了僵局。
双方对峙片刻后,街巷的尽头忽然传来一道橘黄的暖光。
闪烁的橘光中,一个身姿曼妙的女子撑着伞,提着灯笼缓步走来。
“我证明他没有说谎,人确实不是他杀的。”
随着这声温柔的女声,在场所有人的视线,都交汇在了撑伞走来的那位女子身上。
女子一袭粉色衣裙,清雅淡然的气质犹如芙渠初绽。雨幕中,她清丽的面容平静柔美,并未因众人的注目而改变分毫。
女子径直走到尸体旁,轻轻拨开尸体的上衣,露出了衣服下面狰狞的伤口。
“请诸位仔细看,这具尸体已经冰冷僵直,而且心肺也早已被挖出,显然死了已是有段时间了。”
女子将灯笼提到尸体旁,借着烛光的映照,众人这才看清那具尸体的样貌。
烛光下,清晰可见尸体的胸膛被整个剖开,原本应该在胸膛中的心肺,早已荡然无存。
尸体胸腔处血腥空洞的伤口,令众人皆是一阵胆寒,不约而同地纷纷挪开了目光。
见此情形,那名尖叫的男子,气虚地指着少年辩解道:“可,可吾确实看见他拿着剑刺了一个人……”
女子看着他,柔声地解释道:“今日风大雨大,加上电闪雷鸣,会看错也很正常。”
听女子如此说,男子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呐呐道:“既然花影姑娘这么说,那兴许真是我看错了。”
名叫花影的女子,听到男子的话后,柔柔一笑,轻声安慰道:“近来怪事频发,闹得大家都心绪不安,出错也是在所难免,这位大哥不必自责。”
花影姑娘人美心善,说话又好听,众人听罢,皆纷纷附和地点头道:“是啊。”
拾夜默默目睹完这场闹剧,转头望着那位出尘脱俗的花影姑娘,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