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通感
叶延微微颔首,伸出手同她握了一下。
他个子很高,黑发精心打理过,衣领雪白,无一处不熨帖平整,透出某种傲慢自矜的精英气质。
“欢迎。也感谢你的建议。”他说。语气平淡,实在听不出什么欢迎的意味。 “但作为这次行动的全权负责人,我需要纠正你的说法——搜查官是一份非常严谨的工作。”
“日常巡视作为基础,提供一切异常线索;通过搜索和约谈取证,减少感官线索时效性的干扰,引入输入……每一环都是充分调研,制定计划,严格推进。每一环都程序严密,一切猜想推论、论证细节均记录在案。”
“当然,如果你看到的是搜寻毫无成效,搜查组是嗅觉过分灵敏,在丛林里晃荡的犬群,被线索牵着走。”搜查官的眼珠极黑,缺少感情,冷淡地看着向导,似乎将她视作一个急于表现才能的新人。“或许你还不够了解搜查部门,向导。”
“一个自视甚高的向导,想证明自己超脱于规则。”
没有乏味蹩脚的杂耍伶人,怎么衬托出魔术师的精彩演出?越是技巧精湛,越是要贴着刀尖行走。
“她会围着我们团团转的。”
他拿起桌面的纸质材料——距离发现这名神秘向导的踪迹,不到两周的时间,单是晨间巡视讨论就已经攒了厚厚一摞,还不算上侧写师的分析报告——侧写师本就偏爱出乎意料的情节和戏剧性冲突,因此对这名神秘向导也充满热忱,辞藻几乎称得上是肉麻。
“至于线索整理……相信你已经看过此前的整理材料。我们的调查区域包含了两所大学、附属中学和家属区,流动人员组成复杂,几乎无法聚焦区域和定向群体,符合定义的悖常事件多得远超想象。即使是被圈出来的食堂……如果你对食堂卫生管理有兴趣,材料中也有涉及。”
……
向导眨眨眼。
她感觉到熟悉的情绪流动在她的精神触角上起舞——在向导的精神域里,人们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辐射源,或明亮或黯淡,无休无止地散发着热量。向导总能感知到那些细微的触动,像是织网的蜘蛛,通过蛛丝的颤抖就能嗅到猎物的情绪。
向导自身也是精神域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充当调节器,干扰强频越强,其精神暗示对其他人的影响就越大。顾菲并不长于精神暗示,她在干扰强频这一项的能力得分不高;但她是个优秀的观察者,感知灵敏度极高,是审讯室的常客。
人尽可以缝上嘴巴,屏住呼吸,紧闭双眼,对威胁充耳不闻。而恐惧是无形的。
人也尽可以神情相貌无可挑剔,言辞礼貌得体,充满了令人信服的力度——
她看向黑发搜查官,袖扣上的双鹰金属徽印整齐地朝着一个方向。如果有人意见相悖、冒犯他的权威,或许会被拧断脖子也不一定。
……唉,哨兵。
“抱歉抱歉,我太过想当然啦。”她在心里摇摇头,语气轻快地道歉。态度转变之快令人咋舌,毫无试探主导权、玩弄言辞把戏被戳穿后的尴尬。
“我听说过,搜查部有搜查部的规矩。还请您多指教,叶长官。”
****
搜查官们围坐在长桌前,分别向长官简单汇报了昨天的巡视结果,并开始讨论关于路线方案的一些事情。每个人面前都只摆放着纸质材料和笔,没有矿泉水——看来搜查组的每日例会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在再次核查、清点人员后,他们准备出发。搜查官们分为四人一组,部分成员前往后勤部门领取装备和补给。
他们乘内部电梯下行,穿过银白色的金属长廊,与忙碌、行色匆匆的职员们擦肩而过。和其他塔一样,普通人居住在首都塔的近地表塔层,这里同时是后勤部门、宣传部门、财务部门等涉及对外工作部门的所在区域。
车辆停放在地下,副组长和几个搜查官先行去开车,其余人在叶延的带领下从专用通道离开。通道的外壁是光滑的金属壁面,几乎看不出拼接的痕迹。他们沉默地前行,军靴踏在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在空荡荡的内里回荡。灯光是冷色调的白,是狭长刀锋上的反光。像割裂布帛,在炽光灯管下,白的愈白,暗的愈暗。
往前走了约五分钟的距离,地面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黄色图标——一个音量符号,右边是一个向下的箭头——调低感知(Turn down)。这是塔内专用标志之一,一般出现在非白噪声覆盖区,和塔的出口处,以提醒哨兵们将感官能力降低,以避免受到过多外界信息的冲击而迷失。
自我克制是哨兵的美德。哨兵课程的第一课就是钝感练习,不去捕捉、处理感官返回的多余信息。
无限制的发散、探索是危险的。在战场上,敌方向导会映射意识陷阱(一种结构复杂的恶性信息,类似广告弹窗,一旦误入则无法退出),哨兵一旦误入,会陷入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的迷失,置身于危险境地。而在刑侦案件中,过分沉迷侦探游戏,在对信息抽丝剥茧的过程中过度探寻、陷入意识井的哨兵也不在少数。
不远处传来脚步声。
一名值守的哨兵向他们走来,敬了个礼:“长官,C出口临时戒严,请出示外出许可。”
叶延皱了皱眉:“发生了什么?”
哨兵:“是一名新近入塔的向导,她的丈夫和孩子不肯接受补偿金,家属们正在门口闹事。宣传部已经介入了。”
……搜查官们互相对视了一眼,没说话。
顾菲问:“有媒体吗?”
哨兵:“没有。正规媒体有统一的宣传口径,不会参与闹剧——自由应该属于自觉履行责任和义务的人。”
他看见她的银白金属项环,重新敬了个礼,”……向导同志,您是七阶向导,按规定离塔外出,需要履行相关报备手续。麻烦出示出行许可,并在这里登记。”
顾菲把装有外出许可的文件夹递给他。许可上有三个公章,分别来自政治部、搜查部、行政办公室;还包含两份情况说明及承诺书,来自介绍人和顾菲自己;一份设备密钥申请,用于激活向导项环的外出模式,否则只要踏出塔区一步,安全部门马上就会收到三级警告……她一周前就知道这个任务,剩下的时间都是在走这套繁冗的外出申请流程。
哨兵翻了翻文件,再三确认末尾加盖的签章无误后,在系统上录入了临时通行密钥——向导的项环发出“滴”一声,上面的麦穗和星星缓缓隐退——在外出模式下,能力等级这种高密信息是不允许泄露的。
顾菲摸了摸项环。材质是某种特制金属,非常轻,几乎感觉不到它的重量,外壁光滑无痕。作为在役向导的象征,当向导被认证失感、退役后,项环会被切割开,统一销毁。但在那之前的数十年,它作为向导生涯的一部分,一种身份标识、一种保护、一种自上而下无所遁形的关注……一种华丽的枷锁,将与向导共享体温、心跳和人生。
通行出口两侧,有红漆刷的标语:绝对忠诚,绝对纯洁。
哨兵点点头,挥手放行,再次敬礼。
“祝各位出行顺利。”
……
在接下来的路程中,向导不再说话。
车子在前行,那些树木、建筑物、车辆在窗边飞掠而过。今天天气很好,晴空白云,鱼鳞状的云团在空中罗列成整齐的形状。
顾菲把头抵在窗边。在塔里的时候,她总喜欢观察天空,看那些千奇百怪的云,和经过的鸟类。它们从不停留,也从不会在意某个方方正正的玻璃窗里,某个站在窗口望着它们的人类。
那些景色对她来说依然新奇,外面的空气也令人向往——但她的心情已经不像开始时那样了。
****
车辆缓缓驶入○○大学西门。
出示证件后,门卫迅速给予了通行。道闸杆抬起,数辆相同的黑色公务车排成一列,车牌上均有红色的“塔A”字样。这吸引了不少学生和路人的围观,但并没有什么人拿出手机拍照——塔隶属于国.防部门,私自传播相关影像都会受到追责。
道路两侧是修缮整齐的高大树木,枝叶茂密,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他们放慢了车速,驶过整齐排列的教学楼、茵绿的大片草坪和环抱岛屿的人工湖,穿过住宿区和行政办公楼,最终抵达了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旁边就是留学生食堂。
这里分布着纵横的小路,两侧是修正齐整的灌木丛,学生三三两两结伴走过。铜质雕像坐落在花圃中央,草木肆意生长,乔木枝叶蔓延伸出,投下零碎光影。此时正值上午九点,天气还不算太热,远处隐隐约约传来喜鹊喳喳的叫声。
叶延一行人下了车,组内简单对齐了下,就四散开来搜集线索。向导是第一次参与,之前也没有先例可参考,只随意缀在他们身后。
他们已经提前和学校行政、安保打过招呼,但由于制服显眼,还是吸引了一批年轻学生围观。学生们小声议论着,自以为隐秘地偷拍,不间断地回复或发出消息。那些窃窃私语,在哨兵们听起来无比扰人,和手机镜头的反光一样过分明显。学校的保安也赶了过来,试图驱赶他们,但反而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
是哨兵……哨兵诶……你说他们能听到我们说什么吗……
制服真是帅气……
这是在干什么呢,人这么多……
那谁还在上早八?快拍照叫他翘课过来呀……
……
一般来说,这种干扰程度还不足以让叶延分心。
他每天都会在高塔巡视半个首都,在近两千万人口产生的庞大、汹涌信息流中,探查猎物的蛛丝马迹。无序,嘈杂,混乱。这样可怖的乱流,稍稍懈怠就会被裹挟冲下悬崖,而搜查官仍需顶着冲刷,逆流而上,追溯最初始的痕迹。
……但在此时此刻,叶延感到烦躁,不耐烦,几乎是恼怒。
他试图寻找超感之外的指引——他能感到猎隼的存在,但繁密遮天的枝叶挡住了视线。叶延只能回归五感,试图冷静下来,找到令他心浮气躁的源头。
是因为这些聚集的无知群众吗?
不,他们的好奇心固然扰人,但穿梭闹市是常态,这些噪音穿透力有限。
是因为附近有向导的痕迹吗?
也不是,他能分清哨兵的狩猎本能,即使那种躁动很相似,但绝不会让人恼火。
为什么?一个细小的声音轻轻问道。……为什么恼火,为什么愤怒?
……因为……因为天气燥热,因为雨季变化无常。因为这次追捕已经将近一个月,他却只得到一个伤口和一张纸条。精神穿刺留下的创口正在愈合,他每夜入睡前,都感到轻微的刺痛和麻痒。因为介绍人把他当作棋子,以虚无缥缈的许诺做饵,又送来监视者,试图在他的地盘建立权威。因为莫名其妙的斗殴,因为受伤,因为他自视甚高却头破血流,直到今天想起那个疯哨兵漠然的注视,他仍感到怒火熊熊燃烧……
因为……
不……等等……
因为别人的注视?
像是被泼了一头冰水,叶延瞬间浑身紧绷。他明白那种不适感的来源了。
是的,有人在注视他。
一旦意识到这点,那种空前强烈的注视感,几乎令他脊椎骨浮起一串战栗。
那道视线的来处——有人在灌木丛里。他怎么会没有发觉?视线炯炯,在他身上游弋。
叶延紧紧盯着灌木丛深处,像某种捕猎中的大型猫科动物,悄无声息而迅速地躬身接近。
所有声音都好像凝固了,只有他的心跳孤零零地回响。
他的呼吸几乎微不可闻。
三。二……
……!
叶延猛地拨开枝叶,倏地,与一个四五岁大的女孩对视了。
女童穿着黄色的连衣裙,扎了两个小辫,手里拿着一只狗尾巴草,怔怔地望着他,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张嘴欲哭。而她的脚边,正蹲着一只玳瑁猫,花色杂乱,金色眼珠似乎正打量着他。
它甩了甩尾巴。
这是一只精神体。
叶延微微颔首,伸出手同她握了一下。
他个子很高,黑发精心打理过,衣领雪白,无一处不熨帖平整,透出某种傲慢自矜的精英气质。
“欢迎。也感谢你的建议。”他说。语气平淡,实在听不出什么欢迎的意味。 “但作为这次行动的全权负责人,我需要纠正你的说法——搜查官是一份非常严谨的工作。”
“日常巡视作为基础,提供一切异常线索;通过搜索和约谈取证,减少感官线索时效性的干扰,引入输入……每一环都是充分调研,制定计划,严格推进。每一环都程序严密,一切猜想推论、论证细节均记录在案。”
“当然,如果你看到的是搜寻毫无成效,搜查组是嗅觉过分灵敏,在丛林里晃荡的犬群,被线索牵着走。”搜查官的眼珠极黑,缺少感情,冷淡地看着向导,似乎将她视作一个急于表现才能的新人。“或许你还不够了解搜查部门,向导。”
“一个自视甚高的向导,想证明自己超脱于规则。”
没有乏味蹩脚的杂耍伶人,怎么衬托出魔术师的精彩演出?越是技巧精湛,越是要贴着刀尖行走。
“她会围着我们团团转的。”
他拿起桌面的纸质材料——距离发现这名神秘向导的踪迹,不到两周的时间,单是晨间巡视讨论就已经攒了厚厚一摞,还不算上侧写师的分析报告——侧写师本就偏爱出乎意料的情节和戏剧性冲突,因此对这名神秘向导也充满热忱,辞藻几乎称得上是肉麻。
“至于线索整理……相信你已经看过此前的整理材料。我们的调查区域包含了两所大学、附属中学和家属区,流动人员组成复杂,几乎无法聚焦区域和定向群体,符合定义的悖常事件多得远超想象。即使是被圈出来的食堂……如果你对食堂卫生管理有兴趣,材料中也有涉及。”
……
向导眨眨眼。
她感觉到熟悉的情绪流动在她的精神触角上起舞——在向导的精神域里,人们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辐射源,或明亮或黯淡,无休无止地散发着热量。向导总能感知到那些细微的触动,像是织网的蜘蛛,通过蛛丝的颤抖就能嗅到猎物的情绪。
向导自身也是精神域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充当调节器,干扰强频越强,其精神暗示对其他人的影响就越大。顾菲并不长于精神暗示,她在干扰强频这一项的能力得分不高;但她是个优秀的观察者,感知灵敏度极高,是审讯室的常客。
人尽可以缝上嘴巴,屏住呼吸,紧闭双眼,对威胁充耳不闻。而恐惧是无形的。
人也尽可以神情相貌无可挑剔,言辞礼貌得体,充满了令人信服的力度——
她看向黑发搜查官,袖扣上的双鹰金属徽印整齐地朝着一个方向。如果有人意见相悖、冒犯他的权威,或许会被拧断脖子也不一定。
……唉,哨兵。
“抱歉抱歉,我太过想当然啦。”她在心里摇摇头,语气轻快地道歉。态度转变之快令人咋舌,毫无试探主导权、玩弄言辞把戏被戳穿后的尴尬。
“我听说过,搜查部有搜查部的规矩。还请您多指教,叶长官。”
****
搜查官们围坐在长桌前,分别向长官简单汇报了昨天的巡视结果,并开始讨论关于路线方案的一些事情。每个人面前都只摆放着纸质材料和笔,没有矿泉水——看来搜查组的每日例会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在再次核查、清点人员后,他们准备出发。搜查官们分为四人一组,部分成员前往后勤部门领取装备和补给。
他们乘内部电梯下行,穿过银白色的金属长廊,与忙碌、行色匆匆的职员们擦肩而过。和其他塔一样,普通人居住在首都塔的近地表塔层,这里同时是后勤部门、宣传部门、财务部门等涉及对外工作部门的所在区域。
车辆停放在地下,副组长和几个搜查官先行去开车,其余人在叶延的带领下从专用通道离开。通道的外壁是光滑的金属壁面,几乎看不出拼接的痕迹。他们沉默地前行,军靴踏在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在空荡荡的内里回荡。灯光是冷色调的白,是狭长刀锋上的反光。像割裂布帛,在炽光灯管下,白的愈白,暗的愈暗。
往前走了约五分钟的距离,地面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黄色图标——一个音量符号,右边是一个向下的箭头——调低感知(Turn down)。这是塔内专用标志之一,一般出现在非白噪声覆盖区,和塔的出口处,以提醒哨兵们将感官能力降低,以避免受到过多外界信息的冲击而迷失。
自我克制是哨兵的美德。哨兵课程的第一课就是钝感练习,不去捕捉、处理感官返回的多余信息。
无限制的发散、探索是危险的。在战场上,敌方向导会映射意识陷阱(一种结构复杂的恶性信息,类似广告弹窗,一旦误入则无法退出),哨兵一旦误入,会陷入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的迷失,置身于危险境地。而在刑侦案件中,过分沉迷侦探游戏,在对信息抽丝剥茧的过程中过度探寻、陷入意识井的哨兵也不在少数。
不远处传来脚步声。
一名值守的哨兵向他们走来,敬了个礼:“长官,C出口临时戒严,请出示外出许可。”
叶延皱了皱眉:“发生了什么?”
哨兵:“是一名新近入塔的向导,她的丈夫和孩子不肯接受补偿金,家属们正在门口闹事。宣传部已经介入了。”
……搜查官们互相对视了一眼,没说话。
顾菲问:“有媒体吗?”
哨兵:“没有。正规媒体有统一的宣传口径,不会参与闹剧——自由应该属于自觉履行责任和义务的人。”
他看见她的银白金属项环,重新敬了个礼,”……向导同志,您是七阶向导,按规定离塔外出,需要履行相关报备手续。麻烦出示出行许可,并在这里登记。”
顾菲把装有外出许可的文件夹递给他。许可上有三个公章,分别来自政治部、搜查部、行政办公室;还包含两份情况说明及承诺书,来自介绍人和顾菲自己;一份设备密钥申请,用于激活向导项环的外出模式,否则只要踏出塔区一步,安全部门马上就会收到三级警告……她一周前就知道这个任务,剩下的时间都是在走这套繁冗的外出申请流程。
哨兵翻了翻文件,再三确认末尾加盖的签章无误后,在系统上录入了临时通行密钥——向导的项环发出“滴”一声,上面的麦穗和星星缓缓隐退——在外出模式下,能力等级这种高密信息是不允许泄露的。
顾菲摸了摸项环。材质是某种特制金属,非常轻,几乎感觉不到它的重量,外壁光滑无痕。作为在役向导的象征,当向导被认证失感、退役后,项环会被切割开,统一销毁。但在那之前的数十年,它作为向导生涯的一部分,一种身份标识、一种保护、一种自上而下无所遁形的关注……一种华丽的枷锁,将与向导共享体温、心跳和人生。
通行出口两侧,有红漆刷的标语:绝对忠诚,绝对纯洁。
哨兵点点头,挥手放行,再次敬礼。
“祝各位出行顺利。”
……
在接下来的路程中,向导不再说话。
车子在前行,那些树木、建筑物、车辆在窗边飞掠而过。今天天气很好,晴空白云,鱼鳞状的云团在空中罗列成整齐的形状。
顾菲把头抵在窗边。在塔里的时候,她总喜欢观察天空,看那些千奇百怪的云,和经过的鸟类。它们从不停留,也从不会在意某个方方正正的玻璃窗里,某个站在窗口望着它们的人类。
那些景色对她来说依然新奇,外面的空气也令人向往——但她的心情已经不像开始时那样了。
****
车辆缓缓驶入○○大学西门。
出示证件后,门卫迅速给予了通行。道闸杆抬起,数辆相同的黑色公务车排成一列,车牌上均有红色的“塔A”字样。这吸引了不少学生和路人的围观,但并没有什么人拿出手机拍照——塔隶属于国.防部门,私自传播相关影像都会受到追责。
道路两侧是修缮整齐的高大树木,枝叶茂密,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他们放慢了车速,驶过整齐排列的教学楼、茵绿的大片草坪和环抱岛屿的人工湖,穿过住宿区和行政办公楼,最终抵达了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旁边就是留学生食堂。
这里分布着纵横的小路,两侧是修正齐整的灌木丛,学生三三两两结伴走过。铜质雕像坐落在花圃中央,草木肆意生长,乔木枝叶蔓延伸出,投下零碎光影。此时正值上午九点,天气还不算太热,远处隐隐约约传来喜鹊喳喳的叫声。
叶延一行人下了车,组内简单对齐了下,就四散开来搜集线索。向导是第一次参与,之前也没有先例可参考,只随意缀在他们身后。
他们已经提前和学校行政、安保打过招呼,但由于制服显眼,还是吸引了一批年轻学生围观。学生们小声议论着,自以为隐秘地偷拍,不间断地回复或发出消息。那些窃窃私语,在哨兵们听起来无比扰人,和手机镜头的反光一样过分明显。学校的保安也赶了过来,试图驱赶他们,但反而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
是哨兵……哨兵诶……你说他们能听到我们说什么吗……
制服真是帅气……
这是在干什么呢,人这么多……
那谁还在上早八?快拍照叫他翘课过来呀……
……
一般来说,这种干扰程度还不足以让叶延分心。
他每天都会在高塔巡视半个首都,在近两千万人口产生的庞大、汹涌信息流中,探查猎物的蛛丝马迹。无序,嘈杂,混乱。这样可怖的乱流,稍稍懈怠就会被裹挟冲下悬崖,而搜查官仍需顶着冲刷,逆流而上,追溯最初始的痕迹。
……但在此时此刻,叶延感到烦躁,不耐烦,几乎是恼怒。
他试图寻找超感之外的指引——他能感到猎隼的存在,但繁密遮天的枝叶挡住了视线。叶延只能回归五感,试图冷静下来,找到令他心浮气躁的源头。
是因为这些聚集的无知群众吗?
不,他们的好奇心固然扰人,但穿梭闹市是常态,这些噪音穿透力有限。
是因为附近有向导的痕迹吗?
也不是,他能分清哨兵的狩猎本能,即使那种躁动很相似,但绝不会让人恼火。
为什么?一个细小的声音轻轻问道。……为什么恼火,为什么愤怒?
……因为……因为天气燥热,因为雨季变化无常。因为这次追捕已经将近一个月,他却只得到一个伤口和一张纸条。精神穿刺留下的创口正在愈合,他每夜入睡前,都感到轻微的刺痛和麻痒。因为介绍人把他当作棋子,以虚无缥缈的许诺做饵,又送来监视者,试图在他的地盘建立权威。因为莫名其妙的斗殴,因为受伤,因为他自视甚高却头破血流,直到今天想起那个疯哨兵漠然的注视,他仍感到怒火熊熊燃烧……
因为……
不……等等……
因为别人的注视?
像是被泼了一头冰水,叶延瞬间浑身紧绷。他明白那种不适感的来源了。
是的,有人在注视他。
一旦意识到这点,那种空前强烈的注视感,几乎令他脊椎骨浮起一串战栗。
那道视线的来处——有人在灌木丛里。他怎么会没有发觉?视线炯炯,在他身上游弋。
叶延紧紧盯着灌木丛深处,像某种捕猎中的大型猫科动物,悄无声息而迅速地躬身接近。
所有声音都好像凝固了,只有他的心跳孤零零地回响。
他的呼吸几乎微不可闻。
三。二……
……!
叶延猛地拨开枝叶,倏地,与一个四五岁大的女孩对视了。
女童穿着黄色的连衣裙,扎了两个小辫,手里拿着一只狗尾巴草,怔怔地望着他,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张嘴欲哭。而她的脚边,正蹲着一只玳瑁猫,花色杂乱,金色眼珠似乎正打量着他。
它甩了甩尾巴。
这是一只精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