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章
虽然加上这个傻子后,背上的重量沉得他想骂人,但也不是驮不动。
恢恢长鸣一声给自己打气后,猛地振翅而起。
甄武长这么大头一回骑鹤升天,开心得又是吹口哨又是吹呼:“我上天喽!”
仙鹤也是头回听到如此“感人肺腑”的发言,心里虽十分嫌弃这傻子,可又不能就这么把人扔下去。
只好咬紧牙关,加快速度往城内飞去。
这天玉京没能如愿折返,因为罗欢是钦犯,魏陌胆子再大也不敢私自纵放,三人合计后,只得以“移囚入狱”为由,连夜押着罗欢进了蔡州城。
玉京知道自己不能回转,便向魏陌借了一个斥侯,请他每天日落去甄府找甄武,叫他回报消息。
却没想到,当晚便得了卫熠已到甄府的消息。
“那个叫甄武的家丁说,卫小郎身上有些伤,但已被俞夫人治好了。夫人也安,请姑娘不必担心。”
玉京知道母亲必定会给卫熠治伤,她担心的是阿娘的身体。
听见她亦平安,她原本绷得笔直的肩背这才微微松下来。
“多谢你,辛苦你了。”
“娘子客气,世子吩咐小人好生替娘子做事,小人不敢怠慢。”斥侯说着便要出去,玉京又叫住了他。
“明日你不必再去了。”玉京从腰袋中取出一粒金瓜子,递给斥侯道,“去打些酒吃。”
斥候很自然地接过。
原本魏侯治军极严,除了军中赏赐是不能接受他人金银的。
但玉京与“他人”又不同,她从小在魏府呆的时候多,也总传她往后便是世子夫人,故而侯府的私兵奴婢心里都将她当成未来主人,得她赏赐,便与主人一般无二。
“谢娘子赏。”斥候双手接过,举过头顶又揖了一礼,方才退出帐外。
玉京一个人坐了一会儿,想了想后面的事,正要出去,便听甄暇走到帐外唤了她一声:“走了!”
她答应一声,起身穿戴好衣甲,又自己正了正兜錾,这才按着腰刀挺胸昂首地走出帐外。
接连几天,玉京都与甄暇一起在蔡州附近奔波。
罗欢被系在狱中,所有计划的事,都只能由玉京自己带人去办。
到了小年前一日,事情终于全部办妥了。
玉京将人交给魏陌,托口次日一早还要去杨太师府上送礼,匆匆与魏陌合计完后面的事,便与甄暇连夜赶回沂州。
回到府中已是戌时,俞夫人已安眠,玉京没敢进去打扰,而二门也已关闭,她在门外站了一会儿,只得闷闷地往回走。
走了没多远,听见一声憨憨地:“哥?!”
玉京讶然回身,只见黑暗的夹道中走来一个提着灯笼的人:“哎呀!是姑娘!”
甄武很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似乎想替自己辩解几句,便道:“姑娘你现在走路的样子跟我哥一模一样!”
玉京微微一讶,不知自己是该高兴还是惆怅。
其实方才她并未刻意模仿甄文。只是扮了个男装而已。
“你怎么在这里?”她岔开话题问。
甄武忙将手里的更鼓举了一下道:“这不是打更的老王着了风寒嘛,我爹叫我替他几天!”
“哦,”玉京点了下头。
甄武忙提着灯过来给她照路:“姑娘要回院子么,我送姑娘。”
玉京原本下意识想拒绝,但正好有话要问甄武,便点了个头道:“卫小郎在府里么?”
甄武有些惊讶道:“他回去啦,都这么晚啦。”
玉京也觉意外:“他没有住在府中?”
“没有哇,”甄武道,“他只是每日过来当教习,晚间又回去。他家里不是还有个弟弟嘛!”
卫熠还有个弟弟,玉京倒是头一回听说。前世他似乎没有弟弟?
玉京看一眼甄武,但他也未必知道底里,便只点了下头道:“他如今还住在平康坊?”
“是呢!”甄武道:“明儿不就是小年了嘛,大夫人给他放了假,说是过完年再过来!”
“过完年?”玉京有些吃惊:“上元节后么?”
甄武抓抓头,“想来是吧,家里的庄丁院丁什么的,都各有事做,难得聚齐学拳脚。而且师父伤才好,大夫人有意叫他休息些时日。”
甄武想着自己几乎破灭的梦想,不由叹气道:“我看啊,师父这个‘教习’就是个挂名儿的,他教得也没劲,天天只叫我们蹲着冲拳。”
玉京虽身无武艺,可从小在魏府常看演武,知道马步冲拳是一切的基础,便提点甄武道:“你若真想学武艺,便不要嫌这嫌那的,师父叫做什么乖乖地做便是了。”
甄武很不服气,心想“你又不懂”,但面上哪敢直说?只得塘塞地答个“是”。
两人走到夹道尽头,前面右转便是进内院的穿廊,甄武刚准备道别,却见玉京径直朝左,走到尚未归厩、系在树上的那匹枣红马跟前,一手拉鞍,蹬着上马石便骑了上去。
甄武吓一跳,忙跑上前问:“姑娘还要出去么?”
“嗯,给我开门。”她握着马缰指了下门。
甄武猜到她要去哪里,骇得魂飞魄散。
现在可是半夜!姑娘是千金小姐!难道要出门私、私会?!
“姑娘,咱可不兴……”
“马吃多了,我出去跑跑马,”她若无其事地拍拍马脖子说。
马:我好像还没吃吧?
甄武也一脸被雷劈的表情,可四下环顾,一片寂静,连个能帮他说话的人都没有。
这里是甄府的内外院联接处,中间还有杂库和车马厅,再往里才是内院。甄府上下老幼都习惯早睡,这会儿估计都已经会周公去了。
“那、好吧,”甄武一面内心哭嚎着“我还能怎么办”,一面小跑着去给玉京打开了左边的角门。
“你便守在这里,”玉京交代道:“我跑两圈便回。”
甄武只好点头。
玉京挽起丝缰,一夹马肚,小红马喷了两个响鼻,小跑着出了角门。
北边的这道角门一向是她骑马出入的主要门户,皆因从这里出去,只走一小段夹墙便是外街。
玉京熟练地夹马提速,很快跑出夹道,正要提转缰绳往右边去,却听见身后一个熟悉的声音唤她:“大人。”
声音低沉,却在夜里格外清晰。
玉京猛地提起缰绳,勒马回望。
卫熠从原先站的墙影中走出来,一片清辉顿时笼上他的肩头。
“我是卫熠。”他说。
玉京在马上,怔了一息,才回过神来,忙翻身跳下马。
他向她走过来,恪守规矩地站在丈许之处。
“我听甄武说大人今天回府,明日,小人便要启程去洛阳了,临行前,特来辞别大人。”
他拱手抱拳,徐徐一礼,向来威风凛凛的人,于月光下,竟也冷澈如玉。
玉京只觉胸中一口气,猛地滞了一下。
“你要去洛阳?”
“是。”
她其实知道的。早就听甄暇说过,他和老父本是去洛阳投亲,因为她,中途已耽搁许久。
只是前世,卫七中途亡故,他卖身入甄府,也并没有成行。
“令尊……”
“已下葬了。”卫熠平静地道:“大夫人赐了义园的一块土地,又赏赐不少金帛,办得很是体面。”
“抱歉。”玉京艰难地吐出这两字。
尽管身历两世,她早就知道卫七其实不是卫熠的父亲,而是当年屠他满门的歹人。可前世卫七死后,卫熠宁肯草标插头,也要体面葬父,说明他心里,对卫七还是有感情的。
“大人不必歉疚。”卫熠淡声道:“大人也曾说过,生死各有天命。老父生前笃信神道,必不会心生怨怼的。”
听他反来宽慰自己,玉京心头更涌起一片酸楚。
一时之间,竟不知说什么好。
“大人,多多保重。”沉默间,他已抬起手,抱拳施礼,深深揖下。
玉京不可抑止地难过,她能猜到卫熠不肯留在甄府的原因。或者说,换作是她,几次舍命相救却换来如此冷遇,也会寒了心肠。
“好。卫兄保重。”她很想挽留,却在此刻,无从开口。
卫熠不自觉地翘了一下唇。
他垂眸,也不再看她,折身便朝无光的墙影走去。
玉京呆望着他的背影,忽然她想起一个理由,忙紧追几步叫住他:“卫兄!”
卫熠讶然地转过身。
玉京一直追到近前,方才喘息着道:“你要去洛阳投谁?我对洛阳很是熟悉,我可以陪你们去!”
她说着顿了一下,“明日一早我要先去杨太师府上,后面便没事了。我可以送你们过去!还可以顺便去拜见魏侯,我正好有事向他禀报!”
卫熠讶了片刻,又笑了笑:“小人亲友只是个乡野农夫,不必劳动大人了。”
“那只当是顺路如何?”玉京仍是苦留。
卫熠忽尔笑了:“大人是舍不得卫熠么?”
见她蓦地一楞,他不想看她嫌恶之情,扭开头,自己笑了一声。
“大人,千里相送,终须一别。千山万水,都不如此处最好。”他匆匆一揖便走。
果然,身后没有再传来唤他的声音。
卫熠越走越快,心也越沉越深,快走到墙影尽头时,他不由自主地放慢了步子。
即使已到今日,他仍只想回过头,看看她为何还没有走。袁氏杀她之心未死,若他走了,她一人在此,深夜僻巷,并不安全。
玉京委坐在地,小嘴不受控制地向下撇着,眼前已模糊成一片。
明明他只是去投亲,日后他还要从军,两人总还是有见面之时,到时候再招揽他不是更好。
可她也不知道为何,就是执着地想留下他。
或许就是这骨子里死也不肯放手的执着,害她如此难过。
玉京抽泣着,一颗心莫名疼得缩成一团。
他说得对,千里相送,终须一别。生而为人,相识离别本为常事,她年幼时便拜别双亲,被养在宫里,从那时起,哪一年不是处处别离!
他前世便弃她而去,今生如此,也不过是走了老路罢了!
有什么了不起!什么臂助,她前世没有借任何人的臂助,一样杀了王钟秀,将整个王氏连根拔起!
大仇得报!她谁也不靠!
正呜呜哭着,忽然,已走远的那个人影,又慢慢走了回来。
他停在她面前。
已哭得模糊的眼前,忽然多出一块布巾子。
他一句话也不说,只将那块崭新的布巾递到她面前。
恢恢长鸣一声给自己打气后,猛地振翅而起。
甄武长这么大头一回骑鹤升天,开心得又是吹口哨又是吹呼:“我上天喽!”
仙鹤也是头回听到如此“感人肺腑”的发言,心里虽十分嫌弃这傻子,可又不能就这么把人扔下去。
只好咬紧牙关,加快速度往城内飞去。
这天玉京没能如愿折返,因为罗欢是钦犯,魏陌胆子再大也不敢私自纵放,三人合计后,只得以“移囚入狱”为由,连夜押着罗欢进了蔡州城。
玉京知道自己不能回转,便向魏陌借了一个斥侯,请他每天日落去甄府找甄武,叫他回报消息。
却没想到,当晚便得了卫熠已到甄府的消息。
“那个叫甄武的家丁说,卫小郎身上有些伤,但已被俞夫人治好了。夫人也安,请姑娘不必担心。”
玉京知道母亲必定会给卫熠治伤,她担心的是阿娘的身体。
听见她亦平安,她原本绷得笔直的肩背这才微微松下来。
“多谢你,辛苦你了。”
“娘子客气,世子吩咐小人好生替娘子做事,小人不敢怠慢。”斥侯说着便要出去,玉京又叫住了他。
“明日你不必再去了。”玉京从腰袋中取出一粒金瓜子,递给斥侯道,“去打些酒吃。”
斥候很自然地接过。
原本魏侯治军极严,除了军中赏赐是不能接受他人金银的。
但玉京与“他人”又不同,她从小在魏府呆的时候多,也总传她往后便是世子夫人,故而侯府的私兵奴婢心里都将她当成未来主人,得她赏赐,便与主人一般无二。
“谢娘子赏。”斥候双手接过,举过头顶又揖了一礼,方才退出帐外。
玉京一个人坐了一会儿,想了想后面的事,正要出去,便听甄暇走到帐外唤了她一声:“走了!”
她答应一声,起身穿戴好衣甲,又自己正了正兜錾,这才按着腰刀挺胸昂首地走出帐外。
接连几天,玉京都与甄暇一起在蔡州附近奔波。
罗欢被系在狱中,所有计划的事,都只能由玉京自己带人去办。
到了小年前一日,事情终于全部办妥了。
玉京将人交给魏陌,托口次日一早还要去杨太师府上送礼,匆匆与魏陌合计完后面的事,便与甄暇连夜赶回沂州。
回到府中已是戌时,俞夫人已安眠,玉京没敢进去打扰,而二门也已关闭,她在门外站了一会儿,只得闷闷地往回走。
走了没多远,听见一声憨憨地:“哥?!”
玉京讶然回身,只见黑暗的夹道中走来一个提着灯笼的人:“哎呀!是姑娘!”
甄武很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似乎想替自己辩解几句,便道:“姑娘你现在走路的样子跟我哥一模一样!”
玉京微微一讶,不知自己是该高兴还是惆怅。
其实方才她并未刻意模仿甄文。只是扮了个男装而已。
“你怎么在这里?”她岔开话题问。
甄武忙将手里的更鼓举了一下道:“这不是打更的老王着了风寒嘛,我爹叫我替他几天!”
“哦,”玉京点了下头。
甄武忙提着灯过来给她照路:“姑娘要回院子么,我送姑娘。”
玉京原本下意识想拒绝,但正好有话要问甄武,便点了个头道:“卫小郎在府里么?”
甄武有些惊讶道:“他回去啦,都这么晚啦。”
玉京也觉意外:“他没有住在府中?”
“没有哇,”甄武道,“他只是每日过来当教习,晚间又回去。他家里不是还有个弟弟嘛!”
卫熠还有个弟弟,玉京倒是头一回听说。前世他似乎没有弟弟?
玉京看一眼甄武,但他也未必知道底里,便只点了下头道:“他如今还住在平康坊?”
“是呢!”甄武道:“明儿不就是小年了嘛,大夫人给他放了假,说是过完年再过来!”
“过完年?”玉京有些吃惊:“上元节后么?”
甄武抓抓头,“想来是吧,家里的庄丁院丁什么的,都各有事做,难得聚齐学拳脚。而且师父伤才好,大夫人有意叫他休息些时日。”
甄武想着自己几乎破灭的梦想,不由叹气道:“我看啊,师父这个‘教习’就是个挂名儿的,他教得也没劲,天天只叫我们蹲着冲拳。”
玉京虽身无武艺,可从小在魏府常看演武,知道马步冲拳是一切的基础,便提点甄武道:“你若真想学武艺,便不要嫌这嫌那的,师父叫做什么乖乖地做便是了。”
甄武很不服气,心想“你又不懂”,但面上哪敢直说?只得塘塞地答个“是”。
两人走到夹道尽头,前面右转便是进内院的穿廊,甄武刚准备道别,却见玉京径直朝左,走到尚未归厩、系在树上的那匹枣红马跟前,一手拉鞍,蹬着上马石便骑了上去。
甄武吓一跳,忙跑上前问:“姑娘还要出去么?”
“嗯,给我开门。”她握着马缰指了下门。
甄武猜到她要去哪里,骇得魂飞魄散。
现在可是半夜!姑娘是千金小姐!难道要出门私、私会?!
“姑娘,咱可不兴……”
“马吃多了,我出去跑跑马,”她若无其事地拍拍马脖子说。
马:我好像还没吃吧?
甄武也一脸被雷劈的表情,可四下环顾,一片寂静,连个能帮他说话的人都没有。
这里是甄府的内外院联接处,中间还有杂库和车马厅,再往里才是内院。甄府上下老幼都习惯早睡,这会儿估计都已经会周公去了。
“那、好吧,”甄武一面内心哭嚎着“我还能怎么办”,一面小跑着去给玉京打开了左边的角门。
“你便守在这里,”玉京交代道:“我跑两圈便回。”
甄武只好点头。
玉京挽起丝缰,一夹马肚,小红马喷了两个响鼻,小跑着出了角门。
北边的这道角门一向是她骑马出入的主要门户,皆因从这里出去,只走一小段夹墙便是外街。
玉京熟练地夹马提速,很快跑出夹道,正要提转缰绳往右边去,却听见身后一个熟悉的声音唤她:“大人。”
声音低沉,却在夜里格外清晰。
玉京猛地提起缰绳,勒马回望。
卫熠从原先站的墙影中走出来,一片清辉顿时笼上他的肩头。
“我是卫熠。”他说。
玉京在马上,怔了一息,才回过神来,忙翻身跳下马。
他向她走过来,恪守规矩地站在丈许之处。
“我听甄武说大人今天回府,明日,小人便要启程去洛阳了,临行前,特来辞别大人。”
他拱手抱拳,徐徐一礼,向来威风凛凛的人,于月光下,竟也冷澈如玉。
玉京只觉胸中一口气,猛地滞了一下。
“你要去洛阳?”
“是。”
她其实知道的。早就听甄暇说过,他和老父本是去洛阳投亲,因为她,中途已耽搁许久。
只是前世,卫七中途亡故,他卖身入甄府,也并没有成行。
“令尊……”
“已下葬了。”卫熠平静地道:“大夫人赐了义园的一块土地,又赏赐不少金帛,办得很是体面。”
“抱歉。”玉京艰难地吐出这两字。
尽管身历两世,她早就知道卫七其实不是卫熠的父亲,而是当年屠他满门的歹人。可前世卫七死后,卫熠宁肯草标插头,也要体面葬父,说明他心里,对卫七还是有感情的。
“大人不必歉疚。”卫熠淡声道:“大人也曾说过,生死各有天命。老父生前笃信神道,必不会心生怨怼的。”
听他反来宽慰自己,玉京心头更涌起一片酸楚。
一时之间,竟不知说什么好。
“大人,多多保重。”沉默间,他已抬起手,抱拳施礼,深深揖下。
玉京不可抑止地难过,她能猜到卫熠不肯留在甄府的原因。或者说,换作是她,几次舍命相救却换来如此冷遇,也会寒了心肠。
“好。卫兄保重。”她很想挽留,却在此刻,无从开口。
卫熠不自觉地翘了一下唇。
他垂眸,也不再看她,折身便朝无光的墙影走去。
玉京呆望着他的背影,忽然她想起一个理由,忙紧追几步叫住他:“卫兄!”
卫熠讶然地转过身。
玉京一直追到近前,方才喘息着道:“你要去洛阳投谁?我对洛阳很是熟悉,我可以陪你们去!”
她说着顿了一下,“明日一早我要先去杨太师府上,后面便没事了。我可以送你们过去!还可以顺便去拜见魏侯,我正好有事向他禀报!”
卫熠讶了片刻,又笑了笑:“小人亲友只是个乡野农夫,不必劳动大人了。”
“那只当是顺路如何?”玉京仍是苦留。
卫熠忽尔笑了:“大人是舍不得卫熠么?”
见她蓦地一楞,他不想看她嫌恶之情,扭开头,自己笑了一声。
“大人,千里相送,终须一别。千山万水,都不如此处最好。”他匆匆一揖便走。
果然,身后没有再传来唤他的声音。
卫熠越走越快,心也越沉越深,快走到墙影尽头时,他不由自主地放慢了步子。
即使已到今日,他仍只想回过头,看看她为何还没有走。袁氏杀她之心未死,若他走了,她一人在此,深夜僻巷,并不安全。
玉京委坐在地,小嘴不受控制地向下撇着,眼前已模糊成一片。
明明他只是去投亲,日后他还要从军,两人总还是有见面之时,到时候再招揽他不是更好。
可她也不知道为何,就是执着地想留下他。
或许就是这骨子里死也不肯放手的执着,害她如此难过。
玉京抽泣着,一颗心莫名疼得缩成一团。
他说得对,千里相送,终须一别。生而为人,相识离别本为常事,她年幼时便拜别双亲,被养在宫里,从那时起,哪一年不是处处别离!
他前世便弃她而去,今生如此,也不过是走了老路罢了!
有什么了不起!什么臂助,她前世没有借任何人的臂助,一样杀了王钟秀,将整个王氏连根拔起!
大仇得报!她谁也不靠!
正呜呜哭着,忽然,已走远的那个人影,又慢慢走了回来。
他停在她面前。
已哭得模糊的眼前,忽然多出一块布巾子。
他一句话也不说,只将那块崭新的布巾递到她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