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
这天回到院内,卫熠便一病不起。
整个新年他都昏昏沉沉的,缠绵病榻,时梦时醒。
恍惚间,似乎见甄玉京来过,可也只说了几句话便匆匆离去。
后来又来了好几个大夫,亦都束手无策。
一直不绝于耳的,唯有哭声。
分辩不清是卫远的,还是甄武的。亦或是两人一起跪在他床前哭。
他想嘲笑二人,可无奈身子不听使唤似的,竟连牵唇笑笑都做不到。
也不知躺了多久,忽然有一天,甄武不哭了,开始给他煎药。
药味极怪异,他不想喝,反正也张不开口。
药汁顺着紧闭的唇淌下来,一直站在床前的卫远又开始淌眼抹泪。
卫熠心里一阵烦燥。
前世作他亲兵的何远可没这么爱哭。
他想教训这小子,男子汉宁肯流血也不流泪,可他病势益沉,竟一句话也说不出了。
甄武倒是挺镇定,执着地一勺一勺强给他喂药。药汁淌下,便拿软布轻轻擦去。
那布料触面凉软,倒像丝绢似的。
丝绢……?
卫熠意识微微一迟,他竭力张开眼,却正看见那只靠近自己的执勺的手。
细白柔荑,形状好看的指甲泛着淡淡的粉色。
卫熠蓦地睁大眼睛。
“你醒了?”甄武吃惊地脱口而言,声音柔丽,如莺呖呖,果然是甄玉京。
她惊喜地回头对卫远道:“你看,这药有用!”
连卫远也止了泣声。
“快去外头把阿武叫进来。”甄玉京吩咐,卫远楞了一下,忙跑出去。
玉京放下小勺,却伸出两手,忽然抱住头,一用力,竟将偌大颗头拔了下来。
卫熠瞪着蓦然展露在自己眼前的那张娇靥,讶得眼中神光微闪。
她却以为他是被这颗头惊到,得意道:“没见过吧?”她眉梢睫羽都似乎沾了笑意:“阿武的头太大,我实在乔装不了,便做了个假的。”
她说着,还把那颗假头往他面前送了送。
卫熠可不想跟甄武如此接近,下意识地闭眼,却惹得玉京咯咯笑起来。
甄武与卫远刚好走到门口,见卫熠似乎动了一下,都惊呆了。两人一左一右地抢过来,扑到他床边叫嚷:
“师父!”
“大哥!”
卫熠好想叹气。
他莫名神思转清,不知是见了她,还是那难喝的药汁真有用处。
“阿武,扶你师父起来些。”玉京吩咐。
可甄武犹豫着,卫熠已躺了多日,奄奄一息,突然要坐起来如何使得?
“不是要他坐起来,”玉京见他心思都写在脸上,不由笑道:“只稍许抬头便可,方便喂药。”
甄武这才明了,忙自己坐到床头,双手刚想插到卫熠颈下,却见他竟强自撑着欠起身,甄武忙扶住他。
玉京知卫熠极要强,必不想让外人看见自己虚弱之态,可她也不想再被当作“外人”。
“受了伤就要乖乖喝药,”她拿出哄劝玉蒙的语气,舀起一勺药汁,送到他唇边:“喝了才有梅子糖吃哦。”
卫熠眼眸低垂,启唇饮下。
卫远和甄武见他忽然恢复得这样快,都吃惊地倒抽了口凉气。
明明他已经……敢情前些天都是在装死么?
“第一次,只给你喝小半份的量。”玉京连着喂了几勺便停下,用绢帕沾了沾卫熠唇角:“若有效用,明日便再多饮一点点。”
玉京放下碗,扭头朝外唤一声:“小橙!”
亦扮了男装的橙叶忙走进来,知道她是要梅子糖,便将小小的纸包递与她。
“知道你不怕苦,但这糖也是特做的,是药引之一,”玉京拿勺取了一小块,喂进卫熠口里,见他乖乖含住,才笑道:“好了。等你吃完,再告诉你一个惊人的消息。”
“大人,”卫熠却似乎并不想再听,低声道:“小人屋里病气重,莫要过给了大人。”他毕竟虚弱,喘了几息才又道:
“大人赠药,卫熠感激不尽,但药饵之类,舍弟和阿武都可料理,不敢劳动大人。”
玉京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要赶自己走,哑了一瞬,但也知道他是在意男女之防,怕自己受连累,遂笑着起身,道:
“也好。你好生将养,”她又扭头看向卫远:“阿远同我过来,我交代你些煎药的事。”
卫熠咬牙抬起手,刚要拱手相送,却被她虚虚一扶。
“你还病着,不要这么多礼啦!”
她招呼了卫远一起出去。
侍立在她身旁的橙叶气呼呼地哼了一声,也跟着出去了。
甄武听见,刚想问她哼什么哼,可一回头,人已不在了。甄武小心安顿好卫熠,便追出来。只见橙叶已经走到院子外面站着,一副气鼓鼓的样子。
“你又咋啦?”他爹娘只有橙叶一个女儿,又跟在阖府最尊贵的姑娘身边,所以在自家里,橙叶也被看得珠宝似的,全家人都捧着。
橙叶正觉得一口气没处散,恰好二哥来问,便竹筒倒豆子地抱怨起来:
“还不是你那师父?好大的架子!你们知不知道,这药是姑娘不眠不休熬了好些天才配制出来的?
“姑娘怕舅老爷不肯好好医治你师父,便悄悄去府库,找到大夫人陪嫁的那几大箱子书,搬了好些回院子里,整天地看。过个年片刻都没休息过!
“姑娘的眼睛都熬红了,你们是瞎的么?还说什么‘屋子里病气重’,赶着姑娘走,这是一点情也不领啊!亏得是姑娘,旦凡换个气量窄的,看还救不救他!”
甄武不由讶住。
“自上回你来找姑娘告了状,姑娘连大爷都疏远了。”橙叶还不解气,又道:“现在为了救你那师父,还悄悄自己学咒术!那可是大夫人严戒姑娘碰的,若被大夫人和舅老爷知道,姑娘又有一顿好训!”
“小橙!”玉京听见外头吵闹声,虽听不清在嚷什么,但怕吵到卫熠休息,忙出来阻止。
“说这些做什么?”待走出院门,听见橙叶最后那几句话,玉京脸色都沉了下来。
橙叶见她生气,也不敢再说。甄武讷讷地,更不知接何话才好。
“煎药的法子我已经都交代给阿远了。”玉京缓了缓语气,对甄武道,“方才的话不要告诉任何人。你好好在这里帮忙,照顾好你师父。
“若有任何人要来动你师父,或是病情反复,定要记着立刻来报我。”
甄武只好诺诺应声,玉京又回身到屋内,先在明厅上展纸写了几行字,将刚才口头交代卫远的服药时辰与用量又写了一遍,交与卫远。
本想再进去次间与卫熠道别,可想到他最看重的男女大防,便止了步。叫卫远进去将那颗甄武的假头取出来,重新戴上,在卫远惊讶万状的眼神中冲他眨眼笑笑,在屋外揖一礼道:
“卫兄好好养伤,过几日咱们便要北上进京,盼卫兄能早些好起来。”
可屋里的人没有回应,怕他又昏昏睡去,玉京也不再说话,与卫远小声寒暄几句,便带着橙叶离开。
卫远送两人到门口,便掩了院门,先指使甄武去烧火做饭,自己则亲自看着小药炉。
虽然她对甄玉京也没多少好感,更信不过她的医术。但她知道,卫义的病,多半是心病。若是她能每天都来看看他,陪他说说话,以他那铁打似的身体,说不定一早便好了。
-
玉京回到兰樱苑时,正看见玉蒙的乳母贾嬷嬷一脸无奈地抱着玉蒙又哄又劝。
玉蒙原只是嘤嘤啜泣,一见玉京回来,委屈顿时放大数倍,鼻涕眼泪交错成行地张着小手向她索抱:
“大姐姐,呜呜!你要带着阿兄一起走不带玉蒙么?”
玉京有些哭笑不得。
此类戏码每逢她离家便要演上一遍,只是这次,她和甄逸一起走,更添了玉蒙的离别之痛。
“阿蒙乖,不哭不哭,“玉京心疼地抱了她回到明厅。
她知前世出生,已不知经历过多少次离别之痛,故而对阿蒙的痛苦,格外能感同身受。
“若阿蒙乖,我便去禀明母亲,也带阿蒙一起进京可好?”
玉蒙万万没想到自己竟能梦想成真,一下子连哭也忘了。
“大姐姐不骗阿蒙?”
玉京笑着点头。
“那阿蒙乖!“玉蒙连忙保证,恨不能指天誓地:”阿蒙一路都自己走!绝不让大姐姐和阿兄抱!”
“也不可以挑食。“玉京加上条件,”要按时睡觉,不可吵闹。”
阿蒙的小脑袋一点再点,仿佛这时候加上一百个条件,她也能立刻答应。
可是,母亲那里,却不一定会同意。
玉京换上袄裙,看了看时辰,母亲应该午睡已起,便带着玉蒙一起去求俞夫人。
果然,俞夫人一口回绝。
“不行,“她肃然道:“暇哥儿年前去一趟京城,说路上匪患严重,远不似前几年太平。逸哥儿要回书院念书,那是迫不得已。玉蒙还这么小,万一路上有事,可怎么向你六婶交代?”
俞夫人一口气说完,似不尽意,又补上一句:“你六婶也必不会同意。“
玉京回眸看看玉蒙。果然,她不敢与俞夫人抗辩,小小的人儿更没有那许多言辞可用,只是满腹委屈与失落,盈盈的泪水涌到眼眶里,在睫羽边打转。
她猛地便记起自己小时候。
父亲被贬归的那年,她多想和他一起回来,可太后有疾,令她陪着四公主一起在宫观修行祈福。
皇命难违,送别父亲时,她甚至不敢哭。
原以为,待太后疾愈,她便能回到爹娘身边侍奉,却没想到,几个月后父亲仙逝,那一别,竟成永诀。
“阿娘,“玉京替玉蒙拭去眼泪,抱起她坐到母亲身边,缓道:”玉蒙有两年没有见到六叔了。我想送她去京里父女团聚。横竖这回咱们要在魏二伯家附近赁宅子,便让玉蒙住上几个月,六叔也必觉得舒畅。“
俞夫人哪里会不知道她的心思。
这次甄暇赴京,一见到甄六郎,便焦急地传回了那个可怕的坏消息。俞芝遥也是接了她的消息,才急急赶往上京为甄士明诊视。
可到底迟了一步,毒入心脉,拔除极难,他寿元已是大损,只怕时日无多。
俞夫人望着尚不知情的玉蒙,那句“不行”到底也没能说出口。
得到大夫人的首肯,玉蒙开心得整个人都跳了起来,急急拉着玉京的手要回去收拾行装,却听俞夫人道:“等等!”
她朝贾嬷嬷递个眼色:“伯娘还要找大姐姐说话,阿蒙先回去。”
玉蒙虽舍不得姐姐,可也不敢违抗大夫人,只得一步三回头地被嬷嬷牵着走了。
玉京猜得到母亲要说些什么,微微吸口气,敛裙在下首坐下来。
整个新年他都昏昏沉沉的,缠绵病榻,时梦时醒。
恍惚间,似乎见甄玉京来过,可也只说了几句话便匆匆离去。
后来又来了好几个大夫,亦都束手无策。
一直不绝于耳的,唯有哭声。
分辩不清是卫远的,还是甄武的。亦或是两人一起跪在他床前哭。
他想嘲笑二人,可无奈身子不听使唤似的,竟连牵唇笑笑都做不到。
也不知躺了多久,忽然有一天,甄武不哭了,开始给他煎药。
药味极怪异,他不想喝,反正也张不开口。
药汁顺着紧闭的唇淌下来,一直站在床前的卫远又开始淌眼抹泪。
卫熠心里一阵烦燥。
前世作他亲兵的何远可没这么爱哭。
他想教训这小子,男子汉宁肯流血也不流泪,可他病势益沉,竟一句话也说不出了。
甄武倒是挺镇定,执着地一勺一勺强给他喂药。药汁淌下,便拿软布轻轻擦去。
那布料触面凉软,倒像丝绢似的。
丝绢……?
卫熠意识微微一迟,他竭力张开眼,却正看见那只靠近自己的执勺的手。
细白柔荑,形状好看的指甲泛着淡淡的粉色。
卫熠蓦地睁大眼睛。
“你醒了?”甄武吃惊地脱口而言,声音柔丽,如莺呖呖,果然是甄玉京。
她惊喜地回头对卫远道:“你看,这药有用!”
连卫远也止了泣声。
“快去外头把阿武叫进来。”甄玉京吩咐,卫远楞了一下,忙跑出去。
玉京放下小勺,却伸出两手,忽然抱住头,一用力,竟将偌大颗头拔了下来。
卫熠瞪着蓦然展露在自己眼前的那张娇靥,讶得眼中神光微闪。
她却以为他是被这颗头惊到,得意道:“没见过吧?”她眉梢睫羽都似乎沾了笑意:“阿武的头太大,我实在乔装不了,便做了个假的。”
她说着,还把那颗假头往他面前送了送。
卫熠可不想跟甄武如此接近,下意识地闭眼,却惹得玉京咯咯笑起来。
甄武与卫远刚好走到门口,见卫熠似乎动了一下,都惊呆了。两人一左一右地抢过来,扑到他床边叫嚷:
“师父!”
“大哥!”
卫熠好想叹气。
他莫名神思转清,不知是见了她,还是那难喝的药汁真有用处。
“阿武,扶你师父起来些。”玉京吩咐。
可甄武犹豫着,卫熠已躺了多日,奄奄一息,突然要坐起来如何使得?
“不是要他坐起来,”玉京见他心思都写在脸上,不由笑道:“只稍许抬头便可,方便喂药。”
甄武这才明了,忙自己坐到床头,双手刚想插到卫熠颈下,却见他竟强自撑着欠起身,甄武忙扶住他。
玉京知卫熠极要强,必不想让外人看见自己虚弱之态,可她也不想再被当作“外人”。
“受了伤就要乖乖喝药,”她拿出哄劝玉蒙的语气,舀起一勺药汁,送到他唇边:“喝了才有梅子糖吃哦。”
卫熠眼眸低垂,启唇饮下。
卫远和甄武见他忽然恢复得这样快,都吃惊地倒抽了口凉气。
明明他已经……敢情前些天都是在装死么?
“第一次,只给你喝小半份的量。”玉京连着喂了几勺便停下,用绢帕沾了沾卫熠唇角:“若有效用,明日便再多饮一点点。”
玉京放下碗,扭头朝外唤一声:“小橙!”
亦扮了男装的橙叶忙走进来,知道她是要梅子糖,便将小小的纸包递与她。
“知道你不怕苦,但这糖也是特做的,是药引之一,”玉京拿勺取了一小块,喂进卫熠口里,见他乖乖含住,才笑道:“好了。等你吃完,再告诉你一个惊人的消息。”
“大人,”卫熠却似乎并不想再听,低声道:“小人屋里病气重,莫要过给了大人。”他毕竟虚弱,喘了几息才又道:
“大人赠药,卫熠感激不尽,但药饵之类,舍弟和阿武都可料理,不敢劳动大人。”
玉京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要赶自己走,哑了一瞬,但也知道他是在意男女之防,怕自己受连累,遂笑着起身,道:
“也好。你好生将养,”她又扭头看向卫远:“阿远同我过来,我交代你些煎药的事。”
卫熠咬牙抬起手,刚要拱手相送,却被她虚虚一扶。
“你还病着,不要这么多礼啦!”
她招呼了卫远一起出去。
侍立在她身旁的橙叶气呼呼地哼了一声,也跟着出去了。
甄武听见,刚想问她哼什么哼,可一回头,人已不在了。甄武小心安顿好卫熠,便追出来。只见橙叶已经走到院子外面站着,一副气鼓鼓的样子。
“你又咋啦?”他爹娘只有橙叶一个女儿,又跟在阖府最尊贵的姑娘身边,所以在自家里,橙叶也被看得珠宝似的,全家人都捧着。
橙叶正觉得一口气没处散,恰好二哥来问,便竹筒倒豆子地抱怨起来:
“还不是你那师父?好大的架子!你们知不知道,这药是姑娘不眠不休熬了好些天才配制出来的?
“姑娘怕舅老爷不肯好好医治你师父,便悄悄去府库,找到大夫人陪嫁的那几大箱子书,搬了好些回院子里,整天地看。过个年片刻都没休息过!
“姑娘的眼睛都熬红了,你们是瞎的么?还说什么‘屋子里病气重’,赶着姑娘走,这是一点情也不领啊!亏得是姑娘,旦凡换个气量窄的,看还救不救他!”
甄武不由讶住。
“自上回你来找姑娘告了状,姑娘连大爷都疏远了。”橙叶还不解气,又道:“现在为了救你那师父,还悄悄自己学咒术!那可是大夫人严戒姑娘碰的,若被大夫人和舅老爷知道,姑娘又有一顿好训!”
“小橙!”玉京听见外头吵闹声,虽听不清在嚷什么,但怕吵到卫熠休息,忙出来阻止。
“说这些做什么?”待走出院门,听见橙叶最后那几句话,玉京脸色都沉了下来。
橙叶见她生气,也不敢再说。甄武讷讷地,更不知接何话才好。
“煎药的法子我已经都交代给阿远了。”玉京缓了缓语气,对甄武道,“方才的话不要告诉任何人。你好好在这里帮忙,照顾好你师父。
“若有任何人要来动你师父,或是病情反复,定要记着立刻来报我。”
甄武只好诺诺应声,玉京又回身到屋内,先在明厅上展纸写了几行字,将刚才口头交代卫远的服药时辰与用量又写了一遍,交与卫远。
本想再进去次间与卫熠道别,可想到他最看重的男女大防,便止了步。叫卫远进去将那颗甄武的假头取出来,重新戴上,在卫远惊讶万状的眼神中冲他眨眼笑笑,在屋外揖一礼道:
“卫兄好好养伤,过几日咱们便要北上进京,盼卫兄能早些好起来。”
可屋里的人没有回应,怕他又昏昏睡去,玉京也不再说话,与卫远小声寒暄几句,便带着橙叶离开。
卫远送两人到门口,便掩了院门,先指使甄武去烧火做饭,自己则亲自看着小药炉。
虽然她对甄玉京也没多少好感,更信不过她的医术。但她知道,卫义的病,多半是心病。若是她能每天都来看看他,陪他说说话,以他那铁打似的身体,说不定一早便好了。
-
玉京回到兰樱苑时,正看见玉蒙的乳母贾嬷嬷一脸无奈地抱着玉蒙又哄又劝。
玉蒙原只是嘤嘤啜泣,一见玉京回来,委屈顿时放大数倍,鼻涕眼泪交错成行地张着小手向她索抱:
“大姐姐,呜呜!你要带着阿兄一起走不带玉蒙么?”
玉京有些哭笑不得。
此类戏码每逢她离家便要演上一遍,只是这次,她和甄逸一起走,更添了玉蒙的离别之痛。
“阿蒙乖,不哭不哭,“玉京心疼地抱了她回到明厅。
她知前世出生,已不知经历过多少次离别之痛,故而对阿蒙的痛苦,格外能感同身受。
“若阿蒙乖,我便去禀明母亲,也带阿蒙一起进京可好?”
玉蒙万万没想到自己竟能梦想成真,一下子连哭也忘了。
“大姐姐不骗阿蒙?”
玉京笑着点头。
“那阿蒙乖!“玉蒙连忙保证,恨不能指天誓地:”阿蒙一路都自己走!绝不让大姐姐和阿兄抱!”
“也不可以挑食。“玉京加上条件,”要按时睡觉,不可吵闹。”
阿蒙的小脑袋一点再点,仿佛这时候加上一百个条件,她也能立刻答应。
可是,母亲那里,却不一定会同意。
玉京换上袄裙,看了看时辰,母亲应该午睡已起,便带着玉蒙一起去求俞夫人。
果然,俞夫人一口回绝。
“不行,“她肃然道:“暇哥儿年前去一趟京城,说路上匪患严重,远不似前几年太平。逸哥儿要回书院念书,那是迫不得已。玉蒙还这么小,万一路上有事,可怎么向你六婶交代?”
俞夫人一口气说完,似不尽意,又补上一句:“你六婶也必不会同意。“
玉京回眸看看玉蒙。果然,她不敢与俞夫人抗辩,小小的人儿更没有那许多言辞可用,只是满腹委屈与失落,盈盈的泪水涌到眼眶里,在睫羽边打转。
她猛地便记起自己小时候。
父亲被贬归的那年,她多想和他一起回来,可太后有疾,令她陪着四公主一起在宫观修行祈福。
皇命难违,送别父亲时,她甚至不敢哭。
原以为,待太后疾愈,她便能回到爹娘身边侍奉,却没想到,几个月后父亲仙逝,那一别,竟成永诀。
“阿娘,“玉京替玉蒙拭去眼泪,抱起她坐到母亲身边,缓道:”玉蒙有两年没有见到六叔了。我想送她去京里父女团聚。横竖这回咱们要在魏二伯家附近赁宅子,便让玉蒙住上几个月,六叔也必觉得舒畅。“
俞夫人哪里会不知道她的心思。
这次甄暇赴京,一见到甄六郎,便焦急地传回了那个可怕的坏消息。俞芝遥也是接了她的消息,才急急赶往上京为甄士明诊视。
可到底迟了一步,毒入心脉,拔除极难,他寿元已是大损,只怕时日无多。
俞夫人望着尚不知情的玉蒙,那句“不行”到底也没能说出口。
得到大夫人的首肯,玉蒙开心得整个人都跳了起来,急急拉着玉京的手要回去收拾行装,却听俞夫人道:“等等!”
她朝贾嬷嬷递个眼色:“伯娘还要找大姐姐说话,阿蒙先回去。”
玉蒙虽舍不得姐姐,可也不敢违抗大夫人,只得一步三回头地被嬷嬷牵着走了。
玉京猜得到母亲要说些什么,微微吸口气,敛裙在下首坐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