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章
卫远更是吓得三魂浮起,下意识地清清嗓子,抱拳行了个礼说:“回夫人,小的是卫义的弟弟。”
俞夫人也猛然记起卫义是带了个“弟弟”的事,她笑了笑,拍了一下自己额道:“瞧我这记性。”她招招手,叫卫远上前,将药包亲手交给她:“好孩子,去给你阿兄煎药吧。”
听她细细交待几味药的煎煮火侯,卫远莫名心慌,勉强自己记住,听完施了一礼便忙忙地退出。
俞夫人怕她记不牢,便又提笔写下来,交给甄武道:“你去瞧着。”想起什么,问道:“她可识字么?”
甄武傻了一息,摇头:“小人不知。”
俞夫人见他傻乎乎的,也不再问,摆摆手让他去了。
屋子里只剩下自己人。
忙了一下午,如今天色渐暗。俞夫人叫孙氏点起灯火,举灯到床前,又看了看卫熠面色。
原本青白的面色大有好转,果如兄长所说,此人体魄极为强健。
俞夫人放下了心,站在床前又踯躅片刻。
她见卫熠眼皮微动,应该是将醒之时,原本她打算坐下来,说几句抚慰之语,好叫他更领自己这份人情,日后,当她拿出做母亲的心,请他远离自己的掌上明珠时,他能记着今日的救命之恩,乖乖听话。
可是,此类拿捏他人之事,原是玉京最擅长的。
俞夫人犹豫片刻,终于放弃。
她是因为不想伤人性命,才赶来救他的。若是让玉京看出什么痕迹,提前生出戒心,以自己这份智识,想逆她心意拆散两人,怕是不成。
“好好将养罢。”她叹了一声,转身走了回去。
一连好几天,俞夫人每天都来为卫熠行针导气,每日都根据他脉象重新调整药方,在如此精心的看顾下,卫熠的身体很快便好了起来。
“是,今日已可以下地了!早起在院子里还打了趟拳呢!”甄武照例过来禀报,恰好玉蒙也在,忙不迭地问:
“那我可以去看他了么?”
上元灯节时,玉蒙吵闹着非要卫熠哥哥驮她去看灯,不得已才告诉她,卫熠病了。自此之后,小姑娘挂念得紧,每日都要问几遍好了不曾。
玉京恰好也忙完了手头的事,想了想,便道:“既然都能打拳了,病气定是散了。”她笑着牵起玉蒙的小手:“那咱们去瞧瞧他可好?”
玉蒙自然是高兴地跳起来拍手。
-
春雨堂中,俞夫人没想到玉京会过来,今日,恰是她打算找卫熠好好谈一谈的时候。
“我听兄长说,你是用‘玄紫玉令’死而复生之人?”
卫熠早料到她迟早有此一问,若在从前,他根本不会好好搭理她,可这次,若非俞夫人精心医治,自己或许早已一命归西。
卫熠恭敬行礼,道:“确如真人所说。”
他将前世甄氏如何中计覆灭,甄玉京是如何苦苦周旋,最终与仇敌同归于尽之事,加上自己是如何偶然得到“玄紫玉令”为了报答前世甄玉京提携之恩,遂使用巫宝逆转时间来此,简要说了一遍。
他有意隐瞒了在她坟前自戗的细节,就像他也隐瞒了守边十年,全凭一腔绝望的相思抵御塞外千里风雪。
她不在了。他也便失了全部希冀。
俞芝兰听得几乎魂飞魄散。
那天长兄对她说起此事时轻描淡写,还道“那小子不知是中了哪里的邪术,竟幻想出这些东西”。
可俞芝兰修道亦深。此时,她站在卫熠面前,明确地知道此人确实身带法宝恶咒,可她也已查明,那恶咒只会令他寿元卷缩,并不会生出什么幻象来。
而她相信,俞芝遥一定也是知道的。否则,以他的脾气,当时在夹道,便会毫不留情地取了卫熠性命。
他没有杀卫熠,正说明他心里已默认了他所见的一切是实。
唯一怀疑的,怕只是卫熠的真正意图。
“竟是如此。”俞芝兰心有余悸地点了点头。
好半晌,才微微舒出一口气,又问:“不知小郎,可有良策?”
卫熠想了想,道:“送草民玄紫玉令的人曾说,甄大人命带死劫,若是能躲过那一劫,后头还有一甲子的寿数。草民前世受甄大人厚恩,无以为报,今生愿追随大人,为刃为盾,万死不辞。”
他说着,撩袍跪倒,向俞夫人大礼参拜,道:
“求夫人成全。”
-
玉京带着玉蒙和橙叶来到春雨堂时,俞夫人已提早离去。
她们刚转过夹道拐角时,玉蒙开心唱曲儿的声音便已传到卫熠耳中。
玉京笑着给她鼓掌,柔声向她讲解词曲之意,免她以后再被甄时嘲笑。
其时她们离得还很远,她声音娇柔,应该根本听不清的。可莫名其妙地,她一字一句,都清晰传入他心中。
像晨风中坠入湖心的清露,将他心湖轻轻捏出层层褶皱。
“卫熠哥哥!”玉蒙一见门打开,挣开玉京的手便跑了上去。
不等玉京阻止,卫熠已笑盈盈地接住她,猛地一旋,高举头顶。
玉蒙惊喜到大声尖叫。
其实她本来没打算让卫熠抱的,路上玉京再三告诉她,卫熠哥哥大病初愈,不可让他劳累。可没想到,卫熠竟直接接住她,不只是抱起,竟将她举到比他还要高!
墙头白猫正张嘴打着慵懒的哈欠,墙边老树上又黑又大的老鸦窝,这些她平常看不到的风景骤然映入眼帘,玉蒙兴奋得小脸都红了。
“好啦,让哥哥歇歇,”玉京过来,朝她伸出双手,玉蒙这才依依不舍地蹬了蹬小腿,示意卫熠将自己递到玉京怀里。
玉京仰面打量卫熠,他看着确实大好了,刚才轻轻松松便将玉蒙举过头顶,还举了好几次,连口大气也没喘。
就是面色还乏些血色,显得有些苍白。
“卫兄现在还喝药么?”玉京抱着玉蒙到老树下的石桌边坐下,橙叶知道她要与卫熠说话,便故意摘了一把野花,逗玉蒙去了她那边。
卫熠提起桌上的玉色瓷壶,给玉京斟了一杯淡茶。
“没有喝了。”他也在她下首坐下,“夫人说剩下的要靠摧动内息锻造经脉驱除余毒,赐了一本俞氏修炼的书册,每日按时练功。”
玉京点点头。
“练功耗力,要以药饵培补方好。”她将手上一直提着的碧底织金锦囊放在石桌上,打开,取出里面的一枚雕宝相花的小木盒。
那小盒十分精致,玉京将它放在石桌上,却没有打开,而是站起身走去井边。
卫熠楞了楞,也跟过去。见她提袖拿起竹舀,可桶里恰好没水了,她便回身望着卫熠。
“大人要洗手么?”
玉京点点头。
卫熠将竹舀取出放在井台上,放下木桶,轻松捞起半桶水。
他回头找橙叶,可那丫头抱着玉蒙不知跑去哪里了,方才俞夫人要找他单独说话,有意支开了阿远,甄武也被叫去前院做事,现在春雨堂里只剩他二人。
卫熠莫名觉得有些心慌。
可无人服侍,又不能让甄大人劳驾。
卫熠只好取了竹舀,亲自给她舀了井水,慢慢倾倒。
怕水倾到她衣袖上,只能盯着。
雪白柔荑,明明没有戴任何首饰,却仿佛能生光似的。
卫熠握紧竹舀,脸上飞红一片。
玉京洗完,却又道:“你也要洗手。”
卫熠一怔:“我?”
她点头,十四岁的年纪,神态娇憨又认真。
离她太近,莫名便有些晕眩,胸口像有口气透不过来似的。
卫熠垂眸,乖乖重执竹舀,水花晃洒,自己也不知怎么洗完的,直到她说“跟我来”,他才停下来。
玉京回到石桌边,小心打开那只木盒,里面竟是一枚乌黑明润的蜜丸。
“我知道上次送你的老山参你一直没吃,”她拈起那枚蜜丸,“所以这次,我把它炼成了蜜丸,每天一粒,我亲自盯着你吃下去。”
她将手上的密丸放到他手心里,眸光轻轻点在他脸上:“现在就吃。”
卫熠别开头。
她以为他要侧过身子背着她耍什么花样,也忙挪两步,歪着小脑袋,又站在他面前。
“快点吃。我要亲自监督。”
卫熠只觉头更晕了,索性闭上眼,将掌中密丸一仰头送进口里,胡乱嚼几下便咽了下去。
玉京盯着他滚动的喉结,确认他吃下去了,这才满意地一笑:“早吃掉不就好了嘛。又不难吃。”
她提裙回到石桌边坐下,仰起头问他:“莫非卫兄害怕吃药?”
卫熠摇头。
他从小跟着卫七到处躲藏,不管大病小病,都靠自己硬扛。药的苦味,倒是真没尝过几回。
“不怕药苦,那我下次便少放些蜂蜜,”玉京收起小木盒,自言自语似地嘟哝了一句。
卫熠脑中仍是嗡嗡作响,他似听非听,看着她时,也仿佛似看非看,整个人都如在云雾里一般。
最后玉京又说了几句话,似是要他收拾行李,过几日便要随她进京。他有问必答地应了。她起身告辞,他便迟迟钝钝地送到门口。整个人头晕眼涨,像是生了病。
好在她仿佛没有察觉异样,如常与他道别。
卫熠站在门口,望着玉京背影,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待她走得远了,才忽然想起,她是孤身一人走的。卫熠没及想太多,紧跟着便追了出去。
若他头脑清醒,必能想到,这条路是笔直的夹道,内外两院皆是甄府之内,并不会有什么危险,可前世,她曾在宫道中受到夹击,若非当时正在卫尉营当值的他及时赶到,她早在那时便死了。
玉京听到身后急促足音,不由回过头。见是卫熠,也是吃了一惊。
“我有什么落下了么?”她抬手看自己的东西。
“不曾。”卫熠微微喘息,他本想说“我送你”,可看着已近在咫尺的垂花门,这三个字顿时变得傻气十足了。
“我,有件事忘记问大人。”卫熠临机改口,连话都有些不顺畅起来。
玉京好笑地偏起头,问:“何事?”
卫熠只得说道:“此次进京,可否带着阿远?”
“那是自然。”玉京道:“旦凡你想带的,都可以带着。”她眨了一下纤长的睫羽:“可还有别事?”
卫熠忙道:“没有了。”他抱拳为揖:“大人慢走。”
玉京笑了笑,颔首回礼,转身而去。
听见身后静了许久,才有步声疾行远去。
玉京也驻步,站在夹道回过头。
自上次,他用柳枝在地上写下“卫熠”这个名字,她心中的重重疑云便再也没有散去过。
卫熠。那是她前世为他改的名字。
如果他出现在这里,真的是因为前世“主死臣辱”,为争那一口气,竟送自己与他一起重生……那他的目的,难道是助她更漂亮地再复一次仇?
只是,送一个已死之人重生,他是如何做到的?
玉京望着远处的背影。
他已推开春雨堂的门走了进去。
还有那个,他到任何地方都要带在身边的卫远。
前世他身边的亲卫官,名叫何远。
在她死前,卫熠似乎一直不知道,默默守在他身边的何远,其实是个女子。
似乎更不知道,那个原名“何嫣”的女子,其实是她送到他身边去的。
俞夫人也猛然记起卫义是带了个“弟弟”的事,她笑了笑,拍了一下自己额道:“瞧我这记性。”她招招手,叫卫远上前,将药包亲手交给她:“好孩子,去给你阿兄煎药吧。”
听她细细交待几味药的煎煮火侯,卫远莫名心慌,勉强自己记住,听完施了一礼便忙忙地退出。
俞夫人怕她记不牢,便又提笔写下来,交给甄武道:“你去瞧着。”想起什么,问道:“她可识字么?”
甄武傻了一息,摇头:“小人不知。”
俞夫人见他傻乎乎的,也不再问,摆摆手让他去了。
屋子里只剩下自己人。
忙了一下午,如今天色渐暗。俞夫人叫孙氏点起灯火,举灯到床前,又看了看卫熠面色。
原本青白的面色大有好转,果如兄长所说,此人体魄极为强健。
俞夫人放下了心,站在床前又踯躅片刻。
她见卫熠眼皮微动,应该是将醒之时,原本她打算坐下来,说几句抚慰之语,好叫他更领自己这份人情,日后,当她拿出做母亲的心,请他远离自己的掌上明珠时,他能记着今日的救命之恩,乖乖听话。
可是,此类拿捏他人之事,原是玉京最擅长的。
俞夫人犹豫片刻,终于放弃。
她是因为不想伤人性命,才赶来救他的。若是让玉京看出什么痕迹,提前生出戒心,以自己这份智识,想逆她心意拆散两人,怕是不成。
“好好将养罢。”她叹了一声,转身走了回去。
一连好几天,俞夫人每天都来为卫熠行针导气,每日都根据他脉象重新调整药方,在如此精心的看顾下,卫熠的身体很快便好了起来。
“是,今日已可以下地了!早起在院子里还打了趟拳呢!”甄武照例过来禀报,恰好玉蒙也在,忙不迭地问:
“那我可以去看他了么?”
上元灯节时,玉蒙吵闹着非要卫熠哥哥驮她去看灯,不得已才告诉她,卫熠病了。自此之后,小姑娘挂念得紧,每日都要问几遍好了不曾。
玉京恰好也忙完了手头的事,想了想,便道:“既然都能打拳了,病气定是散了。”她笑着牵起玉蒙的小手:“那咱们去瞧瞧他可好?”
玉蒙自然是高兴地跳起来拍手。
-
春雨堂中,俞夫人没想到玉京会过来,今日,恰是她打算找卫熠好好谈一谈的时候。
“我听兄长说,你是用‘玄紫玉令’死而复生之人?”
卫熠早料到她迟早有此一问,若在从前,他根本不会好好搭理她,可这次,若非俞夫人精心医治,自己或许早已一命归西。
卫熠恭敬行礼,道:“确如真人所说。”
他将前世甄氏如何中计覆灭,甄玉京是如何苦苦周旋,最终与仇敌同归于尽之事,加上自己是如何偶然得到“玄紫玉令”为了报答前世甄玉京提携之恩,遂使用巫宝逆转时间来此,简要说了一遍。
他有意隐瞒了在她坟前自戗的细节,就像他也隐瞒了守边十年,全凭一腔绝望的相思抵御塞外千里风雪。
她不在了。他也便失了全部希冀。
俞芝兰听得几乎魂飞魄散。
那天长兄对她说起此事时轻描淡写,还道“那小子不知是中了哪里的邪术,竟幻想出这些东西”。
可俞芝兰修道亦深。此时,她站在卫熠面前,明确地知道此人确实身带法宝恶咒,可她也已查明,那恶咒只会令他寿元卷缩,并不会生出什么幻象来。
而她相信,俞芝遥一定也是知道的。否则,以他的脾气,当时在夹道,便会毫不留情地取了卫熠性命。
他没有杀卫熠,正说明他心里已默认了他所见的一切是实。
唯一怀疑的,怕只是卫熠的真正意图。
“竟是如此。”俞芝兰心有余悸地点了点头。
好半晌,才微微舒出一口气,又问:“不知小郎,可有良策?”
卫熠想了想,道:“送草民玄紫玉令的人曾说,甄大人命带死劫,若是能躲过那一劫,后头还有一甲子的寿数。草民前世受甄大人厚恩,无以为报,今生愿追随大人,为刃为盾,万死不辞。”
他说着,撩袍跪倒,向俞夫人大礼参拜,道:
“求夫人成全。”
-
玉京带着玉蒙和橙叶来到春雨堂时,俞夫人已提早离去。
她们刚转过夹道拐角时,玉蒙开心唱曲儿的声音便已传到卫熠耳中。
玉京笑着给她鼓掌,柔声向她讲解词曲之意,免她以后再被甄时嘲笑。
其时她们离得还很远,她声音娇柔,应该根本听不清的。可莫名其妙地,她一字一句,都清晰传入他心中。
像晨风中坠入湖心的清露,将他心湖轻轻捏出层层褶皱。
“卫熠哥哥!”玉蒙一见门打开,挣开玉京的手便跑了上去。
不等玉京阻止,卫熠已笑盈盈地接住她,猛地一旋,高举头顶。
玉蒙惊喜到大声尖叫。
其实她本来没打算让卫熠抱的,路上玉京再三告诉她,卫熠哥哥大病初愈,不可让他劳累。可没想到,卫熠竟直接接住她,不只是抱起,竟将她举到比他还要高!
墙头白猫正张嘴打着慵懒的哈欠,墙边老树上又黑又大的老鸦窝,这些她平常看不到的风景骤然映入眼帘,玉蒙兴奋得小脸都红了。
“好啦,让哥哥歇歇,”玉京过来,朝她伸出双手,玉蒙这才依依不舍地蹬了蹬小腿,示意卫熠将自己递到玉京怀里。
玉京仰面打量卫熠,他看着确实大好了,刚才轻轻松松便将玉蒙举过头顶,还举了好几次,连口大气也没喘。
就是面色还乏些血色,显得有些苍白。
“卫兄现在还喝药么?”玉京抱着玉蒙到老树下的石桌边坐下,橙叶知道她要与卫熠说话,便故意摘了一把野花,逗玉蒙去了她那边。
卫熠提起桌上的玉色瓷壶,给玉京斟了一杯淡茶。
“没有喝了。”他也在她下首坐下,“夫人说剩下的要靠摧动内息锻造经脉驱除余毒,赐了一本俞氏修炼的书册,每日按时练功。”
玉京点点头。
“练功耗力,要以药饵培补方好。”她将手上一直提着的碧底织金锦囊放在石桌上,打开,取出里面的一枚雕宝相花的小木盒。
那小盒十分精致,玉京将它放在石桌上,却没有打开,而是站起身走去井边。
卫熠楞了楞,也跟过去。见她提袖拿起竹舀,可桶里恰好没水了,她便回身望着卫熠。
“大人要洗手么?”
玉京点点头。
卫熠将竹舀取出放在井台上,放下木桶,轻松捞起半桶水。
他回头找橙叶,可那丫头抱着玉蒙不知跑去哪里了,方才俞夫人要找他单独说话,有意支开了阿远,甄武也被叫去前院做事,现在春雨堂里只剩他二人。
卫熠莫名觉得有些心慌。
可无人服侍,又不能让甄大人劳驾。
卫熠只好取了竹舀,亲自给她舀了井水,慢慢倾倒。
怕水倾到她衣袖上,只能盯着。
雪白柔荑,明明没有戴任何首饰,却仿佛能生光似的。
卫熠握紧竹舀,脸上飞红一片。
玉京洗完,却又道:“你也要洗手。”
卫熠一怔:“我?”
她点头,十四岁的年纪,神态娇憨又认真。
离她太近,莫名便有些晕眩,胸口像有口气透不过来似的。
卫熠垂眸,乖乖重执竹舀,水花晃洒,自己也不知怎么洗完的,直到她说“跟我来”,他才停下来。
玉京回到石桌边,小心打开那只木盒,里面竟是一枚乌黑明润的蜜丸。
“我知道上次送你的老山参你一直没吃,”她拈起那枚蜜丸,“所以这次,我把它炼成了蜜丸,每天一粒,我亲自盯着你吃下去。”
她将手上的密丸放到他手心里,眸光轻轻点在他脸上:“现在就吃。”
卫熠别开头。
她以为他要侧过身子背着她耍什么花样,也忙挪两步,歪着小脑袋,又站在他面前。
“快点吃。我要亲自监督。”
卫熠只觉头更晕了,索性闭上眼,将掌中密丸一仰头送进口里,胡乱嚼几下便咽了下去。
玉京盯着他滚动的喉结,确认他吃下去了,这才满意地一笑:“早吃掉不就好了嘛。又不难吃。”
她提裙回到石桌边坐下,仰起头问他:“莫非卫兄害怕吃药?”
卫熠摇头。
他从小跟着卫七到处躲藏,不管大病小病,都靠自己硬扛。药的苦味,倒是真没尝过几回。
“不怕药苦,那我下次便少放些蜂蜜,”玉京收起小木盒,自言自语似地嘟哝了一句。
卫熠脑中仍是嗡嗡作响,他似听非听,看着她时,也仿佛似看非看,整个人都如在云雾里一般。
最后玉京又说了几句话,似是要他收拾行李,过几日便要随她进京。他有问必答地应了。她起身告辞,他便迟迟钝钝地送到门口。整个人头晕眼涨,像是生了病。
好在她仿佛没有察觉异样,如常与他道别。
卫熠站在门口,望着玉京背影,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待她走得远了,才忽然想起,她是孤身一人走的。卫熠没及想太多,紧跟着便追了出去。
若他头脑清醒,必能想到,这条路是笔直的夹道,内外两院皆是甄府之内,并不会有什么危险,可前世,她曾在宫道中受到夹击,若非当时正在卫尉营当值的他及时赶到,她早在那时便死了。
玉京听到身后急促足音,不由回过头。见是卫熠,也是吃了一惊。
“我有什么落下了么?”她抬手看自己的东西。
“不曾。”卫熠微微喘息,他本想说“我送你”,可看着已近在咫尺的垂花门,这三个字顿时变得傻气十足了。
“我,有件事忘记问大人。”卫熠临机改口,连话都有些不顺畅起来。
玉京好笑地偏起头,问:“何事?”
卫熠只得说道:“此次进京,可否带着阿远?”
“那是自然。”玉京道:“旦凡你想带的,都可以带着。”她眨了一下纤长的睫羽:“可还有别事?”
卫熠忙道:“没有了。”他抱拳为揖:“大人慢走。”
玉京笑了笑,颔首回礼,转身而去。
听见身后静了许久,才有步声疾行远去。
玉京也驻步,站在夹道回过头。
自上次,他用柳枝在地上写下“卫熠”这个名字,她心中的重重疑云便再也没有散去过。
卫熠。那是她前世为他改的名字。
如果他出现在这里,真的是因为前世“主死臣辱”,为争那一口气,竟送自己与他一起重生……那他的目的,难道是助她更漂亮地再复一次仇?
只是,送一个已死之人重生,他是如何做到的?
玉京望着远处的背影。
他已推开春雨堂的门走了进去。
还有那个,他到任何地方都要带在身边的卫远。
前世他身边的亲卫官,名叫何远。
在她死前,卫熠似乎一直不知道,默默守在他身边的何远,其实是个女子。
似乎更不知道,那个原名“何嫣”的女子,其实是她送到他身边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