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年,东北青石乡青龙村。

    春雨夜,寒气逼人。

    青龙村三百多户,砖瓦房和土坯房参差不齐。整个村中间有一条小河流过,从未干涸。

    河东大约二百来户。最北面一户挨着村路,北临田野。这家坐北朝南五间大瓦房,砌着院墙,黑色油漆大铁门。院里铺着青石,非常宽大,西侧是一排砖瓦仓库。西头两间门旁挂着“青龙诊所”的牌子。

    “青龙诊所”东面三间是标准农村房,分为东西两大间,后面是厨房。东西两间唯一不同的格局是西间后面分出来一间是洗澡间,有下水道直通后面脏水沟。

    东屋,北面一铺大炕,屋地非常大。炕上是新式炕柜,地上是条琴柜和电视柜,一台黑白电视。窗台上摆着红艳艳的长寿花。

    炕前地上,跪着一个寸头男青年。

    青年名叫钱宇,25岁,硕士。省城医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工作一年后,他办理了停薪留职,回到家乡。他立志成为一名村医,现在终于实现了。可是,他的做法令他的母亲——村里的赤脚医生杨大夫几乎崩溃,让他跪了一天一夜思过。

    钱宇中等个头,戴着黑框眼镜,文质彬彬,就像春风中一颗昂扬的小树。

    杨大夫推门进来,站在钱宇身后。她五十岁左右,大高个,梳着五号头,仰面朝天,远远看去像那高脚凳。她很少用正眼看别人,说话的语气总是简短利落,像是在传达命令。

    她那双大眼睛翻了又翻,冷冷地“哼”了两声, “啧啧,能耐了!小钱宇要上天!”

    钱宇笑着转过头,用膝盖走过来, “妈……你怎么这样做人!忘了我爸是怎么死的了?”

    杨大夫甩了两个结结实实的耳光在钱宇脸上, “你爸肠癌死了!怎么?怪我!”

    钱宇的父亲十年前去世,杨大夫开始给他诊断为肠炎,后来又开始吐血,到医院去看时确诊为肠癌晚期,已经回天乏术了。钱宇至此发誓要当医生,当一名村医。

    “妈,我怎么会怪你?!”钱宇说着,眼中含泪, “是我爸他自己不想去医院,没有钱——你从来对病人都负责任!可是农村缺医少药,缺钱,缺我这样的人来帮他们……”

    “你?你以为你是谁?”

    “妈,妈妈!我是你教育出来的医生。”泪水从他眼里流出,他急忙伸手抹去, “你教育我要有理想,治病救人要有担当。我做到了……可是你……”

    “教训我?你在教训我?”杨大夫声音颤着笑了。

    “妈,市里的医院不缺我这样的医生。可是咱们农村,有多少人有病一拖再拖,有多少人本不该死的却死了!我回到农村,这才应该是我的主战场。”

    “你疯了吗?回农村有什么出息!村里人的唾沫淹死你!”杨大夫长叹一声坐在炕沿上, “你起来吧!就当我没生过你!”

    “妈,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可是我就想在村里发展,让咱们农民和城里人一样过上好日子。”

    “异想天开!到底是谁操纵了你这个傻瓜!”

    “没人操纵我。我的教授说了,农村前景更好。人活一回要有干劲!”

    “当农民!那你为什么要上大学?”杨大夫扭头朝向炕里, “你一条道跑到黑了?”

    “是。妈,我不但要当医生,我还要致富。”

    “你以为你是谁!村里人有多穷你知道吗!看病没一个人用现钱!你用什么钱进药?我是没有一分钱给你。”

    “妈,我自己存了一千多了。不用你的钱。”

    “怎么就说不明白你了!你听着,在城里当医生才是帮村里人,他们去市里看病,你可以借钱给他们,还能给他们看病。”

    “妈,你给我一年时间试试,好不好?”

    “农村有什么好的!”

    “妈,我做乡村医生,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村民对生病的态度。这里才是我的舞台!”

    “你真他妈的是个白痴!我告诉你,诊所没有任何器械和设备,全都是凭经验看病。你治病一定要慎重。那你就玩几天试试?不行赶紧滚回去!”

    “谢谢妈!”钱宇咧着嘴笑,趔趄着站起来,穿上白大褂, “妈,看我的白大褂怎么样?”他边说边走动着出了门。

    杨大夫没回头, “钱宇,村里有三个重症病人你别去看,别平白毁了自己的声誉。”

    隔了一会,他背着药箱走进来, “妈,你刚说谁是重症?”

    “铁蛋爸已经心脏病晚期,没救了!柳小丑家里的开放型肺结核快死了……大雨他奶,瘫了好几年了。”她忽然腔调一变, “钱神医,钱大能人!去给乔娜娜看病,妇科病简单容易不会出错。”

    钱宇苦笑着,低头走了。

    窗外,春风春雨,窗玻璃沙沙作响。

    杨大夫转回身,伸手指着窗外,张口,叹气。

    早春,雨夜,凉风侵人。淅沥的小雨,漆黑的夜空,村中昏黄的灯光。钱宇匆匆走着。

    梦想是多彩的,年轻人的梦想能飞。钱宇畅想着未来,脸上带着笑,脚步有力地向前走着。

    他走在青龙村的主道上。离他家门大约两百米就是村中小河,河边柳树成行。顺着小河往上不远是一片杏林。柳树东侧大路边是民房。把边第一间是草房,泥坯,篱笆大门倒了一边。

    钱宇走进院子。这个院子在农村都少见,没有菜园子,只在西边有一个东倒西歪的玉米楼子,挨着它有一垛毛柴。房西侧有一个破烂木棚。房子更破只有两间,一扇窗户只有下面一块玻璃。要是白天,能看见房顶上长着枯蒿子。外屋门是木板,因为太破,上面还钉着木棍。拉开外屋门, “吱嘎”声响起。

    外屋地比外面低,又没点灯,钱宇伸腿进去闪了一下,差点趴在锅台上。他站了片刻,继续向前走,地面不平,每走一步都惊心,好在没几步就走到了里屋门口。拉开同样破烂的木门,里屋在昏黄的灯泡下一览无余。

    南北两张大炕,屋地能有半米宽。真是家徒四壁,墙上贴着旧报纸。南炕梢上躺着一个花白头发的女人,她的嗓子发出机械故障般的声音,间伴着痛苦的哀嚎。他侧身躺着,身上盖着破被。炕上铺着被,病女人身后坐着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她穿着破棉袄,一双黑亮的眼睛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忧虑和惊恐。

    屋里特别臭,还有土腥味。

    钱宇下意识捂上鼻子,他从兜里拿出两盒药, “嫂子,我是钱宇大夫,这是两盒治你病的药,按说明吃。”

    生病的女人叫王春香,是柳平舟的妻子。那个女孩叫柳丽云,是王春香的小女儿,刚十二岁。她扶起王春香,给她捶背。

    钱宇急忙往外走。

    柳丽云大声说, “我们是穷,但我们不脏!家里臭是因为吃了臭豆腐!”

    钱宇逃了出去,在雨里,长吁一口气。

    王春香有五个儿女。其中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大儿子柳红宝20岁,大女儿柳红云18岁,二儿子柳元宝15岁,二女儿柳艳云14岁,小女儿柳丽云小学五年级学生,也是现在家中唯一一个在上学的人。

    贫穷无法改变物质上的生活,但阻止不了精神上的快乐。

    柳红云高三只上了上学期,寒假后就辍学了。母亲病重,家里借不到一分钱治病,更没钱给她上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柳红云上学的学费都是她自己卖山野菜、刨药材挣得钱。为了上学,她经常挨父亲的拳打脚踢,她仅有的二十块钱,在寒假时给王春香买药了。

    柳红云没吃晚饭,并不是她嫌饭孬。吃晚饭时,柳平舟,瘦小个子矮,红脸尖嘴。他用筷子敲碗,骂王春香, “你叫啥叫?喝粥喝得可挺来劲!特意折磨我!”

    “你放屁!”王春香咳嗽成一团,柳红云姐妹过去拍她的背,王春香才缓过一口气。

    “娘,你和他有什么气生的!不是人!”柳红云说着鄙夷地扫了柳平舟一眼。

    柳平舟拿起了碗面子粥砸在柳红云肩上,等着小白眼, “死丫头片子!白供你上了学,还不如养条狗!”

    柳红云含泪跑了出去。

    她最好的朋友铁小景,和她同岁,只上了小学。柳红云跑到铁小景家,她家住在村中间,新盖了三间大瓦房,西间亮着灯。

    铁蛋爸大名叫铁文亩,就是铁小景的父亲,他有很重的心脏病,躺在北炕上。

    柳红云擦干眼泪,走进铁小景家。

    铁小景家西屋只有北炕,南边有几个旧板凳,屋里摆着旧炕柜,旧小柜。

    铁蛋是铁小景的哥哥,兄妹都在屋里坐着,村里的大江和孟大山也在这坐着闲聊。铁蛋妈坐在北炕里面缝衣服。

    柳红云吹着口哨进屋,一副快快乐乐的样子。小景递给她一个木凳,柳红云坐下。

    铁蛋是个矮胖子,铁小景也是又黑又胖。

    孟大山是个离婚男人,他咳了一声,双眼放光地看着柳红云。

    大江细高个,淡眉,单眼皮,薄嘴唇。他偷看柳红云一眼,很有学问地样子说, “铁蛋,我看那个《红楼梦》画本。贾宝玉第一次看见林黛玉时候说,这个妹妹我认识。”

    “还不就是泡妞!”孟大山嘿嘿笑着。

    柳红云看向北炕, “小景,听说小钱大夫回村行医,没叫他来给大叔看看吗?”

    “杨大夫说了,我爸不去住院就得死!没钱啊。”铁小景说着垂下头。

    “钱能使人推鬼!”孟大山撇着嘴说。

    没人再开口,说什么都显得多余。

    再勇敢的人也有自己的无奈。

    村中卖店旁边的大柳树下,站着一个高大男人和一个窈窕的女人。

    女孩叶巧云,她说, “大雨,我们私奔吧?”

    “私奔?”梁大雨沉默了,他陷入了沉思,一个女生,好大的胆子。

    叶巧云倚在梁大雨身上,娇声娇气地说, “大雨哥哥,我爸妈都不同意咱们在一起。你二叔不是在省城当大老板吗?你领我进城,好不好嘛?”

    “巧云,你是看电影看走火入魔了吧!说话好好说不行,别这样,恶心。”

    “行,都听你的。大雨哥哥,我们明天就走吧。”

    “呵!我会逃跑?哥们怕过谁?”梁大雨狂傲地说, “我原来就是村里的混混!我以后要当英雄!”

    “大雨哥哥,人家都说,说……”

    “说什么呀说!”梁大雨推开叶巧云,抓着她肩头, “说我坏话?”

    “不是……我听说,钱宇回村行医,他是村里……”

    “他?傻瓜一个!”梁大雨往树上一倚,双手在胸前交叉,哈哈大笑。

    钱宇走进铁蛋家,和柳红云四目相对。

章节目录

九十年代之歹竹出好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村里的小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村里的小孩并收藏九十年代之歹竹出好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