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欢言换了鞋子,随后拿着花束穿过客厅,从餐桌旁的架子上拿了一个白色陶瓷花瓶,又抱着花瓶和花走到后院,小心翼翼地将手里的东西放到了水池边。
陈放坐在沙发上,手臂撑着沙发扶手,透过整面的落地玻璃看着她。
小姑娘将头发在脑后绑了个丸子,上半身是杏黄色丝质的翻领衬衫,配了条深蓝色的牛仔喇叭裤,衬衫扎进裤子里,露出纤细的腰线。
她弯着腰站在水池前慢悠悠地清洗完花瓶,将花瓶里灌上水,随后用剪刀剪开花束包装,细致地修剪了每一支向日葵的花茎。
两束不听话的发丝随着动作垂落,她便将湿手在水池中甩了甩,随后将头发往耳后一挽,又低下头,将浅黄色的花朵一支支插进那个陶瓷花瓶中。
抱着装了花的花瓶回到客厅,陈放听见她嘴里哼着欢快的曲调,连脚步都比平时轻快两分。
沈欢言将花瓶放到茶几上,又调整了一下花朵的角度,这才安心到沙发上坐下。
“这其实算是我第一次收到花。”她说。
陈放愣了下,转过头看她,“之前没人送过?”
沈欢言想了想,“怎么说呢,什么情人节七夕之类的学校搞活动,会有活动部的人专门准备一车的玫瑰等在那儿送路过的女生。”
她说着指了指桌上的向日葵,“但是像这样的,之前还没收到过。”
“我还以为你们跳舞的,每次表演结束都会有人送花呢。”陈放说。
“那你知道的可太表面了。”沈欢言不觉笑出声:“你说的这种可能是舞团里首席才有的待遇,我们这种不去给别人献花就很好了。”
陈放没有接她的话题,只问:“所以喜欢么?”
沈欢言点头:“当然。”
陈放笑了声,淡声说:“喜欢就好。”
沈欢言没再去纠结陈放送这束花的原因,这段时间她请他看了自己的演出,也终于签下了人生第一个合同,她觉得这束花无非和这些有关。
陈放比她大了七岁,哄人开心的事情,总归不会做得太差。
这样想着,视线落在餐厅的酒柜上,沈欢言又想到今晚陈放似乎喝了不少,问他:“你要不要喝点蜂蜜水解酒?”
今晚陈放是喝了几杯威士忌,酒精浓度并不高,完全不至于到醉的程度,甚至自觉只是有些上脸,连头晕也只是最轻微的。
却不由得反问道:“你帮我泡么?”
沈欢言点头:“恩。”
于是他自然接受了小姑娘的好意,看着人跑进厨房,又听到玻璃碰撞的轻响和开冰箱门的声音。
两分钟后,沈欢言端了杯淡黄色的蜂蜜水过来,递给他。
陈放接过,仰头一饮而尽。
曾几何时他是个宿醉后也不记得要吃上一颗解酒药的人,此刻竟然在此享受小姑娘泡的蜂蜜水。
说不清是否和这件事有关,但总归是心情不错,他想到什么,问她:“你要不要听我拉小提琴?”
沈欢言一时没反应过来:“啊?”
有一霎的寂静,继而,陈放将手中的玻璃杯放到茶几上。
玻璃之间轻撞,发出尖锐的声响。
沈欢言因为这句没头没尾的邀请有片刻的怔愣,等她反应过来,才垂下眸子看着他,惊讶道:“这里有琴?”
陈放点点头:“在我书房里。”
又问:“想听么?”
这件事确实令沈欢言好奇了一整个晚上,就连在回来的车上,她都在心里描绘一个正在拉小提琴的陈放的模样。
同样是艺术领域,她在学校就见过许多学弦乐的男生,但似乎个个看起来都是稳重优雅,连笑容都是标准的抿唇笑,实在无法把他们和陈放划到一起。
回家后被一束花打乱了思绪,此刻再次提起,沈欢言也确实想见识一下这一幕,于是没有任何犹豫的,她点点头,说:“想。”
跟着陈放走上二楼,点亮书房的灯,看着他打开书柜下方的柜门,从里面拿出一个深棕色亮面的琴盒放到书桌上。
不紧不慢地打开扣锁,一把黄棕色的小提琴安静地躺在琴盒里——修长的琴颈,细长的琴弦,精致的F孔。
头顶暖黄色的灯光落在面板上,深浅的木纹清晰可见。
沈欢言走过去,问:“我能摸一摸么?”
“当然。”陈放将琴从琴盒里取出,递给她。
沈欢言小心翼翼地接过,指腹在面板上摸了摸,又用食指轻拨了下琴弦,扫出了清澈的声音。
陈放笑着从她手中再次拿过琴,,一边往弓上擦着松香,一边问她:“想听什么?”
沈欢言对小提琴曲没有特别的研究,此时脑袋里只能冒出那首最经典的《梁祝》,而在此之前她听学校里一个小提琴专业的学生抱怨过,说自己从小到大每每展示时都和这首曲子脱不开干系,已经到了一听到旋律就开始犯晕的程度。
她不知道陈放是不是也曾深受其害,想了想,最后说:“还是你决定吧。”
陈放没有多言,就只思考了一会儿,便将小提琴举起,放到肩颈处,肩膀微微一抬,脸侧与琴贴合。
下一秒,悠扬的曲调响起。
沈欢言没有坐下,只是靠着一旁的书柜站着,看着陈放一手轻揉着琴弦,一手握着琴弓上下地动。
曲子由婉转悠长的旋律开始,中段又转为稍显紧凑的乐句,男人时而闭上眼,时而又将眼神落在琴弦处,身子随着曲子的节奏轻微地晃着,连带着额前的发丝也跟着跳动。
而后,音乐的节奏又从紧密转为舒缓,结束在一个轻松的、浪漫的情绪。
尾音落下,隔了会儿,沈欢言才终于从音乐中走出来。
“是舒伯特的《小夜曲》?”她问。
陈放垂眸看她,嘴角勾起一个弧度,“对,听过?”
“恩。”沈欢言解释:“之前看过一个芭蕾舞的作品,用的就是这首曲子,不过是钢琴版本的。”
陈放笑意更甚,“不然怎么说艺术都是一家呢。”
放下小提琴的陈放又回到原先的模样,连笑容都显得散漫且肆意。
沈欢言好奇:“这琴你什么时候买的?”
陈放闻言一顿,愣了两秒,最后说:“其实是我妈准备的。”
沈欢言记得赵禹说陈放学琴是在小学,按身高推算,那时候的他应该用不上眼前这把成人小提琴。
但她不知该怎么问,尤其是当他提起自己母亲的时候。
好在陈放很快看出了她的疑惑,他解释:“刚开始学琴时老师就说我有天赋,我父母也看出我还算喜欢,就托人准备好了不同尺寸的琴。”
顿了顿他又开口:“可惜中间那几把一度连锁扣也没打开过。”
沈欢言听出他语气里的遗憾,沉默片刻,还是问他:“所以……你,那时候为什么不学了?”
问题说出口就有些后悔,空气安静了几秒,最后听到陈放低笑了声,将身体靠在身后的书桌上,柔声说:“其实你不用这么小心翼翼,都过去了。”
继而解释:“一是没办法从他们突然离开的伤感里走出来,二来,我爷爷其实从小时候就不太喜欢我,但我父母去世得突然我也没其他地方可以去,只好跟他住到一起。”
“而他向来看不上学音乐的,所以我每次练琴时他都有意无意地讽刺几句,到后来干脆就不让我学了。我那时候小,意气用事的同时也挺傲娇的,所以他说不学了我也不想再求着他给我花这钱。”
很多人在追求自己喜欢的技能上都会受到阻碍,在这之前沈欢言所知道的,譬如周晴,大多数是因为经济上的压力而放弃。
那日在天台,当提起施华不喜欢她把跳舞作为职业时,沈欢言原以为陈放没办法理解这事儿,所以无法展开长篇大论,以宽慰她的心情。
此刻她才明白了,追根究底,陈放的遭遇于她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那晚他说还好她最后成功抵过了施华的阻碍,那是真的在为她感到高兴,而最后他的那句承诺,也比长篇大论来的更有意义。
沈欢言吸了口气安顿好自己的心情,遗憾地感慨道:“太可惜了,要是坚持下来说不定你现在就是个专业的小提琴家。”
陈放摇摇头:“你这评价也太高了。”
“真不是我评价高,你才学了几年就有这水平,说真的,没练下去很可惜。”沈欢言坦言:“我们学校小提琴专业的,大多都是从小开始的童子功,我真觉有几个拉的还没你好。”
陈放忍不住笑了,“大概是琴好吧。”
等他笑声落了,书房里又回归片刻的沉寂。
这不大的空间里似乎还能听见方才乐曲的悠扬旋律,它在空气中回荡着,又在书架上一本又一本的文字中辗转,最后落在俩人本能的呼吸里。
沈欢言觉得陈放还有话想说,她安静地走到一旁的沙发上坐下,看着他,等他说下去。
“这把琴也是到我搬到这里住之后才拿出来的。”
不知隔了多久陈放终于调节好情绪,他将琴重新放回到琴盒中,按上锁扣,走到沈欢言边上坐下,眼神却依旧落在那个深棕色的琴盒上。
直愣愣地看着,又像是在思考。
“我不学之后所有的琴都被放进了储藏室里,是某年我父母忌日时突然想起,才从储藏室中重新翻出来。等真正拿到手才发现自己指法都忘得差不多了,连音阶都顺不下一遍,那晚上做梦,梦里都是小时候学琴时的场景。所以第二天起来开始,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练了整整一个礼拜,后来断断续续有空就会上手,才勉强把基础捡回来一些。”
这大概是沈欢言第一次听陈放提起家事。
周祥的,事无巨细的,甚至涉及了他的爷爷,还有他去世的父母。
沈欢言也明白,他说这些的目的并不是想要博同情,甚至无需她的任何回应。
只是在这样一个深夜,吃了饭,唱了歌,喝了酒,拉了琴,等一切都安静下来了之后,他需要有一个人,听他倾吐此时此刻的心情。
她侧头过去看,陈放还是晚上那身T恤、休闲裤,额前的发丝有些塌了,落下几缕遮住了眉眼,右眼下的那颗痣在发丝间若隐若现。
而他冷漠的眼神却在下一秒染上些许的笑意,那是他在回应她的视线。
沈欢言恍惚了一下,终于反应过来。
一直以来在她想象中的那个陈放终归是片面的、笼统的,当然,此刻她眼前的他,也并非是完完全全的他。
恣意、散漫、落寞、认真、优雅。
无一不是他的模样。
思考片刻,沈欢言重新抬起头,问:“以后还有机会听你的琴声么?”
陈放没有任何犹豫:“当然。”
陈放坐在沙发上,手臂撑着沙发扶手,透过整面的落地玻璃看着她。
小姑娘将头发在脑后绑了个丸子,上半身是杏黄色丝质的翻领衬衫,配了条深蓝色的牛仔喇叭裤,衬衫扎进裤子里,露出纤细的腰线。
她弯着腰站在水池前慢悠悠地清洗完花瓶,将花瓶里灌上水,随后用剪刀剪开花束包装,细致地修剪了每一支向日葵的花茎。
两束不听话的发丝随着动作垂落,她便将湿手在水池中甩了甩,随后将头发往耳后一挽,又低下头,将浅黄色的花朵一支支插进那个陶瓷花瓶中。
抱着装了花的花瓶回到客厅,陈放听见她嘴里哼着欢快的曲调,连脚步都比平时轻快两分。
沈欢言将花瓶放到茶几上,又调整了一下花朵的角度,这才安心到沙发上坐下。
“这其实算是我第一次收到花。”她说。
陈放愣了下,转过头看她,“之前没人送过?”
沈欢言想了想,“怎么说呢,什么情人节七夕之类的学校搞活动,会有活动部的人专门准备一车的玫瑰等在那儿送路过的女生。”
她说着指了指桌上的向日葵,“但是像这样的,之前还没收到过。”
“我还以为你们跳舞的,每次表演结束都会有人送花呢。”陈放说。
“那你知道的可太表面了。”沈欢言不觉笑出声:“你说的这种可能是舞团里首席才有的待遇,我们这种不去给别人献花就很好了。”
陈放没有接她的话题,只问:“所以喜欢么?”
沈欢言点头:“当然。”
陈放笑了声,淡声说:“喜欢就好。”
沈欢言没再去纠结陈放送这束花的原因,这段时间她请他看了自己的演出,也终于签下了人生第一个合同,她觉得这束花无非和这些有关。
陈放比她大了七岁,哄人开心的事情,总归不会做得太差。
这样想着,视线落在餐厅的酒柜上,沈欢言又想到今晚陈放似乎喝了不少,问他:“你要不要喝点蜂蜜水解酒?”
今晚陈放是喝了几杯威士忌,酒精浓度并不高,完全不至于到醉的程度,甚至自觉只是有些上脸,连头晕也只是最轻微的。
却不由得反问道:“你帮我泡么?”
沈欢言点头:“恩。”
于是他自然接受了小姑娘的好意,看着人跑进厨房,又听到玻璃碰撞的轻响和开冰箱门的声音。
两分钟后,沈欢言端了杯淡黄色的蜂蜜水过来,递给他。
陈放接过,仰头一饮而尽。
曾几何时他是个宿醉后也不记得要吃上一颗解酒药的人,此刻竟然在此享受小姑娘泡的蜂蜜水。
说不清是否和这件事有关,但总归是心情不错,他想到什么,问她:“你要不要听我拉小提琴?”
沈欢言一时没反应过来:“啊?”
有一霎的寂静,继而,陈放将手中的玻璃杯放到茶几上。
玻璃之间轻撞,发出尖锐的声响。
沈欢言因为这句没头没尾的邀请有片刻的怔愣,等她反应过来,才垂下眸子看着他,惊讶道:“这里有琴?”
陈放点点头:“在我书房里。”
又问:“想听么?”
这件事确实令沈欢言好奇了一整个晚上,就连在回来的车上,她都在心里描绘一个正在拉小提琴的陈放的模样。
同样是艺术领域,她在学校就见过许多学弦乐的男生,但似乎个个看起来都是稳重优雅,连笑容都是标准的抿唇笑,实在无法把他们和陈放划到一起。
回家后被一束花打乱了思绪,此刻再次提起,沈欢言也确实想见识一下这一幕,于是没有任何犹豫的,她点点头,说:“想。”
跟着陈放走上二楼,点亮书房的灯,看着他打开书柜下方的柜门,从里面拿出一个深棕色亮面的琴盒放到书桌上。
不紧不慢地打开扣锁,一把黄棕色的小提琴安静地躺在琴盒里——修长的琴颈,细长的琴弦,精致的F孔。
头顶暖黄色的灯光落在面板上,深浅的木纹清晰可见。
沈欢言走过去,问:“我能摸一摸么?”
“当然。”陈放将琴从琴盒里取出,递给她。
沈欢言小心翼翼地接过,指腹在面板上摸了摸,又用食指轻拨了下琴弦,扫出了清澈的声音。
陈放笑着从她手中再次拿过琴,,一边往弓上擦着松香,一边问她:“想听什么?”
沈欢言对小提琴曲没有特别的研究,此时脑袋里只能冒出那首最经典的《梁祝》,而在此之前她听学校里一个小提琴专业的学生抱怨过,说自己从小到大每每展示时都和这首曲子脱不开干系,已经到了一听到旋律就开始犯晕的程度。
她不知道陈放是不是也曾深受其害,想了想,最后说:“还是你决定吧。”
陈放没有多言,就只思考了一会儿,便将小提琴举起,放到肩颈处,肩膀微微一抬,脸侧与琴贴合。
下一秒,悠扬的曲调响起。
沈欢言没有坐下,只是靠着一旁的书柜站着,看着陈放一手轻揉着琴弦,一手握着琴弓上下地动。
曲子由婉转悠长的旋律开始,中段又转为稍显紧凑的乐句,男人时而闭上眼,时而又将眼神落在琴弦处,身子随着曲子的节奏轻微地晃着,连带着额前的发丝也跟着跳动。
而后,音乐的节奏又从紧密转为舒缓,结束在一个轻松的、浪漫的情绪。
尾音落下,隔了会儿,沈欢言才终于从音乐中走出来。
“是舒伯特的《小夜曲》?”她问。
陈放垂眸看她,嘴角勾起一个弧度,“对,听过?”
“恩。”沈欢言解释:“之前看过一个芭蕾舞的作品,用的就是这首曲子,不过是钢琴版本的。”
陈放笑意更甚,“不然怎么说艺术都是一家呢。”
放下小提琴的陈放又回到原先的模样,连笑容都显得散漫且肆意。
沈欢言好奇:“这琴你什么时候买的?”
陈放闻言一顿,愣了两秒,最后说:“其实是我妈准备的。”
沈欢言记得赵禹说陈放学琴是在小学,按身高推算,那时候的他应该用不上眼前这把成人小提琴。
但她不知该怎么问,尤其是当他提起自己母亲的时候。
好在陈放很快看出了她的疑惑,他解释:“刚开始学琴时老师就说我有天赋,我父母也看出我还算喜欢,就托人准备好了不同尺寸的琴。”
顿了顿他又开口:“可惜中间那几把一度连锁扣也没打开过。”
沈欢言听出他语气里的遗憾,沉默片刻,还是问他:“所以……你,那时候为什么不学了?”
问题说出口就有些后悔,空气安静了几秒,最后听到陈放低笑了声,将身体靠在身后的书桌上,柔声说:“其实你不用这么小心翼翼,都过去了。”
继而解释:“一是没办法从他们突然离开的伤感里走出来,二来,我爷爷其实从小时候就不太喜欢我,但我父母去世得突然我也没其他地方可以去,只好跟他住到一起。”
“而他向来看不上学音乐的,所以我每次练琴时他都有意无意地讽刺几句,到后来干脆就不让我学了。我那时候小,意气用事的同时也挺傲娇的,所以他说不学了我也不想再求着他给我花这钱。”
很多人在追求自己喜欢的技能上都会受到阻碍,在这之前沈欢言所知道的,譬如周晴,大多数是因为经济上的压力而放弃。
那日在天台,当提起施华不喜欢她把跳舞作为职业时,沈欢言原以为陈放没办法理解这事儿,所以无法展开长篇大论,以宽慰她的心情。
此刻她才明白了,追根究底,陈放的遭遇于她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那晚他说还好她最后成功抵过了施华的阻碍,那是真的在为她感到高兴,而最后他的那句承诺,也比长篇大论来的更有意义。
沈欢言吸了口气安顿好自己的心情,遗憾地感慨道:“太可惜了,要是坚持下来说不定你现在就是个专业的小提琴家。”
陈放摇摇头:“你这评价也太高了。”
“真不是我评价高,你才学了几年就有这水平,说真的,没练下去很可惜。”沈欢言坦言:“我们学校小提琴专业的,大多都是从小开始的童子功,我真觉有几个拉的还没你好。”
陈放忍不住笑了,“大概是琴好吧。”
等他笑声落了,书房里又回归片刻的沉寂。
这不大的空间里似乎还能听见方才乐曲的悠扬旋律,它在空气中回荡着,又在书架上一本又一本的文字中辗转,最后落在俩人本能的呼吸里。
沈欢言觉得陈放还有话想说,她安静地走到一旁的沙发上坐下,看着他,等他说下去。
“这把琴也是到我搬到这里住之后才拿出来的。”
不知隔了多久陈放终于调节好情绪,他将琴重新放回到琴盒中,按上锁扣,走到沈欢言边上坐下,眼神却依旧落在那个深棕色的琴盒上。
直愣愣地看着,又像是在思考。
“我不学之后所有的琴都被放进了储藏室里,是某年我父母忌日时突然想起,才从储藏室中重新翻出来。等真正拿到手才发现自己指法都忘得差不多了,连音阶都顺不下一遍,那晚上做梦,梦里都是小时候学琴时的场景。所以第二天起来开始,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练了整整一个礼拜,后来断断续续有空就会上手,才勉强把基础捡回来一些。”
这大概是沈欢言第一次听陈放提起家事。
周祥的,事无巨细的,甚至涉及了他的爷爷,还有他去世的父母。
沈欢言也明白,他说这些的目的并不是想要博同情,甚至无需她的任何回应。
只是在这样一个深夜,吃了饭,唱了歌,喝了酒,拉了琴,等一切都安静下来了之后,他需要有一个人,听他倾吐此时此刻的心情。
她侧头过去看,陈放还是晚上那身T恤、休闲裤,额前的发丝有些塌了,落下几缕遮住了眉眼,右眼下的那颗痣在发丝间若隐若现。
而他冷漠的眼神却在下一秒染上些许的笑意,那是他在回应她的视线。
沈欢言恍惚了一下,终于反应过来。
一直以来在她想象中的那个陈放终归是片面的、笼统的,当然,此刻她眼前的他,也并非是完完全全的他。
恣意、散漫、落寞、认真、优雅。
无一不是他的模样。
思考片刻,沈欢言重新抬起头,问:“以后还有机会听你的琴声么?”
陈放没有任何犹豫:“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