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市的夏天和别的城市并没有什么两样,“炎热”这词虽然不新颖但却很贴切。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特别的话,那就是更热,更闷。太阳每一天都会如期升起,就像是一天来一次的大姨妈,那火红的颜色,让人一看就没来由的烦闷。
整个城市热得就像是包子铺的大蒸锅,高楼大厦则是坐落在蒸锅上的一屉一屉的蒸笼,在腾腾的蒸汽中慢慢的扭曲变形。而此刻的赵冉冉就是那些蒸笼里的一个“小笼包”,感觉自己身体内的“汤汁”,哦不,血液都要沸腾了。
赵冉冉所在的办公室是学校的老房子了,所以老房子里配的空调当然也新不到哪里去,三天两头地坏,最后连修理空调的小伙子都忍不住劝她在一旁学着点,以后说不定就能自己动手解决了。可惜赵冉冉不是一个敏而好学的人,看着转了几下叶片就再没动静的空调,她只能再一次地默默拨通修理小哥的电话了。后来赵冉冉还不死心的伸手去空调下面探一探,可令她失望的是那空调估计是死透了,出气和进气都没有了。
整个办公室就只剩下一盏老旧泛黄的吊扇在头顶上呼啦呼啦的转着,试图以一己之力驱散这盛夏的炎热,但在这个连一旁刷着黄漆的木质的书架都往外冒着热气的时节,别指望一盏吊扇能有多少效果。热力学上说过,环境的温度是不会改变的,不管向它释放多少热或者吸收多少热,它总会以最快的速度得到补充,就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
是的,赵冉冉就是这样一个能把热力学挂在嘴边的女生,她是一个理工科女生,而且还是传说中的理工科女博士。赵冉冉在H大呆了有近十年了,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博士生,一直就没离开过H大。所以当她在嘲笑空调老的时候多少有几分心虚。但是她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如果你问她在同一所学校从本科念到博士是什么感觉的话,她会告诉你三朝元老的感觉懂不懂。
她也不知道是什么支撑着她在这条路上一直走到黑的,也许是她太懒了,懒得想毕业后该做些什么比较好,毕竟在学校的话生活就简单许多;也许是曾有个人对她说放心大胆地往前走吧,反正我一直在你身边,不管你是女硕士还是女博士我都一样要你。如今那个人不在了,这条路也该走完了。庆幸的是路的尽头并不是一片黑,她像踩了狗屎一样阴差阳错鬼使神差地被留校了。从女博士变成了女讲师,在晚婚晚育的道路又上升了一个境界。
现在是八月中旬,再有半个月新生就开学了。下学期是赵冉冉正式上课的第一个学期,而且她还兼任一个班级的班导师,所以她才会顶着热潮加班加点地利用最后半个月整理学生资料,熟悉学生情况了。
其实这些事在家里面也可以做,可偏偏两个家她哪一个都不想待。赵冉冉读研究生后,经过在全市数百万套房子中精挑细选,仔细比对,历时几个昼夜,终于在H大和杨涵工作的警局的中间找到了一套交通便利,景色宜人的房子,并把它租了下来。当然,这些都是赵冉冉自己说的,据说她熬到黑眼圈都能滴出墨汁来了,以此来推脱搬家后的大扫除。那套房一租就是六年,每天早上两人一南一北,上班的上班,上课的上课。晚上又重聚在那个不大却又温馨无限的小窝,互相交换着各自在白天所发生的趣事。大部分时间都是赵冉冉在说,比如哪个刚上大二的小崽子竟然冲着她叫学妹,她很生气地请他喝了杯奶茶;又比如实验室的显微镜又坏了,拍出来的物像就跟打了马赛克的岛国小电影一样,让人看着很不爽。而杨涵会在这段时间内替她吹干刚洗好的头发,然后用手使劲地搓赵冉冉的脸,边搓边说,还学妹呢,看我不给你搓出几道褶子来。最后,成功的换来了赵冉冉一顿暴打。
如今那个地方被回忆抽成了真空,赵冉冉连打开的力气都没有。
都说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却是蓄谋已久。杨涵一定计划了很久,赵冉冉想,要不然怎么会想到一个如此绝妙的方法来提出分手。一张单薄的信纸,一句简短的话,冉冉,我们分手吧。然后就像人间蒸发般音讯全无。这样多好,既简单有效地传达了自己的想法,还免了一场皮肉之苦。如果他敢当面提分手的话,赵冉冉肯定会揍得他半身不遂,然后带他去看精神科医生的。在这个世界上最了解赵冉冉的人如果杨涵排第二,那就没人排第一了,赵冉冉自己都排不上号。
爸妈的家赵冉冉就更不想去了,每次她一回家她妈就会催她嫁人。开始还有门槛,和别的丈母娘一样要车要房要存款,后来看着她从本科念到硕士,从硕士又念到博士,后来干脆任性留校,她妈就彻底的崩溃了,门槛降到了零,甚至是负数,只要是个男的,且是真心实意地想娶她家闺女,她倒贴嫁妆并且带娃全包都不在话下,照她的话说就是,她可不想养了几十年的大白菜最后没喂到猪反而让一堆学位证书给汲取营养了。
将学生信息一行一行地核对下来,时间倒过得挺快,给新生辅导员打过电话,交接一下工作后,太阳就落山了。但离天黑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夏季的白天就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最后一抹余晖也要拼尽全力,把温度提高那么一两度。其间空调修理小哥来过一次,仍然不死心用眼神手势各种暗示赵冉冉学一学修理,奈何赵冉冉在这件事上硬如磐石韧如蒲草坚决不学,修理小哥最后也只能摇摇头带着一种孺子不可教的表情离开了。
对于赵冉冉来说生物钟远比看天色来确定时间要准确得多,现在天虽然还没黑,但赵冉冉的肚子提醒她已经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了。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横在了她的面前,吃什么比较好呢。以前和杨涵在一起的时候,他虽然不会做饭,但找得一手好饭馆。每天都会准时发信息通知赵冉冉他在哪条街的哪条路上发现了什么好吃的,然后用询问的语气问她要不要去试试。而赵冉冉的回复每次都是,总有刁民想害朕长肉,然后一下课就屁颠屁颠地赶到约定的地点。而杨涵总是会提前把菜点好在那里等她。以前觉得没什么,不就是两个人随便找个地方吃饭嘛,谁不要吃饭呢。可分开后才发现,在这个年代,大家都这么忙,想找个人一起吃饭是多么的困难。
赵冉冉不喜欢一个人去外面吃饭,在杨涵走了之后的这几天她有时叫份外卖,有时自己煮面条,有时干脆不吃,因为不习惯。
习惯真的是个可怕的东西,它总是让你认识到你的身体比你的心灵更加诚实。无论你多少次暗示自己他已经走了,再也回不来了,并且天真的以为这种暗示成功了,没有了他你照样可以活得很好。可是你的身体就是不习惯,不习惯再也触不到他温暖的手,不习惯早上醒来再也看不到他的脸,甚至不习惯呼吸没有他的气息的空气。整个房间都是空荡荡的,去哪里都显得无所适从。
手机铃声打断了赵冉冉的思绪,拿起电话一看赵冉冉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有几个“生死之交”的好朋友。
“冉冉,你现在在哪?”电话那头徐希文好像在开车,汽车发动机的声音清晰可闻。
“我在学校啊。”赵冉冉答道。
“那好,十分钟后我到你学校门口接你。”
“啊?”
“哦,对了,你现在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啊?”赵冉冉被徐希文的连环炮给蒙晕了。
“我问,你是不是和杨涵在一起。”
“没,没有,我一个人。你来我办公室楼下来接我吧。”
整个城市热得就像是包子铺的大蒸锅,高楼大厦则是坐落在蒸锅上的一屉一屉的蒸笼,在腾腾的蒸汽中慢慢的扭曲变形。而此刻的赵冉冉就是那些蒸笼里的一个“小笼包”,感觉自己身体内的“汤汁”,哦不,血液都要沸腾了。
赵冉冉所在的办公室是学校的老房子了,所以老房子里配的空调当然也新不到哪里去,三天两头地坏,最后连修理空调的小伙子都忍不住劝她在一旁学着点,以后说不定就能自己动手解决了。可惜赵冉冉不是一个敏而好学的人,看着转了几下叶片就再没动静的空调,她只能再一次地默默拨通修理小哥的电话了。后来赵冉冉还不死心的伸手去空调下面探一探,可令她失望的是那空调估计是死透了,出气和进气都没有了。
整个办公室就只剩下一盏老旧泛黄的吊扇在头顶上呼啦呼啦的转着,试图以一己之力驱散这盛夏的炎热,但在这个连一旁刷着黄漆的木质的书架都往外冒着热气的时节,别指望一盏吊扇能有多少效果。热力学上说过,环境的温度是不会改变的,不管向它释放多少热或者吸收多少热,它总会以最快的速度得到补充,就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
是的,赵冉冉就是这样一个能把热力学挂在嘴边的女生,她是一个理工科女生,而且还是传说中的理工科女博士。赵冉冉在H大呆了有近十年了,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博士生,一直就没离开过H大。所以当她在嘲笑空调老的时候多少有几分心虚。但是她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如果你问她在同一所学校从本科念到博士是什么感觉的话,她会告诉你三朝元老的感觉懂不懂。
她也不知道是什么支撑着她在这条路上一直走到黑的,也许是她太懒了,懒得想毕业后该做些什么比较好,毕竟在学校的话生活就简单许多;也许是曾有个人对她说放心大胆地往前走吧,反正我一直在你身边,不管你是女硕士还是女博士我都一样要你。如今那个人不在了,这条路也该走完了。庆幸的是路的尽头并不是一片黑,她像踩了狗屎一样阴差阳错鬼使神差地被留校了。从女博士变成了女讲师,在晚婚晚育的道路又上升了一个境界。
现在是八月中旬,再有半个月新生就开学了。下学期是赵冉冉正式上课的第一个学期,而且她还兼任一个班级的班导师,所以她才会顶着热潮加班加点地利用最后半个月整理学生资料,熟悉学生情况了。
其实这些事在家里面也可以做,可偏偏两个家她哪一个都不想待。赵冉冉读研究生后,经过在全市数百万套房子中精挑细选,仔细比对,历时几个昼夜,终于在H大和杨涵工作的警局的中间找到了一套交通便利,景色宜人的房子,并把它租了下来。当然,这些都是赵冉冉自己说的,据说她熬到黑眼圈都能滴出墨汁来了,以此来推脱搬家后的大扫除。那套房一租就是六年,每天早上两人一南一北,上班的上班,上课的上课。晚上又重聚在那个不大却又温馨无限的小窝,互相交换着各自在白天所发生的趣事。大部分时间都是赵冉冉在说,比如哪个刚上大二的小崽子竟然冲着她叫学妹,她很生气地请他喝了杯奶茶;又比如实验室的显微镜又坏了,拍出来的物像就跟打了马赛克的岛国小电影一样,让人看着很不爽。而杨涵会在这段时间内替她吹干刚洗好的头发,然后用手使劲地搓赵冉冉的脸,边搓边说,还学妹呢,看我不给你搓出几道褶子来。最后,成功的换来了赵冉冉一顿暴打。
如今那个地方被回忆抽成了真空,赵冉冉连打开的力气都没有。
都说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却是蓄谋已久。杨涵一定计划了很久,赵冉冉想,要不然怎么会想到一个如此绝妙的方法来提出分手。一张单薄的信纸,一句简短的话,冉冉,我们分手吧。然后就像人间蒸发般音讯全无。这样多好,既简单有效地传达了自己的想法,还免了一场皮肉之苦。如果他敢当面提分手的话,赵冉冉肯定会揍得他半身不遂,然后带他去看精神科医生的。在这个世界上最了解赵冉冉的人如果杨涵排第二,那就没人排第一了,赵冉冉自己都排不上号。
爸妈的家赵冉冉就更不想去了,每次她一回家她妈就会催她嫁人。开始还有门槛,和别的丈母娘一样要车要房要存款,后来看着她从本科念到硕士,从硕士又念到博士,后来干脆任性留校,她妈就彻底的崩溃了,门槛降到了零,甚至是负数,只要是个男的,且是真心实意地想娶她家闺女,她倒贴嫁妆并且带娃全包都不在话下,照她的话说就是,她可不想养了几十年的大白菜最后没喂到猪反而让一堆学位证书给汲取营养了。
将学生信息一行一行地核对下来,时间倒过得挺快,给新生辅导员打过电话,交接一下工作后,太阳就落山了。但离天黑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夏季的白天就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最后一抹余晖也要拼尽全力,把温度提高那么一两度。其间空调修理小哥来过一次,仍然不死心用眼神手势各种暗示赵冉冉学一学修理,奈何赵冉冉在这件事上硬如磐石韧如蒲草坚决不学,修理小哥最后也只能摇摇头带着一种孺子不可教的表情离开了。
对于赵冉冉来说生物钟远比看天色来确定时间要准确得多,现在天虽然还没黑,但赵冉冉的肚子提醒她已经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了。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横在了她的面前,吃什么比较好呢。以前和杨涵在一起的时候,他虽然不会做饭,但找得一手好饭馆。每天都会准时发信息通知赵冉冉他在哪条街的哪条路上发现了什么好吃的,然后用询问的语气问她要不要去试试。而赵冉冉的回复每次都是,总有刁民想害朕长肉,然后一下课就屁颠屁颠地赶到约定的地点。而杨涵总是会提前把菜点好在那里等她。以前觉得没什么,不就是两个人随便找个地方吃饭嘛,谁不要吃饭呢。可分开后才发现,在这个年代,大家都这么忙,想找个人一起吃饭是多么的困难。
赵冉冉不喜欢一个人去外面吃饭,在杨涵走了之后的这几天她有时叫份外卖,有时自己煮面条,有时干脆不吃,因为不习惯。
习惯真的是个可怕的东西,它总是让你认识到你的身体比你的心灵更加诚实。无论你多少次暗示自己他已经走了,再也回不来了,并且天真的以为这种暗示成功了,没有了他你照样可以活得很好。可是你的身体就是不习惯,不习惯再也触不到他温暖的手,不习惯早上醒来再也看不到他的脸,甚至不习惯呼吸没有他的气息的空气。整个房间都是空荡荡的,去哪里都显得无所适从。
手机铃声打断了赵冉冉的思绪,拿起电话一看赵冉冉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有几个“生死之交”的好朋友。
“冉冉,你现在在哪?”电话那头徐希文好像在开车,汽车发动机的声音清晰可闻。
“我在学校啊。”赵冉冉答道。
“那好,十分钟后我到你学校门口接你。”
“啊?”
“哦,对了,你现在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啊?”赵冉冉被徐希文的连环炮给蒙晕了。
“我问,你是不是和杨涵在一起。”
“没,没有,我一个人。你来我办公室楼下来接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