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佩
白琼音思绪飘远,回神时,发现心力交瘁的穆寻已再度昏迷。
即便她想说,他也听不到了。
幽幽叹出口气,白琼音趴在床边,短暂眯睡。
总归要亲眼见到他退烧,她才安心。
穆寻的病来得快,去的也快,次日便已痊愈,精神灼烁,反倒是累了一夜的白琼音更显疲惫。
事后,她把屋子翻个底朝天都没能找到那条腰带。
问过穆寻,对方也是副一无所知的模样。
再动手赶制,未免太晚。
见白琼音整日发愁,穆寻主动给她一块雕刻着祥云图案的玉佩,让她暂且充当礼物。
那东西价值不算太贵,胜在雕工精妙,一看就是穆寻所做。
怕她不收,穆寻言辞恳切,再三表示他与姐姐不分彼此,心意相通。
便算做送给姐夫的贺礼,日后相熟时再提及,也是桩趣事。
白琼音被他劝了几次,手头又实在拿不出其他东西,只好感激地应了。
下次见面时,薛晴山仍旧面色不虞,听她东拉西扯的解释,还是暗恼的模样。
那日诞辰,府里也摆了宴席,他费劲辛苦偷溜出来,只为跟她温存片刻。
谁知连屋都没能进去,让他如何不苦。
白琼音拽着他的袖子撒娇,哄了半晌,直哄得他面色稍缓,才小心翼翼地将那枚玉佩递出。
“这是……你亲手刻的?”薛晴山讶异,没料到她竟有这般手艺。
“呃……嗯……你喜欢就好。”白琼音支支吾吾,避过了这个问题。
临出门时,穆寻曾百般劝她,让她务必认下雕功,若能引薛晴山开怀,他当日误事的罪过也可抵清。
“阿音,你真好!”薛晴山沉浸在欢喜中,反复打量着那玉佩,并未看出她的不自在。
“今生今世,我薛晴山,定不负你。”他拉过她的手,笑着在她柔嫩的手背轻轻一吻。
白琼音心跳骤然加快,羞涩欣悦,又有些忐忑。
毕竟,他对她的誓言,是建立在穆寻送的礼物之上。
“这雕工当真细腻,栩栩如生,不过我瞧着这云的形状,还挺像一个字的。”亲昵片刻,薛晴山对着日头重新打量玉佩,饶有兴致道。
“哦?什么字?”白琼音听了,也探头眯起眼睛看。
“似乎,像个‘寻’字。”薛晴山新奇道。
白琼音心头一跳。
“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薛晴山不断爱抚那块玉佩,情难自制,“阿音,你果真费心了。”
白琼音默默无言,忽然后悔拿此物送他。
待来日说出真相,薛晴山恐怕会大失所望。
“咳,其实这玉稍有瑕疵,不如……等我打磨好再送给你?”白琼音伸手,心虚地想将把它拿回去。
薛晴山笑着展臂,轻而易举地避开她:“怎的这般小气?刚送出去就想要?”
“不,我……”白琼音语塞。
薛晴山揽过她纤细的腰肢,不轻不重地揉了一把,弄得她忍不住嘤咛。
“送给我的心意,不许想着收回。”薛晴山盯着她绯红的俏脸,低声告诫。
白琼音被他灼热的目光弄得面热,不敢再看,反手也揽住他的腰,钻进他怀中。
罢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起码此刻,他真的很开心。
* * *
连月来,沈鞍等人都尽心尽力调查坊主的身份。
不得不说,夏都知行事严密,起初跟踪她未见成效,并没发觉她离坊找何人会面。
无奈下,沈鞍只能将她的行踪事无巨细汇报给穆寻,请其定夺。
穆寻思索良久,发现东街的一家胭脂铺颇为可疑。
夏都知每次进去,都会待足半个时辰,太过规律,倒不像寻常闲逛。
有了怀疑的方向,接下来的事便好推进。
下次跟踪时,沈鞍果真发现绸缎铺有后门,夏都知换过衣裳,头戴帏帽,经由此门遁走,万分小心地进了临街的一座深宅。
那宅邸主人姓秦,平常鲜少出门,低调得很,也不见跟谁来往。
便是丫鬟仆人上街采购,也都沉默寡言的,不喜闲聊。
至于府内戒备,更是森严,甚至还有几位高手坐镇。
沈鞍等人屡次意图潜入调查,都未能如愿。
无奈下,只能守株待兔,日夜坚守在府外。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十天后,总算等到府中有信鸽飞出。
待其离城,沈鞍将信鸽捕获,这才拿到密信。
穆寻详观信件,发现此人的确是泽仙坊的坊主,每月都会将盈利情况向京城汇报。
信中,他口口声声称一人为干爹,据只言片语推断,那人身份不低,且就在宫中当差。
“看来这宫里头的,才是泽仙坊背后真正的东家。”穆寻将信原样封好,再度放飞信鸽,以防打草惊蛇。
另一方,五皇子在城内也收获颇丰。
他找到八.九家蒙冤的苦主,了解到更多张印和受贿弄权的内情。
为提防钦差调查,张印和曾给过他们封口费,又以性命相胁,起初还真没多少人敢说实话。
但多年来受的委屈实难平复,每个人的心里都盼着永德城有朝一日,能云清雾散。
加之五皇子坚持不懈,循循善诱,尽管耗时,却还是打开了突破口。
身为皇子,他不宜出宫太久,临近年关,总要回去一趟报个平安。
临别前,五皇子对穆寻依依不舍,拉着他喝了好几场酒。
少了些虚情假意,差不多真是把穆寻当成亲兄弟看待。
毕竟他初到永德时,无依无靠,唯有穆寻对他时时照拂。
有求必应,不论回报。
五皇子只当自己是遇上了赤胆热忱的侠客,感慨之余,借着酒劲儿,稍稍透露出自己此行目的。
张印和的贪污案只是小事,真正困扰他的,是太子那躲在暗处的手。
时机已到,穆寻慢慢将泽仙坊坊主的事渗透给他,并提到那只信鸽的种类,让他多加留意。
五皇子没想到居然会有意外收获,大喜过望,当即决定快马加鞭回京,并向他保证,明年春日,便会归来。
这厢布好棋子,穆寻亦要打道回陇弁城,在王府过年。
终于该到算总账的时候了。
听闻他又要走,白琼音的小脸瞬间毫无血色,仿佛折磨她多日的噩梦,忽然要变成现实。
“那、那你还回来嘛?”白琼音胸口发闷,艰难问道。
“自是要回,不过表舅那边事多,恐怕要等明天春季了。”穆寻比她更加不舍。
“是啊,过年该陪在家人身边才是。”白琼音喃喃自语。
薛晴山虽常来看她,但在重要的节日里,却还是会留在府里。
不过水玲珑平常虽管得严,那天却也会让见习伎们守岁。
大家聚在一块包饺子,贴窗花,待到子夜一起跑到天台上看满城烟火,倒也十分热闹。
只是回屋后,白琼音又成了孤孤单单的一个人。
落差甚大,每年都弄得她失魂落魄。
“仔细想想,姐姐还没跟阿寻一起吃过年夜饭呢,不知道以后有没有这个机会。”白琼音慢吞吞地帮他收拾行李,每叠一件衣服都更不舍一分。
“我保证,这次分离,会是最后一次。”穆寻拉过她的手,笃定道,“以后的每一个除夕夜,咱们都会在一起,永远相守。”
白琼音愣了愣,忽然被他认真的模样逗笑,忍不住捏了捏他的手:“你呀,惯会哄我。”
未来的事,谁又能说得准的?
但此刻能得到他这句话,她倒也觉得欣慰。
恰如五年前那样,白琼音也给他准备了新衣,不过这次她手艺娴熟,却是自己裁制的。
那是件宝蓝色的长衫,银白线绣成的浪花翻滚,碧海波涛,煞是好看。
穆寻当即换上,诧异尺寸正相合。
“你我朝夕相处,我这个做姐姐的,哪会不晓得你的身量。”白琼音感慨万千,“阿寻,你真是长大了。”
他们重逢还不到一年,穆寻的身形竟变得比春季是更加强壮。
稚气褪尽,轮廓深邃,打眼看上去,活脱脱的一位冷面郎君。
若是平日能收收周身的肃气,定然会是永德城内最受姑娘青睐的俊生。
“姐姐,等我。”送至泽仙坊门口时,穆寻终究还是没忍住,用力抱了抱她。
再次感受到近乎成年男子的力量,白琼音微微晃神,片刻后抚着他的背脊,轻轻拍哄。
“去吧。”
“姐姐就在这里,哪也不走。”
“我等着你回来。”
* * *
不知不觉,冰雪消融,又是一年春来到。
葳蕤班临近结业,所有姑娘们都卯足了劲儿的练。
有的明知道自己挤不进前三甲,也想让名次好看些。
毕竟出师后,前五名都可留在南曲,其余人只能在中曲做事。
差一步,便是天地之别。
南曲的贵客大多好爽,打赏起来毫不吝啬,随随便便就能塞满荷包。
反观中曲的客人,花销时都很理智,女伎们差不多只能得到例银,没那么多油水。
一日,白琼音正在琴房练曲,水玲珑忽朝她招手,问刚才孙铭可是来找过她。
白琼音疑惑:“没见到孙大哥人呀,师傅可是看错了?”
水玲珑不自在地干咳两声:“怎会?我方才明明瞧见他在跟一位姑娘说话,虽是背影,却也跟你挺像的。怎么,他不是来找你的?”
即便她想说,他也听不到了。
幽幽叹出口气,白琼音趴在床边,短暂眯睡。
总归要亲眼见到他退烧,她才安心。
穆寻的病来得快,去的也快,次日便已痊愈,精神灼烁,反倒是累了一夜的白琼音更显疲惫。
事后,她把屋子翻个底朝天都没能找到那条腰带。
问过穆寻,对方也是副一无所知的模样。
再动手赶制,未免太晚。
见白琼音整日发愁,穆寻主动给她一块雕刻着祥云图案的玉佩,让她暂且充当礼物。
那东西价值不算太贵,胜在雕工精妙,一看就是穆寻所做。
怕她不收,穆寻言辞恳切,再三表示他与姐姐不分彼此,心意相通。
便算做送给姐夫的贺礼,日后相熟时再提及,也是桩趣事。
白琼音被他劝了几次,手头又实在拿不出其他东西,只好感激地应了。
下次见面时,薛晴山仍旧面色不虞,听她东拉西扯的解释,还是暗恼的模样。
那日诞辰,府里也摆了宴席,他费劲辛苦偷溜出来,只为跟她温存片刻。
谁知连屋都没能进去,让他如何不苦。
白琼音拽着他的袖子撒娇,哄了半晌,直哄得他面色稍缓,才小心翼翼地将那枚玉佩递出。
“这是……你亲手刻的?”薛晴山讶异,没料到她竟有这般手艺。
“呃……嗯……你喜欢就好。”白琼音支支吾吾,避过了这个问题。
临出门时,穆寻曾百般劝她,让她务必认下雕功,若能引薛晴山开怀,他当日误事的罪过也可抵清。
“阿音,你真好!”薛晴山沉浸在欢喜中,反复打量着那玉佩,并未看出她的不自在。
“今生今世,我薛晴山,定不负你。”他拉过她的手,笑着在她柔嫩的手背轻轻一吻。
白琼音心跳骤然加快,羞涩欣悦,又有些忐忑。
毕竟,他对她的誓言,是建立在穆寻送的礼物之上。
“这雕工当真细腻,栩栩如生,不过我瞧着这云的形状,还挺像一个字的。”亲昵片刻,薛晴山对着日头重新打量玉佩,饶有兴致道。
“哦?什么字?”白琼音听了,也探头眯起眼睛看。
“似乎,像个‘寻’字。”薛晴山新奇道。
白琼音心头一跳。
“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薛晴山不断爱抚那块玉佩,情难自制,“阿音,你果真费心了。”
白琼音默默无言,忽然后悔拿此物送他。
待来日说出真相,薛晴山恐怕会大失所望。
“咳,其实这玉稍有瑕疵,不如……等我打磨好再送给你?”白琼音伸手,心虚地想将把它拿回去。
薛晴山笑着展臂,轻而易举地避开她:“怎的这般小气?刚送出去就想要?”
“不,我……”白琼音语塞。
薛晴山揽过她纤细的腰肢,不轻不重地揉了一把,弄得她忍不住嘤咛。
“送给我的心意,不许想着收回。”薛晴山盯着她绯红的俏脸,低声告诫。
白琼音被他灼热的目光弄得面热,不敢再看,反手也揽住他的腰,钻进他怀中。
罢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起码此刻,他真的很开心。
* * *
连月来,沈鞍等人都尽心尽力调查坊主的身份。
不得不说,夏都知行事严密,起初跟踪她未见成效,并没发觉她离坊找何人会面。
无奈下,沈鞍只能将她的行踪事无巨细汇报给穆寻,请其定夺。
穆寻思索良久,发现东街的一家胭脂铺颇为可疑。
夏都知每次进去,都会待足半个时辰,太过规律,倒不像寻常闲逛。
有了怀疑的方向,接下来的事便好推进。
下次跟踪时,沈鞍果真发现绸缎铺有后门,夏都知换过衣裳,头戴帏帽,经由此门遁走,万分小心地进了临街的一座深宅。
那宅邸主人姓秦,平常鲜少出门,低调得很,也不见跟谁来往。
便是丫鬟仆人上街采购,也都沉默寡言的,不喜闲聊。
至于府内戒备,更是森严,甚至还有几位高手坐镇。
沈鞍等人屡次意图潜入调查,都未能如愿。
无奈下,只能守株待兔,日夜坚守在府外。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十天后,总算等到府中有信鸽飞出。
待其离城,沈鞍将信鸽捕获,这才拿到密信。
穆寻详观信件,发现此人的确是泽仙坊的坊主,每月都会将盈利情况向京城汇报。
信中,他口口声声称一人为干爹,据只言片语推断,那人身份不低,且就在宫中当差。
“看来这宫里头的,才是泽仙坊背后真正的东家。”穆寻将信原样封好,再度放飞信鸽,以防打草惊蛇。
另一方,五皇子在城内也收获颇丰。
他找到八.九家蒙冤的苦主,了解到更多张印和受贿弄权的内情。
为提防钦差调查,张印和曾给过他们封口费,又以性命相胁,起初还真没多少人敢说实话。
但多年来受的委屈实难平复,每个人的心里都盼着永德城有朝一日,能云清雾散。
加之五皇子坚持不懈,循循善诱,尽管耗时,却还是打开了突破口。
身为皇子,他不宜出宫太久,临近年关,总要回去一趟报个平安。
临别前,五皇子对穆寻依依不舍,拉着他喝了好几场酒。
少了些虚情假意,差不多真是把穆寻当成亲兄弟看待。
毕竟他初到永德时,无依无靠,唯有穆寻对他时时照拂。
有求必应,不论回报。
五皇子只当自己是遇上了赤胆热忱的侠客,感慨之余,借着酒劲儿,稍稍透露出自己此行目的。
张印和的贪污案只是小事,真正困扰他的,是太子那躲在暗处的手。
时机已到,穆寻慢慢将泽仙坊坊主的事渗透给他,并提到那只信鸽的种类,让他多加留意。
五皇子没想到居然会有意外收获,大喜过望,当即决定快马加鞭回京,并向他保证,明年春日,便会归来。
这厢布好棋子,穆寻亦要打道回陇弁城,在王府过年。
终于该到算总账的时候了。
听闻他又要走,白琼音的小脸瞬间毫无血色,仿佛折磨她多日的噩梦,忽然要变成现实。
“那、那你还回来嘛?”白琼音胸口发闷,艰难问道。
“自是要回,不过表舅那边事多,恐怕要等明天春季了。”穆寻比她更加不舍。
“是啊,过年该陪在家人身边才是。”白琼音喃喃自语。
薛晴山虽常来看她,但在重要的节日里,却还是会留在府里。
不过水玲珑平常虽管得严,那天却也会让见习伎们守岁。
大家聚在一块包饺子,贴窗花,待到子夜一起跑到天台上看满城烟火,倒也十分热闹。
只是回屋后,白琼音又成了孤孤单单的一个人。
落差甚大,每年都弄得她失魂落魄。
“仔细想想,姐姐还没跟阿寻一起吃过年夜饭呢,不知道以后有没有这个机会。”白琼音慢吞吞地帮他收拾行李,每叠一件衣服都更不舍一分。
“我保证,这次分离,会是最后一次。”穆寻拉过她的手,笃定道,“以后的每一个除夕夜,咱们都会在一起,永远相守。”
白琼音愣了愣,忽然被他认真的模样逗笑,忍不住捏了捏他的手:“你呀,惯会哄我。”
未来的事,谁又能说得准的?
但此刻能得到他这句话,她倒也觉得欣慰。
恰如五年前那样,白琼音也给他准备了新衣,不过这次她手艺娴熟,却是自己裁制的。
那是件宝蓝色的长衫,银白线绣成的浪花翻滚,碧海波涛,煞是好看。
穆寻当即换上,诧异尺寸正相合。
“你我朝夕相处,我这个做姐姐的,哪会不晓得你的身量。”白琼音感慨万千,“阿寻,你真是长大了。”
他们重逢还不到一年,穆寻的身形竟变得比春季是更加强壮。
稚气褪尽,轮廓深邃,打眼看上去,活脱脱的一位冷面郎君。
若是平日能收收周身的肃气,定然会是永德城内最受姑娘青睐的俊生。
“姐姐,等我。”送至泽仙坊门口时,穆寻终究还是没忍住,用力抱了抱她。
再次感受到近乎成年男子的力量,白琼音微微晃神,片刻后抚着他的背脊,轻轻拍哄。
“去吧。”
“姐姐就在这里,哪也不走。”
“我等着你回来。”
* * *
不知不觉,冰雪消融,又是一年春来到。
葳蕤班临近结业,所有姑娘们都卯足了劲儿的练。
有的明知道自己挤不进前三甲,也想让名次好看些。
毕竟出师后,前五名都可留在南曲,其余人只能在中曲做事。
差一步,便是天地之别。
南曲的贵客大多好爽,打赏起来毫不吝啬,随随便便就能塞满荷包。
反观中曲的客人,花销时都很理智,女伎们差不多只能得到例银,没那么多油水。
一日,白琼音正在琴房练曲,水玲珑忽朝她招手,问刚才孙铭可是来找过她。
白琼音疑惑:“没见到孙大哥人呀,师傅可是看错了?”
水玲珑不自在地干咳两声:“怎会?我方才明明瞧见他在跟一位姑娘说话,虽是背影,却也跟你挺像的。怎么,他不是来找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