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府
白琼音可谓是水玲珑看着长大的,多年师徒情分,眼见她识人不明,对潜在的危险毫无察觉,水玲珑终究还是于心不忍。
穆寻性格乖戾,阴险残忍,且善于伪装,人前人后判若两人。
城府之深,更是白琼音无论如何都预想不到的。
跟这样的人相处危如累卵,别看情浓时千好万好,若有朝一日彼此生出嫌隙,或萌生恨意,白琼音的下场恐怕比死还惨!
水玲珑呼吸急促,两眼发直,越想越惊骇,形容仿佛白日离魂,吓得白琼音忙去摇晃她的肩,想让师傅清醒过来。
“师傅!您这是怎么了?为何要让我小心?”白琼音焦急道。
水玲珑深深呼出一口气,刚想把穆寻的真面目说出来,目光一顿,赫然瞧见沈鞍的脑袋正出现在院墙之上!
他没走!
水玲珑刹那间失了血色,几欲昏厥!
“师傅!您别吓我呀!”白琼音见水玲珑身形晃动,摇摇欲坠,骇得连忙抱住她,大声叫其他人过来帮忙。
沈鞍递给水玲珑一个警告的眼神,松开扒住院墙的手,消失不见。
* * *
水玲珑并未再对白琼音说些什么。
白琼音给她灌下两碗安神汤后,水玲珑的身子总算不再颤抖,举止也恢复正常。
对于先前说过的话,她自称毫无印象,连道体乏,与白琼音草草道了别,便回屋歇息。
白琼音不明就里,还以为师傅是发了癔症,万分心疼。
恰逢沈鞍买完核桃酥,两人一道去寻医师给水玲珑诊治,见她情况稳定,才留下些银两离开。
“师傅这病真是越来越重的,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好。”白琼音唏嘘不已,不明白好端端的人怎么忽然就这样了。
沈鞍眼观鼻鼻观口,漠然相随。
过去那段日子,他暗中给水玲珑的好处,足够她富足地过三辈子了。
估摸着让他们真正离开永德城,那病就会不药而愈。
回到府衙,宽敞的马车已在等候,白琼音收拾出几包行李,感叹这一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
沈鞍是个勤快的,亲自指挥人搬运行李,留白琼音跟府内的相识们道别。
在此处住了两个多月,白琼音跟那些仆从丫鬟们已然熟稔,彼此说些珍重的话,忽间老医师站在一旁,神情复杂。
“这些日子,有劳您了。”白琼音朝他走去,感激地欠欠身。
泽仙坊失火后,她受惊过度昏迷数日,醒后身姿也常觉疲惫,幸亏老医师细心调理,才能康复。
老医师捋着花白的胡须,见与孙女同岁的白琼音真的要走,不由哀叹一声。
“孩子,你……孤身在外,千万要小心呐。”老医师嘱咐道。
“是。”白琼音迟疑着答应,忽然有些不太自在。
虽说嘱咐小心是道别时的常用语,但无论水玲珑还是老医师,说这话的时候似乎都别有深意。
是她多心了么?
行李装备妥当,车轮转动,共七八名随侍前后簇拥着白琼音的马车,终于启程。
老医师站在府衙门口目送她离去,忐忑不已。
时至今日,老医师仍记得当时穆寻浑身浴血的恐怖模样。
当时穆寻死命抱着昏厥的白琼音,半人半鬼,形如疯癫。
自身伤得惨重却丝毫未觉,只盯着老医师为白琼音把脉开药,那股如剑在喉的压迫感,吓得他连笔都握不稳。
一把年岁的人,却硬是被震慑得抖如筛糠。
穆寻分明是那样恐怖的人,当着白琼音的面,却装得纯良无比,甚至还对他礼遇有加。
阴晴难测,实非良配啊。
老医师摇摇头,弯曲的脊背更佝偻几分。
但愿那孩子,能得平安。
* * *
马车上,听见沈鞍在跟城防官兵通报,白琼音撩开帘子,最后望了故土一眼。
此番离开,她跟很多人告别,犹豫再三,却还是没回白家。
她被卖掉这么多年,父母从未找过她,即便同住一城,却也没再见过面。
血脉亲缘,似乎早已不复存在。
如今的白家或许正其乐融融,父母得到了想要的男儿,想来也不会整日咒骂,酗酒埋怨。
那里是他们的家,却不是她的。
随着马车再度扬鞭,白琼音放下车帘,从袖带里拿出一直珍藏的玉簪,戴在鬓边。
以往,她在这座城里牵恋最深的,是薛晴山。
她原以为,那样刻骨铭心的感情,自己少不得要记挂一辈子。
或许永远都走不出他带来的伤痛。
没想到人心易变,她如今想起薛晴山的次数越来越少。
情绪平稳,没有强烈的恨,也没了浓烈的爱。
他在她的人生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后被她翻过,只成过去。
她仍然很感激年少时救下她的薛晴山。
只是后来的那些岁月,不必再念了。
* * *
白琼音没出过远门,对沿途风景目不交睫,只盼车马能行得慢些,别太早到。
因穆寻交代过,沈鞍并未违背她的意愿,尽量让白琼音玩得开心。
如此悠然前行,等一行人到达目的地,已过去半月有余。
陇弁城繁华热闹,是镇江王的居住地,令有小京城的别称。
道路宽敞,能并六马同行,酒肆茶馆林立,阔气别府更是随处可见。
白琼音常听穆寻说起陇弁城,早已心驰神往,如今真见着了,虽早有准备,却还是切切实实感到震惊。
等到达赵府,马车刚稳,便有婆子丫鬟前来接应,单瞧穿着打扮,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的夫人小姐。
白琼音稀里糊涂地被请进府,刚一进会客厅,就被位华贵夫人拉住手说话。
细细一问,才知道此人正是穆寻提过的赵夫人。
赵夫人热络地拉白琼音落座,客气周到,虽是头次见面,却跟她足聊了两个时辰。
用膳时,更是百般详细,吩咐后厨上的皆是甜菜,很符合白琼音的口味。
一番详聊,白琼音才知道此处是子爵府,赵爵爷缠绵病榻多年,膝下又无所出,里里外外的,全靠赵夫人一人操持。
赵夫人多年苦撑,谈及伤心处难免落泪了。
白琼音忙在旁宽解,感慨世事无常,尊贵人家竟也过得如此艰难。
赵夫人在她的劝说下渐渐收住泪,反反复复打量白琼音,赞她温婉心善,模样也是一等一的美。
若能有这样的女儿承欢膝下,他们老两口也就知足了。
白琼音错愕,一时不知该如何应答。
好在赵夫人只是随口说说,很快又将话题转到别处。
聊着聊着,便说起了穆寻。
白琼音本就想不通赵夫人为何会对她这般礼待,正欲发问,对方却说出件令她震惊的事。
穆寻,竟是镇江王的儿子!
世子之尊!
“这、这怎么可能呢?”白琼音豁然站起身,一时无法相信自己所听到的。
赵夫人见她这反应,笑着将她重新拉回到自己身边,慢慢让她接受现实。
白琼音听得一愣一愣的,穆寻的确跟她提过曾在身世的问题上撒过慌,如今仔细想想,一切或都有迹可循。
他当年消失得突然,再度出现后通身贵气,还深受五皇子信任,领兵平叛……
原来是有这层缘故。
白琼音听得明白,心里却愈发糊涂。
她原以为镇江王是跟穆寻不想干的人,可照这样看,穆寻拼死相博的,竟是自家父母!
见白琼音惊疑,赵夫人抿了口茶,慢慢将一些陈年往事讲给她听。
穆寻当年背井离乡逃亡的缘故,和他大义灭亲的无奈之举。
白琼音哑然,越听越心酸,到最后忍不住小声啜泣,为穆寻的坎坷悲痛。
原来他一路走来,居然满是荆棘。
可即便如此,每次他来找她时,都带着轻松的笑,对她嘘寒问暖。
算算日子,他最后一次回泽仙坊时,镇江王已然积蓄兵力,策划谋逆。
不知穆寻做出叛父的决定,心中该如何苦楚。
那般危险的时刻,她本该陪在他身边,与他共患难才是,但她却……
回忆起自己那段日子刻意疏离穆寻,白琼音心如刀割,悔得再度垂泪。
“好孩子,别哭了。”赵夫人拿着帕子帮白琼音擦干泪,叹道,“世子的艰难,老身都看在眼里。只希望以后,你能好好待他。”
白琼音扑到赵夫人怀里,含泪应是。
她不在乎世子身份,却在乎穆寻独自苦熬过的岁月。
思念如潮,她如今只想快点见到穆寻,永远陪在他身边。
朝朝暮暮,再不离分。
* * *
在赵府住了些时日,白琼音与赵夫人的感情愈发深厚。
她没感受过什么母爱,幼时父亲每次打骂,母亲都是冷眼旁观,偶尔也会朝她动手。
甚至连首哄睡的歌谣,她都没听母亲唱过。
没想到一日雨夜,白琼音被雷声惊醒,久久不敢入眠,赵夫人问询赶来,竟就坐在榻侧,边拍边唱,哄她安睡。
白琼音深受感动,加之赵夫人日常对她嘘寒问暖,事无巨细,慢慢的,真将其当成母亲看待。
两人朝夕相伴,一月过后,赵夫人再次提出想收养她的念头,这次却是认真的。
穆寻性格乖戾,阴险残忍,且善于伪装,人前人后判若两人。
城府之深,更是白琼音无论如何都预想不到的。
跟这样的人相处危如累卵,别看情浓时千好万好,若有朝一日彼此生出嫌隙,或萌生恨意,白琼音的下场恐怕比死还惨!
水玲珑呼吸急促,两眼发直,越想越惊骇,形容仿佛白日离魂,吓得白琼音忙去摇晃她的肩,想让师傅清醒过来。
“师傅!您这是怎么了?为何要让我小心?”白琼音焦急道。
水玲珑深深呼出一口气,刚想把穆寻的真面目说出来,目光一顿,赫然瞧见沈鞍的脑袋正出现在院墙之上!
他没走!
水玲珑刹那间失了血色,几欲昏厥!
“师傅!您别吓我呀!”白琼音见水玲珑身形晃动,摇摇欲坠,骇得连忙抱住她,大声叫其他人过来帮忙。
沈鞍递给水玲珑一个警告的眼神,松开扒住院墙的手,消失不见。
* * *
水玲珑并未再对白琼音说些什么。
白琼音给她灌下两碗安神汤后,水玲珑的身子总算不再颤抖,举止也恢复正常。
对于先前说过的话,她自称毫无印象,连道体乏,与白琼音草草道了别,便回屋歇息。
白琼音不明就里,还以为师傅是发了癔症,万分心疼。
恰逢沈鞍买完核桃酥,两人一道去寻医师给水玲珑诊治,见她情况稳定,才留下些银两离开。
“师傅这病真是越来越重的,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好。”白琼音唏嘘不已,不明白好端端的人怎么忽然就这样了。
沈鞍眼观鼻鼻观口,漠然相随。
过去那段日子,他暗中给水玲珑的好处,足够她富足地过三辈子了。
估摸着让他们真正离开永德城,那病就会不药而愈。
回到府衙,宽敞的马车已在等候,白琼音收拾出几包行李,感叹这一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
沈鞍是个勤快的,亲自指挥人搬运行李,留白琼音跟府内的相识们道别。
在此处住了两个多月,白琼音跟那些仆从丫鬟们已然熟稔,彼此说些珍重的话,忽间老医师站在一旁,神情复杂。
“这些日子,有劳您了。”白琼音朝他走去,感激地欠欠身。
泽仙坊失火后,她受惊过度昏迷数日,醒后身姿也常觉疲惫,幸亏老医师细心调理,才能康复。
老医师捋着花白的胡须,见与孙女同岁的白琼音真的要走,不由哀叹一声。
“孩子,你……孤身在外,千万要小心呐。”老医师嘱咐道。
“是。”白琼音迟疑着答应,忽然有些不太自在。
虽说嘱咐小心是道别时的常用语,但无论水玲珑还是老医师,说这话的时候似乎都别有深意。
是她多心了么?
行李装备妥当,车轮转动,共七八名随侍前后簇拥着白琼音的马车,终于启程。
老医师站在府衙门口目送她离去,忐忑不已。
时至今日,老医师仍记得当时穆寻浑身浴血的恐怖模样。
当时穆寻死命抱着昏厥的白琼音,半人半鬼,形如疯癫。
自身伤得惨重却丝毫未觉,只盯着老医师为白琼音把脉开药,那股如剑在喉的压迫感,吓得他连笔都握不稳。
一把年岁的人,却硬是被震慑得抖如筛糠。
穆寻分明是那样恐怖的人,当着白琼音的面,却装得纯良无比,甚至还对他礼遇有加。
阴晴难测,实非良配啊。
老医师摇摇头,弯曲的脊背更佝偻几分。
但愿那孩子,能得平安。
* * *
马车上,听见沈鞍在跟城防官兵通报,白琼音撩开帘子,最后望了故土一眼。
此番离开,她跟很多人告别,犹豫再三,却还是没回白家。
她被卖掉这么多年,父母从未找过她,即便同住一城,却也没再见过面。
血脉亲缘,似乎早已不复存在。
如今的白家或许正其乐融融,父母得到了想要的男儿,想来也不会整日咒骂,酗酒埋怨。
那里是他们的家,却不是她的。
随着马车再度扬鞭,白琼音放下车帘,从袖带里拿出一直珍藏的玉簪,戴在鬓边。
以往,她在这座城里牵恋最深的,是薛晴山。
她原以为,那样刻骨铭心的感情,自己少不得要记挂一辈子。
或许永远都走不出他带来的伤痛。
没想到人心易变,她如今想起薛晴山的次数越来越少。
情绪平稳,没有强烈的恨,也没了浓烈的爱。
他在她的人生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后被她翻过,只成过去。
她仍然很感激年少时救下她的薛晴山。
只是后来的那些岁月,不必再念了。
* * *
白琼音没出过远门,对沿途风景目不交睫,只盼车马能行得慢些,别太早到。
因穆寻交代过,沈鞍并未违背她的意愿,尽量让白琼音玩得开心。
如此悠然前行,等一行人到达目的地,已过去半月有余。
陇弁城繁华热闹,是镇江王的居住地,令有小京城的别称。
道路宽敞,能并六马同行,酒肆茶馆林立,阔气别府更是随处可见。
白琼音常听穆寻说起陇弁城,早已心驰神往,如今真见着了,虽早有准备,却还是切切实实感到震惊。
等到达赵府,马车刚稳,便有婆子丫鬟前来接应,单瞧穿着打扮,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的夫人小姐。
白琼音稀里糊涂地被请进府,刚一进会客厅,就被位华贵夫人拉住手说话。
细细一问,才知道此人正是穆寻提过的赵夫人。
赵夫人热络地拉白琼音落座,客气周到,虽是头次见面,却跟她足聊了两个时辰。
用膳时,更是百般详细,吩咐后厨上的皆是甜菜,很符合白琼音的口味。
一番详聊,白琼音才知道此处是子爵府,赵爵爷缠绵病榻多年,膝下又无所出,里里外外的,全靠赵夫人一人操持。
赵夫人多年苦撑,谈及伤心处难免落泪了。
白琼音忙在旁宽解,感慨世事无常,尊贵人家竟也过得如此艰难。
赵夫人在她的劝说下渐渐收住泪,反反复复打量白琼音,赞她温婉心善,模样也是一等一的美。
若能有这样的女儿承欢膝下,他们老两口也就知足了。
白琼音错愕,一时不知该如何应答。
好在赵夫人只是随口说说,很快又将话题转到别处。
聊着聊着,便说起了穆寻。
白琼音本就想不通赵夫人为何会对她这般礼待,正欲发问,对方却说出件令她震惊的事。
穆寻,竟是镇江王的儿子!
世子之尊!
“这、这怎么可能呢?”白琼音豁然站起身,一时无法相信自己所听到的。
赵夫人见她这反应,笑着将她重新拉回到自己身边,慢慢让她接受现实。
白琼音听得一愣一愣的,穆寻的确跟她提过曾在身世的问题上撒过慌,如今仔细想想,一切或都有迹可循。
他当年消失得突然,再度出现后通身贵气,还深受五皇子信任,领兵平叛……
原来是有这层缘故。
白琼音听得明白,心里却愈发糊涂。
她原以为镇江王是跟穆寻不想干的人,可照这样看,穆寻拼死相博的,竟是自家父母!
见白琼音惊疑,赵夫人抿了口茶,慢慢将一些陈年往事讲给她听。
穆寻当年背井离乡逃亡的缘故,和他大义灭亲的无奈之举。
白琼音哑然,越听越心酸,到最后忍不住小声啜泣,为穆寻的坎坷悲痛。
原来他一路走来,居然满是荆棘。
可即便如此,每次他来找她时,都带着轻松的笑,对她嘘寒问暖。
算算日子,他最后一次回泽仙坊时,镇江王已然积蓄兵力,策划谋逆。
不知穆寻做出叛父的决定,心中该如何苦楚。
那般危险的时刻,她本该陪在他身边,与他共患难才是,但她却……
回忆起自己那段日子刻意疏离穆寻,白琼音心如刀割,悔得再度垂泪。
“好孩子,别哭了。”赵夫人拿着帕子帮白琼音擦干泪,叹道,“世子的艰难,老身都看在眼里。只希望以后,你能好好待他。”
白琼音扑到赵夫人怀里,含泪应是。
她不在乎世子身份,却在乎穆寻独自苦熬过的岁月。
思念如潮,她如今只想快点见到穆寻,永远陪在他身边。
朝朝暮暮,再不离分。
* * *
在赵府住了些时日,白琼音与赵夫人的感情愈发深厚。
她没感受过什么母爱,幼时父亲每次打骂,母亲都是冷眼旁观,偶尔也会朝她动手。
甚至连首哄睡的歌谣,她都没听母亲唱过。
没想到一日雨夜,白琼音被雷声惊醒,久久不敢入眠,赵夫人问询赶来,竟就坐在榻侧,边拍边唱,哄她安睡。
白琼音深受感动,加之赵夫人日常对她嘘寒问暖,事无巨细,慢慢的,真将其当成母亲看待。
两人朝夕相伴,一月过后,赵夫人再次提出想收养她的念头,这次却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