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婚礼前一日,苏嫣然刚用过早饭,安嬷嬷带着两个粗使婆子来了嫣然院。
到底是要成婚这样的大喜事,前两日苏夫人就安排了府上的丫鬟们布置了一番游击将军府,各处院子都挂上了红灯笼,自嫣然院通往正院和前院的一路上,更是让丫鬟们打扫的一尘不染,沿路光秃秃的树枝上挂了用绢和绸子扎得假花,远远看着跟真的似的。
因苏夫人表现得有些重视苏嫣然的这场婚礼,安嬷嬷不敢怠慢,清晨天刚亮就使唤儿子去外面将她定做好的衣裳取来,收拾一番,送来嫣然院。
涂了红漆、撒了金粉的红木箱子沉重地落在地上,安嬷嬷让抬箱子的两个下去,蹲下身亲自打开箱子对苏嫣然说:“二小姐,这是夫人给您添的嫁妆,共四身衣服和一些香囊手帕之类的小物件。”
苏嫣然先请她坐在一侧的小凳上,这才看过去,只见最上头的是一件杏色软绸做的上衣,从光泽、颜色和花纹上看,应该是今年的新料子,上面绣着几只蝴蝶,绣娘的手艺了得,蝴蝶绣的栩栩如生,沿着翅膀边缘绣了一层金线,显得活泼俏皮之余多了丝贵气。
虽说之前准备给苏雨凝的衣裳、物件被苏婉儿提前挑过,看着贵重、新颖的都挑走了,但剩下的也不差,苏嫣然又见惯了这些东西,安嬷嬷不敢拿不好的料子来糊弄,就只能在绣娘和裁缝上省钱,除了上头两件,其他的都靠料子本身的花纹增色,顶多锁边用了金线,没绣什么东西。
青枣和年糕见苏嫣然还算欢喜,便上前道:“奴婢将这几件衣裳收拾了放进嫁妆箱子里,小姐回头好穿。”
安嬷嬷特意抬了个跟苏嫣然嫁妆箱子相仿的箱子,就是想苏嫣然的丫鬟偷懒不细看,给囫囵过去。见状不好阻拦,只能取出新拟的嫁妆单子给她,“二小姐,夫人念着您嫁妆里没什么家具,又让给您添了几件。除此外还给您准备了金银元宝各一对,这是整理后的嫁妆单子,您看看。”
苏嫣然接过细看,这张嫁妆单子比之前的好看太多了,粗略一算,能整出二十抬嫁妆来。
萧家送来的聘礼单子她也有看过,除了打头的一对木雁,贵重些的也就两匹下等绸、两匹下等缎,两只细金簪子,两个银镯子,还有几身衣裳,一些干果点心什么的,勉强凑够十二抬。
之前苏夫人给她准备的嫁妆,与聘礼也算相匹配,而现下加了这些贵重家具和衣裳,已经算是府上庶出小姐出嫁的标准了。
她也不知是因为苏夫人有什么考量还是因着她之前送去的首饰给她添了这些东西,但也记在心上,若是之后有机会,多少要还回这份恩的,“还请安嬷嬷帮我回夫人一声,辛劳夫人挂心嫣然这些琐事,嫣然感恩在心。”
安嬷嬷见两个丫鬟将衣裳收拾出来,苏嫣然只瞥了眼没细看,心下放松许多,笑道:“二小姐这说的什么话,您是夫人的女儿,哪里还要说什么谢。”
安嬷嬷一向势利眼,自得知她不是将军和夫人亲生的后,连个好脸色也少给,苏嫣然心中不解,面上却不动声色地道:“今儿天冷,我让青枣沏杯茶来给嬷嬷,喝了也能暖暖身子。”
青枣应声就要往外走,安嬷嬷立刻站起身,说:“时候不早了,老奴还得回去给夫人复命,这杯茶老奴只能留着下次喝了。”
苏嫣然闻言没留她,让青枣亲自送了她出去。
年糕年纪小,性子活泼,见屋里没了外人,凑到苏嫣然跟前小声说:“小姐,奴婢瞅着那些衣裳用的都是好料,只是也太素净了些,连个花儿都不多绣上一朵。
还有那些个香囊帕子,用的绣线都普普通通,花样也一般,瞅着像是预备给您打赏下人的。”
联想到安嬷嬷刚才的态度,苏嫣然心中有数,只是道:“我知道了,先把东西收起来吧。”
一天晃晃悠悠的就过去,苏嫣然只觉得还没做些什么,天都黑了。
傍晚,她领着丫鬟去正院请安,苏夫人念着她明儿就出嫁了,也没让她回去,反而让安嬷嬷去厨房再要两道菜,两人围着圆桌坐下,一起用晚膳。
现下厨房的人是苏大安排的,差事做的周全,知道二小姐在正院用膳,没拿那些重口味、刺激肠胃的食物,只给了一道清蒸鱼,一道白切鸡。
苏夫人晚间吃的不多,苏嫣然也没多吃,见她停下来,也跟着放下筷子。
苏夫人用茶漱了口,看她一眼,道:“明儿要早起梳妆,你今晚早些睡,莫要起来晚了。”
苏嫣然点头。
苏夫人想了想,没什么要叮嘱的,就让安嬷嬷送她回去。
晚上起风了,等回到嫣然院正房,安嬷嬷脸被刮得生疼,她着急回屋涂药,只将夫人命她给苏嫣然的书塞她手里,交代她一定要好好看,就脚步匆匆地离开了。
苏嫣然打开看了一眼,是画的栩栩如生的秘戏图。她随手翻了几页,合上,扔给青枣,“收拾进箱笼里吧。”
说罢,她让年糕伺候着梳洗了,就准备睡下。
嫣然院这边,苏嫣然睡得踏实。正院,苏夫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安嬷嬷身子蜷缩着躺在外间小榻上守夜,听到里面的动静,起身,点了灯笼走进去,轻声问:“夫人,老奴去厨房要一碗安神汤?”
苏夫人摇摇头,叹口气道:“将军还未回来?”
安嬷嬷点头。
苏夫人坐起身,让安嬷嬷倒盏茶给她喝,自个儿捂着胸口道:“嬷嬷你说,他是不是外头有人了?这些日子都不爱回府,连嫣然出嫁这样的大日子都不回来。”
这个安嬷嬷还真不好答,上次将军回府,还是让夫人禁足那日呢。
她想了想,说:“老奴没听耀宗说过将军有在外面置办宅子。”
安耀宗算是府上的护卫长,苏大武将出身,不习惯用小厮,出门惯来带着护卫,他没听说过,那大概就真的没有。
苏夫人松了口气,安心睡下。
…
翌日,天刚亮,苏嫣然就被年糕叫起来了。
今儿事多,年糕天没亮就去厨房取来了早饭,清清淡淡的馄饨用完,苏嫣然刚喝了口茶漱口,就见青枣领着一位穿着喜庆,长相富态的娘子走进来。
来人正是全福人。
她一进来,便笑着道:“姐儿醒了,那咱们开始吧。”
苏嫣然也笑,“劳烦王姨了。”
苏夫人懒得管苏嫣然的婚礼仪式,这位是范媒婆请来的,她性子倒是开朗,也不拘束,对这些婚礼流程很熟悉,三两下就把青枣和年糕指挥的团团转,自己则坐在苏嫣然的身后跟她梳头。
苏嫣然跟前的梳妆台上摆着个匣子,里面是苏夫人给她的那套金头面。
全福人见过些世面,也觉得这副头面打的好,只是,“姐儿今日头上要用假髻,还要戴个冠,再多插几根簪难免沉重。”毕竟仪式要进行将近一天,头顶着那么多东西,也受不了。
苏嫣然很好说话,“王姨你看着来就是。”
一侧的青枣和年糕正在熨衣裳,簇新的红嫁衣是苏嫣然这些天做出来的,用的杭绸,做成后还用香料熏了几日。因天冷,还准备了一身软缎做的,絮了薄棉的中衣。
不多时,有丫鬟快步走进来,“二小姐,有小厮来报姑爷已经出门了,您可换上嫁衣,去正院了。”
这会头发也梳好了,妆也上完了,苏嫣然应了一声,“我知道了。”
日头升到半空,难得的好天气,苏夫人正坐在榻上吃茶醒神,就见坐在一侧的长女又忍不住哭出来,哭声大的仿佛一个大锤子在砸她的脑袋瓜,嗡嗡响。
“你又怎么了?”苏夫人不耐烦道。
苏雨凝眼泪鼻涕糊一脸,“娘!他跟那个老虔婆合伙欺负我,你都不肯为我做主!”
苏夫人重重地放下茶盏,蹙眉不悦道:“这话是谁教你的?你怎么敢这么称呼你婆母?”
苏雨凝翻了个白眼,“我又没说错,人妓院鸨母好歹是为了赚钱,她一天天的竟往里搭钱买姑娘给我夫君,也不知道图啥!
那么喜欢养通房,她倒是多送几个给她男人啊!”
苏夫人揉揉太阳穴,“姑爷是官家子,身边有几个通房也正常。我不是将海棠给你了吗?你把海棠抬为通房跟她们斗就是了。”
那个海棠是她特意寻来,调教好了的,本来预备着抬为姨娘跟府上柔姨娘斗,没想到柔姨娘先因为苏婉儿的事惹了相公的厌弃,这才给了长女。
安嬷嬷取来热帕子给苏雨凝擦脸,劝道:“大小姐,您是御史中丞府明媒正娶的正妻,那些个通房再厉害也翻不出您的五指山,您只需要看着她们斗,自个儿调养好身子,给御史中丞府生下长孙。”
苏雨凝正抹着鼻涕呢,闻言将帕子甩她脸上,“你说的倒是轻易,我凭什么把我的相公让给旁人!”
安嬷嬷脸色瞬间沉下来,低着头不说话。
苏夫人见状,心中不悦,安嬷嬷是她身边的老人,长女这般打她脸不就是打自己脸吗?
“那你想如何?”她冷声问。
苏雨凝愣是没听出她的不悦来,仰着脖子道:“娘,你和爹出面把那些个狐媚子赶走,让那个老虔婆再不许给我相公通房。”
这时,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苏大冷声道:“你再说一遍。”
到底是要成婚这样的大喜事,前两日苏夫人就安排了府上的丫鬟们布置了一番游击将军府,各处院子都挂上了红灯笼,自嫣然院通往正院和前院的一路上,更是让丫鬟们打扫的一尘不染,沿路光秃秃的树枝上挂了用绢和绸子扎得假花,远远看着跟真的似的。
因苏夫人表现得有些重视苏嫣然的这场婚礼,安嬷嬷不敢怠慢,清晨天刚亮就使唤儿子去外面将她定做好的衣裳取来,收拾一番,送来嫣然院。
涂了红漆、撒了金粉的红木箱子沉重地落在地上,安嬷嬷让抬箱子的两个下去,蹲下身亲自打开箱子对苏嫣然说:“二小姐,这是夫人给您添的嫁妆,共四身衣服和一些香囊手帕之类的小物件。”
苏嫣然先请她坐在一侧的小凳上,这才看过去,只见最上头的是一件杏色软绸做的上衣,从光泽、颜色和花纹上看,应该是今年的新料子,上面绣着几只蝴蝶,绣娘的手艺了得,蝴蝶绣的栩栩如生,沿着翅膀边缘绣了一层金线,显得活泼俏皮之余多了丝贵气。
虽说之前准备给苏雨凝的衣裳、物件被苏婉儿提前挑过,看着贵重、新颖的都挑走了,但剩下的也不差,苏嫣然又见惯了这些东西,安嬷嬷不敢拿不好的料子来糊弄,就只能在绣娘和裁缝上省钱,除了上头两件,其他的都靠料子本身的花纹增色,顶多锁边用了金线,没绣什么东西。
青枣和年糕见苏嫣然还算欢喜,便上前道:“奴婢将这几件衣裳收拾了放进嫁妆箱子里,小姐回头好穿。”
安嬷嬷特意抬了个跟苏嫣然嫁妆箱子相仿的箱子,就是想苏嫣然的丫鬟偷懒不细看,给囫囵过去。见状不好阻拦,只能取出新拟的嫁妆单子给她,“二小姐,夫人念着您嫁妆里没什么家具,又让给您添了几件。除此外还给您准备了金银元宝各一对,这是整理后的嫁妆单子,您看看。”
苏嫣然接过细看,这张嫁妆单子比之前的好看太多了,粗略一算,能整出二十抬嫁妆来。
萧家送来的聘礼单子她也有看过,除了打头的一对木雁,贵重些的也就两匹下等绸、两匹下等缎,两只细金簪子,两个银镯子,还有几身衣裳,一些干果点心什么的,勉强凑够十二抬。
之前苏夫人给她准备的嫁妆,与聘礼也算相匹配,而现下加了这些贵重家具和衣裳,已经算是府上庶出小姐出嫁的标准了。
她也不知是因为苏夫人有什么考量还是因着她之前送去的首饰给她添了这些东西,但也记在心上,若是之后有机会,多少要还回这份恩的,“还请安嬷嬷帮我回夫人一声,辛劳夫人挂心嫣然这些琐事,嫣然感恩在心。”
安嬷嬷见两个丫鬟将衣裳收拾出来,苏嫣然只瞥了眼没细看,心下放松许多,笑道:“二小姐这说的什么话,您是夫人的女儿,哪里还要说什么谢。”
安嬷嬷一向势利眼,自得知她不是将军和夫人亲生的后,连个好脸色也少给,苏嫣然心中不解,面上却不动声色地道:“今儿天冷,我让青枣沏杯茶来给嬷嬷,喝了也能暖暖身子。”
青枣应声就要往外走,安嬷嬷立刻站起身,说:“时候不早了,老奴还得回去给夫人复命,这杯茶老奴只能留着下次喝了。”
苏嫣然闻言没留她,让青枣亲自送了她出去。
年糕年纪小,性子活泼,见屋里没了外人,凑到苏嫣然跟前小声说:“小姐,奴婢瞅着那些衣裳用的都是好料,只是也太素净了些,连个花儿都不多绣上一朵。
还有那些个香囊帕子,用的绣线都普普通通,花样也一般,瞅着像是预备给您打赏下人的。”
联想到安嬷嬷刚才的态度,苏嫣然心中有数,只是道:“我知道了,先把东西收起来吧。”
一天晃晃悠悠的就过去,苏嫣然只觉得还没做些什么,天都黑了。
傍晚,她领着丫鬟去正院请安,苏夫人念着她明儿就出嫁了,也没让她回去,反而让安嬷嬷去厨房再要两道菜,两人围着圆桌坐下,一起用晚膳。
现下厨房的人是苏大安排的,差事做的周全,知道二小姐在正院用膳,没拿那些重口味、刺激肠胃的食物,只给了一道清蒸鱼,一道白切鸡。
苏夫人晚间吃的不多,苏嫣然也没多吃,见她停下来,也跟着放下筷子。
苏夫人用茶漱了口,看她一眼,道:“明儿要早起梳妆,你今晚早些睡,莫要起来晚了。”
苏嫣然点头。
苏夫人想了想,没什么要叮嘱的,就让安嬷嬷送她回去。
晚上起风了,等回到嫣然院正房,安嬷嬷脸被刮得生疼,她着急回屋涂药,只将夫人命她给苏嫣然的书塞她手里,交代她一定要好好看,就脚步匆匆地离开了。
苏嫣然打开看了一眼,是画的栩栩如生的秘戏图。她随手翻了几页,合上,扔给青枣,“收拾进箱笼里吧。”
说罢,她让年糕伺候着梳洗了,就准备睡下。
嫣然院这边,苏嫣然睡得踏实。正院,苏夫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安嬷嬷身子蜷缩着躺在外间小榻上守夜,听到里面的动静,起身,点了灯笼走进去,轻声问:“夫人,老奴去厨房要一碗安神汤?”
苏夫人摇摇头,叹口气道:“将军还未回来?”
安嬷嬷点头。
苏夫人坐起身,让安嬷嬷倒盏茶给她喝,自个儿捂着胸口道:“嬷嬷你说,他是不是外头有人了?这些日子都不爱回府,连嫣然出嫁这样的大日子都不回来。”
这个安嬷嬷还真不好答,上次将军回府,还是让夫人禁足那日呢。
她想了想,说:“老奴没听耀宗说过将军有在外面置办宅子。”
安耀宗算是府上的护卫长,苏大武将出身,不习惯用小厮,出门惯来带着护卫,他没听说过,那大概就真的没有。
苏夫人松了口气,安心睡下。
…
翌日,天刚亮,苏嫣然就被年糕叫起来了。
今儿事多,年糕天没亮就去厨房取来了早饭,清清淡淡的馄饨用完,苏嫣然刚喝了口茶漱口,就见青枣领着一位穿着喜庆,长相富态的娘子走进来。
来人正是全福人。
她一进来,便笑着道:“姐儿醒了,那咱们开始吧。”
苏嫣然也笑,“劳烦王姨了。”
苏夫人懒得管苏嫣然的婚礼仪式,这位是范媒婆请来的,她性子倒是开朗,也不拘束,对这些婚礼流程很熟悉,三两下就把青枣和年糕指挥的团团转,自己则坐在苏嫣然的身后跟她梳头。
苏嫣然跟前的梳妆台上摆着个匣子,里面是苏夫人给她的那套金头面。
全福人见过些世面,也觉得这副头面打的好,只是,“姐儿今日头上要用假髻,还要戴个冠,再多插几根簪难免沉重。”毕竟仪式要进行将近一天,头顶着那么多东西,也受不了。
苏嫣然很好说话,“王姨你看着来就是。”
一侧的青枣和年糕正在熨衣裳,簇新的红嫁衣是苏嫣然这些天做出来的,用的杭绸,做成后还用香料熏了几日。因天冷,还准备了一身软缎做的,絮了薄棉的中衣。
不多时,有丫鬟快步走进来,“二小姐,有小厮来报姑爷已经出门了,您可换上嫁衣,去正院了。”
这会头发也梳好了,妆也上完了,苏嫣然应了一声,“我知道了。”
日头升到半空,难得的好天气,苏夫人正坐在榻上吃茶醒神,就见坐在一侧的长女又忍不住哭出来,哭声大的仿佛一个大锤子在砸她的脑袋瓜,嗡嗡响。
“你又怎么了?”苏夫人不耐烦道。
苏雨凝眼泪鼻涕糊一脸,“娘!他跟那个老虔婆合伙欺负我,你都不肯为我做主!”
苏夫人重重地放下茶盏,蹙眉不悦道:“这话是谁教你的?你怎么敢这么称呼你婆母?”
苏雨凝翻了个白眼,“我又没说错,人妓院鸨母好歹是为了赚钱,她一天天的竟往里搭钱买姑娘给我夫君,也不知道图啥!
那么喜欢养通房,她倒是多送几个给她男人啊!”
苏夫人揉揉太阳穴,“姑爷是官家子,身边有几个通房也正常。我不是将海棠给你了吗?你把海棠抬为通房跟她们斗就是了。”
那个海棠是她特意寻来,调教好了的,本来预备着抬为姨娘跟府上柔姨娘斗,没想到柔姨娘先因为苏婉儿的事惹了相公的厌弃,这才给了长女。
安嬷嬷取来热帕子给苏雨凝擦脸,劝道:“大小姐,您是御史中丞府明媒正娶的正妻,那些个通房再厉害也翻不出您的五指山,您只需要看着她们斗,自个儿调养好身子,给御史中丞府生下长孙。”
苏雨凝正抹着鼻涕呢,闻言将帕子甩她脸上,“你说的倒是轻易,我凭什么把我的相公让给旁人!”
安嬷嬷脸色瞬间沉下来,低着头不说话。
苏夫人见状,心中不悦,安嬷嬷是她身边的老人,长女这般打她脸不就是打自己脸吗?
“那你想如何?”她冷声问。
苏雨凝愣是没听出她的不悦来,仰着脖子道:“娘,你和爹出面把那些个狐媚子赶走,让那个老虔婆再不许给我相公通房。”
这时,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苏大冷声道:“你再说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