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成绩出来后,虽然同学们不知道具体排名,但老师们的态度悄然转变了。
遇到比较难的题,老师们会说:“宋瑀城,你来讲一下你的思路。”
遇到简单但有陷阱的题,老师们会问:“沈浩,你这题选的什么?A?任静,你来说说他错哪儿了。”
这两波人里,都没有栗苒。
她安静地看着一些人被表扬,被寄予厚望,另一些人被时刻督促,被严厉批评。
她处在最安全的区间内,没有人来打扰。
她渐渐习惯了自己平静的高中生活。每天听课,写作业,上自习,不会被罚站,也不会被拉上讲台写题。她是一切纷闹的旁观者,知足地过着自己的平淡人生。
唯一的纷扰来自余琛。
开学这么久了,余琛还是有些难以适应高中的快节奏,过得手忙脚乱,经常跑来他们班请求栗苒的支援。要么是借卷子,要么是补笔记,甚至偶尔会拿着纸笔来找她:“栗苒栗苒,王老师让我下节课讲这道题的两种思路,但我现在一种思路都想不出来。快快快,帮我想想吧!”
栗苒接过卷子扫了一眼:“方法一,换元,方法二,数形结合。”
“你能说详细点吗?”
栗苒叹了口气。要是不答应他,余琛指不定会趴在宏愿1班门口可怜巴巴地赖多久。她拿过笔,把试卷按在走廊的墙上,唰唰写下两个公式。
“你把这一部分换成x,然后化简,这个是换元法。这两个式子在坐标系里面是这样的,题目就转化为求交点坐标了,这个是数形结合法。”
栗苒把卷子扔给他:“你再听不懂我也没办法了,挨骂吧。”
说完就转身进了教室。
余琛在门外大喊了一句:“谢谢栗苒!”
这一声大喊让前排不少同学都抬起了头,有好几个女生露出了八卦的迷之微笑。
栗苒郁闷地坐回座位,也不知是在生谁的气,同学们意味深长的目光让她很不舒服。她好不容易体会到了当一个小透明的好处,一点也不想被传什么绯闻。
她扭头对宋瑀城说:“下次这个人再来找我,你出去帮他。”
宋瑀城看着她气鼓鼓的脸,说道:“他想见的是你,我出去了他肯定不满意的。”
“谁管他满不满意?他是来找人帮忙的,哪轮得上他挑三拣四。况且,换一个成绩更好的帮他,他还得谢我呢。”
栗苒生气起来的样子好像一只张牙舞爪的小熊猫,一改平日里礼节周到神情矜持的样子,此时的她显得有些娇蛮。
“就这么定了,这个人你来负责。”
栗苒拍了拍宋瑀城桌上的笔袋,笑着看了他一眼,满意地转过了身去。
栗苒这幅样子平日里很难见到,宋瑀城不忍心打断这种状态,没有再提出拒绝。
之后余琛来门口喊栗苒,她就转身敲敲宋瑀城的桌子,指了指门口,安抚性地拍了拍他的笔袋,然后扭头不管了。宋瑀城感觉栗苒把他桌上的笔袋当成了他的脑袋在拍。
既然被拍了脑袋,那就不能不办事。
宋瑀城起身走到班级门口,好脾气地问:“你有什么事?”
“怎么是你啊?”
余琛还在门口张望,但栗苒打定主意不再理他,连头都没有抬。
“你好,我是来帮你的。How can I help you?”
和陈淞待久了,宋瑀城也学到了一些贫嘴的方式。
“行吧。英语词组H-N那张学案借我看看。”
“好的,您稍等。”
不一会儿,余琛就拿到了写的满满当当的英语学案。
“谢了兄弟,下节课后还你。”
宋瑀城回到了座位,觉得自己刚才的服务值得五星好评。
晚饭时,栗苒和往常一样坐在座位上啃面包,写曲子。宋瑀城拍拍她的肩膀,分给了她半个橘子,问道:“你为什么要让我去帮余琛呢?”
栗苒掰了一瓣橘子送入口中:“原因有三。”
“愿闻其详。”
“其一,我懒。其二,陈文灿和我说有好几个女生在追余琛,我不能挡了他的桃花运。其三,我希望班长也能享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女孩笑意盈盈,露出来深深的酒窝。她不知道自己这幅形态有多可爱。
宋瑀城笑道:“看来我得好好谢谢你,让我享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
他把饭盒里的一盘炸鸡块递了过去。
栗苒爽快地挑走了一大块:“别客气,应该的,有福同享有福同享。”
她几口啃完了炸鸡块,由衷夸赞道:“你家阿姨做饭手艺很不错啊。”
宋瑀城再次把盘子举了起来:“喜欢的话再拿一块吧,我吃不下了。”
栗苒开心地又挑走了一块,吃完后满意地舔着手指。
宋瑀城看着她舔掉了手指上的芝士酱,嘴角似乎也沾上了一些,忽然就脸红了。
于珊珊回了教室,冲着栗苒道:“栗子,别去吃食堂二楼的生煎包,那个皮硬的我都咬不动。哎,瑀神你怎么只穿个短袖?不冷吗?“
“突然觉得有点热。教室太闷了。”趁着女生不注意,他挪到了窗边的座位上,看着窗外深呼吸。
栗苒突然想到了什么:“珊珊。”
“嗯?怎么了?”
“今天周三了。你没去拿情书吗?”
开学以来,每周三晚上于珊珊都会一脸幸福地拿着一封情书回来。
“哦,我俩取消这个活动了。我男朋友高中很忙,很难挤出时间来。每天微信聊也是一样的啦。”
栗苒想,可每周三于珊珊都会拿一整个晚自习写情书。
“他不给你写了,你还给他写吗?”
“写呗,反正我能挤出时间来。”
珊珊热情不减。但栗苒知道数学竞赛组压力也很大,就连任静都忍不住经常哈欠连天。
栗苒看着她,感叹道:“谈恋爱,真辛苦啊。”
“都是有苦有甜的啦。”
“我看着你都觉得好累。”
珊珊郑重其事地拍着栗苒的肩膀:“小栗子,你现在还小,总有一天也会吃爱情的苦的。”
栗苒也拍拍珊珊的肩膀:“这份苦,你还是留着自己吃吧。”
她看着同桌在信纸上认真地写着,不禁有些佩服珊珊。她没有男朋友,每天都要很晚才能睡,天天困得不得了。珊珊还要分出精力给男朋友,到底是怎样伟大的感情才能让一个高中生心甘情愿地牺牲睡眠时间呢?
啊,伟大的爱情。
晚上班会的时候,王老师来宣布了学校艺术节的事项。艺术节分为器乐、声乐、舞蹈、合唱几个部分,其中合唱是所有人必须参加的,也是最受关注的。前面几项每个班都需要至少一人报名,经过初赛和复赛后选择出年级前三名。
“同学们,等明年高二了宏愿班就只能参加合唱,不能参加个人项目的比赛了,所以大家有才艺的抓紧时间报名。”
有同学举手提问:“老师,个人比赛时间是什么时候?会占用上课时间吗?”
“个人比赛不要求非参赛选手观赛,赛场只有参赛选手和评委老师,时间在两周后的周三下午,肯定免不了会耽误上课。不过演出完就可以马上回班,比赛结果会在第二天广播通知。”
一听到会耽误上课,许多本来跃跃欲试的同学都有些动摇了。两天过后,王老师看着宋瑀城拿过来的依然一片空白的报名表,罕见地露出了难办的表情。
“咱们班同学也真是的……这才高一,抽时间展示一下个人才艺多好啊,缺了的课补回来不就行了。”
宋瑀城无奈笑笑。附中课堂节奏很紧张,缺了课要想自习补回来需要花费不少精力。参加艺术比赛对高考无益,自然没多少人愿意参加。
看着王老师有些愁眉苦脸,宋瑀城犹豫着说:“王老师,我会一点钢琴,要不我代表咱们班报名器乐比赛吧?”
“好好好,就是要这样,劳逸结合才能效率更高。那我给你写上去了啊,你这两周抽时间准备一下。声乐比赛叫谁去呢……对了,我记得军训那会儿,咱们班不是有个女生唱了首黄梅戏?是谁来着?”
“是栗苒,唱的是苏州评弹《声声慢》。”
“那首歌就挺好的,有传统文化的味儿,评委肯定很喜欢。声乐就她了,你回去和栗苒说一下。”
王老师和宋瑀城想了半天也没能想到谁能参加舞蹈比赛。最后,王老师抽出最下层的抽屉,那里放着宏愿班面试时同学们填写的表格,表格上要求填了个人才艺。
两个人分着翻了半天,不一会儿就找到了擅长舞蹈的同学:“老师您看,刘永安,个人特长,popping。”
“popping是什么?”
“是一种街舞形式。反正属于舞蹈。”宋瑀城解释道。
“那就他了!”
回到教室,宋瑀城告诉了栗苒这个消息,看到栗苒呆呆地想了很久才开口:“你是说,王老师让我拿那首曲子去比赛?”
“不一定是那首,曲目你自己来定。”
“这可麻烦了,服装,化妆,道具,动作,灯光,都要配套吧。你能不能和老师说一下换个人去啊?我唱歌水平其实很一般啊。”
宋瑀城自动忽略了最后一句话,说道:“不用那么麻烦,穿着校服去,拿话筒站那里唱一首就行了。你要是愿意,没伴奏都可以。”
“这么随意也可以吗?”
“王老师不要求多高的名次,有人报名能交代过去就行了。”
“行,那我到时候就上去献唱一首《生日歌》。”
女孩说着,转过了身子,打开笔帽,似乎要结束聊天开始继续手头工作了。
宋瑀城知道这是栗苒玩心忽起,没有接招,他一本正经地点点头:“行,我这就去把你的参赛曲目报上去。”
说着就要起身。
栗苒一把拉住他的校服衣摆:“等!等一下!”
宋瑀城笑着转头过来看她。栗苒松了手,说:“曲目我再想想,你先别急着上报。”
宋瑀城点头,但依然走了出去。
“哎!你要去哪!”
“我去找刘永安。他是舞蹈比赛的幸运参赛选手。”
栗苒对自己的大惊小怪颇有些不好意思,心虚地挪开了视线。
回家后,她坐在电脑前,看着网页上搜索出来的演唱视频。既然王老师让她去唱,自然是想让她唱一首类似风格的。
看着视频里的歌手站在话筒前,拈着兰花指媚眼如丝,栗苒觉得自己实在是没有勇气公然做出这样的神情和动作。
如果表情麻木地唱下来,虽说也不是不行,但效果想想都觉得很违和。她又点开了一个视频,屏幕上的演奏家弹奏着琵琶,眼睛时不时看着手指,唱着柔美的曲子。
嗯,还是这样好,不仅省掉了找伴奏的麻烦,还不需要做出多余的表情和动作,觉得尴尬的话盯着手里的琵琶不就行了。
拿定了主意之后,栗苒很快选好了曲子,找到了琴谱。之后的每天中午回家后,她取消了那聊胜于无的二十分钟午睡,抱着琵琶坐在阳台上练习。想要正式登台比赛,需要提前把嗓音练习到最佳状态。开嗓难免音量过高,于是栗苒把这项工作放在了清晨和夜晚骑车上学的路上。这个时间段行人和车辆都很少,路边梧桐叶纷纷扬扬,她穿梭在落叶中,似乎觉得自己化身成为古代骑马快意江湖的侠客,引吭高歌,心中无比畅快。
秋意渐浓,随着天气变冷,秋雨也缠缠绵绵地下了起来。栗苒穿着雨披,拉紧了帽子,可还是难免落了一脸的雨。经过路口的时候,前方右拐的司机丝毫不懂得礼让,忽地驰过水坑,溅起的雨水打湿了栗苒的半条裤子。她捏闸停下等待车辆通过,却一脚踏入水坑中,袜子都湿透了。
栗苒如半只落汤鸡一般狼狈地坐在教室里,掏出纸巾来擦拭脸颊和头发。她没有带伞,从车库到宏愿楼的这一段距离她是跑着过来的。她长叹一口气,疲惫地像往常一样趴在课桌上等待早读开始。窗外的秋风吹进来,她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半湿的校服外套贴在身上,栗苒觉得全身发凉。
珊珊走进教室,看到她的样子吓了一跳:“栗子,你怎么不打伞啊!衣服都湿了。”
“车库到这里就几十米,没必要。我路上骑车有雨披呢。衣服一会儿就自己干了。”
“可你这样会感冒的吧。”
“没事,我身体好得很。比这更大的雨都淋过。”
宋瑀城经过栗苒身边时,听到了这番对话,不禁皱起了眉头。他放下书包和雨伞,疾走两步关上了教室的窗户,皱眉看着外面的天色。
外面阴云沉沉,丝毫不见日光,秋雨不急不缓地下着,似乎没完没了。
宋瑀城走回座位,看到栗苒的校服外套在滴水。他提醒了一句,看到栗苒闭着眼睛,熟练地扯下外套,拿在手上用力一拧,水滴滴答答落了一地,他震惊地看着她浑不在意地又把湿外套穿回去了,继续趴在桌上微微发抖。
于珊珊看不下去了,说道:“你怎么能这样呢?!”
栗苒不耐烦地掀起眼皮:“我哪样了?”
“女孩子淋雨不好的!”
栗苒挥了挥手:“不用大惊小怪,我好得很。”
宋瑀城眉头皱得越来越深。他抬头看了一眼时间,还有十分钟就要开始早读了。他重新拿了把伞,拔腿冲出门去。
不到十分钟,他又回来了,手中拿了个袋子。他喘着气,看到栗苒还在闭眼补觉,便把袋子悄悄伸给了于珊珊,给她示意了一个眼神。
珊珊打开袋子一看,是一件蓬蓬松松的黑色羽绒服。她惊讶问道:“你哪来的?”
“去老师办公室借的。”宋瑀城说得面不改色。
于珊珊不疑有他,把羽绒服拿出来,自己上手扯下了栗苒身上湿哒哒的校服。
“嗯?你干嘛,我好冷。”栗苒不满意地嘟嘟囔囔。
“别穿校服了,穿这个。”她把羽绒服给栗苒穿上。栗苒瞬间觉得被一股温暖的气息包裹了。
“这是哪来的衣服?”
“老师的,你好好穿着吧。”
栗苒看着超出自己手臂一大截的袖子,这显然是一件男士羽绒服,自己的手指都够不到袖口。
“怎么找了男老师借衣服?”
“有的穿不就行了?废话这么多。”
栗苒乖乖闭嘴了。她把羽绒服领子聚起来,埋进去小半张脸。
于珊珊把栗苒的湿衣服塞入衣袋,看到袋子底下还有两包姜茶,便拆开倒入栗苒接满热水的保温杯中。
“姜茶,你喝一点。”
栗苒喝了一大口,终于觉得身上慢慢暖和了起来。
再次闭上眼睛补觉前,她舒舒服服地想着:“还是附中好哇,老师同学都这么贴心。这衣服这么大,该不会是李老师的吧……”
一整个上午,栗苒都穿着这件羽绒服。不上操的时候附中并不会严格要求穿校服,栗苒觉得自己应该在学校放一件厚外套。不穿不知道,一穿才明白干燥温暖的外套要比湿校服舒服多了。
雨一直都没停,甚至越下越大。上午第四节课快开始的时候,外面甚至亮起了闪电,响起了轰隆隆的雷鸣声。
宋瑀城看着前排裹着羽绒服,丝毫不在意天气的栗苒,掏出手机来发了一条消息。
中午放学了,栗苒拿上装着校服的袋子正要往外走,突然,宋瑀城叫住了她:
“栗苒,你跟我走吧。”
遇到比较难的题,老师们会说:“宋瑀城,你来讲一下你的思路。”
遇到简单但有陷阱的题,老师们会问:“沈浩,你这题选的什么?A?任静,你来说说他错哪儿了。”
这两波人里,都没有栗苒。
她安静地看着一些人被表扬,被寄予厚望,另一些人被时刻督促,被严厉批评。
她处在最安全的区间内,没有人来打扰。
她渐渐习惯了自己平静的高中生活。每天听课,写作业,上自习,不会被罚站,也不会被拉上讲台写题。她是一切纷闹的旁观者,知足地过着自己的平淡人生。
唯一的纷扰来自余琛。
开学这么久了,余琛还是有些难以适应高中的快节奏,过得手忙脚乱,经常跑来他们班请求栗苒的支援。要么是借卷子,要么是补笔记,甚至偶尔会拿着纸笔来找她:“栗苒栗苒,王老师让我下节课讲这道题的两种思路,但我现在一种思路都想不出来。快快快,帮我想想吧!”
栗苒接过卷子扫了一眼:“方法一,换元,方法二,数形结合。”
“你能说详细点吗?”
栗苒叹了口气。要是不答应他,余琛指不定会趴在宏愿1班门口可怜巴巴地赖多久。她拿过笔,把试卷按在走廊的墙上,唰唰写下两个公式。
“你把这一部分换成x,然后化简,这个是换元法。这两个式子在坐标系里面是这样的,题目就转化为求交点坐标了,这个是数形结合法。”
栗苒把卷子扔给他:“你再听不懂我也没办法了,挨骂吧。”
说完就转身进了教室。
余琛在门外大喊了一句:“谢谢栗苒!”
这一声大喊让前排不少同学都抬起了头,有好几个女生露出了八卦的迷之微笑。
栗苒郁闷地坐回座位,也不知是在生谁的气,同学们意味深长的目光让她很不舒服。她好不容易体会到了当一个小透明的好处,一点也不想被传什么绯闻。
她扭头对宋瑀城说:“下次这个人再来找我,你出去帮他。”
宋瑀城看着她气鼓鼓的脸,说道:“他想见的是你,我出去了他肯定不满意的。”
“谁管他满不满意?他是来找人帮忙的,哪轮得上他挑三拣四。况且,换一个成绩更好的帮他,他还得谢我呢。”
栗苒生气起来的样子好像一只张牙舞爪的小熊猫,一改平日里礼节周到神情矜持的样子,此时的她显得有些娇蛮。
“就这么定了,这个人你来负责。”
栗苒拍了拍宋瑀城桌上的笔袋,笑着看了他一眼,满意地转过了身去。
栗苒这幅样子平日里很难见到,宋瑀城不忍心打断这种状态,没有再提出拒绝。
之后余琛来门口喊栗苒,她就转身敲敲宋瑀城的桌子,指了指门口,安抚性地拍了拍他的笔袋,然后扭头不管了。宋瑀城感觉栗苒把他桌上的笔袋当成了他的脑袋在拍。
既然被拍了脑袋,那就不能不办事。
宋瑀城起身走到班级门口,好脾气地问:“你有什么事?”
“怎么是你啊?”
余琛还在门口张望,但栗苒打定主意不再理他,连头都没有抬。
“你好,我是来帮你的。How can I help you?”
和陈淞待久了,宋瑀城也学到了一些贫嘴的方式。
“行吧。英语词组H-N那张学案借我看看。”
“好的,您稍等。”
不一会儿,余琛就拿到了写的满满当当的英语学案。
“谢了兄弟,下节课后还你。”
宋瑀城回到了座位,觉得自己刚才的服务值得五星好评。
晚饭时,栗苒和往常一样坐在座位上啃面包,写曲子。宋瑀城拍拍她的肩膀,分给了她半个橘子,问道:“你为什么要让我去帮余琛呢?”
栗苒掰了一瓣橘子送入口中:“原因有三。”
“愿闻其详。”
“其一,我懒。其二,陈文灿和我说有好几个女生在追余琛,我不能挡了他的桃花运。其三,我希望班长也能享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女孩笑意盈盈,露出来深深的酒窝。她不知道自己这幅形态有多可爱。
宋瑀城笑道:“看来我得好好谢谢你,让我享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
他把饭盒里的一盘炸鸡块递了过去。
栗苒爽快地挑走了一大块:“别客气,应该的,有福同享有福同享。”
她几口啃完了炸鸡块,由衷夸赞道:“你家阿姨做饭手艺很不错啊。”
宋瑀城再次把盘子举了起来:“喜欢的话再拿一块吧,我吃不下了。”
栗苒开心地又挑走了一块,吃完后满意地舔着手指。
宋瑀城看着她舔掉了手指上的芝士酱,嘴角似乎也沾上了一些,忽然就脸红了。
于珊珊回了教室,冲着栗苒道:“栗子,别去吃食堂二楼的生煎包,那个皮硬的我都咬不动。哎,瑀神你怎么只穿个短袖?不冷吗?“
“突然觉得有点热。教室太闷了。”趁着女生不注意,他挪到了窗边的座位上,看着窗外深呼吸。
栗苒突然想到了什么:“珊珊。”
“嗯?怎么了?”
“今天周三了。你没去拿情书吗?”
开学以来,每周三晚上于珊珊都会一脸幸福地拿着一封情书回来。
“哦,我俩取消这个活动了。我男朋友高中很忙,很难挤出时间来。每天微信聊也是一样的啦。”
栗苒想,可每周三于珊珊都会拿一整个晚自习写情书。
“他不给你写了,你还给他写吗?”
“写呗,反正我能挤出时间来。”
珊珊热情不减。但栗苒知道数学竞赛组压力也很大,就连任静都忍不住经常哈欠连天。
栗苒看着她,感叹道:“谈恋爱,真辛苦啊。”
“都是有苦有甜的啦。”
“我看着你都觉得好累。”
珊珊郑重其事地拍着栗苒的肩膀:“小栗子,你现在还小,总有一天也会吃爱情的苦的。”
栗苒也拍拍珊珊的肩膀:“这份苦,你还是留着自己吃吧。”
她看着同桌在信纸上认真地写着,不禁有些佩服珊珊。她没有男朋友,每天都要很晚才能睡,天天困得不得了。珊珊还要分出精力给男朋友,到底是怎样伟大的感情才能让一个高中生心甘情愿地牺牲睡眠时间呢?
啊,伟大的爱情。
晚上班会的时候,王老师来宣布了学校艺术节的事项。艺术节分为器乐、声乐、舞蹈、合唱几个部分,其中合唱是所有人必须参加的,也是最受关注的。前面几项每个班都需要至少一人报名,经过初赛和复赛后选择出年级前三名。
“同学们,等明年高二了宏愿班就只能参加合唱,不能参加个人项目的比赛了,所以大家有才艺的抓紧时间报名。”
有同学举手提问:“老师,个人比赛时间是什么时候?会占用上课时间吗?”
“个人比赛不要求非参赛选手观赛,赛场只有参赛选手和评委老师,时间在两周后的周三下午,肯定免不了会耽误上课。不过演出完就可以马上回班,比赛结果会在第二天广播通知。”
一听到会耽误上课,许多本来跃跃欲试的同学都有些动摇了。两天过后,王老师看着宋瑀城拿过来的依然一片空白的报名表,罕见地露出了难办的表情。
“咱们班同学也真是的……这才高一,抽时间展示一下个人才艺多好啊,缺了的课补回来不就行了。”
宋瑀城无奈笑笑。附中课堂节奏很紧张,缺了课要想自习补回来需要花费不少精力。参加艺术比赛对高考无益,自然没多少人愿意参加。
看着王老师有些愁眉苦脸,宋瑀城犹豫着说:“王老师,我会一点钢琴,要不我代表咱们班报名器乐比赛吧?”
“好好好,就是要这样,劳逸结合才能效率更高。那我给你写上去了啊,你这两周抽时间准备一下。声乐比赛叫谁去呢……对了,我记得军训那会儿,咱们班不是有个女生唱了首黄梅戏?是谁来着?”
“是栗苒,唱的是苏州评弹《声声慢》。”
“那首歌就挺好的,有传统文化的味儿,评委肯定很喜欢。声乐就她了,你回去和栗苒说一下。”
王老师和宋瑀城想了半天也没能想到谁能参加舞蹈比赛。最后,王老师抽出最下层的抽屉,那里放着宏愿班面试时同学们填写的表格,表格上要求填了个人才艺。
两个人分着翻了半天,不一会儿就找到了擅长舞蹈的同学:“老师您看,刘永安,个人特长,popping。”
“popping是什么?”
“是一种街舞形式。反正属于舞蹈。”宋瑀城解释道。
“那就他了!”
回到教室,宋瑀城告诉了栗苒这个消息,看到栗苒呆呆地想了很久才开口:“你是说,王老师让我拿那首曲子去比赛?”
“不一定是那首,曲目你自己来定。”
“这可麻烦了,服装,化妆,道具,动作,灯光,都要配套吧。你能不能和老师说一下换个人去啊?我唱歌水平其实很一般啊。”
宋瑀城自动忽略了最后一句话,说道:“不用那么麻烦,穿着校服去,拿话筒站那里唱一首就行了。你要是愿意,没伴奏都可以。”
“这么随意也可以吗?”
“王老师不要求多高的名次,有人报名能交代过去就行了。”
“行,那我到时候就上去献唱一首《生日歌》。”
女孩说着,转过了身子,打开笔帽,似乎要结束聊天开始继续手头工作了。
宋瑀城知道这是栗苒玩心忽起,没有接招,他一本正经地点点头:“行,我这就去把你的参赛曲目报上去。”
说着就要起身。
栗苒一把拉住他的校服衣摆:“等!等一下!”
宋瑀城笑着转头过来看她。栗苒松了手,说:“曲目我再想想,你先别急着上报。”
宋瑀城点头,但依然走了出去。
“哎!你要去哪!”
“我去找刘永安。他是舞蹈比赛的幸运参赛选手。”
栗苒对自己的大惊小怪颇有些不好意思,心虚地挪开了视线。
回家后,她坐在电脑前,看着网页上搜索出来的演唱视频。既然王老师让她去唱,自然是想让她唱一首类似风格的。
看着视频里的歌手站在话筒前,拈着兰花指媚眼如丝,栗苒觉得自己实在是没有勇气公然做出这样的神情和动作。
如果表情麻木地唱下来,虽说也不是不行,但效果想想都觉得很违和。她又点开了一个视频,屏幕上的演奏家弹奏着琵琶,眼睛时不时看着手指,唱着柔美的曲子。
嗯,还是这样好,不仅省掉了找伴奏的麻烦,还不需要做出多余的表情和动作,觉得尴尬的话盯着手里的琵琶不就行了。
拿定了主意之后,栗苒很快选好了曲子,找到了琴谱。之后的每天中午回家后,她取消了那聊胜于无的二十分钟午睡,抱着琵琶坐在阳台上练习。想要正式登台比赛,需要提前把嗓音练习到最佳状态。开嗓难免音量过高,于是栗苒把这项工作放在了清晨和夜晚骑车上学的路上。这个时间段行人和车辆都很少,路边梧桐叶纷纷扬扬,她穿梭在落叶中,似乎觉得自己化身成为古代骑马快意江湖的侠客,引吭高歌,心中无比畅快。
秋意渐浓,随着天气变冷,秋雨也缠缠绵绵地下了起来。栗苒穿着雨披,拉紧了帽子,可还是难免落了一脸的雨。经过路口的时候,前方右拐的司机丝毫不懂得礼让,忽地驰过水坑,溅起的雨水打湿了栗苒的半条裤子。她捏闸停下等待车辆通过,却一脚踏入水坑中,袜子都湿透了。
栗苒如半只落汤鸡一般狼狈地坐在教室里,掏出纸巾来擦拭脸颊和头发。她没有带伞,从车库到宏愿楼的这一段距离她是跑着过来的。她长叹一口气,疲惫地像往常一样趴在课桌上等待早读开始。窗外的秋风吹进来,她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半湿的校服外套贴在身上,栗苒觉得全身发凉。
珊珊走进教室,看到她的样子吓了一跳:“栗子,你怎么不打伞啊!衣服都湿了。”
“车库到这里就几十米,没必要。我路上骑车有雨披呢。衣服一会儿就自己干了。”
“可你这样会感冒的吧。”
“没事,我身体好得很。比这更大的雨都淋过。”
宋瑀城经过栗苒身边时,听到了这番对话,不禁皱起了眉头。他放下书包和雨伞,疾走两步关上了教室的窗户,皱眉看着外面的天色。
外面阴云沉沉,丝毫不见日光,秋雨不急不缓地下着,似乎没完没了。
宋瑀城走回座位,看到栗苒的校服外套在滴水。他提醒了一句,看到栗苒闭着眼睛,熟练地扯下外套,拿在手上用力一拧,水滴滴答答落了一地,他震惊地看着她浑不在意地又把湿外套穿回去了,继续趴在桌上微微发抖。
于珊珊看不下去了,说道:“你怎么能这样呢?!”
栗苒不耐烦地掀起眼皮:“我哪样了?”
“女孩子淋雨不好的!”
栗苒挥了挥手:“不用大惊小怪,我好得很。”
宋瑀城眉头皱得越来越深。他抬头看了一眼时间,还有十分钟就要开始早读了。他重新拿了把伞,拔腿冲出门去。
不到十分钟,他又回来了,手中拿了个袋子。他喘着气,看到栗苒还在闭眼补觉,便把袋子悄悄伸给了于珊珊,给她示意了一个眼神。
珊珊打开袋子一看,是一件蓬蓬松松的黑色羽绒服。她惊讶问道:“你哪来的?”
“去老师办公室借的。”宋瑀城说得面不改色。
于珊珊不疑有他,把羽绒服拿出来,自己上手扯下了栗苒身上湿哒哒的校服。
“嗯?你干嘛,我好冷。”栗苒不满意地嘟嘟囔囔。
“别穿校服了,穿这个。”她把羽绒服给栗苒穿上。栗苒瞬间觉得被一股温暖的气息包裹了。
“这是哪来的衣服?”
“老师的,你好好穿着吧。”
栗苒看着超出自己手臂一大截的袖子,这显然是一件男士羽绒服,自己的手指都够不到袖口。
“怎么找了男老师借衣服?”
“有的穿不就行了?废话这么多。”
栗苒乖乖闭嘴了。她把羽绒服领子聚起来,埋进去小半张脸。
于珊珊把栗苒的湿衣服塞入衣袋,看到袋子底下还有两包姜茶,便拆开倒入栗苒接满热水的保温杯中。
“姜茶,你喝一点。”
栗苒喝了一大口,终于觉得身上慢慢暖和了起来。
再次闭上眼睛补觉前,她舒舒服服地想着:“还是附中好哇,老师同学都这么贴心。这衣服这么大,该不会是李老师的吧……”
一整个上午,栗苒都穿着这件羽绒服。不上操的时候附中并不会严格要求穿校服,栗苒觉得自己应该在学校放一件厚外套。不穿不知道,一穿才明白干燥温暖的外套要比湿校服舒服多了。
雨一直都没停,甚至越下越大。上午第四节课快开始的时候,外面甚至亮起了闪电,响起了轰隆隆的雷鸣声。
宋瑀城看着前排裹着羽绒服,丝毫不在意天气的栗苒,掏出手机来发了一条消息。
中午放学了,栗苒拿上装着校服的袋子正要往外走,突然,宋瑀城叫住了她:
“栗苒,你跟我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