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震惊了
文/乃兮
公主大婚,普天同庆。糖不是稀罕物。对于京都皇城,宫中最宠爱的永乐公主,金银宝玉都不稀罕,何况是一糖。
稀罕的是季将军会随身带糖。是一乳味的糖,里面夹杂了一点花生碎。
姜晏乔常年在宫中,不清楚这糖是外头买的还是旁人做的。
她只想着。
他怎么会随身带着糖?
外面的声音透过轿子传入到她耳中。马蹄声,铁甲摩擦声,步履声,齐整万分。
中间夹杂着不知道哪里来的鸟鸣,叽叽喳喳,清脆动听,被人群惊到后扑棱乱飞,提醒她地府可没那么好的待遇。
大婚的队伍出了宫门,迎来不一样的声响。
沉寂在轿子里的姜晏乔伸出手,掀开侧面帘。
季将军代替谢南川游街,骑的是红鬃马。他瞥了她一眼,又望向侧前方。
侧前方有一小队人马。
她顺着望过去。领头的人头上戴着小冠,身上穿着鱼鳞一样的齐腰甲,体格比常人都宽一些。要进宫面圣,竟穿不成套。
那人麻利下马行礼。他身后的随从武将跟着下马行礼。他们极为恭敬,没有半点疏忽怠慢。
送嫁队伍前行,在要与这一行人要擦身而过时,领头的将领开口:“季将军?”
那人短短三个字充满困惑。他不明白成婚的人怎么变成了季靖云,也不明白为何轿边露出的公主没有戴凤冠。
季将军没回应。姜晏乔则是开口:“方将军?”
方将军应了:“方任见过永乐殿下!”他话铿锵有力。要是从声音辨人,必该是一位忠心耿耿的臣子。
她和方将军搭了话。送嫁的队列很有眼见力停下。
姜晏乔注视着方将军。
她唇齿间的乳甜味尚在。
她问方将军:“方将军吃糖吗?”
古怪的问题。
旁人听不懂,方任听懂了。他恭敬且有力回答着公主问题:“回殿下,臣不喜糖。身上带的和季将军不同,是肉干。”
原来将士都会在身上带一些吃的。估摸着怕饿。
季将军喜欢吃糖?
姜晏乔想问方将军和季将军是师兄弟,为何在见面时如此生疏。
但她没有问。
她可以从季将军这里知道的事,不需要去问方将军。
至于今天可能发生的宫变——
她说:“方将军一定要肉干吗?”
方任没第一时回话。
他沉吟良久后,颇为感慨:“殿下,您出现得太晚了。”
他是真的在惋惜:“要是臣初入京城那会儿,能见着殿下,说不定会喜欢上糖。”
他们都在打哑谜。
姜晏乔听懂了,又没完全懂。她猜方将军的意思是知道了她在说什么话。而他肯定要继续做他的事,不会后悔,没有了回头路。
但为什么是初入京城那会儿呢?
那时候的她不过幼童,能决定什么?
方将军入宫,父皇真的能对付得了方将军吗?这场宫变,她的阻拦有用吗?他们见面后,方将军会不会延迟他的计划?
她没有任何兵力,在方将军面前不过是徒有头衔的永乐公主。以前如此,现在如此,往后也如此。
她的父皇希望她好好成婚,她的母后希望她恪守规矩。
她穷尽方式去改变,去寻求真相,连一个侍卫都难撼动,何况一位带兵宫变的将军。
那些小黑团隐隐有冒头的趋势。
姜晏乔微动了动唇。
残留的糖味还在。
她把她的脑袋清空。
一定有什么事情是她可以做到的,去改变整个局势的。否则方将军的话必然不会是这样。
她已经改变了很多事了。
至少,她现在活着。
她“哦”了一声:“走了。”
轿子再次动起来。方将军站在那儿,目送她离开。
季将军从方将军面前骑马而过,没多看方将军。两人之间看起来陌生疏离。
周围连知潼也没过问她刚才那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季将军一样不问。
姜晏乔开着帘子。
她发现季将军没有要求她放下帘,便没动。她露着脑袋,又一回见到了沿途百姓。
喧闹的百姓中,有人疑惑:“公主成婚怎么没戴凤冠?”
“你没见着驸马也没穿好衣服!”
也有人看开:“这你就不懂了。人有什么,才会不在意什么。后头那么多嫁妆没见着么?里头会少公主什么?”
大家都喜气洋洋。宫里的那点行刺事,百姓不知道。驸马都没了,他们也不知道。
他们的快乐源于不知,建在她面上配合饰演出来的平和下,建立在她的痛苦上。这是父皇,或者说父皇和母后都想要见到的场景。
姜晏乔在如此热闹里,问边上骑马的季将军:“将军为何喜欢糖?”
她以为季将军不会回答,或者会简单地回应。却听季将军说起过往:“年少在宫中容易饿。肉干带少了更饿,带多了会被发现,被人抢了吃。家母特意做了糖。”
季将军停顿一下:“这两年回京,臣年纪不小。在家母心中没成家,依旧被当小孩。”
小孩会喜欢吃糖。长大了不一定还喜欢。在季母眼中,季将军哪怕独当一面了,回到家里还是个孩子。
姜晏乔得到了答案。
不是外头买的,是季母做的。
她又问:“现在不吃肉干?”
季将军回答:“边塞苦寒,天天肉干。京中吃得多,不需特意吃那些。”
姜晏乔提名:“可方将军爱吃。”
“他在京城待了太久。”季将军在马上微侧头,“想去边塞。”
三千营的侍卫并不是所有人都乐意去边塞。那儿距离京城极远,除了苦寒之外,还有漫无止境的寂寥和随时丧命的危险。
季靖云终回答起殿上的事:“方将军入京,武学出众,拜在姚王图姚将军名下。我是姚将军最后一名学生。”
姜晏乔不太记武官们的名字:“姚将军现在在?”
“亡故。”季靖云。
姜晏乔喃喃:“这样啊。”
方将军与谢南川一样。深挖下去该是如万丈深渊一般的陈年旧事。
谢南川不敢向父皇复仇,选择了将屠刀挥向她。方将军不同,他敢宫变。
她先前揣测的恐怕是准的。唯一的意外,是中间插了一个季将军。
季将军:“你想知道。”
姜晏乔倚靠在轿子边。她与季将军对视,有着一丝不确定:“我该知道吗?你要告诉我?”
季将军:“十多年前的事,宫里朝中无人提,知潼不会知道。”
知潼一直在边上。她全程听着这些,担忧看看公主,又看看季将军。
明明公主和季将军两人不会熟,意外相处和睦。
公主府距离皇宫近。
轿不去谢家,自然很快到了地方,透过轿窗,能看到公主府绿油的门。
姜晏乔下轿,注意到季将军翻身下马,人站在马旁。影骊哒哒走过来,俨然不满红鬃马,对着红鬃马不断喷气。
红鬃马明明算得上烈马,意外好脾气不在意,踩了踩地侧头避开。
两匹马在公主府前,进行了一场单方面的挑衅。
云嬷嬷没在,公主府里的合卺礼也取消。知潼和陶公公负责将所有东西送入公主府,并登记入册。
侍卫们警惕保护着公主,生怕再来一个刺客。姜晏乔没去管繁忙的人,走到季将军面前。
她诚邀季将军往公主府内走:“将军和我边走边说。衣物在府内换下。这套不算吉利。”
季靖云第一回听人说婚服不吉利的。
他安抚了一下影骊,将马交给下属,跟着公主往公主府内走。
公主府里面维持着喜庆,到处都是红。姜晏乔已是十分熟悉。
“将军就从,成为姚将军学生开始说起?”姜晏乔给季将军提议。
季靖云话已尽可能多,可也不想讲漫长的故事。他直言:“太远。”
姜晏乔看在他们一日师生和糖的份上,仅哼了一声:“那将军看着说。”
季靖云稍回想,从一场酒宴开始说起:“我师傅姚将军,刚从边塞大胜归来。宫中为其特办了一场庆功宴。酒过三巡,他与俞妃的父亲起了争执。”
季将军面无表情模仿了一下。
“我在战场上,半个时辰取了二十人首级!刀钝了才归来。”
季将军又换了个口吻:“我要是年纪轻的时候也上战场,一样能二十个!现在嘛,就听姚将军吹嘘!”
姜晏乔脚步迟缓。
她突然发现,让季将军讲过去,似乎不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难怪季将军是只参与武举,不参与文举的将军!怎么连人说了什么话都要讲起来。她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听到重点?
她想要委婉提一下,又想季将军平时实在话少。温副官这么能说会道,定是父皇知道季将军不爱说话才给人安排的。
季将军依旧神情淡漠:“当时俞妃正受宠。她爹风流。我师傅当场嘲讽‘靠裙带关系上来,一样二十个,怕不是在女子的肚皮上’。他们成功殿前失仪,打了起来。”
姜晏乔:“……”
臣子大庭广众之下斗殴,有时候当皇帝挺心累的。
两人走入了前厅。
季将军:“两人自此结怨。”
姜晏乔也挺心累。她极为难得有幸听季将军说了那么一大段,结果方将军和季将军都没出场。先前谭公公说起一嘴的俞妃,也才被侧面提了一下受宠。
她先吩咐人:“拿个大些的火盆来。烧件衣服去去晦气。”
再对上季将军,绕了个九曲十八弯,委婉:“将军以前在学堂念了几年书?”
她已经够苦了,决定不让自己再受任何委屈。
季靖云沉默。
季靖云盯着公主:“下回别问我要糖。”
姜晏乔震撼极了。
“季靖云,你三岁吗?”
难怪随身带的是乳味的糖!
季将军无情:“臣一岁半。”
公主大婚,普天同庆。糖不是稀罕物。对于京都皇城,宫中最宠爱的永乐公主,金银宝玉都不稀罕,何况是一糖。
稀罕的是季将军会随身带糖。是一乳味的糖,里面夹杂了一点花生碎。
姜晏乔常年在宫中,不清楚这糖是外头买的还是旁人做的。
她只想着。
他怎么会随身带着糖?
外面的声音透过轿子传入到她耳中。马蹄声,铁甲摩擦声,步履声,齐整万分。
中间夹杂着不知道哪里来的鸟鸣,叽叽喳喳,清脆动听,被人群惊到后扑棱乱飞,提醒她地府可没那么好的待遇。
大婚的队伍出了宫门,迎来不一样的声响。
沉寂在轿子里的姜晏乔伸出手,掀开侧面帘。
季将军代替谢南川游街,骑的是红鬃马。他瞥了她一眼,又望向侧前方。
侧前方有一小队人马。
她顺着望过去。领头的人头上戴着小冠,身上穿着鱼鳞一样的齐腰甲,体格比常人都宽一些。要进宫面圣,竟穿不成套。
那人麻利下马行礼。他身后的随从武将跟着下马行礼。他们极为恭敬,没有半点疏忽怠慢。
送嫁队伍前行,在要与这一行人要擦身而过时,领头的将领开口:“季将军?”
那人短短三个字充满困惑。他不明白成婚的人怎么变成了季靖云,也不明白为何轿边露出的公主没有戴凤冠。
季将军没回应。姜晏乔则是开口:“方将军?”
方将军应了:“方任见过永乐殿下!”他话铿锵有力。要是从声音辨人,必该是一位忠心耿耿的臣子。
她和方将军搭了话。送嫁的队列很有眼见力停下。
姜晏乔注视着方将军。
她唇齿间的乳甜味尚在。
她问方将军:“方将军吃糖吗?”
古怪的问题。
旁人听不懂,方任听懂了。他恭敬且有力回答着公主问题:“回殿下,臣不喜糖。身上带的和季将军不同,是肉干。”
原来将士都会在身上带一些吃的。估摸着怕饿。
季将军喜欢吃糖?
姜晏乔想问方将军和季将军是师兄弟,为何在见面时如此生疏。
但她没有问。
她可以从季将军这里知道的事,不需要去问方将军。
至于今天可能发生的宫变——
她说:“方将军一定要肉干吗?”
方任没第一时回话。
他沉吟良久后,颇为感慨:“殿下,您出现得太晚了。”
他是真的在惋惜:“要是臣初入京城那会儿,能见着殿下,说不定会喜欢上糖。”
他们都在打哑谜。
姜晏乔听懂了,又没完全懂。她猜方将军的意思是知道了她在说什么话。而他肯定要继续做他的事,不会后悔,没有了回头路。
但为什么是初入京城那会儿呢?
那时候的她不过幼童,能决定什么?
方将军入宫,父皇真的能对付得了方将军吗?这场宫变,她的阻拦有用吗?他们见面后,方将军会不会延迟他的计划?
她没有任何兵力,在方将军面前不过是徒有头衔的永乐公主。以前如此,现在如此,往后也如此。
她的父皇希望她好好成婚,她的母后希望她恪守规矩。
她穷尽方式去改变,去寻求真相,连一个侍卫都难撼动,何况一位带兵宫变的将军。
那些小黑团隐隐有冒头的趋势。
姜晏乔微动了动唇。
残留的糖味还在。
她把她的脑袋清空。
一定有什么事情是她可以做到的,去改变整个局势的。否则方将军的话必然不会是这样。
她已经改变了很多事了。
至少,她现在活着。
她“哦”了一声:“走了。”
轿子再次动起来。方将军站在那儿,目送她离开。
季将军从方将军面前骑马而过,没多看方将军。两人之间看起来陌生疏离。
周围连知潼也没过问她刚才那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季将军一样不问。
姜晏乔开着帘子。
她发现季将军没有要求她放下帘,便没动。她露着脑袋,又一回见到了沿途百姓。
喧闹的百姓中,有人疑惑:“公主成婚怎么没戴凤冠?”
“你没见着驸马也没穿好衣服!”
也有人看开:“这你就不懂了。人有什么,才会不在意什么。后头那么多嫁妆没见着么?里头会少公主什么?”
大家都喜气洋洋。宫里的那点行刺事,百姓不知道。驸马都没了,他们也不知道。
他们的快乐源于不知,建在她面上配合饰演出来的平和下,建立在她的痛苦上。这是父皇,或者说父皇和母后都想要见到的场景。
姜晏乔在如此热闹里,问边上骑马的季将军:“将军为何喜欢糖?”
她以为季将军不会回答,或者会简单地回应。却听季将军说起过往:“年少在宫中容易饿。肉干带少了更饿,带多了会被发现,被人抢了吃。家母特意做了糖。”
季将军停顿一下:“这两年回京,臣年纪不小。在家母心中没成家,依旧被当小孩。”
小孩会喜欢吃糖。长大了不一定还喜欢。在季母眼中,季将军哪怕独当一面了,回到家里还是个孩子。
姜晏乔得到了答案。
不是外头买的,是季母做的。
她又问:“现在不吃肉干?”
季将军回答:“边塞苦寒,天天肉干。京中吃得多,不需特意吃那些。”
姜晏乔提名:“可方将军爱吃。”
“他在京城待了太久。”季将军在马上微侧头,“想去边塞。”
三千营的侍卫并不是所有人都乐意去边塞。那儿距离京城极远,除了苦寒之外,还有漫无止境的寂寥和随时丧命的危险。
季靖云终回答起殿上的事:“方将军入京,武学出众,拜在姚王图姚将军名下。我是姚将军最后一名学生。”
姜晏乔不太记武官们的名字:“姚将军现在在?”
“亡故。”季靖云。
姜晏乔喃喃:“这样啊。”
方将军与谢南川一样。深挖下去该是如万丈深渊一般的陈年旧事。
谢南川不敢向父皇复仇,选择了将屠刀挥向她。方将军不同,他敢宫变。
她先前揣测的恐怕是准的。唯一的意外,是中间插了一个季将军。
季将军:“你想知道。”
姜晏乔倚靠在轿子边。她与季将军对视,有着一丝不确定:“我该知道吗?你要告诉我?”
季将军:“十多年前的事,宫里朝中无人提,知潼不会知道。”
知潼一直在边上。她全程听着这些,担忧看看公主,又看看季将军。
明明公主和季将军两人不会熟,意外相处和睦。
公主府距离皇宫近。
轿不去谢家,自然很快到了地方,透过轿窗,能看到公主府绿油的门。
姜晏乔下轿,注意到季将军翻身下马,人站在马旁。影骊哒哒走过来,俨然不满红鬃马,对着红鬃马不断喷气。
红鬃马明明算得上烈马,意外好脾气不在意,踩了踩地侧头避开。
两匹马在公主府前,进行了一场单方面的挑衅。
云嬷嬷没在,公主府里的合卺礼也取消。知潼和陶公公负责将所有东西送入公主府,并登记入册。
侍卫们警惕保护着公主,生怕再来一个刺客。姜晏乔没去管繁忙的人,走到季将军面前。
她诚邀季将军往公主府内走:“将军和我边走边说。衣物在府内换下。这套不算吉利。”
季靖云第一回听人说婚服不吉利的。
他安抚了一下影骊,将马交给下属,跟着公主往公主府内走。
公主府里面维持着喜庆,到处都是红。姜晏乔已是十分熟悉。
“将军就从,成为姚将军学生开始说起?”姜晏乔给季将军提议。
季靖云话已尽可能多,可也不想讲漫长的故事。他直言:“太远。”
姜晏乔看在他们一日师生和糖的份上,仅哼了一声:“那将军看着说。”
季靖云稍回想,从一场酒宴开始说起:“我师傅姚将军,刚从边塞大胜归来。宫中为其特办了一场庆功宴。酒过三巡,他与俞妃的父亲起了争执。”
季将军面无表情模仿了一下。
“我在战场上,半个时辰取了二十人首级!刀钝了才归来。”
季将军又换了个口吻:“我要是年纪轻的时候也上战场,一样能二十个!现在嘛,就听姚将军吹嘘!”
姜晏乔脚步迟缓。
她突然发现,让季将军讲过去,似乎不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难怪季将军是只参与武举,不参与文举的将军!怎么连人说了什么话都要讲起来。她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听到重点?
她想要委婉提一下,又想季将军平时实在话少。温副官这么能说会道,定是父皇知道季将军不爱说话才给人安排的。
季将军依旧神情淡漠:“当时俞妃正受宠。她爹风流。我师傅当场嘲讽‘靠裙带关系上来,一样二十个,怕不是在女子的肚皮上’。他们成功殿前失仪,打了起来。”
姜晏乔:“……”
臣子大庭广众之下斗殴,有时候当皇帝挺心累的。
两人走入了前厅。
季将军:“两人自此结怨。”
姜晏乔也挺心累。她极为难得有幸听季将军说了那么一大段,结果方将军和季将军都没出场。先前谭公公说起一嘴的俞妃,也才被侧面提了一下受宠。
她先吩咐人:“拿个大些的火盆来。烧件衣服去去晦气。”
再对上季将军,绕了个九曲十八弯,委婉:“将军以前在学堂念了几年书?”
她已经够苦了,决定不让自己再受任何委屈。
季靖云沉默。
季靖云盯着公主:“下回别问我要糖。”
姜晏乔震撼极了。
“季靖云,你三岁吗?”
难怪随身带的是乳味的糖!
季将军无情:“臣一岁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