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管家和苏念云一前一后疾步走着,入了夜的寒风更加刺骨,苏念云走得急,出门也没添件衣物。
等二人赶到镇宁侯府,苏念云的一张俏脸已经冻得没了知觉,即使有,也仅剩下了痛感。
来到公冶均的院儿里,在门口正冲各路神佛以及死去的老侯爷磕头跪拜的阿诞,见到苏念云,仿佛看到了救星,瞬间炮仗似的蹿了起来,奔到她面前。
“姑娘!姑娘!快进去看看我家公子吧。”
苏念云见阿诞的神情也明了事情的严重性,她也顾不得双手冻得是否还有知觉,黛眉微蹙,脚步不停地道,
“烦劳小哥儿带我进去。”
阿诞连忙走在前面带路,屋里里面还有个小厮在照顾,然而现在公冶均病得昏了过去,高烧不退,药水灌不进去,有人侍候也没什么用。
苏念云来到跟前,侧坐在床头,她先快速观察一番公冶均的脸色,见他面色虽苍白,但是呼吸并不像那天发病时急促,胸膛起伏也较为平缓。
见状,她暗地里松了口气。
随后转头,仰视着阿诞和老管家以及另一个小厮凑过来的三张脸,给众人喂下定心丸,
“没什么大碍,只是公子身子虚弱,又病上添病,症状才显得如此急迫,开几服药便好。”
听到这儿,阿诞和管家双双松了口气。
下一秒,阿诞忽然想起了重中之重,“姑娘,我家公子昏迷不醒,您开药他也吃不下,这该如何是好?”
“无妨,我会先扎针叫他降温苏醒过来,之后再吃药。”
老管家听后,点了点头。
症状不严重,苏念云也就没那么心焦,她先是开了几副药方叫人去抓药,接着再给公冶均治疗。
阿诞作为公冶均的贴身小厮,也算是半个在药罐子里长大的。
太医们嘴里成天念叨的那些深奥的医学秘术,他或许听不懂;但就看他们隔三差五来给公冶均请平安脉,简单的一些治疗他还是懂得的。
可看到苏念云的手法,他忽然又成了门外汉。
一点儿都看不明白。
然而公子的高热却是一点点退了下来,脸色也没有方才那么差,那他就可以放心了。
公子好了,他便又恢复到正常的样子,一个嘴巴闲个不停。
尤其目前苏念云算是公冶均的救命恩人,他对于这位姑娘的观感倍加亲切。
不过第一句,自然是有些奉承,“幸亏姑娘来得及时,否则咱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您当真是华佗在世,连宫里的太医们都不如您呢!”
苏念云闻言,笑而不语,好话自然谁都喜欢听的,可惜阿诞的话说的太大了。
她坐在床头低头收拾着药箱,边时不时看向阿诞笑着回几句。
但到底顾及着床上昏睡的病患,她手上动作轻,口中的语气也放低了不少。
“小哥儿说的哪里话,我的医术可比不上太医们一星半点儿。”
“比得上比得上!”阿诞笑着冲苏念云竖起拇指,低声夸下海口,“您以后一定会杏林满天下!”
然而提了一嘴太医,苏念云倒有些纳罕,她弯着的身子顿了下,接着回头怪道,“如若没猜错,公子的身体一向由太医过问,怎的今儿没请太医过来,反倒是去医馆找我?”
她完全不会自恃医术高超,认为仅仅凭一面之缘,能叫镇宁侯府的人记到现在。
“咳,这事儿也不怕别人知晓,本来我是打算去宫里请太医过来的,谁知道偏偏就是这么不赶巧,吴太妃病了。”
“吴太妃?”苏念云疑惑,
“就是四皇子和五皇子的母妃。”阿诞解释。
苏念云恍然,原来是这样。
“后来出宫的路上又碰上了姑娘的兄长,他提醒我姑娘或许还没关门闭客,我就抱着希望去了医馆。”
府里头派去抓药的小厮还未赶回来,因此苏念云也不急着走,于是二人絮絮叨叨又聊了好些时候。
阿诞眼尖,聊天的同时一眼瞥到了苏念云左手小指包扎的伤口。
他诧异地“咦”了一声,“姑娘手受伤了?那日我见姑娘还好好的。”
苏念云视线随着阿诞的话落在了自己的小指上,其实他不提,自己都快忘了这码事。
接着她一副不值一提的语气淡淡道,“只是切东西的时候,眼神恍惚了下,不小心切到了小指,不碍事。”
阿诞点头不再多问。
与此同时宫内的太极殿外,跪了一地太医院的太医。
冰天雪地的夜里,穿着单薄的朝装,一个个冻得瑟瑟发抖。
而一门之隔的大殿内却是早早烧起了地龙,温暖如春,和门外形成了鲜明对比。
魏贤祯双膝跪在脚踏上,接过婢女端过来的汤药,他轻轻舀了一勺吹了口气,确定能入口了,才送到床上人嘴边,“母妃,喝一点儿吧。”
被他称作母妃的贵妇此时半靠在床头,钗发全卸,长发披散着。
贵妇面如银盘,杏眼朱唇,虽然年华老去,白玉面庞皱纹横生,可不难看出年轻时是怎样的绝美佳人。
听到儿子跪在床前孝敬自己,她脸上露出慈爱的笑意,把汤匙轻轻推到一边,“母妃已经没事了,贤祯,你先起来。”
魏贤祯却不听她的,他现在满脑子方才母妃晕厥过的场景,“母妃!”
语气强硬不能抗拒。
“好好好。”贵妇爱怜地连道三个好字,她一手端起了儿子手中的瓷碗,唯恐他擎着汤匙胳膊被累到。
尽管汤药苦涩难闻,吴太妃送到嘴边,下意识蹙了蹙眉心,可余光瞟到魏贤祯期待的神色,怕儿子失望,她仰头一口而尽。
之后,接过婢女的手帕擦了擦嘴,然后拍了拍床榻,示意儿子坐过来。
魏贤祯这时,面色才有所缓和,依言从脚踏上站起坐在了床侧。
“母妃。”
尽管他在外人眼里,阴狠毒辣,可他也只不过刚过十六岁的生辰,在母亲眼里,他还算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吴太妃先是给儿子整理了一番衣衫,而后像是唠家常一般,目光宠溺打量着魏贤祯,语气柔和。
“方才母妃病着的时候,似乎隐约听到宫外的府邸有人来请太医,是谁病了?”
“还不是那个镇宁侯府的病秧子,隔三差五地来请,要我说,身子那么差,倒不如死了算了。”
魏贤祯一口一个病秧子称呼公冶均,他才不久前被公冶铮拒绝,气儿还没顺呢,如今公冶均正撞枪口上,他哪能那么轻易让太医去给他诊治。
“贤祯!”听到儿子如此无礼,吴太妃罕见地沉了脸色,再不复刚才那般慈爱。
“母妃别恼,”魏贤祯倒不是非要和吴太妃杠这个理儿,如今看母亲脸色不对,他立马找了个台阶下,“儿子这就叫门外的太医去一个便是。”
话落,他随口冲外面吩咐了一句,下一秒,就有人搭话。
吴太妃见状,缓缓坐起来,视线紧随着魏贤祯转身的方向看着门外,眼底盛满了惊异。
“太医们都在门外侯着?”
魏贤祯听到吴太妃的话,眼底划过一丝阴狠,他心知肚明母亲问出这番话是为何,尽管心里头对这群下人的性命一千个一万个不在乎,可母亲在这儿,他也不敢十分放肆。
于是只挑着能入耳的理由讲。
“母亲苏醒不久,儿子担心再有意外发生,所以没放他们回去。”
“胡闹!”吴太妃瞪了魏贤祯一眼,“这冰天雪地的,把人冻坏了可怎么办?何况这件事若是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对你和你四哥的名声也不利。”
“是,儿子知晓了。”
听闻公冶均得了风寒,魏贤安也特地派了贴身太监高和功前去探望,高和功刚出乾元殿,可巧撞上了被打发去镇宁侯府的周太医。
周太医是太医院的老人了,更是同行翘楚,进宫二十多年,以前曾是太医院院首苏太医的亲传弟子。
后来苏太医自请告老回乡后,他便代替了师父的地位,成了新任院首。
他这把老骨头今儿跪得狠了,也在殿外冻得狠了。
现在走去路来,步子一深一浅,行动也比平常慢了许多。
他一个人提着药箱踩在皑皑白雪上,后来还是高和功看不过去,主动帮他背过来。
周太医山羊胡子感激地颤抖了几下,一双细长的眼眸连着皱纹上扬,“多谢高公公。”
周太医一向是知道朝堂上的争斗的,甚至在太医院都有拉帮结派,为了活命跟前程,私底下投靠到各个皇子跟后妃门下。
原先他师父苏太医也曾经唯吴太妃跟五皇子马首是瞻,而他作为师父的弟子,自然而然也跟着伺候这两位主子。
吴太妃和善,他也愿意跟随这么个心善的主儿,然而五皇子,又实在令人畏惧……
他竟然丝毫不顾情分,竟让他这么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儿跪在太极殿外整整半个时辰。
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的……
周太医想想便觉得心寒。
转身回望太极殿的方向,他重重地叹了口气,也不怕高和功跟小皇帝禀报,他兀自发起了牢骚。
“唉!这算什么事儿啊!”
等二人赶到镇宁侯府,苏念云的一张俏脸已经冻得没了知觉,即使有,也仅剩下了痛感。
来到公冶均的院儿里,在门口正冲各路神佛以及死去的老侯爷磕头跪拜的阿诞,见到苏念云,仿佛看到了救星,瞬间炮仗似的蹿了起来,奔到她面前。
“姑娘!姑娘!快进去看看我家公子吧。”
苏念云见阿诞的神情也明了事情的严重性,她也顾不得双手冻得是否还有知觉,黛眉微蹙,脚步不停地道,
“烦劳小哥儿带我进去。”
阿诞连忙走在前面带路,屋里里面还有个小厮在照顾,然而现在公冶均病得昏了过去,高烧不退,药水灌不进去,有人侍候也没什么用。
苏念云来到跟前,侧坐在床头,她先快速观察一番公冶均的脸色,见他面色虽苍白,但是呼吸并不像那天发病时急促,胸膛起伏也较为平缓。
见状,她暗地里松了口气。
随后转头,仰视着阿诞和老管家以及另一个小厮凑过来的三张脸,给众人喂下定心丸,
“没什么大碍,只是公子身子虚弱,又病上添病,症状才显得如此急迫,开几服药便好。”
听到这儿,阿诞和管家双双松了口气。
下一秒,阿诞忽然想起了重中之重,“姑娘,我家公子昏迷不醒,您开药他也吃不下,这该如何是好?”
“无妨,我会先扎针叫他降温苏醒过来,之后再吃药。”
老管家听后,点了点头。
症状不严重,苏念云也就没那么心焦,她先是开了几副药方叫人去抓药,接着再给公冶均治疗。
阿诞作为公冶均的贴身小厮,也算是半个在药罐子里长大的。
太医们嘴里成天念叨的那些深奥的医学秘术,他或许听不懂;但就看他们隔三差五来给公冶均请平安脉,简单的一些治疗他还是懂得的。
可看到苏念云的手法,他忽然又成了门外汉。
一点儿都看不明白。
然而公子的高热却是一点点退了下来,脸色也没有方才那么差,那他就可以放心了。
公子好了,他便又恢复到正常的样子,一个嘴巴闲个不停。
尤其目前苏念云算是公冶均的救命恩人,他对于这位姑娘的观感倍加亲切。
不过第一句,自然是有些奉承,“幸亏姑娘来得及时,否则咱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您当真是华佗在世,连宫里的太医们都不如您呢!”
苏念云闻言,笑而不语,好话自然谁都喜欢听的,可惜阿诞的话说的太大了。
她坐在床头低头收拾着药箱,边时不时看向阿诞笑着回几句。
但到底顾及着床上昏睡的病患,她手上动作轻,口中的语气也放低了不少。
“小哥儿说的哪里话,我的医术可比不上太医们一星半点儿。”
“比得上比得上!”阿诞笑着冲苏念云竖起拇指,低声夸下海口,“您以后一定会杏林满天下!”
然而提了一嘴太医,苏念云倒有些纳罕,她弯着的身子顿了下,接着回头怪道,“如若没猜错,公子的身体一向由太医过问,怎的今儿没请太医过来,反倒是去医馆找我?”
她完全不会自恃医术高超,认为仅仅凭一面之缘,能叫镇宁侯府的人记到现在。
“咳,这事儿也不怕别人知晓,本来我是打算去宫里请太医过来的,谁知道偏偏就是这么不赶巧,吴太妃病了。”
“吴太妃?”苏念云疑惑,
“就是四皇子和五皇子的母妃。”阿诞解释。
苏念云恍然,原来是这样。
“后来出宫的路上又碰上了姑娘的兄长,他提醒我姑娘或许还没关门闭客,我就抱着希望去了医馆。”
府里头派去抓药的小厮还未赶回来,因此苏念云也不急着走,于是二人絮絮叨叨又聊了好些时候。
阿诞眼尖,聊天的同时一眼瞥到了苏念云左手小指包扎的伤口。
他诧异地“咦”了一声,“姑娘手受伤了?那日我见姑娘还好好的。”
苏念云视线随着阿诞的话落在了自己的小指上,其实他不提,自己都快忘了这码事。
接着她一副不值一提的语气淡淡道,“只是切东西的时候,眼神恍惚了下,不小心切到了小指,不碍事。”
阿诞点头不再多问。
与此同时宫内的太极殿外,跪了一地太医院的太医。
冰天雪地的夜里,穿着单薄的朝装,一个个冻得瑟瑟发抖。
而一门之隔的大殿内却是早早烧起了地龙,温暖如春,和门外形成了鲜明对比。
魏贤祯双膝跪在脚踏上,接过婢女端过来的汤药,他轻轻舀了一勺吹了口气,确定能入口了,才送到床上人嘴边,“母妃,喝一点儿吧。”
被他称作母妃的贵妇此时半靠在床头,钗发全卸,长发披散着。
贵妇面如银盘,杏眼朱唇,虽然年华老去,白玉面庞皱纹横生,可不难看出年轻时是怎样的绝美佳人。
听到儿子跪在床前孝敬自己,她脸上露出慈爱的笑意,把汤匙轻轻推到一边,“母妃已经没事了,贤祯,你先起来。”
魏贤祯却不听她的,他现在满脑子方才母妃晕厥过的场景,“母妃!”
语气强硬不能抗拒。
“好好好。”贵妇爱怜地连道三个好字,她一手端起了儿子手中的瓷碗,唯恐他擎着汤匙胳膊被累到。
尽管汤药苦涩难闻,吴太妃送到嘴边,下意识蹙了蹙眉心,可余光瞟到魏贤祯期待的神色,怕儿子失望,她仰头一口而尽。
之后,接过婢女的手帕擦了擦嘴,然后拍了拍床榻,示意儿子坐过来。
魏贤祯这时,面色才有所缓和,依言从脚踏上站起坐在了床侧。
“母妃。”
尽管他在外人眼里,阴狠毒辣,可他也只不过刚过十六岁的生辰,在母亲眼里,他还算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吴太妃先是给儿子整理了一番衣衫,而后像是唠家常一般,目光宠溺打量着魏贤祯,语气柔和。
“方才母妃病着的时候,似乎隐约听到宫外的府邸有人来请太医,是谁病了?”
“还不是那个镇宁侯府的病秧子,隔三差五地来请,要我说,身子那么差,倒不如死了算了。”
魏贤祯一口一个病秧子称呼公冶均,他才不久前被公冶铮拒绝,气儿还没顺呢,如今公冶均正撞枪口上,他哪能那么轻易让太医去给他诊治。
“贤祯!”听到儿子如此无礼,吴太妃罕见地沉了脸色,再不复刚才那般慈爱。
“母妃别恼,”魏贤祯倒不是非要和吴太妃杠这个理儿,如今看母亲脸色不对,他立马找了个台阶下,“儿子这就叫门外的太医去一个便是。”
话落,他随口冲外面吩咐了一句,下一秒,就有人搭话。
吴太妃见状,缓缓坐起来,视线紧随着魏贤祯转身的方向看着门外,眼底盛满了惊异。
“太医们都在门外侯着?”
魏贤祯听到吴太妃的话,眼底划过一丝阴狠,他心知肚明母亲问出这番话是为何,尽管心里头对这群下人的性命一千个一万个不在乎,可母亲在这儿,他也不敢十分放肆。
于是只挑着能入耳的理由讲。
“母亲苏醒不久,儿子担心再有意外发生,所以没放他们回去。”
“胡闹!”吴太妃瞪了魏贤祯一眼,“这冰天雪地的,把人冻坏了可怎么办?何况这件事若是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对你和你四哥的名声也不利。”
“是,儿子知晓了。”
听闻公冶均得了风寒,魏贤安也特地派了贴身太监高和功前去探望,高和功刚出乾元殿,可巧撞上了被打发去镇宁侯府的周太医。
周太医是太医院的老人了,更是同行翘楚,进宫二十多年,以前曾是太医院院首苏太医的亲传弟子。
后来苏太医自请告老回乡后,他便代替了师父的地位,成了新任院首。
他这把老骨头今儿跪得狠了,也在殿外冻得狠了。
现在走去路来,步子一深一浅,行动也比平常慢了许多。
他一个人提着药箱踩在皑皑白雪上,后来还是高和功看不过去,主动帮他背过来。
周太医山羊胡子感激地颤抖了几下,一双细长的眼眸连着皱纹上扬,“多谢高公公。”
周太医一向是知道朝堂上的争斗的,甚至在太医院都有拉帮结派,为了活命跟前程,私底下投靠到各个皇子跟后妃门下。
原先他师父苏太医也曾经唯吴太妃跟五皇子马首是瞻,而他作为师父的弟子,自然而然也跟着伺候这两位主子。
吴太妃和善,他也愿意跟随这么个心善的主儿,然而五皇子,又实在令人畏惧……
他竟然丝毫不顾情分,竟让他这么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儿跪在太极殿外整整半个时辰。
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的……
周太医想想便觉得心寒。
转身回望太极殿的方向,他重重地叹了口气,也不怕高和功跟小皇帝禀报,他兀自发起了牢骚。
“唉!这算什么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