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便是苍州了!”
出使的队伍虽不长,但除了他们几个,加上随行的侍卫也有快二十人。当时程风昼夜星驰七日的路程,他们一行人在路上走走停停近一个月方到苍州城下。
苍州和兰都城内城外景致都完全不同。苍州像一座幸存在黄沙之中的孤城,东面繁华,西面荒凉,或许是因为长期屯兵驻扎,连风里都多了些肃杀之气。程风驾着黑旋风打头阵,远望见城墙便扬鞭而去,直冲到城门下拉着缰绳回头等着。
虽备了马车,从兰都一路西行,宋玉琅和朱灵伯大多时候还是各自骑着马,等行至近处发现程风早已下马和守卫的士兵攀谈起来了。
“这是我兰都的朋友,也是此次同行的伙伴!”程风扭头看见他们,向面前士兵介绍道。
朱灵伯和宋玉琅点头示意。
程风拍拍那人的肩,翻身上马,爽声说:“我先带他们进城安顿,改日找你喝酒!”
从城门到驿馆不过一刻钟,程风寒暄之人却是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一进驿馆还未开言,迎面便有人拦着他的肩喊:“程风!你来的正是时候!”说着话便被灌下了一大碗酒。
“这次回来还走吗?”
程风抹了抹嘴,“此次有公务,办完再回来便不走了!”
“好……好……好啊……”
“走了,改日再找你喝酒!”
程风叙完旧牵着马就走,朱灵伯忙出声止住他:“不用先找驿丞核校文书吗?”
程风微微仰头,用下巴指着门内示意:“刚才那位就是。”
“啊?”朱灵伯和宋玉琅一起回头去看,那人虽然正端着酒碗坐在桌前吃肉,但身上所穿衣物确实是官制。
程风轻笑一声,“他今日吃醉了酒,怕是没法管我们了。放心,有我在误不了!我们先行休整,明日再来。”
“这些人……你都认识?”宋玉琅坐在马上往前赶了几步,探着头不可思议地问程风。
“认识啊!”
“苍州人爱酒?”
程风想起自己刚刚不知说了多少句“改日找你喝酒”,没忍住笑出声来,“酒是苍州人的命,所谓:宁可居无所,不可食无肉、饮无酒!”
朱灵伯回头看向街上的人,华容绮绣者少,却是人人自得不见苦态,他问他:“他们不知你的身份吗?”
驿丞士卒,至于一些商贩皆是直呼程风大名,与邻里旧友无异。
“什么身份?”程风说话时弯腰接了一把递过来的新鲜果子,转头分给他二人,他伸出手去,鲜嫩的红果静静躺在掌心,“你是说程府二公子?”
“哪有什么二公子,我刚来的时候小叔把我往步兵营里一扔就不管了,苍州城内军民一家,不必太拘俗礼。”他语气里自在随意,一扬马鞭,“不知道这时候我小叔练兵回府没?”
程徽统领苍州军,因是驻城军队,加之苍州本身百姓人数较少,便身兼都护一职。天高皇帝远,按理说他已是这小城中最大的官,处理政务的都护府却不大,家中内宅就直接修在后院,完全比不上兰都程府的阔气。倒是演武场,同时跑十匹马都不是问题。
“小叔!”
程风差一点骑着马直接闯进去,从马上一个飞身便跳进了府内。都护府确实各个好手,守在门口的侍卫快步上前便轻松制住了黑旋风,三匹马顺从地牵到了马厩。
他们一进城门便有人来报了信的,程徽此时就立在中庭候着。叔侄俩一见面却是先过了几招,程徽有意试程风的身手,三招便逼得程风退后几步挑了枪。赤手空拳或许不行,程风的程家枪已经可以和程徽一较高下了。
程风右手倚着枪,弯腰喘着粗气:“不打了,不打了……小叔,我一路上跑了这些日子,刚回来你就下这样重手……”
“我就知道你小子这一年没好好练武!”
程徽是不穿长袍的,在家中虽未着甲,手腕脚腕也都是束起来的,精壮利落,让人猜不出年纪。
朱灵伯和宋玉琅站在一旁一时无措,对上程徽的目光,立马恭敬行礼,“程大人!”
“不必如此多礼,一路颠簸,先进来吃饭吧。”
程风揉揉胸口,看着程徽的背影对他们说:“我小叔看着吓人,但脾性最是温和,不必害怕。”
“这个小姑娘是?”
“程大人……”宋玉琅正欲开口便被程风抢了先,“她是宋伯伯家的小女儿宋玉琅,小时候喜欢在头上扎两个小球球。”
“都长这么大了!你父亲可还好?自当年战时一别,我与诚明已有快十年未见了……”
程风看宋玉琅又欲开口,先截住她说:“不必叫得那么生分,称小叔一声‘伯伯’就可。”
程徽笑着点头,“是啊,叫我伯伯就行。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你就骑在我脖子上去看花灯。”
宋玉琅羞得脸微微泛红,只能应着:“是,程伯伯。”
“这位是?”程徽倒了一碗酒递过去,朱灵伯忙伸手去接。
不等他开口,程徽盯着朱灵伯的脸说:“你是胡人?”
朱灵伯手一抖,碗中酒水洒出去了一些。
“不,你……母亲?是胡人?”
朱灵伯勉强稳住心神,“将……将军,何出此言?”
程风这一小会儿已经啃完一只羊腿了,擦擦手,说:“是吧?我第一次见他就这么觉得。他就是眼睛长得太漂亮了,鼻子一看就非大兆人,有点像……”
程风与程徽异口同声道:
“中羯。”
话音刚落,朱灵伯刚刚接过的酒碗从手中跌下,“当啷”一声,酒洒了一地。
他立马站起来赔礼,衣袍下裳也被打湿了几处。朱灵伯本想着正好借故离席,程徽却摆摆手说,无事,苍州风大,片刻就吹干了。
“孩子无需害怕,你进城应该也注意到了,苍州城内两族之子不在少数,隔一段时间你甚至能看见胡商。在这儿不必担心。”
苍州位置特殊,出城便是苍崖关,苍崖关一过便离了大兆国土。边关鱼龙混杂,苍州驻军数众,军需缺口大,京中补给过来的慢,军民同耕也会有无法接续之时,时间一久……
朱灵伯这才理了理衣襟,向程徽行了一礼,开口说道:“在下朱灵伯,此次出使乌楚、探望允成公主的使臣,是……”他瞥了一眼手边的宋玉琅,“是玉琅的二哥。”
宋玉琅以前从未往这处想,也就是程徽、程风他们接触的胡人多才有了细微的分辨。席间话未说毕,她便跟着一同端详起朱灵伯来。诚如程风所言,他眼睛太漂亮了,让人很难再去注意他高耸的鼻子,像圆钝的驼峰藏匿在桃花眸下。
朱灵伯伏地叩首,“谢将军不杀之恩。”
他直起身子,却依旧微微垂着头,说:“实不相瞒,我父亲是中羯人,景宁十三年战死。我是……我是被侯爷捡回来的义子。”
“我说诚明何时有这么大一个儿子。”程徽重新为他倒了一杯酒,“起来吧。”
如此死罪,在程徽这里不过是轻飘飘一杯酒。
宋玉琅一颗心已高高悬在半空,程风倒是立刻兴奋起来,“我就说我不会看错!”
朱灵伯信程风,便决定信一次程徽。进城看到形形色色的人,都让他感到放松和安心。
“你小小年纪便担此出使大任,想必在京中是个人物。”
“将军过奖了。”
“小叔,他可是今年的探花郎,还破了科举舞弊的案子。”
“哦?京中有新案子?那为何不留在刑部,如此良材兄长不会不留。”
不知如何作答,朱灵伯索性将话头引到了程风身上,“知慎此番进考也是榜上题名了的。”
“你?”程徽与程铮反应如出一辙,似乎都不信自己家的孩子能够中榜,“知慎?”
“是及冠之时傅老先生为我取的字。”程风气鼓鼓的,可提到这字,一时有些无措。
“知,慎……好字!你未经寒窗之苦,短短几年习得如此成就,尚且不知是福是祸。加上你这个急躁性子,懂‘自知’、谨‘慎独’,于你有进益。”
话毕,程徽转而言道:“想必你二人此番是初到苍州,让小风带你们在城中好好逛几日。”他顿了顿又问,“你们何时动身?”
“不会久留,五日之后出关。”
“那这几日便住在府上吧,招待不周之处,还要见谅。”
“叨扰了。”
-
朱灵伯亲口说出自己父亲是中羯人之后,宋玉琅便有些不敢相信,席面上虽未外露,后面言语却是一句也未听进去。
傍晚时分,暮色刚合,宋玉琅卸了钗环倚在窗边发呆,听到有轻轻的叩门声,她恍过神来,仔细听了一下,而后出声问道:“二哥?”
“是我。”
“二哥,你等我一下。”
宋玉琅说着话直起身子拢了拢脑后的长发,随手抓了一只发簪绾了一个松散的髻,鬓边有几缕碎发没梳上去,衬着身后的霞光,散发出绒绒的亮光。
“怎么不点灯?”
“苍州的晚霞很美。”
“没有要问的吗?”
“……”
“还记不记得我们之前打的赌?”
“什么?”
“我有一块免死金牌。”
宋玉琅顿了片刻才反应过来,抿着唇轻轻笑了,“我没生气,你还可以再留一阵。”
“当真?”朱灵伯这才松了口气。
“当真。”
朱灵伯点了屋内的灯,窗外一下就暗了下去,这片刻的功夫落霞已然全部落下了。“边关的风比不得兰都,夜里门窗要关严实,以免染上风寒。”他一边叮嘱一边为她带上了窗。
宋玉琅就一直坐在桌边看着他。
“你是吹着这里的风长大的吗?”
朱灵伯关窗的手一顿,答了一句“是”才又重重合上。
朱灵伯到宋府那年十一岁,宋玉琅八岁。宋玉琅从未想过朱灵伯前十一年的人生是如何过的,纵使她知道他长于边塞,也无法想象究竟是怎样的不同。时至今日她身处苍州才知道,他的十一年,是多么遥远的一段距离。
“此事,不是我有意瞒你,我不敢……”
宋玉琅打断了他的支吾难言,“你该瞒着我的。”
“嗯?”
“要继续瞒着父亲母亲,大哥也不能说。家里人应当无事,但多一个人知道总归多一份危险。”
朱灵伯没想到她是这样想的,“刚刚是在想如何帮我瞒过家里?”
“哥,”宋玉琅停了一秒,咽了口口水问道:“在家里你是不是过得很辛苦?”
“……”
流着一半中羯的血活在大兆京都天子脚下,时时担惊受怕的日子不好过吧。
“没有。”朱灵伯冲着她摇头,“真的没有。只要我不说,没人知道。”
“但回兆之后,我会向母亲坦白。”
“为何?”
“求个心安吧。”
宋玉琅沉默着不说话,朱灵伯逗她:“可别忘了我那张免死金牌还没用呢。”
他说谎了,怎么不是有意瞒着呢?此次若顺利,回兆之后谎言便要被戳破,前程怎样,还未可知。
出使的队伍虽不长,但除了他们几个,加上随行的侍卫也有快二十人。当时程风昼夜星驰七日的路程,他们一行人在路上走走停停近一个月方到苍州城下。
苍州和兰都城内城外景致都完全不同。苍州像一座幸存在黄沙之中的孤城,东面繁华,西面荒凉,或许是因为长期屯兵驻扎,连风里都多了些肃杀之气。程风驾着黑旋风打头阵,远望见城墙便扬鞭而去,直冲到城门下拉着缰绳回头等着。
虽备了马车,从兰都一路西行,宋玉琅和朱灵伯大多时候还是各自骑着马,等行至近处发现程风早已下马和守卫的士兵攀谈起来了。
“这是我兰都的朋友,也是此次同行的伙伴!”程风扭头看见他们,向面前士兵介绍道。
朱灵伯和宋玉琅点头示意。
程风拍拍那人的肩,翻身上马,爽声说:“我先带他们进城安顿,改日找你喝酒!”
从城门到驿馆不过一刻钟,程风寒暄之人却是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一进驿馆还未开言,迎面便有人拦着他的肩喊:“程风!你来的正是时候!”说着话便被灌下了一大碗酒。
“这次回来还走吗?”
程风抹了抹嘴,“此次有公务,办完再回来便不走了!”
“好……好……好啊……”
“走了,改日再找你喝酒!”
程风叙完旧牵着马就走,朱灵伯忙出声止住他:“不用先找驿丞核校文书吗?”
程风微微仰头,用下巴指着门内示意:“刚才那位就是。”
“啊?”朱灵伯和宋玉琅一起回头去看,那人虽然正端着酒碗坐在桌前吃肉,但身上所穿衣物确实是官制。
程风轻笑一声,“他今日吃醉了酒,怕是没法管我们了。放心,有我在误不了!我们先行休整,明日再来。”
“这些人……你都认识?”宋玉琅坐在马上往前赶了几步,探着头不可思议地问程风。
“认识啊!”
“苍州人爱酒?”
程风想起自己刚刚不知说了多少句“改日找你喝酒”,没忍住笑出声来,“酒是苍州人的命,所谓:宁可居无所,不可食无肉、饮无酒!”
朱灵伯回头看向街上的人,华容绮绣者少,却是人人自得不见苦态,他问他:“他们不知你的身份吗?”
驿丞士卒,至于一些商贩皆是直呼程风大名,与邻里旧友无异。
“什么身份?”程风说话时弯腰接了一把递过来的新鲜果子,转头分给他二人,他伸出手去,鲜嫩的红果静静躺在掌心,“你是说程府二公子?”
“哪有什么二公子,我刚来的时候小叔把我往步兵营里一扔就不管了,苍州城内军民一家,不必太拘俗礼。”他语气里自在随意,一扬马鞭,“不知道这时候我小叔练兵回府没?”
程徽统领苍州军,因是驻城军队,加之苍州本身百姓人数较少,便身兼都护一职。天高皇帝远,按理说他已是这小城中最大的官,处理政务的都护府却不大,家中内宅就直接修在后院,完全比不上兰都程府的阔气。倒是演武场,同时跑十匹马都不是问题。
“小叔!”
程风差一点骑着马直接闯进去,从马上一个飞身便跳进了府内。都护府确实各个好手,守在门口的侍卫快步上前便轻松制住了黑旋风,三匹马顺从地牵到了马厩。
他们一进城门便有人来报了信的,程徽此时就立在中庭候着。叔侄俩一见面却是先过了几招,程徽有意试程风的身手,三招便逼得程风退后几步挑了枪。赤手空拳或许不行,程风的程家枪已经可以和程徽一较高下了。
程风右手倚着枪,弯腰喘着粗气:“不打了,不打了……小叔,我一路上跑了这些日子,刚回来你就下这样重手……”
“我就知道你小子这一年没好好练武!”
程徽是不穿长袍的,在家中虽未着甲,手腕脚腕也都是束起来的,精壮利落,让人猜不出年纪。
朱灵伯和宋玉琅站在一旁一时无措,对上程徽的目光,立马恭敬行礼,“程大人!”
“不必如此多礼,一路颠簸,先进来吃饭吧。”
程风揉揉胸口,看着程徽的背影对他们说:“我小叔看着吓人,但脾性最是温和,不必害怕。”
“这个小姑娘是?”
“程大人……”宋玉琅正欲开口便被程风抢了先,“她是宋伯伯家的小女儿宋玉琅,小时候喜欢在头上扎两个小球球。”
“都长这么大了!你父亲可还好?自当年战时一别,我与诚明已有快十年未见了……”
程风看宋玉琅又欲开口,先截住她说:“不必叫得那么生分,称小叔一声‘伯伯’就可。”
程徽笑着点头,“是啊,叫我伯伯就行。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你就骑在我脖子上去看花灯。”
宋玉琅羞得脸微微泛红,只能应着:“是,程伯伯。”
“这位是?”程徽倒了一碗酒递过去,朱灵伯忙伸手去接。
不等他开口,程徽盯着朱灵伯的脸说:“你是胡人?”
朱灵伯手一抖,碗中酒水洒出去了一些。
“不,你……母亲?是胡人?”
朱灵伯勉强稳住心神,“将……将军,何出此言?”
程风这一小会儿已经啃完一只羊腿了,擦擦手,说:“是吧?我第一次见他就这么觉得。他就是眼睛长得太漂亮了,鼻子一看就非大兆人,有点像……”
程风与程徽异口同声道:
“中羯。”
话音刚落,朱灵伯刚刚接过的酒碗从手中跌下,“当啷”一声,酒洒了一地。
他立马站起来赔礼,衣袍下裳也被打湿了几处。朱灵伯本想着正好借故离席,程徽却摆摆手说,无事,苍州风大,片刻就吹干了。
“孩子无需害怕,你进城应该也注意到了,苍州城内两族之子不在少数,隔一段时间你甚至能看见胡商。在这儿不必担心。”
苍州位置特殊,出城便是苍崖关,苍崖关一过便离了大兆国土。边关鱼龙混杂,苍州驻军数众,军需缺口大,京中补给过来的慢,军民同耕也会有无法接续之时,时间一久……
朱灵伯这才理了理衣襟,向程徽行了一礼,开口说道:“在下朱灵伯,此次出使乌楚、探望允成公主的使臣,是……”他瞥了一眼手边的宋玉琅,“是玉琅的二哥。”
宋玉琅以前从未往这处想,也就是程徽、程风他们接触的胡人多才有了细微的分辨。席间话未说毕,她便跟着一同端详起朱灵伯来。诚如程风所言,他眼睛太漂亮了,让人很难再去注意他高耸的鼻子,像圆钝的驼峰藏匿在桃花眸下。
朱灵伯伏地叩首,“谢将军不杀之恩。”
他直起身子,却依旧微微垂着头,说:“实不相瞒,我父亲是中羯人,景宁十三年战死。我是……我是被侯爷捡回来的义子。”
“我说诚明何时有这么大一个儿子。”程徽重新为他倒了一杯酒,“起来吧。”
如此死罪,在程徽这里不过是轻飘飘一杯酒。
宋玉琅一颗心已高高悬在半空,程风倒是立刻兴奋起来,“我就说我不会看错!”
朱灵伯信程风,便决定信一次程徽。进城看到形形色色的人,都让他感到放松和安心。
“你小小年纪便担此出使大任,想必在京中是个人物。”
“将军过奖了。”
“小叔,他可是今年的探花郎,还破了科举舞弊的案子。”
“哦?京中有新案子?那为何不留在刑部,如此良材兄长不会不留。”
不知如何作答,朱灵伯索性将话头引到了程风身上,“知慎此番进考也是榜上题名了的。”
“你?”程徽与程铮反应如出一辙,似乎都不信自己家的孩子能够中榜,“知慎?”
“是及冠之时傅老先生为我取的字。”程风气鼓鼓的,可提到这字,一时有些无措。
“知,慎……好字!你未经寒窗之苦,短短几年习得如此成就,尚且不知是福是祸。加上你这个急躁性子,懂‘自知’、谨‘慎独’,于你有进益。”
话毕,程徽转而言道:“想必你二人此番是初到苍州,让小风带你们在城中好好逛几日。”他顿了顿又问,“你们何时动身?”
“不会久留,五日之后出关。”
“那这几日便住在府上吧,招待不周之处,还要见谅。”
“叨扰了。”
-
朱灵伯亲口说出自己父亲是中羯人之后,宋玉琅便有些不敢相信,席面上虽未外露,后面言语却是一句也未听进去。
傍晚时分,暮色刚合,宋玉琅卸了钗环倚在窗边发呆,听到有轻轻的叩门声,她恍过神来,仔细听了一下,而后出声问道:“二哥?”
“是我。”
“二哥,你等我一下。”
宋玉琅说着话直起身子拢了拢脑后的长发,随手抓了一只发簪绾了一个松散的髻,鬓边有几缕碎发没梳上去,衬着身后的霞光,散发出绒绒的亮光。
“怎么不点灯?”
“苍州的晚霞很美。”
“没有要问的吗?”
“……”
“还记不记得我们之前打的赌?”
“什么?”
“我有一块免死金牌。”
宋玉琅顿了片刻才反应过来,抿着唇轻轻笑了,“我没生气,你还可以再留一阵。”
“当真?”朱灵伯这才松了口气。
“当真。”
朱灵伯点了屋内的灯,窗外一下就暗了下去,这片刻的功夫落霞已然全部落下了。“边关的风比不得兰都,夜里门窗要关严实,以免染上风寒。”他一边叮嘱一边为她带上了窗。
宋玉琅就一直坐在桌边看着他。
“你是吹着这里的风长大的吗?”
朱灵伯关窗的手一顿,答了一句“是”才又重重合上。
朱灵伯到宋府那年十一岁,宋玉琅八岁。宋玉琅从未想过朱灵伯前十一年的人生是如何过的,纵使她知道他长于边塞,也无法想象究竟是怎样的不同。时至今日她身处苍州才知道,他的十一年,是多么遥远的一段距离。
“此事,不是我有意瞒你,我不敢……”
宋玉琅打断了他的支吾难言,“你该瞒着我的。”
“嗯?”
“要继续瞒着父亲母亲,大哥也不能说。家里人应当无事,但多一个人知道总归多一份危险。”
朱灵伯没想到她是这样想的,“刚刚是在想如何帮我瞒过家里?”
“哥,”宋玉琅停了一秒,咽了口口水问道:“在家里你是不是过得很辛苦?”
“……”
流着一半中羯的血活在大兆京都天子脚下,时时担惊受怕的日子不好过吧。
“没有。”朱灵伯冲着她摇头,“真的没有。只要我不说,没人知道。”
“但回兆之后,我会向母亲坦白。”
“为何?”
“求个心安吧。”
宋玉琅沉默着不说话,朱灵伯逗她:“可别忘了我那张免死金牌还没用呢。”
他说谎了,怎么不是有意瞒着呢?此次若顺利,回兆之后谎言便要被戳破,前程怎样,还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