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完喜酒第二天,卫明熹要随着江大勇和杨红娇一道上京了。
男人的行李总是很简单,江大勇只带了几件衣物和少数个人物品,收拾出一只小包袱轻巧拎在手上。
不易带走的东西大多留给了这处房子的下一任住户,也就是他之前的副手。
过去他们配合得当,相处也融洽,为数不多的几样家什给了他家还两厢便宜。
杨红娇就犯愁了,她那些家当一件也舍不下。
衣服铺盖脸霜头油、粮食腌肉瓢盆锅碗……那可都是她一点点置办积攒出来的,是她用惯的东西,她万万不愿割舍。
江大勇耐着性子劝她,“带太多东西路上不方便,到了京都我再给你买新的。”
杨红娇愈发不乐意道:“你可不能学会那些大手大脚的毛病,男主外女主内,以后过日子得听我的。”
江大勇无奈扶额,转身来到院子里又看到卫明熹靠着一只几乎和她等高却比她还要宽两倍的大包裹,他额角的青筋都突了突,
“你看我长着八只手吗?你怎么不把墙砖也敲掉两块带上呢?”
卫明熹暗自叹息,当她多愿意呢。
原本这些东西往空间一塞她就能两手空空轻装上阵,可与其以后费心思解释,还不如眼下花点力气。
反正又不用她受累。
“我想着我多带点儿,去了京都咱家就能省下些,谁知这份好意竟还被你嫌弃……”
卫明熹酝酿几秒,眼里染上点点失落。
江大勇见她故意这般做派顿时更气了,抬起巴掌威胁:“再不好好说话小心我……”
“小心你啥?”杨红娇突然从屋里探出身子,刚好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她飞快走到他身边,踮起脚在自家男人手背上轻抽一下,
“孩子一片好心你唬她干啥?不是我说,往后你可得收敛些脾气,待她和气点儿,
明熹这孩子打小儿娇生惯养的,到了咱家咱们理应更宝贝些,可不能给她委屈受。”
江大勇被打手背没甚感觉,被媳妇儿训了脸上就有几分火辣辣的。
看不出来他是在“开玩笑”么?也值得她这么上纲上线……
他不由又抬眼去瞪卫明熹这个罪魁祸首。
“红娇姨,江伯伯对你的话好像不怎么服气啊……”
卫明熹往杨红娇身后避了避,回赠江大勇一个嘚瑟的眼神。
对此一无所知的杨红娇登时变了脸色,两手叉在腰上——
“罢了罢了,”
媳妇儿要“护犊子”,江大勇招架不住往后退了一步,忿忿告饶,
“都听你的还不行?我以后一定好好‘宝贝’她!”
卫明熹只当没看见他眼里的不忿和威胁,一个劲儿冲杨红娇竖大拇指。
杨红娇脸上有些羞意,双手赶忙垂了下来,心里却十分飘飘然,她男人说以后都听她的呢。
江大勇对上这娘儿俩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只能任劳任怨的出门去借个平车装行李,轿车可装不下这么多。
一路上顺顺当当,第二天下了火车又有江济民派了徐丰来接站,半个来小时就能抵达他们燕大附近的新家。
徐丰看到那几捆体积庞大的行李也不禁大跌眼镜,只能先将人送回去再多跑一趟。
杨红娇十分不好意思,下了车后对徐丰左一声“辛苦你”又一句“麻烦了”,反倒令徐丰有些尴尬,再三回应她“些许小事儿无须客气”。
趁徐丰返回去拉行李的空档,杨红娇忙不迭开了院门,拽着卫明熹打算好好商量一下如何归置带的东西。
哪知进屋一看俩人都傻眼了,他们走了不过五六天的功夫,原本的“毛坯房”此刻却焕然一新。
堂屋用一排两米多长的衣柜隔出左右两个空间,高度几乎挨着房顶,空出八九十公分的过道安上了一张木门。
里间和窗户平行摆着一张一米八的实木床,床上的铺盖皆是红绸绿缎,绣着鸳鸯和喜字,一看就知是给新婚夫妻用的。
床头右侧则是一套书桌椅,再往过竟还放了一架婴儿床!
最最引人注目的是床头墙上贴了一张巨大的装饰画,画上是两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男娃抱着一尾金鱼,女娃捧着一朵莲花,活灵活现憨态可掬。
“老天爷,这也太招人稀罕了,明熹你快瞧呀,这俩孩子长的多俊。”
杨红娇小心翼翼的抚摸着年画娃娃藕节般白嫩的胳膊腿,眼神近乎虔诚。
卫明熹啧啧摇头,老爷子盼孙心切呀,催生起来真是有一套。
留下杨红娇独自陶醉,卫明熹又转到外间。
一进门右手边是一只室内取暖烧水用的煤炉,排烟道连通屋顶从正上方排放。
挨着煤炉摆放的是餐桌椅,桌面足够宽大,六把木椅从四个方向推进去卡的严丝合缝。
和门相对的那面墙则放置了三列等宽的组合架柜,一列书架,一列陈列架和一列封闭的置物柜。
门左侧墙面和大衣柜的夹角空间处呈L型摆放了一把沙发椅并一条长沙发,造型结构应是仿制俄式,坐垫硬邦邦的也谈不上什么舒适度,但在卫明熹看来还是十分钟意。
以她红娇姨的心灵手巧,缝几个软包软垫还不是手到擒来?
江大勇在院子里抽完烟推门进来,瞅见屋里的变化脸上亦是一怔,随即眼神复杂起来。
卫明熹挪着步子蹭到他身边,扯着他衣袖小心晃了两下,
“咳咳,可怜天下父母心呐,我江爷爷未免也太周全了,我们真是太沾光了。”
江大勇缓缓吐了口气,继而偏过头冲她扬了扬嘴角,
“你兢兢业业见缝插针的修补我们父子关系,该说我们借了你的光才是。”
卫明熹直接忽略他习惯性的阴阳怪气,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儿作势要往上写,
“你这话说的还挺像样的,我得好好记下来赶明儿去江爷爷面前邀功。”
江大勇抿着嘴往胸腔沉了口气,懒理她这个“讨债的”,径自坐到一旁的沙发椅上开启沉浸式体验。
杨红娇此刻终于依依不舍的从里间出来了,又新奇又激动的打量着外间,只觉处处都再合心意不过。
待看到那套风格迥异的沙发后她忙不迭轰江大勇起来,叫别妨碍她细细观摩。
江大勇:……做男人真xx难。
待他们的行李送到,杨红娇便马不停蹄的开始四处归置,卫明熹也难得被激发出了间歇性收拾房间综合症,两人干的热火朝天,三两个小时下来屋里院外就井井有条了。
昨晚在火车上休息的一般,上午又做了这许多活计,勤快如杨红娇也不愿再碰锅铲。
打发江大勇把卫晓燕给他们带的干粮放在锅上隔水熘了,一家三口就着热水凑合一顿。
草草吃过午饭,三人都打算午休一会儿,卫明熹便回了她的房间。
她和二妞明光住的东西屋面积约有堂屋的三分之二大,可刨去堂屋的公用面积倒是他们姐弟住的更宽敞些。
两间布置的格局略有不同,她的东屋进门左手边靠窗摆放了一张书桌,双人床则靠近内墙,床边还立着两只床头柜,衣柜放置在床尾。
二妞和明光同住西屋,进门右侧靠窗处两人的桌椅并成一排,两张纵向放置的单人床照例用衣柜隔开,这样能确保采光良好。
床尾处还各拉了一道帘子,避免睡觉时头或脚直接朝向门窗。
这应当是徐管家亲自操持的,竟是连风水都考虑到了……
卫明熹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想着这些事,胸腔涌上阵阵暖意。
江济民既对她们姐弟如此上心,她自然不能凭白领受。
她早就想好了,不仅要帮他促进家庭和谐让他得享天伦之乐,还要对他的事业和生意都有所助益。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她可从不让人做亏本买卖……
轻鼾渐起,她缓缓陷入沉睡,院外路过的一阵喧扰并未惊吵到她。
*
“儿啊,你还垂头丧气的作甚?我看这小院儿极好,又宽敞又方正,不比咱们原先住的差,这还是新盖的呐!”
方老婆子喜不自胜的抚摸着院墙上的红砖,嘴角快咧到脚后跟了。
一旁的方致远却面色沉郁,随手将烟头扔在院里又用脚狠碾几下,
“娘,你不晓事就别给我添堵了,新盖的又如何,校里校外的地段差别大着呢,再说了我上班也不方便。”
他这样的态度方老婆子自然不满,心道又不是没有自行车,还能不方便到哪儿去。
不过见儿子是真的烦闷,她也没多计较,拽着自家老头儿屋前屋后逛遍就开始着手归置东西。
方致远对老爹老娘里里外外的倒腾视若无睹,他是家里的“娇子”,家务活儿上向来不伸手的。
而陈恩柔大多数时候住在部队,每周只回来一次,自然也不能请了假来搬家。
他顾自抱着胳膊倚在院门上头痛不已,究竟出了什么事,为什么后勤的厉主任忙忙叨叨催着他换房子,态度还极其敷衍。
自从被陈家再三敲打,他近来够安分守己了,每天就教教书写写论文,其余的事一概避而远之,如此还不能消散他们的不满?
还是说,在背后和他作对要为难于他的另有其人。
男人的行李总是很简单,江大勇只带了几件衣物和少数个人物品,收拾出一只小包袱轻巧拎在手上。
不易带走的东西大多留给了这处房子的下一任住户,也就是他之前的副手。
过去他们配合得当,相处也融洽,为数不多的几样家什给了他家还两厢便宜。
杨红娇就犯愁了,她那些家当一件也舍不下。
衣服铺盖脸霜头油、粮食腌肉瓢盆锅碗……那可都是她一点点置办积攒出来的,是她用惯的东西,她万万不愿割舍。
江大勇耐着性子劝她,“带太多东西路上不方便,到了京都我再给你买新的。”
杨红娇愈发不乐意道:“你可不能学会那些大手大脚的毛病,男主外女主内,以后过日子得听我的。”
江大勇无奈扶额,转身来到院子里又看到卫明熹靠着一只几乎和她等高却比她还要宽两倍的大包裹,他额角的青筋都突了突,
“你看我长着八只手吗?你怎么不把墙砖也敲掉两块带上呢?”
卫明熹暗自叹息,当她多愿意呢。
原本这些东西往空间一塞她就能两手空空轻装上阵,可与其以后费心思解释,还不如眼下花点力气。
反正又不用她受累。
“我想着我多带点儿,去了京都咱家就能省下些,谁知这份好意竟还被你嫌弃……”
卫明熹酝酿几秒,眼里染上点点失落。
江大勇见她故意这般做派顿时更气了,抬起巴掌威胁:“再不好好说话小心我……”
“小心你啥?”杨红娇突然从屋里探出身子,刚好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她飞快走到他身边,踮起脚在自家男人手背上轻抽一下,
“孩子一片好心你唬她干啥?不是我说,往后你可得收敛些脾气,待她和气点儿,
明熹这孩子打小儿娇生惯养的,到了咱家咱们理应更宝贝些,可不能给她委屈受。”
江大勇被打手背没甚感觉,被媳妇儿训了脸上就有几分火辣辣的。
看不出来他是在“开玩笑”么?也值得她这么上纲上线……
他不由又抬眼去瞪卫明熹这个罪魁祸首。
“红娇姨,江伯伯对你的话好像不怎么服气啊……”
卫明熹往杨红娇身后避了避,回赠江大勇一个嘚瑟的眼神。
对此一无所知的杨红娇登时变了脸色,两手叉在腰上——
“罢了罢了,”
媳妇儿要“护犊子”,江大勇招架不住往后退了一步,忿忿告饶,
“都听你的还不行?我以后一定好好‘宝贝’她!”
卫明熹只当没看见他眼里的不忿和威胁,一个劲儿冲杨红娇竖大拇指。
杨红娇脸上有些羞意,双手赶忙垂了下来,心里却十分飘飘然,她男人说以后都听她的呢。
江大勇对上这娘儿俩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只能任劳任怨的出门去借个平车装行李,轿车可装不下这么多。
一路上顺顺当当,第二天下了火车又有江济民派了徐丰来接站,半个来小时就能抵达他们燕大附近的新家。
徐丰看到那几捆体积庞大的行李也不禁大跌眼镜,只能先将人送回去再多跑一趟。
杨红娇十分不好意思,下了车后对徐丰左一声“辛苦你”又一句“麻烦了”,反倒令徐丰有些尴尬,再三回应她“些许小事儿无须客气”。
趁徐丰返回去拉行李的空档,杨红娇忙不迭开了院门,拽着卫明熹打算好好商量一下如何归置带的东西。
哪知进屋一看俩人都傻眼了,他们走了不过五六天的功夫,原本的“毛坯房”此刻却焕然一新。
堂屋用一排两米多长的衣柜隔出左右两个空间,高度几乎挨着房顶,空出八九十公分的过道安上了一张木门。
里间和窗户平行摆着一张一米八的实木床,床上的铺盖皆是红绸绿缎,绣着鸳鸯和喜字,一看就知是给新婚夫妻用的。
床头右侧则是一套书桌椅,再往过竟还放了一架婴儿床!
最最引人注目的是床头墙上贴了一张巨大的装饰画,画上是两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男娃抱着一尾金鱼,女娃捧着一朵莲花,活灵活现憨态可掬。
“老天爷,这也太招人稀罕了,明熹你快瞧呀,这俩孩子长的多俊。”
杨红娇小心翼翼的抚摸着年画娃娃藕节般白嫩的胳膊腿,眼神近乎虔诚。
卫明熹啧啧摇头,老爷子盼孙心切呀,催生起来真是有一套。
留下杨红娇独自陶醉,卫明熹又转到外间。
一进门右手边是一只室内取暖烧水用的煤炉,排烟道连通屋顶从正上方排放。
挨着煤炉摆放的是餐桌椅,桌面足够宽大,六把木椅从四个方向推进去卡的严丝合缝。
和门相对的那面墙则放置了三列等宽的组合架柜,一列书架,一列陈列架和一列封闭的置物柜。
门左侧墙面和大衣柜的夹角空间处呈L型摆放了一把沙发椅并一条长沙发,造型结构应是仿制俄式,坐垫硬邦邦的也谈不上什么舒适度,但在卫明熹看来还是十分钟意。
以她红娇姨的心灵手巧,缝几个软包软垫还不是手到擒来?
江大勇在院子里抽完烟推门进来,瞅见屋里的变化脸上亦是一怔,随即眼神复杂起来。
卫明熹挪着步子蹭到他身边,扯着他衣袖小心晃了两下,
“咳咳,可怜天下父母心呐,我江爷爷未免也太周全了,我们真是太沾光了。”
江大勇缓缓吐了口气,继而偏过头冲她扬了扬嘴角,
“你兢兢业业见缝插针的修补我们父子关系,该说我们借了你的光才是。”
卫明熹直接忽略他习惯性的阴阳怪气,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儿作势要往上写,
“你这话说的还挺像样的,我得好好记下来赶明儿去江爷爷面前邀功。”
江大勇抿着嘴往胸腔沉了口气,懒理她这个“讨债的”,径自坐到一旁的沙发椅上开启沉浸式体验。
杨红娇此刻终于依依不舍的从里间出来了,又新奇又激动的打量着外间,只觉处处都再合心意不过。
待看到那套风格迥异的沙发后她忙不迭轰江大勇起来,叫别妨碍她细细观摩。
江大勇:……做男人真xx难。
待他们的行李送到,杨红娇便马不停蹄的开始四处归置,卫明熹也难得被激发出了间歇性收拾房间综合症,两人干的热火朝天,三两个小时下来屋里院外就井井有条了。
昨晚在火车上休息的一般,上午又做了这许多活计,勤快如杨红娇也不愿再碰锅铲。
打发江大勇把卫晓燕给他们带的干粮放在锅上隔水熘了,一家三口就着热水凑合一顿。
草草吃过午饭,三人都打算午休一会儿,卫明熹便回了她的房间。
她和二妞明光住的东西屋面积约有堂屋的三分之二大,可刨去堂屋的公用面积倒是他们姐弟住的更宽敞些。
两间布置的格局略有不同,她的东屋进门左手边靠窗摆放了一张书桌,双人床则靠近内墙,床边还立着两只床头柜,衣柜放置在床尾。
二妞和明光同住西屋,进门右侧靠窗处两人的桌椅并成一排,两张纵向放置的单人床照例用衣柜隔开,这样能确保采光良好。
床尾处还各拉了一道帘子,避免睡觉时头或脚直接朝向门窗。
这应当是徐管家亲自操持的,竟是连风水都考虑到了……
卫明熹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想着这些事,胸腔涌上阵阵暖意。
江济民既对她们姐弟如此上心,她自然不能凭白领受。
她早就想好了,不仅要帮他促进家庭和谐让他得享天伦之乐,还要对他的事业和生意都有所助益。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她可从不让人做亏本买卖……
轻鼾渐起,她缓缓陷入沉睡,院外路过的一阵喧扰并未惊吵到她。
*
“儿啊,你还垂头丧气的作甚?我看这小院儿极好,又宽敞又方正,不比咱们原先住的差,这还是新盖的呐!”
方老婆子喜不自胜的抚摸着院墙上的红砖,嘴角快咧到脚后跟了。
一旁的方致远却面色沉郁,随手将烟头扔在院里又用脚狠碾几下,
“娘,你不晓事就别给我添堵了,新盖的又如何,校里校外的地段差别大着呢,再说了我上班也不方便。”
他这样的态度方老婆子自然不满,心道又不是没有自行车,还能不方便到哪儿去。
不过见儿子是真的烦闷,她也没多计较,拽着自家老头儿屋前屋后逛遍就开始着手归置东西。
方致远对老爹老娘里里外外的倒腾视若无睹,他是家里的“娇子”,家务活儿上向来不伸手的。
而陈恩柔大多数时候住在部队,每周只回来一次,自然也不能请了假来搬家。
他顾自抱着胳膊倚在院门上头痛不已,究竟出了什么事,为什么后勤的厉主任忙忙叨叨催着他换房子,态度还极其敷衍。
自从被陈家再三敲打,他近来够安分守己了,每天就教教书写写论文,其余的事一概避而远之,如此还不能消散他们的不满?
还是说,在背后和他作对要为难于他的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