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方家将屋子归置的差不多,正到了该做晚饭的时候。
方老婆子不愿委屈了父子俩,尤其是她顶顶出息的小儿子,即便身子疲累也强打起精神去了灶房预备炒盘菜。
灶房里的东西七零八落,她从菜篮子里翻出一只巴掌大的土豆,就着院儿里的水龙头略冲冲,又利落的刮了皮,“蹭蹭蹭”三两下就切好了丝。
回身去准备调料时,醋瓶子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方家老家是景城那边的,方致远从燕大毕业留校任教后老两口才被接进京都享福,方致远的大哥比不上弟弟出息大,至今仍在景城关北县的乡下务农。
景城盛产陈醋,景城人也喜食醋酸,方家自然不例外。
像炒土豆丝这道菜,必要“醋溜”才最可口,再加上几颗干辣椒,酸酸辣辣别提多够味儿了。
若是赶在十几年前闹灾荒的时候,别说是做菜少一味调料了,生山药也得带皮啃,可自打他们进京以后到底过了几年齐整日子,方老婆子倒不愿将就了。
她将湿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思忖几秒后出了院门。
方家前边儿一排的院子里,杨红娇已经将炒得的两道菜端上桌了,正欲回转灶房去端最后一道柿子蛋花汤,就见一个衣着朴素的老大娘一只手扶在自家门框上。
“唷,你们家也是新搬来的吧?”
方老婆子见杨红娇相貌姣好,衣着也体面,打招呼时脸上的笑意很是真诚和善。
她的乡音实在浓重,即便景城那边十里不同音,杨红娇也立刻反应过来这是碰上老乡了,一瞬间眼神里焕发出光彩,
“是呢,今天刚搬过来,您是……?”
方老婆子麻利儿接过她的话,“那真是太巧了,我们也是刚搬来的,就住你家后头,
我儿子就在这燕大当老师呢,马上就能评上教授了……我那儿媳妇儿家里条件也好,娘家人都是当官儿的。”
方老婆子随口显摆了几句家世,惦记着家里老头和儿子还饿着肚子倒也没喋喋不休,只是末了又习惯性的向杨红娇打探,
“大侄女儿,看你们住在这,想来你也是燕大的教职工?”
杨红娇连连摆手,“我爱人在公安学校任职,他们临时在燕大办公,我们也就临时在这里住一段时间。”
“哦,还能这样啊,”方老婆子脸上的笑意肉眼可见的收拢了,语气也少了几分热切,“我从前倒没听说过还有这样的学校……
不过大侄女儿你也算有福气了,好歹你男人是吃公家饭的,只要能养家糊口就不赖,
如今咱们邻里邻居住着,有事儿你只管往家里寻我,我这人心地再好不过,能帮上忙的地方绝不和你推辞。”
杨红娇如何看不出她变了个态度端起架子来了,只不过她话音还算委婉,目前来看也没什么恶意,她初来乍到不欲给江大勇和家里惹麻烦,一时间也不打算为这点小事发作。
“那就先谢过大娘了,改天一定登门拜访,对了,我刚做好饭,您要是……”
她本来想说“你要是没什么事儿那就改天再唠”,但方老婆子显然会错意了,
“不用不用,你们自家吃吧,我肉和菜都切好了,就是家里醋瓶不知放哪儿了,一时又没处买去,
你不知道,我家那老头子口挑,菜不对味儿就吃不下饭了,这不我就想着上谁家借点儿醋,好歹把他对付过去。”
“这还不简单,”杨红娇走进厨房拿了半瓶醋出来,“您先拿去炒菜吧,不用急着还,吃完晚饭再拿过来也使得。”
方老婆子接过醋瓶脸色却更难看了些,心里暗道这女人忒小家子气,少半瓶醋还巴巴儿的嘱咐她还,也不知道上赶着巴结巴结,怨不得日子过得不行呢。
她随便应承了一声就准备往外走,这时卫明熹打着哈欠从房间出来了,
“好香呀,我快饿死了,咱们什么时候开饭?”
眼光瞟到方老婆子时还礼貌性的朝她点了点头。
“这就能吃了,你去叫你江伯伯吧,这个点儿他也该醒了。”
卫明熹进了堂屋,杨红娇正欲去端汤不想又被方老婆子拽住胳膊,
“这是你家孩子?好俊的模样!”
看着两眼放光的方老婆子,杨红娇心里说不出的别扭,她一边捋方老婆子的手一边道,
“咳,她小姑娘家长得也就一般人儿吧,可当不起您夸,对了,我就不耽误您回家做饭了,我这汤也快放凉了……”
话音未落,她抽出胳膊后就忙不迭钻进了厨房。
方老婆子自讨了个没趣儿,拎着醋瓶悻悻的回家了。
晚饭时分,方老婆子将新炒的醋溜土豆丝挪到方致远和方老汉中间,她面前摆的则是一碟从腌菜缸掏出来切了的咸菜。
就着一口白面馍,她又续上了白天的话头儿。
“儿子,你说搬家这事儿是不是你老丈人的意思?
自打明珠从插队的地方回来,拢共在家里住了一晚就叫她二舅接走了,算着日子文工团的那什么特招选拔也该出结果了,咱们被瞒着啥消息也不知道。
明珠姓方,是咱方家人,他们老陈家凭啥越过咱们决定明珠的事儿?
还有啊,你那二舅哥无礼得很,咱们上赶着和人家说好话,人家却拿咱当那苍蝇臭虫似得,那脸拉的呦,别是不想认咱这门亲了吧?
哼,这就是她陈恩柔的娘家人,我早就跟你说……”
“娘!你能不能别唠叨了!”方致远将筷子重重拍在桌上。
他本就没心思吃饭,偏生他老娘一味的喋喋不休,惹得他烦不胜烦。
“明珠是他们家嫡亲的外甥女儿,人家还能害她不成?
要不是我岳父和二舅哥去下林村把明珠接回来,你孙女儿命都没了,眼下你老人家又说这些有的没的做什么。”
当初让方明珠去下林村交好卫家人的主意是方老汉老两口提的,方致远权衡利弊后也同意了。
那时陈山虎正在气头儿上呢,给方致远使了不少绊子,就连他势在必得的教授职称也被搅合的没评上。
方老汉他们看重孙子,怕方凯回城的事儿也被妨碍,这才急匆匆定下这个事儿。
可明珠也是他方致远亲生的,得知了她在下林村的遭遇他哪有不后怕的,心里难免对爹娘产生了不满。
方致远和陈恩柔是五六年结的婚,那时的陈山虎正值壮年,适逢建国初期,他身担要职工作十分繁重,他的三个儿子也刚在各自岗位上崭露头角,终日忙碌一刻不得闲。
有一天陈山虎突然提起他有一位救命恩人住在景城市关阳县下林村,这几年家里日子好过了理应报答当日的恩情,可繁杂的工作却压得他实在脱不开身。
陈家三兄弟,也就是方致远的舅兄们都在部队上任职,亦不能擅离职守。
方致远祖籍景城,老家关北县和关阳县仅一山之隔,为了讨好这位位高权重的岳父他自然得把握住这个机会,便提出他来办这件事。
可那时他亦是忙于学业,亲自去关阳县下林村寻人也要耽误不少功夫,就写信把这件事告知了乡下的爹娘。
他爹娘在回信中满口答应由他们来寻人并转交陈家给卫家的东西。
就这么着,陈家每隔几个月便凑一些钱票和物资寄到关北县方致远爹娘那里,再由方致远大哥捎到下林村。
陈家是讲究人,寄去的东西里总有一两样是单给方家的。
起初方致远也没料到他爹娘大哥竟敢私自昧下陈家给卫家的东西,还是那年他回乡接爹娘和大儿子来京都的时候,发现家里的境况莫名好了不老少才发现端倪。
识破家里人的作为后方致远惊惧不已,“若你们每次只是少昧一些我也不说什么,可你们彻头彻尾就没去过人家家里!
还敢打着卫家的旗号回信说什么’山路难走收信不方便‘,又说他家没人识字,只能口头感谢请你们代为转达,暗示以后将东西都寄到咱家来。
爹呀,难道你就没想过,这事儿要是败露了你儿子我可怎么和陈家交代!”
方老汉和方老婆子却不以为然,连同方家大儿子夫妻俩你一言我一语的说打听到那家人了,就是普通乡下人家翻不起什么浪花。
又哭诉家里日子艰难,要不是有那些钱物撑着灾年都挺不过去,哪能像现在一样半点儿不拖累他。
方致远大嫂见他不满说出的话更是阴阳怪气,“你是全家人供出来的,我们若是这点子好处都得不上,那你也该按月寄些钱票回来帮衬家里才对。”
彼时方致远留校任教的事儿刚落定,前几年他和陈恩柔以及明珠花用的大多是陈恩柔的工资和来自陈家的接济,如何能有余力再去帮衬家里。
思及此事方致远终究是觉得理亏,偏过头不再言语了。
方老婆子瞪了大儿媳一眼忙去安小儿子的心,
“俗话说了,饿死胆儿小的撑死胆儿大的,你顾虑这么多干啥,陈家人那么忙哪就能亲自来看呢,都是实在亲戚他们还能信不过咱们不成?
再说了,万一这事儿败露了,占便宜的是你哥嫂,让他们一力担下就是,说甚也牵连不到你头上,他老陈家还能为这点儿事不认女婿了?”
方老婆子不愿委屈了父子俩,尤其是她顶顶出息的小儿子,即便身子疲累也强打起精神去了灶房预备炒盘菜。
灶房里的东西七零八落,她从菜篮子里翻出一只巴掌大的土豆,就着院儿里的水龙头略冲冲,又利落的刮了皮,“蹭蹭蹭”三两下就切好了丝。
回身去准备调料时,醋瓶子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方家老家是景城那边的,方致远从燕大毕业留校任教后老两口才被接进京都享福,方致远的大哥比不上弟弟出息大,至今仍在景城关北县的乡下务农。
景城盛产陈醋,景城人也喜食醋酸,方家自然不例外。
像炒土豆丝这道菜,必要“醋溜”才最可口,再加上几颗干辣椒,酸酸辣辣别提多够味儿了。
若是赶在十几年前闹灾荒的时候,别说是做菜少一味调料了,生山药也得带皮啃,可自打他们进京以后到底过了几年齐整日子,方老婆子倒不愿将就了。
她将湿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思忖几秒后出了院门。
方家前边儿一排的院子里,杨红娇已经将炒得的两道菜端上桌了,正欲回转灶房去端最后一道柿子蛋花汤,就见一个衣着朴素的老大娘一只手扶在自家门框上。
“唷,你们家也是新搬来的吧?”
方老婆子见杨红娇相貌姣好,衣着也体面,打招呼时脸上的笑意很是真诚和善。
她的乡音实在浓重,即便景城那边十里不同音,杨红娇也立刻反应过来这是碰上老乡了,一瞬间眼神里焕发出光彩,
“是呢,今天刚搬过来,您是……?”
方老婆子麻利儿接过她的话,“那真是太巧了,我们也是刚搬来的,就住你家后头,
我儿子就在这燕大当老师呢,马上就能评上教授了……我那儿媳妇儿家里条件也好,娘家人都是当官儿的。”
方老婆子随口显摆了几句家世,惦记着家里老头和儿子还饿着肚子倒也没喋喋不休,只是末了又习惯性的向杨红娇打探,
“大侄女儿,看你们住在这,想来你也是燕大的教职工?”
杨红娇连连摆手,“我爱人在公安学校任职,他们临时在燕大办公,我们也就临时在这里住一段时间。”
“哦,还能这样啊,”方老婆子脸上的笑意肉眼可见的收拢了,语气也少了几分热切,“我从前倒没听说过还有这样的学校……
不过大侄女儿你也算有福气了,好歹你男人是吃公家饭的,只要能养家糊口就不赖,
如今咱们邻里邻居住着,有事儿你只管往家里寻我,我这人心地再好不过,能帮上忙的地方绝不和你推辞。”
杨红娇如何看不出她变了个态度端起架子来了,只不过她话音还算委婉,目前来看也没什么恶意,她初来乍到不欲给江大勇和家里惹麻烦,一时间也不打算为这点小事发作。
“那就先谢过大娘了,改天一定登门拜访,对了,我刚做好饭,您要是……”
她本来想说“你要是没什么事儿那就改天再唠”,但方老婆子显然会错意了,
“不用不用,你们自家吃吧,我肉和菜都切好了,就是家里醋瓶不知放哪儿了,一时又没处买去,
你不知道,我家那老头子口挑,菜不对味儿就吃不下饭了,这不我就想着上谁家借点儿醋,好歹把他对付过去。”
“这还不简单,”杨红娇走进厨房拿了半瓶醋出来,“您先拿去炒菜吧,不用急着还,吃完晚饭再拿过来也使得。”
方老婆子接过醋瓶脸色却更难看了些,心里暗道这女人忒小家子气,少半瓶醋还巴巴儿的嘱咐她还,也不知道上赶着巴结巴结,怨不得日子过得不行呢。
她随便应承了一声就准备往外走,这时卫明熹打着哈欠从房间出来了,
“好香呀,我快饿死了,咱们什么时候开饭?”
眼光瞟到方老婆子时还礼貌性的朝她点了点头。
“这就能吃了,你去叫你江伯伯吧,这个点儿他也该醒了。”
卫明熹进了堂屋,杨红娇正欲去端汤不想又被方老婆子拽住胳膊,
“这是你家孩子?好俊的模样!”
看着两眼放光的方老婆子,杨红娇心里说不出的别扭,她一边捋方老婆子的手一边道,
“咳,她小姑娘家长得也就一般人儿吧,可当不起您夸,对了,我就不耽误您回家做饭了,我这汤也快放凉了……”
话音未落,她抽出胳膊后就忙不迭钻进了厨房。
方老婆子自讨了个没趣儿,拎着醋瓶悻悻的回家了。
晚饭时分,方老婆子将新炒的醋溜土豆丝挪到方致远和方老汉中间,她面前摆的则是一碟从腌菜缸掏出来切了的咸菜。
就着一口白面馍,她又续上了白天的话头儿。
“儿子,你说搬家这事儿是不是你老丈人的意思?
自打明珠从插队的地方回来,拢共在家里住了一晚就叫她二舅接走了,算着日子文工团的那什么特招选拔也该出结果了,咱们被瞒着啥消息也不知道。
明珠姓方,是咱方家人,他们老陈家凭啥越过咱们决定明珠的事儿?
还有啊,你那二舅哥无礼得很,咱们上赶着和人家说好话,人家却拿咱当那苍蝇臭虫似得,那脸拉的呦,别是不想认咱这门亲了吧?
哼,这就是她陈恩柔的娘家人,我早就跟你说……”
“娘!你能不能别唠叨了!”方致远将筷子重重拍在桌上。
他本就没心思吃饭,偏生他老娘一味的喋喋不休,惹得他烦不胜烦。
“明珠是他们家嫡亲的外甥女儿,人家还能害她不成?
要不是我岳父和二舅哥去下林村把明珠接回来,你孙女儿命都没了,眼下你老人家又说这些有的没的做什么。”
当初让方明珠去下林村交好卫家人的主意是方老汉老两口提的,方致远权衡利弊后也同意了。
那时陈山虎正在气头儿上呢,给方致远使了不少绊子,就连他势在必得的教授职称也被搅合的没评上。
方老汉他们看重孙子,怕方凯回城的事儿也被妨碍,这才急匆匆定下这个事儿。
可明珠也是他方致远亲生的,得知了她在下林村的遭遇他哪有不后怕的,心里难免对爹娘产生了不满。
方致远和陈恩柔是五六年结的婚,那时的陈山虎正值壮年,适逢建国初期,他身担要职工作十分繁重,他的三个儿子也刚在各自岗位上崭露头角,终日忙碌一刻不得闲。
有一天陈山虎突然提起他有一位救命恩人住在景城市关阳县下林村,这几年家里日子好过了理应报答当日的恩情,可繁杂的工作却压得他实在脱不开身。
陈家三兄弟,也就是方致远的舅兄们都在部队上任职,亦不能擅离职守。
方致远祖籍景城,老家关北县和关阳县仅一山之隔,为了讨好这位位高权重的岳父他自然得把握住这个机会,便提出他来办这件事。
可那时他亦是忙于学业,亲自去关阳县下林村寻人也要耽误不少功夫,就写信把这件事告知了乡下的爹娘。
他爹娘在回信中满口答应由他们来寻人并转交陈家给卫家的东西。
就这么着,陈家每隔几个月便凑一些钱票和物资寄到关北县方致远爹娘那里,再由方致远大哥捎到下林村。
陈家是讲究人,寄去的东西里总有一两样是单给方家的。
起初方致远也没料到他爹娘大哥竟敢私自昧下陈家给卫家的东西,还是那年他回乡接爹娘和大儿子来京都的时候,发现家里的境况莫名好了不老少才发现端倪。
识破家里人的作为后方致远惊惧不已,“若你们每次只是少昧一些我也不说什么,可你们彻头彻尾就没去过人家家里!
还敢打着卫家的旗号回信说什么’山路难走收信不方便‘,又说他家没人识字,只能口头感谢请你们代为转达,暗示以后将东西都寄到咱家来。
爹呀,难道你就没想过,这事儿要是败露了你儿子我可怎么和陈家交代!”
方老汉和方老婆子却不以为然,连同方家大儿子夫妻俩你一言我一语的说打听到那家人了,就是普通乡下人家翻不起什么浪花。
又哭诉家里日子艰难,要不是有那些钱物撑着灾年都挺不过去,哪能像现在一样半点儿不拖累他。
方致远大嫂见他不满说出的话更是阴阳怪气,“你是全家人供出来的,我们若是这点子好处都得不上,那你也该按月寄些钱票回来帮衬家里才对。”
彼时方致远留校任教的事儿刚落定,前几年他和陈恩柔以及明珠花用的大多是陈恩柔的工资和来自陈家的接济,如何能有余力再去帮衬家里。
思及此事方致远终究是觉得理亏,偏过头不再言语了。
方老婆子瞪了大儿媳一眼忙去安小儿子的心,
“俗话说了,饿死胆儿小的撑死胆儿大的,你顾虑这么多干啥,陈家人那么忙哪就能亲自来看呢,都是实在亲戚他们还能信不过咱们不成?
再说了,万一这事儿败露了,占便宜的是你哥嫂,让他们一力担下就是,说甚也牵连不到你头上,他老陈家还能为这点儿事不认女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