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褚过忠张合着嘴,似乎还想说什么,仇韫先发制人:“我今日来,不是为了同你再挣扎在过往岁月中,人总要向前看的。”
“可世子真的能放下过去吗?还是世子您因为长乐公主而动摇了?”若是如此,褚过忠一瞬间想到红颜祸水,杀意掠过心底。
可惜他的心思在冒头的时候便已被仇韫迅速捕捉:“我是在给你指一条活路,你不听,便是你行自取灭亡之道,无人可救。你也不要生什么歪心思,我今日跟你明言,长乐公主是我的底线。我也可以跟你透个底,当初我的命是师尊捡回来的,我答应他,要拯救郢国生民,就会做到底,不需要催促。你也不要任意插足我的计划,别搞得个好心办砸事,人生可没有那么多次将功补过的机会。”
几句话,将褚过忠的各种心思堵死了,他伏地:“是。”
仇韫扶起跪地不起的褚过忠:“以后你只需将京中的产业经营好,别的事,就不需管了。你也劳碌了半生,我体恤你,你也该休息了。”
世子这是让他交出兵权?不要让他做事了?褚过忠叩首:“世子!”
仇韫并不将他逼得太急:“我今日说的话,你好好考虑。此外,我今日来,是为了跟你要个人,把安季调给我吧,长乐现已有身,需要有武艺高强的人在左右护卫。”
见褚过忠犹疑,仇韫一个眼神杀过去:“怎么,上一秒宣誓效忠,下一秒我跟你要个人,你都不给?”
“绝无此事”,褚过忠立刻表忠心,话都说到这里了,就是要他的心肝脾肺,也没有不剖出来给世子的道理。褚过忠想,给就给罢,总好过被释了兵权,“在我的心里,世子是君,我是臣,臣的一切,都是君上的,一切皆凭世子调遣。”
仇韫点点头,褚过忠重视血统,他便顺着他的脾性说:“我知道你不甘心放了季安,但岚意肚子里的也是未来的小世子,为了郢国王室的血脉安全,我想你也不是不顾全大局的人吧。”
其实,褚过忠听到长乐公主有身的时候,第一时间,他并不是高兴的。虽说孩子是世子的骨肉,可他身上也流着桓国皇室的血啊,郢国未来的继承者,怎么能流着宿敌的血呢?但他看到世子如此重视这公主,而且在这世上,世子有一支不纯的血脉,总好过独身一人,于是,也就稍稍释怀。
褚过忠一时之间也是无法,不想把世子逼得太急了,过往的疮疤被揭开,如今再想以先王来牵制他,恐怕已不现实。褚过忠只想着从长计议,希望色衰爱驰,让时间冲淡世子和长乐公主的感情,又想着后面物色一些郢国幸存宗室的美人,进献给世子。
“顾全大局,我自然是懂的,季安能为未来的世子肝脑涂地,也是他的福分。”
仇韫点点头,仇韫转身示意随从将人带上了:“我也不是白要你的人,今天我给你带了一个将才来。”
话音刚落,一身材魁梧,英姿飒飒的人迈步进来,不卑不亢地分别向仇韫和褚过忠行礼。
“听过《边事要略》吧?他写的。”
褚过忠眼前一亮,仇韫继续加码:“你应该也听说了,他因为郢人的身份,才被皇帝暗夺了武状元的资格。”
更加纯正了,褚过忠没有不留此人的理由,他也是打心眼里高兴的,桓国皇帝不识人,让他白得了一个人才。这么个人才,就算是桓国皇帝不要,想必世子争取过来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却是第一个想到自己,从前得到季安的时候,世子也是第一时间想到把人送到自己手下。褚过忠想到这,感激涕零,对仇韫更加佩服和敬重:“谢世子。”
“以后你可以把兵事徐徐传给他,相信他会是你的好辅助。”
-------------------------------------
仇韫将一切安排好,再离开回府,已是次日清晨。
“停车”,仇韫再回去,御街行道左右两旁,早点的饮食烟气已袅袅,仇韫命人停车,他下了车。仇韫想着之前跟云岚意来过这条街几次,她都想吃这家生煎小点,结果都不巧卖完了,今日总算能赶上。
于是点了几个生煎小吃,递钱的时候,仇韫问店主:“我府上缺个厨子,我按照你每月的进帐给你十倍的月俸,你有没有兴趣来我府上做事?”
“不瞒贵人说,我就是怕进官贵家府的规矩,如今才沿街摆摊的。贵人家的规矩多,我是个粗人,我怕有命赚钱,没命花,还是守着个摊儿,求个温饱平安好了。”
仇韫听了这话,也不勉强他,他倒是欣赏如此清透的人,于是问:“你以后会一直在这摆摊的吧。”
得到那人肯定的回答后,才带着裹好的吃食,上车回府。
-------------------------------------
仇韫进府,想着天儿还早,云岚意应该还未起身,就让人先将吃食送去膳房保温,又问了管家云岚意在府中的情况,管家汇报道:“大人您前脚出府,后脚皇上的谕旨便进了府门。殿下有喜的事被太医传了去,报给了皇上,皇上命人赏赐了好些给小世子的物件,还遣来轿辇将殿下接进了宫,说是安南送来一个巨兽,皇上要跟殿下一同去看,明日再送殿下回来。可是不知为何,殿下晚些便回来了,脸色不豫,然后一直在房中,闭门不出。”
-------------------------------------
昨日宫中——
皇帝让人准备了美味佳肴,跟云岚意一起用膳。
“朕让人给你准备了你喜欢的吃的,尝尝。朕想着,以后大皇子就有伴了!朕的大皇子和朕的这个外甥年纪差不多,等他稍长大一些,就让他进宫,让他们一同到上书房去读书。”
“谢皇兄。”云岚意见到皇兄自然是很欣喜的,只是心中又有别的事压着,难免难以完全展眉。
皇帝当然也感到长乐公主的兴致却未很高:“怎么了?”
“皇兄,我听说今年武举,分为武试和文试。”
额,皇帝一愣,平素他这个皇妹从不问朝政的,怎么忽然关心起这事来了:“是啊,朕在为天下选良将。良将嘛,自然不能有勇无谋,文试是必要的。”
“我在民间听说,有篇文章叫《边事要略》,我有幸拜读,此文对边事的分析鞭辟入里,文理精微,并不输今年文状元的文章。”
皇帝感慨:“有才则有才矣,勇亦勇也,可惜并不是所有人才都能为我朝所用的。”
“可是,我也没听说这文章的作者有什么作奸犯科之举,为何皇兄说这样的话。”
皇帝却不再说了,他命黄门给云岚意布菜:“不说了,前朝的事,说了也是心烦,用膳吧。安南进贡了一头巨兽,两个耳朵如巨扇,足如殿柱,用完晚膳朕带你去御花园看。”
云岚意却不想皇兄再跟自己绕圈子:“皇兄,是不是因为那人是郢国人。”
皇帝眼睛瞬间瞪大,有些讶异,她怎么知道的?
皇帝急质问:“胡说八道!谁跟你说的,朕要绞了他的舌!”
云岚意没有明说,只是低眉答道:“民间都如此说。”
“他们恩将仇报,不知感恩,他们都是亡国之奴,父皇仁义,接纳他们进宫,怎么却反倒被他们反咬一口?!”
“那为何要让郢人的双臂都烙上肉印?”
皇帝沉默一会,才道:“那是为了区分管理。”
“这样的分别,难道不是纵容桓人对他们任意施虐吗?所谓区分管理,是对他们围追堵截,有一份体面的生计营生都要剥夺的意思吗?”
皇帝拍桌,桌上酒水洒溅,周围服侍的人都不敢说话:“荒唐!朕不知道你被谁下了蛊,到朕面前胡言乱语,看来是朕和仇卿平日里对你太过纵容,才导致你如此的轻浮飞扬,不顾大局!”
“皇兄,我们的母后可是郢国的青城公主。”说着,云岚意两行泪不受控制地流连垂落。她本不欲落泪,但就是想到自己也将为人母,若是自己的丈夫、手足都对自己的母族斩尽杀绝,自己又如何独立于天地?她为母后感到悲哀。
“女子出嫁从夫,自母后踏入桓国这片土地以来,她就再不是郢国的公主,而是桓国的皇后。”
云岚意听着这番话,撕心裂肺:“皇兄!母后如何薨逝的,你难道不知道吗?她真的是因寝殿走火去世的吗?还是因为对父皇,对我们太失望郁郁而终的呢?”
“好了,别说了”,皇帝再也听不进去,内心异常烦操,他吩咐近侍,“将公主送回国师府,以后长乐公主无召不得入宫。”
云岚意站起身,她咬着唇颤声,眼泪不止:“皇兄,我求您不要一错再错。”
皇帝忽然振声朝动作稍慢的近侍发作:“都没听到朕说的吗?都耳聋了是吧?!还是不吃板子不长记性?朕说,送公主回府!”
殿内气氛冰封。
云岚意走出门:“不要为难他们,我走。”
“可世子真的能放下过去吗?还是世子您因为长乐公主而动摇了?”若是如此,褚过忠一瞬间想到红颜祸水,杀意掠过心底。
可惜他的心思在冒头的时候便已被仇韫迅速捕捉:“我是在给你指一条活路,你不听,便是你行自取灭亡之道,无人可救。你也不要生什么歪心思,我今日跟你明言,长乐公主是我的底线。我也可以跟你透个底,当初我的命是师尊捡回来的,我答应他,要拯救郢国生民,就会做到底,不需要催促。你也不要任意插足我的计划,别搞得个好心办砸事,人生可没有那么多次将功补过的机会。”
几句话,将褚过忠的各种心思堵死了,他伏地:“是。”
仇韫扶起跪地不起的褚过忠:“以后你只需将京中的产业经营好,别的事,就不需管了。你也劳碌了半生,我体恤你,你也该休息了。”
世子这是让他交出兵权?不要让他做事了?褚过忠叩首:“世子!”
仇韫并不将他逼得太急:“我今日说的话,你好好考虑。此外,我今日来,是为了跟你要个人,把安季调给我吧,长乐现已有身,需要有武艺高强的人在左右护卫。”
见褚过忠犹疑,仇韫一个眼神杀过去:“怎么,上一秒宣誓效忠,下一秒我跟你要个人,你都不给?”
“绝无此事”,褚过忠立刻表忠心,话都说到这里了,就是要他的心肝脾肺,也没有不剖出来给世子的道理。褚过忠想,给就给罢,总好过被释了兵权,“在我的心里,世子是君,我是臣,臣的一切,都是君上的,一切皆凭世子调遣。”
仇韫点点头,褚过忠重视血统,他便顺着他的脾性说:“我知道你不甘心放了季安,但岚意肚子里的也是未来的小世子,为了郢国王室的血脉安全,我想你也不是不顾全大局的人吧。”
其实,褚过忠听到长乐公主有身的时候,第一时间,他并不是高兴的。虽说孩子是世子的骨肉,可他身上也流着桓国皇室的血啊,郢国未来的继承者,怎么能流着宿敌的血呢?但他看到世子如此重视这公主,而且在这世上,世子有一支不纯的血脉,总好过独身一人,于是,也就稍稍释怀。
褚过忠一时之间也是无法,不想把世子逼得太急了,过往的疮疤被揭开,如今再想以先王来牵制他,恐怕已不现实。褚过忠只想着从长计议,希望色衰爱驰,让时间冲淡世子和长乐公主的感情,又想着后面物色一些郢国幸存宗室的美人,进献给世子。
“顾全大局,我自然是懂的,季安能为未来的世子肝脑涂地,也是他的福分。”
仇韫点点头,仇韫转身示意随从将人带上了:“我也不是白要你的人,今天我给你带了一个将才来。”
话音刚落,一身材魁梧,英姿飒飒的人迈步进来,不卑不亢地分别向仇韫和褚过忠行礼。
“听过《边事要略》吧?他写的。”
褚过忠眼前一亮,仇韫继续加码:“你应该也听说了,他因为郢人的身份,才被皇帝暗夺了武状元的资格。”
更加纯正了,褚过忠没有不留此人的理由,他也是打心眼里高兴的,桓国皇帝不识人,让他白得了一个人才。这么个人才,就算是桓国皇帝不要,想必世子争取过来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却是第一个想到自己,从前得到季安的时候,世子也是第一时间想到把人送到自己手下。褚过忠想到这,感激涕零,对仇韫更加佩服和敬重:“谢世子。”
“以后你可以把兵事徐徐传给他,相信他会是你的好辅助。”
-------------------------------------
仇韫将一切安排好,再离开回府,已是次日清晨。
“停车”,仇韫再回去,御街行道左右两旁,早点的饮食烟气已袅袅,仇韫命人停车,他下了车。仇韫想着之前跟云岚意来过这条街几次,她都想吃这家生煎小点,结果都不巧卖完了,今日总算能赶上。
于是点了几个生煎小吃,递钱的时候,仇韫问店主:“我府上缺个厨子,我按照你每月的进帐给你十倍的月俸,你有没有兴趣来我府上做事?”
“不瞒贵人说,我就是怕进官贵家府的规矩,如今才沿街摆摊的。贵人家的规矩多,我是个粗人,我怕有命赚钱,没命花,还是守着个摊儿,求个温饱平安好了。”
仇韫听了这话,也不勉强他,他倒是欣赏如此清透的人,于是问:“你以后会一直在这摆摊的吧。”
得到那人肯定的回答后,才带着裹好的吃食,上车回府。
-------------------------------------
仇韫进府,想着天儿还早,云岚意应该还未起身,就让人先将吃食送去膳房保温,又问了管家云岚意在府中的情况,管家汇报道:“大人您前脚出府,后脚皇上的谕旨便进了府门。殿下有喜的事被太医传了去,报给了皇上,皇上命人赏赐了好些给小世子的物件,还遣来轿辇将殿下接进了宫,说是安南送来一个巨兽,皇上要跟殿下一同去看,明日再送殿下回来。可是不知为何,殿下晚些便回来了,脸色不豫,然后一直在房中,闭门不出。”
-------------------------------------
昨日宫中——
皇帝让人准备了美味佳肴,跟云岚意一起用膳。
“朕让人给你准备了你喜欢的吃的,尝尝。朕想着,以后大皇子就有伴了!朕的大皇子和朕的这个外甥年纪差不多,等他稍长大一些,就让他进宫,让他们一同到上书房去读书。”
“谢皇兄。”云岚意见到皇兄自然是很欣喜的,只是心中又有别的事压着,难免难以完全展眉。
皇帝当然也感到长乐公主的兴致却未很高:“怎么了?”
“皇兄,我听说今年武举,分为武试和文试。”
额,皇帝一愣,平素他这个皇妹从不问朝政的,怎么忽然关心起这事来了:“是啊,朕在为天下选良将。良将嘛,自然不能有勇无谋,文试是必要的。”
“我在民间听说,有篇文章叫《边事要略》,我有幸拜读,此文对边事的分析鞭辟入里,文理精微,并不输今年文状元的文章。”
皇帝感慨:“有才则有才矣,勇亦勇也,可惜并不是所有人才都能为我朝所用的。”
“可是,我也没听说这文章的作者有什么作奸犯科之举,为何皇兄说这样的话。”
皇帝却不再说了,他命黄门给云岚意布菜:“不说了,前朝的事,说了也是心烦,用膳吧。安南进贡了一头巨兽,两个耳朵如巨扇,足如殿柱,用完晚膳朕带你去御花园看。”
云岚意却不想皇兄再跟自己绕圈子:“皇兄,是不是因为那人是郢国人。”
皇帝眼睛瞬间瞪大,有些讶异,她怎么知道的?
皇帝急质问:“胡说八道!谁跟你说的,朕要绞了他的舌!”
云岚意没有明说,只是低眉答道:“民间都如此说。”
“他们恩将仇报,不知感恩,他们都是亡国之奴,父皇仁义,接纳他们进宫,怎么却反倒被他们反咬一口?!”
“那为何要让郢人的双臂都烙上肉印?”
皇帝沉默一会,才道:“那是为了区分管理。”
“这样的分别,难道不是纵容桓人对他们任意施虐吗?所谓区分管理,是对他们围追堵截,有一份体面的生计营生都要剥夺的意思吗?”
皇帝拍桌,桌上酒水洒溅,周围服侍的人都不敢说话:“荒唐!朕不知道你被谁下了蛊,到朕面前胡言乱语,看来是朕和仇卿平日里对你太过纵容,才导致你如此的轻浮飞扬,不顾大局!”
“皇兄,我们的母后可是郢国的青城公主。”说着,云岚意两行泪不受控制地流连垂落。她本不欲落泪,但就是想到自己也将为人母,若是自己的丈夫、手足都对自己的母族斩尽杀绝,自己又如何独立于天地?她为母后感到悲哀。
“女子出嫁从夫,自母后踏入桓国这片土地以来,她就再不是郢国的公主,而是桓国的皇后。”
云岚意听着这番话,撕心裂肺:“皇兄!母后如何薨逝的,你难道不知道吗?她真的是因寝殿走火去世的吗?还是因为对父皇,对我们太失望郁郁而终的呢?”
“好了,别说了”,皇帝再也听不进去,内心异常烦操,他吩咐近侍,“将公主送回国师府,以后长乐公主无召不得入宫。”
云岚意站起身,她咬着唇颤声,眼泪不止:“皇兄,我求您不要一错再错。”
皇帝忽然振声朝动作稍慢的近侍发作:“都没听到朕说的吗?都耳聋了是吧?!还是不吃板子不长记性?朕说,送公主回府!”
殿内气氛冰封。
云岚意走出门:“不要为难他们,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