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泰安五年四月中旬,击退蛮夷的顾梓陵奉命回京,他走的那日凤翔府的百姓夹道欢送,瑶光只遥遥的看了一眼,没有和顾梓陵道别。

    收复失地,泰安帝大手一挥,下令全国开了恩科,对于因为战乱而没办法及时进行的县试和府试的凤翔府更是格外开恩。

    让本该在二月举行的乡试,在五月举行。

    这让本来已经绝望的考生们重新沸腾起来。

    在考试的前半月瑶光一改往常闭门造车,开始频繁外出。

    她常去的地方便是之前买书的书肆,恩科的消息一出,书肆里就多了许多读书人,为此掌柜的还在书肆里专门腾出一块空间,用以学子们交流讨论,瑶光混迹在人群中也能收获良多。

    只是此地常年战乱,重武轻文,文风不盛,瑶光听了一个月便重新闭门。

    沈大壮一家得知他要准备科举,更是让沈尧红和沈尧明暂居在她家中,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瑶光只需要专心读书便可。

    瑶光有时读书累了也会交堂弟堂妹们识字,尤其是沈尧明识字的速度飞快。

    端午一过,科举便开始了,这是瑶光第一次参加古代的科举,虽然对自己的才能有信心,可难免还是会有些紧张。

    她看着高悬的牌匾,以及下面排着长队的人群,闭了闭眼睛,深呼一口气,排进队列当中。

    队伍向前,不多时便轮到了瑶光。

    那衙役看了看瑶光的户籍,又对照着户籍上的描述确认瑶光的样貌,然后才开始检查瑶光携带的物品,因着天气热,大家穿的都是单衣,有没有携带一模便知,所以守卫的速度很快。

    确认没有携带之后才将位置牌给她让她进去。

    瑶光的位置在第一排,正好是考官的下面,抬头就能看到考官的模样,对于考生来说压力极大。

    时间一到,红棕色的大门合上,将考场与外面分割成两个世界。

    县令出现,衙役将考卷分发给考生,因着还未到动笔的时间,考生只能看着题目,在脑海里过一遍答案。

    瑶光粗略的看了一下这些题目都是八股文和试帖诗,最后一题是经论。

    这些题目并不难主要看的还是学子的基础理论知识。

    瑶光放心了不少,她拿起草稿纸开始在纸上书写。

    待写完整整两页纸之后,她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这才在试卷上誊抄起来。

    她的速度很快,草稿纸上的答案已经记了七七八八,很快一张字迹隽秀的试卷就出现在她的手中。

    就在瑶光专心解题的时候主考官坐在上首观察着她的动作。

    主要是这考生坐的又近,考试的动作又太大,主考官想不注意都难。

    瑶光检查完卷子一抬眼就看到了朝着自己方向看来的考官,她心中一个咯噔,以为考官发现了什么端倪,原本还打算在考场坐一会儿的她连忙交了卷子就走。

    殊不知她的这一举动给下面的考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因为考场规定,要有五个考生考完出考场,县试的门才能打开,提前走人的瑶光只能站在门口和守卫大眼瞪小。

    一刻钟之后又有一位考生出来,只是那人看瑶光的眼神充满了幽怨。

    渐渐地考生陆续出来,县试的大门被打开,瑶光出去,就看到沈大壮和沈尧明驾着牛车在门口等她。

    两人看到瑶光便簇拥着她上了牛车,车上是早就准备好的吃食,虽不精细,但也足以见得沈大壮一家的用心,瑶光心里升起一股奇异的暖流。

    考完县试后瑶光回到家到头就睡,整整休息了两日才重新拿起书本。

    府试的时间已经出来了,定在六月初一,如果不出意外她的成绩应当是能过县试的,她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准备府试。

    三天后放榜时间一到,瑶光的成绩赫然榜首。

    然而就当报喜之人上门时,沈大壮一家都在,沈大壮给了报喜之人早就准备好的银钱,双方都很欢喜。

    县试之后是覆试,覆试相当于是大浪淘沙找的是被埋没的人才,像瑶光这种名列前茅的人本可以不参加,但为了不给主考官留下狂妄的印象瑶光还是参加了覆试。

    只是覆试的成绩还未出来瑶光便带着人去了凤翔府。

    凤翔府。

    花了一天的时间瑶光才从庆安县到了凤翔府,这次跟着他的依旧是沈尧明。

    瑶光到了凤翔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考场附近租了一间一进的小院。

    在她等成绩的这几日里附近的院子陆陆续续的租出,考生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高,有些像瑶光这样一进的院子住着两个考生。

    因着靠近考场的缘故,这里的考生格外的多,瑶光只消去附近的客栈走一走就能听到考生之间的辩证和交流,当然也少不得考生对生活的吐槽。

    每次听到那些考生的吐槽瑶光就不由得庆幸自己来的早不用和别人合租。

    六月初一,烈日高照。

    府试的门大开,考生门穿着单薄的衣裳,站在烈日下抹着汗水。

    没有人因为恶劣环境而退却。

    三天两夜的考试,出来的考生都瘦了一圈,瑶光也不例外。

    这次她抽到的是臭号,离着厕所很近,能清楚问道里面令人作呕的味道,尤其是这天气热的厉害,那股味道更是让人难忍。

    瑶光这几日几乎没怎么进食,整个身体虚的厉害,一处考场几乎是被沈尧明扶着回去的。

    回到家的当天晚上瑶光就给自己开了药,两剂药下去这才舒服一些。。

    待沈尧明几人都没有问瑶光考的怎么样,实在是瑶光出来时候的模样太恐怖他们下意识的以为瑶光没有考好,生怕勾起她的伤心事。

    然而榜单一出,沈尧明就傻眼了,瑶光依然位列榜首。

    瑶光所在的院门立马热闹起来,只是瑶光在一开始就闭门谢客,时间长了上门的人就自然而然的少了。

    “堂哥,我们什么时候回去?”

    “先不回去了,再有一个多月院试就开始了,我打算试一试,就不来回折腾了。”

    “啊,哥你还要参加院试?”沈尧明眼中满是吃惊。

    “总要试一试的,我觉得我还可以,你要是想家了我让大伯来接你回去。”

    沈尧明连连摆手,“哥,我爹让我照顾好你,你去哪里,我就跟你去哪里。”

    瑶光没再坚持刚才的话题,“三字经背的怎么样了?”

    “已经会背了。”沈尧明回答。

    “这本千字文你拿去看吧。”瑶光不知从哪里找出一本书递到沈尧明面前。

    沈尧明看着崭新的书封,眼中充满纠结之色,他犹豫着接过书籍开口,“堂哥,你不用浪费钱给我买书的,太贵了。”

    “这是我送你的生日礼物。”瑶光道,“你放心收着,尧亮那边我也准备了。”

    沈尧明惊疑的看了看瑶光,最终还是抵挡不住诱惑收了这本书。

    瑶光面露满意之色。

    院试喝乡试都在凤翔府举行,今年为了把院试和乡试错开时间,院试的时间在七月中旬。

    先是院试然后是乡试,两场考试下来,瑶光好不容易养回去的肉有没了。

    院试瑶光依旧得了第一的名头,成为凤翔府第一个小三元,名声在外。

    考完乡试,瑶光第二天一早就退了房回庆安县。

    实在是读书人太疯狂,在她院试名次出了之后又有不少人想要拜访她,后面传出她要准备乡试这些人才消停一些。

    每每出门她都会有一种被人当做猴子参观的感觉,所以一考完就跑路了。

    只是刚到家门口她才发现自己家门口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她而尖的听见有两个媒婆在争论谁介绍的姑娘更适合她这个小三元,吓的她只能过家门而不入。

    等到天黑人群散去,瑶光才敢进门。

    她自以为掩人耳目,却没想到自己回家的事情就被一直盯着她家的人看到。

    第二天就有人上门拜访。

    都是一些富户员外郎亲自上门,瑶光也不好太过得罪人只能接待。

    这些人不是给她送东西就是想要给她做媒,瑶光只能想方设法的拒绝,一天下来她觉得比自己读了一个月的书还累。

    沈家的情况与瑶光大相庭径,在瑶光小三元的消息出了之后就有不少人想要给沈大壮的三个子女提亲。

    刘翠花听着那些媒人吹得天花乱坠难免心动,已经开始挑拣起自家应该娶个怎样的儿媳妇,尧红应该嫁个怎样的公子哥。

    沈大壮让她不要异想天开,但沉浸在自己幻想中的刘翠花哪里还会听他的话。

    眼见着自家母亲像是失了智一般,在她耳边念叨让她嫁给县里有布庄的陈员外家的儿子陈涵。

    沈尧红不堪其扰,最终还是找上了瑶光。她跟瑶光说了事情的经过,想让这个读了书的堂哥给自己想想办法。

    并非是陈涵不好,而是太好了让她有种天上掉馅儿饼的不真实感,她清楚自己的斤两,也知道陈家是看好堂哥,才想和自家结亲。

    可若是堂哥不能如他们所愿,自己嫁到陈家等待她的将会是什么。

    她每每想到这就会觉得不安。

    “乡试的成绩下来,我应该会去京城,你可要与我一道?”

    沈尧红愣住,“我可以吗?”

    “当然。”

    沈尧红坚定了神色,“我会说服爹娘让他们同意我和你一起上京。”

    八月中旬,乡试的成绩出来,瑶光成为解元,又引起一股热潮。

    第二日一早天还只是微微凉,瑶光便带着全身家当坐了马车离开了庆安县。

章节目录

怨念消除师(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亦青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亦青圭并收藏怨念消除师(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