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家中人丁兴旺,晚饭也煮了一大锅。尽管他极力劝阻,赵谅都定要留下来与他家人一同用饭。

    这也是赵谅头一次见到岳飞除了岳云以外的家人。其中年幼的两个生的像岳飞,配上婴儿肥的小脸和奶乎乎的声音,联想起来,别有一种离奇的趣味。

    赵谅没忍住,各自逗弄了半晌,把两个孩子都捏的哇哇大哭,才悻悻放手,心虚地退回原位,果然对上岳飞欲言又止止言又欲的神情。

    “算了,吃饭吧。”岳飞叹了口气,还是放弃了劝谏官家稳重些的想法。

    李孝娥斜睨了自家丈夫一眼,又对赵谅笑道:“官家别看鹏举叹气,昨日他才把五哥儿逗哭过,在外头倒是端起架子来。”

    岳飞也朝妻子瞪回去,埋怨她四处揭自己的短。

    赵谅和张宪都憋着笑看两人的眉眼官司,坐在下首的岳云先忍不住“扑哧”一声。

    岳飞恼羞成怒地在他额头上敲了一筷子:“吃你的饭,笑什么笑?”

    岳云埋下头扒拉了两口饭,没忍住又笑出第二声。在岳飞伸筷子来打他的瞬间,抱着碗蹿到赵谅身后。要不是岳飞眼疾手快地收了回去,赵谅差点都要无辜受累。

    一顿饭就这么在鸡飞狗跳中度过。赵谅愉悦地伸了个懒腰,颇有种从案牍劳形中解脱出来的神清气爽。白日里纷繁的政事似乎已被抛到脑后,眼前的,只有屋内的家长里短和屋外的清风朗月。

    “臣不日便要去襄阳,还有些事情要禀奏。若官家不急着回宫,可否到书斋听臣奏事?”

    听到背后岳飞的声音,赵谅只有痛苦地扶额——果然自己还是逃不过加班的命运。

    岳飞留下赵谅,说的并非是自己北伐打算如何进军,而是叮嘱赵谅留在鄂州,遇到事情该怎么办。

    譬如说江防要怎么布置,朝政该怎么调和,粮草又该如何转运,自己留了哪支军队在后方供他调遣,简直事无巨细,恨不得都嘱咐一遍。赵谅听着听着,差点幻视了诸葛亮的《出师表》。

    “相公且放心,我定会守好这半壁江山的。”

    未及弱冠的少年立在幢幢灯影下,一改平日嬉笑玩闹的模样,眼神里,自有一诺千金的坚毅。

    岳飞看出他的认真,刚刚放下心来,便见面前的少年又恢复了往常的笑容,顿时才落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只是,岳相公,倒也不用这么快就作别吧。”

    岳飞不解地望着他。

    赵谅深吸一口气:“我想和相公去襄阳劳军,可以吗?”

    这是刚刚岳飞叮嘱他的时候,他才临时起意想到的。赵谅也说不清自己是什么想法,也许只是看北伐大军纷纷往襄阳聚集,有些被抛弃的感觉,又或者只是想离前线近一点,好显得他付出过什么努力一般。

    但他清楚去襄阳就是底线。虽然那些大臣们整日劝谏他亲临前线,可要是他往真正的战场去,这些人保准又会要他珍惜性命——甚至只是去襄阳,说不定都要被许多人阻止。

    毕竟相比于四面都有屏障的鄂州,襄阳已经很靠近金兵了。

    岳飞有些头疼:“虽然淮西和江东有胡相公坐镇,上游的江防也可以交给循礼,但总归有官家居中主持,遇到变故才能及时处置。真把行在又从鄂州搬去襄阳,非但和江东交通不便,殿前司这三万人调走后,京西的防御也会空虚。”

    “我知道我知道,”见岳飞误会自己是想把整个朝廷又搬到襄阳去,赵谅赶紧解释,“这才来鄂州,我又不会那么出尔反尔地瞎折腾。我只是想先轻车简从去襄阳劳军,然后再回鄂州便是。”

    岳飞依旧很为难。

    凭他自己的意思,他是很愿意答应的。奈何轻车简从去前线,同样意味着危险,朝中那些大臣,若是劝不动官家,多半要弹劾他进献谗言。

    但岳飞却觉得,比起当缩头乌龟,愿意去冒险,总归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

    官家的安危固然重要,但要是打起仗来,还去权衡利弊、患得患失,难免不会把人教的畏敌如虎,一遇到硬茬就转进如风。

    果不其然,第二日赵谅在朝堂提起此事,收获了一片反对。

    由宣抚司正衙改作的行宫大殿,今日挂了块“紫宸殿”的匾额,便意味着是朔望大朝——待明日常朝起居,它就会改名叫“垂拱殿”了,若后日在这里举办御宴,那匾额就该挂上“集英殿”。

    赵谅初来的时候,还被这草台班子的办法惊了一下,如今却已习以为常。

    可大殿无论叫什么名字,它都只有宣抚司正衙的规制,容纳不下数百朝臣。于是屋内站的满满当当,官阶低的,只好站在外头去。这群人在逼仄的屋子里吵起来,如同一百只蚊子“嗡嗡嗡”,非但是赵谅,连朝臣们自己,也都受不住了。

    也许是意识到这样的谏言毫无效果,很快殿内又安静下来,只剩下宰相赵鼎一个人说话。

    “官家不可。且不说去襄阳的这些时日,若百官不能扈从,朝政要如何处置,便只是为社稷安危计,官家也不宜轻易涉险,否则一旦有失,则国家生乱矣。”

    说罢赵鼎看向岳飞,指望他能帮衬自己几分——他也许劝不动官家,但岳飞说的话,官家总却没有不听的。

    然而出乎赵鼎的意料,岳飞确实持笏上前一步,可说出来的,却是与赵鼎期望中截然相反的意思。

    “官家若要去襄阳劳军,臣定会保证官家往来的安全,还请诸位相公放心。”

    赵鼎被他的态度气的手发抖。这是能儿戏的事情?官家出了事,你岳飞担得起责?

    奈何他性情里总算倾向于息事宁人,不愿把矛盾闹大,再怎么在心中骂岳飞,面上依旧和和气气。

    倒是参知政事李光把他心里的质问给问了出来。

    百官自然纷纷附议,眼见众人都指责起岳飞,赵谅先恼怒起来。

    他敲了敲案上的铜磬,待殿内的声音渐渐歇了,才沉着脸开口道:“要去襄阳的是朕,负责朕安全的是岳相公,朕和岳相公都没有意见,又关诸位什么事?”

    “再说,就是去襄阳而已,又不是去汴京。要是在襄阳都能出事,那岳家军都要覆灭个七七八八,真到了那时,鄂州难道又是什么安全的地方?”

    叫赵谅说,这些人还真是小题大做,他又不是一个人偷偷跑去襄阳,跟岳家军一起去,有什么好担心的?

    岳飞的保障终究还是有些效果,百官弹劾过一遍,从震惊中缓过神来,许多人也觉得赵谅去襄阳劳军,未必是件坏事。

    ——至少能提振士气,为官家赚取些人心。

    于是一场争执过后,在赵谅的坚持下,他去襄阳的事情,终于定了下来。只是到底不能让他一个人去,百官中,新任御史中丞李若虚和知枢密院事张焘,也各自领着御史台和枢密院的一干官员随行。

    唯独张宪遗憾地被留在鄂州,继续安排殿前司的布防,一整日都耷拉着脸,甚至明里暗里地抱怨赵谅不厚道,去襄阳也不捎带上他。

    而赵谅已经兴致冲冲地混入岳家军大军,启程出发了。他身边有背嵬军正将胡闳休的护卫,早将张宪的怨念抛之脑后。

章节目录

[南宋]明君躺成计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西台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西台客并收藏[南宋]明君躺成计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