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军
在遣李道去攻占洛阳时,岳飞就与王贵带着大军直扑孟津,想要由此渡过黄河,占据河阳。
然而河阳不比洛阳,是金军在黄河北岸的重镇,有金国大将挞不野镇守。兀术得知岳飞提兵北上后,虽未亲至,又另遣了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率精兵前往,并提前将沿河两岸的船只与河上的大桥烧毁。
岳家军一时寻不到机会渡河,暂且驻扎于孟津造船,把奔逃而来的李成堵个正着。
李成看着旷野上望不到尽头的大军,头皮都炸开了。以多打少他都打不过,何况是以少打多?
他本能地想掉马往回跑,可理智告诉他,在岳家军的包围下,已然是无路可逃。
“岳相公,我心向大宋,天地可鉴啊!”
为免被弩箭误伤,李成举起双手,在马上高喊道。他望不到岳飞在哪儿,可无论如何,喊起来总是对的。
坐镇中军的王贵抽了抽嘴角,跃马来到阵前,命李成身后的骑兵都下马来,又叫人将他押到自己面前。
等人靠近时,王贵已经按下笑意,又恢复严肃的面容,厉声呵斥道:“你说心向大宋,那岳相公当初去信招降的时候,你如何不应?”
李成不敢询问,为何岳飞不出面见自己,而是王贵来受降——有刀光凛凛的大军在背后,换成王贵他难道就打得过?
电光火石间,李成也想好了说辞回答王贵的问题:“彼时岳相公尚且不能自保,李某纵然归降,又能有何作为?但今时不同往日,某愿随岳相公北伐!”
李成现在只恨,恨他在洛阳还心存侥幸,没有立刻归降,如今临阵再投降,总要差上一档。
王贵知道岳家军的规矩。李成虽然立场反复,但军纪严明,待人宽容,每临阵亦能身先士卒,若非时局所迫,未必不是一员猛将。这样的人,岳飞肯定是愿意招纳的。
“既如此,你带来的人马,许留两百在身边,剩下的人和马,我这里先扣押了,禀报给岳相公后再行分配。你且随军听用,立功赎罪,若真有功劳,岳相公到时候必会向朝廷为你请官的。”
李成一方封疆大吏,被留在帐下做百夫长,却也无可奈何,到底性命总算是保住了。
只是从头到尾都没有见到岳飞,王贵说着让他帐下听用,实则却是软禁的待遇,不由得让李成起了些猜测。
莫非岳飞布置在孟津的,只是疑兵,实则要从别处渡河?
可是看王贵率部热火朝天地造船,人前人后不掺半点水分,又不像是作伪。
李成刚刚投降,自然没机会问王贵。但连夜从河北太行山间行南下而来的赵云,却能问出这个问题。
这位赵云,与三国名将同名,其实是隶属于岳飞的河北义军首领,这些年一直和梁兴在太行山间辗转,同金军打游击。此次南下,本是想问岳飞的计较,好让义军配合行事。
不想没见到岳飞,只有王贵接待他。
听他问起岳飞的去向,王贵也不隐瞒,叹了口气道:“其实你来的不巧,岳相公已派人去王屋山联系梁小哥了,这次的计划,确实需要义军配合。”
说罢他向西望去,看着沉入西山的暮日,轻声补充了一句:“也许,岳相公的行动,就在今夜。”
傍晚时,岳飞率领五千步卒,兼程抵达孟津以西的长泉渡南岸。由此渡河,对面是连绵不断的太行山麓,并非金人骑兵能够驰骋的地方,因此几乎被义军所控制。
但同样,宋军骑兵也无法在此纵横,所以岳飞只好舍弃八千背嵬精锐,只带步卒前往。
除此之外,还有宁愿增加负重,也要送来的制造精良的铠甲和武器——这是给太行山义军的支援。
长泉渡河险水急,非老船工不能掌舵。幸而义军常年往返两岸,派了许多船只和船夫来接应。而岳家军中也不乏锻炼过的水军来帮忙。至于剩下的将士,趁着这边渡河的功夫,也纷纷就地伐木造船。
绕是如此,还是花了两天两夜,才尽数把岳飞一军送往北岸。
而渡河之后,在太行山间行军,同样是考验。
岳飞亲自走在前头披荆斩棘,有时遇到悬崖,也是他率先挂上绳索探路。跟在一旁的梁兴甚至取笑,说这是邓艾偷渡阴平,可岳飞却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
他垂头一个个撕下挂在衣上的刺棵子,才看向梁兴道:“咱们等在河阳的敌人,可不是刘禅之辈。”
再怎么精挑细选,五千人终究是太少了。可更多些,在山区行军几日,又哪来的军粮供给?
——这才是他亲自前来,反留王贵在孟津统帅大军的缘故。
即便是他,也不敢保证五千岳家军步卒,加上数万未经正规训练的义军,能够抵挡住女真精锐的攻击。
那可是几乎毫无弱点的重骑兵!
“大王,太行山盗贼号称十万,正往此处过来!”
河阳境内,靠近黄河岸边,正是龙虎大王突合速的屯兵处,每日都有络绎不绝的探马来向他汇报。
听到探子的话,突合速一拍桌案,重重地“哼”了一声:“自不量力!我早料到岳飞就要叫这些人来送死,他好趁机从孟津渡河,我才不会中他这调虎离山之计。”
说罢随手往下面的传令兵一指:“你,去叫挞不野带兵迎击山匪。”
挞不野手下只有一千精锐骑兵和上万步卒,可在突合速看来,对付义军远远足够。毕竟他们女真骑兵都是以一当百的好儿郎,远非李成韩常那些汉儿手下的骑兵可比,但数量上也珍贵的很。连兀术自己手上的骑兵,都才止两万人,分到突合速这里,不过五千罢了。
然而半刻钟后,突合速连杯中的马奶酒都未饮尽,就改变了主意。
“岳飞也混在太行山匪中间!”
“什么?!”突合速将手中的酒盏重重地搁在桌上,顾不上泼出的酒水,立刻三下五除二地披挂上铠甲,疾步朝营外走去。
挞不野原本悠闲地挑选着箭矢,以为自己要白捡个军功。现在见突合速亲至,一开口就是岳飞不声不响地从太行山过来的消息,顿时大惊失色。
“既然岳飞来了,那来的到底是太行山匪,还是岳家军?”挞不野问道。
突合速无语地看过去,他自己也很想知道,可谁来告诉他?
“不论如何,我去对付岳飞,你留在岸边,防备对面过河。”突合速说道。他这时才不管什么调虎离山了——岳飞在哪儿,哪儿才是山。
挞不野求之不得,立刻抱拳应诺。
河阳西面,岳飞已经率五十轻骑和数万步卒严阵以待。五十匹马是从金兵在外探查的小队那里抢的。数万步卒里,岳家军和义军混编在一处,水乳交融,已经分不出谁是谁。
这是极为自信的排布,一旦因为义军的撤退而溃散,岳飞手上,就连五千精兵的底牌都没有了。
但他相信,即便只有数日的相处和训练,太行山间坚守多年的义军,也必是值得托付的袍泽。
以步制骑,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唯有坚忍和牺牲而已。
天色阴沉下来,远处的黑云压在天幕上,昭示着将至的风雨。而几乎要与乌云融为一体,又缀成一线靠近的,是女真人的重骑兵。
轰鸣的铁蹄声越来越响,连“轰隆隆”的惊雷都掩盖不住,几乎要戳破众人的耳膜。来到近处的骑兵,更是如一台巨大的绞肉机一般,即将碾碎他们这些渺小的人类。
鲜血从阵前开始向后蔓延,许多刚刚加入义军的年轻人,手中的刀都快要握不住了。有些人急得想跑,却被身边的战友一把拽了回来。
“诸位,只要坚持半日,等我们的骑兵渡河过来,形势就能好转!”岳飞手持长枪,一边在马上和金人鏖战,一边对身后的将士呼喊道。
不能畏惧,不能退避,但要有希望。
梁兴站在卒伍中,大声应了一句“绝不后退”,接着就是此起彼伏的声浪。这些日子,岳飞身先士卒,众人都是看在眼里的,也愿意为他效死。
他们对付金人,在太行山间躲藏了十余年。也许今日过后,就可以堂堂正正地走出山林,出现在已经归属于大宋的河北市井中。
数年的牺牲将要有结果,又岂能因为一时的退避功亏一篑?
况且,还有勇猛如天神下凡的岳飞在前头,引着五十骑兵,在金军阵中穿梭了是个来回,将整齐的阵型撕开数道口子。装备精良的铁浮图,在他手下也走不过三个回合。
原来铁浮图也不是不可战胜的。许多人看在眼里,心中又鼓起勇气,将手里的麻扎刀握的更紧了。
道道雷光中,瓢泼大雨终于倾泻而下,是人是马,都不免受到些影响。唯有岳飞五感敏锐,趁着金军视野受阻,如入无人之境般里外突驰。铁甲的鲜血被雨水冲刷着,坐下好端端一匹白马也被染成血红。
不知过了多久,暴雨还在继续下着,天色近乎完全黑了下来。在连绵不断的雨声中,又从东南传来新的马蹄声。
岳飞隔着雨幕望去,见到一面淋得如落汤鸡般,拧成一团,看不出字迹的旗帜。
然而河阳不比洛阳,是金军在黄河北岸的重镇,有金国大将挞不野镇守。兀术得知岳飞提兵北上后,虽未亲至,又另遣了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率精兵前往,并提前将沿河两岸的船只与河上的大桥烧毁。
岳家军一时寻不到机会渡河,暂且驻扎于孟津造船,把奔逃而来的李成堵个正着。
李成看着旷野上望不到尽头的大军,头皮都炸开了。以多打少他都打不过,何况是以少打多?
他本能地想掉马往回跑,可理智告诉他,在岳家军的包围下,已然是无路可逃。
“岳相公,我心向大宋,天地可鉴啊!”
为免被弩箭误伤,李成举起双手,在马上高喊道。他望不到岳飞在哪儿,可无论如何,喊起来总是对的。
坐镇中军的王贵抽了抽嘴角,跃马来到阵前,命李成身后的骑兵都下马来,又叫人将他押到自己面前。
等人靠近时,王贵已经按下笑意,又恢复严肃的面容,厉声呵斥道:“你说心向大宋,那岳相公当初去信招降的时候,你如何不应?”
李成不敢询问,为何岳飞不出面见自己,而是王贵来受降——有刀光凛凛的大军在背后,换成王贵他难道就打得过?
电光火石间,李成也想好了说辞回答王贵的问题:“彼时岳相公尚且不能自保,李某纵然归降,又能有何作为?但今时不同往日,某愿随岳相公北伐!”
李成现在只恨,恨他在洛阳还心存侥幸,没有立刻归降,如今临阵再投降,总要差上一档。
王贵知道岳家军的规矩。李成虽然立场反复,但军纪严明,待人宽容,每临阵亦能身先士卒,若非时局所迫,未必不是一员猛将。这样的人,岳飞肯定是愿意招纳的。
“既如此,你带来的人马,许留两百在身边,剩下的人和马,我这里先扣押了,禀报给岳相公后再行分配。你且随军听用,立功赎罪,若真有功劳,岳相公到时候必会向朝廷为你请官的。”
李成一方封疆大吏,被留在帐下做百夫长,却也无可奈何,到底性命总算是保住了。
只是从头到尾都没有见到岳飞,王贵说着让他帐下听用,实则却是软禁的待遇,不由得让李成起了些猜测。
莫非岳飞布置在孟津的,只是疑兵,实则要从别处渡河?
可是看王贵率部热火朝天地造船,人前人后不掺半点水分,又不像是作伪。
李成刚刚投降,自然没机会问王贵。但连夜从河北太行山间行南下而来的赵云,却能问出这个问题。
这位赵云,与三国名将同名,其实是隶属于岳飞的河北义军首领,这些年一直和梁兴在太行山间辗转,同金军打游击。此次南下,本是想问岳飞的计较,好让义军配合行事。
不想没见到岳飞,只有王贵接待他。
听他问起岳飞的去向,王贵也不隐瞒,叹了口气道:“其实你来的不巧,岳相公已派人去王屋山联系梁小哥了,这次的计划,确实需要义军配合。”
说罢他向西望去,看着沉入西山的暮日,轻声补充了一句:“也许,岳相公的行动,就在今夜。”
傍晚时,岳飞率领五千步卒,兼程抵达孟津以西的长泉渡南岸。由此渡河,对面是连绵不断的太行山麓,并非金人骑兵能够驰骋的地方,因此几乎被义军所控制。
但同样,宋军骑兵也无法在此纵横,所以岳飞只好舍弃八千背嵬精锐,只带步卒前往。
除此之外,还有宁愿增加负重,也要送来的制造精良的铠甲和武器——这是给太行山义军的支援。
长泉渡河险水急,非老船工不能掌舵。幸而义军常年往返两岸,派了许多船只和船夫来接应。而岳家军中也不乏锻炼过的水军来帮忙。至于剩下的将士,趁着这边渡河的功夫,也纷纷就地伐木造船。
绕是如此,还是花了两天两夜,才尽数把岳飞一军送往北岸。
而渡河之后,在太行山间行军,同样是考验。
岳飞亲自走在前头披荆斩棘,有时遇到悬崖,也是他率先挂上绳索探路。跟在一旁的梁兴甚至取笑,说这是邓艾偷渡阴平,可岳飞却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
他垂头一个个撕下挂在衣上的刺棵子,才看向梁兴道:“咱们等在河阳的敌人,可不是刘禅之辈。”
再怎么精挑细选,五千人终究是太少了。可更多些,在山区行军几日,又哪来的军粮供给?
——这才是他亲自前来,反留王贵在孟津统帅大军的缘故。
即便是他,也不敢保证五千岳家军步卒,加上数万未经正规训练的义军,能够抵挡住女真精锐的攻击。
那可是几乎毫无弱点的重骑兵!
“大王,太行山盗贼号称十万,正往此处过来!”
河阳境内,靠近黄河岸边,正是龙虎大王突合速的屯兵处,每日都有络绎不绝的探马来向他汇报。
听到探子的话,突合速一拍桌案,重重地“哼”了一声:“自不量力!我早料到岳飞就要叫这些人来送死,他好趁机从孟津渡河,我才不会中他这调虎离山之计。”
说罢随手往下面的传令兵一指:“你,去叫挞不野带兵迎击山匪。”
挞不野手下只有一千精锐骑兵和上万步卒,可在突合速看来,对付义军远远足够。毕竟他们女真骑兵都是以一当百的好儿郎,远非李成韩常那些汉儿手下的骑兵可比,但数量上也珍贵的很。连兀术自己手上的骑兵,都才止两万人,分到突合速这里,不过五千罢了。
然而半刻钟后,突合速连杯中的马奶酒都未饮尽,就改变了主意。
“岳飞也混在太行山匪中间!”
“什么?!”突合速将手中的酒盏重重地搁在桌上,顾不上泼出的酒水,立刻三下五除二地披挂上铠甲,疾步朝营外走去。
挞不野原本悠闲地挑选着箭矢,以为自己要白捡个军功。现在见突合速亲至,一开口就是岳飞不声不响地从太行山过来的消息,顿时大惊失色。
“既然岳飞来了,那来的到底是太行山匪,还是岳家军?”挞不野问道。
突合速无语地看过去,他自己也很想知道,可谁来告诉他?
“不论如何,我去对付岳飞,你留在岸边,防备对面过河。”突合速说道。他这时才不管什么调虎离山了——岳飞在哪儿,哪儿才是山。
挞不野求之不得,立刻抱拳应诺。
河阳西面,岳飞已经率五十轻骑和数万步卒严阵以待。五十匹马是从金兵在外探查的小队那里抢的。数万步卒里,岳家军和义军混编在一处,水乳交融,已经分不出谁是谁。
这是极为自信的排布,一旦因为义军的撤退而溃散,岳飞手上,就连五千精兵的底牌都没有了。
但他相信,即便只有数日的相处和训练,太行山间坚守多年的义军,也必是值得托付的袍泽。
以步制骑,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唯有坚忍和牺牲而已。
天色阴沉下来,远处的黑云压在天幕上,昭示着将至的风雨。而几乎要与乌云融为一体,又缀成一线靠近的,是女真人的重骑兵。
轰鸣的铁蹄声越来越响,连“轰隆隆”的惊雷都掩盖不住,几乎要戳破众人的耳膜。来到近处的骑兵,更是如一台巨大的绞肉机一般,即将碾碎他们这些渺小的人类。
鲜血从阵前开始向后蔓延,许多刚刚加入义军的年轻人,手中的刀都快要握不住了。有些人急得想跑,却被身边的战友一把拽了回来。
“诸位,只要坚持半日,等我们的骑兵渡河过来,形势就能好转!”岳飞手持长枪,一边在马上和金人鏖战,一边对身后的将士呼喊道。
不能畏惧,不能退避,但要有希望。
梁兴站在卒伍中,大声应了一句“绝不后退”,接着就是此起彼伏的声浪。这些日子,岳飞身先士卒,众人都是看在眼里的,也愿意为他效死。
他们对付金人,在太行山间躲藏了十余年。也许今日过后,就可以堂堂正正地走出山林,出现在已经归属于大宋的河北市井中。
数年的牺牲将要有结果,又岂能因为一时的退避功亏一篑?
况且,还有勇猛如天神下凡的岳飞在前头,引着五十骑兵,在金军阵中穿梭了是个来回,将整齐的阵型撕开数道口子。装备精良的铁浮图,在他手下也走不过三个回合。
原来铁浮图也不是不可战胜的。许多人看在眼里,心中又鼓起勇气,将手里的麻扎刀握的更紧了。
道道雷光中,瓢泼大雨终于倾泻而下,是人是马,都不免受到些影响。唯有岳飞五感敏锐,趁着金军视野受阻,如入无人之境般里外突驰。铁甲的鲜血被雨水冲刷着,坐下好端端一匹白马也被染成血红。
不知过了多久,暴雨还在继续下着,天色近乎完全黑了下来。在连绵不断的雨声中,又从东南传来新的马蹄声。
岳飞隔着雨幕望去,见到一面淋得如落汤鸡般,拧成一团,看不出字迹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