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来时可曾说过什么话?”谢荼脑壳有些痛,瞥了一眼屋子里的小丫头问道。
她只想借此机会整顿哥哥的屋内事,可还不想把手伸到偌大谢府的中馈里去。
要知道,树大招风,她在明敌在暗,若是因此惊动了暗藏在谢家的那贼人,逼得他们提前动手可就得不偿失了!
吟心知道兹事体大,撵尽屋内的小丫头们,这才恭敬的贴过身来小声回话:
“听珠萍那小丫头说,她早晨扫院子开了门就看见老爷身穿朝服立在门口,老爷见到她便命她唤了我出去,把这匣子交代给我,只说别吵醒姑娘便转身去上朝。”
“珠萍瞅着四周只有常跟着老爷上朝去的小厮高山,并没有其他人在跟前儿伺候,所以赶忙去叫我。”
日常这对牌都是在管家谢善的老婆刘妈妈身边管着,这对牌被父亲丢给自己管理,只怕是已经过了明路。
“姑娘可要今日去回事处见见各位管事?”典心看着吟心给谢荼绾好的元宝髻,从梳妆台上的掐丝银嵌宝石妆奁中,取出一副嵌红宝石类金丝金钗来,比划着便要往她头上插去。
谢荼摩挲着樟木匣子中的对牌,沉吟片刻道:“周妈妈,你亲自去一趟回事处传话,就说我这几日要忙着给哥哥整理备考的行李,暂时无暇顾及家中诸事,还请各位管事先担待着。”
“我初来乍到多得需要各位管事帮着一起打理,烦请各位管事回去各自理好自己的账簿,回头一并交予我。”
周妈妈点头记下,领着谢荼的腰牌去了回事处的花厅传话。
而一旁的典心则疑惑问道:“姑娘不怕这些人利用这些日子在账簿中动手脚?”
谢荼偏头让过那只二两重的金钗道:“用人不疑,疑人勿用,这些个管事都是人精,若真有账上的差池,他们自然会想办法填平,我这也算是先礼后兵了。”
“不用这钗子,我今日是要去开库房的,那只点睛红宝石珠花就行。”
典心又取了对红珊瑚手钏给谢荼戴上,并两只粉猫眼石耳坠,才算是装扮好了。
谢荼看着守在一旁,正在整理着缎面棉花的吟心,开口道:
“吟心,我记得你有个哥哥,似乎是跟在徐妈妈家的章掌柜身边做学徒?”
谢荼想起昨夜睡前琢磨的事情,科考之日一日日临近,她深觉不能再耽搁下去。
“请你哥哥去打听看看,如今进京赶考的书生们如今都投宿在哪家客栈。”
吟心点头道:“奴婢知晓了。”
一旁的典心反倒是诧异道:“姑娘打听这个做什么?”
谢荼心中长叹一口气道:“我想着哥哥的那些同窗今年若是能有高中的,可以一同帮着打点,这样哥哥今后的仕途也能有些助力不是。”
哥哥前几年曾在沧州的白鹭书院进学过一段时间,后来父亲才请了西席先生在府里讲学,以照顾同窗的借口去打听事情不容易被人疑心。
不过,典心的性子着实该磨一磨。
“今日周妈妈整理我的私库,典心,你就跟着一起去帮着登记册子吧。”
私库里的东西繁杂多样,整理起来费时费力,恰好能捺一捺她的性子,有周妈妈在,也能带着让她学会察言观色的规矩。
典心的心思浅,只当是自家姑娘依仗她办了件重要的差事,高高兴兴地领了腰牌去寻周妈妈。
吟心拿了件嫩黄色流云白鼠毛边斗篷给谢荼系上,又递给她一只温热的暖手炉,听了谢荼附耳的几句嘱咐,这才扶着她往重轩院走去。
谢荼照着自己理的单子,拿着哥哥谢英的钥匙请了竹翠姐姐一同开了他的私库。
京城的初春还会飘雪,带去的被褥衣服不能太单薄,也不能太过厚重,谢荼亲自挑了两条沉香色蚕丝被褥。
“竹翠姐姐,带进去的衣服得是单层的不能有夹层,我记得哥哥有几身薄的石青色锦缎棉直缀,还请姐姐找出来。”
竹翠手上戴着一只缠丝白玉镯子,通身再无旁的饰品,看起来格外柔美。
“姑娘记性真好,咱们哥儿确是有几件这样的。”
那是因为“科考舞弊案”之后,谢英的东西被翻了出来好一阵挑拣。
谢老夫人嫌晦气,将谢英的那些旧日里的衣衫,用不上的书籍都被一把火烧尽,摆在最上面的就是那些薄棉直缀,可不就记住了。
“除了哥哥平日里用惯了的趁手物件,文房四宝及一应物品全部得看仔细些,不能磕碰缺角,也不能夹带字迹,那可是大忌!”
谢荼想到那“夹带舞弊”的罪名,心中一紧,忙指着一块冰纹石砚道:“像这样的也不行,没得被有心之人利用。”
谢荼指到哪儿,竹翠便跟着收拾到哪儿,一句怨言都没有。
“我那里再给哥哥准备两条护膝,免得他在那贡院里头受了寒。”
进了贡院,大门一关小门一锁,吃喝拉撒全靠自己,她得帮哥哥准备万全,免得受了冻遭了罪。
“姑娘怎么会知道这么多?”竹翠跟在谢荼身边忙了大半日,看向她的眼神愈发温柔似水。
自家哥儿和姑娘手足情深,深宅大院中倒是罕见。
谢荼理着衣料的手一顿,回想起上一世哥哥从贡院出来后,冻得直哆嗦还不忘自己耳边絮絮叨叨抱怨模样,抿嘴浅笑。
父亲一生为江山社稷殚精竭虑,而亲生子科考时,为了避嫌,不曾嘱咐一二。
哥哥在那贡院应试,恰逢倒春寒,冻得受不住,披着薄被子考完了全程,出来后便病了一场。
可即便哥哥寒窗十余载,经历考试的困苦,最后却依旧卷入了那场“科考舞弊案”。
谢荼放下衣料,攥紧手中帕子笑道:“没见猪跑还没吃过猪肉吗?去年这般时节还落了雪,倒春寒可冷的不得了,这可不得给哥哥多备些?”
“我听顾家姐姐说,这贡院一旦落锁,即便是着了火,都不能开门,一旦开门,成绩便作废。”
顾侍郎家的几个儿子前几年都参加了科考,谢荼曾听顾家姑娘提起过。
多年前的春闱,有个考生考试瞌睡碰到了烛台,连着烧了几间屋子,考生们不愿放弃多年苦读的成绩,最终那里头的情形是可想而知的惨烈。
竹翠听着认同地点了点头,照着谢荼的要求去盯着小丫头们收拾东西。
谢荼倒也不客气,昨晚给谢英送去一盏羊角琉璃灯,这会便从他的私库里收拾出两套青瓷菱纹茶具说要带回去。
竹翠抿嘴直笑,指挥着小丫头去取来箱笼,把谢荼清点好的东西全都放了进去。
下午借着天亮,谢荼揣着周妈妈翻出来的绸布,开始给谢英做护膝。
护膝缝了三层绸布,里子用柔软细布密密缝上,里头塞了晒得蓬松软绵的棉花,扯了同色的细线收边。
谢荼想了想,又在绸布面上绣了株迎风展腰的雪松树,上面还蹲着一只圆滚滚的小松鼠。
针脚缝得密密的,小松鼠怀抱着一颗松果活灵活现,就连周妈妈都凑过来说绣得好。
等到掌灯时刻,典心跟着周妈妈带着小丫头们去取饭菜,吟心贴到跟前儿来回禀她哥哥打听到的事情:
“这几日进京赶考的书生们大多住在悦来客栈,某些银子短缺的便借宿在走商贩夫的家中,花费的银钱不多,却也不失是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同咱们大公子同窗过陆、厉、王、孙几家公子,则是借住在京城中远亲家里。”
“若是放榜时有人在榜,姑娘不妨以公子的名义包上红封,带着谢家的帖子去拜访。”
吟心一边回想着自家哥哥打听来的事情,一边细说着。
“哥哥的同窗或进京赶考之人中可有名乔姓书生,大约是江宁来的,年长几岁。”谢荼皱眉问道。
吟心仔细回忆一番,摇了摇头:“大公子去的那座白鹭书院,等闲弟子倒是进不去,乔姓的公子奴婢的哥哥没有打听到,且今年考生中似乎没有姑娘提过的人。”
她一顿,又道:“不过奴婢哥哥说有桩奇事,想必姑娘一定感兴趣。”
“这次赶考的考生中,厉家公子身边带着一位面貌相似的娇俏少年郎。”吟心捂着帕子小声道,“此人虽嗓音粗犷行为粗鄙,可奴婢哥哥恰巧碰见过那少年郎捂嘴娇笑的模样。”
“听说是厉家主母乳娘的儿子,年岁和厉家公子相仿,厉家恩典,特放了那少年身契,命他跟在厉公子身边一同读书考试。”
“那少年郎倒也争气,早早有了举人的身份,今年便是陪同厉公子进京一起参加春闱。”
“大家都说他们两人才情相似,宛如双生子呢!”
那“科考舞弊案”是从乔姓书生的检举信查起,但凡与乔书生沾边的人,都被大理寺的人彻查了考试档案,甚至从每个人的童生试查起。
考生家中书房更是着重翻查的地方。
谢英便是因为从书房中查出写有某些不当言论的只言片语被牵连,从此被标上参与“舞弊案”的共谋者的名头。
直到最后,朝廷也没有公布彻查事情的真相,谢英却因此彻底沉沦,再也没能走出这阴影。
谢荼想着上一世世人再三缄口的“科考舞弊案”,联想到吟心提到的这桩奇事,心中的心思转了个弯,惊得差点儿从榻上跳起来。
“你快去问问你哥哥,这少年郎的母亲可是姓乔,祖籍江宁?”
这个少年郎,难道便是“舞弊案”的关键?
她只想借此机会整顿哥哥的屋内事,可还不想把手伸到偌大谢府的中馈里去。
要知道,树大招风,她在明敌在暗,若是因此惊动了暗藏在谢家的那贼人,逼得他们提前动手可就得不偿失了!
吟心知道兹事体大,撵尽屋内的小丫头们,这才恭敬的贴过身来小声回话:
“听珠萍那小丫头说,她早晨扫院子开了门就看见老爷身穿朝服立在门口,老爷见到她便命她唤了我出去,把这匣子交代给我,只说别吵醒姑娘便转身去上朝。”
“珠萍瞅着四周只有常跟着老爷上朝去的小厮高山,并没有其他人在跟前儿伺候,所以赶忙去叫我。”
日常这对牌都是在管家谢善的老婆刘妈妈身边管着,这对牌被父亲丢给自己管理,只怕是已经过了明路。
“姑娘可要今日去回事处见见各位管事?”典心看着吟心给谢荼绾好的元宝髻,从梳妆台上的掐丝银嵌宝石妆奁中,取出一副嵌红宝石类金丝金钗来,比划着便要往她头上插去。
谢荼摩挲着樟木匣子中的对牌,沉吟片刻道:“周妈妈,你亲自去一趟回事处传话,就说我这几日要忙着给哥哥整理备考的行李,暂时无暇顾及家中诸事,还请各位管事先担待着。”
“我初来乍到多得需要各位管事帮着一起打理,烦请各位管事回去各自理好自己的账簿,回头一并交予我。”
周妈妈点头记下,领着谢荼的腰牌去了回事处的花厅传话。
而一旁的典心则疑惑问道:“姑娘不怕这些人利用这些日子在账簿中动手脚?”
谢荼偏头让过那只二两重的金钗道:“用人不疑,疑人勿用,这些个管事都是人精,若真有账上的差池,他们自然会想办法填平,我这也算是先礼后兵了。”
“不用这钗子,我今日是要去开库房的,那只点睛红宝石珠花就行。”
典心又取了对红珊瑚手钏给谢荼戴上,并两只粉猫眼石耳坠,才算是装扮好了。
谢荼看着守在一旁,正在整理着缎面棉花的吟心,开口道:
“吟心,我记得你有个哥哥,似乎是跟在徐妈妈家的章掌柜身边做学徒?”
谢荼想起昨夜睡前琢磨的事情,科考之日一日日临近,她深觉不能再耽搁下去。
“请你哥哥去打听看看,如今进京赶考的书生们如今都投宿在哪家客栈。”
吟心点头道:“奴婢知晓了。”
一旁的典心反倒是诧异道:“姑娘打听这个做什么?”
谢荼心中长叹一口气道:“我想着哥哥的那些同窗今年若是能有高中的,可以一同帮着打点,这样哥哥今后的仕途也能有些助力不是。”
哥哥前几年曾在沧州的白鹭书院进学过一段时间,后来父亲才请了西席先生在府里讲学,以照顾同窗的借口去打听事情不容易被人疑心。
不过,典心的性子着实该磨一磨。
“今日周妈妈整理我的私库,典心,你就跟着一起去帮着登记册子吧。”
私库里的东西繁杂多样,整理起来费时费力,恰好能捺一捺她的性子,有周妈妈在,也能带着让她学会察言观色的规矩。
典心的心思浅,只当是自家姑娘依仗她办了件重要的差事,高高兴兴地领了腰牌去寻周妈妈。
吟心拿了件嫩黄色流云白鼠毛边斗篷给谢荼系上,又递给她一只温热的暖手炉,听了谢荼附耳的几句嘱咐,这才扶着她往重轩院走去。
谢荼照着自己理的单子,拿着哥哥谢英的钥匙请了竹翠姐姐一同开了他的私库。
京城的初春还会飘雪,带去的被褥衣服不能太单薄,也不能太过厚重,谢荼亲自挑了两条沉香色蚕丝被褥。
“竹翠姐姐,带进去的衣服得是单层的不能有夹层,我记得哥哥有几身薄的石青色锦缎棉直缀,还请姐姐找出来。”
竹翠手上戴着一只缠丝白玉镯子,通身再无旁的饰品,看起来格外柔美。
“姑娘记性真好,咱们哥儿确是有几件这样的。”
那是因为“科考舞弊案”之后,谢英的东西被翻了出来好一阵挑拣。
谢老夫人嫌晦气,将谢英的那些旧日里的衣衫,用不上的书籍都被一把火烧尽,摆在最上面的就是那些薄棉直缀,可不就记住了。
“除了哥哥平日里用惯了的趁手物件,文房四宝及一应物品全部得看仔细些,不能磕碰缺角,也不能夹带字迹,那可是大忌!”
谢荼想到那“夹带舞弊”的罪名,心中一紧,忙指着一块冰纹石砚道:“像这样的也不行,没得被有心之人利用。”
谢荼指到哪儿,竹翠便跟着收拾到哪儿,一句怨言都没有。
“我那里再给哥哥准备两条护膝,免得他在那贡院里头受了寒。”
进了贡院,大门一关小门一锁,吃喝拉撒全靠自己,她得帮哥哥准备万全,免得受了冻遭了罪。
“姑娘怎么会知道这么多?”竹翠跟在谢荼身边忙了大半日,看向她的眼神愈发温柔似水。
自家哥儿和姑娘手足情深,深宅大院中倒是罕见。
谢荼理着衣料的手一顿,回想起上一世哥哥从贡院出来后,冻得直哆嗦还不忘自己耳边絮絮叨叨抱怨模样,抿嘴浅笑。
父亲一生为江山社稷殚精竭虑,而亲生子科考时,为了避嫌,不曾嘱咐一二。
哥哥在那贡院应试,恰逢倒春寒,冻得受不住,披着薄被子考完了全程,出来后便病了一场。
可即便哥哥寒窗十余载,经历考试的困苦,最后却依旧卷入了那场“科考舞弊案”。
谢荼放下衣料,攥紧手中帕子笑道:“没见猪跑还没吃过猪肉吗?去年这般时节还落了雪,倒春寒可冷的不得了,这可不得给哥哥多备些?”
“我听顾家姐姐说,这贡院一旦落锁,即便是着了火,都不能开门,一旦开门,成绩便作废。”
顾侍郎家的几个儿子前几年都参加了科考,谢荼曾听顾家姑娘提起过。
多年前的春闱,有个考生考试瞌睡碰到了烛台,连着烧了几间屋子,考生们不愿放弃多年苦读的成绩,最终那里头的情形是可想而知的惨烈。
竹翠听着认同地点了点头,照着谢荼的要求去盯着小丫头们收拾东西。
谢荼倒也不客气,昨晚给谢英送去一盏羊角琉璃灯,这会便从他的私库里收拾出两套青瓷菱纹茶具说要带回去。
竹翠抿嘴直笑,指挥着小丫头去取来箱笼,把谢荼清点好的东西全都放了进去。
下午借着天亮,谢荼揣着周妈妈翻出来的绸布,开始给谢英做护膝。
护膝缝了三层绸布,里子用柔软细布密密缝上,里头塞了晒得蓬松软绵的棉花,扯了同色的细线收边。
谢荼想了想,又在绸布面上绣了株迎风展腰的雪松树,上面还蹲着一只圆滚滚的小松鼠。
针脚缝得密密的,小松鼠怀抱着一颗松果活灵活现,就连周妈妈都凑过来说绣得好。
等到掌灯时刻,典心跟着周妈妈带着小丫头们去取饭菜,吟心贴到跟前儿来回禀她哥哥打听到的事情:
“这几日进京赶考的书生们大多住在悦来客栈,某些银子短缺的便借宿在走商贩夫的家中,花费的银钱不多,却也不失是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同咱们大公子同窗过陆、厉、王、孙几家公子,则是借住在京城中远亲家里。”
“若是放榜时有人在榜,姑娘不妨以公子的名义包上红封,带着谢家的帖子去拜访。”
吟心一边回想着自家哥哥打听来的事情,一边细说着。
“哥哥的同窗或进京赶考之人中可有名乔姓书生,大约是江宁来的,年长几岁。”谢荼皱眉问道。
吟心仔细回忆一番,摇了摇头:“大公子去的那座白鹭书院,等闲弟子倒是进不去,乔姓的公子奴婢的哥哥没有打听到,且今年考生中似乎没有姑娘提过的人。”
她一顿,又道:“不过奴婢哥哥说有桩奇事,想必姑娘一定感兴趣。”
“这次赶考的考生中,厉家公子身边带着一位面貌相似的娇俏少年郎。”吟心捂着帕子小声道,“此人虽嗓音粗犷行为粗鄙,可奴婢哥哥恰巧碰见过那少年郎捂嘴娇笑的模样。”
“听说是厉家主母乳娘的儿子,年岁和厉家公子相仿,厉家恩典,特放了那少年身契,命他跟在厉公子身边一同读书考试。”
“那少年郎倒也争气,早早有了举人的身份,今年便是陪同厉公子进京一起参加春闱。”
“大家都说他们两人才情相似,宛如双生子呢!”
那“科考舞弊案”是从乔姓书生的检举信查起,但凡与乔书生沾边的人,都被大理寺的人彻查了考试档案,甚至从每个人的童生试查起。
考生家中书房更是着重翻查的地方。
谢英便是因为从书房中查出写有某些不当言论的只言片语被牵连,从此被标上参与“舞弊案”的共谋者的名头。
直到最后,朝廷也没有公布彻查事情的真相,谢英却因此彻底沉沦,再也没能走出这阴影。
谢荼想着上一世世人再三缄口的“科考舞弊案”,联想到吟心提到的这桩奇事,心中的心思转了个弯,惊得差点儿从榻上跳起来。
“你快去问问你哥哥,这少年郎的母亲可是姓乔,祖籍江宁?”
这个少年郎,难道便是“舞弊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