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回本以为收完玉米后就不用再忙了。
柳青轻嗤一声“到底是没吃过苦的娇娇小姐。”
律回对于柳青三天两头地用”娇小姐“来形容她这件事一开始非常不爽,不过现在已经学会当做没听到了,她会用行动证明自己可以吃苦可以做好一切。
壮山在旁边适时开口和她们解释,收完玉米的地要把那些埋在地里的秸秆根刨出来,接着把地犁上一两遍,再晾晒几天,让土地好好休息一番后,赶在寒露时节要种上小麦,一句农话说得好“白露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原来是这样。”律回点点头。
随后她和壮山约好明天就去地里刨根。
十亩地比不上别的农户的百亩地,收下来最多有六石,交给上面两石,剩下的这四石对一家五六口人的百姓来说完全不够用来糊口。
不过柳青本就不是靠这些来吃饭的,所以收成多少她并不在意,她就是想看看自己这个新徒弟到底能不能吃得下这些苦,不过倒没让她失望,小徒弟表现不错。
律回洛初二人要把收回来的这些玉米晾晒到院子前的空地上,时不时得翻动,以免玉米发霉变质。
秋季雨水说来就来,二人还要时刻注意天气,在下雨前把玉米收回屋。
壮山还教会她们把玉米挂起来,玉米剥掉老皮,留内里的三四片苞叶,两只玉米拧在一起,拿根粗绳子把这些玉米串起来。
看着房檐上挂着得一串串玉米,金灿灿的看着喜庆极了,律回满意得不得了。
到吃晚饭的时候,田旋煮了三四根玉米放到院中的木桌上,桌上还有新蒸的玉米饽饽,一碟拍黄瓜,西红柿炒蛋,葱炒肉,这黄瓜西红柿也是家里种得刚摘下来不久,肉是新切的猪肉。再配上新沏的凉茶。
太阳下山后的傍晚温度稍稍降了下来,这个时候最适合在院子里吃饭。
律回二人摘下草帽,从井里打了凉水上来,“哟,还有西瓜呢?”一个圆滚滚的西瓜泡在井里的木桶里。
“是张婶送过来的,我给放井里冰着了,吃完饭正好吃。”田旋从厨房里探出头,笑得开心。
“那可太好了,还是张婶种的西瓜好吃,上次吃完,我到现在还惦记着呢。”律回把水倒在盆里,脱下外衣,拿布擦着,到村里也有一个多月了,天天在地里晒着,肤色黑了不少,流畅的肌肉线条随擦拭的动作摆动着。
洛初本身肤色就白虽比不得律回晒得黑,那也和刚来的模样变了许多,她干得活一点不比律回少,身体被锻炼得也更加结实了。
二人现在就像那株向日葵 ,向阳生长,生机勃勃的。
柳青摇着罗扇打着哈欠从屋里慢悠悠走了出来,身上穿着白色纱衫,乌发被木簪松松挽起。
“吃饭吧。”柳青落座说了一声,其他人才动筷。
“咱们是也得把今年收的玉米磨成面吗?”洛初咬了口饽饽。
“对,改天我带你们去磨盘那,这几天就有人开始磨面了,会磨面吗?不会我教你们。”田旋看向二人。
“我会,之前也给家里磨过面。”洛初做出推磨的动作。
“我不会,得劳烦你教教我喽。”律回顶了顶她。
“放心小姐,不难的。”
“书看完几本了?”柳青夹了口黄瓜放进嘴里,发出清脆的声音。
律回她们刚到没几天,柳青就给了她一大堆书,这些书什么内容都有,大多数都是兵法作战这类的。
柳青让她看完一本就写一篇心得。
于是现在的律回是白天下地,空下来就读这些书,晚上还要应付柳青不定时的偷袭。
日子可以说过得十分充实。
“读完四本了,现在在读《兵谋》。”律回放下碗筷,正色说到。
“行,等这本看完,五篇文交给我。我看看你能读出些什么,洛初也是。”柳青拿起凉茶喝一口。
吃完饭,律回啃了根玉米,擦擦嘴“这玉米糯糯的真好吃。”
以前在家怎么没觉得玉米好吃呢?
“来,吃西瓜喽。”田旋从井里捞出西瓜,翠绿的瓜皮带着水珠放到桌上,她拿着菜刀随着咔的一声,西瓜变成两瓣,露出鲜红的瓜肉,带着一层松松的小颗粒。
洛初凑近西瓜闻了闻“旋儿,你这菜刀没洗吧。”
田旋也闻了闻“呀!这菜刀刚拍了蒜,忘洗了。”说完赶紧抱着瓜冲了冲井水。
律回捧着冲完水切好的一块瓜,咬了一大口,嘴里是淡淡的蒜味儿混着西瓜清甜沙沙的口感,清凉的晚风绕过身旁,吹起脸颊的碎发,惬意极了。
柳青则优雅地叉起一块瓜肉,这是田旋特意洗干净了刀,把表面那层削掉再切成小块装进白瓷碗里的。
柳青感受到律回投来的视线“哼,看什么,是不是羡慕你师父我的雅致?这你可学不来。”
“。。。。。。”律回默不作声地转开视线,吃起瓜来。
第二天,天气有些阴沉,律回二人穿戴好,拿上锄头就去了地里。
律回把袖子挽上去,扭头和洛初说“那咱们开始吧,我先刨,你把这些根扔到一边。”
“好。”
她握住锄头,挥起落下,一用力,深埋在地里的那些根就被扯了出来。
今天没有太阳,温度不算高,偶尔吹来些凉风。
她们动作利索,半天就刨完了一亩地。
律回一屁股坐到旁边的地上,喘口气,拿起水壶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
“呼。。照咱们这速度,十亩地四五天就能刨完了。”
“小姐。。咱们把这些根刨出来之后还得再翻一遍地呢。。至少得十五天。”洛初语气虚虚的。
“啊。。我忘了。。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律回伸开胳膊仰面躺在地上。
“那咱们还去帮张婶收麦子吗?”
“去,咱们霜降前肯定能收拾完,还有一段时间呢,张婶她们之前来帮咱们收过玉米,咱们也得去给她们打打下手,后天去找落樱玩去啊?她正织布呢,咱们也去看看陪她解解闷儿。”
“好呀,我一直想看看她是如何织布的呢,肯定很费时间吧。”
“对啊,她说她织一匹布,要花费好长时间,这织的布也不是普通的,说叫缂丝。”
洛初惊得从地上坐起来,一脸不可置信“缂丝?!是那个用做龙袍的缂丝?她竟然会织缂丝,天啊,不是一直有那句话一寸缂丝一寸金吗,那更要去欣赏膜拜一番了!”
“没错,她和我说的时候,我的反应也是这样。”律回想起落樱说完后那腼腆的笑,她确实有那个本事。
“好!休息好了,咱们就接着干吧!”律回拍拍屁股后面的土,拉起洛初。
这次轮到洛初刨地了。
“落樱,我们来啦。”律回敲了敲门,大声朝着院子喊。
“哎!快进来。”落樱小跑着过来开了门。
进到院子里,律回四处看了看“阿爷阿婆呢?”
“去镇里给我给我抓药啦。。我这身子骨离了药不行,祖父祖母一把年纪了还得麻烦他们三天两头的去镇里抓药,可真是不孝顺。。”说到这,落樱声音带了些颤抖。
“这你说得可不对,阿爷阿婆那么疼你,他们求得不就是你健健康康的吗,更何况你这织一匹布,十里八乡的人那都是抢破了头的!阿婆一提起你,那眼里的骄傲可藏都藏不住的,可不许再这么想了。”律回搂过她拍了拍。
“最近地里也没那么忙了,要去镇里抓药,就和我俩说,我俩脚程快 ,半天就赶回来了。”
“哪能麻烦你呢,你和洛初每天下地干活就够累的了。”
“这有什么麻烦的,这几天天气都阴沉沉的,也不热,我和小姐现在就差把地再耕一遍了。”
“阿爷昨日还说这几天就要下雨了,山上的蘑菇也该冒出来了,咱们去采蘑菇吧!刚下的蘑菇最鲜了!你们一定要尝尝我祖母做的菌菇汤,喝一口能鲜掉舌头!”落樱拍着手,满脸期待。
“好啊。”律回听她这样说,嘴里都有些馋了。
“这就是你织的布啊。。。”洛初呆呆地看着完成了大半的布。
“是,前一阵犯了病就耽误了几天,这次的图不算复杂,算算再一个月就能织完了。”
“天,这真的是织出来的?这比宫里的绣娘手艺还要好啊,我可以摸摸吗?”洛初眼神都没离开过。
“当然可以呀。”
“我听人提起过,这缂丝十六道工序,只要错了一步就要从头再来,有些精密的画作,一天也只能织出一粒米的长度,贵比金玉,这样精致的一副作品,你定费了许多心血。”律回感受着手下细密的触感,眼前的雀儿似乎下一秒就要振翅飞出布面“怪不得有人形容缂丝‘承空观之如雕缕之像’,今日一见诚不欺我。”
“过赞了。”落樱谈到自己的手艺有些羞涩。
“你刚是正在织布吗?那不打扰你,你接着来吧,我们本就是来开开眼的。”
“好,那你们不要拘束。”
落樱坐到缂丝机前,左手拿着梭子 ,右手拿起拨子,以梭代笔,在丝线的经纬中上下翻飞,在掼,构,结等手法中,纬丝色彩不断丰富,结构更加紧密。
她们二人在旁边静静看着落樱手里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不敢发出一点声响,生怕打乱她有序的节奏。
发丝垂落,落樱仿佛未注意到般,柔和的双眸此时变得锐利起来,忘了周围的一切,仿佛她就是手里的梭,拨,在独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的中上下起舞。
一炷香后,落樱缓过神来,高度的集中让她有些微微虚脱,她心里却是雀跃的满足的。她喜欢这种感觉。
接过律回递的水,喝完后吐出一口气 ,额头冒出了点点细汗。
“不要太过劳累,身体最重要。”律回抽出帕子,替她抹掉汗珠。
“我知道,放心。”
“那你歇歇吧,我们在这也只会分散你的注意,这就回去了。”
“那过几日去山上玩。”
“好。”
二人走在回去的路上,心里还在回味着刚才的场景,感同身受般身上此刻也充满了气力。
“落樱姐太厉害了,那么多线,弯弯绕绕的,我看着都要晕了,可这些线在她手中就好似活了一样。”
“是啊,就连在一旁看着的我们都好像被吸进去了。
”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能再看一遍。”
“肯定有啊。”
柳青轻嗤一声“到底是没吃过苦的娇娇小姐。”
律回对于柳青三天两头地用”娇小姐“来形容她这件事一开始非常不爽,不过现在已经学会当做没听到了,她会用行动证明自己可以吃苦可以做好一切。
壮山在旁边适时开口和她们解释,收完玉米的地要把那些埋在地里的秸秆根刨出来,接着把地犁上一两遍,再晾晒几天,让土地好好休息一番后,赶在寒露时节要种上小麦,一句农话说得好“白露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原来是这样。”律回点点头。
随后她和壮山约好明天就去地里刨根。
十亩地比不上别的农户的百亩地,收下来最多有六石,交给上面两石,剩下的这四石对一家五六口人的百姓来说完全不够用来糊口。
不过柳青本就不是靠这些来吃饭的,所以收成多少她并不在意,她就是想看看自己这个新徒弟到底能不能吃得下这些苦,不过倒没让她失望,小徒弟表现不错。
律回洛初二人要把收回来的这些玉米晾晒到院子前的空地上,时不时得翻动,以免玉米发霉变质。
秋季雨水说来就来,二人还要时刻注意天气,在下雨前把玉米收回屋。
壮山还教会她们把玉米挂起来,玉米剥掉老皮,留内里的三四片苞叶,两只玉米拧在一起,拿根粗绳子把这些玉米串起来。
看着房檐上挂着得一串串玉米,金灿灿的看着喜庆极了,律回满意得不得了。
到吃晚饭的时候,田旋煮了三四根玉米放到院中的木桌上,桌上还有新蒸的玉米饽饽,一碟拍黄瓜,西红柿炒蛋,葱炒肉,这黄瓜西红柿也是家里种得刚摘下来不久,肉是新切的猪肉。再配上新沏的凉茶。
太阳下山后的傍晚温度稍稍降了下来,这个时候最适合在院子里吃饭。
律回二人摘下草帽,从井里打了凉水上来,“哟,还有西瓜呢?”一个圆滚滚的西瓜泡在井里的木桶里。
“是张婶送过来的,我给放井里冰着了,吃完饭正好吃。”田旋从厨房里探出头,笑得开心。
“那可太好了,还是张婶种的西瓜好吃,上次吃完,我到现在还惦记着呢。”律回把水倒在盆里,脱下外衣,拿布擦着,到村里也有一个多月了,天天在地里晒着,肤色黑了不少,流畅的肌肉线条随擦拭的动作摆动着。
洛初本身肤色就白虽比不得律回晒得黑,那也和刚来的模样变了许多,她干得活一点不比律回少,身体被锻炼得也更加结实了。
二人现在就像那株向日葵 ,向阳生长,生机勃勃的。
柳青摇着罗扇打着哈欠从屋里慢悠悠走了出来,身上穿着白色纱衫,乌发被木簪松松挽起。
“吃饭吧。”柳青落座说了一声,其他人才动筷。
“咱们是也得把今年收的玉米磨成面吗?”洛初咬了口饽饽。
“对,改天我带你们去磨盘那,这几天就有人开始磨面了,会磨面吗?不会我教你们。”田旋看向二人。
“我会,之前也给家里磨过面。”洛初做出推磨的动作。
“我不会,得劳烦你教教我喽。”律回顶了顶她。
“放心小姐,不难的。”
“书看完几本了?”柳青夹了口黄瓜放进嘴里,发出清脆的声音。
律回她们刚到没几天,柳青就给了她一大堆书,这些书什么内容都有,大多数都是兵法作战这类的。
柳青让她看完一本就写一篇心得。
于是现在的律回是白天下地,空下来就读这些书,晚上还要应付柳青不定时的偷袭。
日子可以说过得十分充实。
“读完四本了,现在在读《兵谋》。”律回放下碗筷,正色说到。
“行,等这本看完,五篇文交给我。我看看你能读出些什么,洛初也是。”柳青拿起凉茶喝一口。
吃完饭,律回啃了根玉米,擦擦嘴“这玉米糯糯的真好吃。”
以前在家怎么没觉得玉米好吃呢?
“来,吃西瓜喽。”田旋从井里捞出西瓜,翠绿的瓜皮带着水珠放到桌上,她拿着菜刀随着咔的一声,西瓜变成两瓣,露出鲜红的瓜肉,带着一层松松的小颗粒。
洛初凑近西瓜闻了闻“旋儿,你这菜刀没洗吧。”
田旋也闻了闻“呀!这菜刀刚拍了蒜,忘洗了。”说完赶紧抱着瓜冲了冲井水。
律回捧着冲完水切好的一块瓜,咬了一大口,嘴里是淡淡的蒜味儿混着西瓜清甜沙沙的口感,清凉的晚风绕过身旁,吹起脸颊的碎发,惬意极了。
柳青则优雅地叉起一块瓜肉,这是田旋特意洗干净了刀,把表面那层削掉再切成小块装进白瓷碗里的。
柳青感受到律回投来的视线“哼,看什么,是不是羡慕你师父我的雅致?这你可学不来。”
“。。。。。。”律回默不作声地转开视线,吃起瓜来。
第二天,天气有些阴沉,律回二人穿戴好,拿上锄头就去了地里。
律回把袖子挽上去,扭头和洛初说“那咱们开始吧,我先刨,你把这些根扔到一边。”
“好。”
她握住锄头,挥起落下,一用力,深埋在地里的那些根就被扯了出来。
今天没有太阳,温度不算高,偶尔吹来些凉风。
她们动作利索,半天就刨完了一亩地。
律回一屁股坐到旁边的地上,喘口气,拿起水壶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
“呼。。照咱们这速度,十亩地四五天就能刨完了。”
“小姐。。咱们把这些根刨出来之后还得再翻一遍地呢。。至少得十五天。”洛初语气虚虚的。
“啊。。我忘了。。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律回伸开胳膊仰面躺在地上。
“那咱们还去帮张婶收麦子吗?”
“去,咱们霜降前肯定能收拾完,还有一段时间呢,张婶她们之前来帮咱们收过玉米,咱们也得去给她们打打下手,后天去找落樱玩去啊?她正织布呢,咱们也去看看陪她解解闷儿。”
“好呀,我一直想看看她是如何织布的呢,肯定很费时间吧。”
“对啊,她说她织一匹布,要花费好长时间,这织的布也不是普通的,说叫缂丝。”
洛初惊得从地上坐起来,一脸不可置信“缂丝?!是那个用做龙袍的缂丝?她竟然会织缂丝,天啊,不是一直有那句话一寸缂丝一寸金吗,那更要去欣赏膜拜一番了!”
“没错,她和我说的时候,我的反应也是这样。”律回想起落樱说完后那腼腆的笑,她确实有那个本事。
“好!休息好了,咱们就接着干吧!”律回拍拍屁股后面的土,拉起洛初。
这次轮到洛初刨地了。
“落樱,我们来啦。”律回敲了敲门,大声朝着院子喊。
“哎!快进来。”落樱小跑着过来开了门。
进到院子里,律回四处看了看“阿爷阿婆呢?”
“去镇里给我给我抓药啦。。我这身子骨离了药不行,祖父祖母一把年纪了还得麻烦他们三天两头的去镇里抓药,可真是不孝顺。。”说到这,落樱声音带了些颤抖。
“这你说得可不对,阿爷阿婆那么疼你,他们求得不就是你健健康康的吗,更何况你这织一匹布,十里八乡的人那都是抢破了头的!阿婆一提起你,那眼里的骄傲可藏都藏不住的,可不许再这么想了。”律回搂过她拍了拍。
“最近地里也没那么忙了,要去镇里抓药,就和我俩说,我俩脚程快 ,半天就赶回来了。”
“哪能麻烦你呢,你和洛初每天下地干活就够累的了。”
“这有什么麻烦的,这几天天气都阴沉沉的,也不热,我和小姐现在就差把地再耕一遍了。”
“阿爷昨日还说这几天就要下雨了,山上的蘑菇也该冒出来了,咱们去采蘑菇吧!刚下的蘑菇最鲜了!你们一定要尝尝我祖母做的菌菇汤,喝一口能鲜掉舌头!”落樱拍着手,满脸期待。
“好啊。”律回听她这样说,嘴里都有些馋了。
“这就是你织的布啊。。。”洛初呆呆地看着完成了大半的布。
“是,前一阵犯了病就耽误了几天,这次的图不算复杂,算算再一个月就能织完了。”
“天,这真的是织出来的?这比宫里的绣娘手艺还要好啊,我可以摸摸吗?”洛初眼神都没离开过。
“当然可以呀。”
“我听人提起过,这缂丝十六道工序,只要错了一步就要从头再来,有些精密的画作,一天也只能织出一粒米的长度,贵比金玉,这样精致的一副作品,你定费了许多心血。”律回感受着手下细密的触感,眼前的雀儿似乎下一秒就要振翅飞出布面“怪不得有人形容缂丝‘承空观之如雕缕之像’,今日一见诚不欺我。”
“过赞了。”落樱谈到自己的手艺有些羞涩。
“你刚是正在织布吗?那不打扰你,你接着来吧,我们本就是来开开眼的。”
“好,那你们不要拘束。”
落樱坐到缂丝机前,左手拿着梭子 ,右手拿起拨子,以梭代笔,在丝线的经纬中上下翻飞,在掼,构,结等手法中,纬丝色彩不断丰富,结构更加紧密。
她们二人在旁边静静看着落樱手里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不敢发出一点声响,生怕打乱她有序的节奏。
发丝垂落,落樱仿佛未注意到般,柔和的双眸此时变得锐利起来,忘了周围的一切,仿佛她就是手里的梭,拨,在独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的中上下起舞。
一炷香后,落樱缓过神来,高度的集中让她有些微微虚脱,她心里却是雀跃的满足的。她喜欢这种感觉。
接过律回递的水,喝完后吐出一口气 ,额头冒出了点点细汗。
“不要太过劳累,身体最重要。”律回抽出帕子,替她抹掉汗珠。
“我知道,放心。”
“那你歇歇吧,我们在这也只会分散你的注意,这就回去了。”
“那过几日去山上玩。”
“好。”
二人走在回去的路上,心里还在回味着刚才的场景,感同身受般身上此刻也充满了气力。
“落樱姐太厉害了,那么多线,弯弯绕绕的,我看着都要晕了,可这些线在她手中就好似活了一样。”
“是啊,就连在一旁看着的我们都好像被吸进去了。
”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能再看一遍。”
“肯定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