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印制的书册与民间书坊不同,书衣上有暗纹,复杂精巧,极难被仿造。晏泠音的手在“廿二九”三字上抚过,触到了微微凸起的纹路,确认了这一卷是《南疆志》真本。
正是她曾求而不得的那卷佚书。
晏泠音竭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是谁将它放在这里?目的为何?他是怎么得到了这册书?
电光石火之间,某种难以言述的焦躁忽然从她心头掠过——那是对危机的直觉。晏泠音下意识地抬手,要去敲身旁的厢壁,但仍晚了一步。脚下的木板忽然塌陷,晏泠音甚至没来得及发出惊叫,已经连人带书滚落下去。马车上装点着红绸,四周亦有帷幔垂落,因而无人看见,车下铺路的石板早已被悄悄挪开,又在晏泠音陷进去后被迅速合上了。
不远处恰巧有焰火炸响,响彻云霄,与石板挪移的轰隆声混为一体。那是绕城仪式开始的讯号。
谢朗握紧了缰绳,刚要驾马出发,忽又回头向车厢看去。厢内静悄悄的,并无异样。
吉日当天,新郎新娘在洞房前不得相见,否则便犯了大忌。谢朗没有伸手去挑车帘,只调转马头靠近车厢,先敲了两下厢壁,又唤了一声:“殿下?”
他说不上那种古怪的感觉来自何处,只在听到厢中熟悉的应答后才稍放了心。
“该走了,将军,”宋贤也翻身上了马,提醒他道,“不能误了时辰。”
谢朗不再多言,啪的一声甩响了马鞭。
*
晏泠音在斜长的石道里往下坠。她滚得狼狈,却始终没有放开手中的书册。直到她砸上了一片柔软的、杂草似的东西,那令人晕头转向的下坠之势才终于止住,而她浑身都痛得厉害,一时无法坐起,只能躺在地上微微喘气。
盖头早不知去向,她发间的珠钗散了满地,那件温敏亲手替她缝制的嫁衣上也蹭满了砂石,几乎不能看了。晏泠音阖了下眼,听见了水滴掉落的空洞回音。
她在哪里?
缓过那阵酸麻的疼痛后,晏泠音咬牙撑坐起来,万幸只是皮外伤,没有动到筋骨。她吐掉口中的碎石,将那本《南疆志》收入怀中。
脚步声是在此刻响起来的。
来人走得不紧不慢,堪称从容,从那皮革被挤压的吱呀声来看,他穿的是战靴。晏泠音紧盯着黑暗里的某一处,直到那里慢慢出现了人影,来人似是嫌暗,抬手擦亮火折,点燃了灯烛。
是她没有料到的人。谢朗身边的将领,罗从舟。
晏泠音有一瞬没反应过来。她仰头看着罗从舟,对方也若有所思地端详着她。他的神色相当冰冷,那种目光不像在看人,而是在看什么需要估量价值的器物。
“詹士伦没有杀你,”他提到那个名字时,口吻鄙夷,“这么多年过去,他依旧是个懦夫。”
晏泠音觉得体内的血液烧了起来。她在那一刻想明白了许多事,寒声道:“是你。”
“我看殿下并不特别惊讶,”罗从舟似笑非笑,“是早就怀疑我了吗?”
这里太深了,晏泠音听不到地面上的声音,也不知仪式进行到了哪一步。但拖延时间总是好的,只要她尽量和罗从舟周旋,或许能等到旁人发现她的失踪。
“不会的,”罗从舟看出了她的想法,轻巧地补充道,“直到入夜都不会有人察觉。你的侍女和你相处了太久,能自然地摹仿你的一切。”
方才烧起的血液忽然冷了下去,晏泠音像是被什么重击了一下,耳边嗡嗡作响。她的反驳脱口而出:“你撒谎。”
青荷不可能背叛她。她确实有事瞒着自己,但是……不可能。
罗从舟笑了起来。晏泠音从未如此厌恶那张并不难看的白皙的脸。她的呼吸粗重而急促,不是因为恐惧。
“你们威胁了她,”晏泠音咬字很用力,“像威胁高统领那样。”
“殿下就这般肯定?”罗从舟唇边笑意未褪,“据闻殿下与她自小相识,情谊甚笃,当清楚她的为人。依殿下之见,她会因为受了胁迫就背叛你吗?”
他十分惋惜地叹了口气。
“殿下年轻,不知道世上有比虚无缥缈的情谊更深更重的东西。一己的生死也好,追逐的信念也罢,在那样的东西面前,都是空无,没有办法存在的。”
晏泠音抿着唇。她今日穿着嫁衣,不能随身带刀,但手边正好有一块锋利的石片,被她缓缓捏紧。
她问罗从舟:“你想说什么?”
罗从舟有些倦怠地看着她,抽出了腰间的佩剑:“我不必胁迫那个侍女,她自己做出了选择。因为压在她身上的,是万万人的性命。”
剑尖对准了晏泠音的鼻尖,罗从舟一字一顿道:“她也好,我也好,我们谁都背负不起。”
咚的一声巨响,又有什么东西砸落在不远处,腾起了一片飞灰。罗从舟持剑的手动了一下,脸上浮现出意味不明的笑:“人齐了。”
他调整着长剑的角度,示意晏泠音站起身来,两人一前一后往发出声响的地方走去。晏泠音装作伤了腿的样子,一瘸一拐,衣袖垂落时,将掌中尖利的石片藏了个严实。
走到近处,晏泠音看清了那团东西,是个一袭玄衣的中年男子。他蜷着身子,双目紧闭,似是摔晕了。
罗从舟俯下身去探他的鼻息,唇边的笑意更深:“还活着。”
晏泠音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四周,却越看越觉心惊。他们所处的是一条曲折的地道,可容两人并肩行走,凭借几个近于垂直的洞窟与地面相连,晏泠音和那男子都是从洞口掉进来的。地道四通八达,往数个方向延伸开去,尽头黑黝黝的,不知通往何处。
泾州这样的军事重镇,下面竟藏着无人知晓的密道,如何不叫人毛骨悚然?若它能连通泾州内外,那一切的城防布置都会成为摆设,泾州……危急。
现在不能慌乱,晏泠音提醒自己,起码不能被罗从舟发现她的慌乱。这人少说也在泾州待了十年,其间大大小小的战事摩擦不断,他却从未启用过这条密道。要么是它不足以让军队通行,要么是罗从舟还在等待时机。
她需要知道他计划的时机。
晏泠音散掉了自己被撞歪的发髻,用手边仅剩的一只玉簪将长发重新盘起。她做这件事的时候,罗从舟竟也没有打断她,他立在一旁看了片刻,不知想到什么,忽然笑了起来。
“殿下,”他感慨般道,“你很像一个人。”
无论何时都要衣冠齐整,在这个以妇德教育女子的地方,执拗地坚持君子做派。
晏泠音盘发盘得相当仔细,似乎对他的话并不在意:“谁?”
罗从舟却不再答她。他拽起那个中年男子的衣领,就那样拖着他往前走去。男子的长腿不时磕上地面凸起的石块,很快就被划伤了。
但罗从舟显然毫不在意。
“跟上。”他的语气又冷了下来,“不想我杀了他的话。”
晏泠音将最后一缕头发盘好,皱眉道:“我不认得他。”
“你本该认得。”罗从舟用剑身拨正了男子的脸,又将手中的灯烛凑近,让晏泠音看得更清楚些,“是殿下的岳父。”
男子面色苍白,病容明显,看起来相当虚弱,哪里有半点传闻里英姿飒爽的模样?晏泠音很难相信他就是谢初原。只那对斜飞入鬓的长眉和高挺的鼻梁与谢朗有点相似,但也只是“有点”。
谢朗的长相随母亲。
罗从舟不愿耽搁时间,没叫她多看,拖着谢初原又往前走。被那样拽着应该颇为疼痛,可谢初原昏得彻底,已是毫无意识。
晏泠音一瘸一拐地跟了上去,尽量放慢脚步,在弯弯绕绕、岔路丛生的地道里记着走过的路径:“你要去哪里?”
罗从舟没理她。
“如果你想用我当人质,恐怕是找错了人。”晏泠音尽力心平气和道,“我和谢朗素不相识,成婚也是迫不得已,他早就想甩掉我这个麻烦了。”
罗从舟哼了一声:“他连他母亲的遗物都交给了你,不可能对你毫无感情。”
晏泠音的脚步顿了一下。是她的错觉吗?方才在昏暗的光线里,谢初原的手指似乎动了一下。
“我倒是罢了,”她好心提醒罗从舟,“你拿了他的父亲,他不会轻饶你。”
“殿下说得是,”罗从舟语声轻慢,“他便是再绝情,也不会对生身父亲见死不救。”
原本隐约嘀嗒着的水声更明显了,晏泠音感觉到有湿气扑面而来。她正疑惑间,罗从舟已停了步子,回身用剑指着她,冷冷道:“你走前面。”
晏泠音迈步上前,转过一处拐角后,看见了一条极浅的地下长河。她所立之处有台阶通往河畔,最末一级的台阶旁立着石柱,栓了一条窄小的船。
咔哒一声,身后的罗从舟转动了什么机关,地道猛然一震,晏泠音也被撼得晃了一下,抬手扶住了石壁。原本静流着的河水陡然汹涌起来,浪花拍在岩石上,碎成了雪末。那条搁浅的船也被冲进了急流里,急欲挣脱缆绳的束缚,往远处漂去。
罗从舟走上前来,与她并肩站在最高一级的石阶上:“上去。”
他的意思很明白,是要她第一个上船去。
晏泠音提起长长的裙裾,在往下走时被打湿了鞋袜,冷意砭骨。若这里只有她和罗从舟两人,她还可赌一把,赶在他上船前割断缆绳,先他一步逃出去。不论河流的尽头是什么,总好过在这里受他挟持。
但现在不行。现在他手里有谢初原。
晏泠音回头,看见谢初原的脸半浸在污水里,衣裳也湿了大半,他却浑然不觉,如同半死。她想起两月前的庸山一役,又想起近日城中谢都督重病将死的传言,只觉一阵恶寒。
谢氏父子是泾州的主心骨,也是幽国最畏惧的梁国将领。罗从舟处心积虑地算计这两人,不可能只是为了私人恩怨。
其心可诛。
正是她曾求而不得的那卷佚书。
晏泠音竭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是谁将它放在这里?目的为何?他是怎么得到了这册书?
电光石火之间,某种难以言述的焦躁忽然从她心头掠过——那是对危机的直觉。晏泠音下意识地抬手,要去敲身旁的厢壁,但仍晚了一步。脚下的木板忽然塌陷,晏泠音甚至没来得及发出惊叫,已经连人带书滚落下去。马车上装点着红绸,四周亦有帷幔垂落,因而无人看见,车下铺路的石板早已被悄悄挪开,又在晏泠音陷进去后被迅速合上了。
不远处恰巧有焰火炸响,响彻云霄,与石板挪移的轰隆声混为一体。那是绕城仪式开始的讯号。
谢朗握紧了缰绳,刚要驾马出发,忽又回头向车厢看去。厢内静悄悄的,并无异样。
吉日当天,新郎新娘在洞房前不得相见,否则便犯了大忌。谢朗没有伸手去挑车帘,只调转马头靠近车厢,先敲了两下厢壁,又唤了一声:“殿下?”
他说不上那种古怪的感觉来自何处,只在听到厢中熟悉的应答后才稍放了心。
“该走了,将军,”宋贤也翻身上了马,提醒他道,“不能误了时辰。”
谢朗不再多言,啪的一声甩响了马鞭。
*
晏泠音在斜长的石道里往下坠。她滚得狼狈,却始终没有放开手中的书册。直到她砸上了一片柔软的、杂草似的东西,那令人晕头转向的下坠之势才终于止住,而她浑身都痛得厉害,一时无法坐起,只能躺在地上微微喘气。
盖头早不知去向,她发间的珠钗散了满地,那件温敏亲手替她缝制的嫁衣上也蹭满了砂石,几乎不能看了。晏泠音阖了下眼,听见了水滴掉落的空洞回音。
她在哪里?
缓过那阵酸麻的疼痛后,晏泠音咬牙撑坐起来,万幸只是皮外伤,没有动到筋骨。她吐掉口中的碎石,将那本《南疆志》收入怀中。
脚步声是在此刻响起来的。
来人走得不紧不慢,堪称从容,从那皮革被挤压的吱呀声来看,他穿的是战靴。晏泠音紧盯着黑暗里的某一处,直到那里慢慢出现了人影,来人似是嫌暗,抬手擦亮火折,点燃了灯烛。
是她没有料到的人。谢朗身边的将领,罗从舟。
晏泠音有一瞬没反应过来。她仰头看着罗从舟,对方也若有所思地端详着她。他的神色相当冰冷,那种目光不像在看人,而是在看什么需要估量价值的器物。
“詹士伦没有杀你,”他提到那个名字时,口吻鄙夷,“这么多年过去,他依旧是个懦夫。”
晏泠音觉得体内的血液烧了起来。她在那一刻想明白了许多事,寒声道:“是你。”
“我看殿下并不特别惊讶,”罗从舟似笑非笑,“是早就怀疑我了吗?”
这里太深了,晏泠音听不到地面上的声音,也不知仪式进行到了哪一步。但拖延时间总是好的,只要她尽量和罗从舟周旋,或许能等到旁人发现她的失踪。
“不会的,”罗从舟看出了她的想法,轻巧地补充道,“直到入夜都不会有人察觉。你的侍女和你相处了太久,能自然地摹仿你的一切。”
方才烧起的血液忽然冷了下去,晏泠音像是被什么重击了一下,耳边嗡嗡作响。她的反驳脱口而出:“你撒谎。”
青荷不可能背叛她。她确实有事瞒着自己,但是……不可能。
罗从舟笑了起来。晏泠音从未如此厌恶那张并不难看的白皙的脸。她的呼吸粗重而急促,不是因为恐惧。
“你们威胁了她,”晏泠音咬字很用力,“像威胁高统领那样。”
“殿下就这般肯定?”罗从舟唇边笑意未褪,“据闻殿下与她自小相识,情谊甚笃,当清楚她的为人。依殿下之见,她会因为受了胁迫就背叛你吗?”
他十分惋惜地叹了口气。
“殿下年轻,不知道世上有比虚无缥缈的情谊更深更重的东西。一己的生死也好,追逐的信念也罢,在那样的东西面前,都是空无,没有办法存在的。”
晏泠音抿着唇。她今日穿着嫁衣,不能随身带刀,但手边正好有一块锋利的石片,被她缓缓捏紧。
她问罗从舟:“你想说什么?”
罗从舟有些倦怠地看着她,抽出了腰间的佩剑:“我不必胁迫那个侍女,她自己做出了选择。因为压在她身上的,是万万人的性命。”
剑尖对准了晏泠音的鼻尖,罗从舟一字一顿道:“她也好,我也好,我们谁都背负不起。”
咚的一声巨响,又有什么东西砸落在不远处,腾起了一片飞灰。罗从舟持剑的手动了一下,脸上浮现出意味不明的笑:“人齐了。”
他调整着长剑的角度,示意晏泠音站起身来,两人一前一后往发出声响的地方走去。晏泠音装作伤了腿的样子,一瘸一拐,衣袖垂落时,将掌中尖利的石片藏了个严实。
走到近处,晏泠音看清了那团东西,是个一袭玄衣的中年男子。他蜷着身子,双目紧闭,似是摔晕了。
罗从舟俯下身去探他的鼻息,唇边的笑意更深:“还活着。”
晏泠音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四周,却越看越觉心惊。他们所处的是一条曲折的地道,可容两人并肩行走,凭借几个近于垂直的洞窟与地面相连,晏泠音和那男子都是从洞口掉进来的。地道四通八达,往数个方向延伸开去,尽头黑黝黝的,不知通往何处。
泾州这样的军事重镇,下面竟藏着无人知晓的密道,如何不叫人毛骨悚然?若它能连通泾州内外,那一切的城防布置都会成为摆设,泾州……危急。
现在不能慌乱,晏泠音提醒自己,起码不能被罗从舟发现她的慌乱。这人少说也在泾州待了十年,其间大大小小的战事摩擦不断,他却从未启用过这条密道。要么是它不足以让军队通行,要么是罗从舟还在等待时机。
她需要知道他计划的时机。
晏泠音散掉了自己被撞歪的发髻,用手边仅剩的一只玉簪将长发重新盘起。她做这件事的时候,罗从舟竟也没有打断她,他立在一旁看了片刻,不知想到什么,忽然笑了起来。
“殿下,”他感慨般道,“你很像一个人。”
无论何时都要衣冠齐整,在这个以妇德教育女子的地方,执拗地坚持君子做派。
晏泠音盘发盘得相当仔细,似乎对他的话并不在意:“谁?”
罗从舟却不再答她。他拽起那个中年男子的衣领,就那样拖着他往前走去。男子的长腿不时磕上地面凸起的石块,很快就被划伤了。
但罗从舟显然毫不在意。
“跟上。”他的语气又冷了下来,“不想我杀了他的话。”
晏泠音将最后一缕头发盘好,皱眉道:“我不认得他。”
“你本该认得。”罗从舟用剑身拨正了男子的脸,又将手中的灯烛凑近,让晏泠音看得更清楚些,“是殿下的岳父。”
男子面色苍白,病容明显,看起来相当虚弱,哪里有半点传闻里英姿飒爽的模样?晏泠音很难相信他就是谢初原。只那对斜飞入鬓的长眉和高挺的鼻梁与谢朗有点相似,但也只是“有点”。
谢朗的长相随母亲。
罗从舟不愿耽搁时间,没叫她多看,拖着谢初原又往前走。被那样拽着应该颇为疼痛,可谢初原昏得彻底,已是毫无意识。
晏泠音一瘸一拐地跟了上去,尽量放慢脚步,在弯弯绕绕、岔路丛生的地道里记着走过的路径:“你要去哪里?”
罗从舟没理她。
“如果你想用我当人质,恐怕是找错了人。”晏泠音尽力心平气和道,“我和谢朗素不相识,成婚也是迫不得已,他早就想甩掉我这个麻烦了。”
罗从舟哼了一声:“他连他母亲的遗物都交给了你,不可能对你毫无感情。”
晏泠音的脚步顿了一下。是她的错觉吗?方才在昏暗的光线里,谢初原的手指似乎动了一下。
“我倒是罢了,”她好心提醒罗从舟,“你拿了他的父亲,他不会轻饶你。”
“殿下说得是,”罗从舟语声轻慢,“他便是再绝情,也不会对生身父亲见死不救。”
原本隐约嘀嗒着的水声更明显了,晏泠音感觉到有湿气扑面而来。她正疑惑间,罗从舟已停了步子,回身用剑指着她,冷冷道:“你走前面。”
晏泠音迈步上前,转过一处拐角后,看见了一条极浅的地下长河。她所立之处有台阶通往河畔,最末一级的台阶旁立着石柱,栓了一条窄小的船。
咔哒一声,身后的罗从舟转动了什么机关,地道猛然一震,晏泠音也被撼得晃了一下,抬手扶住了石壁。原本静流着的河水陡然汹涌起来,浪花拍在岩石上,碎成了雪末。那条搁浅的船也被冲进了急流里,急欲挣脱缆绳的束缚,往远处漂去。
罗从舟走上前来,与她并肩站在最高一级的石阶上:“上去。”
他的意思很明白,是要她第一个上船去。
晏泠音提起长长的裙裾,在往下走时被打湿了鞋袜,冷意砭骨。若这里只有她和罗从舟两人,她还可赌一把,赶在他上船前割断缆绳,先他一步逃出去。不论河流的尽头是什么,总好过在这里受他挟持。
但现在不行。现在他手里有谢初原。
晏泠音回头,看见谢初原的脸半浸在污水里,衣裳也湿了大半,他却浑然不觉,如同半死。她想起两月前的庸山一役,又想起近日城中谢都督重病将死的传言,只觉一阵恶寒。
谢氏父子是泾州的主心骨,也是幽国最畏惧的梁国将领。罗从舟处心积虑地算计这两人,不可能只是为了私人恩怨。
其心可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