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一愣:怎么与上一世不一样了?
她急忙抢过花签一看,并非是上一世抽到的芙蓉花签,而是一支水仙花签,花签上提了一句诗:芳心尘外洁。
底下解语写着:抽得此签,必得良缘。
黛玉倒不在意什么良缘不良缘,如今她哪有心思想那个,只是自己的花签与前世不同,哪怕只是个玩笑,她也觉得松了一口气,突然就觉得身上轻松了许多,像是卸下什么负担一样。
薛宝钗取笑道:“瞧,一说到良缘,林妹妹都急了。”
黛玉不好意思的推了推她:“宝姐姐,你又打趣我。”
李纨笑道:“咱们这儿才出了个贵婿,这又得了个良缘,大家该共饮一杯。”
其他人便都嘻嘻哈哈端起酒杯,唯有贾宝玉看着黛玉花签上的良缘二字,只觉心里痒痒的,迫不及待抓过签桶也要抽签。
袭人一把拍开他的手:“你急个什么,又没你的份。”
贾宝玉急得抓耳挠腮,急忙喊着:“那快掷来,继续掷。”
众人便接着玩乐,许是心里轻松下来,黛玉有心观察其他人,却见除了她以外,别人的花签皆与前世没有二异。
玩到半夜才散场,第二日不免都起的迟一些,黛玉醒来时天都大亮了,她梳洗完去林璋玉的房里,远远就从窗口听到他和贾兰读书的声音。
黛玉顺着窗子缝隙往里瞧了瞧,见他们正背书的认真,便不打算进去打扰。
天气实在炎热的紧,这才早上的功夫,人就出来转了一圈便出了薄薄一层汗,黛玉喜洁,又想着昨晚在贾宝玉那里闹了半宿,回来实在太晚不好叫厨房给她准备热水,便打算趁这会儿功夫去沐浴一番。
她如今身子好了,虽说还是不大受得凉,却也不必像前世那样大暑天儿的捂的严严实实,正好前几日林璋玉从宫里带回来几匹苏罗,黛玉便拿来裁制了几身衣裳。
沐浴完出来,见李纨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此时正坐在榻边看她绣了一半的扇套,听到脚步声一抬头,见黛玉一身天青色交领上衣,底下配浅绿色月华裙,她本就生的仙容月貌,这一身素雅更犹如仙子下凡一般不食人间烟火。
李纨愣了一下才笑道:“真真是人长的好,穿什么都好看,你这一身倒比以前那样好看多了,只是这料子却不大见了。”
黛玉笑了笑坐下:“如今大家都不爱穿这苏罗,还是前几日璋哥儿拿回来,我看着颜色好便裁了几身衣裳。”
一看不远处西洋钟的时辰,往日这会儿李纨该在王夫人跟前侍奉,怎么今日这会儿就来了?
李纨似是看出她在想什么,叹道:“太太心里不大痛快,我也不好凑在那里惹她心烦,就早早出来了。”
黛玉奇怪:“好好的怎么不痛快了。”
李纨摇了摇头:“听说是为着前几日娘娘打发人给府里各人赐礼,不小心把大太太给漏了,大太太心里不高兴,这两天总找茬,今儿太太听说凤丫头想找个大夫住在府里,太太好心去外头寻了个医术好的给送去,谁知道又撞见大太太也在那里,被大太太好一顿挖苦,凤丫头见状也不敢要了,把人又给太太退了回去,惹得太太心里也难受。”
黛玉心里却一阵咯噔,又不禁感到庆幸,头一次觉得邢夫人无理取闹也是好的,竟无意间帮王熙凤避免了一回灾祸。
李纨神色间隐有不满和讽刺:“要我说也怨凤丫头,好好的又兴起什么找大夫,府里先前生孩子哪个也没生出这些事来,就她娇贵的很,一会儿是找大夫,一会儿又是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大太太本来就和太太不对付,如今倒找着借口了。”
黛玉惊讶的看了李纨一眼,平日李纨便喜欢讽刺王熙凤便也罢了,大家只当做是玩笑,可如今看着,她心里确实是不满王熙凤的,平日里那些看似玩笑的挤兑和嘲讽,只怕也是出自真心吧。
察觉到自己失言,李纨急忙住了嘴笑着转开话头:“多亏了璋哥儿,兰哥儿如今读书倒是越发认真,也有劲头了,不像以前总被学堂里那些人带着成天的招猫逗狗,哪有心思放在读书上。”
黛玉客气道:“璋哥儿也没有带什么,全靠兰哥儿聪慧认真。”
李纨有些欲言又止,又起了好几个话头,黛玉察觉出她今日是有别的目的,便不怎么接那些话头。
李纨自己忍不住了,提道:“先头璋哥儿在国子监读书,如今他又进了宫,那国子监里是不是还有他一个名额?”
黛玉心里一下子明白了她想说什么,只笑着摇摇头:“他之前能去国子监,便是皇上看父亲的面子上临时加塞进去的,如今不去了,自然也就消了名额。”
李纨有些失望,又道:“我听说璋哥儿在国子监有几个好友,如今虽不去了,却跟他们依旧来往紧密,尤其周家那孩子是周丞相的幼孙,如今国子监祭酒也是出自周家门下,璋哥儿跟周家一向走的亲,能不能给周家说说,叫把兰哥儿也塞进去?”
黛玉为难道:“大嫂子也知道,先前为了父亲托周丞相代管林家家产的事情,已经闹了好几次误会,如今全靠父亲生前一点儿脸面支撑着,又念着我和弟弟年幼无依,周家才没有计较,我实在是没脸再去求周家别的了。”
李纨叹了口气失望不已,前段时间贾府一直打林家家产的主意,虽不敢明着但暗地里没少给周家添堵,这事李纨不是不知道,如今却还要黛玉去求周家,不过是为着一己私利,压根不把黛玉放在眼里罢了。
本以为堵了李纨的话这事便罢了,不想下午的时候,贾母又派人来请她过去。
黛玉去时看王夫人也在那里坐着,二人说的还是进国子监的事情,不过这回不只是为贾兰说情,最主要还有贾宝玉。
贾母自己也知道进了国子监对贾宝玉好,之前她都没想到这一点,还是今日李纨给王夫人提了,想借王夫人再跟黛玉说一说,王夫人起了心思,便撺掇贾母想把贾宝玉塞进去。
黛玉还是之前的说辞,只说如今周家跟自己姐弟也疏远的很,不过还看父亲两分薄面,却也没多少旧情了。
贾母和王夫人心知她们这段日子都做了什么,见黛玉死活不松口只好让她回去。
黛玉有些身心俱疲,这贾府当真是待不得了,如今他们姐弟身上但凡有可图的,贾府都不放过,她虽然能挡住,却也架不住王夫人越来越看她不顺眼。
不想回去被林璋玉看出端倪,黛玉便去园子里走了走,林璋玉年纪小但心思重,如果知道她受了委屈,定然又要压在心头,长此以往并非好事。
走过拐角,一眼看到贾宝玉坐在那里看书,黛玉想了想转身打算避开,不想踩到枯枝落叶惊醒了贾宝玉,他看的本来就不是什么正经书,害怕被人知道,一抬头见是黛玉才松了口气。
放下书起身过去笑道:“妹妹何时过来的?”
黛玉含笑瞥了一眼他身后的书:“你在读什么?”
贾宝玉心虚了一下:“诗经。”
黛玉哼笑:“我怎么不知道,诗经原是长那样的。”
贾宝玉赶紧拉住她,讨好道:“好妹妹,我告诉你,这可是好书。”
说着就要让黛玉同他一块看,黛玉摇了摇头扯开贾宝玉的手:“拉拉扯扯成什么样子,你不好好去念你的正经书,当心太太知道了,送你去国子监。”
她已经猜到贾宝玉读的是什么,如今她重活一世,许多人看的开朗了许多,自然也不会像薛宝钗那样对这些书深恶痛绝,这虽是些歪书,里面辞藻华丽,却也不是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只是如今她却也不愿意再去跟贾宝玉一块看,无端端勾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贾宝玉讨饶道:“你可千万不能告诉太太去,我也就是闲来没事才看看。”
黛玉笑了一下:“谁要管你看什么,你自个儿藏好别叫人知道了。”
说着错开贾宝玉往回走去,半路上又碰到平儿,说是给王熙凤找来个女大夫,常给孕妇看诊。
黛玉又过去看了一眼,见那女医说的头头是道,对王熙凤也安排的妥妥贴贴便放下了心,又叮嘱了王熙凤几句,见她神色疲惫,黛玉跟平儿一道照顾着她躺下,这才出去。
谁知才到院子,就看见周瑞家的满脸笑意走进来,一来就拉着那女医亲热的说话,态度殷勤,几句话就把那女医哄的心花怒放。
然后又拿来不少好东西送给女医,黛玉看着女医高兴的神情皱了皱眉,到底没说什么,只叮咛平儿千万照顾好王熙凤。
她急忙抢过花签一看,并非是上一世抽到的芙蓉花签,而是一支水仙花签,花签上提了一句诗:芳心尘外洁。
底下解语写着:抽得此签,必得良缘。
黛玉倒不在意什么良缘不良缘,如今她哪有心思想那个,只是自己的花签与前世不同,哪怕只是个玩笑,她也觉得松了一口气,突然就觉得身上轻松了许多,像是卸下什么负担一样。
薛宝钗取笑道:“瞧,一说到良缘,林妹妹都急了。”
黛玉不好意思的推了推她:“宝姐姐,你又打趣我。”
李纨笑道:“咱们这儿才出了个贵婿,这又得了个良缘,大家该共饮一杯。”
其他人便都嘻嘻哈哈端起酒杯,唯有贾宝玉看着黛玉花签上的良缘二字,只觉心里痒痒的,迫不及待抓过签桶也要抽签。
袭人一把拍开他的手:“你急个什么,又没你的份。”
贾宝玉急得抓耳挠腮,急忙喊着:“那快掷来,继续掷。”
众人便接着玩乐,许是心里轻松下来,黛玉有心观察其他人,却见除了她以外,别人的花签皆与前世没有二异。
玩到半夜才散场,第二日不免都起的迟一些,黛玉醒来时天都大亮了,她梳洗完去林璋玉的房里,远远就从窗口听到他和贾兰读书的声音。
黛玉顺着窗子缝隙往里瞧了瞧,见他们正背书的认真,便不打算进去打扰。
天气实在炎热的紧,这才早上的功夫,人就出来转了一圈便出了薄薄一层汗,黛玉喜洁,又想着昨晚在贾宝玉那里闹了半宿,回来实在太晚不好叫厨房给她准备热水,便打算趁这会儿功夫去沐浴一番。
她如今身子好了,虽说还是不大受得凉,却也不必像前世那样大暑天儿的捂的严严实实,正好前几日林璋玉从宫里带回来几匹苏罗,黛玉便拿来裁制了几身衣裳。
沐浴完出来,见李纨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此时正坐在榻边看她绣了一半的扇套,听到脚步声一抬头,见黛玉一身天青色交领上衣,底下配浅绿色月华裙,她本就生的仙容月貌,这一身素雅更犹如仙子下凡一般不食人间烟火。
李纨愣了一下才笑道:“真真是人长的好,穿什么都好看,你这一身倒比以前那样好看多了,只是这料子却不大见了。”
黛玉笑了笑坐下:“如今大家都不爱穿这苏罗,还是前几日璋哥儿拿回来,我看着颜色好便裁了几身衣裳。”
一看不远处西洋钟的时辰,往日这会儿李纨该在王夫人跟前侍奉,怎么今日这会儿就来了?
李纨似是看出她在想什么,叹道:“太太心里不大痛快,我也不好凑在那里惹她心烦,就早早出来了。”
黛玉奇怪:“好好的怎么不痛快了。”
李纨摇了摇头:“听说是为着前几日娘娘打发人给府里各人赐礼,不小心把大太太给漏了,大太太心里不高兴,这两天总找茬,今儿太太听说凤丫头想找个大夫住在府里,太太好心去外头寻了个医术好的给送去,谁知道又撞见大太太也在那里,被大太太好一顿挖苦,凤丫头见状也不敢要了,把人又给太太退了回去,惹得太太心里也难受。”
黛玉心里却一阵咯噔,又不禁感到庆幸,头一次觉得邢夫人无理取闹也是好的,竟无意间帮王熙凤避免了一回灾祸。
李纨神色间隐有不满和讽刺:“要我说也怨凤丫头,好好的又兴起什么找大夫,府里先前生孩子哪个也没生出这些事来,就她娇贵的很,一会儿是找大夫,一会儿又是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大太太本来就和太太不对付,如今倒找着借口了。”
黛玉惊讶的看了李纨一眼,平日李纨便喜欢讽刺王熙凤便也罢了,大家只当做是玩笑,可如今看着,她心里确实是不满王熙凤的,平日里那些看似玩笑的挤兑和嘲讽,只怕也是出自真心吧。
察觉到自己失言,李纨急忙住了嘴笑着转开话头:“多亏了璋哥儿,兰哥儿如今读书倒是越发认真,也有劲头了,不像以前总被学堂里那些人带着成天的招猫逗狗,哪有心思放在读书上。”
黛玉客气道:“璋哥儿也没有带什么,全靠兰哥儿聪慧认真。”
李纨有些欲言又止,又起了好几个话头,黛玉察觉出她今日是有别的目的,便不怎么接那些话头。
李纨自己忍不住了,提道:“先头璋哥儿在国子监读书,如今他又进了宫,那国子监里是不是还有他一个名额?”
黛玉心里一下子明白了她想说什么,只笑着摇摇头:“他之前能去国子监,便是皇上看父亲的面子上临时加塞进去的,如今不去了,自然也就消了名额。”
李纨有些失望,又道:“我听说璋哥儿在国子监有几个好友,如今虽不去了,却跟他们依旧来往紧密,尤其周家那孩子是周丞相的幼孙,如今国子监祭酒也是出自周家门下,璋哥儿跟周家一向走的亲,能不能给周家说说,叫把兰哥儿也塞进去?”
黛玉为难道:“大嫂子也知道,先前为了父亲托周丞相代管林家家产的事情,已经闹了好几次误会,如今全靠父亲生前一点儿脸面支撑着,又念着我和弟弟年幼无依,周家才没有计较,我实在是没脸再去求周家别的了。”
李纨叹了口气失望不已,前段时间贾府一直打林家家产的主意,虽不敢明着但暗地里没少给周家添堵,这事李纨不是不知道,如今却还要黛玉去求周家,不过是为着一己私利,压根不把黛玉放在眼里罢了。
本以为堵了李纨的话这事便罢了,不想下午的时候,贾母又派人来请她过去。
黛玉去时看王夫人也在那里坐着,二人说的还是进国子监的事情,不过这回不只是为贾兰说情,最主要还有贾宝玉。
贾母自己也知道进了国子监对贾宝玉好,之前她都没想到这一点,还是今日李纨给王夫人提了,想借王夫人再跟黛玉说一说,王夫人起了心思,便撺掇贾母想把贾宝玉塞进去。
黛玉还是之前的说辞,只说如今周家跟自己姐弟也疏远的很,不过还看父亲两分薄面,却也没多少旧情了。
贾母和王夫人心知她们这段日子都做了什么,见黛玉死活不松口只好让她回去。
黛玉有些身心俱疲,这贾府当真是待不得了,如今他们姐弟身上但凡有可图的,贾府都不放过,她虽然能挡住,却也架不住王夫人越来越看她不顺眼。
不想回去被林璋玉看出端倪,黛玉便去园子里走了走,林璋玉年纪小但心思重,如果知道她受了委屈,定然又要压在心头,长此以往并非好事。
走过拐角,一眼看到贾宝玉坐在那里看书,黛玉想了想转身打算避开,不想踩到枯枝落叶惊醒了贾宝玉,他看的本来就不是什么正经书,害怕被人知道,一抬头见是黛玉才松了口气。
放下书起身过去笑道:“妹妹何时过来的?”
黛玉含笑瞥了一眼他身后的书:“你在读什么?”
贾宝玉心虚了一下:“诗经。”
黛玉哼笑:“我怎么不知道,诗经原是长那样的。”
贾宝玉赶紧拉住她,讨好道:“好妹妹,我告诉你,这可是好书。”
说着就要让黛玉同他一块看,黛玉摇了摇头扯开贾宝玉的手:“拉拉扯扯成什么样子,你不好好去念你的正经书,当心太太知道了,送你去国子监。”
她已经猜到贾宝玉读的是什么,如今她重活一世,许多人看的开朗了许多,自然也不会像薛宝钗那样对这些书深恶痛绝,这虽是些歪书,里面辞藻华丽,却也不是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只是如今她却也不愿意再去跟贾宝玉一块看,无端端勾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贾宝玉讨饶道:“你可千万不能告诉太太去,我也就是闲来没事才看看。”
黛玉笑了一下:“谁要管你看什么,你自个儿藏好别叫人知道了。”
说着错开贾宝玉往回走去,半路上又碰到平儿,说是给王熙凤找来个女大夫,常给孕妇看诊。
黛玉又过去看了一眼,见那女医说的头头是道,对王熙凤也安排的妥妥贴贴便放下了心,又叮嘱了王熙凤几句,见她神色疲惫,黛玉跟平儿一道照顾着她躺下,这才出去。
谁知才到院子,就看见周瑞家的满脸笑意走进来,一来就拉着那女医亲热的说话,态度殷勤,几句话就把那女医哄的心花怒放。
然后又拿来不少好东西送给女医,黛玉看着女医高兴的神情皱了皱眉,到底没说什么,只叮咛平儿千万照顾好王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