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有此等心性,我大虞今后必能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
陆闻砚如是想着。
站在前面的杜允昭先是身子不住歪斜,在满目疑惑的眼神中忽而“咚”的一下直直栽倒。□□撞击地面发出“扑通”的沉闷声响,身着一品官服的人双眼紧闭,刹那间在整个大殿引起惊涛骇浪——
坐在龙椅上的杜光宏脸上满是惊愕,天子降阶,语气是掩不住的慌乱:“太子?太医呢?!宣太医来!快!” 正在上奏的官员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瞪大了眼睛,眼见同僚都往太子的方向赶,自己也忙趔趄着站起。
“殿下?!”
“皇兄!”
“太子殿下?!”
众人乌泱泱地往一个地方挤,某位对真相很是了然的御史大夫先是拽了拽自己的衣袍——许是谁慌乱中确实没留意,也有可能是有人浑水摸鱼地公报私仇,他的脚差点被踩到。
为了防止自己因为反应平淡遭受弹劾,陆闻砚换好脸上的神色,也跟着往前凑,心里盘算着出主意的自己待会儿会被怎么发落。
人太多,匆匆赶来的老太医满头大汗,正欲给永和帝请安,被后者不耐烦地免了,勒令其赶紧看看太子。
干了这欺君之事,老夫真的能保住项上人头吗?院使到现在都觉得晕乎,不明白自己年过古稀,原以为这几年里就能安心告老还乡。怎的忽然一把年纪还突然卷进了这种事来,等会儿还得撒谎蒙骗天子,真的不会被直接拉出去砍头吗?
唉,实在吓煞人!
手腕皮肤下的脉搏正有力地跳动着,院使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命运风雨飘摇,是以神色凝重,不住地抬手擦汗——但这幅情景落到众人眼里,显然被不约而同地冠上同个意味。
眼见永和帝的脸色也难看起来,满朝文武大气都不敢出,陆闻砚深觉自己等会儿怕是得罚两年俸禄。
瞥见满脸关切的端王,永和帝的心绪忽而镇定几分,不动声色地朝旁边递去一个眼神。周公公会意,迟疑片刻后一甩拂尘,平稳地宣布了“退朝”的消息。
陆闻砚和其他同僚一样,弯腰拱手离开大殿,心想自己两天内估摸着得挨顿板子。
许是当朝太子在大殿里突然晕倒的情景太过震撼,百官甚至顾不上文武相轻,逮着邻近的人就疯狂地互递眼色——出言议论是不可能的,万一殿下真有什么吧……脑袋好端端地待在脖子上,没必要让它搬家。
他今日得了梁苒的嘱咐,要去陆氏书坊买书;某位御史大夫则是要去接自家夫人,两人正好顺路。严智文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转不过来,压着满腔腹诽,不住地往陆闻砚脸上瞅。
不过严小将军也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莫名——纵使陆二弟平日里仿佛无所不知,且和殿下私交尚可,但哪里能清楚殿下为何会突然昏过去?今日情形事关皇储,岂可儿戏?
他忽而想起父亲前些日子半夜出府,回来后脸色凝重,特意再三叮嘱自己要谨言慎行、守好本分。虽不知是为什么,但还是少说少错吧。
金吾卫指挥使自顾自地说服了自己,忽而想起什么,顺嘴问道:“对了,郡主的那位友人近来得不得空?我想请她到我家来替两个孩子看看,报酬什么的都好说。两个孩子夜里老发高热,闹得苒苒和我总睡不好。”
他看上去确实为这件事颇为烦恼,挠挠头低声嘀咕:“还是说我该去寺里面替两孩子拜一下啊……”
“嗯?”正巧书坊里的伙计跑来说郡主在后头院子里,所以陆闻砚只来得及听清前头对方想请越千山去看病的话,“你说什么?”
严智文下意识地重复一遍,旋即浑不在意地摆手:“啊呀,知道你不信这些!你自己不信就不信,可别说扫兴的话哈。我每年都去拜,感觉还是挺有用的。”
“说起来当时你执意要给自己定棺材,还非要躺进去试,我和思拓怎么劝你都不听,” 他瞥了下青年,回想起三年前的事情仍深觉心有余悸,“当时来福在铺子里已经快哭出来了。陆老弟,别的不说,这点我是真服你,都不忌讳的。”
此刻站在旁边的来福不是很想回忆那段日子——彼时自家少爷行事实在随心所欲。忽而像是心存死志,先是去买了块地说是作为葬身之处,接着又跑到铺子里找人定棺材,人掌柜都没见过这么年轻就上赶着给自己做棺材的。
陆明德得知消息又生气又难过,巴掌举得老高,对上坐着轮椅的儿子还是没忍心下手。从至亲到友人,大伙儿都忧心忡忡,对某人盯得死紧。不曾想他却是忽然想通了一样,又开始怡然自得起来。
众人一头雾水,再三试探口风,发觉陆闻砚似乎已经能接受终生都得依靠轮椅度日的境遇,不再想着求死,勉强放下心来。
“我那时候本也只是想想,”陆闻砚失笑片刻,对自己被“抨击”感到些许不解,“生也好,死也罢,都是可以的。只周遭人都来劝我,”反而让我心生逆反,他咽下后半句,半真半假地说,“是以我打消了念头,如今是不会再这样想了。”
他自知并非因为旁人劝阻而改变心思,但也确实不再想着所谓寻死。
“这样就好!”严智文大喇喇地拍拍友人的肩膀,“男子汉大丈夫,没什么过不去的!”
然后他就听到自己这位向来“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友人忽而冷不丁发问:“所以你年年去拜……觉得确实灵验,是吗?”
“对啊,心诚则灵,我去护国寺的时候都要沐浴焚香,一等一的诚心!”严智文万分诚恳地说,“我每年都认真去拜佛祖,求他保佑我们家和苒苒家。特别是年初苒苒要生的时候,我实在害怕,每五六天就要去一次,住持都说我去得最勤。”
金吾卫指挥使无不自豪道:“后来苒苒和一双儿女都平安,我还去寺里还愿了来着!”
心诚则灵……
心诚则灵?
陆闻砚轻轻颔首,垂眸不知想了些什么。
……
翌日,黎蔓刚迈进书坊,就感受到了诸多目光。兴许有少数客人有些回避的意味,但几个自家伙计,那真是左脸写着欲言又止,右脸写着担忧至甚。
她很是心知肚明——这是被雇佣的伙计们对东家,乃至对他们自己这份差事是否能继续安稳的担忧。他们大抵还会在心里感慨半句:真是伴君如伴虎。
原因无他,前日上朝时太子在众目睽睽下突然晕倒,太医院最德高望重的院使及其徒弟到现在都还没能让其苏醒。陛下盛怒之余发落了好些个官员,说是因为他们在太子昏厥时显得没那么担心。
而且近来风头正盛、很得器重的御史大人也位列其中——陆闻砚不仅被罚了一年俸禄,还挨了三十板子,甚至因此腿疾复发,说是下朝后又坐上轮椅去了。
陛下看来是真动怒了啊,邻里街坊都这么说。也不奇怪,毕竟这次出事的可是当朝储君,未来天子来着。不过历经此事,那原本平步青云的陆家二郎,怕不是由此见厌于君、仕途受阻了哦。
在家里用饭时,陆父王氏,乃至陆闻谦和其妻子都很是小心翼翼地绕开这个事儿。郁闷至极的陆闻墨在如约练完袖箭后被某人胡乱搪塞了句“我上前实在太慢”,胖乎乎的脸挤作一团:什么啊,二哥腿还没大好,跑得慢不是正常的吗?
书坊的几个伙计则是面上没说什么,心里却忍不住担忧:若是太子真有个什么……不敢想本就勃然大怒的陛下会怎么发难,整个东家都真有可能获罪。届时自己还得费心思去找新差事,月钱大抵还会少上许多。
而知道真相的黎蔓只得望天望地,在心底默默地同因某人的疯狂计策而担惊受怕的亲友乃至伙计们赔了不是。但她深知若想让旁人信得更真切些,自己需耐住性子,摆出该有的姿态来。
是以乐安郡主今日在查看账本时将纸页翻得哗哗作响,眉头皱得死紧,脸也沉得厉害,哪有往日待人接物时的镇定平和。
书坊里的伙计们见自家掌柜如此,纷纷在心底“咯噔”一下,觉着好像真的很大事不妙——不是,太子殿下真的病得这么厉害么?
“那邀棠客要是死活不肯答应,那就算了,”黎蔓斟酌着语气,刻意将声音放冷,显出鲜明的不耐来,“咱们书坊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不过是个写话本的,竟敢同本郡主摆这么大的谱!”
石头忙不迭点头称是,暗暗乍舌,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掌柜心情的不快。他不敢在此刻触人霉头,绞尽脑汁半天,从旁边的柜子里取出一沓话本,殷殷地说:“郡主不若看看这些?只要有合适的,小的马上去找人谈!”
女子随意地翻了几册,信手甩到案几上,抿了抿唇起身:“改日再拿来给我看吧,今日我乏了,先回府上,你注意盯着铺子。”
伙计赶紧抱起那打疑似火上浇油的话本册子,心间警铃大作。待黎蔓乘的马车在视线里消失,石头长舒了一口气,转身将那些话本册子重新放回架子上。
有个新来的伙计凑了过来,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又略带担忧地问:“石头,我瞧着掌柜的今日好像心情不大痛快啊……”
“去去去,别什么都问,”石头用胳膊肘拐对方,他刚从胆战心惊里脱身出来,根本无心和人讨论这个,“干好自己手上的活儿就是!少打听这些有的没的!”
嘴上这么说,石头转身后还是忍不住叹气——唉,郡主脾气和善,除非犯了规矩,平日里是再好说话不过的,今日却……想来是因着陆大人的事吧。
伙计摇摇头,只盼着东家的陆二郎能重得天子青眼。他也没什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念头,只是盼着能安安生生地干活领月钱罢了。
一个时辰后,皇宫中。
本该昏迷不醒的太子正龇牙咧嘴地盯着院使给自己的手掌上药——摔得太认真,一只手的筋骨有点错了位置,另一只手则擦破了皮。永和帝勒令太医不准用麻沸散,叫自己胆大包天的儿子好生忍着。
昨日领了三十大板、见厌于君的陆闻砚与黎蔓一道坐在下手,对面是禁军统领严广和一头雾水的严小将军。不消片刻,周公公进来低声道:“陛下,人已经安排到偏殿去了。”
永和帝挥手让汇报消息的暗卫退下,目光扫过面前的几人,忽而开口:“消息已经传遍了。”
陆闻砚如是想着。
站在前面的杜允昭先是身子不住歪斜,在满目疑惑的眼神中忽而“咚”的一下直直栽倒。□□撞击地面发出“扑通”的沉闷声响,身着一品官服的人双眼紧闭,刹那间在整个大殿引起惊涛骇浪——
坐在龙椅上的杜光宏脸上满是惊愕,天子降阶,语气是掩不住的慌乱:“太子?太医呢?!宣太医来!快!” 正在上奏的官员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瞪大了眼睛,眼见同僚都往太子的方向赶,自己也忙趔趄着站起。
“殿下?!”
“皇兄!”
“太子殿下?!”
众人乌泱泱地往一个地方挤,某位对真相很是了然的御史大夫先是拽了拽自己的衣袍——许是谁慌乱中确实没留意,也有可能是有人浑水摸鱼地公报私仇,他的脚差点被踩到。
为了防止自己因为反应平淡遭受弹劾,陆闻砚换好脸上的神色,也跟着往前凑,心里盘算着出主意的自己待会儿会被怎么发落。
人太多,匆匆赶来的老太医满头大汗,正欲给永和帝请安,被后者不耐烦地免了,勒令其赶紧看看太子。
干了这欺君之事,老夫真的能保住项上人头吗?院使到现在都觉得晕乎,不明白自己年过古稀,原以为这几年里就能安心告老还乡。怎的忽然一把年纪还突然卷进了这种事来,等会儿还得撒谎蒙骗天子,真的不会被直接拉出去砍头吗?
唉,实在吓煞人!
手腕皮肤下的脉搏正有力地跳动着,院使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命运风雨飘摇,是以神色凝重,不住地抬手擦汗——但这幅情景落到众人眼里,显然被不约而同地冠上同个意味。
眼见永和帝的脸色也难看起来,满朝文武大气都不敢出,陆闻砚深觉自己等会儿怕是得罚两年俸禄。
瞥见满脸关切的端王,永和帝的心绪忽而镇定几分,不动声色地朝旁边递去一个眼神。周公公会意,迟疑片刻后一甩拂尘,平稳地宣布了“退朝”的消息。
陆闻砚和其他同僚一样,弯腰拱手离开大殿,心想自己两天内估摸着得挨顿板子。
许是当朝太子在大殿里突然晕倒的情景太过震撼,百官甚至顾不上文武相轻,逮着邻近的人就疯狂地互递眼色——出言议论是不可能的,万一殿下真有什么吧……脑袋好端端地待在脖子上,没必要让它搬家。
他今日得了梁苒的嘱咐,要去陆氏书坊买书;某位御史大夫则是要去接自家夫人,两人正好顺路。严智文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转不过来,压着满腔腹诽,不住地往陆闻砚脸上瞅。
不过严小将军也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莫名——纵使陆二弟平日里仿佛无所不知,且和殿下私交尚可,但哪里能清楚殿下为何会突然昏过去?今日情形事关皇储,岂可儿戏?
他忽而想起父亲前些日子半夜出府,回来后脸色凝重,特意再三叮嘱自己要谨言慎行、守好本分。虽不知是为什么,但还是少说少错吧。
金吾卫指挥使自顾自地说服了自己,忽而想起什么,顺嘴问道:“对了,郡主的那位友人近来得不得空?我想请她到我家来替两个孩子看看,报酬什么的都好说。两个孩子夜里老发高热,闹得苒苒和我总睡不好。”
他看上去确实为这件事颇为烦恼,挠挠头低声嘀咕:“还是说我该去寺里面替两孩子拜一下啊……”
“嗯?”正巧书坊里的伙计跑来说郡主在后头院子里,所以陆闻砚只来得及听清前头对方想请越千山去看病的话,“你说什么?”
严智文下意识地重复一遍,旋即浑不在意地摆手:“啊呀,知道你不信这些!你自己不信就不信,可别说扫兴的话哈。我每年都去拜,感觉还是挺有用的。”
“说起来当时你执意要给自己定棺材,还非要躺进去试,我和思拓怎么劝你都不听,” 他瞥了下青年,回想起三年前的事情仍深觉心有余悸,“当时来福在铺子里已经快哭出来了。陆老弟,别的不说,这点我是真服你,都不忌讳的。”
此刻站在旁边的来福不是很想回忆那段日子——彼时自家少爷行事实在随心所欲。忽而像是心存死志,先是去买了块地说是作为葬身之处,接着又跑到铺子里找人定棺材,人掌柜都没见过这么年轻就上赶着给自己做棺材的。
陆明德得知消息又生气又难过,巴掌举得老高,对上坐着轮椅的儿子还是没忍心下手。从至亲到友人,大伙儿都忧心忡忡,对某人盯得死紧。不曾想他却是忽然想通了一样,又开始怡然自得起来。
众人一头雾水,再三试探口风,发觉陆闻砚似乎已经能接受终生都得依靠轮椅度日的境遇,不再想着求死,勉强放下心来。
“我那时候本也只是想想,”陆闻砚失笑片刻,对自己被“抨击”感到些许不解,“生也好,死也罢,都是可以的。只周遭人都来劝我,”反而让我心生逆反,他咽下后半句,半真半假地说,“是以我打消了念头,如今是不会再这样想了。”
他自知并非因为旁人劝阻而改变心思,但也确实不再想着所谓寻死。
“这样就好!”严智文大喇喇地拍拍友人的肩膀,“男子汉大丈夫,没什么过不去的!”
然后他就听到自己这位向来“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友人忽而冷不丁发问:“所以你年年去拜……觉得确实灵验,是吗?”
“对啊,心诚则灵,我去护国寺的时候都要沐浴焚香,一等一的诚心!”严智文万分诚恳地说,“我每年都认真去拜佛祖,求他保佑我们家和苒苒家。特别是年初苒苒要生的时候,我实在害怕,每五六天就要去一次,住持都说我去得最勤。”
金吾卫指挥使无不自豪道:“后来苒苒和一双儿女都平安,我还去寺里还愿了来着!”
心诚则灵……
心诚则灵?
陆闻砚轻轻颔首,垂眸不知想了些什么。
……
翌日,黎蔓刚迈进书坊,就感受到了诸多目光。兴许有少数客人有些回避的意味,但几个自家伙计,那真是左脸写着欲言又止,右脸写着担忧至甚。
她很是心知肚明——这是被雇佣的伙计们对东家,乃至对他们自己这份差事是否能继续安稳的担忧。他们大抵还会在心里感慨半句:真是伴君如伴虎。
原因无他,前日上朝时太子在众目睽睽下突然晕倒,太医院最德高望重的院使及其徒弟到现在都还没能让其苏醒。陛下盛怒之余发落了好些个官员,说是因为他们在太子昏厥时显得没那么担心。
而且近来风头正盛、很得器重的御史大人也位列其中——陆闻砚不仅被罚了一年俸禄,还挨了三十板子,甚至因此腿疾复发,说是下朝后又坐上轮椅去了。
陛下看来是真动怒了啊,邻里街坊都这么说。也不奇怪,毕竟这次出事的可是当朝储君,未来天子来着。不过历经此事,那原本平步青云的陆家二郎,怕不是由此见厌于君、仕途受阻了哦。
在家里用饭时,陆父王氏,乃至陆闻谦和其妻子都很是小心翼翼地绕开这个事儿。郁闷至极的陆闻墨在如约练完袖箭后被某人胡乱搪塞了句“我上前实在太慢”,胖乎乎的脸挤作一团:什么啊,二哥腿还没大好,跑得慢不是正常的吗?
书坊的几个伙计则是面上没说什么,心里却忍不住担忧:若是太子真有个什么……不敢想本就勃然大怒的陛下会怎么发难,整个东家都真有可能获罪。届时自己还得费心思去找新差事,月钱大抵还会少上许多。
而知道真相的黎蔓只得望天望地,在心底默默地同因某人的疯狂计策而担惊受怕的亲友乃至伙计们赔了不是。但她深知若想让旁人信得更真切些,自己需耐住性子,摆出该有的姿态来。
是以乐安郡主今日在查看账本时将纸页翻得哗哗作响,眉头皱得死紧,脸也沉得厉害,哪有往日待人接物时的镇定平和。
书坊里的伙计们见自家掌柜如此,纷纷在心底“咯噔”一下,觉着好像真的很大事不妙——不是,太子殿下真的病得这么厉害么?
“那邀棠客要是死活不肯答应,那就算了,”黎蔓斟酌着语气,刻意将声音放冷,显出鲜明的不耐来,“咱们书坊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不过是个写话本的,竟敢同本郡主摆这么大的谱!”
石头忙不迭点头称是,暗暗乍舌,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掌柜心情的不快。他不敢在此刻触人霉头,绞尽脑汁半天,从旁边的柜子里取出一沓话本,殷殷地说:“郡主不若看看这些?只要有合适的,小的马上去找人谈!”
女子随意地翻了几册,信手甩到案几上,抿了抿唇起身:“改日再拿来给我看吧,今日我乏了,先回府上,你注意盯着铺子。”
伙计赶紧抱起那打疑似火上浇油的话本册子,心间警铃大作。待黎蔓乘的马车在视线里消失,石头长舒了一口气,转身将那些话本册子重新放回架子上。
有个新来的伙计凑了过来,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又略带担忧地问:“石头,我瞧着掌柜的今日好像心情不大痛快啊……”
“去去去,别什么都问,”石头用胳膊肘拐对方,他刚从胆战心惊里脱身出来,根本无心和人讨论这个,“干好自己手上的活儿就是!少打听这些有的没的!”
嘴上这么说,石头转身后还是忍不住叹气——唉,郡主脾气和善,除非犯了规矩,平日里是再好说话不过的,今日却……想来是因着陆大人的事吧。
伙计摇摇头,只盼着东家的陆二郎能重得天子青眼。他也没什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念头,只是盼着能安安生生地干活领月钱罢了。
一个时辰后,皇宫中。
本该昏迷不醒的太子正龇牙咧嘴地盯着院使给自己的手掌上药——摔得太认真,一只手的筋骨有点错了位置,另一只手则擦破了皮。永和帝勒令太医不准用麻沸散,叫自己胆大包天的儿子好生忍着。
昨日领了三十大板、见厌于君的陆闻砚与黎蔓一道坐在下手,对面是禁军统领严广和一头雾水的严小将军。不消片刻,周公公进来低声道:“陛下,人已经安排到偏殿去了。”
永和帝挥手让汇报消息的暗卫退下,目光扫过面前的几人,忽而开口:“消息已经传遍了。”